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的淨土思想(三)
——以《印光大師文鈔》為中心
能 利
第四節 淨土與禅及禅淨雙修
如來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印光大師歸其為二:“法門雖多,其要為二,曰淨曰禅,了脫最易,禅唯自力,淨兼佛力”[1]。而實際上禅淨從理上根本上論,仍舊是一,古人所謂淨土法門即無上深妙禅,即此意。大師雖屢屢勸人不必以通途教理論淨土法門,實則以眾生慧淺故而不了明理之真相也。中峰有雲:“禅者淨土之禅,淨土者禅之淨土”[2],所以禅淨本無二致。大師曾在《復丁福保居士書》中就臨濟四料簡對論淨土之生與去之理事:
奪人奪境等四句,乃臨濟四料簡語,奪即泯寂跡象之謂,不奪即顯示理體之謂,人境即人法境智之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為奪境不奪人者,顯能生之人,泯所生之境故;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為奪人不奪境者,顯所生之境,泯能生之人故;去則實不去、生亦實不生,為人境俱奪者,人境兩寂故;去則決定去、生亦決定生,為人境俱不奪者,以人境雙顯故。雖有四句,只是事實有生,理實無生耳!亦是彰照泯寂、彰寂泯照、寂照雙泯、寂照雙彰之妙旨耳。生必有其人,故謂為人;去必有其境,故謂為境。此理甚深,宜認真念佛庶可訂得,否則便成口頭禅、妄談般若耳。[3]
從大師的話中可知,念佛極處,念佛之理又與禅、般若之理有何異乎。這是從理上而言,不異也。但是從事修而論,則有大不同。大師說:“禅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珠”[4]。
其事,參禅者以明心見性為志事,念佛者以清淨心念佛而得一心不亂終以彌陀接引往生西方為功淳。大師認為其方法也有別:“參禅一法,則取捨皆非;念佛一法,則取捨皆是。以一屬專究自心,一屬兼仗佛力”[5]。並且在二谛理上,所重也不同:“禅者多主真谛,即在萬行圓彰處,指其一法不立;淨宗多主俗谛,即在一法不立處,指其萬行圓彰”[6]。
從根本上論,大師認為禅與淨的區別,最大之處在於“自力與佛力”。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為資糧,須深信彌陀願力與極樂淨土方能往生,是兼佛力。而禅者發展到後來雖也有念佛,甚至以參“念佛是誰”為話頭,以期禅淨雙修。大師對這一樁事明若觀火,特別在《淨土決疑論》中分析得十分明白。大師指明其誤處在於禅者雖參念佛是誰,而毫無信願,實則與念佛生西之淨宗不相干也。例如前面在“機鋒與不立文字”一節中談及趙州禅師之公案,有僧問和尚受大王如是供養,如何報答?州雲“念佛”;又僧問十方諸佛,還有師也無?州雲“有”,問如何是諸佛師,州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等,此等語句,雖有“佛”、“阿彌陀佛”等字眼,但皆為機語,是標月指,實不同於淨宗所念之“阿彌陀佛”也。淨宗之一句“阿彌陀佛”,不但是念自性之佛,而且也是念實有之西方極樂世界之佛,同時信願具足,願生彼佛國土也。若用禅宗參念佛的是誰,則是參禅求悟,殊失淨土宗旨,此極大極要之關系,力主參究,則所得之利益有限,所失之利益無窮,以不注重信願求生,不能與佛感應道交,縱親見念佛的是誰,亦難蒙佛接引往生西方[7]。大師雲此雖校參禅看話頭功德大,則仍是仗自力之通途法門也[8]。大師對這類以參“念佛是誰”者自號為禅淨雙修之人,在《復張純一居士書》中開示道:
注重於開悟,不注重信願求生,美其名曰:禅淨雙修,究其實,則完全是無禅無淨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徹大悟,不名有禅……由注重於參,遂將西方依正莊嚴,能通通會歸自性,則信願求生之念毫無,雖名曰念佛,實則與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張其辭曰:念實相佛,實相雖法之本,凡夫業障深重,何能做到。[9]
關於“禅淨雙修”,唐末永明大師有四首偈,均為選擇法門,其第一首即是“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今生為人師,來世作佛祖”,印光大師認為此偈並錯處,但後世人理解錯了,大師特別指出,必須首先要弄清“禅”、“淨”、“有禅”、“有淨”有意義才能真正明了永明大師此偈之義。大師在《淨土決疑論》中這樣對“有禅、有淨”解釋:
參禅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禅;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心戀塵境,或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樂,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佛法,普利眾生者,皆不得名為有淨土矣。[10]
這裡必須說明,念佛發願求來世作僧等轉大*輪,實不是淨宗之旨,以自未了轉生即迷故。大師曾特別強調:未斷見思,住此宏法,他宗莫不如是,淨宗斷斷不許也[11]。淨宗是發願求生西方,得生西方淨土後,憑佛力加持與自己願力到他方世界度生,既使處於五濁惡世,也不會迷失於六道輪回之中,由此可知淨宗並不是沒有悲心不度眾生。對於禅淨修法之不同,大師曾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禅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12]。
參禅者參“念佛是誰”不得淨宗真實利益,然淨宗之以清淨心念佛卻有禅宗之成就。大師在《復崔德振書二》中勸崔老實念佛自可得禅之利益:“依舊打之繞”,此是宗意,須有悟處,方可徹知……閣下且放下一切閒知見,一心念佛,念到心佛雙亡之後,自可發一大笑矣,完全了知[13]!所以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徑,念念若能相應,自可明理悟心。即未做到,而仗佛慈力,往生西方[14]。由此可知,淨宗雖為許多人看作是老太婆、老太公之所學所行,實則不知淨土法門之真實理事。可以這樣說:一句“阿彌陀佛”即禅即淨,然其又高於禅也。古人也有“淨土法門暗合道妙”之說。
第五節 獨倡淨宗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人。以各人根性不同,故所用方法也不相同。昔佛世時即有周利槃陀伽禀性魯鈍,佛陀不與之講經說法,僅授與一簡短之偈頌,令其於拂拭塵垢時反覆念誦,卻日豁然開悟而證得阿羅漢果。可見教化眾生以契機為最。大師也說,“藥無貴賤,應病者良”。大師一生專弘淨土,實乃觑破末法眾生之根機,同時也觑破適宜眾生根機之法也。《大集經》中佛也授記曰:正法時期修行戒律解脫,像法時期修行禅定解脫,末法時期修行淨土解脫。佛無虛言,大師也觀機而不贊成末世修禅:末世眾生,根機陋劣,不依淨土法門,決定無由了脫,一班好高務勝者,多越分自命,覺得禅教之理性淵深,遂不以淨土為事,從茲棄佛力而仗自力,弄到結局時,皆成種遠因而了不得其實益耳[15]!正因為末世根劣,越發固執,自以為是,反認為禅法不執著,且能得通能開悟,所以有不守約束又可希求得通得悟,此輩實則多為魔之所縛,大師在《復永嘉某居士書一》中論及禅之現時狀況:
今時不明教理,即參禅宗者,每多中此空解脫病,至於靜坐澄思,空境現前,不過以靜澄伏妄,偶爾發現之幻境爾,若錯認消息,生大歡喜,則喪心病狂,佛亦難醫能……末世眾生根陋劣,知識希少,若不仗佛慈力,專修淨業,但承自力,參叩禅宗,不第明心見性,斷惑證真者,罕有其人,而以幻為真,以迷為悟,著魔發狂者,實繁有徒矣,所以永明、蓮池等觀時之機,極力主張淨土法門也。[16]
在討論大師禅思想一章之“悟與證”一節中說到,諸祖大德均雲修禅者須世世累劫不退佛階方有可期之望,若是悟而未證也是無用。若或雖有智願,未斷見思,縱能不迷於受生之初,亦復難保於畢生多世,以雖能宏法,未證無生,情種尚在,遇境逢緣,難免迷惑,倘一隨境迷,則能速覺悟者,萬無一二,從迷入迷,不能自拔,永劫沈淪者,實繁有徒[17]。前已為詳辨,這裡不再贅述了。基於此理,所以大師承如來旨,繼祖師志,力倡淨土法門。
對於漢傳佛教來講,很少人修學密法,而在大師所處之時代,卻有漢人學密的一個小小高潮。從文鈔中可以看出,大師是不贊成學密的,當然大師不是懵然反對的。在文鈔中大師常提到學密的有兩個人:王弘願與顯蔭法師。大師從二人學密不相應中觀察到:密亦是不契時與機。
王弘願為近代中國佛教弘闡日本東密者。起初大師並不反對密宗,如在《復徐蔚如居士書》中雲:“潮州居士王弘願素好密宗,依之修持,頗有效驗……其人年四十余,若再研究十余年,當亦可為一大通家矣!……王弘願論密宗,亦以弘密宗之诠表為論,是知尚未知如來教須契機之至意也”[18]。在此處大師對密宗評也只不過是說王不善用密而已,而大師在與徐居士另一書中,卻由王而驗知密不宜修也:
王弘願居士,雖則崇信密宗,頗有效驗,然始則錯認消息,將有未得謂得之失,繼由多閱教典方知錯認;次則現雖工夫得力,而虛火上炎,無法自治,光以此二事,斷其密宗一法,不能普被三根,不如淨土法門之千穩萬當……彼之所論,乃約教而遺機,光乃約機而論教之利益,蓋契理而不契機,則不能感應道交,所謂法不投機,便是閒言語矣。[19]
從後面幾句話可知乃是大師明示密法不適時機,這是大師由王而不贊成修密。
出家的僧眾中也有一人學密,即顯蔭法師。他是天台大家谛閒法師的弟子,也曾留學日本習台密(台密乃日本天台宗所傳之密教),少年英雄,是為法門龍象。顯蔭回國伊始,大師也曾勉勵他“唯望座下從茲真修實證,則台、密二宗當大振興矣”[20],可見大師並不是反對密宗,而是希望台、密等皆興旺發達,台、密興旺,即是佛教興旺,大師何能反之?大師後之所以反對修學密法,實因顯蔭之病死,而且死時很慘:
顯蔭得密宗真傳,又通台宗,已是顯密圓通之灌頂大阿阇黎,凡有從彼受灌頂者,均可現身成佛,而顯陰死時很糊塗(死在居士林,一弟子親見),咒也不能念,佛也不能念,固知此法不如念佛之穩當也。[21]
事實上,大師知一切法門平等,密宗實在同樣也是不可思議法。大師曾論及密之本旨:密宗以三密加持,能令凡夫現生證聖,其功德力用,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故雲不思議力用。力不思議,但密也有所應之機:然須是其人方可,其人謂誰?如金剛智、善無畏等,苟非其人,道不虛行。今之學密者,皆得其皮毛,全無金剛戒力、菩提道心,不去持咒斷惑證真,多效現字現象……是之謂敗壞密宗[22]。
大師明了當時學人修密的狀況,這才是大師悲憐學人不要學密的真正原因。既學密卻不守戒不真實修道反而各以神通為事,故失其本旨。曾有人向大師請教密宗之事及密宗開囪門後也可往生西方之事,大師所答也是修學淨土者必須要注意的:
傳者尚無真神通,學者誰得神通?諾那來上海太平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為事,而阿彌陀長壽陀羅尼持之,開囪門,即能隨意長壽,或即往生。此語何可一概,勿道爾我不能,即諾那也不能隨意往生,一弟子以此事問光,光復之曰:此事理實為的確有之,但不可謂人人均能往生,須知密宗要旨在三業相應,果三業相應已久,便可從心所欲,未到心空而妄欲得者,或致著魔。此密宗一大關系也。[23]
總之禅與密均易以求通著魔,且密宗更以神密使人向往,此皆是不知自己身分及根性而入其途,此大師力弘淨之大關系處也。所以:藥無貴賤,愈病則良;法無淺深,合機者妙。時當末法,人根陋劣,匪仗如來宏誓願力,其誰能斷煩惑以出生死,見本性而證無生乎?[24]
-------------------------------------------------
本文發表於:覺群佛學論文集,商務印書館 2006年
--------------------------------------------------------------------------------
注釋:
[1] 文鈔正卷二書P29,《與吳壁華居士書》。
[2] 文鈔正卷一書P56,《與玉柱師書》。
[3] 文鈔三卷下P971,《復丁福保居士書十》。
[4] 文鈔正卷一書P60,《與海鹽顧母徐夫人書》。
[5] 文鈔正卷二書P31,《復馬契西書二》。
[6] 文鈔三卷下P1090,《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7] 文鈔續卷上P203,《復陳慧新居士書》。
[8] 文鈔正卷二書P42,《復法海大師書》。
[9] 文鈔續卷上P153,《復張純一居士書》。
[10] 文鈔正卷二論P8,《淨土普被三根論》。
[11] 文鈔正卷二論P5,《淨土決疑論》。
[12] 文鈔正卷二書P50,《復何慧昭書》。
[13] 文鈔正卷一書P85《復周智茂居士書》。
[14] 文鈔續卷上P131,《復陳慧新居士書》。
[15] 文鈔正卷一書P96,《復袁聞純居士書》。
[16] 文鈔正卷一書P38,《復永嘉某居士書一》。
[17] 文鈔正卷二論P5,《淨土決疑論》。
[18] 文鈔正卷二書P40,《復徐尉如居士書》。
[19] 文鈔正卷二書P15,《復徐尉如居士書五》。
[20] 文鈔三卷上P27,《復顯蔭法師書》。
[21] 文鈔續卷上P56,《復王曉曦居士書》。
[22] 文鈔三卷下P971,《復丁福保居士書十》。
[23] 文鈔三卷上P308,《復謝慧霖居士書二十四》。
[24] 文鈔續卷下P22,《淨土輯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