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佛法如何解決心理的問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如何解決心理的問題

濟群法師

    開篇   

    我們這次夏令營的主題是“生活在分享的世界裡”,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關於佛教對心理問題的解決。因為現在是一個高度唯物的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改造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多人的生活改善了,但是幸福的種子並沒有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出生,這個原因在哪裡呢?幸福是什麼呢?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尤其在過去貧困的時代,我們很容易用物質條件來作為衡量幸福的標准。但是當我們的物質條件改善了,幸福並沒有到來,煩惱反而更多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呢?因為幸福是我們心靈的一種感覺,甚至可以說是一種不穩定的感覺。幸福跟物質條件有關系,但是跟我們的精神、心理的關系更為密切。所以幸福不只是物質,也是心靈的,應該說以心靈為主,以物質為輔。隨著人們對物質的過分重視,對精神的忽略,社會的心理問題逐漸地凸顯出來。現代社會最大的問題是人的心理問題,人的心態問題。   

    現在國內的很多高校開始重視心理學和心理輔導。心靈的世界對我們很多人來說確實是一個神秘的世界。為什麼神秘呢?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對它做過了解、觀照、管理。其實心跟每個人的關系最為密切,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心,從來都沒有去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心,也不懂得如何去改善自己的心,所以我們自然就不可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就不可能隨著自己的願望來博得幸福的人生。我們自己是不能自足的。那麼我們能不能像對待物質一樣來對待我們的內心?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心靈作為研究的對象。   

    心的分析   

    我們的心是什麼?心是單一的還是多元的?心可不可以改變?我們能不能按自己的設定去發展我們的心靈?人心跟人性有什麼關系?還有,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人格是什麼?人格跟我們的心靈又是什麼關系?有的人的人格是健全的,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為什麼?什麼決定著人格的形成?形成人格的主要因素,事實上就是我們的心理。我們有什麼樣的心理,就決定了我們有什麼樣的人格。只要我們了解自己的心,我們就可以發展出不同的人格,乃至最高尚的人格。什麼是最高尚的人格呢?那就是佛菩薩的人格。佛陀的人格就是最高尚的、最健康的人格。所以我今天主要從佛教的角度來和大家談一談關於心的問題。   

    談到心,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心是什麼;第二,應該如何來改善我們的心。   

    首先講心是什麼。其實講到心,在佛教裡面有關於真心和妄心的說法。真心,也可以叫做心的本初狀態,本來的狀態,心的本性。佛教認為這是成佛的基礎。六祖惠能在《壇經》裡面講“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就是說你了解到心的本來狀態你就能成佛,因為心的本來狀態是圓滿的、寂靜的、安詳的。什麼叫圓滿?圓滿就是不缺少任何東西,沒有缺少任何東西呀!你們知道那些禅者們在水邊林下,從生活條件來說,他們可能是一無所有,但他們的內心裡面是圓滿的,沒有任何的需要,他的內心是滿足的,他不覺得缺少什麼。為什麼?因為他體悟到了生命的這種圓滿自足的層面。生命原本是萬法俱足啊!《壇經》裡面講的“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就是指我們的心本來就是圓滿的,生命本來就是自足的。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希求呢?我們的希求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每個人的希求都是無明造出來的產物。   

    我們不了解自己的本性,不了解心的本質,我們就會向外追逐,在向外追逐的過程中,在我們的內心就會形成希求。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物質的時代,誘惑太多,每個人都會自造出無量的希求;而且我們今天的許多需求是惡性的需求,因為在我們內心自造的需求越多,內心裡不圓滿的成分就會越大,需要的東西就會越多。   

    我們講少欲知足,就是人如果欲望少,知足,就容易產生富有感;反過來一個人如果欲望很大,要的東西很多,這種人就不容易產生富有感。   

    為什麼禅者們的生活環境中一無所有,而他的內心卻不覺得缺少什麼呢?這是由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他已把他心靈上這種惡性的、不良的需求徹底消除掉了,把它抹掉了。另外一方面,他已經體悟到了生命中原本自足的層面,所以他不覺得缺少什麼,他也不需要什麼。我們大家想一想,我們的哪一種需要不是逐漸形成的?我們現在使用的很多東西小時候都沒有,事實上那時也不覺缺少什麼,可是當我們一旦有了這種需求以後,再失去這個條件就會很難過。可見這些跟我們的觀念、跟我們的妄想、跟我們內心的制造大有關系。   

    人的真心、心的本性是圓滿的,是寂靜的,而我們這些現代人卻充滿躁動,我們每天很浮躁啊!什麼叫躁動呢?躁動就是我們內心的妄想、煩惱、執著。其實每一種躁動都代表著我們內心一種煩惱的力量,一種妄想的力量。平常人的內心有太多這樣的妄想、煩惱,說一句難聽的話,就是我們平常的人,內心有太多的心靈垃圾,每天就是在不斷地制造心靈垃圾;因為心靈的垃圾太多,所以才不會活得快樂。當內心沒有垃圾的時候,你就會很快樂,就會體會到心靈寂靜的層面。寂靜會散發出一種安詳。但是我們一般的人沒有能力體會心的寂靜,我們的心總是在煩惱、妄想的狀態裡面。當我們心裡沒事、沒什麼煩惱,那就是我們很開心的時候;當我們有心事、有妄想、有煩惱,那就是躁動的時候,就是不自在的時候。   

    如何才能消除這種躁動?我們需要去體驗內心的寂靜,當我們體驗到內心的寂靜,我們就有能力消除內心的躁動。所以佛教講涅槃,什麼叫做涅槃?涅槃就是一種寂靜。就是你內心的這些躁動都息滅的時候,這時空性所散發的寂靜和安詳就呈現出來。所以涅槃一方面就是息滅我們的煩惱,另一方面就是體現空性的寂靜。我們的心原本就具備這種寂靜,這是我們的真心所具備的特征,即禅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明心見性”,就是要我們去認識心的本性,體認心的本質。一旦我們體認到心的本質,我們就有能力去化解煩惱,去化解妄想。因為我們不了解心的本質,不了解真心,不了解我們的佛性,所以才出現妄心。妄心的產生是由於對真心的不了解,為什麼對真心不了解呢?因為我們的生命中還有無明的成分,無明使我們看不清心的真相,所以我們就會產生對自己的一種錯誤的設定。這個錯誤的設定就是自我,就是我執,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就是以自我為軸心,每天關注的就是自己。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究竟什麼能代表我們自己?   

    其實這個自我是經不起推敲的。因為我們的自我是建立在一種盲目的、錯誤的、設定的基礎上,由這樣一種錯誤的設定、錯誤的觀念,形成了我們各種的心理活動。所以決定一個生命的存在,大體是兩樣東西,一個是觀念,一個是心態。觀念會制造心態,觀念會形成心態。我們眾生首先在觀念上是有問題的,一方面,我們不了解心的真相,另一方面,我們不了解世界的真相,所以我們所有的看法、所有的想法事實上是有問題的。我們所有的心理都是建立在這樣一種錯誤的看法和想法之上的,由這樣一些看法和想法形成的心理多半也是不健康的。這種心叫什麼?就叫妄心、妄想。妄心是什麼?妄心其實是蠻復雜的,我們現在能感覺到的所有的心理都是妄心。這些妄心究竟有什麼規律?我們需要去了解。如果我們不了解妄心的規律,就沒有辦法突破這個妄心的封鎖,然後進一步去認識心的本性;就沒有能力消除我們的貪心、嗔恨心、嫉妒心、自私心、驕慢心,尤其現代人的焦慮呀、抑郁症呀,這些病態的心理。如果不了解這些妄心的規律,我們就根本沒有能力去改變它。   

    妄心到底是什麼?妄心是一元還是多元的?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妄心實際上是多元的,就是它由各種各樣的心理因素組成。這些心理因素裡有一些基本的,像心理學家有時會說到的比如“注意”、“感覺”、“表象”、“意志”,在佛教裡叫遍行心所,叫作意、觸、受、想、思,這五種大體上屬於我們心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在這個心理因素的基礎上,又會發展出不同的心理。大體會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不善的、煩惱的心理,比如貪嗔癡各種煩惱。這各種煩惱事實上是制造痛苦、制造輪回的因。我們的生命中為什麼會有很多痛苦?原因就是我們的生命中有煩惱。   

    什麼叫煩惱?煩惱就是擾亂我們的內心,讓我們不得自在的這樣一種心理因素。事實上煩惱就是我們心靈的病毒,也是我們心靈的毒瘤。就像我們人身上有良性細胞也有惡性細胞,一個人如果生活有規律,良性細胞會得到發展,身體就會健康;反之,生活得沒有規律,身體上的惡性細胞就有可能得到發展,最後也許會發展成腫瘤。煩惱就是我們心靈的腫瘤,你說這個腫瘤是不是你的一部分呢?它好像跟你有關系,但是能不能代表你的生命?不可以的。即便我們身體上長了腫瘤,我們都希望把它消除掉。同樣,心靈的腫瘤我們也要消除它,如果我們不能消除心靈的腫瘤,那麼我們將不斷地被這個煩惱所傷害,它會不斷地制造輪回、制造痛苦。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還具備高尚的潛質,這是我們生命的價值所在。   

    生命的意義在哪裡?生命的意義,就是去發現我們內心高尚的潛質。這個高尚的潛質是什麼呢?就是善,善的心理。什麼叫善?善就是一種和諧的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心理,當我們善心生起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就充滿著和諧、充滿著快樂,當我們把這種善的行為表現出來的時候,會給別人帶來快樂。反過來說,什麼叫做不善?不善就是一種制造痛苦、制造不和諧的心理。所以善惡不只是一種道德行為,同時也是一種心理。除了善的心理以外,我們內心還具備一種節制的力量,因為具備節制的力量,才有能力使我們的生命從無明中覺醒。   

    學佛修行的過程究竟是要做什麼,究竟是要完成什麼?簡單的說,就是要完成生命的崛起。佛與眾生的差別就是在於迷悟之間,《六祖壇經》說得好:前念迷就是眾生,後念悟就是佛。佛的含義是什麼?就是覺,從自覺到覺他乃至到覺行圓滿。佛教講,成佛的最高果位就是無上菩提。什麼叫無上菩提呢?就是最高的覺悟、最高的智慧,所以學佛、成佛就是要成就最高的覺悟、最高的智慧。所以我們首先要發現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具備這樣一種覺知的潛能;認識到這種潛能,然後去開發這種潛能,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所在。你只有能夠開放生命中的覺識,完成生命的崛起,才有可能究竟地解決輪回的痛苦,才有可能更好地幫助一切眾生。如果我們自己的生命都處在無明狀態,那我們將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所以生命的價值在哪裡?就在於生命裡蘊含著這種像佛菩薩一樣高尚的品質。這種高尚的品質就是生命的覺悟和無限的慈悲,就是大慈悲和大智慧。我們只要認識到生命蘊含著這樣的價值,開發這種慈悲的品質,我們就有能力去幫助普天之下的一切眾生,就像觀音菩薩一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建立在覺性的基礎上,不像我們凡夫的慈悲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礎上的。建立在自我基礎上的慈悲是非常非常有限的,而建立在覺性上的慈悲是無限的。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具備這種高尚的、潛在的品質,這樣我們的生命才有信心,人生才有希望;否則,人生真是沒有希望、苦海無邊,我們永遠活在貪嗔癡裡邊。  

    什麼叫輪回?輪回就是生命的低級重復,這種重復是沒有止境的。唯有我們從生命中崛起,這種輪回的惡夢才能真正結束。我們需要認清我們的心所具備多元的特點,知道我們生命中哪些不良因素是需要消除的,哪些高尚的品質是需要開發的,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內心沒有認識,就談不上修行。我們修行到底修什麼?要成就什麼?要破除什麼?我們應該很清楚才對。我們現在的心,代表著我們無盡生命的積累。當然,我指的主要是妄心這一塊,因為如果講真心,它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而妄想的心,它是有增有減的,是緣起的,是無常的。   

    我們想一想,我們現在形成的很多性格,獲得的能力,興趣、愛好,事實上都是我們心的表現。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些興趣愛好,小的時候未必有,從哪裡來的呢?心就是我們生活的積累。我們每一種人都是學出來的,每一種興趣、愛好、嗜好都是在一種特定的環境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大家要記住,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所說過的每一句話,所做過的每一件事,不要以為過去就忘了,不要以為過去就沒有了,不是的!每一件事都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外在的結果,一種是內在的結果。外在的結果就是我們看到的,比如說你成就的一番事業,或做成一件什麼事情;還有一個內在的結果,那就是你的內心的記錄,你的內心就是你的言行的最忠實的記錄者。所有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在你內心都會有記錄的。你現在的觀念、想法、習氣、興趣、愛好,正是你長期以來生活的一個積累,這種積累也不只是我們這一生的,也包含著我們的前生、前生、前生……所以我們現在的生命是代表著我們無盡輪回的積累。那麼誰在記錄這些東西呢?就是阿賴耶識。它是我們生命的載體,我們每個生命都有一個載體。佛教早就把我們的心分為潛意識和意識這兩個部分,從潛意識這部分來說又包含兩層心理,一個是第八識,那就是我們生命經驗的載體;還有一個是第七識,就是被第八識作為生命載體所不能正確認識、所潛在的一種自我意識。人為什麼一出生就以自我為中心呢?原因就是我們心裡有一種自我的潛在意識,這種潛在的自我意識直接影響到我們意識的活動,我們所有的活動、心理活動,基本上都來源於第八識的載體,同時也受到第七識的自我影響,所以我們所有的言行都會打上自我意識的烙印。但是這種潛在的自我意識是一種錯覺,因為他對這個生命的載體不能正確認識。所以,我們現在的凡夫心所建立的基礎就是有問題的。那麼我們所有的活動——我們的活動包含著起心動念、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這些都會在我們內心裡面形成相應的力量,這種相應的力量是什麼東西呢?就是心念。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很多很多的心念,貪心、嗔恨心、嫉妒心,還有慈悲心、愛心。我們每一天看到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心理。在公司的心理和在家的心理,見到朋友的心理和見到仇人的心理,開心時候的心理和不開心時候的心理,其實都不一樣。我們的心會自動轉換,在不同的境界中它會有不同的轉換,而這種轉換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有的心念的力量特別大,有的心念的力量則非常小。   

    也可以把心念的力量分成三六九等,有的是一級的,在我們的內心裡起到的作用最多;還有二級的,起到的作用少一點;還有少一點的,那就是三級、四級、五級。還有很多心念在很長時間內不會產生,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會生起。各種各樣的心念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有的心念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比方說,武俠小說裡講的有些人他一生就是為了一種愛,他就把這種愛培養到無限大,那麼這種愛的心念呢,就會影響到他的一生,有可能不是一生而是生生世世都要受到它的影響;也有的人呢,就是為了報仇,一生都是為了報仇。那麼這種報仇的心念就會影響他的一生,甚至來生、再來生。   

    其實不管愛的心念也好、報仇的心念也好,這個心念從哪裡來的?都是我們自己培養起來的。比如一個人說我們壞話,我們很自然的會生起嗔恨心,如果縱容這一念嗔恨心,我們會繼續去想對方的種種壞處,這種嗔恨心將會越來越大,我們不斷地給這個嗔恨心營養,給它提供生長的環境,這個嗔恨心會越來越大,可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宰。可是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提起正念,能夠生起一念慈悲心或者寬容的心,我們很快就會把這一念嗔恨心化解掉了。   

    任何一個心念剛剛生起的時候,事實上都是很渺小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們如果不加以管理不加以引導,順從著它,它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大。心念是可以改變的,哪一種心念都是我們自己慢慢形成的。我們需要了解心念具有這樣的特點,了解心念的特點之後,我們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應該謹慎,就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心。我們就會知道哪一種心念會制造痛苦,制造煩惱,不要去縱容它不要去發展它;哪一些心念會制造快樂,應該去培養它發展它成就它,這就是在幫助我們建立幸福的人生。   

    如何修心   

    學佛就是學會修心,什麼叫修心呢?修心就是修正自己的心,調整自己的心,改善自己的心,把不好的心去掉,把好的心發展出來。   

    我們為什麼要選擇佛教信仰呢?因為我們認識到,我們的心靈、我們的人格,存在太多的缺陷和困惑。我們需要用一種方法,一種智慧,幫助我們解除人生的困惑和生命中的煩惱。世界上的物質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世間的哲學和普通的宗教也沒有辦法做到的。信仰,事實上是代表我們人生的一種選擇,重要的選擇。我們信仰佛教,信仰三寶,就是因為佛教能夠幫助我們究竟地解決生命的問題。   

    佛代表生命品質的圓滿。佛陀和我們凡夫的差別在哪裡?我們為什麼是凡夫?也就是因為我們生命的品質是有漏的,什麼叫有漏?就是有缺陷、有煩惱、有貪嗔癡、有痛苦、不自在。佛陀為什麼稱為佛陀?原因就是他的生命品質是圓滿的,由大慈悲和大智慧組成,所以他的生命才可以得大自在。   

    我們向往這種高尚的品質。我們學佛,實際上就是要以佛這種高尚的生命品質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我們希望改善自己生命中不良的品質。怎樣才能改善生命的不良品質呢?   

    佛教三藏十二部的典籍、教法,一方面幫助我們了悟生命的真相,另外一方面幫助我們解除生命的煩惱,成就高尚的品質。我們學法,就需要皈依佛法僧三寶,需要有善知識的指導。佛法僧三寶,代表佛法的整體,就是榜樣、方法和指導我們修法的老師,這個三位一體。我們首要親近善知識。我們相信這樣的方法,這是前提。如果我們不相信,這個方法對我們就沒有作用。所以學佛,首先要皈依三寶,要對三寶具有信心,如果沒有信心,佛法在我們內心裡就沒有分量,就無法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影響,如果佛法對我們的人生沒有產生影響,那麼能夠影響我們的就是固有的不良習慣,就是世俗的五欲六塵,金錢、地位、時尚,因為這些東西容易跟我們內心的貪嗔癡相應,凡是世上影響我們的都與我們內心的不良心理相應。在外在世界的鼓動誘惑下,這些不良的心理就會主宰我們的心靈,主宰我們的人生。所以我們要改變人生,就要信仰三寶,強化三寶在我們內心的分量和地位。   

    然後,我們需要正確的發心,這個發心其實就是目標。我們需要對自己的目標很明確,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要什麼。事實上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麼。很多時候,我們的追求是隨著潮流走,因為對人生的目標不清楚,就很容易受到誘惑。   

    我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就是要成就生命的高尚品質。這就是我們的發心——成佛的發心。   

    一方面要破除我執,另外一方面要利益眾生。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培養慈悲心,成就慈悲心。   

    發心包含著目標和動機,做每一件事情是為自己還是為眾生?如果你想的是自己,那麼這種動機就會在你的內心發展出自私的心理;如果是為了眾生,那麼這種發心就會使你慈悲的潛質得到發展。不同的動機在你的內心會發展成不同的心理。所以我們每做一件事,不要只關注外在的結果,還要考慮它會給我們的內心留下什麼。其實這個比外在的結果還要重要。這是講發心。然後呢,就是我們做每一件事的時候,當下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這個也很重要。如果你當下用貪得的心去做,你就是在強化貪心,成就貪心;你當下用慈悲心去做,就是在強化慈悲心,成就慈悲心。每一種心的成長,就是通過不斷地重復,就像一個經常喝酒的人,會形成一種喝酒的嗜好,一個經常賭博的人,會形成賭博的嗜好,而這種嗜好的形成,就是不斷貪著不斷重復的結果。   

    我們每做一件事的時候,在內心會形成一種相應的需求。當你在不斷地做的過程中,這種相應的需求、這種貪著也在成長,而這種內在的成長,會給我們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困擾。我們如果形成這種嗜好——比如說嗜酒、賭博、貪財、或者貪圖享受啊,一旦不能滿足的話,就是我們痛苦的時候。如果我們內心沒有形成這種需求,那麼即便我們生活條件一樣也沒有,也一樣過得很自在。所以我們有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就非常的重要。這就是我們學佛的過程中,要正確的發心。所謂正確的發心就是要學會對我們的心進行選擇,我們不只在選擇世界,同時要選擇我們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希望有慈悲心,選擇做一樣事情的時候就要用慈悲心去做,如果你做事情的時候用自私心去做,用貪心去做,那在做事的過程,就是在成就貪心成就自私心。所以,要學會選擇我們的內心,因為你選擇你的內心,就會把自己都投入到這種心裡面,這是心靈的經濟學。所謂心靈的經濟學,就是我們對自己的心靈要學會像現代人做股票一樣。做股票,肯定要選擇一個好的股票,然後把你的資金都投入上去,這樣你才可能賺錢。如果你把資金投入在不好的股票上,最後就是虧本。我們的心靈也是一樣的,我們的心靈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無限的層面,一個是有限的層面。無限的層面就是代表心的原初狀態。當我們的心進入潛意識狀態的時候,事實上就進入一個有限的層面,在我們心的有限層面,它的能量是有限的,比如說我們每天工作八個小時或者十個小時也可能是正常的,如果我們每天都干二十個小時,你干不上三天可能就受不了了,這就說明我們心的能量、身體的能量都是有限的。我們要善於把握這些能量,善於使用心靈的能量,把我們心靈的能量都投入到慈悲心上面去,我們的慈悲心就會得到最大的發展,當我們的慈悲心得到最大發展的時候,狹隘的心、自私的心、貪嗔癡的心的力量就會慢慢變弱。所以我們需要選擇,如果我們把心的能量都投入到貪嗔癡裡面去,那麼貪嗔癡就會得到極大的發展,貪嗔癡的發展給我們帶來的結果將會是禍患無窮,最後形成的生命品質就是低劣的、畸形的,我們的生命將會每況愈下。

    要修行,就是善用其心,就是做每一件事時都用正念,都用良性的心理去做,這就是修行。反過來說,你做的事情即便再冠冕堂皇,可是你用的心是錯誤的,那跟修行還是兩碼事。你出很多錢,蓋大殿,做功德,如果是用貪嗔癡的心去做,其實跟修行沒有關系。而你上班做一份正常的工作,卻能夠帶著一片利益普天下眾生的心去做,那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好的修行。   

    佛教講的戒律,對我們心靈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戒的意思就是防非止惡。什麼叫防非止惡呢?就是止息不善的行為。不善的行為從哪裡來呢?來自貪嗔癡。止息不善的行為,從本質上說就是止息貪嗔癡。持戒,就在於幫助我們止息貪嗔癡這種不善的活動,這是持戒的真正意義。   

    戒律又叫別解脫,所謂別解脫就是把你的行為跟解脫相應,把你的行為導向解脫,讓你的行為賦予解脫的內涵。如果我們不持戒,我們的行為內涵就是貪嗔癡;如果我們持戒,我們行為的內涵就是解脫。如果你的生命是以解脫為目的,那麼你就要從持戒開始修行。所以佛教有四句話“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在戒律裡面十分講究忏悔,什麼叫忏悔呢?忏悔就是人格的清洗劑,就是心靈的清洗劑,就像我們的衣服穿髒了需要洗一洗。我們的身體過幾天需要洗一洗,甚至每天都要清洗,可是我們的心每天都在運用貪嗔癡,已經被貪嗔癡污染得一塌糊塗了,有沒有想過清洗呢?如果能夠隨時清洗我們的內心,如禅宗裡講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內心有一點塵垢就趕快打掃,使內心保持一種清淨的狀態。清淨是為了什麼?你們知道嗎?清淨就是為了快樂,因為清淨才安樂。你的內心沒有心靈垃圾,沒有煩惱,你的內心就是清淨的、光明的、快樂的。所以戒律裡面講,一個人如果犯了錯先要發露,心理學裡面也有類似的治療,比如聯想,把你的所做說出來,說了之後,釋放了之後,它在你內心就不容易形成一種心理疾病。   

    佛教裡面也同樣的,你做了不善的行為你要發露,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你的心靈就會得到清洗,獲得忏悔的安樂、忏悔的清淨。一個人內心裡沒有愧疚,沒有污垢,沒有心靈垃圾,那麼他一定是快樂的人。反過來我們現代人為什麼不快樂?就是因為我們心靈的垃圾太多,每天做了很多不善的行為堆積在裡面,從來不去打掃,所以就會有很多的煩惱,就活得很累。所以持戒、忏悔是幫助我們獲得一個良好的心靈環境的前提。其實修行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步驟,一個是前行,一個是正行。前行就是營造心靈環境,你想要明心見性,首先要有一個良好的心靈環境。我們講這個人是利根上智,什麼叫利根上智呀?就是他的煩惱很輕,他心裡的煩惱、塵垢很薄啊,這種人就是利根上智。反過來,內心的煩惱很多,執著很重,那這就是鈍根。你心裡的垃圾太多,那你就是鈍根。如果你心裡的垃圾很少,執著很少,那你就是利根。就像這個天上,如果雲層很厚,太陽光沒有辦法照過來;如果雲層很薄,太陽光就很容易照過來。你要明心見性,想得到一個善知識的引導,希望有個人給你點一下就開悟了,可是你少一項准備工作啊。這個准備工作就是持戒、修定、忏悔、發心,你先要做這個基礎工作。如果這個工作跟不上去,佛陀出現對你也沒辦法,指點也是點不開的,因為你的煩惱太重啊。但利根從哪裡來的呢?從鈍根來的。不是哪一個人天生就是利根,利根如果不好好修行,放縱自己,利根也會變成鈍根,所以利根和鈍根是可以互相變化的,也沒有一定的。所以我們要通過持戒、通過修定,來打掃我們的心靈環境。   

    修定的作用就是三個方面,第一要培養專注力。我們現在很浮躁,為什麼浮躁呢?就是內心沒有定力,沒有穩定下來,所以任何一個念頭生起都會把你帶走。如果你有定力的話,你的所有念頭都會降服住的。定對我們的煩惱對我們的念頭是有降服作用的。所以我們要想明心見性,先要簡化我們的心靈環境。當我們的內心變清淨了,其實就是一種空性的觀修了。因為清淨的心就是接近於空性啊,就像沒有雲彩的天空,它本身就是天空的一種本來的狀態。反過來說,如果天空中雲彩太多,你想要見到藍天是蠻難的。所以,持戒、修定都非常重要。   

    我們需要學會內觀,培養我們內心的觀照能力。我們每個人都具備這種自我檢測的系統,自我觀照的系統。只不過我們一般的人每天都在觀照外在的世界,我們去看別人,看別的人啊事啊。我們從來沒有用這個來觀照自己的心念,從來就沒有這種習慣。   

    那我們怎麼樣來學佛修行呢?就是要恢復這種習慣,觀照自己,觀照自己的心念。我們的心就具有這種觀照的力量,我們要把所學的佛法都變成內心的觀照力量,這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三種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我們要通過文字般若,即佛的正見變成觀照般若,變成我們觀照內心,解除內心的執著,解除內心煩惱的一種力量。這個過程就是觀照般若。當我們通過觀照般若不斷地修行,把我們內心的妄想、煩惱逐步解除以後,就會自發的引出我們內心沒有造作的觀照的力量,就能夠契入實相般若——空性。所以,真正的修行必須要落實到觀照上,觀照就是先要培養我們內心觀照的力量,學會覺察自己的念頭,從念頭的這種生命無常開始觀,觀察念頭的起滅,然後進一步地觀察五蘊非我,這是一個重要的觀修。我們需要學會把我們的生命,把我們的心念當作一個客體來觀察。我們為什麼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自己的心念?原因就是當我們每一個心念生起的時候,都介入了自我。有句話叫“當局者迷”,因為當你介入自我的時候,你就看不清自己了。當你只有自我的時候,你就會把心裡的能量全部注入到這個心念中去,這個念頭的力量就會變得很大。所以我們需要把這個自我心念拋開,學會客觀地觀察自己的每一個心念。我們總以為心念就是主體,我們先要把它變成客體,把每一個心念都變成客體來觀察。只有我們把每一個心念都變成客體來觀察的時候,這個心念對我們的影響立馬就減小了。因為當我們把它當成一個客體來觀察的時候,我們會比較冷靜客觀地去對待它,不會盲目地隨從它,更不會盲目地去耗散我們內心的能量。這種無我的觀念,在佛教裡就是解脫的關鍵。佛教裡講的“無自性”、“空”,這樣的觀修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任何一種心理的產生、任何一種煩惱的建立,它都要一個所緣的影像,都有一個背景,都有一個對象。比如說一個人的煩惱可能是因為某一個人引起的,某一種感情引起的,有的煩惱可能是因為財產引起的,因為事業引起的,就是每一種心理活動都有一個所緣的影像,都有一個基礎。佛法修行就是先要把這個基礎照破。我們為什麼要在這樣一種影像中建立煩惱而不是建立智慧?哪一種所緣都有可能發展出智慧或發展出煩惱,如果我們能夠以佛法的智慧如實地去觀照,那麼這個影像就會幫助我們發展出智慧;反之如果對這個影像用無明的心去觀察,對它產生一種錯誤的設定,認為它是實在的,認為它是有價值的,這種錯誤的設定恰恰就是煩惱建立的根本。佛教講的空性的理論,就是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建立煩惱所緣的影像,是沒有自性的。我們認為它是那個樣子,事實上它只是我們的想像,而不是真相。如果我們進行這種空性的觀修,煩惱的基礎將會被瓦解;基礎一旦被瓦解,煩惱的高樓也會隨之倒塌。這種無自性的觀修也是幫助我們解除煩惱證得空性的重要途徑。   

    佛法從改變內心來說,大體上就是這麼幾個方面,就是從發心、皈依、到戒定慧。因為時間的關系,我也只能粗略地給大家提供一個線索,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上一篇:曾其海教授:天台佛學 跋
下一篇:佛光法師:解讀《圓覺經》之普賢菩薩篇 第一講 佛法教義的核心思想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