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藥師山·紫虛居士:淺說庵摩羅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淺說庵摩羅識
藥師山 紫虛居士

  佛經提到庵摩羅識之處,主要有二:一是《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其二是《金剛三昧經本覺利品》:「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庵摩羅,何以故,一切眾生覺,常以一覺覺諸眾生令彼眾生皆得本覺」。又言:「譬如迷子,手執金錢,而不知有,……,貧窮困苦,……,,其父見子有如是事,而告子言,汝執金錢何不取用,其子醒已,……,其父言,……,所得金錢是汝本物,……,庵摩羅者亦復如是,本無出相今即非入」。

  由以上資料看來,本人認為,庵摩羅識的識性(即功用)應該就是不生不滅、眾生本具的「空如來藏」(或空性、佛性等)的妙功用,也就是「本覺」之義。《金剛三昧經》這段文字,是說諸佛如來常以修行而證得的始覺(一覺之義),教導眾生使其得證入本覺(或庵摩羅識);類似由修耳根圓通悟入十方圓明的狀況。

  就庵摩羅識的識相而言,其種子存於阿賴耶識中,其性質與阿賴耶識種子相同,皆屬識性(即屬有漏,具有無明之性質);但其特點是尚未被業障所染著,是極清淨的「有漏種子」,除了未具「智性」之外,其與空如來藏的智種子完全相同。其種子被染之後,就成為阿賴耶識的識種子;而在阿賴耶識的污染識種子淨化過程中,最後必須形成庵摩羅識種子,才能轉為不空如來藏的智種子。至於何等境界才是入庵摩羅識?筆者認為至少必須證得大圓鏡智的妙功用,且其部份阿賴耶識識種子已去除垢染,只是未轉其識性為智性。可能是應身佛、妙覺菩薩或一些等覺菩薩皆可入此境界。

  庵摩羅是一種植物,譯為無垢清淨之義,梁朝真谛法師創攝論宗,他在第八識之上另立「第九識」,此即庵摩羅識,他們認為轉阿賴耶識之迷而回歸到庵摩羅識,即是覺悟清淨之位。《三無性論》認為此識無顛倒;《轉識論》認為此識屬實性;《十八空論》認為此識是自性清淨心,當被客塵所染則為不淨。《宗鏡錄》五十六說:「阿摩羅(注:即庵摩羅),翻無垢識,體非一異,名真如識」。在《楞伽經》(宋譯本)稱此為「真識」。由這些「論」看來,此識的功用應與空如來藏相同,皆是「實性」、「清淨圓悟」之性質。但玄奘大師認為此識是阿賴耶識之異名,故並不另立此識,玄奘大師認為第八識有染淨二分,其染分是有為有漏,即阿賴耶識;其淨分是無漏,即四智,即庵摩羅識之義(見丁福保編著的佛學大辭典),若依此解釋,則玄奘大師的庵摩羅識種子與佛性論所說空如來藏智種子類似,這些皆屬無漏智性(不生不滅),但本人不認為如此,本人認為庵摩羅識種子乃無始無明之後的妄想所生,屬虛妄性的有漏種子,與阿賴耶識識種子性質相同。

  其次,攝論宗的真谛法師認為修行要轉第八識為庵摩羅識,其之說法,若就「功用」而言,則與一般佛書之說,成佛時破無始無明轉八識為四智之說相同,但本人認為若就種子而言,則真谛之說似乎有問題,因為依玄奘大師之說,庵摩羅識種子是第八識的淨分,屬無漏智性,不必「轉」成智,也不可轉。故真谛之第九識種子似乎是由已染的第八識種子而來,既已染,則非無漏智性之種子,如此則不是修行之究竟,故真谛說修行要轉第八識為庵摩羅識,此說有可議之處,若真谛所說之第九識種子是清淨無漏,則不能成為第八識有漏種子,則其說就同玄奘大師之說,但應不是如此。

  在緣起上,玄奘大師也許認為法界中最早存在的就是染淨和合的狀態,此與如來藏論之立場(如楞嚴經)不同;後者認為最早存在是「本覺」狀態,由於不明原因的明覺(即無始無明),於是有眾生出生,「本覺」是不生不滅的無漏狀態。只是玄奘大師的此種「和合」論點,不能解釋「頓悟」的問題。依《楞嚴經》的論點,則無始無明可以頓破,例如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就說:「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由此可以頓悟。《楞嚴經》說:「理可頓悟,事要漸修」,此中的「理」應是指「理佛」,即眾生本具的空如來藏(詳細參考藥師山通訊第50期本人的文章)的妙功用,也就是本具的四智妙用。「事」應是指「事佛」,此指不空如來藏智種子的成就者,這是筆者的觀點。筆者認為「智的妙用是可頓悟,但不空如來藏的智種子必須漸修,經轉識種子成智種子後才可得」。

  最後,我們由形成識(含功用與種子)的「三相」來看此庵摩羅識,形成識的過程。最早是業相,這是無始無明出現之後發生的情況,就如同一個人忽然莫名其妙帶上紅色眼鏡(形容無始無明)的當下,此時尚記得原本的狀況,這時候忽然出現的虛妄性種子(與其原本智種子相同)即庵摩羅識種子,此時識的功用(即心的功用)尚屬「智性」;但與原本的大圓鏡智稍不同(一個是未戴眼鏡,一個是帶眼鏡但尚清楚記得本來狀況),此即庵摩羅識的智用。此後因為時間日久,過去記憶漸忘,以致所見塵境逐漸認為是紅色,此過程即為轉相,最後就習慣紅色塵境,忘了過去本來境界(此即真相),此時的庵摩羅識種子已完全變成阿賴耶識種子,心的功用也成為阿賴耶識的識用。此識用(谕為認識紅色境界)與原第九識的智用不同(認本來境界),而此第八識乃虛妄性,屬無始無明才有,不是第九識「所變」。

  結論:庵摩羅識又稱第九識、真識、真如識、無垢識及清淨識等,其功用如同空如來藏的智用,皆屬無漏法,屬智性之法。其識種子清淨未染,但屬識性有漏法,故會被染而成為阿賴耶識種子。在空如來藏中,大圓鏡智的妙用是當對客塵時,其會取出相應的智種子;而庵摩羅識的妙用亦如此,只是其取用的是清淨無染的識種子。

 

上一篇:心律法師:口善心不善 枉把彌陀念
下一篇:藥師山·紫虛居士:成佛之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