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佛求什麼?
作為一個佛教徒,尤其是念佛的人,對於佛菩薩的加被怙佑,總難免有幾分一廂情願的想法。這樣的心態,可以說是很自然的。
舉例來說,我每次開車回家,大多數的情況下,總是可以順利的找到停車位。這時候,心裡就會想著:「念佛真好,有佛菩薩照顧。」還有一次,同修們一起到桃源谷登山,一路上都下著雨。可是到了登山口,雨小下來了。不久之後,雨竟然停了。爬了幾個小時,開始要上車前一分鐘,雨才又開始下。同修們開始七嘴八舌的說:「念佛真好!」連游覽車的司機都說:「好像真的有佛菩薩保佑!」這樣的經驗,這樣的心態,對於念佛的人來說,應該說一點都不陌生吧!
因為有佛菩薩的保佑,所以很多念佛的人開始起心動念,想要向佛菩薩祈求一些什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不是說,「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嗎?還可以求免於難、求免於災。密教發展到後來,求財、求男女因緣、求官運,甚至降伏怨敵都可以求。所以佛教徒開始一天到晚要佛菩薩幫忙做這個、做那個。病了,求病快好;東西掉了,求掉的東西找回來;兒子要考試了,求考試成績好;快回到家了,求佛菩薩給安排個車位;要出去玩了,求佛菩薩別讓雨下來……。到最後看起來,不是他皈依了佛菩薩,反而像是佛菩薩皈依了他,要聽他的命令,一天到晚為他辦這些雞毛蒜皮的俗事。
以一個念佛的人來說,我覺得前一種心態是很自然,但是後一種就有點病態;兩者之間,表面相似實不同。怎樣分辨其間的異同呢?
如果以佛教的根本理趣「無我」來看,前一種心態是「來到眼前的都滿足、都感恩」的、「無我執」的表現,後一種則是「一切最好都要順服我意」的「我執」的表現。
因此,有前一種心態的人,他會無論有無車位,他都會感謝彌陀的安排;下不下雨都滿懷感恩。後一種心態的人,他常常會困惑於:「為什麼佛菩薩聽不到我的祈求?」於是想到各種操控佛菩薩的方法。有人說:「因為你念的數量不夠」,所以他就給自己增加數量;有人說:「因為你念的方法不對」,所以他又改變了方法;然後又有人說:「因為你業障太重」,所以他又開始捐錢、放生、拜忏、朝山、苦行,做種種功德。有人說:「因為你的師父法力不夠」,所以他又找了新的師父。後來聽到有人說:「那一間廟的菩薩比較靈」,他又趕忙跑去了。
我認為,念佛的人要想一想,自己到底是哪一種心態?是皈依法界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聽法界的安排,甘之如饴。還是想要驅使法界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來滿足自己的欲求?簡單的說,是你聽佛的,還是佛聽你的。是把自己交給佛來統治,還是你想統治佛菩薩?
耶稣在上十字架之前,曾有一段祈禱,最後說:「不要按照我的心意,而是按照你的心意。」我們念佛的人向佛祈求也是如此:「求佛賜給我這樣的信心,不要按照我的心意,而是按照你的心意。」
二○○六年三月十三日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