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耶誓約與守戒
1、三昧耶誓約
◎問:為什麼說沒有這一誓約(三昧耶誓約),所有的修煉都沒有意義?
●雪漠:沒有相應,便沒有成就。佛教所說的上根之人,其“上根”的重要標志就是有大信心;當你俱足了對機和信心之後,當善知識為你開示了心性之後,你們之間就構成了一個誓約,這便是“三昧耶誓約”。這相應的基礎,便是誓約。有了誓約,便會“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是“相應”的最有詩意的表述。
◎問:誓約必須明示出來嗎?例如俗人中的契約或者書面的合同,或者口頭的東西。究竟意義上的誓約是什麼呢?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不需要說出來。
●雪漠:這是心靈的誓約,無關乎語言。
◎問:您說當對根本上師升起無上虔信的時候,那“智慧光道”就暢通了,就會得到無上的“加持”。那“加持”之力不僅僅會在心靈上發生質的變化,在其它方面還有所體現嗎?
●雪漠:除了心靈的變化,還應該有行為的改變,沒有行為,便沒有大善。口頭上的善,只是在欺騙自己。行善而不言善可能是大善,口言善而無行為則是欺世盜名。
◎問:當我們接收到了加持,借助直至融入了“法界的大力”,覺行也就圓滿了嗎?
●雪漠:僅僅是得到了外力,還不是究竟成就。外因須跟內因共生大效力,最後無內無外,無來無去,不生不死,才算圓滿。
◎問:斷了“智慧光道”能重新續起來嗎?
●雪漠:可以的。信心重建之日,便是光明再現之時。
◎問:您書裡寫到“在香巴噶舉中,這種光道之說並不是象征,而是一種保證。”怎樣理解?
●雪漠:香巴噶舉認為,對於俱緣弟子,那二十四個光道是真實顯現的,不僅僅是象征。
◎問:請您解釋一下“三昧耶尊”?可以理解三昧耶尊就是三昧耶守護神?
●雪漠:由定慧之力生起的智慧載體。真正的三昧耶尊,是所有概念悉皆消失後的明空之心。
2、守護“三昧耶誓約”
◎問:您說:“所有通曉宗教知識者都知道,一個行者可能有無數個上師,但根本上師只有一個。因為一個人真正的‘明心見性’只有一次。那位能為你開示心性、讓你明白心性的人,便是你的根本上師。”為什麼真正“明心見性”只有一次?
●雪漠:因為真正明心見性之後,只要不背誓約,是不可能再糊塗的。
◎問:禅宗有“悟後迷”一說,是不是也是跟信心有關?
●雪漠:這便是壞了“三昧耶誓約”的原因。
◎問:有些人,甚至是身邊的朋友,覺悟後也有迷的,盡管他的願望並非如此,但必要而言,做奴隸似乎更安全實惠些,不是嗎?
●雪漠:那又迷了的,並沒有真實覺悟。
◎問:這也就是說,開悟之後並非一悟百了,要有一個保任的時期,最終才能打成一片?
●雪漠:真正的保任是守護那“三昧耶誓約”,才能打成一片。
◎問:宗教在文化中傳播,那這種“三昧耶誓約”內涵如何體現?
●雪漠:靠心靈的純淨和行為的無私。
◎問:守護“三昧耶誓約”,靠的是信心,這與我們持咒是什麼關系呢?
●雪漠:持咒也是守護三昧耶誓約的一種方式。最有效誓約方式是祈請上師。祈請之時,萬法入心。持咒也是祈請的一種。也是加持入心。
3、相應的加持之源
◎問:怎樣判斷與善知識是否“對機”呢?
●雪漠:對機者只要信心俱足,多有殊勝的見地或是覺受生起。
◎問:我在想,很難,為什麼呢?一個上師有10個弟子,還能應付,如果100個、1000個、10000個咋辦?弟子、老師無疑在生活、修行中都是需要互動的,光說短信吧,一個上師一天回五個弟子5個短信還能應付,50個就夠嗆了。而弟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如何對機?如何教授?
●雪漠: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問:如何解釋?請賜教。
●雪漠:那諸多的信心之日,照著雪山的時候,自會流下相應的加持之源。雪山靜立而無心,朗日大照而有情。有情無心相融時,覺性空性並不分。諸多的加持與其說來自根本上師,便不如說是來自那三昧耶誓約。單純的一方,沒有對機另一方的話,是不可能有殊勝加持的。故說佛不度無緣之人。
4、拒絕機心,崇尚天然
◎問:“香巴噶舉祖師瓊波浪覺在見到奶格瑪之前,曾拜師150多位,求得了無數密法,但只有在遇到奶格瑪之後,瓊波浪覺才有了真正的根本上師。太陽一出,群星歸隱。這時的群星並不是消失,而不過是其光明被日光掩蔽罷了。”也就是說,當根本上師出現時,以前不論有多少上師就都被“覆蓋”了?
●雪漠:是的。太陽一出,群星歸隱。
◎問:您說:“沒有無垢的清淨心,便沒有功德,更沒有真正的三昧耶誓約”。守護“三昧耶誓約”,就是要用一顆清淨、無染、單純的心,來達到的嗎?就好比《大手印實修心髓》上寫到的巴惹阿的故事,他的成就非來自於他的智慧,而是他無染、純淨的信心。
●雪漠:是的。三昧耶誓約是一顆嬰兒面對母親時才有的真心。拒絕所有計較、算計、質樸、清淨、干淨、清涼。那誓約拒絕機心,崇尚天然。
◎問:您常說,信仰本身即是目的。上師不僅僅是外相上的人,更代表著平等、正覺、無我、利眾的精神,與上師的三昧耶也就是與法界光明產生了誓約,因此,行者可以得到加持,得到大力?
●雪漠:有了誓約,才能破執。那誓約,是無我的另一種體現。人生的不朽有兩種:一種破執自失,一種放大自我。誓約便是實現它們的一種方式。
5、戒是內心的守候
◎問: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三昧耶戒,三昧耶戒的外相是什麼?
●雪漠:真正的三昧耶戒,便是你跟你根本上師的那份默契和堅守。沒有外相,只有內守。如鴨飲水,冷暖自知。有些看起來守戒的人,可能是欺世盜名者。有些看起來破戒者,如濟公,則可能是大成就者。那界線,是內心的明淨、慈悲與堅守。
◎問:持戒和遵守法律規則有什麼不同嗎?我覺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習慣的行為,是不是有外在監督的持戒效果會更好?
●雪漠:戒是內心的守候,咋能靠別人?有所取,有所捨,便是戒。所有的捨取,都為了內心的明淨。堅守真心,便是最好的堅守戒律。戒在於心,不在於形式。
◎問:戒和三昧耶誓約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在哪?對金剛乘弟子來說,守好了三昧耶戒是否等於守好了其它的戒?
●雪漠:三昧耶誓約是修密法的底線,也是根本之戒。它僅僅是戒的一種。三昧耶戒只是基本的戒。你不見,有許多修密的,人不老,卻可能身先死去。要是他明白其他的戒並守持之,便可能化解命難。
◎問:關於“戒”這方面的文章或作品,您自己寫的有嗎?或用小說形式,或哲學形式來寫的。
●雪漠:沒有。我的戒只用於律己,從不曾律人,故不著書立說。我向所有的宗教都學習了自律之法,發現它們皆有過人之處。戒是自律的,不是希望別人來律我的。自律者得自律之益,放縱者得放縱之害。明白世間的規律是:自做自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知道該做啥,不該做啥,便是戒。想種善果者,便種善因。那避惡,便是戒。那趨善,便是慧。那妙用,便是定。如果不知道該做啥,不該做啥時,可以多看佛經的戒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6、戒是一種生活方式
◎問:請您講一下關於“戒"在生活中的意義何在?在家居士必須要守的戒律有哪些呢?
●雪漠:戒是生活的分寸感,是一種生活方式。
◎問:您說“君若向佛道,戒律為大基”,我想請問一下戒律的問題,我覺得現在的大學生在學校很容易破戒,例如談戀愛就會破了不邪YIN,有時說善意的謊言,還有飲食方面,不知道您有什麼好的建議?
●雪漠:戒以不有意傷害他人為基本底線。佛教有許多戒,是可以隨順世間法的,有許多與時俱進的內容,大多以對治欲望為主。戒為戒心,進而修定,進而得慧。無戒便無一切,能守戒者,方可能有大成。
◎問:佛學對戒有專門的定義,不是說談戀愛也破戒,關鍵是你的發心。若做一切都以利他無我的菩提心攝持,就不會有大問題。我是這麼理解的,不知對否?
●雪漠:這一點,很復雜,也是一言難盡的。不過,優良名犬,與一般狗之間的最大區別,是優良名犬有良好的定力,知道啥可做,啥不可做。我跟一般作家最大的區別便是我能學會放棄,那“放棄”,便是我的“戒”。沒有放棄,便不會有成就。無論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都這樣。人生太短,沒有放棄,你的一生便會被垃圾裝滿,盛不下真正的好東西。盯住目標,放棄跟它無關的東西,一步步走向目標,便是成功的訣竅。要知道,那放棄,便是戒;那盯住,便是定;那一步步走,便是精進,那到達目的地,便是證果。
◎問:食色性也,克服色欲是不是也需要密宗裡面修氣脈的方法?
●雪漠:克服色欲,僅僅是戒。氣脈明點修法是傳承者之間傳遞的,是教內心傳,非教外別傳。當然,要是明白修法,是可能減少一些色欲之類煩惱的。
◎問:這個色欲太難克服了,有好辦法嗎?
●雪漠:明心見性之後,便可參破虛幻。
◎問、對於欲望,怎麼對待呢?是不是只要滿足欲望後放下就可以了?
●雪漠:沒見性時,以戒為師,拒絕欲望;見性之後,欲望便如炎陽下的霜一樣融化的。
◎問:薩迦班智達曾說:“愚者修大印,多成畜生因,或墮聲聞滅,或生無色界。”請問,是什麼原因呢?與真正的大手印區別何在?
●雪漠:對的。因為那愚者修的是所謂的大手印,僅僅是無記和頑空,多偏空而無明。不是真正的大手印。是故,墮入無記,便成畜生;墮入頑空,便生無色界。真正的大手印,是明空雙運、三身五智俱足的。這一切,我在《大手印實修心髓》中談了許多。所以,修大手印,必須要得到真正的善知識。
7、“八關齋戒”
◎問:能談談為什麼居士不能閱讀比丘戒的真實原因嗎?
●雪漠:因為居士對照那戒時,易對比丘生輕慢心。
◎問:未出家的人守怎樣的戒?為何說八關齋戒適合現代人?
●雪漠:千戒萬戒,只有一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過,還有一種方便戒,就是八關齋戒。在家人也可以守的。因為它可以一月守一天或幾天,而這正符合科學的養生原理。
◎問:除了八關齋戒外,在家的修行人還有什麼平時應該特別注意的戒以及絕對不可犯的戒,萬一不小心犯了怎麼辦?
●雪漠:忏悔。不再犯即可。戒是自我拯救之法,不是為他人守的。無戒者是不會幸福的。無戒便是自我放縱,自我放縱者多害人害己。戒是守住靈魂的標桿,知道啥該做,啥不該做。
◎問:現代人很難受持五戒呀?怎樣才能隨時隨地的控制自己的心性啊?
●雪漠:五戒是最基礎的。以少欲知足就成了。知足是最好的戒。沒有戒便沒有一切。持戒而修定。持戒者,遠離誘惑;修定者,安住真心。持戒就是不要叫那外界的邪風吹熄自己的智慧之燭。所以戒才重要呢。
◎問:請問修行人犯錯有哪些忏悔的方式?
●雪漠:傳承不同,方法也不同。先找明師,再討妙法。
◎問:現在經濟時代,社會浮躁,對修定有影響嗎?
●雪漠:有的。戒是一種准則。欲修定,先築戒律之牆,可阻邪風入內吹熄智慧之燭。戒更是解除命難的妙法,當代的絕症病人,只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戒,大多可得救。
◎問:請問注意生活方式的戒,怎麼理解?有哪些?請您具體說一下,好嗎?謝謝!
●雪漠:比如,過午不食者,肯定不得糖尿病。
◎問:善巧方便是佛對眾生說法時的一種手段,變化成各個不同的人,讓人求得十法界的智慧和精神,所以戒律不能嚴守,就是一種虛偽和假意嗎?總聽到年輕的人死去,請問老師,這種現象的原因何在?這是否就是命難?
●雪漠:是的。許多人只是不明白而己。心明之後,大家還是願意離惡趨善的,這便是戒。戒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也叫自律。許多人的命難,便是不明戒而致。或造殺業,或吃有毒的肉,或放縱生命,或利欲熏心,造成生命機能的喪失,終而夭折。我這裡所說的戒,其實是自律的另一種稱謂。只是佛教中,有一套很成熟的自律方式,我們稱之為戒。不明白該做啥者,便可看看佛教的戒。
◎問:請問老師是否每個人應持的戒律都一樣?
●雪漠:先要明白啥好啥壞,才能談到守與不守。病不同,藥便不同。但治病的原則,大多有相應標准。佛教的戒,便是那標准。那是人天一體之規律。所有欲成佛者,皆須守之。所有欲成阿羅漢者,皆須守別解脫戒。無一例外。許多人不明這一點,縱欲而欲成佛道者,便是可笑了。
8、獲戒與犯戒
◎問:老師,戒律是不是對於某種精神的敬畏?
●雪漠:是的。敬畏,向往,向它看齊,有取有捨,就是戒。
◎問:戒裡面比如說戒酒,但我們又要消除所謂二元對立。還有比如濟公以及《八十四個大成就者故事》裡也有喝酒的大成就者。這是需要怎樣來界定呢?
●雪漠:能控心且不亂性者,可以多喝酒。一飲酒便亂性者,少喝或不喝酒。當代人可以喝一點紅葡萄酒,但不可過量。酒多傷身。
◎問:如何獲戒?
●雪漠:居士戒有兩種獲得之法:一在如法的善知識前獲戒,一種可以在佛前發願求戒。
◎問:請問漸悟和頓悟,都是指悟入登地菩薩果位嗎?是不是一旦悟入登地菩薩果位,就再也不會犯戒了?
●雪漠:登地菩薩只是得慧,他們仍有他們必須持的戒。戒很像中國的長城,是為防外賊進入的。
◎問:戒律像長城,邊關既要通暢交好,又要嚴守外敵,兩者如何兼得呢?
●雪漠:私下問你的上師去。我這裡不談比丘戒之類。我談的只是人的自律,權名為“戒”。我用“戒”名,只是想引起人們對戒的關注,希望人們向佛教學習自律之法。
9、沒戒律,便沒傳承
◎問:請問不守戒的人會有什麼危險?
●雪漠:無戒便無定,便無慧,便無佛教。有許多人,無戒,更無生命的健康和自由。
◎問:大禮拜是不是也是一種戒?
●雪漠:不一定。要是你發願以此為戒,終身行之,也無不可。有修拙火者,甚至以YIN欲為道,卻不知那拙火本是將那精化為生命之火。所有漏者,皆不可能修成拙火。所有戒條,皆對治一種煩惱。
◎問:戒律對佛教,或對教派傳承的影響是什麼?
●雪漠:沒戒律,便沒傳承。
◎問:請問在大手印文化中嚴格的道德體系是什麼?除了戒律,靈魂塑造需要什麼條件?
●雪漠:需要願力。沒有大願,便沒有大行。
◎問:您在《光明大手印:實修心髓》書中說到白龍護法的照片。機緣成熟,我有幸見過,想來以後自然都能面世的。
●雪漠:要知道,許多東西的出現,不是用來賣弄的。是故佛定了戒律:輕易不許顯露神通。這條戒律,格魯派大德守得最好。我尊敬他們。
◎問:網上有一說法:念時輪金剛某一咒語即可修學任何密法,也沒有盜法之嫌。此說法可信否?真有其事?
●雪漠:密法必須得到上師真傳,單純地自學意義不太大,而且你可能走錯路。但盜法之說,佛經上也少見。你想,只要“盜”出法去,修出無數佛來,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