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二十二)
──寬運法師西方寺「華嚴吉祥法會」午齋過堂開示
(中略)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
這時金剛藏菩薩講完以上第七地菩薩修學遠行地法門的內容以後,因恐法會大眾有疏漏的地方,於是用偈頌的方式,重說一次。
(中略)
雖明三脫起慈悲 雖等如來勤供佛
雖觀於空集福德 菩薩以此升七地
第七地的菩薩修學三解脫法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雖然已了達一切皆空,無依無著,但為救度眾生苦難,所以慈悲喜捨的心,是不能空的。不只不空,還要更加發大心。第七地的菩薩,所成就的功德智能、神通妙用、辯才境界,差不多與佛相等。雖然他已有如此功行,但他並不因此而生絲毫貢高我慢之心。不但不生傲慢,而能更加勇猛精進修學,殷勤供養諸佛。第七地的菩薩雖然善觀諸法空相,但他仍然廣修善業,積聚種種功德,以增長善根福德。縱然菩薩在第六地時,已將善業修積圓滿,成就殊勝。但到第七地中是更轉增勝,倍加光明。菩薩因能無疲厭心,無自滿心,所以順應自在,升入第七地。
遠離三界而莊嚴 滅除惑火而起焰
知法無二勤作業 了剎皆空樂嚴土
菩薩修出世法,觀三界如火宅,雖然早已明白遠離三界,但他仍然勤修種種善業功德,以莊嚴三界。菩薩能滅除無明煩惱的惑業苦的火焰,而生起智慧的火焰。菩薩知道法本是一法不立的不二法門,可是他仍然精勤作種種善業。菩薩早已了達一切剎土都是空的,但仍然勤修六度萬行,樂於以此莊嚴諸佛國土。
(中略)
觀察此法得明了 廣為群迷興利益
入眾生界無有邊 佛教化業亦無量
菩薩觀察諸法,明了諸法緣起性空,於是他普遍為這些迷途的眾生,做種種有利於眾生的教化工作,引導他們反迷歸眞。而佛更深入無量無邊的眾生界,教化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種善業工作,也是無量無邊的。
國土諸法與劫數 解欲心行悉能入
說三乘法亦無限 如是教化諸群生
國土是無邊的,諸法是無數的,時劫是無量的——菩薩都能知道、都能了解。明白眾生的心意,明白眾生的欲望,明白眾生的行為和好樂。菩薩都能深入眾生,了解眾生的心意和欲樂。對眾生能觀機逗教,應眾生的根性,廣說三乘法門——佛乘、菩薩乘、聲聞緣覺乘。用這三乘法門,無限量地教化所有迷惑的眾生。
菩薩勤求最勝道 動息不捨方便慧
一一回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羅蜜
菩薩為什麼要修六度萬行?為什麼要常常精進不退?就是為了勤求最殊勝的佛道。就是在行、住、坐、臥中,他都不曾捨離用方便智慧。菩薩修六度萬行,所積聚的種種功德,每一樣都是回向於佛、回向於菩薩覺道、回向於眾生,每一念都是趣向於修成圓滿波羅蜜的法門。
發心回向是布施 滅惑為戒不害忍
求善無厭斯進策 於道不動即修禅
發心將一切所修積的善業功德,都回向於無上法界,這就是所修的布施波羅蜜。能破無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滅惑。能滅惑,不害眾生,就是持戒。不傷害其他眾生,這就是忍辱波羅蜜。求善法、修善道,而不厭足,精勤求菩薩道,這就是精進,同時要鞭策自己不懈怠。修行佛道,能達到不為境界所轉,得入不動地,這就是所修的禅定波羅蜜。
忍受無生名般若 回向方便希求願
無能摧力善了智 如是一切皆成滿
能不見有少法生,也不見有少法滅,明白了這種最高的道理——無生法忍。這就是般若智慧,是出世法中的殊勝智慧。能用無功用行的方便智慧回向於無上菩提,回向於眾生,如是為求圓滿自己所發的大願。菩薩修行的功行到達了不動地的階段,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動搖、摧毀他的信願。就因為他已修得善於明了一切的上上智力。像前面所說的六度萬行、方便智、十種波羅蜜等法門,都修學圓滿具足了。
初地攀緣功德滿 二地離垢三诤息
四地入道五順行 第六無生智光照
初地叫歡喜地。「歡喜」的意思,是說菩薩成就他的功德,雖說有點勉強、費力,不是自然成辦,但他還是很歡喜的。「攀緣」是指菩薩在初地時,勤修功德,越多越好,近於貪求。所以說初地菩薩修積的善根功德,圓滿充足。到二地時,菩薩知道不應過於貪求功德;離垢地就是離一切的垢,也離此貪求功德的垢。三地叫發光地,因為離除了一切的垢,就生起了出世的智慧之光。有了大智慧,一切爭勝負的心就都息滅了,所以叫發光地。四地叫焰慧地,焰慧是形容智慧放出光明的火焰,照耀著進入智慧的佛道。五地叫難勝地,就是順著佛道,行六度萬行,普度眾生。第六地是現前地,修學甚深法門——無生法忍。成就了無生法門,智慧之光就現前了。
七住菩提功德滿 種種大願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 一切所作鹹清淨
菩薩修學到第七地的果位時,以前所說的種種菩提覺分的功德,一一都圓滿具足,所以叫遠行地。往昔所發的種種大願,到七地時也都修行成熟、圓滿成就。因為有如此的成就,能夠在八地的果位,安住不動,一切所作也都清淨自在,再不會受煩惱的困擾。
此地難過智乃超 譬如世界二中間
亦如聖王無染著 然未名為總超度
從第七地轉入第八地,這個過程比較困難,因為那一份俱生種子,沒有大智慧是不易斷除的。所以必須有殊勝的方便智慧才能超過。譬如一個純清淨的世界,一個是雜染不清淨的世界,這中間是不容易渡度過的。又好像轉輪聖王,他雖然沒有一切染污執著,可以游行四天下,有大勢力,但仍不能說他已超過了一切,因他還在人間,尚未曾超過人的地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