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雪漠:用誓約之力堅定你的信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用誓約之力堅定你的信心

你要明白,世界是無常的,生命也是個巨大的幻象,無常一旦襲來,除了信念,什麼都靠不住,因為什麼都是因緣聚合之物,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你要發下大願,用一種誓約的力量,來堅定你修行的信念。

剛開始修行的人,心性還沒有完全成熟,信心還不夠,他可能會遇到許多的阻礙。比如,他放棄了紅塵的許多享樂,卻見不到一點點解脫的可能,看不見希望,修行中也得不到任何快樂。這時,他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種蕭條、冷寂、乏味、痛苦,但又沒有人可以點撥他,沒有人告訴他該怎麼做,他好像雙腳陷入黃沙中一樣,難以快行。這是一個很苦的階段,就像很渴的時候見不到水,也像追求了很久的女孩一直對他冷若冰霜,他幾乎要絕望了。他在夢中都希望得到光明,得到覺悟,但卻看不見一點點光明,看不見一點點暖色,他的心就像掉進了皚皚雪地。他不禁問自己,你全心追求所得到的,卻是這樣的寂苦,你後悔嗎?

如果這個時候他感到後悔的話,修行就沒法繼續下去了,所以我們把後悔叫做退轉心,它是修行的大敵。比如,你一心一意追求某個女孩,但久久得不到對方的接納,你繼續追求下去的話,有一天她可能就會愛上你,可是如果你中途放棄了的話,你也就失去了與她結合的可能。修行也是這樣。

所以,你必須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發願,發誓達到某個目標。然後,你要像熱戀中那樣,把正法、真理當成你一輩子的熱戀對象,發誓跟著她走,天涯海角都追隨她去。無論你睡著還是醒來,無論你在做什麼,都要擁有這樣一種熱情,這樣一種專注,這樣一種激情。有了這種目標、專注與激情的時候,你就不會輕易對自己的選擇後悔,不會輕易地生起退轉心。

你要明白,世界是無常的,生命也是個巨大的幻象,無常一旦襲來,除了信念,什麼都靠不住,因為什麼都是因緣聚合之物,是不斷變化的。所以,你要發下大願,用一種誓約的力量,來堅定你修行的信念。哪怕窮困潦倒淪為乞丐,你也不會捨棄正信,永不退轉;就算生命快要消失,你還是要修行,絕不貪圖富貴享受;即使死後像動物一樣被棄屍荒野,得不到風光大葬,你也不會對信念產生任何懷疑。

這就是一種無偽的信心,它是解脫的源頭,所以說,“信為功德母”,沒有信,就沒有解脫。這信,當然也包括自信。假如你沒有自信,就算哪天真的開悟了,你也會不敢相信。沒有自信的修道,隨時都會產生退轉心。正如,有的人明明很喜歡寫作,也有一定的才能,但是他沒有自信,覺得自己一定不會成功,就沒有堅持下去,於是他就失去了成為作家的可能。

所以說,為了得到一種極致的信念,你就一定要發願,而且最好發一個大願。因為,有大心,發大願,才有大力。大的發願也是“野心”的一種。

什麼叫野心?野心是超越了本有位置和身份的某種心性或胸懷。當我們不再滿足於現狀,有了更高追求的時候,就有了野心。比如,當一個農民不甘心做農民的時候,他就有了“野心”。

野心有兩種,一種是利己的野心,一種是利眾的野心。利己的野心,就是世俗所說的野心,如金錢、名譽、權力、地位等等;利眾的野心叫雄心,比如托爾斯泰想通過文學等方式改變世界,孔子想傳播“仁”來救世,這就是一種雄心,也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我認為,所有的利眾都是最究竟的利己,是最大的利己。因為在利眾的過程中,我們完善的是自己的人格,升華的是自己的心靈,正是通過這個過程,我們才能從普通的俗世中人成長為一代大德,從凡人成為佛陀。

“野心”最大的就是地藏王菩薩,他發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瞧,這個願真夠大了。當然,你也可以發“四無量心”:願諸眾生具足樂及樂因;願諸眾生遠離苦及苦因;願諸眾生與無苦之樂永不分離;願諸眾生遠離分別心住平等捨。

不過,許多時候,單純發願而不行動,或者發一些升官發財之類的俗願,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發願,必須是能利益眾生的發願,並且要有相應的行動,這才有意義。

所有出世間法的發願,要是不體現在世間法的利眾行為中,就不能產生任何功德和福報。因為,福報也罷,功德也罷,還是由你的行為構成的,你的行為造了福才有福報,不造福哪有福報?你光空想、光睡覺是不可能有福報的。

所以,要發大願,種善因,才能得善果。這才是良性的循環。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東西你一定要放下,不放下是沒有用的,要放下名利,放下享受。如果你始終把“你的”、“我的”分得清清楚楚,那麼就很難真心行善。實際上,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有始無終,歷史上也不存在有生無死的人。即使你現在不放下,肉體消失時,你也得放下,並不是說你不願意放下就能一直擁有。歷朝歷代的帝王將相們應有盡有,榮耀、黃金、珠寶、美人、疆土,但肉體一逝,這一切都會換了主人。一切外物都在時刻變化,你的心也時刻發生著變化,你不放下,想執著,就無法得到解脫。執著是輪回的母親。

為什麼許多人修了很長時間,心性卻沒有大的改變?就是因為放不下。放不下自然無法明心見性。這是很根本的問題。

我還見過不少的修行人,閉關多年,念誦了數以千萬計的咒子,卻老在關房裡打架。還有很多要發願利益眾生父母的人,甚至連親人也不能容忍,徒耗黃金般的生命,去折磨和算計自己的親人。這樣的人並沒有真正修行,他們只是在自己騙自己。

太虛法師曾寫詩雲:“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這是對的。沒有人格的修煉,所有出世間法的修行都沒有意義。要知道,修行修行,修的是行為。沒有行為的體現,所有的修行都沒有意義。所以,在生活中,我首先要求自己做一個好人、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好作家。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到出世間法的修煉。

--選自《讓心屬於你自己》 

 

上一篇:雪漠:命由心造,大善鑄心
下一篇:雪漠:出離紅塵,追尋人生的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