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魏德東教授:唯識思想與佛教修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唯識思想與佛教修學

魏德東

提要:  我主要和大家討論四個問題。首先是唯識的基本義理,我希望能用三個命題予以概括,這就是萬法唯識、八識理論和轉識成智,最後講一下唯識思想與佛教修學的關系。

關鍵字: 

大家好!沒想到今天會有這麼多人來聽講座。五月份我曾來這裡做過一次演講,作了很多准備,大約有二三十人參加,我感覺講得很從容。這次我以為也只有那麼多人,沒想到竟然這麼多,這就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挑戰,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會對唯識學這麼感興趣?不知道大家到底想聽什麼?如果我去一個寺廟給一些居士講唯識,或者去一個大學的宗教學系講,我大致可以推測我的聽眾的傾向,可以斷定大家想聽什麼,但是今天我的確有些茫然。按照佛教的傳統,在演講之前應該清楚大家想聽什麼,佛教稱其為應機、逗法。當然我不是在說法,我不是在傳教,我只是在講一般的佛學道理,但在講之前了解大家的意圖仍然十分重要。但是今天好像做不到這一點了,我就按照海報上列出的提綱來講。我大約講一個多小時,剩下的時間留給大家。

在現代文化系統中,唯識學總是被看得很難很繁瑣。在哲學當中,唯識哲學以最復雜最難學著稱。但我今天的工作並不是要給大家講一些很煩瑣的東西,讓大家覺得我有學問。我想大家都不是專業的佛教學者,因此我猜大家的興趣,或許就是了解唯識學最基本的道理,把握唯識學的根本精神,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演算繁復的因明論證,或者推究概念的細密演化。實際上這也是我個人的傾向所在。因此今天我們要帶著欣賞的心態,共同分享一個未名湖畔美好的唯識之夜。

今天我主要和大家討論四個問題。首先是唯識的基本義理,我希望能用三個命題予以概括,這就是萬法唯識、八識理論和轉識成智,最後講一下唯識思想與佛教修學的關系。

一、萬法唯識

我講的唯識學的第一個基本義理是“萬法唯識”。所謂萬法,指所有的存在物,也就是整個世界;“唯”,依照通常的解釋,就是唯有、只有;“識”就是眾生的意識。萬法唯識是說,一切存在物的本質只是意識,整個世界都是意識的變現。這是理解唯識學的第一個重要命題,體現了唯識學的理論品格。對我來說,要通俗易懂地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不太容易。我想大家都受過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對於唯識學來說,開始的時候,或許可以順著西方哲學史上唯心論的思路揣摩體會。當然對於唯識學乃至整個佛教的哲學屬性,從來爭論不斷。從唯心論入手只是起導引大家思路的作用,對唯識學哲學屬性的判斷最終要看你們自己的體會。

我從三個角度具體向大家闡述萬法唯識。第一點,是從審美上看。比如談戀愛,中國人最常說的就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國慶節期間,街上成雙成對的戀人們都很驕傲,因為他們都感覺自己的伴侶是最潇灑最漂亮的。這很重要。這些伴侶有年輕的也有年紀大的。有些年紀大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的伙伴不能再說漂亮了,但是一定曾經認為漂亮過,(笑聲)曾經很欣賞她。但是你的同事並不一定認為你的伴侶很美。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念,俗語中所謂的王八看綠豆者也。我想這一點是不用我來多講的。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眼光,有自己喜歡的歌曲,自己喜歡的朋友等等。如果大家都認為某個人很漂亮,所有的人都喜歡一個人,這就很麻煩了。這也就是今天影視界所謂大眾情人的煩惱。他們有很多麻煩啊。但即便是大眾情人,每個人所欣賞的角度所喜歡的內容也是不同的。從根本上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絕對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思想。比如對咱們的社長來說,也是這樣。如果所有的會員都喜歡他,那他就不僅工作很忙,其他的很多事情肯定也很麻煩。你現在是不是這樣?愛你的人超過百分之九十了嗎。(笑聲)也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認為你長得潇灑。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眼光,每個人眼裡都有自己的世界,這個世界與別人的是不同的。這個審美道理在唯識學上就叫做萬法唯識。其實不僅在唯識學上,可能任何一種哲學都承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審美觀。

第二點,我們從認識論上來理解萬法唯識。大家都懂得認識論,認識活動需要有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在一般的認識論中,認識客體是客觀的,是外在於我們的認識主體,是實在的。但唯識學不這麼認為。它認為認識對象是由認識主體產生的,不是客觀實在的,即認識對象是“唯識所變”的。它還特別地將認識主體稱作“見分”,認識客體叫做“相分”。這一點鮮明地體現了唯識學獨特的理論風格,而不像剛才所說的審美觀基本為各種思想所認同。國慶節期間,大家可能都去了很多地方,有的人去了泰山,有的人去了承德,有的人去了峨眉,還有的人去了新加坡等等。出發之前,首先你會肯定在那裡有一個客觀的地點,比如有一個客觀的新加坡,所以你才會去,回來之後你對我們說:“新加坡好干淨呀!”你會說新加坡的地上沒有口香糖,為什麼?因為那裡根本就沒有賣口香糖的,(笑聲)而且如果你在公共場合吃口香糖很可能要被罰款。你認為這就是真實的新加坡,因為你看過的客觀的新加坡就是這樣的。但是唯識學告訴你,事情不是這樣的,你所說的新加坡並不是客觀實在的,你所說的新加坡只不過是你對新加坡的一種“影像”。

再舉個例子說,我住在朝陽區的南部,北京的東南方向。我現在對你說,那個地方有點髒,過去有很多工廠,那個地方沒有這麼多大學,只有一所大學叫做北京工業大學,如此等等。那你就會說,哦,原來朝陽區的南部是這樣的,沒有太多大學,也不太干淨,是北京窮人住的地方。我剛剛說完,可能有人會立刻反駁:“我剛剛從CBD過來,CBD那是北京的中央商務區,以國貿大廈為中心,地皮比中關村還貴,是北京最重要的商業重鎮,怎麼像你所說的是窮人呆的地方呢?我們那裡開的車全是寶來以上。”這是他所理解的朝陽區。到底朝陽區是怎樣的?每個人認識不同,每個人心目中的朝陽區也就不同。那麼朝陽區到底是怎樣的呢?其本質是什麼?唯識學認為並沒有什麼本質,朝陽區就存在於不同主體的意識中,因人而異。這在唯識學認識論上叫做“攝境歸識”,即把我們所認識對象歸人認識主體當中,只是不同認識主體的顯現。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自己的朝陽區,唯心所變。大家意識中相互交叉的部分,也就是基本相同的部分,構成了所謂的客觀的朝陽區,實際上這也是意識的變現。客觀外在實在的朝陽區是不存在的。

唯識學認為,我所認識的事物只是我的認識表象,而不是事物自身。所謂的認識客體實際就是人的意識“影像”。我所認為的朝陽區和別人所說的朝陽區都是一種影像,是我心目中的朝陽區。比如,國貿大廈存在嗎?從唯識學的角度出發,我現在是不能告訴你國貿大廈是否真實存在的。有一個更好的例子,紐約世貿大廈,但是如果一個人長眠了一年醒來,他一定認為“雙塔”依然在那裡,他要去看“雙塔”,但實際上已經沒有了,“9.11”讓它消失了。但為什麼這個人會以為“雙塔”還在呢?而且他認為肯定在,你跟他講“9.11”他根本不能理解。這說明,所謂雙塔,不過只是人們的影像,只是活在你的心中而已。再舉個例子,一個不了解美國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雙塔”,你說“雙塔”在他那裡存在不存在呢?在唯識學看來,沒有關於事物的認識,也就說不上事物是否存在,用現象學的語言來說,就是把客觀對象的有無“懸置”起來。

在唯識家看來,所謂客觀事物實際只是眾生有關事物的影像,認識永遠超不出影像。你可以說你認識月球,但是你所認識的並不是天上的月亮,而只是你心目中的月亮影像。你說你認識銀河系,但是銀河系到底存不存在?沒有天文學知識的人一定會說不存在。銀河系是什麼樣子的?每一個科學家說的都不同。為什麼?因為每個科學家心目中都有自己的銀河系。那麼事物自身到底是怎樣的?那是一個超出了思維的問題,是你的認識能力所不能企及的問題,是你的認識的界限。因為當你聽到看到某一個事物的時候,你已經是帶著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成見在聽在看了。所以物理系的人和中文系的人在看銀河系的時候感受可能很不相同,前者可能表述為分子結構,後者津津樂道的可能是一個愛情故事。

概括地說,唯識學在認識論上告訴大家,我們所認識的對象實際上就是我們頭腦裡的事物影像,是一個表象,而不是客觀的世界。那麼客觀世界是否存在呢?一個嚴格站在認識論立場上的唯識家可能會予以回避。唯識學有一部經典,叫做《解深密經》,很短,大家可以去讀。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語錄是:“識所緣,唯識所現”,意思是說,我們的意識所依賴所憑靠的對象,只是意識的表現。這是《解深密經》對“唯識”含義的一個經典解釋。

這樣說還沒有回答唯識學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是否存在客觀的世界”的問題。如果不存在,那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銀河系?這滿天的星斗從何而來?這就要討論萬法唯識的第三個層面:本體論含義,也就是說,要從世界的生成上看這個世界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世界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這個北京大學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在唯識學看來,北大就是主觀的,是“唯識所現”,是意識變現來的。首先有“戊戌變法”,是那些“戊戌變法”的維新派想出了一個學校,叫做京師大學堂。第二個是“老佛爺”慈禧太後有這個意識,戊戌變法後她沒有關了這所學堂。如果沒有晚清這些人的意識,北京大學是不可能產生的。經過了100多年到今天,北京大學是什麼呢?比如說這座教學樓,這是很年輕的一座樓,本來是沒有的,但是北京大學校長辦公室有了這個想法,想要造這樣一座樓,於是就有了這座樓。用佛教的話說就是大家一發“願”,這個樓就平地起來了。北京大學南面有條路本來很擠,北京市和中關村一發“願”,心念一動,一條四環馬路出來了。三年前這裡根本沒有這條馬路?那麼四環路哪裡來的?很明顯,它是“唯識所現”。又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它首先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意願所創立的。它產生於抗日戰爭的烽火之中,最早叫華北公學。共產黨為了抗日,為了培養抗日干部,有了這樣的心願,再共同努力,結果在延安的窯洞裡,人民大學就產生了。(笑聲)如果沒有抗日,就沒有人民大學。有支歌叫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很有唯識精神的。沒有共產黨怎麼會建立一個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新中國呢?總之,在唯識學看來,所有的事物都是意識的變現,總是有了某種想法才能有這種東西。

那麼肯定有人追著我問:既然說四環路是中關村是北京市變現出來的,那麼這塊地是誰變的?也就是說山河大地是誰變的?這是唯識學面臨的最尖銳的挑戰。在唯識學看來,整個世界也都是我們意識的變現。那麼山河大地到底是誰變的?也就是說,我們生命賴以存在的自然界是如何變現出來的?有的同學可以熬三個月變出來一個托福660分,這沒有問題,你自己可以變出來。你們的校友幾個人一發力就可以變出一個新東方學校出來。新東方是先天實在的嗎?不是,是從那幾個校友心裡“流”出來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美語考試培訓基地,也是中國人才流失的重要源頭。(笑聲)那麼山河大地是哪裡來的?唯識學對此有一個回答,叫做一切有情,無始以來,業力所感。

什麼是“一切有情”?就是一切有感情、有意識的事物,不僅指人,更接近今天所說的動物。佛教講六道輪回,說有六種存在形式形成了眾生的輪回,包括天、人、阿修羅、畜生、地獄、餓鬼。這一切都是有情。你一個人當然很難變出香山來。山河大地是一切有情共同變現出來的,一切有情是變現山河大地的主體。

自然界是在什麼時間為一切有情變現出來的呢?佛教講“無始以來”。通常我們總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有起源的,有它的產生,也有消亡。佛教不這麼認為,佛教認為世界的存在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無始無終。我希望大家仔細體會佛教的這種思維方式。無論是上帝創世,還是宇宙大爆炸,世界似乎總有個起點,那麼起點之前又是什麼呢?佛教認為沒有起點。山河大地就是在這樣一個“無始以來”的悠久得不可計量的時間段中被有情變現出來的。在佛教那裡,我們的生命是無限的。這與進化論不同,佛教不認為說遠古沒有生命,進化到一定階段出現了生命。佛教講三世,即前世、現世和采世。從佛教的角度看,你現在坐在這裡,與你前世有關,前世依然還有前世,直至無窮;同樣你坐在這裡,也關系到你的來世,來世依然還有來世。生命是一個無限的過程。

佛教是講業報的宗教。所謂業報,就是眾生的活動及其影響。業,就是一切活動,包括身體、語言和意識三個方面,用哲學術語說,就是實踐。提醒大家注意,在我們概括實踐形式的時候,還有什麼東西能超出身體活動、語言活動和意識活動的范圍呢?佛教對業的概括,應該說充滿了智慧。任何活動都有其影響,影響就是報應,沒有任何神秘之處。眾生的業力引起的報應影響,就是業力所感。

上述三個因素的結合,就構成了唯識學對自然界和整個世界的解釋。當然這是一種宗教的解釋。萬法唯識所變,北京有個香山,你當然不能說香山就是你變的,你仙逝了香山就沒有了。香山是無始以來一切有情的活動所變現出采的,不會單為你個人的狀況所決定,但它與你有關系。我們生存的環境是大家共同的業力感化而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意識,進而有自己獨特的世界,但不同的有情之間總會有一些共同的東西,形成思想的交集,這種共同的業力所感,就形成了自然界,構成了有情生存的環境。從這個角度,唯識學論證了我們認識的對象並不是客觀的存在。每個人變現了自己的世界,大家變現了共同的世界。

這就是我所講的唯識學的第一個道理:“萬法唯識”。這是唯識學中最難懂也最難講的一個道理,講起來是很難受的,不知道大家聽起來是不是難受,希望不是非常難受。(笑聲)

二、八識理論

下面講唯識學的第二個基本義理:八識理論。佛教認為我們的意識分為八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被稱作前五識,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感性認識;意識叫第六識,是我們所說的理性認識。我們通常所學的認識論,基本就講到這裡。但是唯識學不同,在此之外唯識學還講兩種意識形式,這就是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簡單地說,這兩種意識實際上就是我們的潛意識。唯識學認為,前六種意識形式是表層意識,是我們能感覺到的,在表層意識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意識,這就是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佛教認為這些潛意識是更重要的,潛意識決定了表層意識,表層意識是阿賴耶識的變現。

阿賴耶在梵文中叫做A1aya,原意是“藏”,即倉庫的意思。通常人們所說的意識,就是前六識,但六識的存在依賴很多條件,在很多時候是沒而不顯的。比如眼識,盲人就沒有,而且眼睛不盲的人所看到的范圍也是有限的,太暗了看不見,太亮了也瞧不出。其他的耳識等也都是這樣。第六識意識相對比較持久,但在熟睡無夢的時候,或者在悶絕的時候,比如挨了悶棍昏死過去的時候,第六意識也不存在了,那麼這個沒有意識的人,其存活的基礎是什麼?在唯識學看來,人在這個時候,表層意識沒有了,但還有潛在意識,其中最核心就是阿賴耶識。當前六識沒而不在的時候,微細難知的阿賴耶識依然存在並活動著,成為生命的承擔者。

阿賴耶識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種子的積聚與現行。我們的一切活動都儲存在阿賴耶識中,就像植物的種子一樣,阿賴耶識因此也叫種子識。“種子”是一種比喻。佛教是一個比喻的宗教,學習佛教要有想象力。佛教的邏輯就是一種推斷的邏輯,比喻的邏輯,大家可能都知道因明,但它不同於三段論,其結論不具有形式邏輯的必然性,而是一種推斷。種子是什麼意思?春天我們播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生長在土壤裡,通過陽光、水分、空氣等等因素的作用,發芽成長。經過幾個月的風吹日曬,雨打霜凍,又形成了新的種子。在這新的種子中,蘊涵著這一年中這棵植物所感受的所有信息,比如缺水差點干死,下雨差點澇死,被人踩了一腳差點被踩死,所有的這些感受,都凝聚在種子裡。每一粒種子表面類似但無一相同。有的種子長在試驗田或者溫室裡,一年四季都有陽光,溫度是恆溫,水分充足,很舒服。有的長在懸崖上,自然沒有那麼豐滿。在唯識學看來,人的活動也是這樣的。人的一切活動都在阿賴耶識裡留下了痕跡,都積澱在阿賴耶識中。阿賴耶識就是每個人生命的倉庫,你的一切特征都潛存在裡面。

阿賴耶識這一生命的倉庫不只是被動地儲藏,更重要的是變現,也就是種子生現行,生出現實世界。前面我們講萬法唯識所變,這個識根本上講就是阿賴耶識。當我們的感覺器官與外界接觸的時候,阿賴耶識中積澱的種子就會隨之而起,現行出來,是意識產生的源泉。因為每個人的阿賴耶識都帶著個人的印記,因此每個人所變現的世界也是不同的,一人一宇宙,見仁見智。我和你一起去人民大學,我的感知可能比你豐富,因為我在這裡蒙熏的時間長,一草一木都會引起我的感慨,但你可能會說“人大好破呀,沒有湖又沒有塔。”而我可能會說:“北大的湖也不大,塔也沒用了,還不如拆了算了!”(笑聲)你會警告我:“差矣,這可是北大的標志,‘一塔湖圖’,有很多動人的故事和傳說。”我們的現行積澱在阿賴耶識種子裡,當我們活動時,種子又將這些儲備外化出來。這就是為什麼詩人看到野草會引發詩意,園丁的反應是如何剪掉它。(笑聲)

末那識的特點是恆審思量,就是永恆地將阿賴耶識執著為是“我”的,被看作自我意識的根源。阿賴耶識是潛在的,它要表現出來,就要經過末那識。有了末那識,當每個人的前六識生起的時候,就是他自己的。它使阿賴耶識成為每個人自己的。因為有末那識,你的朋友才是自己的,你的世界才是自己的,末那識使每個人與他人區分開來。

唯識學的八識理論在結構上有些類似於弗洛伊德所說的意識理論。弗洛伊德將意識分為潛意識、前意識和意識三層面。他認為,“潛意識”是人的意識中被壓抑的部分。“前意識”就像一個門衛,起檢查作用。當你的潛意識想變成意識的時候,前意識就會以文明為尺度,檢查它是否合乎文明的要求,並決定它能否外化為意識。比如說你看到商店裡的一件東西非常喜歡,想不掏錢就把它占為已有,但你的“前意識”告訴你,這是違法的,是不允許的,你的這個念頭由此打消。在弗洛伊德看來,你因此被壓抑了。長久的壓抑就可能導致精神病。在形式上,弗洛伊德的意識理論和唯識學的八識理論都將意識分為三個層次,雖然旨趣迥異,但依然有相互激發的潛力。

三、轉識成智

萬法唯識,識有八種,唯識學的基本義理是否就此為止於呢?不是。唯識學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方面,叫做“轉識成智”。20世紀中國有個偉大的哲學家,叫方東美,他曾明確地提出,唯識學應該叫唯智學。

在佛教中,“識”這個概念基本是貶義的,常常用作情識、妄識。如果學唯識僅僅局限於“識”,那就不是唯識學。唯識學骨子裡不是“唯識”而是“唯智”。我們每個人都有“八識”,但是每個人的“八識”都是不完美的。這種不完美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認知的局限,二是道德的染污。

所謂認知的局限是比較容易體會的。我們的眼睛、耳朵等器官所能感知的事物都是有局限的,或許你說意識是沒有局限的,你能夠隨心所欲。但靜心反思,你能想什麼?你所想到的不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些東西嗎?與無限的宇宙相比,那真是可憐,就像蘇格拉底所說,他只知道自己的無知,又像牛頓的比喻,站在知識的大海面前,他不過是揀到一只貝殼的孩童。因此,個體的認識總是很有限的。

影響認識完美性的另一個因素來自人的道德。因為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末那識,都把世界看作是我的,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比如我想考100分,我想拿OFFER(留美獎學金),我想去美國,我不想死,我想永生,等等。你在這種心態下,你能夠認識真理嗎?斷無可能!人的認識的局限性,深層的原因就是來自心靈的染污,因為你不能夠自然地看待這個世界,用佛教的話說就是不能“如來”的看待這個世界。“如來”就是“如其所來”,就是世界的本來面目。世界在你的眼裡,永遠是戴著你的有色眼鏡,被歪曲了。一個美麗的姑娘走在燕園裡,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如果你心存邪念,還有什麼美麗可言?這道美麗的風景當下就成了地獄。如果你超脫一點,站到博雅塔上去欣賞這道風景,可能就舒服了許多,因為你開始“悟道”了。

由於認知上的局限性和道德上的染污性,認識永遠是不完美的,唯識學要徹底克服這種不完美,就提出了“轉識成智”論。

所謂智,就是智慧,是識的對立面。智是沒有局限的,純淨的,是超越主客體分別後的境界,佛教稱其為“五分別智”,或“般若之智”。唯識學的歸宿,就是轉捨有局限有染污的識,轉得沒有局限沒有染污的智。

具體說來,轉識成智包括轉八識成四智。前五識要轉為“成所作智”,第六識要轉為“妙觀察智”,末那識要轉化成“平等性智”,阿賴耶識要轉化成“大圓鏡智”。

所謂成所作智,就是成就前五識行為的智慧。前五識是感性認識,有自己的具體感覺,都是有局限的,轉為智慧以後就沒有這種局限了。能夠如實地體會事物的本來面目,給大家帶來快樂。

所謂妙觀察智,是對世界的精妙觀察,核心是參透了共相與別相,也就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第六識本身是理性認識,其核心就是研究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說過,哲學歸根到底就是探討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人可以分為男人女人,又可以分為年輕男人年輕女人,年老男人年老女人等等。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一般道理來,就是所謂的理論思維。整個世界抽象到最後是什麼呢?有不同的回答,依據這些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學。有的說是物質,有人說是精神。有了妙觀察智,就可以透徹地把握整個世界自相與共相的關系。

末那識是自我意識的根源,總是主張“有我”,因此在轉捨之後獲得的智慧,叫做“平等性智”,也就是克服了人我之別,以萬法平等的心態去觀照事物。

阿賴耶識是涵蓋每個人一切種子的倉庫,轉成智慧,就形成了“大圓鏡智”。像一面無限的鏡子一樣,圓滿無缺。到此境界,你已經和宇宙融為一體,你就是萬法自身,就是真理自身,達到了絕對自由,沒有些許障礙。

轉識成智,就是一個超越認識的局限,不斷擴充心量直至無限的過程。小的時候,我經常和我的妹妹攀比,看到她分到的瓜子多,我就生氣,我會將自己本來就少的部分扔掉,以示抗議。長大到了學校,不再和妹妹攀比了,又和同學比,老師為什麼讓他作班干部而不讓我作呢?十分痛苦。再長,不和同學比了,又和同事攀比。我們的心量應該越來越開闊,最終像大海,像虛空,直至無限。當你把心靈擴充到無限的時候,你本身就是無限自身,你就完成了轉識成智的過程。

四、唯識思想與佛教修學

學佛的人都非常重視修行,在座的諸位不一定對此感興趣。但唯識思想不僅對佛教修行有指導作用,就是對一般人的道德進步可能也有啟發。

佛教徒是很關心修行的。在美國的時候,我看到一本書,叫做《涅槃的高速公路》,(笑聲)體現了現代學佛者希望消除煩惱的焦急心態。“修”有很多方法,明清以降,中國佛教的主流宗派是禅宗與淨土宗,民間最流行的修行方法就是坐禅和念佛。我人大有個學生,說他的奶奶是佛教徒,但就知道念阿彌陀佛,睜眼就念,念個不停,他覺得奶奶不懂佛教義理,是迷信。我提示這位學生,你奶奶的方式未嘗不是一種最恰當的修行形式。

佛教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所有的方法歸結起來,核心都是通過宗教和道德實踐,改善自己的心態,轉變自己的氣質,改變自己的命運,贏得生命的自由。坐禅如是,念佛如是,讀經如是,行善止惡亦如是。

緣由何在?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阿賴耶識的種子與現行理論。

我們所有現行的活動都積澱在阿賴耶識種子中,絲毫不失,唯識學稱其為“熏習”。“熏習”也是一種比喻。北大宿捨裡蟑螂多,為了驅趕蟑螂,不得不放幾個衛生球進去,結果衣服拿出來的時候滿是樟腦味,很難聞。怎麼辦?下次就在衣櫃裡放上香料,再穿上的時候,就充滿清香。臭和香怎麼會跑到衣服上去呢?這就是熏習。佛教以此比喻,人的活動也是這樣,現行不停地熏習種子。今天我為什麼不在家看亞運會比賽而到這裡來呢?因為我覺得和大家交流是一種更好的熏習,和一些有追求有理想的朋友在一起,可以改善我的阿賴耶識種子。

在現行熏種子的同時,種子還生出現行。積澱在阿賴耶識的種子,一旦因緣和合,就會即時現行,影響我們的活動。現行熏種子,種子生現行。唯識學的這一行為與思想互動理論,為一切佛教修行,乃至日常的道德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修行的過程,就是改善我們的種子的過程,也就是改善我們的心理結構的過程。種子有染有淨,如果能讓所有的種子轉染成淨,你便達到了至高的精神境界,在行為上能夠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就是解脫。

如何才能讓所有的種子都成為清淨種子呢?這就需要改善你的日常行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一切宗教修行和道德進步的必由之路。佛教主張業力不失,因果報應。只有好的行為,才能生成清淨種子,進而產生更好的行為。同樣,任何不好的行為,都會在種子中留下印記,都會影響你未來的行為,乃至你的命運。1998年,我在雲南為全國黨政干部講課,在講到業力不失的時候,一位吐魯番市的領導突然問:“我有一個念頭一閃而過,會怎樣不失呢,會對以後有什麼影響呢?”當時課堂上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感到了這個問題對我的壓力。我告訴他,雖然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以後你甚至永遠記不起來,但它已經印刻在你的阿賴耶識種子裡,總有一天會生發出來,影響你的行為和思想。當時吐魯番市的前法院院長激動地拍案而起:“你說得對,我有這樣的經驗,賊不打三年自招。”他的意思是說,有時候你抓住了賊,打死他也不承認,當然這是違反人權的,玩笑,但如果不理他,過一段時間他自己就說出來了,因為憋在心裡很難受。(笑聲)你們沒有這樣的經驗嗎?你的同學有了女朋友,你逼著問,他肯定不說,你不問他,第二天他就會找你來炫耀:“我最近找了一個女朋友,很不錯。”(笑聲)

從這一思路出發,每個人都應該在身、口、意三業上精進努力。你對別人好了,別人才會對你好。你還要讓人家感覺到你對他好,實際上這樣就夠了。(笑聲)當然你要真的對他好,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笑聲)你可以騙人一時,但不能騙人一世。從口業上講,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聲六月寒,好言好語對人際關系何其重要!有些婦女喜歡以刀子嘴豆腐心自稱,說明自己心眼好,但為什麼語言上不能也好起來呢?意識的作用在三業中是最強大的,因此要經常想好事,存好念,如果天天想如何和人吵架,難免不隨時表現出來。身行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善念,你的道德品質和人生境界就會得到不斷的提升。用上個世紀80年代的話說,這就是行為美、語言美和思想美。(笑聲)

因此,從唯識學的角度來看,生活就是修行。一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影響種子,因此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修行沒有假期。我們如果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改善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就會有比較好的人際關系,比較和諧的是生存環境,假以時日,就會有比較滿意的生活,進而有好的命運。有些人把學佛和生活弄成兩張皮,初一十五到佛寺燒香拜佛布施,出了廟門又撒謊騙人,這是不行的。這種修行最終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一個學佛的人,如果人生總是十分悲慘,總是步履艱難,就需要很好地反思。己利利人,自利利他,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笑聲)只有肯對別人付出,才能贏得回報。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生活的

 

上一篇:魏德東教授:世界佛教論壇感言
下一篇:魏德東教授:對話:佛教研究中的一個時代課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