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弘學居士:淨土探微 第一章 淨土思想的產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土探微

第一章淨土思想的產生

  第一節淨土思想的因緣

  淨土信仰,也就是大乘佛教“彼岸世界”的信仰。一般來說,比較成熟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彼岸”方式。大乘佛教所講的“淨土”,是與“穢土”相對而言的,淨土是指以菩提修成的清淨處所,為佛菩薩所居住之處所。對此而言,眾生居住之所,有煩惱污穢,故稱為穢土或者穢國。大乘佛教認為涅槃有積極作用,而證得涅槃的諸佛,各在其淨土教化眾生,故凡有佛所住之處即為淨土。淨土乃諸佛因位行菩薩道,起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為無量永劫積累建立的莊嚴世界。《維摩诘經•佛國品》謂,心淨土淨,娑婆即常寂光淨土,若眾生心不淨,此土即穢惡不淨;佛所見清淨,即成無量功德莊嚴。《法華經》之靈山淨土,《華嚴經》之華藏世界,《大乘密嚴經》之密嚴淨土,即以心淨土淨說為本。但《無量壽經》載,娑婆世界以外,另有淨土。亦有於來當其成佛時所成就之淨土,二者均是菩薩依本願,經修行時所完成的國土,為眾生願生之處。至於他方的淨土,則有阿彌陀佛之西方極樂世界,阿閦佛的東方妙喜世界,藥師佛的東方琉璃世界,藏傳佛教的香巴拉王國等。

  淨土思想的產生,自然是來自印度佛教的根本精神,它不只是橫超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的具體表現,也是拋棄熱惱世界的實踐境界,由是“本願”思想,更是釋迦牟尼佛本懷的通體透露。關於淨土思想的因緣,有外在條件和內在條件二方面:

  首先,就外在條件而論,淨土思想淵源於佛陀時代的念佛與生天的思想。佛陀的說法中,最頻繁的是施、戒、生天等三輪教法。釋迦牟尼總是先以生天的福樂思想引人入信,然後進一步地說明四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緣等教法。因為佛陀善於利用民眾的信仰感情,所以先勸其生天,並教之以生天的方法。生天的思想,是各民族一致的願望,在宗教的信仰中其重要性不可忽略。尤其是在印度,若去掉了生天思想,幾乎無宗教可言。佛教初創,不以此為善巧方便,恐無法立足而謀求發展。與生天福樂思想緊密相連的就是輪回與解脫,從《奧義書》以來,印度人無不願往生於較好的世界,因為輪回此界是迷妄的生存,所以必須脫離,不願反復。輪回與解脫是印度傳統的宗教思想。印度諸學派的哲學課題,無不以解脫輪回為目的,包括了哲學理論與宗教上的實踐方法。佛教沿用了這一傳統的理論,並有所發展。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謂:“聲聞法中說念欲界天;摩诃衍中說念一切三界天。行者未得道時,或心著人間五欲,以是故佛說念天,能斷YIN,則生二界天中,若不能斷欲,即生六欲天中。”這是釋迦牟尼為未證道或者眷戀五欲的人所施設的解脫現實痛苦的方便。佛陀所創建的教團裡,已經有了出家與在家的四眾弟子。出家與在家的關系,佛教亦沿用了印度當時一般宗教習慣以及通用的概念。不過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佛教卻建立了自己獨自的立場,出家二眾依“法行”,在家二眾依“信行”的原則。四眾弟子以崇拜佛陀的偉大人格,都有著隨佛、學佛的意志。而佛陀如何教導他們呢?從古以來,印度對人生的看法其共性都是一種“苦”的觀念,佛陀所揭示的人生觀以四聖谛為核心,亦是建立在這種“苦”的觀念上的。苦谛是揭示人生的苦觀,集谛是揭示苦的原因,滅谛是滅苦後的境界,道谛是滅苦的方法。這“人生是苦”的觀念,深入民心,根深蒂固,成為一個牢不可破的傳統思想。這種思想一直流傳到現在,並且影響到世界各國的思想界。人們都希望擺脫現實的痛苦,追求人生的快樂。印度當時的眾多宗教、沙門團體,大多都為實現人生痛苦的解脫而應時應機建立。什麼地方能夠沒有痛苦而只有歡樂呢?生天的思想也就自然而萌芽,很快地流傳而遍及全印度。佛陀為適應眾生的機宜,教以不同的解脫痛苦的方法,亦以六念處教導弟子,而六念處的法則,以皈依佛、法、僧為三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再加上念戒,即憶念戒行加德;念施,即憶持不忘布施的功德;念天,即以念天為福樂,而修施、修戒的善業。由於六念處中有念佛的思想和生天的思想,再由生天的思想演變成為往生的思想;進一步由念佛的思想與往生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往生淨土的思想。在佛經中,往生淨土的記載,肇始於兜率天內院的彌勒淨土,這可以說是念佛、念天、生天而演變成往生淨土的開端。由此,可以了知淨土思想淵源於原始佛教。

  淨土思想的淵源,雖可以溯源於佛陀時代。但是,近代有學者從歷史考證和社會背景,卻認為此一思想不是起自印度,有從波斯反傳入印度的可能。此說是源自拜火教“無量光”觀念的聯想性的想法,淨土的教主阿彌陀佛亦有無量光的意義,但與拜火教的光量並無必然的關系,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亦有此種光明的觀念。人類經過黑暗,都有渴求光明的想象,光明只是人類追求理想表露的象征。阿彌陀佛的含義雖然亦是光明,然而其具體的精神,卻完全是釋迦牟尼佛的發露。當然,佛教淨土的思想,也不能否認受到入侵印度的外來民族及帶來的文化交流的影響,以及婆羅門教的復興及其文化的影響等因素。

  印度的宗教形態,有泛神論和一神論兩種。屬泛神論形態的《吠陀經》,敘說了雅利安人自《吠陀》以來在生活上建立了眾神,托贊神之歌,希求現世樂。他們依時、依人安立不同的特定神只作為最高神,因而產生了似一神教的多神教;這可以說是印度神話以及宗教界的共同特點,佛教也是在此基礎上生長的,佛陀也並沒有否定婆羅門等教的神只觀。

  再來研究印度的歷史,就可以知道印度文化並非僅由雅利安民族所創造。在公元前後,有幾支外來民族入侵,不久被同化,締造了印度文化。波斯、伊朗、希臘、塞族等,對印度文化的形成都有重大的貢獻。例如《彌蘭陀王所問經》(漢譯為《那先比丘經》)就是希臘思想文化和印度思想文化交流的寶貴資料。大乘佛教時代的印度社會以及文化,外來民族的影響亦不少。例如出於《大集經》中的末法思想,是受到4—5世紀侵印的廓爾民族的攪亂所致。佛經中經尾出現的“末法五濁惡世”、“令法久住”、“當傳此經”等的記載,並非僅是為流通,或者經文上的修飾語,而是當時國家民族危機的反映。換句話說,流通分的流通悲願,體現出了當時印度國家和民族的危機,從而可以探知到人們對淨土的想往與渴求。

  再就內部條件而論,淨土思想的產生,不但有一般大乘思想所共有的條件,而且有獨特的內在條件。從佛教而言,信仰佛陀的人格是相當重要的。佛陀觀隨著佛教發展的時期而產生了變化,本生譚將流傳民間的故事與佛陀的前生結合起,借以宣傳菩薩道。這在“九分教”和“十二分教”裡,都有阇陀伽(本生)的經文。佛陀漸漸地被神格化,遂產生法、報、應三身說及十方諸佛說的思想,釋迦牟尼喪失了歷史上的人格,而變成了超人、異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之不同點,即在此佛陀觀的不同。古來大乘、小乘之分,究其根源亦不外於此。在原始佛教的教團裡,僧伽以佛陀為軸心,出家眾弟子皆屬聲聞乘。而聲聞乘弟子以己身解脫為務,沒有利他的信念,在家所依之“信行”靠佛陀一人的教化,顯然感到力弱,遂有菩薩道的產生。菩薩道的核心是“六度”。菩薩成就眾生,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等六波羅蜜從煩惱之此岸而達到解脫之彼岸。六度修行完滿,如屍毗王代鴿割肉飼鷹,為布施之滿相;普明王持不妄語戒,七日屈滿而捨國就死,為持戒之滿相;羼提仙人受迦梨王截手、足、耳、鼻,其心不動不恨,為忍辱之滿相;大施太子為救國而抒海,雖斷壞筋骨,終不懈怠,為精進之滿相;尚阇梨修第四禅定,於樹下兀然不動,鵲鳥於其頂上築巢,為禅定之滿相;劬濱大臣分閻浮提地為七分,以平息爭端,為智慧之滿相;這樣就可以達到學佛者最終成佛的目的。因此,發心學菩薩道的行者,一定要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心願,在無量劫中依願起修,遂可獲無生法忍,方能在十方宇宙的任何一個五濁惡世裡橫度無量眾生而不退卻。然而,未能獲得無生法忍的初發心菩薩,如《大智度論》所說:“新發意菩薩機解軟弱,雖言發心,多願生淨土。所以者何?譬如嬰兒,若不近父母恩養,或墮坑落井,火蛇等難,或乏乳而死,要假父母摩洗養育,方可長大,紹繼家業。菩薩亦爾,若能發菩提心,多願生淨土,親近諸佛,增長法身,方能匡紹菩薩家業,十方濟運,為斯益故,多願生淨土也。”所以,佛陀觀的變遷;聲聞乘與菩薩道的分別;使佛教至力於開顯真性;以及無相與有相,真谛與方便二谛的思維,即以妙有和具象的構想來敘述經典,而以“空”為基礎,顯示出真空妙有的世界。這雖然是大乘佛教所共通的內部條件,但對淨土思想的因緣,就更為殊勝了。

  除大乘佛教所共通的內部條件之外,淨土思想的產生亦有獨自的因緣。這有三點:

  第一,以信佛、見佛的大乘展開淨土往生說。在《經集》裡有記載說,有個婆羅門的行者,某天聽完佛陀之說法後返回南印度報告他的師父:“自從見過佛陀以來,日夜思念不忘,並向著佛陀的所在,日夜念佛陀。”因見佛而信佛、皈依佛陀的心情,不外是觀見佛陀後而產生的信仰。於此,信佛就是見佛、聞佛。換言之,接觸其佛陀的偉大人格後,始能確定信心。從《無量壽經》中,可以了知到淨土思想是以見佛為中心。就是說,於臨終時“見佛”來迎接並且將其帶往淨土。

  第二,諸行往生和念佛往生之二種立場。就《無量壽經》來說,該經的初期所示,是以諸行往生為中心,這是因為以出家眾為中心的緣故。但到了後期,諸行便以念佛一行所取代,見佛則以稱名所取代了。而這種變化,可能起因於當時行者的願望,而導使經典的編纂者敘述的轉變。

  第三,本願思想的展開和他力救濟論。亦可從《無量壽經》中之本願數,從初期的二十四願增至倍數的四十八願。本願思想為大乘菩薩思想的根干,淨土不過特別強調而已;淨土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法藏菩薩的本願成為“他力”而作用於一切眾生。

  綜合上述,淨土思想的因緣極為廣泛,並且隨著時代變化而發展。淨土思想在大乘佛教思想中,並非是預先就說好了的,而是產生於各個時代之民族和文化中的廣大群眾的悲願。

  第二節淨土思想的淵源

  淨土思想的淵源,雖可以溯於佛陀時代,然而其經典的具體成立,則在大乘佛教初期《華嚴經》、《法華經》之後。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時代,淨土的思想,還非常隱沒,暗淡無光,淨土的信仰也還偏於在家眾,出家僧侶重在解脫生死證涅槃,因此淨土思想自然就處在不太明顯的地位了。所以,小乘的經典中,有關淨土思想的記載不多,在《阿含經》裡只講到了彌勒淨土,彌勒是《阿含經》裡提到的唯一菩薩。《增一阿含經》卷一第6經中說:“彌勒菩薩經三十劫,應當做佛至真等正覺。”第3經又說:“彌勒出現時,聲聞三會。初會之時,九十六億比丘之眾;第二之會,九十四億比丘眾;第三之會,九十二億比丘眾,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這就是有名的“龍華三會”,描述彌勒未來成佛所渡眾生之多。《阿含經》還對“彌勒淨土”進行了述說:“未來久遠,當有人民,壽八萬歲。人壽八萬歲時,此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雞一飛。諸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女年五百,乃當出嫁。諸比丘,人壽八萬歲時,唯有如是病,謂寒、熱、大小便、欲飲食、老,更無余患。”這種理想世界,與我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相比又是另一種情趣。《阿含經》這些原始經典的片斷描寫,後來都匯入了大乘經典中,形成很多描述彌勒淨土的經典。《阿含經》中對彌勒淨土的描寫是最原始的,因此也是最樸實的。以後大乘經典所刻畫的彌勒世界,如:象征土地遼闊,交通發達的“大海水漸減”、“地無諸荊刺”;象征工農業進步,經濟富裕的“自然出稻香”、“諸樹生衣服”、“諸有欲便利,地裂而容受”;象征醫藥衛生發達,人類健康長壽的“人壽八萬歲”、“無諸有疾苦”;象征政治清明的“國土豐盛,無罰無災厄”;象征道德淨化的“彼諸男女,皆由善業生”等等,皆導源於《阿含經》,並直至影響著極樂世界等淨土思想的產生。

  原始佛教的教說中,認為佛陀的一切,是通師人所不能介及的,佛陀具有超人的聖格,普通人只能為佛弟子,聞佛陀的言教而修持得以自我解脫而已。如欲像佛陀具有種種悲願神通救濟人世間的妙用,到底是不可能,何況達到成佛,則更是不可能的事。到部派佛教,也是認為救濟眾生的活動是一種不可能的企圖,所以多傾向於出家僧團,重視寂靜主義,偏於消極的因素。但後來教團中有一部分先進者,因受當時環境刺激,不滿意這種無活動的形式,打破部派的傳統,以為不管任何人,只要能立大志,發大願,行菩薩道,終必可以成為佛陀,與佛陀同樣的救度眾生,到達最圓滿、最高理想的人格。但是,這最高理想的佛陀,並不是一生一世就可以達到的,現在只是做佛陀的候補者,即補處菩薩。要奠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行六度波羅蜜,以期將來成佛,這樣人人可以成佛的思想萌芽了。《阿含經》中所記載彌勒菩薩,就是候補佛陀的第一位菩薩,現居兜率內陀,這是往生淨土之端緒。

  本生譚中,菩薩所現種種形,只是釋迦牟尼佛一佛的前生,由此而發展成為各種菩薩本願思想,更由此而知道菩薩是成佛的正因。眾生若發大菩提心,廣修菩薩道,最後必定可以成佛的。再由釋迦牟尼佛一佛,演成為多佛的思想,所以大乘佛教有無量無邊的諸佛淨土。菩薩為達到佛陀那樣的崇高理想,以及救濟一切眾生,而立下種種大願,淨土就是菩薩為成就其大願所經營的道場。由釋尊一佛而產生多佛的思想;更由本生譚所敘述的種種菩薩行,而發展成為無量無數的菩薩思想,大乘的恆河沙數諸佛菩薩淨土,也就隨緣而成立了。十方諸佛以及無量無數的菩薩淨土,並不單是為自己而建立的,必與眾生共有,由此就有往生淨土的思想。往生在諸佛、菩薩國土中的一切眾生,當然也不是只為自己享受快樂而已,他們同樣效法的立大志,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並且又建立起自己新的淨土來接引眾生、救度眾生、教化眾生,以期達成自己的願望。從淨土中產生出來的淨土,這樣就構成了無量無數的淨土。

  小乘經典雖對淨土思想的記載不多,但已經從微薄的色彩中透露出了美麗的曙光。到公元一世紀大乘初期的馬鳴菩薩時代,才開始有淨土思想的弘揚。據《大乘起信論》說:“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或遇寒熱風雨不時饑馑等苦,或常見不善可畏眾生,被三毒所纏,邪見顛倒,棄背善道,習行惡法,菩薩居在娑婆苦海中,心生怯弱,深恐因此不能值遇諸佛、菩薩,深恐不能成就清淨信心,因是生疑卻退者應是作念: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皆得大神通,無有障礙,能以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眾生。初學菩薩作是念已。乃發大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德行,因生如是決定心故,於此命終,必得往生余佛剎中,見佛菩薩,信心成就,永離惡趣。如經中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回向願生,決定得生,常見彼佛,信心增長,永不退轉,於彼聞法,觀佛法身,漸進修行,得入正位。”《大乘起信論》又說:“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緣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由此可以知道淨土思想在早期的大乘佛教中,已經被普遍地弘傳並信仰。

  《般若經》出現之後,《般若經》的諸願之中,與淨土思想彼此相應,淨土法義遂大為興盛起來。如《大般若經》卷四五一《第二會願行品》雲:“有菩薩摩诃薩修行布施波羅蜜多,……作是願言:我為精勤無所願戀,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我當雲何方便濟拔諸有情類,令離邪定及不聚定,既思惟已作是願言:我當精勤無所顧戀,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這是以六度來說明嚴淨佛土的。菩薩道行者,就是要依其所發成佛的悲願,在無量劫中依願起修,逐漸完成艱苦成就佛果道業的歷程。在菩薩誓願修學無數修行法門中,依照初學者根性之深淺,修行入手處,也有無量的差別不同。在無量的差別修行法門中,總括來講,又有自力與他力之差別,因而形成了難行道與易行道說。何謂難行道與易行道留待後面的章節中詳述。此說的出現,淨土思想遂趨完臻,這應該歸功於龍樹菩薩。

  龍樹菩薩(約公元150—250年)是印度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大乘佛教由他而發揚光大,佛陀的根本精神,佛法的真義,因他而弘傳於世。龍樹菩薩是印度佛教中一位非常傑出的人物,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釋迦。他所著《十住毗婆沙論》中,闡述了難行道與易行道,專為怯弱眾生提示易行念佛之行法。他系統地解釋《般若經》而著《大智度論》,在該論中宣揚淨土教法。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中的《易行品》說:“阿彌陀本願如是:若人念稱我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又說:“及未來世彌勒佛,皆應憶念。”據傳說,龍樹菩薩入龍宮得見三種《華嚴經》,上本篇幅之大,無法衡量。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這兩種本子憑普通人的能力是不可能接受與傳播的。第三種本子只有十萬偈,四十八品,他便取了回來,弘傳於世間。故事傳說的真偽且不去管它,但至《華嚴經》的出現,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裡,在功德雲比丘那裡,才有說及念佛三昧與見佛的記載。《華嚴經》卷四六《入法界品》雲:“此普門光明觀察正念諸佛三昧……悉能睹見一切諸佛及其眷屬,嚴淨佛剎。” 《華嚴經》中還說:“得虛空等念佛三昧門,見如來普照法界及虛空界。”《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記述普賢菩薩勸進善財童子海會大眾以十大願王,導歸淨土。其偈雲:“我願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又雲:“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利樂一切眾生界。”

  龍樹菩薩為弘揚淨土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亦往生淨土了。《入楞伽經》裡有為龍樹授記的記載:“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專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起信論》中有馬鳴菩薩求生淨土的記載,《無量壽經》中也有天親(即世親菩薩)求往生淨土之心。更有印證淨飯王及七萬釋種安生安養(淨土)的記載。《十六觀經》中又有世尊指示韋提夫人及五百侍女同觐阿彌陀佛,而且淨飯王、韋提夫人等,皆是現得無生法忍者。可見大乘經論中記載諸大菩薩及利根行教往生或求生淨土之例不計其數,甚至文殊師利菩薩亦往生極樂世界。《觀佛三昧經》中說:“文殊菩薩自敘宿因謂,得念佛三昧,常生淨土,世尊復記之曰:汝當往生極樂世界。”

  公元五世紀之世親菩薩,他是印度佛教瑜伽行學派(唯識學派)的創始人之一,先於有部出家,入經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義,研究《大毗婆沙論》,並著《俱捨論》。他先抨擊大佛教,後經其兄無著菩薩之方便開示,棄小歸大,弘揚大乘教義。他著有《淨土論》,更大力倡導往生淨土之信仰。贊歎極樂淨土之莊嚴,闡說修習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等五念門,勸往生西方淨土。是故《淨土論》為印度唯一撰述之淨土論部,對後世影響甚為深遠。

  《法華經》是晚出的經典,被譽為“經中之王”。在《法華經》卷三《化城喻品》中,說及十方諸佛之事;“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阿閦,在歡喜國;二名須彌頂。東南方二佛,一名師子音;二名師子相。南方二佛,一名虛空住;二名常滅。西南方二佛,一名帝相;二名梵相。西方二佛,一名阿彌陀;二名度世間一切苦惱。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羅跋旃檀香神通;二名須彌相。北方二佛,一名雲自在;二名雲自在王。東北方佛,名壞一切世間無畏。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明十六王子在大通智勝如來所,出家學道,後來於各方成佛之事。《藥王菩薩品》說:“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處。”雖有十方諸佛,而在印度所流行的淨土,而實際上主要有三種:第一是彌勒菩薩為主的兜率淨土,第二是阿閦佛為主的東方妙喜淨土,第三是阿彌陀佛為主的西方極樂淨土。這三種淨土,大體是依印度佛教發展歷史的次序形成的。其中,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更為佛教學人所想往,幾乎替代了所有的佛國世界。

  第三節淨土思想的形成與轉變

  淨土思想之形成,學術界一般有共業招感說。業,為造作之義,意謂行為、所作、行動、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動,或單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與因果關系結合,則指由過去行為延續下來所形成之力量。業含有行為上善惡苦樂等因果報應思想,以及前世、今世、來世等輪回思想。本為印度自古以來所流行之思想,佛教即采用此觀念,作為人類向未來努力之根據。若造善惡之業,其後必招感相應之苦樂果報(異熟)。以有業因,故招感業果;非善非惡之無記業,則無招果之力。在佛教理論中的業,是一個極端復雜的多方面思想。在這多方面的思想中,最根本的說,業是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現象之因果律。業是行為,而任何行為都自然會產生一種力量,此力量又迫使人去作新的行為,此行為又產生新力量……如此行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為,輾轉相生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如圖:(圖略)

  根據業因,而復有共業與不共業。謂眾生共同之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間,此乃依報之業,稱之為共業。而個人的業因,能招感個人受用之五根之業者,則稱為不共業。宇宙間一切之形成,均系依據有情共業所感的理論而形成,而轉變,所以《八十華嚴經》說:“一切廣大諸佛剎,如影如幻亦如焰,十方不見所從生,亦復無來無去處,滅壞生成互循復,於虛空中無暫已,莫不皆由清淨願,廣大業力之所持。”

  宇宙間有無數淨土世界與穢土世界,其形成與毀滅,皆符合物以類聚,界與界聚,因緣聚散的原理。如《雜阿含經》第444經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眼藥丸,深廣一由旬。若有士夫取此藥丸,界界安置,能速令盡於彼界,界不得其邊,當知諸界,其數無量。是故比丘,當善界學,善種種界,當如是學。”第445經又說:“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雲何眾生常與界俱?謂眾生行不善心時與不善界俱,善心時與善界俱,勝心時與勝界俱,鄙心時與鄙界俱。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善種種界。”這界之意義,乃是在說明宇宙間萬物由因果所成無數差別種類的意義,當然就有由眾生業力差別,而形成不同於眾生業力因果相應的世界種類。物之類聚本來就是眾生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則,佛陀明確地指出:“眾生常與界俱,與界和合,如是廣說,乃至:勝心生時與勝界俱,鄙心生時與鄙界俱,殺生時與殺界俱,盜YIN、妄語、飲酒心時,與盜YIN、妄語、飲酒界俱;不殺生時與不殺生界俱,不盜、不YIN、不妄語、不飲酒,與不盜界、不YIN界、不妄語界、不飲酒界俱。”“不信時與不信界俱,犯戒時與犯戒界俱,無慚無愧時與無慚無愧界懼,信心時與信界俱,持戒時與持戒界俱,慚愧界俱。”並且要求“諸比丘,當善分別種種諸界。”界是各種范疇的稱呼。眾生的業力,一定依循自己所造的業軌運行,而趣往一定的范疇之內,生生世世輪回在自作自受的因緣聚會裡遭受苦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善不惡則不報;共同的業因,就會有共同的報受。此種業力與界相應的原理,不論佛出不出世,世間有沒有佛法的存在,乃是宇宙間本來存在的自我生存原則。

  眾生的“業力”與“界”相應的理論,遵循各眾生共業世界的業軌,遭受果報。極樂世界及所有的佛國淨土,也絕不違背物以類聚和界與界聚的原則。《大乘無量壽莊嚴經》中說:“極樂世界,大富無量,唯受快樂,沒有眾苦,餓鬼、畜生,阿修羅界及八難之報。”並且宣布成就往生的眾生,絕不會聽到眾生在地獄受苦的聲音,餓鬼道眾生苦難的聲音,畜生道痛苦的聲音,乃至不聞夜叉聲、斗爭聲、惡口聲、兩舌聲、殺聲、偷盜聲等一切造惡的聲音。這就是因為共業所感,佛的願力與眾生的修行業力,淨土無眾生造惡聲音。相對的則是天然環境的鳥類及寶樹、寶池所發出的優美的,贊歎修行、弘法、度眾的法音。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清淨喜樂。這淨土的殊勝,是眾生淨業的因緣共同創造出來的,所以《大智度論》卷三十七說:“能淨佛世界,成就眾生者,菩薩住處是空相應中,無所復礙,教化眾生,令行十善道及諸善法。以眾生行善法因緣故,佛土清淨;以不殺生故,壽命長;以不劫不盜故,佛土豐樂,應念即至。如是等眾生行善法,則佛土莊嚴。……眾生雖行善,要須菩薩行願,回向方便力因緣,故佛土清淨。如牛力挽車,要需御者,乃能到所至處。”

  眾生善業因果感報是由菩薩願力教化而成,菩薩願力完滿實現,淨土世界由是實現,此乃菩薩嚴土熟生的意義,故《大智度論》卷七說:“作福無量,無所標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復次,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由此可知,淨土的形成,不是佛一人大悲願力能成,亦無眾生某一個人願力能成,而是匯集諸佛、菩薩的願力與無數眾生清淨業力共同成就。

  穢土世界的形成與轉變之因緣,也超不出眾生感報的原則,據《十住毗婆沙論》卷三說:“不淨略說有二種:一以眾生因緣,二以行業因緣。眾生因緣者,眾生過惡故。行業因緣者,諸行過惡故。”《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佛告生漏梵志:“欲知由此人民所行非法故,使本有城廓,今日磨滅,本有人民,今日丘荒,皆由生民悭貪,結縛習行,愛欲之所致故,使風以不時,雨以不時,所種根栽,不得長大,其中人民死者盈路。梵志當知:由此因緣,使國毀壞,民不熾盛。……人民之類所行非法,便有雷電霹雳,自然之應,天降雹雨,壞敗生苗,爾時人民死者難計。復次,梵志!人民之類所行非法,共相競爭,或以手拳相加,瓦石相擲,各各自喪其命。復次,梵志!彼人民之類已共競诤,不安其所,國主不寧,各興兵眾共相攻伐,至大眾死者難計。或有被刀死者,或有稍箭死者。……由此因緣,使民減少不復熾盛……人民之類所行非法故,使神只不佑而得其便,或遭困厄,疾病著床,除降者少,疫死者多。……由是因緣,使民減少不復熾盛。”

  穢土世界有無量轉變之因緣,淨土世界也有無數轉變之因緣。對於淨土世界之轉變因緣,大乘經典中記載甚多,以《華嚴經•世界成就品》最為典型。“宇宙間有世界海微塵轉變差別,所謂法如是緣生緣滅故,世界海成無量成壞劫轉變。染污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轉變;修廣大福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信解菩薩住故,世界海成染污淨劫轉變;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世界海沌清淨劫轉變;諸佛菩薩各各游諸世界故,世界海無量大莊嚴劫轉變;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莊嚴滅劫轉變;諸佛出現於世故,一切世界海,廣博嚴清劫轉變;如來神通變化故,世界海普清淨劫轉變。如是有世界海微塵數。”

  什麼是染污轉變?什麼是染淨劫轉變呢?經中偈頌作了解釋說:“一切諸國土,皆隨業力生,汝等應觀察,轉變相如是:染污諸眾生,業惑纏可怖,彼心令剎海,一切成染污。若有清淨心,修諸福德行,彼心令剎海,雜染及清淨。信解諸菩薩,於彼劫中生,隨其心所有,雜染清淨見。無量諸眾生,悉發菩提心,彼心令剎海,住劫恆清淨。”穢土世界乃是眾生三界業行所形成的果報雜染世界,六道輪回業報,染污為甚,當穢土世界如娑婆世界之眾生共業因緣告一段落後,此世界自然形成染污劫轉變的因緣。淨土世界雖是眾生福德因緣共業所成,但是其中天、人、聲聞、緣覺、菩薩業種,染淨相雜,當淨土世界眾生共業因緣隨佛本願度生因緣及個人行願力演變時,淨土佛國自然形成另一種染淨劫轉變的因緣。

  穢土世界與淨土世界雖然同是眾生業力所感,但因形成的因緣各異,所得的果報自然不同。穢土世界的眾生在六道共業中輪回,所居國土的演變,在宇宙中成、住、壞、空的生滅循環運行不已,便是此界眾生惡業因緣所使然之。穢土世界的眾生不知佛法僧三寶的偉大,能創造增上善的福德因緣,雖有諸佛出世教化,但因多數眾生根器淺薄,不知修學佛法,造作惡業,致使佛涅槃後,眾生更不知如何去穢修淨,惡業自然驟增,而導致佛法速滅,穢土的演變,愈加成為惡業增上的衰敗因緣。而淨土世界的眾生,福慧雙足,深知修淨去穢的佛法真理。在佛涅槃後,眾生仍依法修行,致淨土形成善業增上的轉變因緣。

  佛國眾生就是這樣在佛住世時及佛涅槃後皆在聞法修行中精進,深入正定,趣向解脫生死,成就無上佛道,縱然阿彌陀佛涅槃後,佛法仍能久住世間,眾生如法修行,使淨土世界在佛涅槃後而形成另一階段的淨業轉變因緣。《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講述到淨土往生者在佛國修行之情形,以及諸佛願力接引眾生往生淨土的目的,兩者合二為一,均是先以“涅槃解脫”為志願。在極樂世界中,已經了脫生死者不計其數;未來天、人、聲聞聖者踏上解脫生死的根本修行目的,亦不計其數;或者悲願深切的天、人眾生,因一念悲心成就,乘願度生者,亦不計其數。當天、人眾生有了生死解脫的修行基礎,將來乘願度眾生,就能像淨土中的大菩薩一樣,盡未來際,得無生法忍,在成佛的菩提道上,永不退轉,隨時普施甘露法雨,觀機逗教,自在而為。經中旨在說明,眾生的修行環境、澄瑩化身、聞法因緣、度生悲願,無一不在佛的本願力攝持下,眾生受阿彌陀佛深緣化導,或證入涅槃,或登入菩薩不退地。無數眾生隨阿彌陀佛發大悲度生願,於十方世界,乘願度眾生。無數眾生受佛淺緣化導,或者在他方世界聽聞佛名,啟發學佛信願,便在他方世界,隨緣修行,未往生淨土……。因此,當阿彌陀佛與十方世界有緣眾生的本願接引,度化因緣,到達某種不可思議的攝化層次時,阿彌陀佛此一段的度生因緣即將轉變,阿彌陀佛成佛的淨土世界亦將成為某種染淨轉變的因緣。此時,阿彌陀佛便將涅槃。

  阿彌陀佛的正法滅後,觀世音菩薩成就無上正覺佛果,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那個時候極樂世界已改稱為“眾寶普集莊嚴世界”。爾後當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正法滅後,大勢至菩薩即於彼淨土中成佛,佛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十號具足。那個時候的佛國世界,亦是眾寶莊嚴。佛身壽命,乃至佛滅後的正法住世時間,均與普光功德山王佛正法住世一樣的無量無際,不知其極……由此可知,阿彌陀佛成佛的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正法滅後即隨觀世音菩薩成佛的應化因緣開始而轉變,轉變成以觀世音菩薩成佛後所應教化的宿緣眾生為主的另一個佛,及與佛有緣眾生共業因緣而成的淨土佛國。這是淨土諸經依共業所感的觀點,進一步發揮業力與因果的思想具體內容,亦是修證佛法說明淨土世界形成思想的主要依據。

  十方淨土,均隨每一尊佛與宿緣眾生的業力因緣不同,而有深淺難知的差異,由是形成與轉變的因緣,亦有深淺難知的過程,不可測量。而諸佛與眾生緣之深淺,應化宿緣之先後,乃至到何種層次,應受那一尊佛所引渡、解脫、授記,以及聖人超越時空的證智覺海所形成的佛與眾生之間不可思議的業網應化關系,更是決定十方淨土形成與轉變的遠因所在。此乃是大乘淨土學者研究淨土的一個課題。

 

上一篇:正淨法師:華嚴念佛三昧論淺釋(一)
下一篇:弘學居士:淨土探微 第二章 淨土思想在佛法中的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