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三十一節 參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三十一節 參究
  憨山曰:禅宗一門,為傳佛心印,本非細事。始自達摩西來,立單傳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是則禅雖教外別傳,其實以教印證,方見佛祖無二之道也。其參究工夫亦從教出。《楞伽經》雲:宴坐山林,下中上修。能見自心妄想流注。此實世尊的示做工夫之訣法也。又雲:彼心意識,自心所現,自性境界,虛妄之想,生死有海,業愛無知,如是等因,悉以超度。此是如來的示悟心之妙旨也。又雲:從上諸聖,轉相傳授,『妄想無性。』此又的示秘密心印也。此黃面老子教人參究之切要處。及達摩示二祖雲:汝但『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此達摩最初示人參究之要法也。傳至黃梅求法嗣時,六祖剛道得『本來無一物。』便得衣鉢。此相傳心印之的旨也。及六祖南還,惠明等追至庾嶺,奪衣鉢,祖棄石上,明提綴不起。明雲:我為法來。祖雲:汝為法來,但屏息外緣,不起一念,當為汝說。明良久。祖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即大悟!此是六祖第一示人參究之的訣也。又曰: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難遣。此中病痛,略舉一二。第一,不得貪求玄妙。以此事本來平平貼貼實實落落,一味平常,更無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還同未悟時,依然只是舊時人,不改舊時行履處。更無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實。蓋由吾人知解習氣未淨,內薰般若,般若為習氣所薰,起諸幻化,多生巧見,綿著其心,將謂:玄妙,深入不捨,此正識神影明分別妄見之相。亦名見刺。比前粗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細流注生滅,亦名智障。正是礙正知見者,若人認以為真,則起種種狂見,最在所忌。其次,不得將心待悟。以吾人妙圓真心,本來絕待。向因妄想凝結,心境根塵,對待角立,故起惑造業。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單單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與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將去,若工夫到處,自然得見本來面目。何須早計?若將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死根株。』待至窮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絕待真心,將謂:別有故耳。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厭。譬如尋物不見,便起休歇想耳。其次,不得希求妙果。若一念頓悟自心,則如大冶紅爐,陶熔萬象。即此身心世界,原是如來果體。即此妄想情慮,原是神通妙用。換名不換體。故永嘉雲:『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門,則取捨情忘,欣厭心歇。步步華藏淨土,心心彌勒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此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礙正知見,轉求轉遠,求之力疲,生厭倦矣。其次,不可自生疑慮。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絕見聞覺知,脫去故步,望前渺冥,無安身立命處。進無新證,退失故居。若前後籌慮,則生疑心,起無量思算,計較得失。或別生臆見,動發邪思,礙正知見,此須勘破,則決定直入,無復顧慮。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處。更加精彩,則不退屈。不然,則墮憂愁魔矣。其次,不得生恐怖心。謂: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頓歇,忽然身心脫空。便見大地無寸土。深至無極,則生大恐怖。於此,若不勘破,則不敢向前。或以此豁達空,當作勝妙,若認此空,則起大邪見,撥無因果,此中最險。其次,決定信自心是佛。然佛無別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猶若虛空。若達忘元虛,則本有法身自現。光明寂照,圓滿周徧,無欠無余。更莫將心向外馳求。若捨此心別求,則心中變起種種無量夢想境界,此正識神變現,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淨心中,本無一物,更無一念,凡起心動念,即乖法體。今之做工夫人,總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虛妄。將此妄想,誤為真實,專只與作對頭。如小兒戲燈影相似。轉戲轉沒交涉,弄久則自生恐怖。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拋向一邊,此如捕風捉影,終日與之打交滾,費盡力氣,再無一念休歇時,纏綿日久,信心力疲。只說:參禅無靈驗,便生毀謗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墮之心。此乃初心時之通病也。此無他,蓋由不達常住真心不生滅性。只將妄想認作實法耳。這裏切須透過,若要透得此關,自有向上一路,只須『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處,不管是善是惡,當下撇過,切莫與之作對,谛信自心中,本無此事。但將本參話頭著力提起,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此處最要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力,決不得思前算後,決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纏繞,如脫疆之鷹,二六時中,於一切境緣,自然不干絆,自然得大輕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處也。以上數則,大似畫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語耳,本非究竟,亦非實法。』(讀者:請深思!再深思!)蓋在路途邊,出門一步,恐落差別歧徑,枉費心力,虛喪光陰。必須要真正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所謂行步平直,其疾如風,其所行履,可以日劫相倍矣。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須從這裏透過始得。
  本先大師曰:大凡是參學,未必學問話。(見善知識,能問一二則話。)是參學,未必學揀話。(古人言語,能揀點出。)是參學,未必學代語。(善知識所問語句,人不能答,己能代一轉語。)是參學,未必學別語。(古德言句,能別語之,不落其窠臼。)是參學,未必學捻破經論中奇特言句。(經論中奇特竅要雙關譬喻等語,能透破其旨。)是參學,若如是等參學,任你七通八達,於佛法中倘無見處,(若不見到真實佛法,)喚作乾慧之徒。(未接得如來法水。)豈不聞古德雲:『聰明不敵生死,乾慧豈免苦輪。』諸人若也參學,應須真實參學始得。行時行時參取,立時立時參取,坐時坐時參取,眠時眠時參取,語時語時參取,默時默時參取,一切作務時,一切作務時參取。既向如是等參,且道:參個甚麽人?(這個行立坐眠語默作務的是甚麽人?)參個甚麽語?(不可死鑽語句。)到這裡,自有個明白處始得。若不如是,喚作造次之流,殊無究了之旨。
  高峰曰:參禅若要克日成功,如墮千尺井底相似,從朝至暮,從暮至朝,千思想萬思想,單單只是個求出之心,究竟決無二念。誠能如是施功,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若不徹出去,高峰今日犯大妄語,永墮拔舌犁耕。
  大慧示人曰:趙州狗子無佛性語,喜怒靜鬧處,亦須提撕。第一不得用意等悟。若用意等悟,則自謂:我即今迷,執迷待悟,縱經塵劫,亦不能得悟。但舉話頭時,略抖擻精神,看是個甚麽道理。又曰:善惡皆從自心起,且道:離卻舉足動步,思量分別,喚甚麽作自心?自心卻從甚麽處起?若識得自心起處,無邊業障,一時清淨。種種殊勝,不求而自至矣。又曰: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知得來去處,方名學佛人。知生死底是阿誰?受生死底復是阿誰?不知來去處底又是阿誰?忽然知得來去處底又是阿誰?看此話,眼眨眨地理會不得。肚裏七上八下,方寸中如頓卻一團火相似的,又是阿誰?若要識,但向理會不得處識取,若便識得,方知生死決定不相干涉。
  大慧復汪彥章曰:伏承杜門息交,世事一切闊略,朝夕唯以某向所舉話頭提撕。甚善甚善!既辦此心,當以悟為則。若自生退屈,謂:根性陋劣,更求入頭處,正是含元殿裏,問長安在甚處耳。正提撕時是阿誰?能知根性陋劣的又是阿誰?求入頭處的又是阿誰?妙喜不避口業,分明為居士說破,只是個汪彥章,更無兩個,只有一個汪彥章,更那裏得個提撕的,知根性陋劣的,求入頭的來,當知皆是汪彥章影子。並不干他汪彥章事。若是真個汪彥章,根性必不陋劣,必不求入頭處。但只信得自家主人公及,並不消得許多勞攘。昔有僧問仰山:禅宗頓悟,畢竟入門的意思如何?仰山曰:此意極難!若是祖宗門下,上根上智,一聞千悟,得大總持。此根人難得。其有根微智劣,若不安禅靜慮,到這裏,總即茫然。僧曰:除此格外,還有別方便令學人得入也無?山曰:別有別無,令汝心不安。我今問汝,汝是甚處人?曰:幽州人。山曰:汝還思彼處否?曰:常思。山曰:彼處樓台林苑,人馬骈阗,汝返思思底,還有許多般也無?曰:某甲到這裏,一切不見有。山曰:汝解猶在。信位即是,人位即不是。妙喜已是老婆心切,須著更下個注腳,人位即是汪彥章。信位即是知根性陋劣,求入頭處的。若於正提撕話頭時,返思能提撕的,還是汪彥章否?到這裏,間不容發,若伫思停機,則被(汪彥章)影子惑矣!
  《禅學講話》載:真理是不論佛陀出世與不出世,亘三世而不斷地躍動著,成為一切現象的生命的東西。如非自身立腳於實境,而實際地觸著會取,則必不能體驗實相。禅的主眼,是以觸著實際,於其中實地薦取活活的生命。不是僅僅構成一種真理的概念為已足。是捉著實相,而達到冷暖自知之境,不是存在於言說文字的世界,這須有待於如實的體驗,始得理會,無所依之經典,無信仰的對象,獨步著坦坦的大道。依嫡嫡相傳而來的佛陀,自內證的覺境,直覺地體味出來。依禅定力,透入佛陀自內證境,至於依清靜心發生的法爾作用。在理論上,一得到根本智是自然地發現的,在實際上,是後得智完成後,才發現的。因為,還原到未分以前的法身,在這兒,必然地發現自覺的光明,統一著分裂精神相互的矛盾,把這名曰:根本智。進一步,務有應對著一切差別境界的差別智,名曰:後得智。在這兩智圓滿完成之後,才能發現:於法爾實相上所起的法爾作用,把這稱為大智作用。——照一般佛教的說法,否定自我,便自解脫,與絕對者為一。就是常樂我淨涅槃之境。從禅宗的立場說:是天地未分以前,主客未分以前的境地。(其實,非天地未分以前,而是威音劫外。因為天地未分以前是空劫,空劫以前是壞劫。)但是這分析的說明,是為著一般的理解方便計,實則唯是一個。依體驗的主體方面說:(即指主人,)那是歸向於絕對者。依被體驗的客觀說:那是絕對者自己的實現。然而這體驗自身,是主客一體,物我不二的三昧境。這是宗教體驗的本質。若把這照著禅的立場說:已超越了這種主客一體物我不二,而體得主客未分以前—即第一者之境,『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境,是體驗到宇宙無雙日,乾坤唯一人之境,也可說之為法身體得之境。至是:才是無生死,無修證,無凡聖。純一絕對者之體得。禅的體驗,在這裏找到了本質。在意識方面說,是意識發現了意識體系的中心意識的體認。同時,這是超認識的。所以用分別意識來分別,根本是不可能,把這個說之為學說對象,也自然不可。
  寶峰照曰:過去諸佛已入涅槃了也。汝等諸人不應追念,未來諸佛未出於世,汝等諸人不應妄想。正當今日,你是何人?參!
  青林虔上堂曰:祖師門下,鳥道玄微,功窮皆轉,不究難明。汝等諸人直須『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方可保任,若不如是,非我子息。
  大慧曰:此事許聰明靈利漢擔荷,若使聰明靈利,則無擔荷分。聰明靈利者雖易入,而難於保任。蓋入處不甚深,而力弱故也。聰明靈利者,才聞善知識說著個中事,便眼目定動,早將心意識領解了也,似此者,自作障礙,永劫無有悟時。外鬼作殃猶可治,此乃家親作祟,不可禳禱也。永嘉雲: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此之謂也。又曰:心意識之障道,甚於毒蛇猛虎。何以故?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聰明利智之士,以心意識為窟宅,行住坐臥,未嘗頃刻不與之相酬酢。日久月深,不知不覺,與之打作一塊。亦不是要作一塊,為無始時來行得這一路子熟,雖乍識得破,欲相遠離,亦不可得。故曰:毒蛇猛虎尚可回避,而心意識直是無你回避處。
  密雲悟復劉居士書曰:來谕門下本參只一個『誰』字。貧道謂:『誰』之一字,亦能成人,亦能誤人,不可不審。若認虛豁豁地一派好景為誰字者,已成兩個了也。試問:門下這虛豁豁好景為復作意有?不作意有?若作意有,不作意無,只這作意,非情識而何?又雲:目前作主,死時作主,死後作主者,亦屬有意,而見有生時死時後時,更有個虛豁豁地作主的,則外道所見也。古人謂: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正忌認著目前情識,即聖情識,及乎認虛豁豁地及一切纖毫好景,即性情識耳!又雲:[固-古+力]地一聲,曠然休歇,不知當屬何象?當屬何時?將心等悟,難得悟日。殊不知此象此時,你才擬心,早巳蹉過。落於情識,俾你到驢年,也不得固-古+力]地一聲,曠然休歇耳。更欲貧道轉語喚醒者,真可憐憫。又:劉病中呈偈雲:眼見泥牛過海,鐵錘踏著如錦,只可自知自解,那堪更落言诠。密雲答曰:釋迦老子雲:病乃眾生之良藥。居士若不得番病,爭得恁麼淨絕穩當耶。然細玩之,未出知解窠臼在。殊不知眼見泥牛過海,我道眼花不少。鐵錘踏著如錦,我道猶有這個在。只可自知自解,我道情知你在鬼窟裏活計。那堪更落言诠,驢年未得出頭。
  三峰藏曰:『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此二句是千聖不易之定論,即宗門知識家祖述初祖所指《楞伽》四卷中之要語也。昔洞山示講《維摩诘經》座主曰: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又曰:不墮凡聖。曹山曰:莫行心處路。又: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此永嘉語也。將第八識一刀兩段,此大慧語也。而六祖亦有轉識成智之語。夫心者,即第八識之一分有知,一分無知者是。有知者靈靈不昧,了了常知,以知為體,而湛然者是。無知者湛極無記,在三性,則不涉善惡之昏沉者是。意根者即第七識,恆執認八識為自內我者是。意識者即第六識,分別善惡二性,分別非善惡性,起為散亂者是。蓋八識以未離心,體未白淨,故『動則為生死,不動則為生死根本。』在一心不生時,其執認自內,我者已恆恆在中。『以故習定而不由三觀者,全是我相,此歇心之害非細也。』今之教乘,或誤以為是,而喜之,誠不足道。而吾宗門中,益以此為大患,故貶斥打坐為枯木死水。此七八不相離者也。六識則事事分別,人皆知非,不必語矣。唯一事當前,靈靈之我,起為分別,分別既成,復執認是非之影,含藏田內為種。無量劫來,任運出沒,了不可拔。所以千方萬計,立轉識成智之法以度之。其最捷而妙者,但教人看個竹篦子話頭,才看才疑,便頓離心意識三法。如雲:喚著竹篦則觸,不喚著竹篦則背。喚不得,則出凡路,不喚不得,則出聖路。以其參情,兩不可得。則凡聖路已出也。喚不得,則分別之散亂六識已離。喚著不得,則七識之執認已離。不喚不得則靈靈之閒坐及寂寂之沉酣已離。喚著則觸,不喚著則背。兩路去不得,兩路罷不得。則六識不能分別。七識不能執認,一切兩頭語,齊斷齊平。為平等性之質,分別不得,妙在疑情之不死,則為妙觀察之質。故四智之中,因參話頭先得二種質地,但猶未悟,故不名轉識之智耳。以第六識分別不得,翻作切要疑情,以自識殺自識,謂之回光返照。自六識絕,則七識亦殺盡矣。殺盡則前後際斷,尚不為到家。若忽然頓悟兼斷,則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再不落兩頭凡聖路矣。此六七因中轉也。八識五識雖曰:果上圓。然大圓鏡智之因,及成所作智之因,無一絲毫欠少了也。離心意識參,重在『參』字。出凡聖路學,重在『學』字。以話頭之『學,』不是有路之學。話頭之『參,』不是有路之參。皆以『參』而絕,『學』而絕者也。雖然,若將心欲離心意識,殊不知此離之一念,即是心意識也。若將心欲出凡聖路,而不知求出之心,即是凡聖路也。縱使離得出得,也是法塵分別影子。轉走轉惡,竟入無想。不落無想,便落清空境界,向清寥寥地認著個心性禅。不沒在死水,則墮在軟洋裏,動辄在昭昭靈靈上著倒,正是微細心意識之聖路也。所以佛祖指示參禅向上一路,全不落這個格子,要令人向離心意識,加個『參』字,出凡聖路,加個『學』字。於去不得處參,去不得處學。須知去不得不明白處,便非心意識所到,凡聖路可通。馬祖所謂:無門為法門是也。若向通得去處,思量得來,便落理致,全是生死。所以古人參問諸方,見尊宿示一機一境,無可明白。便乃盡力參求,愈求愈無路,轉參轉不得,故使心意識忽然進斷,不墮凡聖兩頭矣!然後即在尊宿答處,入他語脈,便是正語。得入正路。此心即光明,意根即平等。處處分別,處處不落緣塵分別。豈凡聖偏側之謂乎?豈心性道理,法身昭靈之謂乎?一機一境,豈是沒意味,瞞昧人,籠統之謂乎?方知無量劫來迷淪生死無明,只在今日一句子上會得。便了卻歇卻,便在一句子上過活作用。以至於忘句忘法,真是個立地成佛。大矣哉!古宿為人拈出當機一句子,令人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果能直下悟去,寧非真參絕學之士哉?但願信此一句,頓棄平生心意識中之凡聖學路,絕情絕理參去!
  憨山示念佛參禅切要曰:念佛審實公案者,單提一聲阿彌陀佛作話頭。就於提處,即下疑情。審問這念佛的是誰?再提再審,審之又審。見這念佛的畢竟是誰?如此靠定話頭,一切妄想雜念,當下頓斷。如斬亂絲,更不容起,起處即消。唯有一念歷歷孤明。如白日當空。妄念不生,昏沉自退。寂寂惺惺。永嘉大師曰: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亂想非。謂:寂寂不落昏沉無記,惺惺不落妄想。惺寂雙流,浮沉兩捨。『看到一念不生處,則前後際斷,中間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頓見本來面目,則身心世界,當下平沉。如空花影落,十方圓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時節。』日用現前,朗朗圓明,更無可疑。始信自心,本來如此。從上佛祖自受用地,無二無別。到此境界,不可取作空見,若取空見,便墮外道惡見。亦不可作有見,亦不可作玄妙知見,但凡有見,即墮邪見。若在工夫中,現出種種境界,切不可著,一咄便消。惡境不必怕,善境不必喜,此是習氣魔。若生憂喜,便墮魔中。當觀唯自心所現。不從外來。應知本來清淨心中,了無一物。本無迷悟,不屬聖凡,又安得種種境界耶?『今為迷此本心,故要做工夫,消磨無明習氣。若悟本心,本來無物,本來光明,廣大清淨湛然。如此任運過時。又豈有甚麽工夫可做耶?!』

 

上一篇: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三十節 公案
下一篇:程叔彪居士:無門直指 第三十二節 勿講求道理知解 、勿過用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