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善調眾生 以身說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善調眾生.以身說法

不久前,幾位佛教學校的老師,帶著一群學生來到西方寺參觀訪問;師生們與我討論現時學校的教學方式,其中談及老師應以何種方式教化學生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從人們最尊敬的老師孔子開始,他不但提倡身教和言教,而且更提出默教,就是說,一個老師之所以能夠教化學生,必須在語言、行為上樹立足供學生學習的榜樣,而且在道德上達到超於常人的高度,這樣的一個人,才可以被稱為「老師」;老師的責任,就在於傳道、授業、解惑,這是一種高尚的使命。

在我們佛教裡面,最偉大的老師即是佛陀;佛陀的教化方式,除了能滿足上述的要求外,而且還從受教者的心靈淨化與感悟下手,因此佛陀不但用種種方便、譬喻、言辭來感化眾生,而且更常常現身說法,令眾生得到真實的體驗與體會;於是我為前來的這一群師生,說起了一個感人的、佛陀以身說法的公案:

一位婆羅門聽別人說供養佛陀能得到非常殊勝的福報,出於這種對個人有好處的想法,於是就邀請佛陀和他的弟子們來到毗蘭若村接受供養,而且說好要供養三個月。佛陀當即允諾,屆時並帶領五百比丘入村居住,可是這個不守信譽的婆羅門卻臨時食言了,非但拒絕供養僧眾,還從此避而不見;佛陀及五百僧眾無奈只得露宿野外,而且沒有食物,正好附近有一位好心的牧馬人,看見這種情況,願意拿出一半喂馬的飼料--馬麥給他們充饑。

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佛陀用缽盛著馬麥滋味地吃著,可是看見阿難一臉不高興的神情,而且端著缽不肯進食,雙眼凝視著佛陀,一言不發,好像有一肚子話想說出來似的。佛陀洞察到阿難此時的心情,也就停下來不吃了,專注的看著阿難。

「世尊!」阿難憋不住了:「您身為王儲,又是萬民景仰的佛陀,卻為什麼以馬麥為食呢?」

佛陀知道阿難不忍心讓自己的師父吃馬麥,心中苦惱,所以並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從自己缽中取出一粒麥子,輕輕地放在掌上說:「阿難,嘗嘗看好吃不?」阿難將這粒馬麥送進嘴裡細細品味,頓覺香甜無比,滿臉歡喜的說「太好吃了!我貴為王子,生於王宮,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珍馐奇馔都吃過,卻從來沒吃過這麼香味可口的馬麥,真是不可思議!」吃了這顆麥粒的阿難,一連七天七夜香味繞舌,神清氣爽,氣力倍增,再也不想食用人世間的其它食物了,一點也感覺不到口渴和饑餓了。

阿難感到不解,於是就請問佛陀:「為什麼我會有如此美好的味覺呢?」

借此良機,佛陀就向五百比丘講述了與馬麥的因緣。他說:「三個月以來,我們共同以馬麥為食,並非是我們造的業障所致,而是純粹為了教化眾生有意安排的事情。我知道婆羅門一定會拒絕供養我們,但還是應邀赴約,真實的目的就是示觀業報的因緣,讓你們更深刻的體驗一些人間饑苦。其實,行者修行至一定境界之後,三十二相中有一種叫『上味相』,不管是多麼粗糙、難聞的食物和味道,一進到口中都會成為絕妙的美食,沒有任何香臭優劣的區別。」

佛陀還告訴他們說,我們現在所吃的馬麥,本來屬於馬場裡五百匹馬的食糧。這五百匹馬在過去生中,原是人類,發下行菩薩道並經常供養三寶的心願;後來卻接受了邪惡知識的蠱惑,造下許多罪業最終墮落畜生道成為了馬身。馬群之中為首的大馬,名叫「日藏」,是菩薩的示現,他在過去生時曾經規勸這五百匹馬發菩提心、修菩薩道,如今他又為了度化這五百匹馬早日脫離畜生道,而甘願化作馬形來到牠們中間救助牠們。因為受到菩薩威德的度化,這五百匹馬均已知道自己的宿世因緣了。而我之所以明知婆羅門不會供養我們,仍舊如約而來,就是為了幫助日藏菩薩所統領的五百馬,有個機會忏悔以往的惡業,盡快脫離馬身,回復人形;他們拿出一半的食糧馬麥供養我們,就是在贖罪。

五百比丘聽了佛陀的開示,即時打開心結,一心清靜,證得羅漢果位。

又過了三個月,這五百匹馬命盡往生天界,成為天人。他們帶著天上的精妙食品來供養佛陀。佛陀給他們講說法要,使其發清淨菩提心,來世證得辟支佛果。日藏菩薩來世稱佛,號為善調如來。

由此可見,佛陀是多麼的慈悲啊!他智能善巧的教化方式,又何止是語言與行為?其實佛陀所作的一切,無非都是示現;他要讓弟子們真實體驗人間的苦處、深刻領會因緣果報與生命的意義;佛陀就像慈父一樣,愛護、引導一切愚迷的眾生,令他們都能得到啟迪、得到光明,回復自性的清淨,最終離苦得樂。所以佛陀被稱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師表。所以,世間上任何的教育方式,均應該以佛法精神為最高准則,因為佛法教育,其實就是「覺的教育」,令人覺悟自心、自性的教育──當一個人覺悟了自己內在的本性後,自然一切具足,又何須到處尋覓?

是次參訪完畢,師生們似有另一番的體會。

 

 

上一篇:達照法師:華嚴法會開示九
下一篇:寬運法師:好人難做 人難做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