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周齊教授:五台山佛教文化之“場效應”──關於“佛教名山文化”的思考及個案分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五台山佛教文化之“場效應” ──關於“佛教名山文化”的思考及個案分析 周齊 五台山與《華嚴經》中所謂文殊菩薩住處之清涼山聯系在一起由來已 久,千百年來,即以文殊菩薩化宇,佛教名山而廣聞於世。如今,即使不了解佛教的人,也大都知道五台山是佛教名山,中國有四大佛教名山。前往者不論是否信徒,朝山還是觀光,無不是慕名而至。而且五台山還是佛教顯密宗皆尊的名山勝境。事實說明,佛教名山除了自然、人文的景觀價值,更負載有佛教的文化意義,形成了有一定影響的佛教名山文化。那麼,佛教名山文化有怎樣的構成,是以怎樣的形態存在,又具有怎樣的作用呢?這是相關佛教名山文化的基本問題。本文擬從“文化場”及“場效應”的角度,以五台山為例,對佛教名山文化略作分析說明。因而這實際是對“佛教名山文化”相關問題的思考,是把“佛教名山文化”作為整體概念和整體現象進行的考察研究,在這個意義上佛教名山文化也是一個層面的個案。 一、問題的提出 將自然景物賦予人文意義在古代社會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在中國文化裡,被賦予人文意義的名山似乎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深廣的社會影響。祖先之發源、帝王之社稷、士人之情懷等等都關系於名山。佛教傳入中國後,也逐漸出現了佛教名山,除了由於寺廟或宗派而聞名的佛教名山,最廣為人知的當數以四大菩薩名義確立的四大名山。佛教與山林似乎建立有特別密切的因緣,以至有“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說法。由於有了許多佛教名山,在中國佛教文化中就出現了很有特點的佛教名山文化。而且佛教名山文化在中國佛教的傳播和發展上顯然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有關研究方面,對於佛教名山文化的很多具體問題的研究和關注比較多,而將“佛教名山文化”整體現象作為一個整體概念和問題進行整體性研究把握的則少見。基於這樣的原因和動機,筆者決意對此問題進行一下探索。 佛教名山不同於佛教的一些直接傳播載體,它是因為被賦予了佛教的意義有了佛教的文化內涵被確立而成名的,因而實際是以象征意義載體形式體現和傳揚佛教文化的。通過對有關具體事跡綜合考查,就不難發現佛教名山由於具有了佛教文化意義而受到重視,同時又由於受到關注而使其負載的佛教意義更加張揚的互動關系,這是佛教名山文化比較直接地顯示出的一種互動效應特征。而且佛教名山都具有獨特的佛教文化內容,在建立與傳揚其獨特性過程中,往往成為某學派、宗派的中心;或在突顯獨特性同時成為一般意義佛教文化的傳播道場,成為令人向往的佛教名勝,從而產生出顯而易見的對世人的吸引力以及促進佛教文化傳揚的輻射效應。 事實上很多現象還說明,佛教名山文化諸作用並非機械地單一地表現為某一種形式,而是有機整體的動態展現。對於一般民眾及大多數信眾而言,佛教名山文化,尤其四大名山,帶給他們的首先和主要的是“佛教”這個整體概念和“佛教的”一般文化意義。雖然佛教名山或因是某某宗派祖庭、或因為被名義為某某菩薩的道場而聞名,都有獨特性,但體現在佛教的社會影響上,主要負載和傳播的則是廣義的佛教文化,所起的主要是佛教文化的廣泛普及作用。在中國佛教文化的整體背景中,佛教名山文化主要不是由於傳揚了某一菩薩所代表的義理意義或某一學說思潮、某一宗派主張而造成廣泛社會影響的,實際是由於標榜了特殊性或突出了不同菩薩形象傳播了一般意義層面的佛教文化而廣為聞名。不過同時,也正是由於不同菩薩或某派某宗的特殊性而使一般意義的佛教文化的普遍性得到生動豐富的體現和不同層次的廣泛傳播,進而擴大了佛教名山文化的影響,渲染加深了佛教名山的佛教文化氣氛。特別是諸菩薩道場,由於突出了菩薩果位及佛而應化世間,其神力化跡可近及任何凡夫的實際和實用特點,達成“染淨融通,聖凡交徹”之可能的方便簡易途徑,將神聖佛境與世俗塵界溝通在一起,有效地協調了佛教作為宗教大都存在的神聖性和世俗性之間的矛盾。 所以,透過佛教名山文化諸種特點表象進行一下概括歸納,即可分析出:佛教名山文化是作為象征意義載體而具有實質內涵的文化存在,具有互動及協調效應、吸引及輻射效應特征。而且由此還可揭示出佛教名山文化是諸因素動態整合的基本狀況。概觀這些特點特征則發現很相似於“場”的存在形態和“場效應”的某些作用特征。因而,筆者認為,用物理學“場”和“場效應”概念,可以既形象又概括地說明和框定佛教名山文化“文化場”的存在形態和“場效應”的社會作用。所以,基於以上考慮,在思考佛教名山文化問題並進行考察研究中,筆者采取了一個比較“不傳統”的視角,擬以五台山佛教文化為個案,對佛教名山文化作一次分析說明。不過在此特別聲明,本文只是借用物理學中的兩個概念,無意采取物理主義的方法或立場。 二、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場效應” 1、場和場效應 所謂“場”,就是指物質存在的非實物形態。“場效應”則是場的動態作用。這不是嚴格的物理學定義語言,但已概括了概念的基本內涵。事實上,也正由於這對概念內涵的基本性,“場”和“場效應”的應用外延已遠遠不限於物理學范圍。比如在此就被用來說明佛教名山文化的存在形態和社會作用。誠如前文的考慮思路,使用這兩個概念,主要是由於佛教名山文化在存在層面特征和動態作用特點上與場和場效應有某些相似性。若具體套用,大致體現在這樣幾方面。在表面存在意義層面,是由於佛教名山是佛教文化的象征意義載體;在深層文化存在層面,是由於佛教名山文化是被賦予並具有了深刻佛教文化內容和實質內涵的客觀文化存在。因而說類似“場”存在形態,是一種文化場。而在動態作用方面,則由於佛教名山文化顯示了互動、協調和吸引、輻射等基本的“場效應”特征。下面即對五台山佛教文化場及場效應略作具體分析說明。 2、五台山即清涼山──佛教名山地位之確立 五台山由自然山林而成為佛教名山,是由於與文殊菩薩所住之清涼山對應聯系在一起所至。所依憑的主要經典根據就是《華嚴經》,其中《諸菩薩住處品》稱:“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 。後來諸種“清涼志”,在出示證據方面,除了突出五台山歲積堅冰,夏仍飛雪,無炎暑,可稱“清涼”的自然原因外,還加上不少其它旁證。如說《寶積陀羅尼經》也有雲:“佛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童子游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及有無量天龍八部,圍繞供養”。這樣,顯密經典的根據都有了,而且說明所依根據都是“出於金口,傳於龍藏”,具有絕對權威性。再就是列舉神人異事,如漢明帝時攝摩騰、竺法蘭等入中土後“以天眼觀,即知此山乃文殊住處,兼有育王所置佛捨利塔”。“宇文周時,有化人來游此土,……往清涼文殊住處。”“唐初獅子國僧……跣足而來,禮清涼山”。 諸如此類,把五台山即清涼山的根據由經典雲雲擴大至時空向度上,表明它是超凡天然和自古就是的,並將被證實的事實具體落實到佛教初傳漢地之始,從多方面證明了五台山即清涼山的地位真實性。 其實,在學術的立場,要確切地說清最早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為什麼將五台山與清涼山聯系在一起,大概是困難的。而且在本論題下,也是不大有意義的。因為這裡考察的是五台山成為佛教名山的事實和其呈現的文化現象,因而忽略了這種“溯源”的考據。但是在此仍有必要通過比較早期有明確述說的有關資料來確定一下五台山被確立為文殊化宇佛教名山的大致時限。由道宣《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明隱傳”中所說:“武德年末……目者十余人說之,五台山者斯為神聖所憩,……中台南……大孚、靈鹫寺前後,遇聖多於此地。……齊帝三王子性樂佛法,思見文殊,故來山尋,如其所願,燒身供養,而起塔所。將內侍劉謙之於此寺中,七日行道,祈請文殊,既遇聖者,奄復丈夫。曉悟華嚴經義,乃造華嚴論六百卷。”《華嚴經傳》也提及“王子燒身”、“劉謙之心通注經”的故事,並說“華嚴一經於斯轉盛”,時有西域梵僧,不遠數萬裡而來朝拜者 。說明,至遲到唐初,五台山即清涼山,即文殊菩薩住處的說法已被接受並確立,而且將廣為知曉的事實前推到高齊時期。有不少菩薩顯應及異眾感通故事也多稱唐時如何如何。或許可以說五台山是在唐初及其之前的一段較長的時期裡逐漸被確立為文殊道場佛教名山的。由此說明,五台山成為佛教名山確是由於被賦予五台山即清涼山即文殊道場即佛教勝境的連鎖意義,從而成為這些意義的象征載體的;正是由於具有了佛教文化的內涵和佛教意義的象征性,從而形成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了以五台山為象征的佛教文化場。 3、五台山佛教文化負載的意義和基本內容及其文化場形態的基本內涵既然五台山是由於被賦予了佛教意義而成為佛教名山的,那麼,它被賦予和體現了怎樣的佛教意義?因此形成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基本內容有那些方面?作為一種文化場其基本內涵又是什麼?我們不妨沿著這樣的疑問思路探尋大致。 首先,由五台山成為佛教名山最根本的原因方面看,五台山作為佛教名山所負載和體現的佛教意義,主要就是通過崇仰文殊菩薩,突出宣揚文殊菩薩住於世間、化應凡夫的應力,展現了大乘佛教為實現普度眾生之解脫理想而設計和推行的入世間、度彼岸的菩薩道和菩薩行。 由五台山佛教名山地位確立及其影響和作用諸現象,則可以理出五台山佛教文化基本內容的大致構成:一是由《華嚴經》和文殊道場原因而產生的義學研修及求悟禅修等等教內修行文化內容。一是由突出文殊菩薩化應神力,以起信、願力、應驗等步驟來溝通聖凡,形成教化影響作用的世俗信仰文化內容。再就是由之延伸的寄托默佑眾生、陰翊王度等意願的宗教象征意義文化內容。 由以上兩大方面業已顯示,五台山佛教文化作為一種佛教名山文化場存在形態所具有的基本內涵,就是大乘佛教通過菩薩道、菩薩行體現在解脫之路設計和終極關懷指向上的普世精神。 下面讓我們從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場效應方面作進一步具體說明。 4、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場效應 比較集中地囊括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具體事跡的資料當數幾種清涼山志或傳。它們雖然不具有考據意義的權威可靠性,但不可否認,它們卻從一個方面非常豐富生動地反映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具體內容和整體面貌。透過其搜羅列舉的繁雜事項,則可以分析出五台山佛教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場所具有的動態效應在哪些方面有突出顯示。筆者概括歸納有如下兩大方面。 一是互動及協調效應。 這種效應雖然表現有多方面,但主要還是反映在教內信仰因素與世俗佛教信仰因素之間的互動協調上,呈現為促進佛教名山影響與佛教文化廣泛傳揚的互動效應。五台山成為佛教名山,被賦予佛教意義,有經典依據支持,有教內的認可,還要有世人信仰,有社會的響應才有實際意義。有關資料已顯示,自唐代以來,雖然五台山即清涼山的說法沒有異議,但受重視和有影響的程度則有高低盛衰不同。僅由相關文殊菩薩顯應、異眾感通事跡的記錄就可以發現,那些能夠支持五台山是文殊化宇佛教勝境的極具說服力和證據性質的故事比較多又有記錄的時期,也就是五台山佛教文化比較活躍的時期。同時還可以發現,在唐代及托名元魏、高齊、宇文周時的有關菩薩顯應和異眾感通事跡中,多是以文殊菩薩隨機顯理,觸類而彰的形式,將諸如三昧解脫法、眾生平等觀乃至教禅並重等等主張,寓於描述神通顯應及奇異寶光的故事中進行說教的。而宋代以後的此類故事則比較多的著力渲染靈宇神跡及佛燈金光的不可思議。在這方面無盡居士張商英“夢游五台山”而著“清涼山續傳”即是典型的例證。這些現象一方面是五台山佛教文化已經深入普及於世俗信仰層面的一種說明,一方面也深入反映出營造名山影響與廣泛普及之間在內容側重上的互動和協調效應。 到元明清時期,五台山佛教文化中教內外信仰因素的互動效應顯然表現的更突出,五台山佛教名山地位及產生的佛教影響也得到了充分的鞏固和提高。其中,尤為顯著的則是帝王及名公等大外護的促動作用。這實質上是佛教名山文化中寄托祈求福澤護佑意願的象征意義內容與世俗信仰因素的互動協調效應。帝王在五台山敕建的寺、塔,也多出現在這幾個朝代。帝王及名公的外護在這種互動效應中起了推動性的師范作用,使佛教名山文化的互動效應在弘揚佛教方面顯示了特別的效力。 在此尤其要指出的是,佛教名山文化的互動協調效應還表現為神聖性與世俗性的互動協調。佛教的神聖性體現在預設的彼岸,預設的佛國淨土上。實現這種終極關懷,在大乘佛教中則集中斥諸菩薩道和菩薩行,以應機、方便的教化形式溝通世俗,展示出人人都可以踏上解脫之路的世俗性。而佛教名山文化,恰恰使這兩方面得到互動與協調。以五台山為例,文殊菩薩雖為七佛師菩薩母卻以行菩薩道、為“應震旦之機”顯化於五台。義理依據的宣揚和諸種應願顯化故事,實際制造了在五台山文殊菩薩可能隨時應現及道不遠人的氣氛。而且關鍵還在於無論地位高低,有無苦修鑽研,人人皆可登焉。只要神澄意真,發信心,持願力,聖應的可能性就可能在心理上達成期盼意願與安慰滿足的不同程度的平衡。對於信眾而言,五台山是文殊境界和佛教聖地的象征,佛教名山文化氛圍即成為媒介,讓人感觸到佛教向眾生敞開的平等法門。因而佛教名山文化的互動協調效應實際比較和諧地協調了神聖性與世俗性的矛盾,是實現菩薩道的方便途徑。 二是吸引及輻射效應。 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吸引與輻射效應同樣體現在佛教與世俗之間,並且與互動協調效應有機相連。具體到它的實質內容則以佛教文化的內涵與外延的關系為關鍵所在,而且體現在相輔相成的兩方面:一是由於體現一般意義內涵而產生的吸引及輻射效應,一是由於具有獨特意義內涵而產生的吸引及輻射效應。下面作分別解釋。 所謂一般意義內涵是指五台山的佛教名山文化所負載的佛教的一般意義。五台山作為名山是由於是“佛教的”名山而聞名於世的,對整個社會而言它並不首先體現深刻的義理或特別的主張,因而具有廣泛的吸引力和廣泛的輻射面。這是顯而易見的現象。譬如五台山並沒有因為《華嚴經》是將五台山與清涼山相聯系的經典根據、或因為著名的華嚴宗祖師清涼澄觀曾在其中修行、以及李長者曾在方山造“新華嚴經論”而成為華嚴研究的中心或華嚴宗的重鎮,他們的事跡在五台山佛教文化場存在形態中是融在整體文化裡的。加之五台山相對偏遠幽靜,自然環境使之成為苦隱清修的佳境;乃至也是士人寄托或抒發“山林”情懷的好去處。誠如幾種清涼山志或傳反映的那樣,五台山是作為“佛教的”名山引發了修道者入山研修義學或踐履修行的願望,喚起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吸引了世人的崇信景仰。五台山佛教文化就是在這種吸引及輻射的互動效應中又不斷加深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場的吸引力和輻射效應。 同時,廣泛的吸引及輻射效應的產生,其實又是由於有深刻獨特內涵的支持。就象五台山,由於突出了即清涼山、即文殊化宇的佛教意義,由於有《華嚴經》的依據,有象清涼澄觀以及後來許多著名高僧大德的影響和不斷的營造,而使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內容歷代以來被不斷充實豐富,這就從不同方面強化了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獨特性,構成不同於其它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了五台山獨特的佛教文化場和吸引及輻射效應。 由此也可以說,佛教名山文化場及其場效應基本就是“佛教的”意義和名山佛教文化“自身獨特性”為主要因素的整合。 三、佛教名山文化場及場效應問題提出及研究的意義 首先是學術研究方面的意義。佛教名山文化是存在已久的文化現象,但作為整體概念和整體現象的研究並不多,因而有將問題提出以及深入研究的必要。 其次是現實應用方面的意義。由於佛教名山依然存在,佛教名山文化──姑且不論狀況如何──依然呈現,對於佛教,對於社會,佛教名山文化都是不能忽視的現象和問題。因此需要有分析和說明。 即使在今天的社會文化環境中,佛教名山文化的存在意義及其作用意義仍是毋庸置疑的。那麼需要探討的或許應該是怎樣地存在和怎樣地作用。以筆者不成熟的思考,認為應從兩個基本的方面促進。這就是繼承和發揚。所謂繼承就是正本清源,所謂發揚就是適應充實。 仍以五台山為例。五台山的佛教意義和獨特性就在於它是文殊菩薩化宇。正本清源的方面,大概就是要正確宣揚“化宇非實”,“神跡無非應化”的佛教基本義理意義,進而澄清佛教無神論的“原教旨”,以協調宗教意義與科學認識的某些矛盾,更適應於今天的社會。突出文殊菩薩,著重突出其所代表和體現的佛教的菩薩道,菩薩行,體現文殊菩薩所代表的佛教的基本關懷趨向。這應當算是比較重要的正本。適應與充實,則應有更多的具體途徑。除了應特別注重佛教文化內涵深刻性與豐富性的協調與充實,其中,還不妨以前輩學者很早就倡導的“科學的頭腦,宗教的胸懷”為一種原則,通過佛教名山文化場之場效應,倡導一點菩薩的情懷,菩薩的胸襟,關愛人生,關愛自然,使菩薩入世間度眾生的普世精神通過佛教名山文化載體源源不斷地深入人心、廣被世間,這在今天是否是非常需要的適應與充實呢? 事實上,若僅僅是佛教名山,而文化內涵淡化或抽空,也只能是歷史遺留的人文景觀而具景觀價值,甚至這種景觀價值也會退化。因此,重視佛教名山文化的研究,重視佛教名山文化的繼承與適應充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諸菩薩住處品》。 《清涼山志》卷一。 同上。 道宣《續高僧傳》卷二十七,“釋明隱”。 法藏《華嚴經傳》卷一。
|
|
|
|
|
|
上一篇:周齊教授:遼代帝王與遼代佛教的關系
下一篇:周齊教授:慧遠及其因果報應說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