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XIE 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劉元春教授:佛教教育的社會意義與未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教教育的社會意義與未來

劉元春

佛教教育的社會意義

作為宗教教育的佛教教育,對社會信仰教育的作用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從佛教信仰層面看,佛教教育為廣大信仰者所需要;其次,從一般社會教育層面看,佛教教育主要是為相關的道德教育提供資源。這與中國佛教文化的特性有關。

趙樸初先生曾在《佛教與中國文化》一文中指出,“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國文化相結合,發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與中國的思辨哲學相結合而向學術化發展,對教義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達到高度的繁榮。一方面是與中國的精美工藝相結合而向藝術化發展,使佛教成為絢麗多彩的藝術寶庫。一方面是與中國的人生理想相結合而向社會化發展,使佛教與中國社會密切聯系。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際上,這也概括了佛教教育的基本內容與作用。也就是說,佛教通過思想的、文化的教化功能,成為中國人信仰和道德價值體系的文化支撐,影響深刻。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充分吸收、融匯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更加重視人倫道德的儒家思想,其理論闡解與信仰傾向,更突出了社會倫理和人格道德的價值、內涵。中國佛教宗派的思想演變,從出世到入世,從曲高和寡到日益大眾化乃至世俗化,正是佛教道德理念的必然結果。可以說,佛教道德早已成為中國傳統道德的一部分。

中國佛教的道德理念、道德規范、道德行為都蘊涵著深邃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比如,佛教“五戒十善”,不僅是所有佛教徒必須共同遵守的,也屬於文明社會所必須共同遵守的最基本道德準則。佛教的“五戒”符合中國社會所一貫倡導的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若淡化和剔除其宗教的或封建的觀念,這也應該成為現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內容。佛教特別強調“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提倡不以個人好惡、親疏、利害,不以思想偏見、集團私利等等來取捨,采取不正當的行為傷害、剝奪別人的權益,惡化生存環境,最終身獲惡報。菩提心行的“利他”特質,根本在於教化人們在心靈深處培植一種公平、公正的健康心態,培育一種善良、理智的生活態度,培養一種能夠適度克制欲望、充分發揮愛心的道德情操。

佛教道德具有倡導眾生平等的理念,重視內省自律的規范,主張利他實踐,其所建構的理論概念,經過現代闡解,仍然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其一,眾生平等的生命觀,有利於保護生態平衡,營造和諧的生存空間。

目前,人類生存的環境日益惡化,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這既包括自然環境的被破壞,也包括人文環境的被污染。這固然有多種外在因素,但在文化理念上的缺失是不容忽視的。一是否認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是“生命的存在”,二是認為人類有“主宰性力量”,一切都應為“我”所用。佛教“依正不二”的理念,其目的就是教化人類體認生命尊嚴的廣泛性意義,在心靈和精神中建立牢固的、富有文化教養的狀態,這才是“和平”的關鍵。人類私欲與狂傲的極端膨脹,漠視其他生命的權力,必然導致冷酷、殘忍、爭斗,最終導致自身生存困難乃至尊嚴的喪失。佛教特別主張“戒殺”,把它作為“五戒十善”之首,就是要求人們培養和善、平等、公正、報恩的品行。

維護生態平衡需要科學的、法制的手段。但只注重技術手段的改進往往是治表不治裡,亡羊補牢式的方法將造成極大浪費和被動。我們不能忽略道德理念潛移默化的作用。佛教的生命觀,如果作為一種廣泛的文化理念被接受,作為共同的社會道德被遵守,對維護世界和平,淨化人類心靈與生存環境,將產生深遠的、積極的意義。

其二,忏悔自律的內省性,有利於培植健康心態,防止個人行為失范。

忏悔,就是行為者敢於面對自己的過去,敢於對自己的錯失承擔責任,並善於對自己的心行功過進行理性、深刻、真切的分析,從而校正、培育正確的人生價值追求,並能自覺、有效地警戒、約束自己的行為取向,使其契合真、善、美的社會道德要求。這種心靈自覺產生積極的行為自律,潛移默化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佛教的“無相忏悔”與“四宏誓願”聯系起來,明確忏悔要以樹立高尚理想和承擔社會責任為目的,而不應只是個人的精神自娛。忏悔使人清醒,清醒的心智有益於反思能力與社會批判精神健康發展,產生寬容、民主、樂觀、積極、持久的精神狀態,這是美好人生與理想社會所必不可少的。

其三,利他心行的慈悲觀,有利於塑造人格形象,樹立理想的人生價值取向。

人生本身就是人的個體生活不斷社會化的生命歷程。個體人格是社會共同價值特殊化、個性化的結果,而它只有與社會共同價值融合,才會體現其價值。因此,個性張揚且符合社會共同道德認同,能夠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才是理想人格追求。

佛教反對離群索居的個人解脫與完善,認為它經受不起持久的社會實踐的檢驗,認為只有在慈悲利人的實踐中,才能夠不斷完善、獲得真正的智慧,所謂利他才能利人。道德責任的完成,會給人帶來持久的寧靜,心理的寧靜祥和本質上是精神自由的表現,精神自由必然會帶來生活智慧的發掘與發揮,從而提升人生境界與生命價值,推動整個社會文明、進步和發展。

佛教教育的未來

要充分實現佛教教育的社會意義,根本在於提升佛教教育水平。多年來,凡是關心佛教教育的教內外人士,都無不關心佛教教育的發展問題。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結論。過去,我們談及佛教教育問題,主要針對的是僧伽教育,或者說只是立足佛教信仰者自身的教育培養。當前的佛教教育系統內部,基本上還是遵循以往的教育規制,存在不少的問題。顯然,這不利於佛教教育未來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佛教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並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那幺,如何提升佛教教育水平及其社會價值呢?筆者認為,關鍵在於觀念更新、健全體制,造就新型教育模式。

當今的佛教教育基本沿襲傳統的僧伽教育模式,以培養出家僧人為目的。這顯然沒有體現佛教教育的真實內涵。本來,單從信仰層面講,佛教教育也是“社會化”的——面對所有佛教信仰者。而佛教信仰教育的更高目標,卻是要面對社會全體成員——這正是佛教教育的社會責任。未來的佛教教育,當然是要承擔起社會教化的責任,把佛教崇高的道德風范和實踐行為,奉獻到利益群生的事業之中。

提升佛教教育水平,重點要以培養具有扎實佛學理論基礎、豐富現代文化知識、學有專長、德才兼備的僧才為主體,兼以培訓居士信仰人才,形成梯隊教育格局。居士教育問題一直是佛教教育的薄弱環節。*輪功等邪教或附佛外道的盛行把這個問題暴露無遺,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解決之道,一是要把居士教育放在佛教教育的重要地位,與僧伽教育構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二是要把寺院開設的居士班、函授班、培訓班、講經法會、念佛法會等等納入佛學院系統教育體系中,從課程設置、學制等各方面相呼應,形成“綜合大學”的模式,推動佛教教育整體運行。三是有條件有基礎的寺院可以開辦宗派或某一修行法門的研修班,與佛學院教育連接起來,充分運用現代教育與傳統修學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富有特色的弘法人才,推動佛教教育成為“終身教育”。當佛教四眾弟子信仰素質與專業技能教育有機結合,形成網絡,那幺,佛教教育就形成了“立體教育”模式。

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多元化的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對人們的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專家,佛教教育也同樣如此。在這種立體教育模式中,要積極吸取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經驗和教訓,兼顧技能教育與信仰教育,根據學生興趣和素質強化佛教宗派理論、佛教現代專業技能等的提高,培養出具有專業化的特色人才。比如,為了引導佛教徒積極服務社會,可以開設從事專門慈善活動的課程等,有計劃地引進、培養某一佛教宗派教研人才,打造出自己的“名牌”來。

此外,佛教界還須借鑒社會培養人才的機制,營造寬松的成長環境,讓各種人才都能自由和健康的發展。同時,自覺按照國民教育體系的教學、管理、評價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佛教教育的相關體制。

 

上一篇:劉元春教授:根治“心業” 遏制亂象
下一篇:仁煥法師:學佛是為了什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