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空海(惟傳)法師:安那般那十六勝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安那般那十六勝行內容是:


第一階,觀察長呼吸的情形:
1、什麼是長呼吸?
2、發生時有什麼感覺?
3、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4、觀察氣、身、心三者連鎖反應,互為因果的關系。


第二階,觀察短呼吸的情形:
1、什麼是短呼吸?
2、發生時有什麼感覺?
3、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短呼吸與長呼吸有什麼不同?


第三階,認識呼吸支配身體:
呼吸與身體息息相關,呼吸支配身體。
呼吸長,呼吸溫柔,身體跟著寂靜安定,舒適。
呼吸短,呼吸粗急,身體跟著躁動不安、煩悶。
呼吸長是正常的展現,呼吸短是不正常的展現。
如發怒、激動、疲勞時呼吸短促。
身體的秘密:肉身稱為身,呼吸也稱為身,
二者不能分開。呼吸是身體的支配者。


第四階,調節呼吸:
使呼吸逐漸平穩,身體也隨之定靜,心因此達到禅定。


第五階,觀察喜受:詳細了解、觀察喜受發生的情形。


第六階,觀察樂受:詳細了解、觀察樂受發生的情形。


第七階,覺知心行:觀察喜受、樂受支配心的情形。心行就是受,受支配心作種種妄想。
喜受、樂受→支配心→心生貪愛→抓取、執著。
喜受、樂受是煩惱與痛苦的根源。


第八階,覺知安息心行:安息心行就是消退喜受、樂受支配心的力量,從而不生貪愛之心,讓心穩定。


第九階,覺知心:觀察心的各種情形。在一呼一吸之間觀察心的狀態:是喜是樂、有貪無貪、散亂還是定靜、污穢還是清淨。


第十階,令心喜悅:控制心使心處在法喜之中。
這一階很難修,只有反復訓練,功到自然成。


第十一階,令心等持:
控制心由動入定,內心平靜、無念、清醒。
想喜即喜,想定即定,控制自如。
令心喜悅就是心處於動的狀態,法喜充滿。
令心等持是內心平靜、穩定,能以平等心對待一切。(很不容易做到)


第十二階,令心解脫:
身心穩定,心與境不粘著,心不被境界牽著走。
令心清淨,了無一物,擺脫了各種妄念,解脫自在。
令心解脫的方法:
1、認識各種妄,包括善念,令心動蕩不安,污染了我們的心。
2、妄念引動身、口、意造業,業力牽引,感受種種果報。
所以一有妄念,立即清除。


第十三階,觀無常:觀法的演變。不觀外境,只觀自身。
觀長短呼吸無常,觀身行定止無常,
觀尋、伺、喜、樂、一心無常,
觀禅定無常。
觀喜受、樂受無常,
喜受、樂受支配心的情形無常,
令心等持、令心解脫也無常,一切都是無常。


第十四階,觀離欲:觀見並脫離欲念。
因觀到萬事萬物的實相是無常的,
所以脫離執著,放下貪愛抓取之心。
在一呼一吸之間,觀見到欲念在消退。
觀無常是因,離欲念是果。
觀無常的程度如何,離欲的程度如何。


第十五階,觀滅:觀煩惱與痛苦滅盡。
脫離欲念,消除貪心,煩惱與痛苦也隨之消滅。
在一呼一吸之間,觀欲貪滅盡,煩惱滅盡。
滅還有體證到空的意思。
觀無常是因,離欲是果;
觀離欲是因,煩惱滅盡是果。


第十六階,觀捨遣:
捨是放下,遣是提起、承擔;
捨是出三界,遣是入三界。
能提起、能放下,能出能入,一切不執著。

 

 

上一篇:張尚德教授:野地黃花分外香-大哥張俊德
下一篇:空海(惟傳)法師:妙法荷葉心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