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十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大義》修道之十四  

前面我們跟大家一起學習了二十五圓通•真修行路。見道以後,所有的修行都是圍繞道而展開;沒有見道之前,我們修行就是要按照佛陀的開示,從皈依、發心、持戒、修定、開智慧,這五個要素來展開。真正用功,佛法一定是心地法門,心與佛法不相應的時候,我們談不上修行。通常有人會感歎:現在是末法時代。所謂末法時代,就是眾生根基陋劣,環境不利於修行。共業所感的這個世界是多諸煩惱痛苦,別業所感的個人體弱多病,稱為末法。實際上,心中有正法的時候,就是正法時代;心中有像法的時候,就是像法時代;心中只有末法的時候,也就是末法時代。

通常的發心,按照我們所認識的佛法去修學,但沒有善根福德因緣,理解不了什麼是正法,往往會捨本逐末——執著的只是枝末、小事情,對於最根本的大事情卻擱置一邊。有些人修行,很像是修行人,心裡面也很像是正法,實際上並不能與心性相應。比如說聽到這個空以後,就覺得什麼都是空的,心裡就跟空相應。於是他忽略了持戒,忽略了培養福德,忽略了菩薩行的這種菩薩的品質、人品。菩薩的品質、佛的品質,反而被忽略了,這就是心中的像法。

有些人學了一些教法以後,嘴巴能夠說空,心裡卻常是有。“口便說空,行在有中”,這就是祖師大德說的“鼠唧鳥空”。學習了心性的這個法門,我們都知道“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知道了這個即以後,一天到晚就說“即”。讓他打坐,他說:“不打坐即是打坐,打坐即是不打坐”;讓他持咒,他說:“不持咒即是持咒,持咒即是不持咒。”這個話是有道理的,但那個心不一定有道理。老鼠叫起來,也會“唧唧唧”地叫,但是老鼠並不知道什麼是即;有一種鳥叫的聲音,也是“空空空”地叫,聲音很響,但是這個鳥也不知道什麼是空。

有些人學習了這個即,“一即一切”,於是他嘴巴就在那裡叫。知道了空,“五蘊皆空”,所以你叫他做什麼,他都有理由推辭了:一切法都是空的,還做這個干什麼?就是嘴巴在“空空空”,心裡呢,一大堆煩惱。別人都能看得出來,不要說是善知識了,就是同行的,甚至比他差的人都能看得出來,比他不懂得教理的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個人被強烈的我執、我慢和習氣困住了,並不是安詳灑脫的樣子。所以古大德說,這種學習了教法,嘴巴會說卻不能做的,叫“鼠唧鳥空”。跟老鼠、跟鳥一樣,只會說不會做,這種情況就是末法時代。

如果我們學了教理,聽懂了,按照教理去說給別人聽,自己卻一點都不知道——“終日數他錢,自無半文份”,自己一點都沒有份,“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數沙徒自困”,這都屬於末法的現象,就是我們所追求到的,所得到的,只是最枝末的一點。

有些人修行要擺一個修行的樣子,給別人看起來既莊嚴又勤勞,還很精進、很謙卑,自己內心也覺得自己在修行,大家也覺得這個人德行很好,但實際上他的內心還是沒有安住於不生不滅的狀態,或者他也在努力地按照佛法去做,表現出修行的樣子,這是像法,並不是正法。

如果你這個樣子表現得並不是那麼特別的圓滿,還有一些缺陷,偏執於一端,有些人認為“我要不講話才叫修行”,“我要怎麼樣才是修行”,內心卻無法與法相應,這就是末法。

當然很多時候,行為所表現的就是懈怠、放逸、貪嗔癡、我慢,內心也沒有一點點與法喜相應。不要說出世間的空性——常住真心,就是世間的四禅八定,甚至是欲界定都沒有。那顆散亂的心,早就表現在行為當中了。甚至還在生氣,實際上在他的身上已經看不到任何的法,這實際上就是滅法,並不是末法的問題。末法還有個枝末抓住,他連枝末都沒有抓住,連最起碼的一個人的樣子都不具足了,那就是滅法。這樣的人,只能給別人帶來煩惱,和起到誹謗三寶的作用,沒有其它任何作用。

我們做居士的,也稱為護法居士。護法,是護什麼法?第一就是護持自己的正法。你能夠護持自己心中的正法,這就真正的護法。所以居士稱為居家的大士。大士就是菩薩,說白了就是在家菩薩。居士這個名稱也不怎麼好稱的。你心裡與法相應了,才能夠稱為在家菩薩;始終護持自己的正念,才稱為是護法居士。如果心裡沒有正念,到了寺廟執著這個寺廟、這個師父,執著那個寺廟、那個師父,而善惡是非,或者是正邪偏圓都分不清楚,你去護持,就不是護持正法。如果見到了有正法的道場,正法的修行人,我們去護持,這叫外護——在外保護它。

這一切護法和修行,正法、像法和末法,它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法,關鍵在於這個法是大乘究竟的菩提法,還是解脫道的涅槃法。哪怕我們見到了空性,安住於空性,卻沒有發利益眾生的心,但是你能夠安住於涅槃的狀態、不生不滅的狀態,這起碼也是一個出世間法。如果沒有出世間法,那就談不上正法,最多就是像法或者末法。所以我們要看到心念生起來的這個重要性。

 

上一篇: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三
下一篇: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