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李尚全教授:淨土宗在當代台灣傳播的四種方式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宗在當代台灣傳播的四種方式

李尚全

就當代台灣的佛教信仰而言,1945年光復後的四五年間是以民間佛教——儒釋道雜糅在一起的齋教為主,閩南寺院的五堂功課為輔,慈航法師創辦的台灣佛學院為星星之火,並以日本化了的學術佛教為點綴,基本上處於魚龍混雜的無序狀態。伴隨著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日益鞏固,社會由紊亂走向安定,台灣經濟由疲軟走向強勢,逐漸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佛教也由無序走向有序。本文擬就近60年來,淨土宗在台灣的四種傳播方式,做一些粗淺的論述。

一、經忏法會式傳播:

廣欽老和尚與煮雲法師的弘法經驗

1、廣欽老和尚的弘法經驗

1947年農歷六月十五日,廣欽老和尚偕同台灣基隆籍在閩南佛學院求學的普觀法師,由福建廈門乘輪船渡海赴台,於十六日中午抵基隆,標志著大陸僧人在台灣光復後,開始向島內傳播大陸佛教。

廣欽老和尚(1892—1986),福建惠安縣人,俗姓黃,是台灣光復後第一個赴台弘法的大陸僧人,弘法時間長達40年之久,他的道德情操感化了成千上萬的台灣信徒,在當代台灣佛教界有巨大影響,被贊譽為“佛教界的國寶”。1947年農歷六月赴台後,先在極樂寺、靈泉寺、最勝寺等處掛單,七月初,往返於台北芝山巖和法華寺之間。1948年春,在台北新店街後山壁間鑿石洞,命名廣明巖(今廣明寺),1951年再於右後方上側大石壁雕“阿彌陀佛”大石像,左下鑿石洞(現廣照寺內天君殿);大佛龛總高2.6丈,寬1.9丈,深9尺,佛身高2.1丈,蓮座寬8尺,深6尺,高3尺,開台灣鑿石佛風氣之先[1]。1952~1986年,先在台北縣土城鎮成福山上的“日月洞”修苦行,後在土城鎮清源山(原名火山)創建承天寺,作為在台灣傳播淨土宗的基地,對當代台灣淨土宗信仰影響深遠。

廣欽老和尚在台灣傳播的佛教,是明清以來正統的淨土宗,在強化僧團五堂功課的基礎上,特別推崇苦行,通過經忏法會的方式,向社會各階層傳播淨土宗。2005年7月,筆者曾到廣欽老和尚創辦的承天寺進行實地考察,只見該寺完全保留了明清寺院傳統,僧尼按時出坡(從事寺院的各種勞動),大寮(廚房)仍然用柴草作燃料,尼僧親自燒飯菜,未經許可,俗人不能隨便進入大寮,俗人也不能在寺院留宿,只有在農歷七月舉行的地藏法會期間(30天),參加法會的俗人才可以住在寺院裡,過集體宗教生活。也就說,地藏法會是承天寺與台灣社會溝通的橋梁,也是承天寺淨土宗信仰向社會傳播的渠道。

2、煮雲法師的弘法經驗

1950年,煮雲法師赴台,創立了以通俗弘法和打佛七的方式在台灣的弘法模式。

煮雲法師(1919—1986),江蘇如皋人,俗姓許,曾入私塾讀了幾年書。15歲時因偶然讀到《看破世界》一書,開始吃長素,並且萌發了出家的念頭。19歲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蘇北成了淪陷區,他就逃離家鄉,准備出家,20歲時,經人介紹在距離家鄉附近的一座名叫“財神廟”的小廟出了家,23歲時,到南京棲霞山受戒。兩個月的戒期圓滿後,就留在棲霞山律學院學習。當時棲霞律學院的院長志開法師是星雲法師的出家師父,星雲法師也在律學院讀書,和煮雲法師既是同戒又是同學,兩人情誼甚笃,並和其他五位同學,互相結拜為七兄弟,成為以後在台灣二人相互支持、合作的因緣。三年後,煮雲法師離開了棲霞山,到鎮江的焦山佛學院求學,但只旁聽了半年就被迫離開了焦山佛學院,到上海清涼寺去趕了8個月的經忏,學會了“三時系念”等超度薦亡儀式,成為他在1951年前後在台灣相繼主持“後裡震災超度大法會”的資本,轟動一時,也為他在台灣打開了知名度。之後,正巧圓瑛法師開辦“楞嚴專宗學院”,這時他已經27歲了,正式入學就讀,由圓瑛法師親自講解《楞嚴經》,白聖法師任監學。然而好景不長,隔年圓瑛法師就中風病危而使學院陷入瓦解狀況,煮雲法師又只好離去。1947年,煮雲法師前往普陀山,成為知客僧,廣交佛教界或社會各界前來普陀山的人物,尤其是與國民黨軍隊醫院的院長交往密切,成為他在1950年得以跟隨駐在普陀山的軍醫部隊來到台灣的增上緣。

由於煮雲法師在大陸讀過佛學院、會趕經忏,更為重要的是擁有“普陀山來的和尚”這個金字招牌,成為他在1950年代向台灣農村弘法的助緣,很容易取得台灣信徒的信任,這是因為觀音菩薩信仰在台灣民眾中間非常盛行,而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煮雲法師是“普陀山來的和尚”,用講普陀山的傳說和“打佛七”的淨土法門,兼用趕經忏的方法,很快就在台灣的貧鄉僻壤走紅。[2]

二、講經式傳播:李炳南的弘法經驗

台灣淨土宗信仰的主流,是民國高僧印光法師革除了經忏的蘇州靈巖山宗風[3]。該宗風有兩個特點,一是“教宗天台,行在淨土”,實際上是把隋唐時期的漢傳佛教天台宗和淨土宗合而為一。二是“敦倫盡份,佛儒一致”,實際上是把淨土宗與儒家思想合而為一。印光法師的這種“加法”理論,既保證了漢傳佛教的純潔性(反世俗化),又滿足了民國文化保守主義的需求。直接把印光法師改良後的蘇州靈巖山淨土宗風傳播到台灣的是李炳南。

李炳南(1890—1986),名艷,字炳南,法名德明,晚年號雪廬老人,山東省濟南市人。精通儒家的四書、五經、諸子、史書,畢業於山東法政學堂,善詩文、能奏笛、會劍術、兼習中國醫學。1912年約集濟南的教育界人士,成立“通俗教育研究會”,擔任會長,鼓吹女子不纏足,女子要受教育,揭露鴉片煙毒的危害,以及青年男女不得早婚等改良民俗的言論,受到省政當局的嘉獎和鼓勵。1920年出任山東莒城縣典獄長,在監所推廣德育教化,讓囚犯改過自新,重回社會做人。這期間,畢業於陸軍振武學校及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梅撷芸(光羲,1880—1947)正在濟南的大明湖畔開設佛學講座,講授唯識,李炳南就拜他為師,學習唯識學。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兵臨莒城,縣知事棄城逃走,他以典獄長的身份,聯絡城中士紳,指揮軍警維持秩序。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莒城被圍數月,遭炮火轟擊,城中缺糧,人民餓死者極多,李炳南也困在城中,偶然讀到一冊豐子恺的《護生畫集》,感到要消弭戰爭,根本之道在於戒殺護生,這時他立下誓願,如果這一次兵難不死,他以後一定終身茹素。後來莒城解圍,他實踐誓言,終生不再肉食。這時,印光法師在蘇州辦了一個“弘化社”,專門印贈佛書,他去信索取,很快就收到《學佛淺說》、《佛法導論》等一類的小冊子。讀後,對於印光法師佩服萬分,後來遇到一位居士,是印光法師的弟子,願意為他寫信介紹,以此因緣,就以通信方式,皈依於印光法師,法名叫“德明”。抗日戰爭前夕,專程到蘇州報國寺參谒印光法師。

李炳南之所以如此推崇印光法師,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光法師調和佛儒的理論。1934年,莒縣重修縣志,擔任總纂的是翰林出身的莊心如太史,約李炳南擔任分纂,他就由獄政轉任修縣志的工作,三年縣志修竣,莊太史推薦他到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擔任秘書,未久晉任為主任秘書。自此,他與時年20歲左右的奉祀官孔德成,結下了50年的深厚友誼。抗日戰爭爆發後,他隨著奉祀官孔德成到了四川。在重慶時,太虛法師派他和定九到監獄弘法,幾乎走遍了重慶及其附近各縣的監獄,去作佛學演講,勸犯人改惡向善。後來奉祀官府遷到西郊的歌樂山,他也陪著孔奉祀官到歌樂山居住,經太虛法師同意,在雲頂寺開設佛學講座,聽眾逐漸增多,數年之間,成立了一個居士會,大家捐錢重修了廟宇。抗戰勝利以後,李炳南隨奉祀官府回到南京,曾三次隨著孔奉祀官返回曲阜,祭祀孔林。1949年2月,李炳南隨孔奉祀官赴台寓居台中,這年,他已經是60歲的老人了。李炳南一到台灣,就在台中法華寺開講《心經》、《四十二章經》。[4]

就李炳南的弘法經驗來看,他的正式身份是國民黨政府奉祀孔子官府的主任秘書,但他同時還擁有中醫師的執照。李炳南在法華寺中講經的同時,還在寺中開設中醫診所,免費為人診病,又在寺中布置了一間圖書閱覽室,放置了很多初級佛書,供人閱讀,這樣“李老師”的名聲就很快在台中傳播開來了。幾個月之後,他傳播淨土宗的場所逐漸的增多了,台中的靈山寺、寶覺寺、慈善寺、慎齋堂等處,都請他去講經。

就李炳南的佛教知識結構而言,他初學唯識,後來也學過禅、學過密,而最後皈心於淨土。所以他講經弘法,仍是以淨土為依歸。1950年的下半年,他與隨他學佛的弟子立法委員董正之、台中市議長徐灶生、地方士紳朱炎煌、張松柏等籌組台中市佛教蓮社,於1951年元月正式立案成立,社址暫設於台中法華寺內,他當選為首任社長,未幾,蓮社社員許克綏、朱炎煌二位居士,捐款買下了綠川旁的一棟民宅,做為蓮社社址。以後又經過多次的擴拓與改建,就成為現在台中民生路巍峨壯觀的台中佛教蓮社。這是台灣第一所淨土道場,也是第一個居士組織的佛教社團。由這個蓮社,以後發展出30多個分支機構——各地的布教所,帶動了整個台灣的念佛風氣[5]。自台中佛教蓮社成立後,李炳南既創辦了明倫月刊社、青蓮出版社、慈光雜志、蓮社受托印經會、佛經注疏語譯會、孔學獎金會的文化事業,也創辦了台中佛教蓮社、慈光圖書館、明倫社、明倫廣播社、慈光托兒所、慈德幼兒園、國文補習班、內典研究班、論語講習班、國學啟蒙班、佛學講座、國學講座、社教科、國樂團、念佛班、助念團等社會教育事業,還創辦過菩提仁愛之家(菩提救濟院改名而來)、佛教菩提醫院、安老所、施醫會、救濟會、慈光育幼院、放生會等慈善事業。

三、寺院放射式傳播:西蓮淨苑和靈巖山寺的創立

1、智谕法師與西蓮淨苑

智谕法師(1924—2000),1924年農歷十一月十二日生於北平(今北京市),俗姓徐,名曙明,號曉邨,原籍山東省博興縣。生逢亂世,民不聊生,投身軍旅,1949年隨國民黨軍隊赴台。1969年,從軍隊復員後,由大陸赴台僧道安法師剃度為僧,並在基隆海會寺受戒。1972年成為台北縣三峽鎮西蓮淨苑開山祖師,並親手挖掘九品蓮池,以“護法安僧,弘化利生”為宗旨,提倡“八宗並重,導歸淨土,持戒念佛”的西蓮淨苑宗風,並把西蓮淨苑定位為一座修道型寺院,具體表現為:(1)開展四大課題:戒律、經法、念佛、僧眾事;(2)確立兩大原則:全面修學,重點深入;(3)培養兩種僧才:道場管理僧才,教育僧才;(4)樹立兩大目的:振興佛教,續佛慧命;(5)堅守四條規箴:以法為親,以道為侶,除滅情纏,除滅欲結。[6]

就智谕法師弘揚蘇州靈巖山淨土宗信仰的經驗而言,是回歸到以僧為本位的弘法軌道上,以寺院(西蓮淨苑)為中心,通過舉辦“打佛七法會”、舉辦“大專青年念佛會”、出版佛教讀物等方式,向台灣各界傳播淨土宗信仰。

智谕法師出版的佛學著述有:《夏雨清涼節要》、《緣起法泛談》、《妙法蓮華經講記》、《池畔蓮鈔》1 ~2集、《佛七講話》1~8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中論要解》、《中論講記》、《華嚴一乘十玄門修學記》、《思益梵天所問經尋繹》、《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修學記》、《維摩诘所說經句解》、《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講記》、《十二門論隨解》、《善導大師與淨土法門》、《華嚴一乘十玄門探玄》、《佛藏經描仿》、《大佛頂如來密因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拾遺》上下冊、《華嚴經義海百門述義》、《性緣問題之申論》、《華嚴五教止觀淺導》、《般若義理的探究》、《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直解》、《無量義經略解》、《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講記》、《念佛法門》、《圓覺經述要》、《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釋義》、《佛說不增不減經講記》、《普賢行願品述義》、《佛說魔逆經通義》、《佛說幻士仁賢經講記》、《大方等如來藏經探源》、《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述要》。

2、妙蓮法師與靈巖山寺

妙蓮法師(1922—2008),1922年生於安徽省巢縣,1930年童貞出家,1941年在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後,到印光法師開創的蘇州靈巖山寺修學淨土宗8年,1949年2月至香港,在大嶼山及青山閉關潛修20年。在這20年裡,除閱藏、念佛外,還虔修般舟三昧10次(每次90天,晝夜不坐、不臥、不睡,日中一食,誓證念佛三昧)。台灣解嚴後,在1979年因籌印《大智度論》款項來台,認為台灣缺乏培養僧材的大叢林,於次年定居台灣。1986年,在南投埔裡鎮,創建了台灣靈巖山寺,占地十甲,經過10年的努力,把一座荒山建設成一座殿堂宏偉、輝煌莊嚴的佛國聖地,被“譽為台灣靈巖慈航之掌舵者,接引眾生離苦得樂的大導師”。[7]

妙蓮法師在主持南投埔裡鎮靈巖山寺的22年裡,以阿彌陀佛的四十八誓願為基礎,立下了第四十九大願:“凡見過我面,聽過我法,乃至聞我名號者,我皆度令同往西方極樂世界;若其此生未能生西方者,我必再來化度,直至生西為止!”[8]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誓願,妙蓮法師統領200多名出家僧眾,把每天的課程安排如下表:

除了每天的課程以外,南投埔裡鎮靈巖山寺每月舉辦一次彌陀七;每年農歷正月禮拜《梁皇寶忏》9天;六月舉辦大悲法會,持誦《大悲咒》7天;七月舉辦地藏法會,恭誦《地藏經》7天;九月舉辦觀音七,稱念觀音聖號;十月啟建水陸大法會九永日。春季(三月一日至七日)傳授三皈五戒菩薩戒7天。夏季(另有通啟)傳授三皈五戒3天、短期出家5天。七月地藏菩薩聖誕及十二月開山紀念日,舉辦萬人朝山法會。

值得一提的是,妙蓮法師通過成立財團法人靈巖山佛教基金會、急難救助基金會等社會公益慈善救助事宜,把南投埔裡鎮靈巖山寺的淨土宗信仰放射到全台灣;又通過受邀請至海內外舉辦弘法講座、念佛法會等活動;出版開示叢書;發行錄音、錄影帶等方式,把台灣南投埔裡鎮靈巖山寺淨土宗信仰,放射到美國、加拿大、澳洲、香港、日本等地。

四、社團化和數字化式傳播:淨空的弘法經驗

淨空法師(1927—),俗名徐業鴻,1927年2月15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幼居福建建瓯。抗戰時,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勝利後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1949年赴台,在實踐學社工作期間,先後追隨方東美、章嘉呼圖克圖及李炳南,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佛學。1959年,在台北圓山臨濟寺出家為僧,法名覺淨,字淨空。1960年,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1961年,應邀擔任“中國佛教會”弘法委員、文獻委員。1965—1979年任“中國佛教會”設計委員等職。1985年,移居美國。1995年獲頒美國德州“榮譽州民”及達拉斯“榮譽市民”。2000年移居澳洲。2002年,獲頒澳洲格裡菲斯大學榮譽博士、並獲聘任榮譽教授;圖文巴市長頒發榮譽市民。2003年,昆士蘭大學聘任為榮譽教授。2004年,先後榮獲澳洲南昆士蘭大學及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州立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

淨空法師在台灣傳播淨土宗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社團化傳播方式

由於淨空法師出家以後,主要在“中國佛教會”任職,沒有叢林歷練經驗,並對叢林有所針砭,所以受到一些法師的嚴厲批判,也使淨空法師成為一個有頗多爭議的弘法人物。但就淨空法師的個人經歷來看,正是他長期在“中國佛教會”的工作經歷,使他與社會各界建立了良性人脈關系,通過創辦“華藏法施會”、“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佛陀教育基金會”、“華藏淨宗學會”等社團,向台灣寶島傳播淨土宗信仰,1977年開始應邀向海外傳播淨土宗信仰。

上述社團傳播淨土宗信仰的主要方式是印贈淨土宗經書。與此同時,也印贈《大藏經》和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以復興儒學為己任。據何雲在1999年發表的《淨空法師訪問記》介紹,“從1989年到1995年,佛陀教育基金會贈送大陸的《大藏經》達到800部以上,1993年一年送給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和全國重點高校的《四庫全書荟要》就有33部,這種五百本一套的《荟要》,每套價格在20萬元以上,僅此兩項合計就是兩千多萬人民幣。”[9]

2、數字化傳播方式

淨空法師把佛教定位為“佛陀教育”,“指出大乘教學方針在徹底破除迷信,啟發真智,使能明辨真、妄、正、邪、是、非、善、惡、利、害,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慈悲濟世的人生宇宙觀,才能圓滿達成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獲得真實永恆幸福的教育目標”。認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修行的基本原則,並首開利用現代傳媒作為弘揚淨土宗信仰的有效方式,來取代傳統的寺院功能,透過網際網絡、衛星電視,采用遠程教學的方法,24小時弘揚佛陀教育、聖賢理念。[10]

淨空法師還利用大學講座的方式弘揚淨土宗信仰,他出家後,在台灣及世界各地弘宗演教,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一邊在禮堂等公共場所講述《淨土五經》、《金剛經》及《大乘起信論》等數十部佛教經典,一邊把他的演講內容數字化,制成光盤(CD、VCD),像飄雪花一樣,散落在海峽兩岸四地,乃至全球華人圈,取得了在虛擬空間傳播佛教淨土宗的成功經驗。

五、結 語

台灣光復後,明清時期傳統的淨土宗信仰在廣欽老和尚和煮雲法師的傳播下,首先在台灣落地生根。李炳南居士以講經和組織社團的方式,智谕法師和妙蓮老和尚分別以建立台北縣三峽鎮西蓮淨苑和南投埔裡鎮靈巖山寺的方式,把印光法師改良的蘇州靈巖山新淨土宗信仰移植到台灣,並向島外的全球輻射。淨空法師把淨土宗信仰數字化,通過虛擬空間,向全球華人圈傳播淨土宗信仰。這四種傳播淨土宗的方式,反映出當代台灣淨土宗信仰,具有教淨合一、戒淨合一、社團與寺院互補、傳統與現代融合、苦行與弘法並重的五大特色。

【注釋】

[1] 承天禅寺編印:《廣公上人事跡初編》(增訂本),台北縣土城市承天禅寺2002年8月恭印本,第6頁。

[2]丁敏著:《煮雲法師的佛教經驗與佛教事業——1949年大陸來台青年僧侶個案研究》,台北,《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1999)。

[3]法藏著:《台灣淨土思想的發展》,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php?id=235。

[4]於凌波著:《李炳南居士推動的社會福利事業》,1994年1月中華慧炬佛學會主辦的“佛教社會福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會議論文。

[5] 於凌波著:《李炳南居士推動的社會福利事業》。

[6] 惠謙著:《台灣當代淨宗大德參學記》,台北:《佛藏》14期(1999年8月)。

[7]佚名:《妙蓮老和尚——現代高僧》,http://www.hudong.com/wiki/。

[8]佚名:《妙蓮老和尚——現代高僧》,http://www.hudong.com/wiki/。

[9] 何雲著:《淨空法師訪問記》,http://tieba.baidu.com/f?kz=27693459。

[10]佚名:《淨空法師》,http://baike.baidu.com/view/42926.htm?fr=ala0_1_1#2。

 

上一篇:仁煥法師:皈命的真義
下一篇:李尚全教授:佛學與人生修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