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釋經題——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這個“八”,就是數字,是指這部經文當中所說的“八種大人覺悟”的方法。也就是八種菩薩、佛所覺悟的方法。所以這個“八”指是經文裡面所說“八覺”的“八”。
那麼“大”呢,內容就比較多了。這個“大”原意是“大無邊際”的意思。這個“大無邊際”的“大”,不是相對於我們平常生活當中有大就有小,不是這種相對的大,而是一種絕對的“大”。所謂絕對的“大”就是包含了一切大小相對,卻又不是思維分別層面的概念大小的大。那麼實際上的內容,就由三個方面來體會。
第一是體大,“體”就是本體。什麼是本體?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個世界到底以什麼為最根本?我們都能夠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那麼我們這個生命到底以什麼為我們的本體?體是看不見的。我們說你這個人身體好不好,身體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看不見,只能通過身體的表面的相和身體的作用,我們體會到了,我們能感受到,說他身體好。那麼體呢?就是內在的,沒有形象。
這個“大人”的這個“大”,這個體啊,比我們的虛空界還要大,所謂“大而無外”,或者說比一粒微塵還要小,所謂“小而無內”。這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因為我們習慣於生活在各種“相”當中,習慣於在各種“作用”上去看問題。那麼離開了一切相,當我們把種種分別計較、時間和空間的這種概念,全部放下之後,這是我們的本體。按佛法的原意來說就是指真如本體,這個“體”是如如不動的。
如果說我們沒有證得這個體,你在佛法裡面啊稱不了“大人”。世間也有大人小孩,有小人。儒家講君子,小人。這個君子呢?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這個大人是跟小人相對的。那麼佛法裡面的這個大不是跟小相對的,怎麼不是跟小相對呢?無論哪一個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真如本體,而且這個真如的本體完全等同,無有絲毫差別。
所以啊,很多人以為佛法跟世間的其它宗教一樣,都只是勸人為善而已,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佛法講的這個“本體”,跟所有宗教講的最高原理不一樣。其它的任何宗教,他有個最了不起的、至高無上的神,這個神,或者這個上帝,或者這個太上老君,他們不是每個人都能作的。你修行到最後永遠都只能成為上帝的臣民,只能當他的老百姓,不能成為上帝。佛法在這點上,在目前人類的文明史上最獨特的一點就是佛法告訴我們:人人皆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而且成佛之後跟所有的佛完全平等。平等在哪裡?就是這個“體”完全平等。因為我們有這個成佛的本錢,所以我們才會有成佛的可能。
假如我們現在真正的是一個凡夫,是一個沒有成佛可能性的,那麼我們修行、學佛就成為多余的了,就成為盲目的了。我們平時不知道安住在自己的體當中,也沒有發現這個體。所以,這個體大就是《八大人覺經》前四覺裡面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真正解脫了,你才能證得這個體大。如果說我們對於生死、對於身心世界有絲毫的執著,沒有解脫,你沒有發現生命當中絕對自由的這種力量,那麼你就契入不了這個體。所以《八大人覺經》的首先告訴我們是體大。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當中,解脫道的目的也就是證得體大。
那麼菩薩道呢?不但證得體大,還要在體大證得的同時生起妙用。所以第二個是“用大”。“用大”是什麼?是作用,是妙用,不是我們一般的用。
那麼我們一般的用為什麼說不是妙用呢?對我們凡夫來說不是妙用,是指我們不知道這個作用的妙處,而實際上,我們還是在妙用。在佛菩薩看來,在祖師大德開悟的人看來,我們的行住坐臥,與佛無二無別。
所以禅宗講:饑來吃飯困來眠。吃飯穿衣皆是佛法,行住坐臥無非修行。這個嬉笑怒罵,吃喝拉撒沒有哪一個不是從本體當中顯現出來的妙用。禅宗有一句話說:只這心心心是佛,妙用縱橫可憐生。這個心心心是佛的心,就是指我們的真心,真心就是真如,就是如如不動。
那麼我們凡夫眾生呢,平時被這顆妄想顛倒的妄心蓋住了我們的真心。如果說能夠回光返照,看見我們的真心,那麼你就證得體大。證得體大之後,你的舉手投足都非常自在,真是妙用恆沙。所以才說:妙用縱橫可憐身,這麼微妙的功用!可是在我們凡夫的眼裡,在我們凡夫的身心當中,我們又受了多少的冤枉苦頭呢?實在來說都是毫無意義的苦頭啊!本來不應該有這種苦。這個問題呢在第五覺的時候,《八大人覺經》的第五覺,我們會詳細討論用大。
相大呢?這個相是指諸法實相。所謂實相無相無不相。為什麼說無相無不相?無相就是這個本體,你證得本體之後,放下身心世界的一切執著,甚至連空的相都沒有,超越了一切相。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內心能夠感受到身心世界,真的無有一絲一毫的可得。上至諸佛,下至地獄,沒有一點點的相,沒有一點點的狀態可以把著。因為一切有相皆是虛妄。都是緣生緣滅,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當體會到這個相之後,那麼我們的生活是不是還要進行呢?當然要!這個時候再來進行我們的生活,那麼這個生活就變得非常微妙廣大莊嚴,那麼現實生活的任何相就成為實相了。這個相真的就包含了一切大相小相,大到盡虛空遍法界,小到微塵數世界,一粒沙,一個微塵,都是我們真如實相的妙用。
所以,生命怎麼去體會?你怎麼去感受到生命的偉大呢?我們不要過多地在自己的心當中先給它下定義,你就輕輕地呼一口氣,或者你想一個問題,當你覺得你的生命不止是這樣。也就是說,你的生命、你的身心,超脫了這樣你感受到的這個范圍之後,你會感受到這個相是大無邊際的。所以在《楞嚴經》裡面,佛放光叫做“無見頂相”,沒有頂啊,也就說最高處你看不到他的頂,比喻這個相沒有局限,沒有障礙。所以這個“大人”的大呢,要具備這三種能力。
禅宗的修行,首先要證體,然後要起用。“證體起用”這個是一向的修行方法。禅宗參話頭,破疑情。參話頭的破本參就是證得本體。破本參之後還要破重關,那就在相上起妙用。那麼最後呢,回歸諸法實相,就是末後牢關。
還有一種“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方法,不用你修行,直接指點你見到佛性的。這種方法是怎麼做的呢?就是“從相見性”。你只要看到相了,這一切相都是佛性的妙用,在相上看到佛性。這個是了不得!所以禅宗是殺人劍、活人刀。殺人劍就是殺掉我們一切妄想執著,你過去、現在、未來,東南西北,統統一刀兩斷,證得本體。然後呀,起來妙用,這是殺人劍。活人刀就是在你這個相上,你哪怕舉一只手,哪怕舉一個拇指,就這一剎那,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體現。
諸位試想一下,離開現實當下這一剎那,你的生命還有什麼呢?這不是你的全部嗎?恐怕我們咬不定,如果你咬定了,真是如此。咬定了之後,在一切十方三世諸佛面前,在一切時間空間當中,時時刻刻你就是最圓滿最究竟的,與佛無二無別。所以慧能大師說:弟子此心常生智慧。這是體相用回歸到諸法實相的境界,是真正的“大人”。到了究竟處就成為佛,佛就是“大人”。正在修行過程中,體大、相大、用大,這三大隨便哪一種你證得了,你起用了,你證到諸法實相了,那麼你都成為大人。
那麼這裡面,分開菩薩的各種修行狀況,這個修行狀況的各個證悟層次,我們在下面還要詳細地說。
下一個字是“人”,大人的人。這個“人”是什麼意思?就是“有情”。我們人,為什麼稱為人,不稱為木頭呢?就你這個人有人情,有情感,有感性,有理智。那麼這個“情”有三種:第一是凡情——凡夫的感情;第二是聖情——聖人的感情;第三是至情——至高無上的感情。
凡情是指我們沒有證得真如本體之前,我們對於自己所喜歡的任何事物都會有感情。對佛法有感情,對世俗也有感情。凡情有好有壞。凡情為什麼有好有壞?在凡夫的心中,追求完美,追求真善美慧的人生,這是好的。那麼壞的在哪裡呢?壞的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我有利益了我才願意,我如果沒有利益了,我就不會去干。沒有把這個我,自私的這個我徹底解決掉。所以世間帶著自私的情很容易使人墮落。
實際上這個凡情,本來是有好有壞的,看你如何利用。如果能利用得好就是往好處走,如果利用得不好,那就會互相的牽扯糾纏而墮落。《楞嚴經》裡面說過這樣一句話:“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我們凡夫怨怨相報,情情相牽,相互糾纏。在糾纏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不能把這種情升華,反而因此帶來煩惱痛苦和無奈等等,這就是一種墮落的情。
現實的社會,我們看過太多太多的人情冷暖,凡夫眾生不知道人何之為人?不知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身有多少生命的內涵沒有開發出來?習慣於過去無量劫的煩惱嬌弱的那種習氣。很簡單的一點,比如說兩個人有感情,有了感情理應互相照顧、互相理解、互相幫忙,可是,如果對方幫不到自己,或者對方去幫別人了,自己心裡就會忌妒,就會怨恨。象這樣一種本來是好的感情,凡夫愚癡啊,就把它破壞掉了。
佛法,真正的菩薩聖人乃至凡夫眾生要學習它、弘揚它,修學正見,樹立正確的知識和眼光。我們所謂的世間的好人,怎麼去衡量他?最好是看到這種世俗價值觀的真相,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做不到彼此只有上進,只有更加歡喜而沒有破壞,這一點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也是我們現在的社會教育受到很大局限的情況。
我們這種頑固的思想沒要開拓,我們的宗教理念、道德理念和追求真理的這樣一種理念沒有樹立起來,那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出的問題,那就是互相糾纏,終必墮落。
如果說是好的人情,那怎麼樣才能好?講世間凡人的好,如我們所學的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的儒家思想,那是最好的。儒家是入世的思想,他非常有人情。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你看,三人行必有我師,取其好的,我們見到好的人,見到好的事情,看到與人交往,對方有優點的,我們吸取,我們互相提高;看到對方有不好的地方,我們自己改正。所以,好事壞事,到你這裡就都成為好事,都是成為我們生命的一個重要支柱,珍惜緣分。
凡夫很可憐啊!佛菩薩不一樣。所以凡情有好有壞。
那麼聖情呢?只有好,沒有壞。諸位,不要以為學了佛之後就六親不認了,學佛真正是懂得生命內在的這種非常有益的情感。所以這個“大人”的人,就是覺悟的有情,菩薩就是覺有情。他自己覺悟了,還要讓別人去覺悟,自己得到快樂了,還要趕緊讓別人去得到快樂,這才是真正的菩薩。
佛法,特別是大乘佛法,尤其重視這一點。凡夫的凡情,會把好事變壞事,把善緣變惡緣,把福緣變成逆緣。聖人的聖情不是這樣。比如說我們現實的這個凡夫眾生,兩個人在一起交往,一起生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由於感情的產生和升級,然後象世俗上的人就結婚了,結婚的目的是要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這個可謂是福緣,有福報啊,過世間的洪福了,大家都來祝賀啊。可是結婚不久又要離婚了,為什麼?這個緣被破壞了。這個緣他們不能珍惜,破壞掉了。
佛菩薩呢,我們拿釋迦佛來說,他能夠把這種逆緣變成福緣。比如有一次,有一個外道來罵釋迦牟尼佛,說:“你講法講了那麼多,我的很多弟子都跟你去學習了,我要找你算帳。”他不高興了就來罵佛。罵了三天三夜,釋迦佛一直坐在這裡微笑著聽他罵。罵完之後,他自己看了反而著急了,這個釋迦佛都沒有開口,他就問釋迦佛:“你為什麼不罵呀?”
佛陀這個時候開口了,說:“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家裡有沒有來過客人?”
他說:“有呀。”
“那你的客人如果給你送禮品來,你一定不要,那麼這個禮品怎麼辦呢?”
那個人一聽,說:“我如果決定不要的話,他只能帶回去啊。”
佛陀就說了:“你這幾天的禮品我都沒有要,怎麼辦?”
他說:“那我只好帶回去了。”
所以,他知道佛陀把這種逆緣變成福緣了。本來是為了破壞佛教而來的,現在卻反而跟佛學習,出家了,作為佛的弟子。
我們凡夫還把善緣變成惡緣。常常看到別人打假吵架的時候,在大街上旁觀不敢去拉,因為怕被別人誣賴。就象說好心不得好報,好心反被當作驢肝肺。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是凡夫的情況,佛菩薩不會。釋迦佛被提婆達多推石頭砸到腳,這是出佛身血,是惡緣,非常惡。佛陀最後說:“提婆達多生生世世是我的老師,如果沒有提婆達多,我沒有今天成佛。”佛陀能夠把這種惡緣變成善緣。
我們凡夫還把法緣變成塵緣。怎麼講呢?在這個聊天室裡面,我們聽聞佛法,在生活當中我們積極向上,遇到了有緣人。遇到有緣人之後,慢慢地,我們的思想開始墮落,開始追求個人的享受去了,把佛法把修行拋到一邊,只追求人世間的紅塵當中的染污的緣。這樣一來,又成為斤斤計較,這是凡夫。佛菩薩不會。佛看到阿難和摩登伽女兩個人,摩登伽女非常喜歡阿難,佛陀就把摩登伽女叫來說,你如果真喜歡阿難的話,那麼你要跟阿難學習,學到跟阿難差不多,這才算真正的喜歡。那麼摩登伽女就趕緊地學習。她學了不久就證得初果羅漢了,然後她跑過來跟釋迦佛說:我不要阿難了。因為她沒有染污心了。所以啊,佛能夠把塵緣變成法緣,能夠把聖情變至情,能夠把染緣變成淨緣。
我們凡夫是把淨緣變成染緣。你看我們的內心,我們真正的內心深處呀,諸位!每一個人的心性都跟佛等同的。如果你放下妄想之後,你看,沒有妄想執著、沒有顛倒,大家都沒有妄想執著顛倒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清清楚楚過一生,明明白白做好人,那就沒有任何負面的作用了。可是我們把淨緣變成染緣了,被一大堆煩惱染污了。佛菩薩就把這種染污的緣變成淨緣——清淨的緣分。
所以,這個人的有情,佛菩薩就是把這些壞的、不好的、局限的、狹隘的開脫出來,使我們能夠感到生命更加廣闊、更加自由、更加完美,這樣一種情感。所以真正的菩薩才算是真正的有情,而且是覺悟的有情。
那麼覺悟的情況呢,有大有小,如果你的覺悟達到非常完美了,那就是第三種——至情。如果還不夠完美,還差一點點,那就是菩薩的聖情。如果我們在學佛過程中,你還沒有證得前面這個體大,也就說我們還沒有成為聖人,我們都是凡情眾生。凡情好的一部分可以感得人天的果報,壞的部分則是感得三惡道的苦果。因此,十法界無非一個“情”字了得。
如果哪個人說佛法是無情的,是不講情的,那真是大錯特錯。因為整個大乘佛法就是圍繞覺有情的一個菩薩境界,圍繞我們生命的真正內涵,那麼這個“至情”可以去感知,我們可以理解為佛的情感,他真的超脫了至情的浪漫,生命達到了完美極至的境界。你要感受到這種解脫,他浪漫到了極限,你要感受到這種至情,他解脫到了極限,你要感受到這種至情所包含的智慧,智慧也達到了極限!
有一位張澄基居士,寫過一篇文章叫《什麼是佛法》,他說啊,這個世上只有佛陀才算是情感與理智都達到完美極致的,這算是至情。所以大人的人不是凡夫的凡情,而是指聖情和至情這兩種人,這是真有人情。
下面一個字是“覺”,覺悟的覺。這個覺悟的范圍就很廣了,他包含了本覺、始覺、究竟覺這三點含義。
本覺是原本就覺悟的,不假造作,無始劫以來我們與佛完全等同的。實際上前面說的體大就是覺悟,也就是本覺的全部內容。
諸位是不是懷疑呀?假如原本就覺悟的,我現在為什麼又不覺悟了?用一個比喻簡單地告訴大家,就象天空一樣,我們看到藍天,藍天原本就是藍天,不是因為有雲了之後藍天才生出來。那麼我們就是因為煩惱無明,把我們自己本覺的這個藍天給遮蓋住了。所以我們看不見自己的本覺而流浪生死。
如果我們現在,能夠把煩惱習氣無明統統放下,你可以拍一下桌子,啪!一聲,把自己過去、未來、現在所有的妄想雜念追求,無論你是佛法的感覺還是世間的感覺,無論你是快樂的感受還是痛苦的感受,叭!一下子全部斷掉。就象一陣狂風吹來,把天上的烏雲白雲各種雲全部吹得煙消雲散,你當下所感受的就是藍天,就是這個本覺的境界。
很微妙啊!你不要以為在電腦前面聽,你可以閉上眼睛,斷掉妄想。你告訴自己,你沒有妄想,當下就是這樣,是本覺。也許一下能體會到,第二下又不行了,我們的這個妄想啊,象洪流一樣、象瀑布一樣、象暴雨一樣,不停地沖刺著我們的身心。所以,本覺的意思就是告訴眾生,你本來就是佛,與佛無二無別。
第二層是始覺——開始覺悟了。這個始覺啊,就是我們修行要把握的內容。大家前面已經明白了,哦,原來我們每一個眾生就象藍天一樣從來就沒有烏雲,藍天的本身是沒有烏雲的哦,諸位不要誤會了。因為藍天的本身並沒有雲,我們看了有時候覺得藍天有雲呀,實際上你要是乘飛機,在飛過雲層的時候,你一看上面一片光明,根本沒有什麼雲。這還只是個比喻。所以,當我們樹立一種觀念,知道我們的藍天跟十方諸佛的藍天以及古今中外、十方三世一切聖人的藍天沒有任何區別。這個觀念樹立起來之後,我們就知道,不管烏雲如何變化,不管白雲如何缥缈,不管彩雲如何漂亮,無論白雲還是彩霞,藍天從來沒有改變。這樣一來,我們的心就安了。
諸位啊,不要讓我們這顆心安住在烏雲裡面,烏雲不是你自己;煩惱不是你自己;分別、妄想、執著不是你自己。不要把這顆心整天安在煩惱當中。哪怕你現在知道,在我煩惱變化的這個人生世界上,一切事物背後就是生死。把這顆心不要放在這些烏雲上,烏雲慢慢地會消失。但是我們看不見啊,我們誤以為藍天、烏雲、白雲、彩雲,看到藍天呢,那以為彩雲是好的,白雲也是好的,烏雲不太好,所以我們整天追求,通過白雲來改變我們的烏雲狀況。也就是我們生活奔忙,做種種事情都為了名、為了利、為了世間的這個身體的感受。永遠都是雲彩的生活,你看不到真實。所以第二個始覺,就是你開始要找我們如何去發覺生命的本質,就是把這個烏雲慢慢撥開,白雲也要撥。
當你撥開烏雲的時候,你覺得幸福,你覺得生命裡有白雲,多好!你覺得身心很安靜,環境很舒服,多好,山河大地多美。所以一切哲學,一切書畫,一切文學著作,也就都是貴在看到白雲,覺得很美。那麼實際上他真的看到生命本質了沒有?諸位想一想,最初也是從煩惱當中開始覺悟了,不要得少為足,不要以為學了佛很受用了就算數,你要繼續往前,繼續把這個一切雲彩全部消除。這個時候你看見本體了,也就看見我們本覺的境界,看見我們自身的生命本質,那是真的潇灑,真正的毫無牽掛。
當看到這個毫無牽掛之後,我們的習氣還很重啊,這個業風很重,業風一來,藍天白雲又來了。把你內心安住在藍天上,一切雲彩都是藍天的裝飾,所以禅宗告訴我們,吃飯穿衣就是佛法,行住坐臥無非妙谛。你看原來的白雲是遮蔽了藍天,看不見藍天了,但是能看到藍天,安住在藍天當中,這個時候的彩雲、白雲都成為藍天的裝飾,一個非常美妙的境界。
菩薩在佛經裡面告訴我們:水月道場,空花佛事。這個比喻非常恰當。就是空中,雲彩當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就是這樣的一種境界。
那麼,當我們不論是什麼雲彩,無論是藍天,有白雲也好,沒有白雲也好,對你來說完全自在,毫無拘束,毫無掛礙。這個時候你證得究竟地的,也就是都進步了。生命啊,這個時候我們的吃喝拉撒、嬉笑怒罵真是太美妙了,太莊嚴了!
所以佛法呢,是讓我們這樣去覺悟的。看見我們內心的本覺,你知道有這個本覺之後,諸位啊,學佛就不用自卑了,我們知道自己就是佛,跟佛沒有任何差別,你不用自卑。你也不用自傲,不用傲慢,因為你在生活當中,你還沒有達到究竟覺悟,還總會有絲絲毫毫的煩惱在,總會有多多少少的局限在。
所以始覺的這個過程非常長,是我們生命無窮盡的奮斗,我們這個生命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奮斗力,誰說佛法不是積極的呢!
當我們看到生命的內在,你沒有自卑,任何自卑都沒有,你不會拿世俗的那些價值觀念來說我窮呀,我沒有知識呀,我說話不如人呀,我長相難看呀,你不會以一切世俗的雲彩來比較你生命的藍天。那個白雲覺得烏雲難看啊,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嗎?但如果你沒有看到這個藍天,你拿什麼來衡量你的生命呢?
所以,當我們知道生命的本覺完全平等之後,諸位千萬不要自卑。當你心中還有絲毫煩惱的時候,你也千萬不要自傲。沒有自卑,也沒有自傲,卻要積極努力地永遠走下去,這個是整個大小乘佛法的實踐論。這個法跟其它的社會哲學或者宗教所說完全不同的地方,他這種理念是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身心當中去實踐的。
從這一點上看,整個佛法都是以一個“覺”字貫穿始終。比如“大、人、覺”三個字,你看看!諸位感受一下,大——大無邊際的法界本體,人——充滿完美意義的情感,覺——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理智,非常客觀地看待一切事物。首先是看待自己,然後再看待別人。那時候你才真正看透你自己的生命啊。
我們凡夫眾生很可憐啊!生活了幾十年,實際上,總是以社會的價值觀,以別人的眼光,拿別人的尺寸來衡量自己的好壞,你何苦呢?當別人說你穿漂亮的時候,你得意;當別人說你難看的時候,你悲哀。而且,你今天穿這件衣服人家說你漂亮,明天趕時髦,人家不穿了,說你不入時,你又著急。世間的價值觀,就是這樣的眼光淺。
那麼這裡面,諸位還可以感受到另外一層含義,當你的內心,完全沒有這樣的價值尺寸使自己束縛的時候,其實你也可以趕時髦,只要你條件允許,你可以在任何時候顯示你的自由,也可以在任何時候用你的方式來生活。
那麼問題呢?就是你的情是不是凡情,是不是聖情,是不是至情?看你的覺是不是安住在本覺當中,是不是有開始覺悟了,是不是修行進步了。所以用這樣的衡量標准,衡量我們整個佛法,衡量我們整個人生。
佛法其實不在遠處,諸位啊,佛法絕對不是在這裡聽這個人講講就算佛法,千萬不要以為聽了我說的這個話是佛法。假如有一天你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眼光你發現了生命內在的本覺,發現了自己的始覺,發現了自己的人情,發現了自己的至情,那你就是佛法,你的言語動作,你的行住坐臥都是佛法啊。所以他不在別處,不在遠處,就在自心,就在自身,就在我們的生命當中。這個是“八大人覺”的含義了。
那麼最後一個“經”字,《八大人覺經》,這個是三世諸佛說的一切教法都稱為經,釋迦如來的一代時教,都叫為經。這個經就是“契經”的意思。契是什麼意思?就是契合,有“契理、契機”這兩層含意。契理就是契合於真理。什麼是真理?是客觀、真實存在的。今天你通過這個方法到達了,是這個境界,明天他去通過這個法,也達到了,也是這個境界。釋迦佛解脫了,是這個境界;阿彌陀佛解脫了,也是這個境界;觀世音菩薩解脫了,也是這個境界。那麼古代的祖師大德,兩千五百多年來,在我們人類歷史上,多少的大德,他走過去的這條路,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這樣,都是這條路。他所說所講的,都是這個道理。他證實了,我們自己呢?也可以證實的。
所以,這部經就是由佛陀他證悟了之後,把他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通過佛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下去,每一步就留下一個腳印。這個腳印可以為後人留下來,也同時也跟古人相應。所以我們每走一步,每看見一步,對我們生命內在的智慧也就增長了一步,你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了這種生命景象。所以“契理、契機”是很重要的。
那麼我們有受用之後呢?你要給別人講說佛法,也一定要在自己受用之後,這是最好的。為什麼這麼說?當你對這個佛法,哪怕你覺得對你有感受了,哪怕我剛才把妄想放下來之後,那一剎那你感受到了輕松,這種自在,有感受了,你就可以告訴別人,這是你自己親身體會過了。那麼體會過了之後,就要有佛經或者祖師大德的言論,乃至經、律、論這三藏作為印證,三法印和一實相印來印證所感悟的是不是真正的佛法道理。契合了之後再去給眾生說,那就是理直氣壯的,因為這是你走過來的路呀,這是佛經“契理、契機”的意思。
這個契經的“經”,是“方法、常理”。方法就是通過這種佛經介紹的方法,我們可以走上這條路,可以通達到佛陀的境界去,從生死可以到涅槃,從凡夫可以到聖人。這條路,這個方法是經典告訴我們的。《八大人覺經》也是告訴我們這種方法。那麼常理就是常規的道理了,恆常不變。佛陀講的道理,他不會因為時空的改變而改變,兩千年來到現在不會改變,十年、百年、千萬年以後他也不會改變。因為他講緣起性空的世界就是這麼個樣子和內涵,他從本性的這一個角度看問題,就是看到生死的根本,看到了生命的本體,這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這就是常理。
那麼,《佛說八大人覺經》的經題,諸位一下子就可以看到了,“佛說”這個佛是自己走過來的,釋迦牟尼佛親自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他講了這樣一部經典,要是告訴我們如何能成佛,就是他講自己、歸納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所以從這一點上看,完全是經驗之談,告訴我們對這個《八大人覺經》經題應有正確的理解。
下面第三點,我們要跟大家介紹一下翻譯者。這部經典是誰翻譯的?是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翻譯的。後漢,對前漢而言。我們知道前漢就是劉邦建立的皇朝,建都在長安,所以又稱為西漢,因為長安在西邊。後漢則是光武帝“光武中興”的漢朝,他建都在洛陽,所以又叫東都洛陽,歷史上又稱其為東漢(25——220)。然於西漢和東漢間又有王莽篡位,王莽篡位後,光武帝劉秀又恢復了漢朝,即為東漢,這是一個朝代的稱呼。
安息國是西域的一個小國,西域在漢朝時候稱為安息的就是安息國,在唐朝時叫作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在那個地方。
在這個翻譯者“安世高”前面有個“沙門”,在印度釋迦佛出世之前,印度有婆羅門教,是婆羅門思想占主導地位,壟斷了整個社會教育的這一塊,當時的文化教育全部是由婆羅門來主管。到了沙門思潮的出現,大部分沙門都反對婆羅門教,其中,佛教就是沙門思潮當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僧團。在沙門思潮的時候,凡是出家人,出家修道的人都稱為沙門,不止是佛教徒才這樣稱呼。
當然佛教的出家人也稱為沙門,也就是出家人。他的義譯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戒,就是戒律、規律、規則。我們要遵守的一定的規律一定的規則,不害自己也不害別人,使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能夠健康成長,遵循這樣的佛教准則來生活,這就是戒,亦即佛教的戒律。
定,是修習禅定。我們平時心太散亂了,亂了的話就沒有智慧,所以要先定下來,定下來之後就能夠產生智慧。四禅八定,還有出世間的種種三昧正定,這個方法就非常多了。
慧,就是智慧。佛法的戒定慧三學,以戒為基礎,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斷煩惱結,證得解脫。
諸位,這個戒啊,不要簡單地理解為條條框框,因為條條框框是佛陀針對當時的佛弟子制的,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很大的用處。但是,戒律的精神卻是最為重要的。戒定慧這三者,它的根本目的在於增長智慧。智慧怎麼獲得?你定下來你才會有智慧,如果亂糟糟的哪裡會有什麼智慧呀?但是怎麼樣才能定下來呢?那就要有一個合理的生活方式,要非常合理的,使自己和他人都不要太難過,不要互相干擾,甚至可以互補互助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這樣一來,你的戒定慧三學,智慧充滿了,那麼內心的這種損壞戒、定、慧原因就是貪、嗔、癡。對好的境界產生貪心;對不好的就產生嗔心,討厭不喜歡的事物;對於不好不壞的境界產生愚癡,傻乎乎的,不知所以,不感覺自己的生命在流逝。
實際來說,修戒定慧,就是要消滅貪嗔癡。滅貪嗔癡干嘛呢?破除我們的無明,看到真正的我們的真相,宇宙的真相。貪嗔癡就像剛才說的烏雲,遮蓋了我們生命的本覺。熄滅貪嗔癡也就是把這個烏雲呀去掉了。這個講起來道理很多。
所以就是這樣的“勤息”才算真正的沙門。
如果哪一個人,他不持戒,他整天亂糟糟的,他一點智慧都沒有,世間出世間的都沒有,那麼他就不是一個好的出家人。進一步說,要不從這方面去下功夫去努力,那就根本不是一個出家人了。當然我們做得不夠,我們只能都是凡夫,我們要從這個方面下手就可以了。無論出家在家,實際上都從這裡戒定慧三學,貪嗔癡三毒,用三學來攻三毒,這是息滅貪嗔癡的方法。
安息國沙門安世高,這個安世高是翻譯的人,姓“安”名“清”,原來的名字叫“安清”,是安息國的王子。他在小的時候就學習佛法想出家,他父王不允許他出家,所以等他父王駕崩了之後,他才讓位給他叔叔而出家學佛。
他這個人很厲害,有很多的神通等能力。對佛法的翻譯,可以說在早期傳入中國的經典中翻譯得算最好的一位了。我們現在傳持的早期傳入中國的如來禅思想的這個禅定,和早期傳入我國與大乘佛法非常密切的許多經典是他翻譯的。所以他是一個對中國佛教有莫大貢獻的早期翻譯家。他的因緣故事,這裡就不詳細介紹了。
下面這個翻譯的“譯”,翻譯佛經有四種原則:第一種是翻字不翻音,很多經中之咒語,字翻為漢字,音則為梵音,這種翻字不翻音,有五種不翻,五種情況:第一是秘密不翻,這是指咒語不能翻譯。因為咒語是有秘密加持力量的,翻出來了反而沒有加持力了,所以不翻。第二是多含義不翻,比如說“阿羅漢”也是翻字不翻音,阿羅漢有三層含義,翻成哪一個都不對,所以多含不翻。第三是此土無不翻,比如說“阿摩羅果”,這個水果只有印度有,我們中國沒有,所以沒辦法翻就不翻了。第四是順古不翻,順古就是順著古人的辦法翻譯,比如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家知道這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古人沒有這樣翻,現在也就不翻了,所以叫順古不翻。第五是尊重不翻,比如說“般若”這兩個字,般若我們勉強地翻譯為智慧,但是世俗很多人說這個人很有智慧,這個人特聰明,說他很有智慧,那麼般若呢,它不止是聰明,他要了解世間出世間法,把佛法乃至整個人生的真理徹底了解了,這個眼光為般若眼光,所起的妙用為般若妙用,所以為了尊重般若的含義,我們不能翻為智慧。這是第一種翻字不翻音。
第二種是翻音不翻字,比如《華嚴經》當中的“卐”字,這個字是梵文,是指釋迦佛胸口當中的“卐”字放大光明,是印度的符號,但這個音是漢字的“萬”字讀音,把音翻譯過來,字卻沒有翻譯過來。
第三種是音字俱翻,音和字都翻譯。把這個音翻譯成漢音,字翻譯成漢字。一切經典我們能夠讀懂的就這種翻譯。這個安息國沙門就是指這種翻譯,我們這裡的《八大人覺經》也就是第三種翻譯了。
第四種是音字俱不翻。音也不翻字也不翻,那就是把印度的梵文經典帶到中國來,讓中國人膜拜、頂禮、供奉,甚至還學梵音去念,這樣的音字都不翻,就是第四種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