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超然法師:《金剛經》白話(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白 話

姚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譯

中華習教沙門超然 白話

沙 門 來 華 白話證義

 

第一分 金剛法會的緣起

這些內容,是我阿難親自聽佛說的。

當時,佛陀在中印度的捨衛國,一座名為祇樹給孤獨園的道場當中,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共同安住修行。這一天,到了快用齋飯的時候,佛陀便搭上袈裟,親自托著自己的缽,緩步走入捨衛城中乞食。按照每天的次序,依次進行。得到適量的供養後,便托缽回到祇樹給孤獨園。用完齋飯,收起袈裟來,將缽洗干淨。把赤裸的雙腳洗淨擦干,親自鋪設好法座,安然地坐到上面。

 

第二分 須菩提尊者問法

這個時候,德高年長的須菩提尊者,在大眾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整理好衣服,按禮節坦露右肩。然後左腿半蹲,右膝跪在地上,雙手當胸合掌,非常恭敬地向佛說道:

“世尊!您的功德真是太稀有了!因為您能夠善巧地幫助菩薩們安心,保護大家的正念;並且善巧地把佛法寶藏和利益眾生的事業,交付囑托給諸位菩薩們,代代相傳。”

“請問世尊,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已經發起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那麼,他們的心應該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降伏心中的煩惱呢?”

佛陀這樣回答道:“太好了,太好了。須菩提,就像你說的那樣,如來能夠善巧地幫助菩薩們安心,保護大家的正念;並且善巧地把佛法寶藏和利益眾生的事業,交付囑托給諸位菩薩們,代代相傳。現在請你仔細聆聽,如來將要為大家解說。告訴已經發了菩提心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們,應當讓自己的心這樣安住,應當這樣修行,應當這樣降伏心中的煩惱。”

須菩提尊者回應道:“是的,世尊。我們大家非常高興並期待您的說法。”

 

第三分 大乘佛法的真正宗旨

於是,佛陀這樣告訴須菩提尊者:“諸位大菩薩們,應當這樣觀想並化解心中的煩惱:所有一切種類的眾生,不論是卵生、胎生,還是濕生、化生;不論是有身體形相,還是沒有身體形相;不論是有思維活動,還是沒有思維活動,或者既不是有思維、也不是無思維(非想非非想)的眾生;我都應當度化它們,到達不生不滅的無余涅槃。像這樣度化了無量無數無邊數不清的眾生,而實際上,並沒有哪些眾生得到了無余涅槃。為什麼呢?須菩提啊!因為,假如菩薩還有自我形相的執著,他人形相的執著,一切眾生形相的執著,以及壽命相續形相的執著。那麼,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薩。”

 

第四分 無住布施的妙行功德

“還有,須菩提,在修行布施方面,菩薩們對於任何事物,都應當以無所住著的心(所謂不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而進行隨緣自在地布施。也就是說,既不要執著於事物的形狀、顏色和數量等色法而進行布施,也不要執著於事物的聲音、香氣、味道、觸覺或者道理觀念等任何一個方面而進行布施。須菩提,菩薩們應當這樣布施,不偏重於任何事物現象,也不服務於任何目的,這叫做不住相布施。”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如果菩薩不住相布施,他的福德就不可思議,無法稱量。須菩提,你怎麼想呢?東方虛空的大小是可以想象或者度量的嗎?”

“不可以的,世尊。”

“須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以及上方和下方虛空的大小,是可以想象或者度量的嗎?”

“不可以的,世尊。”

“須菩提,菩薩不住相布施的話,他的福德,也和虛空一樣不可思議,無法稱量。須菩提,菩薩們應當遵照如來的教導,而如實安住。”

 

第五分 離虛妄相見如來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可以通過身體相貌如何,來觀察並見到如來嗎?”

“不可以的,世尊。不可以通過身體相貌,觀察並見到如來。為什麼呢?因為以如來的觀察,所謂的身體相貌,並不是實有的身體相貌。”

於是,佛陀告訴須菩提:“所有的一切形相,都是虛假而不真實的。假如有人在見到一切現象的同時,就完全明白它是虛妄的假相,他就見到了真正的如來。”

 

第六分 善根眾生得正信

須菩提尊者恭敬地向佛陀問道:“世尊,難道真有一些眾生,聽到您這樣的言語開示,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嗎?”

佛陀告訴須菩提:“請不要這樣說。如來涅槃以後,甚至到了末法五百年的時候,仍然會有持戒清淨,修福修慧的菩薩們,對於這樣的言語開示,能夠生起真實的信心,把它當作最真實的法義。你要知道,像這樣的人,他們在過去世,絕不僅僅在一尊佛、兩尊佛,或者三、四、五尊佛面前種過善根,而是已經在數不清的千萬尊佛面前種過善根。”

“如果有人聽到如來這樣的言語開示,哪怕只生起了一念間的清淨信心。須菩提,如來心中完全知道,完全明了。這些眾生,以一念間的清淨信心,得到了無量無邊的福德。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在一念清淨信心當中,放下了自我形相的執著,放下了他人形相的執著,放下了一切眾生形相的執著,也放下了壽命相續形相的執著。他們甚至放下了一切法相的執著,也放下了一切法相虛無的執著。”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眾生的心,如果被形相所牽掛的話,那就說明他們執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如果被法相所牽掛的話,那就說明他們執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如果被法相虛無所牽掛的話,那仍然說明他們執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倘若如此的話,這些眾生將無法生起哪怕一念間的清淨信心)。”

“因此,你們大家不應當執著於法相實有,也不應當執著於法相虛無。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如來經常告訴大家,諸位比丘及眾弟子,倘若知道如來所說法義,就像渡人過河的筏子那樣作用的話;他就明白了,真實的法義(像筏子一樣)尚且應當隨時放下,更何況那些虛無的法義呢!”

 

第七分 得無所得,說無所說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如來真地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嗎?如來真地有法可說嗎?”

須菩提尊者回答:“按照我理解佛陀所說的法義,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法叫做無上正等正覺;也沒有確定的法義,如來可以宣說。為什麼呢?因為如來所開示的法義,都不應當執著,也無法准確地描述。它們既不是實有的法,也不是虛無的法。道理何在呢?因為一切解脫的賢者和聖人們,只是因為對於無為法證入的深淺不同,而顯現出了表象差別而已。”

 

 

第八分 一切正法出於此經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如果有人用堆滿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銀、琉璃、水晶、砗磲、赤珠、瑪瑙等七種寶物來進行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

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福德,並沒有什麼實質的福德本性,只是一些善因緣而已,因此如來方便地說福德很多。”

“須菩提,如果另外有一個人,能夠在這部經當中,信受持誦哪怕其中的一個四句偈語等內容,隨緣為別人講解。那麼,他所獲得的福德將勝過前面的人。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佛陀,以及佛陀所成就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都是從這部經出生的。須菩提,你要知道,所謂的佛法,並不是實有的佛法。”

 

第九分 一切賢聖心相寂滅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初果須陀洹會生起這樣的念頭:我已經證得了須陀洹果。他會這樣想嗎?”

須菩提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須陀洹雖然是初入聖流的意思,而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聖人境界可以進入。相反,正因為他的心已經不會迷入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界,所以叫做初果須陀洹。”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二果斯陀含會生起這樣的念頭:我已經證得了斯陀含果。他會這樣想嗎?”

須菩提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斯陀含雖然是一往來的意思,也就是命終先升天一次,再回到人間就能夠證得阿羅漢果。而實際上,他的心並沒有往來之相,所以叫做二果斯陀含。”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三果阿那含會生起這樣的念頭:我已經證得了阿那含果。他會這樣想嗎?”

須菩提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阿那含雖然是不來的意思,也就是命終升到天上,於天界證得阿羅漢果,不再回到人間。而實際上,他的心猶如虛空,根本就沒有不來之相,所以叫做三果阿那含。”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四果阿羅漢會生起這樣的念頭:我已經證得了阿羅漢道。他會這樣想嗎?”

須菩提說:“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個實有的法叫做阿羅漢。世尊,倘若阿羅漢會起這樣的念頭:我已經證得了阿羅漢道。他就已經執著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命相,怎麼能夠稱為阿羅漢呢!”

“世尊,您稱贊我得到了遠離分別的無诤三昧,在所有的人當中是最了不起的,是第一離欲大阿羅漢。世尊,我卻絲毫沒有這樣的念頭:我是離欲大阿羅漢。世尊,倘若我會起這樣的念頭:我已經證得了阿羅漢道果。世尊就不會稱贊說:須菩提是了不起的寂靜行者。正因為須菩提根本就沒有造作的身心行為,所以如來稱贊須菩提,是了不起的寂靜行者。”

 

第十分 無住無得莊嚴佛土

佛陀問須菩提尊者:“你怎麼想呢?如來過去世在然燈佛面前,確實因為某種法而得到了授記嗎?”

“沒有,世尊。如來在燃燈佛面前,根本沒有得到任何法。”

“須菩提,你怎麼想呢?難道菩薩真地會去莊嚴佛土嗎?”

“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莊嚴佛土,並不是真的有佛土可以莊嚴,只是把菩薩利益眾生的事業方便叫做莊嚴佛土而已。”

“因此,須菩提,諸位大菩薩應當這樣生起清淨心:既不應當住著萬物色相而生起自心,也不應當住著聲音、氣味、口味、觸覺和觀念想法等而生起自心。應當無所住著地自然顯現本心。”

“須菩提,譬如有一個人,他的身體像眾山之王的須彌山那樣高大。你怎麼看呢?他的身體算不算高大呢?”

須菩提回答說:“非常高大,世尊。為什麼呢?因為以如來的觀察,身體並不是實有的,只是方便地稱為高大之身罷了。”

 

第十一分 受持此經勝過布施

“須菩提,如同恆河中所有沙子的總數,有那樣多條恆河。你怎麼想呢?所有這些恆河中的沙子,到底多不多呢?”

須菩提回答說:“非常多,世尊。只是這些恆河,就已經多的數不清了,何況其中的沙子呢!”

“須菩提,我如今實話告訴你。如果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用堆滿了剛才所說的恆河沙總數那樣多個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來進行布施。你說他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呢?”

須菩提說:“非常多,世尊。”

佛陀繼續告訴須菩提:“如果另外有善男子或者善女人,能夠在這部經當中,哪怕信受持誦任何一個四句偈等內容,隨緣為別人講說。那麼,他(她)所獲得的福德,將勝過前面的人。”

 

第十二分 尊重此經即正法

“還有,須菩提,只要有人講說這部經,哪怕只講其中的一個四句偈等內容。你要知道,講經的這個地方,一切世間的天人、人、阿修羅都應當恭敬供養,就像供養佛塔佛寺一樣。更何況有人能夠完整地受持讀誦這部經呢!須菩提,你要知道,這個人成就了最了不起的,第一稀有的妙法。如果這部經典所在的地方,就等於有了佛陀;受持這部經的人,就是令人尊重的佛弟子。”


 

 

上一篇:超然法師:《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白話
下一篇:超然法師:《金剛經》白話(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