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百花叢裡過 片葉不沾身──化煩惱為菩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上) ──化煩惱為菩提

佛經裡常說:「人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也就是八萬四千種塵勞,我們看到這個數字可能會被嚇倒,原來人生竟有這麼多的煩惱!其實「八萬四千」只是一個概數,表示煩惱之多無量無邊。而這是指煩惱的種類而言,如果說到一個人一生所遇到的煩惱,那麼,八萬四千也不過是個極小的數目而已。由於眾生有這種種的煩惱,所以慈悲的佛陀便設立了八萬四千種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用來對治煩惱的。

煩惱的種類

依佛法來說,煩惱可以大別為兩種:一種是「根本煩惱」,就是能擾惱我們身心,使令顛倒的煩惱。一種是「隨煩惱」,就是從根本煩惱的作用,產生反應的煩惱。

在唯識學裡,根本煩惱共分十種:貪、瞋、癡、慢、疑(前五種是生活帶來的煩惱)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後五種是知識帶來的煩惱)。

隨煩惱共分二十種:忿、恨、惱、诳、谄、驕、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這裡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後五種,即知識帶來的煩惱,也就是為何現代人的煩惱多於古代人的原因:「身見」是對於自己四大五蘊假合的身心以為實有,產生我執的煩惱;「邊見」就是偏見,有些人執著自己身體不滅的「常見」,有些人執著死後一切都幻滅的「斷見」,偏見會給人帶來煩惱;「邪見」就是認為沒有因果,以及違背正道的見解;「見取見」是執持自己的身見、邊見、邪見而與人斗爭的迷執;「禁戒取見」則是隨著諸種邪見而產生的戒律之煩惱。

由此可見,生而為人,煩惱是無可避免的,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難免要面對許多不如意或煩惱的事情,可是我們之所以有這麼多煩惱的產生,原因就在於「我見」與「我執」。不過,我們不要把煩惱看得太復雜,可以把它簡單化地劃分內、外兩種:有些煩惱是來自外界的,只要我們不把它看得那麼重,甚至是不理它,受到的干擾就會比較少,問題就在於我們能否泰然處之;有些煩惱是屬於內在的,如果我們靜下心來觀察,不難發現,很多時候大多數的困擾,其實是源自我們自己的內心,這就是所謂的「自尋煩惱」。

煩惱不尋人

近年,有心理學家為了研究「煩惱」問題,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實驗者要在周日的晚上,把自己未來7天內所有憂慮的「煩惱」都寫下來,然後投入一個指定的「煩惱箱」裡。三個星期之後,心理學家打開這個「煩惱箱」,讓所有實驗者逐一核對自己寫下的每項「煩惱」。結果發現其中9成的「煩惱」並未真正發生。然後心理學家再要求實驗者將自己真正出現的「煩惱」寫下,重新將字條投入「煩惱箱」。又過了三個星期,心理學家又打開了這個「煩惱箱」,讓所有實驗者再一次逐一核對自己寫下的每項「煩惱」。結果發現絕大多數曾經出現的「煩惱」,已經不再是「煩惱」了。實驗者切身地感到,煩惱這東西原來是預想的很多,出現的很少。

心理學家因而得出了這樣的統計資料和結論:一般人所憂慮的「煩惱」,40%是屬於過去的,有50%是屬於未來的,只有10%是屬於現在的。其中92%的「煩惱」未發生過,剩下的8%則多是可以輕易應付的。因此,煩惱多是自己找來的,這就是所謂的「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

庸人自擾之

煩惱到底來自哪裡?是我們請它來的,還是它不請自來的呢?古語有雲:「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佛教裡有一個公案說到:

從前有一個比丘,每次坐禅都幻覺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搗蛋,無論怎樣也趕不走,因而感到十分苦惱。他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師父;師父教他下次坐禅的時候,手拿一支筆,等蜘蛛來了,就在它身上畫個記號,看它來自什麼地方。比丘依照師父的教導照辦,這天他正坐禅不久,這只討厭的蜘蛛又來了,於是他就在蜘蛛身上畫了一個圓圈。蜘蛛走後,他安然入定了。當比丘坐禅完了,睜開眼睛一看,原來那個圓圈就在自己的肚皮上!

可見許多時候,我們誤以為是外在的問題,沒想到毛病竟然在自己身上!來自自身的困擾我們往往不易察覺,反而往往向外去尋求答案。到最後才明白是自己欺騙了自己;自己困惑了自己。

煩惱就像一根打了結的繩子,一頭牽著自己,一頭牽著他人。我們越是和煩惱過不去,這個結就會越拉越緊,煩惱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我們每一天都為了這些煩惱而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又怎麼能熱情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上去呢?又怎麼能得到事業或學業上的成功呢?因此,有專家提出:「讓煩惱只留5分鐘。」這正是及時解結的最好辦法。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下)

──化煩惱為菩提


透視煩惱的本質

煩惱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如何才能不被煩惱所惑?我們如何才能認識它、了解它、透視它、找到它的根本源頭,然後對症下藥,調伏它、解決它?

以下是一則深具啟發性的故事:

一個中年人,年輕時所追求的家庭事業都有了基礎,但是卻開始覺得生命空虛,感到彷徨而無奈,而且這種情況日漸嚴重,到後來不得不去找醫生診治。
醫生聽完了他的陳述,說:「我開幾個處方給你試試!」於是開了四帖藥放在藥袋裡,對他說:「你明天九點鐘以前獨自到海邊去,不要帶報紙雜志,不要聽廣播,到了海邊,分別在九點、十二點、三點和五點,依序各服用一帖藥,你的病就可以治癒了。」
這位中年人半信半疑,但第二天還是依照醫生的囑咐來到海邊,一走近海邊,尤其是清晨,看到廣大的海洋,心情頓時為之清朗。
九點正,他打開第一帖藥想要服用,但是裡面沒有藥,只寫了兩個字「谛聽」。他真的坐下來,谛聽風的聲音、海浪的聲音,甚至聽到自己心跳的節拍與大自然的節奏合在一起。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如此安靜的坐下來聽,因此感到身心都得到了清洗。
到了中午,他打開第二帖藥,上面寫著「回憶」二字。他開始從谛聽外界的聲音轉回來,回想起自己從童年到少年的無憂快樂,想到青年時期創業的艱辛,想到父母的慈愛、兄弟朋友的友誼,生命的力量與熱情重新從他的內在燃燒起來。
下午三點,他打開第三帖藥,上面寫著「檢討你的動機」。他仔細地想起早年創業的時候,是為了服務人群、熱誠地工作,等到了事業有成了,則只顧賺錢,失去了經營事業的喜悅;為了自身利益,則失去了對別人的關懷,想到這時,他已深有所悟。
到了黃昏的時候,他打開最後的處方,上面寫著「把煩惱寫在沙灘上」。他走到離海最近的沙灘,寫下「煩惱」兩個字,這時一波海浪沖上來,即時淹沒了他的「煩惱」,洗得沙上一片平坦;「煩惱」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個中年人在回家的路上,再度恢復了生命的活力,他的空虛與彷徨也就治癒了。
這就是美國作家高登(Arthur Gordon)的親身體驗。其中充滿了令人感悟與思考的地方:

「谛聽」其實就是佛教所說的「觀照」,即是專心一意的聽聞外在的聲音,換句話說,「谛聽」就是「觀世音」;「觀世音」是菩薩的名號,其意涵是「內觀觀自在,外觀觀世音」,其實我們人人原來都具有觀世音的本質,只要肯谛聽──「返聞」;觀世音的本質──「自性」就會被開發出來;我們內裡自在無窮的清淨自性顯現了,自然就能觀到外在的聲音,所謂「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是這個道理。


「回憶」就是「靜慮」,是「禅」最原始的意涵,即是返觀自心的初步功夫,也就是「內觀觀自在」;一個人若不能好好靜下來思考自己、觀照自己,如何能認清自己成長的歷程,如何能「觀自在」呢?

「檢討你的動機」,動機就是身、口、意的「意」,在佛教裡稱為「初發」或「初發意」,也就是「初發的心」。一個人如果能時時把握初心,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控制自己的意志,這樣的話,就能隨心所欲而行不逾矩了。

最後,「把煩惱寫在沙灘上」,這是做人乃至學佛的最重要關鍵,就是「放下」;我們的「煩惱」都是來自於「執著」(「我見」與「我執」),不過,其本身是沒有自性的、沒有實質的,就像寫在沙上的字,海水一沖就流走了;「緣起性空」才是一切的事物的實相。如果真能看到(明白到)這一層,那麼,「放下」就沒有什麼困難了。


化煩惱為菩提

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短暫,有所營謀,就必有所煩惱;有所執著,就必有所束縛;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如果我們把時間都花在金錢、物質,就沒有時間花在心靈、修養上;如果我們日夜為欲望而營役,心靈就會被欲望所蒙蔽、所占據,人生就會迷失了方向──因此,人生在世,有的人活得很有意義,灑脫自在;但有些人卻活得很無奈、很痛苦;其中的差別,就是我見煩惱的困惑,佛教稱之為「無明」;而人之所以有無明煩惱,皆由於愚癡迷惑而不自覺;往往為了達到個人欲求或自私自利之目的,蒙蔽了自己的自性,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因而招來種種煩惱的纏縛;唯有透過自性的反觀,照見五蘊塵勞的虛妄,才能真正地加以對治,才能心無罣礙、心不顛倒。(如有興趣者,可參閱拙著《心經淺釋》(一)至(二十六))

佛陀告訴我們,人生中的煩惱既然不能避免,唯一的方法就是面對它、了解它、調伏它,知其性空而不執著;非但不執著,而且能不被其所障礙,這就是「轉愚癡為智慧」、「化煩惱為菩提」,使自己在煩惱中覺悟,從而認識原本清淨的自心自性。

若以淨土宗的修行人來說,煩惱的生起,如能當下將之轉成對娑婆世界的厭離與對極樂世界的向往,那麼,「煩惱」就會變成了往生之助行,此願力的不斷積累,行者於臨命終時,自然蒙佛接引,得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煩惱生起之時,不要發怒、埋怨,令煩惱再生煩惱,而應該退下來,嘗試輕輕合掌,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想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淨無比、莊嚴殊勝,如此又怎會有煩惱呢!

而大乘菩薩道之修行,則特重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的心,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修行不是躲在深山或是沒人打擾的地方,而是要深入人群──百花叢;百花叢就是「有情」,走過百花叢,依然片葉不沾身──做到入世而出世,才是真正的功夫、真正的「覺悟」。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的痛苦與煩惱,因此我們要懂得善待自己,更要學會提升自己,不要被煩惱所困、所惑,能夠在煩惱中得到覺醒、得到解脫,這就是「化煩惱為菩提」,這才是人生與學佛修行的真正意義!

(全文完)

 

 

上一篇:南懷瑾居士:答問青壯年參禅者 第四天
下一篇:寬運法師:《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 寬運法師 彌陀佛七開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