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盧志丹居士:不貪圖美味,食如服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不貪圖美味,食如服藥
————節選自 盧志丹居士《佛度有心人2》  

  民以食為天,任何人都得吃飯,出家修行人也不例外。但佛門禅寺中將吃飯稱為“過堂”,早、午齋兩次過堂,是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團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和禮儀的統一。

  佛門禅寺有“二時過堂,食存五觀”的說法。

  早晨、中午到“五觀堂”或“齋堂”用食。在過堂時,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僧眾在兩邊就座。飲食之前,先要敲掛在寺廟走廊上的大木魚(梆)和葫蘆型鐵板(雲板)。梆是吃飯號令,又叫長魚。魚晝夜均不合眼,隱喻佛徒修行也應精勤不息,廢寢忘食吃飯。

  當雲板響起,大眾搭衣魚貫進入五觀堂,依序就坐,向上問訊後,維那師起腔,大眾齊唱“供養偈”。

  接著維那師呼僧跋後,大眾便開始用齋。寺院過堂多使用碗盤,少數寺院使用缽,碗盤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擺放,添湯加菜由行堂服務,也不得出聲、恣動。在飯食中須心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並攝心用功,或持佛名號或參“吃飯的是誰”。末了,大眾唱結齋偈。

  整個過堂是一個安靜的用食過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會在此時向大眾宣布,稱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節日便加菜施眾,或有居士齋僧布施也加菜。

  中國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側會設個小小的施食台,體恤饑困的眾生。它是根據佛經中“曠野鬼神眾”及“羅剎鬼子母”的典故而來,大眾過堂時,都由一僧人負責出食,將七粒米或指甲許的面條,透過觀想及大眾的加持,施食給餓鬼道眾生,願他們同得飽滿並去除悭貪。

  簡樸的佛教叢林用齋,象征的是高遠的智慧與寬廣的情懷。

  佛教寺院常將僧人過堂用齋的齋堂稱為“五觀堂”,意即吃飯時應當作“五種觀想”。五種觀想包含深刻的佛教內涵。

  在家修行,吃飯時其實也可以通過“五觀”,來增進自己的菩提心:

  一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吃飯時,須知今日粒米進口,是經過農夫辛苦種植,商人販賣,工人處理,家人燒煮,才能填飽肚皮,雖是粒米功德,來處非常不易。“計功多少”就是計算這飲食需要人付出多少勞動。說起糧食的來之不易,凡是種過地的人對此會有真切的體會。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詩》更形象地說明了糧食的來處不易。詩雲:“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智度論》中亦雲:思維我們的飲食要經過農民辛勤的耕耘下種、施肥除草、收割打稻、舂磨去皮、晾曬入庫、淘米去沙、燒火煮飯而成,計一缽之食,農夫工人流汗合集,食少汗多,人咽變惡;我若貪心,當墮地獄,啖熱鐵丸,出為畜生,償他夙債。齋堂有一聯就足以說明糧食的來處:“一粒米從信士口中分出,半瓯水由行人肩上挑來。”所以,古往今來的大德高僧都十分珍惜糧食,避免浪費。現代高僧印光大師常在早餐食粥之後,用白開水將碗中剩余之粥沖蕩一下,然後再喝下;弘一大師在食粥之後,常用舌頭將碗舔干淨以防浪費。因此,我們每次吃飯都應懷慚愧之心作此觀想,便會感到,若不修行,粒米難消。若浪費糧食,罪責難逃!  

  二觀: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所謂“忖己德行”就是仔細思量推測自己的道德與行持。這種觀想要求飲食時,應當仔細思量自己的道德與行持,看自己的德行是否符合佛制要求,是否值得受用這頓美餐。在《毗尼母經》上說:“若不坐禅、誦經、不營佛法僧事,受人信施,為施所墮。”天台大師也講:“不管是乞食、隨眾食,都必須作此觀,若不入觀,即潤生死。”假使不持戒、坐禅、誦經、行三寶之事,便是德行全缺,便不應受此飲食。常見寺院齋堂的對聯說“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如此一想,慚愧心油然生起,自然進德。

  三觀: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防,就是防止;過,乃過患;貪等,就是“貪嗔癡等”的簡稱。眾生心中有無量無明煩惱的過患,而其中以貪嗔癡三毒為其根本,所以叫做宗。時時防護,根本若離貪嗔癡,很多過失就會遠離,諸患也就不會生起了。《明了論》說:“出家先須防心三過,謂於上味起貪心,下味食起嗔心,中味食起癡心,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我們常看到有的人,見到好的美味一個勁的要,飯菜不好就皺眉大生嗔恚之心罵人,一般般過得去就糊裡糊塗只知道埋頭猛吃。這是貪嗔癡心最明顯的表現。《彌勒所問經》雲:“一切惡法,皆從貪嗔癡起。”眾生的過患,以貪為根本,如果沒有貪心,則諸患不生;常念心中過患,使其遠離過惡,則惡念不生。

  其實,佛門將吃飯,叫做“過堂”,這個用詞就很有深意,即告訴人們,吃飯只是“經過齋堂”一下,如同“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不可起貪嗔念頭。面對好吃的東西,不讓生起貪心;不好吃的,不令生起嗔念。所以必須慎防自己的道心,要離開過失。

  四觀: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佛教認為,因眾生的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和而成,常為饑渴所病,一大不調就出生一百零一種病,四大共成四百零四病。如果沒有飲食支撐調養,身體就會形體枯瘦,疾病纏身,無力修行辦道。因此,飲食可以做為療養身命的良藥,修行道業的關鍵。但是只要能養生保健即可,如果又生出貪吃美味之心則反而又沉淪墮落了。《雜寶藏》偈說:“是身如車,好惡無擇,香油臭脂,等同調滑。”是說身體就好像車子一樣,食物就比如油脂,油塗在軸輪上面,只希望它轉動,那裡分什麼香臭;飲食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為了維持體力,只要能修行辦道,就不要太去分別好壞了。

  據《阿育王經》記載:優波笈多尊者裝了一缽乳糜,另外還拿了一個空缽,都把它放在一個貪食的比丘面前說:“乳糜很燙,你等它冷一點再慢慢吃。”而那位比丘貪吃的心特別重,等不及就使勁的吹希望乳糜涼得快點。尊者見了就說:“乳糜雖然涼了,你的心還是燥熱的,也要使它涼下來才行,應當以不淨觀為水,來除滅你心中的熱惱。見到飲食要把它當藥一樣的想。”那位比丘一下把他剛吃的乳糜全部都吐了出來,剛好全吐在了那個空缽裡。優波笈多尊者就說:“不要浪費了,再把它吃掉!”比丘說:“這麼骯髒的東西怎麼還能吃呀?”尊者說:“剛才還是你自己吃的東西,怎麼一會就說它髒了呢?你要觀一切法都像這涕吐一樣!”因為尊者的說法,比丘精進思維觀察,當下就證得阿羅漢果。由此可知,我們應以法為食,以法為藥,療治我們身心的諸病。

  五觀:為成道業,方受此食

  飲食可以資養身體修行辦道,佛門講“借假修真”,以飲食資養四大假合之身,去修行辦道,我們才受食這缽齋飯的。因為身體每天要消耗很多能量,新陳代謝,交換不停,行住坐臥都需要熱量,要是沒有飲食供給營養,那麼饑渴生病就不能安心辦道了。所以,受食是為了要成就道業,如不為道,則粒米難消。窺基大師講:“為成道業施將來,道業未成爭消得?”自知道業沒有成就,須深生慚愧之心,故《行護》雲:“飲食須生慚愧,常作觀法是也。”

  《五燈會元》也有一則公案:一位化主師父外出化緣回山,黃龍慧南禅師上堂說法:“世間上有五種人不容易:第一種是外出化緣的不容易;第二種是能施捨的人不容易;第三種是把生米煮成熟飯的人不容易;第四種是坐在那裡吃飯的不容易;還有一種不容易,是什麼人?”過了很久黃龍禅師才說“漸耳”就下座回方丈室了。那時,翠巖真當首座,藏主就問他:“剛才和尚講的第五種不容易是什麼人啊?”真首座就說:“腦後見腮,莫與往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腦袋只會看到自己的腮幫子的人,只知道吃飯的人不要跟他來往。言外之意也就是“吃了飯修行辦道的人不容易”。

  《佛遺教經》中,即將入滅的釋迦牟尼佛諄諄教導聲聞弟子:“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翻成白話就是:各位比丘,你們在接受飲食供養的時候,應當像吃藥治病一樣。對於好吃的,不應當多吃;對於不好吃的,也不應當拒絕。吃飯的目的在於給身體補充能量,消除饑餓口渴。就如同蜜蜂采花蜜一樣,只是取走了花的甜味,並不損傷花朵和花香。比丘也是這樣的,接受大家的供養,目的在於有精力斷除自己的煩惱;所以不應當過多索求,以免傷害別人的善心。就好比一個有智慧的人,能夠恰當地衡量牛的體力多少,不讓它過多勞動,以免精疲力竭。”

  總之,我們每天維持新陳代謝,需要從飲食中攝取熱量及營養,以保持身體健康。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促進道業增長;為了修行辦道,我們因而受此飲食。若飲食時,應當默念: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所修善根,回向眾生,共成佛道。吃飯應帶著感恩的心,帶著隨緣的念頭,如同佛門的“托缽乞食”,要次第乞食,平等而乞,不分貧富、不揀精粗、不計淨穢、不生增減,能夠懷抱這樣的心,才合乎菩提心,才合乎飲食之道,才能在看似平常的吃飯中修行。
 

上一篇:盧志丹居士:心安性定菜根香
下一篇:盧志丹居士:人生如何才能八風吹不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