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盧志丹居士:得之不喜,失之何憂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得之不喜,失之何憂
——節選自 盧志丹《佛度有心人2》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圓環失去了一個部件,於是,它旋轉著去尋找這個部件。因為缺少這個部件,它的滾動非常緩慢,這使得它有機會欣賞沿途的鮮花,可以與陽光對話,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蟲聊天……而這是它在完整無缺、快速滾動時無法注意、無法能享受到的樂趣。但當它得到那個部件後,因為滾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能從容欣賞鮮花,也沒有機會聊天,一切都變得稍縱即逝……
  以佛教般若觀照,得與失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面,是一不是二。“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以,面對得失,淡定從容,不必為得到的欣喜不已,也不必為失去的憂愁惋惜。
  有人視名利為恥辱而不為。南宋抗金著名愛國將領文天祥,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尊嚴,視元朝所封宰相一職如棄屣。在利益引誘時不動心,在威脅面前不退縮,在生死關頭不投降,毅然從容就義。他失去了榮華富貴,失去了寶貴生命,但他“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彪炳史冊,深受歷代人民瞻仰,所以他得到的更多。
  有人視名利如生命,為了獲取個人名利,放棄了人生品行修養,把人民所賦予的權力當成個人謀取私利的資本,不擇手段,無限擴大欲望,“搞五官刺激”(慧律法師語),錢財、美色、名利、地位,貪得無厭,過著奢華糜爛的生活,最後落得身敗名裂,遺臭萬年。雖風流一時,失去的卻是整個人生。
  有的人年輕力壯,精力充沛,正好積極進取,但卻滿足於一時的成果,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吃喝玩樂,貪圖享樂,浪費光陰。雖然得到了短暫的歡樂,卻失去了大好年華。“少壯不努力,老來徒傷悲。”到頭來,一事無成,悔恨終生。
  今日之失,可能會帶來明日之得;自己之得,可能也會帶來給別人之失。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在得到名利財富時,要考慮災禍可能發生;走在“康莊道”,常想“崎岖路”;“肚飽帶飯,天晴帶傘”,防患於未然。在災禍發生時,不要怨天尤人,要看到光明的另一面,想想“陽光總在風雨後”,懷著平靜豁達的心正確去對待。
  造化往往很公平,在你得到美貌的同時,你也許會失去與之成正比的智慧;在你得到快樂的同時,痛苦也許正在虎視眈眈地盯著你。
  失去了春天的蔥綠,卻得到了豐碩的金秋;失去了青春歲月,它使我們走進成熟的人生……失去,本是一種痛苦,但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失去的同時也在獲得。
  有時候,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而且得到的遠遠比失去的要多。英國的偉大詩人彌耳頓,最傑出的詩作是在雙目失明後完成的;德國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最傑出的樂章是在他的聽力喪失以後創作的;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個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極致的奇人。他們被稱為世界文藝史上“三大怪傑”,居然是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聾子,一個是啞巴!他們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平常心,不計較利害得失。
  夠正視現實。不要感歎命運多舛不公。命運向來都是公正的,在這方面失去了,就會在那方面得到補償。當你感到遺憾失去的同時,可能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在得意中常會遭遇到小的失敗,後者與前者比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們往往會怨歎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想既有的得。   
  一位千萬富翁,很可能因為失去了兩百萬元的賬而郁郁不樂;一位經理可能因為遭受總經理的白眼而心萌去意。他們計較眼前的小不如意,卻不想想自己已經是非常得意的人。正因如此,許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活得快樂;甚至千萬富翕自殺了,經理辭職了,到頭來這些得意的人由於自己的看不開,終於成了真正的失意者。   
  人生短暫,得失無常。嬰兒一出世就握緊雙拳,掰也掰不開,似乎來到人間就是為了一切,占為已有;“撒手”老人,在冥冥之中總盼帶走一點點,最終的現實仍是“撒手”,於是“撒手塵寰”就成為一種真理。亞力山大建立了強大的帝國,版圖橫跨歐亞大陸,臨終的時候囑咐旁人:死後將他的雙手放在棺材的外面,讓人們看看他兩手空空,什麼也帶不去。
  徹悟佛家“一切皆空”的真谛,辯證地看待得與失,超越得與失,淡泊名利地位,不起貪嗔,不懷憂慮。不該得到的不要強求;該得到的沒有得到時,要心胸廣大,豁達開朗,處變不驚,多想還有很多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得之不喜,失何不憂?因為世間一切本來就是去住無常;得與失,到頭來根本就是一無所得,也一無所失!

 

上一篇:盧志丹居士:熱鬧場中作道場
下一篇:永海法師:人間的佛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