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中觀想心得報告
講述/藥師山 紫虛居士
整理/周國運
2007.05.27
前言
觀想跟定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定一般來說如念佛也是一種定,定為三摩地的意思,修定的方法類似空觀的方法,如奢摩他、三摩缽提,而奢摩他跟三摩缽提基本上不太一樣,入定是進入三摩地,在三摩地裡起觀就是三昧耶,而金剛頂經裡提到三昧耶,就是在定裡面起觀,也就是在三摩地裡起觀,是很有用的東西,今天主要講什麼是「觀想」?
什麼是定?
定是什麼?就是把心集中在一個地方,簡單的說置心一處就是「定」,
不論是用什麼方式,只要能把心念集中在一個地方就叫做定,比如把心念集中在手上一點,集中在眉心、肚臍、集中在任何地方,或是看著地上一點,都叫做定,這是固定點的定;另一種定是動中的定,如念佛就是動中定,念佛不是觀,念佛是一種定,念佛念到很快很快的時候,進入到某種境界也是一種定,看著地上一點是屬於靜的定,非常沉靜的定,又如數息的方式跟著呼吸走來走去也是屬於動的定,所以本身有在動但心慢慢集中在某一地方,念佛號有在動,心定在佛號上面,而定可以看著一個地方,使得心可以靜心可以定。
不論是做奢摩他,三摩缽提都有兩個東西,一個是心即能看的心,一個是境即所觀的境,稱為能所,心在定此心即能定,定有個對象,就是所定。
就如剛提過的念佛,心在念佛,對象就是佛號,這屬於動中定,念佛號一直在變的,但心定在佛號上,又如看某個地方,那個東西一直在動的,好比看著下雨的狀況,也可以定看到水在流也可以定。看水在流也可以定,聽著瀑布的聲音也可以定,專心的聽著聲音,可是心不動,心不會跟著跑那也是一種定。
總而言之,心不會動來動去就是定,置心在一個地方就是定。
所以念佛最好是念到能夠心不跟著動,若心動來動去就不是定了,
到了很沉靜的定就可以解脫許多煩惱及各種雜念等等總總困擾。
什麼是觀?
觀是心要動的,觀是要想的,所以觀跟想常常會放在一起。不止眼可以看的,心也是可以看,心在看的時候心也在動也在想,在想一些事,叫做觀想,如修本尊,看本尊是什麼樣子,這時候的心是沒有固定的,心跟相有在動的,這個的觀是一種慧,故定是智、觀是慧,定的成就,是得到智,這個智是本有的,也就是眾生本有的智,如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還有相關的智,這些智在眾生本具的,這種智都是在定裡就可以得的,進入了甚深的定之中,就可以得到各種智;觀的成就是得到慧,經常修觀可以起用的慧,不是一般所稱的智慧,而是可以做某些事情的神通力。
觀要觀什麼?
有些人觀著佛相,好比看著阿彌陀佛,這只能算是一種轉境,這種不是真正的觀想,這是把心轉換為一個東西而已,心本來在妄想,把它轉成想著阿彌陀佛的相,或是在打坐前想著很安靜很寧靜,類似這種都是轉境,就是把心中很煩亂的地方,轉到一個好的地方去,這種轉境有時對人有好處,對心理健康有幫助等等,所以很多人都誤會是看著佛相,天天看把佛相在心裡描繪起來,就是觀想,但這不是觀想只是轉境,這是意識心的作用,看久了之後眼睛閉上,就可以看到佛相,這是人的第六意識本來就有的作用,好比天天看著一枝筆的樣子,久了就心境就在那支筆上面,這是一種轉境而已,這點各位一定要知道,有某些道場是這樣教的,而即使天天看著佛相,也沒什麼不對,可以觀出一點東西出來,久了也是會有一點點的成就,只有五蘊身的層次,是在大腦的皮質上的東西,今天看明天看就是在大腦皮質上的記憶,沒有什麼大不了,等於是大腦皮質上的東西再叫出來看一看而已,算是小小的觀想層次很低,大部份這種觀想沒有很大的作用。當然,若有佛力加持那另當別論。
曾經有一個博士以這樣方式去觀,他觀到觀世音菩薩叫祂來就來,
他說眼睛一閉觀世音菩薩就在前面,叫祂遠走近走,一下觀遠一下觀近,他自以為這樣就是觀想,最後他就慘了不行了,這就是意識心的作用,再加上自己的定力就可以一下觀遠一下觀近,而YIN業現前時就很慘了!因為這種觀想僅在意識心,最後有YIN業現前時就嚇倒了,之後便不敢再什麼觀,所以觀想不是自己劃個圖畫,這種觀想不易有成就。
觀想是要「自現影相」
「自現影相」這較易成就的(但要有佛力加持)觀想,這個影相不是有也不是沒有,如果影相你認為是假的,那麼觀想就完了!失敗!否定相的存在。自現影像屬於比較高層次的東西,修本尊的人,若自現影像後,認為這是魔現出來的本尊像便沒有用了,很危險可能以後都不敢修本尊了。這個影像,是非空非有,要持這種念去觀,因為這種相出來若說是假的,就變成對「相」沒有信心,懷疑東懷疑西以後就做不好就沒辦法修下去,若執為實有那也不行,那就陷入意識心的層次,而這個相跟妄想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對一個本尊相的出現,要怎麼去認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在定裡出來,一旦認定錯誤,馬上會陷入修行上的問題,這是真相的一種特質,這是在講真正的相,相的一種特質,如妄想就像是虛妄的蛇,真相就像是如麻做的繩子,特質就是非真非有,一定要這樣的觀,不然修本尊修行會有障礙。
「自現影相」現什麼東西?是怎麼的一個現法?
本尊觀想怎麼觀出一個相來,必須要透一個灌頂的方次,透過灌頂,佛菩薩會做出一個相,在被灌頂人的名色裡面建一個相!現相呢?就是透過觀想把相做出來,自現影相就是打坐時脫離了五蘊身,深入名色時把佛菩薩給的相顯現起來,另一種層次比較高的相不是建立在名色之中,而是建立在如來藏之中,當第八識清淨無明已破除的人,可以把相直接建立在如來藏裡面,是透過如來的灌頂,也就是報身佛層次的如來,直接在把本尊相建立在如來藏之中,這種觀想觀起來就非常迅速,灌頂完沒多久本尊就觀起來了,而相非常的清楚非常地好。
而建立在名色之中(第六意識)的相就要比較久的時間,其差別就是在如來藏沒有無明,故觀想會比較快,非常有用,相的用處很大,就是在如來藏裡灌一些種子,這些種子就建立起相,建立起本尊所需要的樣子,但一般人不可能做到,那麼在如來藏建立好相之後要如何觀出本尊呢?是要透過月輪,由月輪去觀然後經過了妙觀察智,這樣就現出了本尊,所以這也要月輪觀修的很好的人,本身具妙觀察智才能做,這是高層次的觀想,妙觀察智類似我們的第六識但沒有無明,完全是智用,也就是沒有無明的用,所以這個力量很大,現出來的本尊就如同高層次的佛菩薩一樣,可以做很多事,神通力也非常的大,相當於化佛,在藏密為即身成就可修到化佛,但至少要做到化身菩薩,才能做到妙觀察智。
問:
像在名色中建立的,然後本尊出來之後,本尊再由空中起用再修行會不會跟如來藏建立的相一樣?另本師佛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時候,如來在灌頂是屬於那一種?
答:
這是兩個不同的法,基本上建立的點不一樣,所以一種是報身佛的層次,另一種是在菩薩的層次,有很大的不同,能力上有很大的不一樣;本師佛在菩提樹下成佛的時候,是屬於在如來藏由如來灌頂的,也是在金剛頂經的所提的灌頂,但本身必須能具備現月輪觀及妙觀察智的能力,有這種能力的人可以修這種本尊,還可以同時修好幾個,這種的修行稱為無上密乘,進入無上瑜珈,這種修行者知道佛菩薩的各種秘密。
什麼是諸佛菩薩的秘密?
就是修行者所要觀的菩薩本尊相關的事情,比如修某尊金剛,必須知道這尊金剛的整個法脈傳承,這尊金剛是什麼樣子,種子字是什麼,咒語是什麼,這尊金剛有什麼功德,能要做什麼事,修法是要怎麼修,跟這尊金剛的相關菩薩護法有那些?這叫諸佛菩薩的秘密。
實例:如修金剛總持的修行者,金剛力來自普賢王如來,種子智是什麼?本尊的咒語是什麼?手印是什麼?這尊金剛能做什麼事?在法界做的是什麼工作?相關佛菩薩護法都要知道這樣才是進入無上密,還不止如此,還必須得到金剛總持的整個普賢王如來系統灌頂才能修行,這樣就可以在如來藏裡面建立一個相,經過月輪和妙觀察智後馬上就現出來,這些相可能馬上就可以用,非常的神奇,故稱為無上密,這是觀想的最高層次,觀出來後神通力就非常大了。
所以觀想是自已現的,不是意識心在那邊弄,根本就是佛菩薩弄好了,去看看把相顯現出來的,故稱為「現本尊」,在密教非常重視灌頂,如要修無上密有非常多的灌頂,修一個本尊有時要經過很多如來同時的灌頂,首先是發願,先發大願要做什麼事,得到佛菩薩的許可後,就可得佛菩薩的許可灌頂,接著才可以傳法灌頂,等到法界金剛及各護法都認同,這樣才有法界力才有辦法做事情,然後如金剛頂經中以什麼來命名,所以程序為「發願」然後佛菩薩「許可」再然後「傳法」最後是「命名」,經過這四個程序後才可以成就一尊金剛或者菩薩,所以觀想不是意識心去劃一個佛菩薩,這種自劃是沒有用的,如同自封五星上將一樣一點用都沒有,這不是真正的觀想。
那麼要如何修成一位本尊呢?(可參考藥師山通訊第26期之本尊法修持)
首先要先發大願,這個願力是不是很大,從那個識出來的,是表面的還是真正的由內心出來的,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是從很深的潛意識出來的,佛菩薩灌頂後本尊相一下就出來了,修無上密的修行者可以同時有好幾個本尊,在法會裡可以做很多事的,原因就是要有很大渡生的願力,但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問:
如已是好幾地的菩薩並無本尊,而且是地上位的菩薩,為什麼沒有本尊?
答:
有些菩薩若無特殊願力則不會有本尊,地上位的菩薩雖然有在渡生,但是並無特別的願,故也無本尊,而這種特殊的本尊都有特殊的願力。
名色本尊的修行方法
另一種名色的修法,層次稍低,大概是在地前位到初地的修行者所修,一樣也需要有願力才能修本尊,例如在世間為了做某件事情,建立這個相後要慢慢去修,因為本尊相建立在第六意識裡,業障無明等什麼都有,所以剛開始去看本尊相都是很暗的(但其實這己經算很不錯了),有的看起來都黑黑的完全不亮,這表示業障還很多,所以要慢慢把業障消掉,本尊相才會有用。
有很多修行者沒有本尊也沒有什麼特殊的願,修行也十分精進,就一直靠著一般的佛法內觀,也是可以修的很好,只是相對比較辛苦,如修空的修行者,累生累世修定力,中陰身靠定力來掌控,有些修相的修行者也沒有本尊,因為也沒有很特殊的願,就是修相法累積福報久了之後,功德足夠了再修點空觀,福報功德都做的很好,而且累生累世修天,在天界修行一樣也可以修到地前位菩薩甚至地上位菩薩都有可能的。
修本尊就先前所說在名色中建立一個相,然後觀出來就是所謂名色本尊,什麼時候會成功呢?就是本尊相極光亮,這名色的本尊相就修好了。然後就可以修精神身的本尊,有時稱為「精神身本尊」,就是按照名色的本尊相,用持咒的清淨心,不斷的去觀想,然後想出那個身,變成那個相就是精神身的本尊,精神身的本尊修好之後再與肉身結合起來,精神身的眼睛用肉身的眼睛,精神身的耳朵用精神身的耳朵等,這樣的本尊修成之後就跟人一樣了,這樣的人就有兩個精神身一個是原來的,一個是就修成功的那個,兩個共用一個肉體,那麼就有神通了,可以用精神的本尊透過佛菩薩的力量加持現各種神通,如天眼天耳等種種神通,一般稱此種觀法為「如幻三昧」,肉身本尊的成就,在藏密裡稱為「即身成佛」,以上過程十分復雜,這裡僅能略以說明,因為從第一個步驟在名色裡想象成身,就必須花很長的時間,過程都必須不斷的透過佛菩薩的加持,在觀想持咒打手印的時候,一般都持本尊咒,本尊咒是代表什麼呢?這點很重要,本尊咒就是代表本尊的願力,每天修這個咒就代表依本尊的願力,怎樣才能加快修成本尊,就是自已要常常發願,要把自己跟本尊的願力很接近,如此修本尊成功就會比較快。如果這個願不是很大,修本尊就會很慢,如修千手觀音,就要有入六道渡脫眾生的各種苦,如果修行者自己本身也有這樣的願力,修起千手觀音就會很快。菩薩為什麼會有各種身相,就代表其願力,如果菩薩沒有願力,就不用在世間渡生了,菩薩可住在空裡不出世間;所以修本尊的修行者要常常發願,不是一次就好,要經常的發願常常的發願,各種場合都可以發願,不斷的加強自己的願力。
修名色本尊要把第六意識裡的業障消的很干淨,再與肉身結合時又要把肉身的各種業障除掉,等於說是要把兩個介面合好,這個介面就要靠諸佛菩薩的加持,比如修准提菩薩本尊,不是只有准提菩薩幫忙,還要本師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等諸佛菩薩的加持(是因為修行者有各種業障關系),才有辦法把介面結合好,故修名色本尊要比修如來藏本尊繁復許多。
問:
修名色本尊是生起次第,修如來藏本尊是圓滿次第嗎?
答:
在密宗裡說修名色本尊是生起次第,但圓滿次第是指修成本尊還要會入空,一般修空有個途徑,一種是修耳根圓通或觀想入空,直接就修空觀入空,另一種是修完本尊再觀本尊的源頭,本尊是那裡來的,由那個地方再入空,等到空相都好了,等於是由空生出相,由相再回到空,一個循環完成,這樣才叫做圓滿次第,有修大手印這種的,修如來藏本尊則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都有的,屬無上密。
觀想沒有成功的原因
很多觀想沒有成功的原因,就是到外面去找,也就向外去觀,看著佛像去觀,這就是向外觀,而為什麼要觀本尊,修本尊是要起相用,其目的就為了要渡生,就是所謂的出菩提路,如果是要了脫生死,入空就可以了,在空裡好好的,不需要修本尊的,在渡生時用凡夫身是不行的,凡夫的心凡夫的身如何渡生,出菩提路就要修成金剛心金剛身,修成名色的本尊就是金剛心,修成精神的本尊就是金剛身,這樣在世間渡生才會有用處,所以修行自了生死並不會很難,只要一心觀空,凡所有相皆屬虛妄,一路觀到底,佛來斬佛魔來斬魔,相信很快就可以了脫生死,但如果要出菩提路就比較辛苦了,修相法沒有辦法「用凡所有相皆虛妄」,修相法必須選擇那一些相需要的,那一些相是不需要,這相是要決擇的是比較麻煩的;所以為了渡生是必須做觀想,此觀想在佛教有個名詞叫「外修」,外面修成本尊稱外修又稱為假觀,內觀觀空可以入空叫內證,入本心觀空又稱為開悟又稱為空觀若是同時做外修內證的事,就是所謂的中觀。
對修行者來說非常重要的問題
佛菩薩具有空和光明的性質,所以佛菩薩能夠做渡生的事,自性有很多的特質在本尊裡都有,如自性平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大慈悲等特質本尊裡都有,本尊是由空裡出來所以才有的神通妙用,站在修行人的立場藥師山是希望修行人先修本尊,會比入空還重要,因為修了本尊是可以渡生的,另外修成了本尊經過佛菩薩的加持入空是垂手可得的比較容易的,而且本尊修成之後,累生累世不忘的,是可以找回自己的,非常的容易,如果不修本尊下一世面臨的問題是?到底下一世來世間來得了來不了不知道?來得了也記不得過去所修。所以這個問題對修行者來說非常重要。
在某些道場觀想是先觀空,他們是用意識心去觀,從空裡面去現月輪,月輪裡面也許現個蓮花,然後蓮花上觀個佛像,然後觀佛像會放光,然後必須持咒,這些道場只要是去修他們的法,不論是誰都用同樣的方法教,這一段是非常基本的,初學的修行者使用是沒有錯,但藥師山沒有做這段,藥師山的做法是修行者要有很大的渡生願力,然後持本尊咒這個觀蓮花等等的部份就交給佛菩薩幫忙做。
觀種子字
觀種子字跟持咒也是方式也是一樣的,例如修五方佛的法可觀五方佛的種子字,在觀世菩薩也有很多持種子字法,咒語跟種子字的效果是一樣的,種子字也是有佛菩薩的加持,可以做很多事情,做一件事有一個種子字,做另一件事要另一個種子字,修種子字的修行者是從眼根著手,修持咒的修行者是從耳根著手,所以觀想不是觀一個相(那只是轉境),千萬不要弄錯了,觀想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持咒是要快還是要慢,快速持咒的時候是入定,觀想「相」觀不到,但可消業障,假如不是想看本尊的樣子,在剛開始修行本尊還沒有出來,快速持咒是沒有關系的,持的快消業障就消的很快,當持咒愈來愈快所有的咒語都不見,而且都發亮光了,這時候就慢慢接近入空的層次,修本尊的修行者業障消的差不多後,持咒要慢一點,持咒快定多慧少,每個修行者持咒快慢都不同,要自己去調整持咒的快慢,調到本尊能現出來的最佳狀況,所以持咒適當的速度才能觀出本尊。
什麼是遍入
修本尊還有一個名詞叫遍入,就是加持修本尊的佛菩薩(稱外本尊)會進入修行者的身體,就是觀想的時候外本尊從修行者頭頂進入,跟修行者合在一起,修行者會分不清楚身體是自己的還是本尊的,因為修行者的第六意識會暫時被佛菩薩所占,合而為一,然後佛菩薩會放光消修行者的業障,遍入需要一段時間,這是很有效的消業障的方法,這個修行方法就叫遍入,那麼在遍入時怎麼分自己本尊還是菩薩呢?很簡單只要手微動一下,會跟著動的是自己的本尊,不會動的是菩薩,這是非常有趣的。
藥師山有些同修就是在修這種本尊,有的同修修的非常好,故學佛要在世間修行出菩提路一定要有大願,若有堅強的願力將來一定會有成就,而且成就會很快。
問:
如果沒有特別的願是否也可以修成佛?若已成佛他的本尊相是否是原來的本尊相?
答:
可以,但成佛要花很長的時間,畢竟成佛是要福慧具足的,而且成佛的相也沒有特殊的相;而成佛修的本尊相是可以變的,現某些相是為了做某些事,比如有些金剛相有兩只角,這個角是為了降某種魔,好比什麼身得度者現什麼身相。
問:
蓮花生大士有八個相,是在如來藏裡修好幾個,還是在名色裡慢慢一個個修起來?
答:
蓮花生大士從出世間就已經是十地菩薩了,從本師佛之後很少有十地以上的菩薩到世間,故蓮花生大士應該是在如來藏裡修的。
結語
以上說明可能有很多人認為是神話,等各位修了幾年之後,會覺得原來神話是真的,而且非常的地不可思議,但是請各位一定要相信這是真的,而且這些事,藥師山天天都在做,許多佛法的修行者只在文字的層次,在網站修文字者就跟他說文字的,修行人就說修行的事,修文字的很會考證,修行人會相信某些事問的問題就跟修行比較有關,兩者不一樣。
讀後心得:
弟子對於本次報告其實是沒什麼心得可以跟同修分享,因為弟子的修行尚淺,只有在本報告的前段有關定的部份,是目前弟子有在修的,像本尊的修行的方法,未上藥師山前是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會選這片cd報告,是覺得的自己的打坐的定力修的不好,打坐時常會睡著,對於入定知見不足的關系,所以選這片cd來補充自己一點知見,但一面聽一面寫,弟子後來發現這二片cd不是那麼好整理有點吃力,關於定的部份善知識很快的就說完了,大部份都在介紹什麼是觀想?什麼是本尊?為什麼要修本尊?如何修持?跟渡世的願力有什麼關系?
最後整理完了,明白了這些修行方法,重要的是修行者的所必具備的心念跟願力,除了修行者達到了脫生死的彼岸,也願為眾生拔苦離罪的誓願,而且為累世繼續在世間行菩薩道而不忘失本心,所做的重要功課,就是修成本尊,也明白藥師山渡生的工作內容,弟子十分贊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