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四禅修證法
從初禅到三禅的修證過程我們可以了解到,禅定的深入是一個逐步捨離動相、漸漸深入本體的過程。禅定的本體就如同天空一樣,心的動相就是妄想,如同天空裡的雲朵一樣變幻莫測,我們修學禅定的初步目的就是要讓天空的雲朵變化得有規律,這樣我們才能合理地調整天氣,控制好情緒。
如果心很散亂,我們感覺到快樂是因為痛苦的存在,比如我們沒有錢很痛苦,得到錢我們就覺得很快樂,因此以物質獲得為快樂就是欲界的快樂。當心專注了以後,四大開始有規律地調節,身體就會生起一種快樂的覺受。這種覺受不需要依靠外在物質來滿足,因此我們也不會害怕失去,心就能夠很安,越來越專注就能夠感覺越來越快樂。所以三界當中,惟獨我們的心感覺到快樂了,才是真正的快樂。
那麼從初禅到四禅的修證過程中,心越來越遠離散亂,越來越專注,所以禅定的五支越到後面內容也越少。初禅需要尋伺喜樂捨五支俱全。二禅就把尋伺兩支捨掉,不再尋伺,只有喜樂捨這三支了,稱為無覺無觀三昧。到了三禅又把喜支捨掉了,只剩下是樂捨兩支,那麼把樂支再捨去,就進入了第四禅。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三界的快樂原理就是這樣的,也就是對外界的依賴越少,就會越感覺快樂。比如欲界六層天的快樂,必須依靠外境支持,所以是最粗重的。我們的心專注下來、越來越細以後,對外界的要求自然就越來越少,心中的快樂就越來越高,這是在欲界的物質上和色界的精神上所共同的原理。而對於修行人來講,心中的牽掛越來越少了,心胸自然越來越寬廣,適應的能力就越來越強,最後就達到解脫的境界了。
這個過程如果用藍天和雲朵來比喻,可以更加形象一些,初禅就如同我們通過專注,使天氣不再狂風暴雨、天災人禍得無法應付了,地水火風四大交換得很規律,能風調雨順了,所以初禅的十六觸會讓我們感覺很舒服、但也很動搖。二禅就只有白雲在天上萦繞,烏雲再也沒有了,全是快樂了。三禅呢,白雲也消失了,只有藍天,碧空萬裡,非常美好。但藍天還不是真實的天空,它是天空中微小顆粒反射出來的顏色,所以還是天空的動相,真正的天空應該是無色的。四禅就進入了這個無色的天空,達到了色界進入無色界的臨界狀態,因此第四禅非常重要。
一、四禅名相
初禅至第四禅共有捨支,也就是這四禅的共通性就是都需要用心去專注。我們的心如果不專注,很散亂,就是欲界的五趣雜居,雜亂的心是我們生活的全部。當我們慢慢地習慣專注以後,心隨時都可以調節到專注的狀態裡,那麼專注的心對於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以及妄想雜念的內心精神世界,又開始得到不同的覺受,專注程度的不同就導致了四種不同的禅定覺受。從禅定層次的角度來講,因為前面有初禅、二禅、三禅的境界,四禅的境界比三禅更高,所以叫做第四禅,第四禅又叫不動定、捨俱禅,或者叫心一境性。
四禅也叫不動禅,不動包括兩方面,就是對於順逆都不動搖。痛苦和快樂都不能左右我們,這才是真正的不動。蘇東坡的詩裡有一句叫做“八風吹不動”,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世間八法。衰毀譏苦就是倒霉、損毀、譏笑和苦難四種逆境,利譽稱樂就是利益、名聲、贊歎、享樂四種順境。一般人很難忍受逆境,衰毀譏苦四境現前就很痛苦,這就是被逆風吹動了。修行人比較容易抵擋逆風,覺得應該能忍受這些苦難,不隨它轉,結果就忘記也要忍受順境了,所以順風就難防了。世間的名聞利養,包括禅定的快樂這些佛法的利益等等一現前,我們就會很歡喜,這也是隨境界轉了,心還是在動搖。真正的不動是順境、逆境都不動搖,到第四禅的人就能達到這點。
前面的三禅都有動相,初禅有覺有觀,二禅有喜樂,三禅有樂,這些都是內心的動搖之相、快樂之相,心要與快樂相應,因此不是心的本來面目。從第三禅出來以後,把快樂的心也放下來,心完全安住在不動,不再去執著身心的任何一種覺受,才能與第四禅相應,四禅境界現前時,行者的呼吸就停止了,所以四禅也叫作不動禅。
《地持經》又稱四禅為捨俱禅。“地持經說名捨俱禅,此定發時,體無苦樂,與微妙捨受俱發。此定與捨根相應故,名捨俱禅。”就是說四禅發起時,苦和樂這兩種覺受都捨離了、消除了,禅定是與微妙的捨受一起發出來的。捨受,捨棄覺受以後的這個明朗清澈的心,八風吹不動了,苦樂消除了,如同從藍天一下進入了清澈透明的天空裡的那種感覺,這是四禅捨的功德。比如禅定功夫深的人掌握了四禅的方法後,會有很強的意志力。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比如苦啊、痛啊、高興啊……只要動一個念頭告訴自己不去感受這些,這些煩惱就和我們一點關系都沒有了,這樣的心意志力會非常堅強,也非常專注。
二、四禅修證
想進入四禅必須先捨離三禅,前面我們講過,三禅是三界裡最快樂的覺受,如果我們沒有強烈的出離心和菩提心,就很難讓自己從三禅裡出來,就進入不了四禅了,所以有個偈頌說“聖人得能捨,余人捨為難”。如果我們有強烈的出離心,希求解脫的境界;或者通過聽聞教理,知道即使不涉及解脫,單就禅定裡面的這個妄想心來講,只要有快樂的感覺,就不是一個好的地方。所以三禅雖然非常快樂,但還有過患,不是一個真正安穩的所在,不是真正的天空,不動的心才是我們的安心處,我們所需要追求的是安心,而不是身體和心靈的那種激動和快樂。這種認識也會促使我們讓自己的妄想繼續停下來,離開三禅的快樂覺受,進一步地觀照自心,從而進入四禅。
和捨離其它禅定覺受一樣,要捨離三禅,先要見到三禅裡面各種過患,所以我們要修六行,厭離三禅的苦粗障,欣求四禅的勝妙利。
三禅是三界中最高的快樂,那為什麼也是苦的呢?三禅的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認識到:一是三禅的快樂是需要我們去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心勤求去努力打坐、一心專注、方法得當,才可以得到三禅的快樂,這樣當然會很辛苦。二是得到三禅以後,我們還要守護它,如果不守護,去打妄想了,覺受就又慢慢失去了。沒有的時候很向往,得到的時候又需要勤加守護,怕失去,這就是一種起心動念,一種新的疲勞,新的勞累,所以也是苦的。三是失去了我們會更痛苦,一旦失去了三禅的快樂,內心會非常痛苦憂悔,就很難再進入禅定了。
通過這三點細細的觀察,我們就會發現,這些禅定的覺受和欲界沒有本質的不同。比如欲界凡夫覺得錢、名聞利養、地位、身體健康、家庭和睦等等是快樂的,所以他就去追求。追求到後又兢兢業業地守護,唯恐失去。一旦失去的時候又很痛苦。因此修行時,就把欲界的這些覺受捨棄了,於是得到了禅定的快樂。可是這麼一觀察,就發覺其實禅定的覺受也是以苦為本質的。
另外,三禅的覺受也是粗濁的,因為還有動搖之相,就是心要去與快樂相應,去感受這種快樂,而且失去了禅定就沒有快樂了,所以三禅的快樂是從有到無,也可以從無到有的動態過程。動態就是有生滅的、造作的,所以粗糙、不細膩。又因為動態的緣故,會對心靈的寧靜構成一種障礙,阻礙我們進入四禅。這樣觀察到三禅的苦、粗、障後,我們就想從三禅中跳出來,不想要三禅了,我們要讓自己的心回歸到本有的狀態,不再給它增加任何附加的東西。
其實我們痛苦的根源就是心裡附加的東西太多了,比如欲界的快樂,錢財名利這些,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也不會帶來真正的痛苦,那為什麼我們還會因為這些附加的東西而痛苦和快樂呢?就是因為我們心裡有附加的條件,也就是“有錢了就快樂”這麼一個附帶條件埋伏在心裡,那我們就糊裡糊塗地聽這個條件的指揮了,就離開了心的清淨,生活目的也就變得非常迷茫。所以捨離五欲六塵,並不是把錢財物質都消滅掉,而是要把我們內心的那些附加內容消滅掉。
到了三禅時,五欲六塵已經捨棄清淨了,但還有想感受快樂的附加條件在心裡,那失去了三禅的覺受自然就會痛苦了。所以痛苦不是三禅帶來的,而是我們自心的附加要求帶來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心裡面附加條件的反應,而不是心的本身,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知道了,雖然三禅很美妙,我們也要從三禅出來,去追求心的本相,也就是更清淨的四禅。
從三禅到四禅之間,也要經過中間禅,一樣不能生憂悔。曾經有一位出家師父,他修學四禅八定後得到三禅的快樂了,還想進四禅,但從三禅出來以後,四禅還沒有得到,因為懷念三禅的快樂,又沒有學過教理,結果就生了憂悔之心,心裡很難受,所有的禅定境界就都失去了,都進不去了,而且無法控制自己想什麼,妄想來來去去,他看得很清楚,卻控制不了,內心很痛苦。
所以如果沒有學過教理,從禅定退出來能不生憂悔是件很艱難的事情,因為他的內心還在貪戀著快樂,還沒有清淨到一無所求,當然就會痛苦。就像有些人死亡的時候很自在,有些人稍微生一點病就害怕得不行,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心態呢?就是因為內心的附加內容不同,如果認識到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正常現象,那該死就死了,心裡也不會痛苦。如果心裡要求自己一定要健康,一定要活一百歲,現在才六十歲我怎麼能病呢,怎麼能死呢?結果給自己造成了強大的壓力,構成了內心的痛苦,所以痛苦都是自己找的,快樂也是自己找的,真正的內心是很清淨的。沒有什麼附加的條件,因為有條件就有取捨,有取捨就有動搖,動搖之相就會構成一種障礙,障礙內心的清淨本相。
有很多學佛的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會見到佛菩薩或者各種光這些好相,看到這些相,往往會很高興、很激動,到處說。有人告訴他這是著魔了,佛經裡說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又非常害怕,也搞不清是佛是魔,又到處問。其實學了教理我們就知道了,我們的心本來是很正常的、很清淨、很安詳。有了佛菩薩的加持,心會更安、修行的信心會更足、對佛菩薩更恭敬,心胸會更廣闊,待人處事會更有智慧。
比如平常你不相信有佛菩薩,結果在定中看到了,噢!你就覺得確實有的,那你就包容了這樣一種事情,心胸就比以前廣闊了,分別的智慧也就更高了。所以,只要你心更穩定,信心更具足,這就是佛菩薩的加持,你可以相信這是真的佛菩薩在加持我們。如果你見到佛菩薩以後,心亂起來了,到處說,炫耀自己。今天看到了明天還想看到,看不到就著急,以為佛不保佑我了,那這是著魔了,就不是佛菩薩加持了。因為佛菩薩很善巧,他示現給我們看就是來增加我們的定力智慧和善根功德的,不會讓我們內心迷亂,生起那種世俗分別的名利心,所以我們要觀察自己的心有沒有動搖?如果心動搖多了,那我們就已經開始墮落了,心的真相就越來越看不清楚了。
如果拿水來比喻心,水晃動起來後就產生了波紋,那就看不清水的真相了。或者我們在水裡放很多東西也會失去水的本來面目,放白的水就是白的,放紅的水就是紅的。水還是水,水永遠不會失去,卻被我們那些附加的東西污染了。我們的心也一樣,心其實不會受污染,但因為有很多附加條件,比如名好、利好、禅定好等等,就讓我們的心對外界的東西要求很多,而要求來的那些東西,都不是心的真相,不是心的本來面目。
所以一個坐禅的人,要追求的並不是禅定的這些覺受,而是要通過靜下來反觀內照,看清自己的心到底是什麼狀態,找到心的本來面目,這才是禅定的真正目的。那麼在達到這個目的的過程中,不同層次的禅定會帶來很多覺受,我們都要一一捨棄掉。所以六行的前面三種厭離觀修好後,我們還要對四禅產生三種欣求,認識到四禅更殊勝、更美妙。三禅還要用快樂的感覺去裝飾自己的心,四禅的心就不再有裝飾,因此四禅比三禅境界更高,我們就會生起一種強烈的善法欲,促使我們從三禅出來,進入四禅。
如果這樣做還不行,我們就要采取學過的三個辦法,從三禅的覺受中脫離出來。一是不受不著,二是诃責呵斥,三是觀析,直接打破。比如三禅的覺受生起來時我們就讓自己去受苦、干重活、去散亂、去跑步等等,不擇手段地讓自己從三禅的覺受裡出來,出來以後再繼續用功,還要同樣地經過未到定、中間禅,不生憂悔,才能走入四禅。
其實我們修學佛法就是這樣一個捨棄、進步、再捨棄、再進步的過程。在捨棄以後進步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心靈的覺受常常是一片空白、一無所有,此時若感覺前途很渺茫、後路又斷了,很多人就會後悔、憂惱,這樣的感受一生起來,就會障礙心靈境界的進一步提升,甚至把以前的層次也退失掉了,因此一定要慎重。
比如有些人學習了很多教理、很多法門後,就覺得懂了很多,中道、解脫、因緣果報、六度萬行都明白了。內心雖然沒有禅的這種覺受,可是他很喜歡去布施,去廟裡幫忙,甚至很喜歡去弘法,去傳教,在生活當中做很多利益他人的事情,自己也覺得好像能度很多人,做很多好事情,感覺修行得很不錯。其實他心靈的層次並沒有提高,還在欲界的層次裡。這樣的人如果想得到禅定覺受,就必須在心中把這些做過很多好事的感覺捨棄掉,如果不捨棄,心中總是牽掛著這些事情,那心靈境界就提高不了。
所以修行人如果想進步,就必須先學會放下,從世間有相的事業、物質、欲望到各種思想、各種覺受,包括有為造作的這些法門,都要在心中慢慢地放下,而且放下以後,禅定快樂沒有得到之前,絕不要後悔。你不能覺得自己以前能做那麼多好事,現在什麼都不做了,禅定又沒有得到,好像兩頭都夠不著了,這樣想就很難過,然後就會認為還不如像以前那樣好。這樣產生了憂悔,禅定也不想修了,那境界就永遠也提高不了。其實放下就意味著進步,比如以前戀著三禅出不來,現在能從三禅出來了,這就是進步了。如果方法得當,我們再接著修,就一定能進四禅,所以根本不用憂悔。
進了四禅我們就發現:以前總覺得有一個快樂才覺得快樂,其實沒有快樂的這種覺受,我們的心才真正地安了。當安心的覺受生起來時,我們就知道,原來安心比什麼都重要!然後再以安心的感覺把前面的那些覺受都提起來,或者把世間的那些有為善法再提起來。也就是我們在從初禅到四禅的修行過程中,要逐步把所有事情從內心全部放下。放下了以後,我們對自己的心有真正的把握了,心完全專注了,有了這種很好的心安的感覺以後,我們就在這種感覺當中可以去做很多事情,做的過程當中心一直很安,不會被外界所擾亂,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跟外界的事業就兩不妨礙,互相增上了。
三、四禅發相
如果我們從三禅出來,經過中間禅我們也沒有憂悔,繼續用功,也就是繼續守護著自己這顆平靜的心、專注的心,什麼附加內容都沒有,也不需要任何覺受,就停在這樣的狀態裡,這種默然心的訓練很重要。在這個訓練過程中,我們身體的反應開始一步步地提高,我們要從身體的反應中出來,再回歸到默然的狀態,這樣我們心靈的開發才會一步一步深入下去。
從欲界定到四禅之間共有四個層次的未到定,都非常相似的,因為此時都是默然心,也就是心只剩下一個,沒有第二個心。只有這顆最平靜的、最沒有動搖的、很寧靜的心,如果沒有學過教理,禅修行人在未到定和第四禅這兩個地方很容易就以為自己明心見性了。因為達到未到定和四禅時,由於定力的緣故,心會專注下來,象虛空一樣,什麼狀態都沒有,他就覺得自己現在是無相、無所得、無所住了,這不就是佛經裡說的真心的境界嗎?而且用這種禅定的心去讀佛經時,他會覺得自己都能看懂了,以為佛經不就是講的這個嘛!
其實佛經講的不是這個,只是因為他有定力,在定中得到了這種定境,這種定境共有八種,都與真心境界很相似,是修行路上的八種歧途。他沒有學過教理不了解,結果把定力當成了智慧,就會下錯誤的結論,那麼修行上就會出問題。
以前我有一個學生,剛學了二年佛法,有幾天坐得比較好,心裡很安,有些禅定受用了,就給我講他“三藏十二部經典一看就懂”,其實他一點也不懂!因為他智慧並沒有打開,沒有無漏慧,我執破不了,只是定境現前,就以為自己明心見性了,什麼都懂了,再也不需要向別人學習了,所以傲慢心就很容易生起來,覺得別人都不如他,甚至到處炫耀,對三寶一點也不恭敬,那就很危險,不但跟三寶絕緣,而且因為嚴重的我執冒出來了,以後禅定的覺受也會失去,如果再成大妄語,果報將在無間地獄,那是很可怕的。
所以諸位要知道,即便我們有了禅定的受用,特別是體會到了未到定和第四禅的默然心,這個象虛空一樣的境界我們要去感受它,但不要把這種感受拿出來說,甚至和同修比較、炫耀。比較和炫耀會使我執越來越強烈,傲慢的習氣就會冒出來。而我們在禅定當中去感受的時候,因為定力的緣故,絕對不會有傲慢心冒出來。所以一個學佛有受用的人,他不但對佛會無比的敬仰,對法有無比的信心,而且對所有的出家人、所有的修行人都會非常恭敬,如果有些人有一些境界或者受用後,特別傲慢,誰都瞧不起,那絕對是一個沒有禅定的凡夫狀態,不是正修行的心態。
經過未到地後,心無動散。心能不散亂、不動搖,第四禅的方便定就可以出現了。那麼四禅發相是什麼樣的呢?其心豁然開發,定心安隱,出入息斷,定發之時,與捨俱生,無苦無樂,空明寂靜。善法眷屬,類如前說。
第四禅出現時,心會豁然開朗,非常安定,呼吸也停止了。用前面的比喻來說,三禅如藍天一樣清澈美好,可是藍天還不是天空的本來面目。我們繼續修行時,忽然藍天沒有了任何顏色,變得一片透明清澈,就有一種豁然開發的感覺。與捨俱生,內心一切感受全部捨離,還歸清淨的本來,非常通透、明亮,形容為“空明寂靜”,這就是四禅發相,也就是第四禅定之相的最大特點。空明就是明了、明白,寂靜就是安定不動搖,善法眷屬,類如前說,也有和前面一樣的禅定功德相伴隨。
如果沒有教理的基礎,空明寂靜的境界一出現,禅修行人很容易自我混亂,搞不清自己修行的層次。比如天台宗修止觀,寂靜就是止,空明就是觀;小乘人成就後安住於涅槃不動為定,就是寂靜;菩薩以出世之心了解世間法,救度眾生為慧,也是空明寂靜;大乘佛法講定慧等持,寂靜是定,空明就是慧;甚至佛的最高境界——常寂光淨土,寂就是寂靜,光就是光明,也就是空明寂靜這四個字。
在文字描述上跟成佛的境界一模一樣,完全沒有區別,如果不懂得深淺次第,著在文字相上就很容易搞錯掉。這就如同四種未到定一樣,雖然名稱一樣,都叫未到定、未來禅,境界描述也一樣,什麼默然、空白等等,但其實是有深淺區別的。所以我們要有所了解,四禅最大的特點雖然也是空明寂靜,但絕不是開悟成佛的境界,還差得非常遠。
空明寂靜的這種感覺,就是心如明鏡不動,亦如淨水無波。爾時絕諸亂想,正念堅固,猶如虛空。內心像虛空一樣,或者像沒有波紋起伏的干淨的水一樣,我們修止觀的時候講過,自己的身心要象無風時的燈一樣,又亮又穩定,這就是我們最真實的心的相狀。心定下來以後,我們不必主動去選擇要了解的對象,就自然而然對身心環境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所以四禅的人不會去選擇他了解的對象,但心裡卻很清楚所有的狀態,就象無風的燈光可以照耀一切一樣。燈光從來不會選擇自己所照的對象,不會說這是佛像我就要照他,那是垃圾我就不照,不需要選擇。那當你心裡有這種定的時候,你無論生活在哪個角落,哪一種狀態,就像你身體不舒服啊,心裡不舒服啊,也都沒有關系。內在的智慧就是知道身心的這種狀態,但所知的對象卻和知道沒有關系,那麼嗔心和我們沒有關系,貪心也沒有關系,從此這個根就給拔掉了。
如果不懂得禅定的境界,我們有時候會被外境所轉,進入不了禅定。發現禅修的人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沒有進入禅定之前,就會先給禅定設立一種狀態,也就是先給禅定境界在心裡設立了一個概念。這是凡夫很奇怪的心理,就是外行喜歡冒充內行,總想說內行話,結果說了半天還是外行話。這就象有些人會給修行人下定義,比如很多人會問“和尚怎麼還有手機呢”?他心裡已經預先設立了一個“和尚不能有手機”的概念,所以覺得奇怪。還有很多人認為,修行人不能坐轎車,不能騎自行車,不能穿好的、吃好的等等,他連修行是什麼都不知道,卻已經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概念在心裡了,其實這些就是偏見,這些偏見會障礙他對修行人的正確認識。
我們打坐修行也一樣,為什麼總也入不了定?就是因為心裡已經預先設立了一個禅定的境界,這已經是個妄想了,有妄想怎麼能入定呢?很多人一坐下來,就一直告訴自己什麼都不要想、什麼都不要想……其實他總給自己下這種命令,就是一直在想啊!並沒有馬上停下來真的不想了,真不想了就不用再下命令了。如果一直在下命令一直在想,修行當然上不去了,這叫“所知障”。
所以修行先要把我們心中那些預先設好的東西全部捨棄掉,如何捨棄呢?就是安住在所修的法中,比如念佛,就按照念佛的要求讓自己去念,去感受念佛,不需要再想著要一心念、念的時候不打妄想等等。不能預先設定不打妄想的狀態,讓心消除外在的一切干擾,只是安住在法中,這樣修行才會有切實的受用。
當四禅生起來時,內心會感覺沒有任何污染,外在的五欲、內在的法喜乃至各種快樂的覺受都消失了,非常明淨,可以用“淡定從容”來形容,就是像沒有味道的水一樣,非常清淡,心很安定,外在的行為非常從容自在,這就是四禅的境界。
四、四禅的功德支
四禅有四支功德:一不苦不樂支,二捨支,三念清淨支,四一心支。禅定有尋伺喜樂捨五支功德,只有捨支從初禅一直貫穿到四禅,也唯獨捨支才能表達四禅的特點。這裡講四支功德也可以,因為其它三支都是依捨支而有的。
第一不苦不樂支,四禅既沒有苦也沒有樂,就是既不去感受苦也不去感受樂,把苦樂都捨了,所以也是捨,只是把捨具體化、詳細化了。
第二就是捨支,就是把一切覺受都捨掉。
第三是念清淨支,這個念清淨跟清淨法身佛的“清淨”雖然用詞一樣,內容卻完全不一樣。我們講初禅之人就會梵行清淨,是相對於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說的,指初禅的人不會再貪著欲界的YIN欲,是世間法、有為法的清淨。四禅的念清淨是指四禅人不但行為清淨,第六意識的起心動念都是清淨的,連YIN欲乃至各種欲望的念頭都不會有。什麼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啊,金錢地位美色這些世間的所謂快樂,他想都不會想,當然更不會去追求了,所以行為和念頭都非常清淨,把世間的這些欲望之樂全部捨掉了,這叫捨念清淨。
第四一心支,一心就是心一境性,心專注在一個境界上,第六意識妄想心是以各種覺受為心的,現在都捨了,當然就是一心了,所以四禅功德是以捨支為特點的。
尋伺喜樂捨的捨支其實就是一心,捨是因,一心是果,兩者不能分離。捨支是《大智度論》裡的叫法,包括一切早期傳入中國的禅法都是這麼叫的,一心是南傳的叫法,只是叫法不同。比如《清淨道論》裡四禅功德叫作心一境性,心就是我們現在的這個妄想心,一境就是專注在一個境上。妄想心只是停留在一個境界上,所以我們即便不打妄想全停下來了,也不是我們真心的本來面目,還是停留在心的一個境界裡面。什麼境界呢?就是不打妄想的境界。
平時我們很容易打妄想的,就算是打坐時五根都關閉了,可是第六意識心——意根還會不停地去追逐法塵。法塵就是我們頭腦裡的各種概念、觀念、思想等等,然後就產生了一連串的妄想,停也停不住,停不住就入不了定。所以打坐時我們就會要求自己不打妄想了。其實“不打妄想”本身就是一個法塵,是第六意識的一個空白狀態。當我們定力好,心能停留在這個不打妄想的狀態上時,就是心一境性,就是把妄想心回歸到不妄想的狀態了,回歸到妄想心的本來面目了。這就如同電視機,我們打開後什麼節目都有,頻道非常多,就如同妄想心生起時的樣子,如果把電視關上,就是電視機本來的樣子。這個樣子就如同妄想心停下來了,妄想心呈現了本來面目就叫心一境性。
四禅前面的幾種禅定,都不是妄想心本身的境界,都需要用心去觀想,或者去享受、感受快樂,第四禅就到了超越世間色法的關鍵點了,所以不會再有身體的覺受,呼吸會停止掉,這是它超越了物質束縛的一個最重要的表現,所以捨支和一心支其實是一回事。
如果從三界九地的地上講,初禅是離生喜樂地,二禅是定生喜樂地,三禅是離喜妙樂地,四禅是捨念清淨地。到了四禅念頭就清淨了,把一切念頭都捨掉了,感覺很清淨,這個狀態也只是心的一個層面。
我們打坐時如果細細觀察,去感受這顆心的時候,就會發現它有很多不同的面具、不同的層面,雖然千差萬別,但我們都可將其歸為兩種,一種是唯物的,一種是唯心的。對於唯物觀念的人,肯定會對物質有感覺、有執著,這樣的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第四禅的清淨。所有內心的雜染都沒有了,只專注在一個境上面,捨念清淨,所以他呼吸會停止,完全脫離物質的依賴卻能夠生存。色身和覺受都在,這就是色界的最高境界,還不是無色界。如果再進一步清淨下去,就進入無色界了。無色界就是徹底看破了物質的虛幻性,也證得了物質的虛幻性,因此能夠超越物質而存在,所以四禅的心已經到了物質色法裡面的最高境界,對物質的感覺非常清晰卻沒有任何念頭,所以叫捨念清淨,這是四禅的功德。
關於四禅境界的體用、深淺、進退,和前面三禅基本是一樣的,以功德為用,默然心為體,也有深淺層次。進入四禅後,還要可以退出來。當然,我們如果想知道如何出來,就要先知道怎麼進去?現在可能大家都沒有這個功夫,因為現今世界的干擾太多了,心很難清淨下來,禅定就很難修了。比如我們這顆心妄想執著會很重,念頭很多,總以為自己能操縱別人、控制別人,掌握一個團體,或者操縱整個世界,其實我們連自己都操縱不了!
我們苦啊樂啊誰也無法調控,更無法操縱呼吸,所以四禅要捨念清淨,捨到能把呼吸都停掉,這個功夫非常深,心要非常微細,細到什麼程度呢?說得比較形象一點,就是心要細到可以操縱我們的身體和呼吸,讓它快樂就快樂,讓它不舒服就不舒服,心到了能操縱身心覺受的程度,我們才有能力把它捨掉,否則就捨棄不了。所以禅定修行的最大特點就是心靜下來後,自己就學會管理自己了。首先是情緒管理,把自己的情緒管理起來,再後來能夠管理自己的身體、呼吸,讓自己能夠自由。
所以無論你想操縱哪個境界,甚至想於萬法自由,都要經過四個階段:第一我們首先認識它,靜下來觀察,呼吸為什麼會這樣,心為什麼會痛苦等等都觀察清楚。第二我們要去適應它,不適應也不行,比如剛開始坐禅時,我們先要讓自己去感受、去適應這個有妄想的感覺,這樣才能清楚地了解它的來龍去脈,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我們很討厭痛苦或者各種覺受,那就不可能看清它了。第三我們要去改造它,通過禅定的不停進步,心靜下來以後,對各種覺受變化原理很清楚了,就很容易改造它了。第四我們要超越它,超越它我們才會進步,沒有超越就會停在那裡,停得久了就又會退下來,亂起來。
所以無論世間哪種境界,包括經營大公司、大企業,如果我們覺得現在已經很成功了,總想保持這個樣子停在那裡,那是不可能的,肯定慢慢就會衰敗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在改造的過程中超越。如果沒有智慧,要超越物質世界的束縛就要靠第四禅。超越了物質世界後就進入了精神世界的領域,也就是四空定的境界,但還是凡夫心。如果我們想超越凡夫心得解脫,就要靠滅盡定再超越四禅八定。
四禅也有離過善心兩種功德,離過是離五蓋,善心就是具備了不苦不樂支、捨支、念清淨支和一心支四支功德。但“獨四禅有離憂喜苦樂之過善心”,也就是說唯獨四禅有離開憂喜苦樂各種過失的善心。所以善心也是相對而言的,比如三禅也有離過善心,但這是相對二禅和初禅而言的,三禅心對於二禅、初禅心來講是善的,但對於四禅無苦無樂之心來講,就是過失、非善了。四禅要離開三禅的樂心過患,才能生起更清淨的善心。
我們從這裡就可以認識到,世間的善惡、心情的苦樂都不是絕對的,都是相對的。如果是相對的,就是可變的、不確定的,可以超越和控制的。比如我們都不想感受痛苦,但如果我們快樂時,別人很痛苦,我們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因為內心還有善、惡的對比,我們就不能永遠保持這種快樂,或早或晚心仍然會不安。而四禅就超越了善惡的比對,體會到了非常安心的感覺,因此這種無善、無惡的清淨才是世間至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