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心與真心的妙用
◎陳亦新:在真心智慧的觀照下,分別心是不是也是一種智慧?
●雪漠:是的。真正能安住真心之後,所有的分別心其實便成了智慧的妙用。分別心就是那種警覺的觀照,智慧為體,分別心為用。當真正生起了真心妙用之後,分別心就轉而成為智慧,這便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轉識成智”。這時的安住真心就是修煉。要讓你心靈中的波瀾靜靜地停息下來,變成寧靜的水面,而水面中照出的世界是非常清晰的,而這種清晰的光明就是智慧。當心中的水在波動的時候,是看不到真相的,你看到的只是波瀾。當心靈的大海靜下來之後,海面上映射出的就是清晰的世界。修行有兩種,一種是修中求見,從修定入手,最後得到智慧。另一種是見上求修,就是先明白這種智慧,然後安住於光明空性之中。但是,那時的警覺心也是分別心的一種,因為相對於“止”,“觀”也是分別心的一種,是真心生起的妙用。雖然有分別之“觀”,但這“觀”動搖不了如如不動的智慧本體,換句話說,也就是他的心不會因為世界的誘惑而隨之而去。因為真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它不會因為遇見紅色就染紅了,不會遇見火焰熔化了。這種本體智慧的鏡子中照出的那種現象就是另一種妙用的“分別心”。雖然它在不停地變化著,但它的變化只是對這個世界的反映,如鏡前有火,鏡子裡面就出現火光,但火光熔化不了鏡子;如果鏡前有一個哭的女人,鏡中也會有女人哭,但鏡子是不會流淚的。鏡中的諸種顯現雖然也有分別,但它已影響不了你本體的心。
擁有智慧之後的那份觀照和警覺就是真心、分別心相融無二的妙用。此時,不管是誰到來,都不會影響到你心的寧靜、光明、朗然。不會因為某人的到來,真心就開始狂跳不止,六神無主;更不會因為乞丐到來,鏡子就看不起他。這時,原來生起煩惱的分別心,已成為一種智慧了。
真正能安住真心並生起妙用時,貪嗔癡慢妒這五種影響心靈健康的“毒”,就化成了佛的五種智慧。
比如貪。人因為貪,就特別想做一件事情,但是在真心智慧觀照下的貪,在不影響智慧本體的前提下,就會變為做成某件事的巨大動力。
比如癡。它可能是一種糊糊塗塗、昏昏沉沉、不辨好壞的愚癡。但在那種本體智慧觀照下,它就變成大癡法界體性智。無論某人很漂亮,還是某人很丑;無論有人贊美你,還是有人詛咒你,你都不在乎、不分別、不執著。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比如嗔。假如嗔心很重,總喜歡挑剔別人。這種挑剔就是一種分別心。如果沒有智慧本體觀照的時候,它就會把你的心牽走,讓你生起煩惱。相反,當在一種智慧本體觀照下的時候,它就會變成一種妙觀察智。你總是能在瞬間就看出哪一個人眼中產生了一種嫉妒,哪一個人的功利心特別強。這種東西就是曾經心中的嗔和疑產生的一種妙觀察。這時,在警覺妙用下,你會有一種超人的直感。心中的嗔、疑之毒,在真心的“調度”下,化為智慧了。當然,即使在妙用的時候,本體還是那樣光明、寧靜、朗然。
比如妒。你因為嫉妒這個人,所以你一定要超過他。如果在智慧本體觀照下,嫉妒就變成了一種競爭力。只是雖有競爭的妙用,但影響不了智慧本體。
所知障破除之後,那種“所知”在智慧本體的觀照下,也會成為一種妙用。你心靈的智慧,正是通過分別心和這個世界發生著關系。只是這時的分別心已經影響不了你的真心,只會成為你真心的一種妙用。
需要補充的是,以上的五智之說,只是一種浮淺的比喻,它不是佛教詞條中的五智。你同樣可以當成我的一種妄心“妙用”。
--選自《光明大手印:實修心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