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47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識是什麼?識境色的關系?

這個識是什麼呢?你比如凳子的形狀是真的假的呢?那你現在也看到這個凳子,我也看到這個凳子,到底哪個凳子是真的呢?到底是一個是兩個呢?就是說,每個人都看到這個凳子,這個凳子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到底是一個兩個呢?如果是一個,為什麼大家每個人心裡面都有一個凳子呢?如果要是很多的話,為什麼我看只有一個凳子呢?所以這個凳子到底是幾個呢?這個叫做識。這個凳子的本體,這個境,你能單獨的把凳子拿出來嗎?你能把凳子拿過去嗎?你每個人來把你自己心中看到的凳子拿過去,看看能拿得到吧?一定要每個人把你看到的凳子拿過去,看看誰能拿得到。不是這麼多人都看到了嗎?你們過來都拿啊,你能把這個凳子拿去嗎?只有一個人拿得走,別人都拿不走。證明說你現在看到的這個凳子,肯定是妄的。如果你要是看到的是真的,每個人都可以把它拿走,證明它是一個妄體,所以你心中那個凳子一定是妄體,這個叫做幻境。就像我手劃了一個圓圈,大家看到一個圓圈,事實上這個圓圈是假的,它有一個東西在忖托著。沒有那個性,就沒有這個相,性相一體,性跟相它的根,這個凳子的本身它是妄的,而這個木頭它也是妄的。它的性是空的,木頭也是空的,但是你執有了你就會生煩惱,現在我們唯獨的看到得就是境,就是色,就是色境。

這個境,每個人的果報不一樣,產生的境界不一樣。你現在看到這個桌子這種形狀,那個人看到這個桌子又是那種形狀,三界的每個人看到這個桌子不一樣,有人看到是黃色的,有人看到黑色的,有人看到白色的,有人看到是琉璃,有看到是火坑,有看到是斗爭之具,有看到是貪心,有看到是吃的東西,每個人看到這個凳子都是不一樣的分別。為什麼?境界不一樣,所以看到這個桌子也不一樣。你可以說它是哲學,可以說它是文化,可以說它是藝術,可以說它是唯心,也可以說它是天文地理,這個桌子在每個人心中都會產生分別的境。眼睛見色,耳朵聽音,你要是瞎子就聽見聲音,你要是睜開眼睛就看到顏色,每個人分別的顏色都不一樣。而這個色是能看得見,但是這個識是抓不到的。以色,就是這個形狀,動你的根,動你的識,就是說,你的根也動了,你的識也動了。識叫妄識,根都是空性,裡面會顯現出來這個體。識可以轉為智,如果把這個識轉過來變成智慧。

不住色成就無盡的莊嚴,十八界以境為征,一念如何成就十八界?如何一念超越十八界?轉識如何成智?

如果這個聞了解了,可以進入佛心,就變成無住。也就是說,轉為智慧的時候,它是一個智慧體。但是呢,你不用這個智慧,或者沒有聞到無住體,它就就是這個凳子,就會產生很大的障礙。所以我們這個不住色很重要,它能成就無盡的莊嚴。如果你不住這個色,色包括色聲香味觸法,不住色而行布施,不住聲音而行布施,就是利他,我要利益眾生不應該住色來利益眾生,不是你好看不好看來利益眾生,那你就變成莊嚴之相,色相就不可思議的功德。

如果你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個體而行布施的話,那你不住眼耳鼻舌身意也就得到了,你眼耳鼻舌身意不會成就知見,你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的這個識也就轉掉了,妄見轉為正確的知見。過去的色是有分別相,你有分別有我執,眼睛裡就會產生眼根的這個知見,有了知見你就會分別,知見不對啊,跟這個無住心不能相應啊,跟這個識相應啊。所以識就出來了,識就分別啊,分別這個是好的壞的善的惡的,有這個善惡之分別,就產生了六道輪回的果報。這三個東西叫做十八界,十八界以境為根本。全境,色也在這裡面,識也在這裡面,根也在這裡面。所以,一解脫一切解脫。一旦你自己無住了,那你在色上面也得到解脫,你在根上面也得到解脫,識上也得到解脫,也就是說,轉識成智,轉根遍法界故。西方極樂世界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圓滿相,因為它圓滿故,它來自於不住,來自於無住心。不住色故,眼根圓滿,識就變成智了,轉為智慧,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要這樣的觀照。

證明說我們不住色這個很重要,只要我們不住色圓滿,我們的眼就會圓滿,我們這個識就可以轉為智,我們不要另外說轉識成智,只要你不住色而行布施,你的根你的塵你的識都會轉掉。所以呢,色聲香味觸法證明是很重要的,因為它跟我們有相連的。因為十八界是一念而成就的,一念具足十八界。過去人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的時候呢,眼耳鼻舌身意可以互用,就是說,眼可以住耳,耳可以住鼻,鼻可以住舌,舌可以住身,身可以住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可以互用。我們為什麼不能互用呢?因為你功德不能相通故,有偏執故,有妄見故,所以呢就生到那個分別的體上面去了,就變成這種執著,都是因為妄見而建立的。

不住色而行布施,這個色是眼界,也就是不住眼布施,因為這個眼睛就是色裡面,我們的識裡面就轉為智了。為什麼呢?眼耳鼻舌身意叫成所作智啊,第六識智也就轉掉了,就轉識成智,自然會轉掉。因為識是本來是不存在的。只要你不住色,你眼就圓滿,眼色是不二的,因為你有住故才產生識,沒有住識就不生。

識不住即空,識相續是因輪回是果,因果同時。識不住時念阿彌陀佛的情形。識不住即出輪回。

識,意識,這個識是我看到你中間產生的,當我無住的時候識就不住,識不住就空,當體即空。所以呢,你不要一天到晚追隨,那看到那個東西還不斷的想那個東西,那你那個識在相續,相續這個識就產生果報。我們一念這個無住體,識就斷,識一斷就不會相續。我們在六道輪回裡面,老是在追隨著昨天和明天,這都是識。所以真正的一個修行人呢,不住色的時候就安住在當下,當下定下來這個識不生,過去的不攀。就像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阿彌陀佛就是境,這就叫色,我們念阿彌陀佛前面不住、後面不攀,單獨的這聲南無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心中一點執著都沒有,但是念,因為阿彌陀佛是你本身啊,無住體啊,但是呢念的這個體是叫法,而無住的體呢是叫心,無住就是沒有一個我在念,是全部的一個阿彌陀佛。過去的阿彌陀佛不要去執著,沒有來的阿彌陀佛不要牽掛,當下的阿彌陀佛又無住,所以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安住在這個體上面,這個體是什麼呢,因為不住色故,你這個根就圓滿,根圓滿識就不住,就不會有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就斷了。

攀緣的根子在於識的相續,識有住則相續,無緣即無住。觀照的本質是觀得見識的相續,照得空識的相續。識空自然無住,以色為色根,以色為色識,根塵識同則世界同法界大同,四相消融自然周遍法界,此生彼滅有何分別?生生滅滅又如何?破生滅自然無執,無執著自然無住。

所以六道輪回完全靠這個識相續,你要是攀前面攀後面,完全是個識在起作用。這個識,你攀一就會攀二,一妄全部妄掉了。就是說,一旦你落到識上面,有前面的攀後面的牽掛,這個中間這個識在起作用。所以人家打你罵你,你馬上就不開心,然後很久以後還記在心裡面,這都是識在不斷的想不斷的想,這個一妄全部是妄。一旦你落到這個體上面去,對於一個發菩提心,發廣大心的人,他就應該很重視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一住識就住妄,一住妄就三界現前,一三界現前就到六道輪回裡面去了。所以我們要剎那剎那的要記住這個體,叫觀照。如果你不觀照,那你就會失去很大的利益。所以對於發廣大菩提心的人,應該在一切色上面要注意到這一點,聲香味觸法裡面都應該注意到這一點。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的境,我們離開此境就沒有我。為什麼呢?此境就是此根,此境就是此識,沒有此境識不生,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識不生,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識不生是因為根不生,根不生,識就不存在(01:21)所以呢,我們有色聲香味觸法就有眼耳鼻舌身意,就有六識,三界由此而生。所以呢,我們要認同色就是根的時候,你不住色就不住根。我們認為這個肉體是根,現在我們掉過來,色就是根的時候,你不就融到法界裡面去了嗎?很簡單的。你在法界,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識就沒有了,那你就遍法界了。為什麼講無住就是我心呢?法界就是我身呢?生滅是我身,無住是我心,無住生心,無住而生心,就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上成佛道無佛可成,下化眾生不見眾生可度,就是這麼個體。

如何度自己的色根?如何度自己的色識?如何度色?

你一定要認識到你度色就是度根,色這個境界你不住了,你根就度了。因為我們執身為根,我們六道輪回的生死就是因為這個身體,我們身體的六根把我們障礙了,所以有了這個身體的我見出現了,有根就有法,因為與色對立了,所以產生了一個妄見,識顯現出來了。它本來不是對立的,你非要把它對立起來,中間識嘛。本來是一個東西,色就是我,我就是色,你也是它,你也是它,大家都是它的時候,原來大家都是這個色,而不是它是你。這個房子是你,就變成妄識。如果你是這個房子,那就好辦了。大家都是這個房子,大家不就都是一體的嗎?如果大家這個房子都是你的心,那你的心不就妄了嗎?那大家什麼時候才能達到一體呢?妄見怎麼會一體呢?你們心裡面是妄識怎麼會一體呢?如果我們都是這個房子,那大家不都是一體嗎?這一體大家往房子裡走,都是一體。大家都跳到大海裡去可以,如果每個人心中有一個大海,那就完了,變成好像佛有多體一樣。其實佛陀只有一個人體,大家都跳到大海裡,變成一體了。

消融自我之理,如何現量上消融四相?自我消融後的狀態

我們一定要消融自我,把我見給除掉,我相就沒有了,就整個世界是你一個身。所以我色在一切處,我音在一切處。所以我色即你色,你色即我色。所以呢,外面的色是我的眼色,也是你的色,所以色是一體故。以色而見我識,這個識從哪裡來呢?是這個色裡出來的,證明這個色能生無量識,無量識是妄識,因為你妄見了才有無量識,無量識就有無量的煩惱。如果你見真了,沒有我這個身,我見除掉了,色就顧我身,所以呢,跟法界是相應的。一切色是我色的話,你看到外面色都是我色,哪還有眾生存在呢?一切聲音是我的耳,我的耳是遍法界,我的眼是遍法界,我的鼻子遍法界,嘴巴遍法界,我們的禅樂遍法界,我們的身體遍法界,我們的意遍法界,外面的法就是我的意,外面的所有的春夏秋冬地火風水是我故身,一切火風是我先生,一切地水是我根本,都是我們的身體都是離不開法界。所以呢,我們把這個我跟法界獨立開來了,就成了一個固我執,有了我執就跟外面對立了,產生了識,這個識就變成了生死,這完全是一個妄見的表現。所以你坐在這個地方靜下來,不斷的觀察,色是我眼,聲音是我的耳朵,那你就不住這個眼睛了。

為什麼呢?一切色是我色,你將來成就的佛果的話,就遍法界故,就是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壽命無量光明無量,你成就的跟阿彌陀佛無相體是一樣的,跟釋迦牟尼佛的無相體是一樣的,化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就是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法身就在清靜處。法身是什麼?是性。報身是什麼?無盡光明,就是絕對的這個體。大家打坐四禅八定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到。如果你打坐到一定的時候,消除了我的這個我見和六根的時候,比如你靜坐到一定的時候,你身體忘記了,你跟宇宙同體的時候,四禅八定可以坐出這種味道出來,但是現在人沒有人去感受它。如果你坐禅坐到一定的時候,進入那種禅定,你就發現鼻子是我,我就是鼻子,這個牆壁就是我,我就是牆壁,真的可以達到這種境界。等你跟它同為一體的時候,你對立中間是識啊,所以你看到這個牆壁,中間有一個意識,用手摸它叫觸識啊,眼睛看它叫眼識,你是用識看到是牆壁啊。如果你要跟它同為一體的時候,不是用眼識有障礙啊,你眼識只能看到色,所以你走不過去呢,你看到色本來是空的,你走過去可以嗎?完全可以走過去的,色怎麼走不過去呢?但是你走不過去,是因為你用身體走不過去,你不是用眼走過去,眼是絕對能走得過去。你想把身走到眼睛裡面去怎麼走得過去,你搞顛倒了嘛。你耳朵走到聲音裡面去,聲音就是你,怎麼走不過去呢?因為你用這個身體走到耳朵裡面去,怎麼走呢?所以呢,你眼睛想走到耳朵,耳朵想走到眼睛裡面去,互相就有撞了。因為你這個根本就不相應,你用身體走到眼睛裡面去,你用眼睛走就可以,因為色就是眼,眼就是色,它是絕對的,怎麼會走不過去呢。人達到無極之時,什麼東西都沒有障礙。如果你有極,就有障礙,無極就無障礙,因為你跟色同體了,就輕易就走過去了。如果你眼睛就是色,耳朵就是聲音,你修到耳朵跟聲音同一個了,眼睛跟色是一個了,鼻子跟味是一個了,身體跟觸是一個了,心跟法是一個了,那你還有障礙嗎?你到一切處沒有障礙,因為你眼睛跟色有對立了,中間產生識,這個識是一個妄見,所以你就有障礙。所以我們的障礙來自於何方呢?你要懂得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無住很重要,無住跟一切色相應,無住色你這個根就斷了。所以呢,眼見色不要執著,耳朵聽到聲音不要執著,應該無住啊,以聲音而無住,要常常的想到這個問題,要觀照,觀照你就得法用,你就得受用,你就得三昧,你就得種種境界得佛的受用,就會現前。如果你對這個不感興趣的話,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你不去觀照它,你不去修行它,所以我講的這個東西大家都經過實際的觀照,要經過事實上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生起無住之心,這個心很重要很重要。所以從佛果上來講的話,知道這一念的功德之大;了解這一念無住而廣大之果報,生起廣大之心,發起無上的菩提心。

依佛說如法修行、觀照,心中無一事,是布施等六度萬行。這個很重要的,佛怎麼說我就怎麼做,不要建立自己的知見,你不要去想什麼了,想都是妄見(不建立自己的知見,不想才是最根本的修行,我們幾乎所有的修行都與此相反)。佛陀叫我持戒我就持戒,佛陀叫我忍辱我就忍辱,佛陀叫我無住我就無住,依佛說法如法修行,這個非常重要。我們沒事躺在床上胡思亂想的,不是說是佛說,是你自己在想。要依佛,這個依佛很重要很重要的,依佛依法依僧依祖師依傳承,這個依很重要。現在人的依這個力量太弱了,有自己個人的想法,比如有人學佛,他說我不皈依三寶能不能學佛,你不皈依三寶不是你心中出來的嗎?是你心中出來的學佛,和你依三寶的力量學佛,是依佛說你才去行。你不依三寶的力量怎麼行呢?依佛起什麼作用呢?依佛是如法修行,因為無我啊,無妄啊,無想啊,無思啊,它是沒有我的思考,思考裡面建立妄想。我們有很大的一個毛病在哪裡呢?他不知道你是在妄想的時候本身是一個煩惱的東西。在你想無住的時候,那個想是障礙你的,佛陀叫我無住是故我無住。比如這個東西放在這個地方,我叫你拿你就拿,我不叫你拿你千萬不要動。為什麼呢?這個東西本來要拿到這個地方來,如果你拿到這個地方來那就錯,我叫你拿才是對的,同樣的是一個拿,因為你拿是一個妄想裡出來的,我叫你拿是我叫你拿的,是我見裡出來的,但是你拿的時候就變成妄想,因為是你的心,你的心是不圓滿的,那我叫你拿,我的心是圓滿的,就是我不圓滿的時候,我叫你拿的時候,你心中產生無執。依止於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要跟一個外道走。不管跟哪一個人走,只要你依止那個人,那個人一定要善知識那個人有正見在那個地方,叫你做的時候你就怎麼做,叫你殺人你就殺人,叫你做善你就做善,善知識他叫你殺人,他一定是對的,因為善知識嘛。如果不是善知識,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依止一個正確的師父很重要。

何種“情結”屬於與佛對抗,卻又一直存在、普遍存在?誰能說無此“情結”?

我們依佛,依佛經上面說,來修行、觀照。佛陀這樣講,我看我是不是做到了,我是不是這樣。現在人呢,這邊說依佛這樣說,這邊又說我是凡夫,我做不到,老是以這個凡夫的話頭,我是惡業凡夫,我有業障,我有什麼樣什麼樣的,老是以這個話頭,來跟佛陀抵抗。這種狀態,是學佛的一個很大的障礙。(破我是罪惡凡夫,我做不到的“情結”其實是最受用的修行,哪個人敢說我已經完全沒有這個情結了呢?)就像我們廟裡面,規矩啊、修行啊,為什麼要打棒,聽梆上殿,聽鐘吃飯,為什麼要用法器,不用人去叫呢?因為人叫就有煩惱啊。比如我叫你,你要對我不滿就對我有煩惱。社會上講法律,比如寺廟財產歸僧人所有,法律在這個地方。所以人講話不算的,要依法不依人。為什麼要立規矩,為什麼要打法器,為什麼不用人口言?梆一敲,大家出來上殿,或者打棒干活,打鐘吃飯。如果你跟它違背的,這邊打鐘吃飯,那邊在後面燒小灶;這邊在敲鐘,那邊在不上殿,那就麻煩了,那寺廟就亂掉了。如果叫,一叫大家就不開心,為什麼呢,我們人叫沒有用啊,所以廟裡面一定要有規矩,這個規矩干什麼呢?就是叫如法,這個規矩是建立一個無我,這裡面有一個自然的無我的德在裡面,聖人所做的事情絕對不會有錯的。寧可在大寺廟裡睡覺,不要在小廟裡修道,因為廟裡有梆啊,有鐘啊,不是人叫啊。小廟就叫“吃飯喽!”這麼叫一下,有一天不高興了,吃飯就不理了,你叫我吃飯,我才不理你呢,你對他有意見啊。如果要是打棒,吃飯乖乖的就去吃飯了,因為不知道是什麼人啊,他可以聽梆去做事,所以鐘梆這些東西都是無情的,可以給我們建立一個無我,寺廟是方的就變成方的,寺廟是圓的就變成圓的,你就像一塊礦一樣,把你放在鍋裡面爐子裡面燒,外面搞一個模子放在那個地方,然後往裡面倒,你是方的就是方的,你是圓的就是圓的,把你倒一個魔也可以,把你倒一個佛出來也可以。所以祖師定下來的這些東西,和佛陀說這個教相,我們一定要如法,這裡面也是無住。我們在這裡面,自己不舒服啊,要學會忍,忍裡面會出現妙德,這個很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在這裡面覺悟過來。在這裡面修觀照,心中無一物。

過去祖師講,何為出家人,無事即出家人,沒有事情的人叫做出家人。心中無一事,就是無住的意思啊,心中無住就無事嘛。所以呢,我們一天到晚忙到晚,但是我很輕松,很自在,很快樂。為什麼有的人做事情就很累呢?他有住啊,他就累啊,你有住就累。第二個呢,不了知無住的功德大啊,沒有大信心啊,做事情他心裡煩惱啊,都是因為你有住。不了解自利利他一定在六度波羅蜜裡面,一定在四相上面。所以我們大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應當很珍重去做,把這件事情做好,這件事情就是六波羅蜜,就是布施,就是無住,就是捨我,就是利他,跟一切法界都是相應的。你把你的范圍事情做好,香燈的、知客的,自己范圍事情做好就是利他,就是六度波羅蜜的功德,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做好。如果你做不好,你心中不恭敬故,不珍重故,也就是說沒有利他的心。但是呢,心中無住不是說放棄,只是一個無住而已。心中非常喜悅,非常快樂。你只要沒有住了,你心中是非常開心的,不是煩惱的。如果你不開心、煩惱,肯定是有個住在那個地方作怪,有個住在你心裡面藏在那個地方,所以心中老是有不快樂的感覺。如果你心中的住被你用智慧把它破了,進入無住狀態,哪有不快樂之理呢?是不是?你會自己找快樂的,不會老是住在不住體裡面。所以呢,心中一定要有無事,不住於相相應故,跟金剛經也是相應的。心中有事就有住。這個很難的,說起來容易,事實上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得到。但是呢,金剛經是不留一法,一空到底,它不留余法,讓你猶豫。我們能一針見血,直心見道場,這樣的一個心的話,除非我們是祖師再來啊,一般我們還是要經過次第。但是呢我們常常看金剛經的人啊,多少有無住之體都會印現出來。出家人沒有妻子兒女啊,知道萬相皆空啊,時間久了,十年二十年下來以後,哪個出家人不知道無住啊。反正我這個好像是無住,在我的生活中好像什麼都無所謂的感覺,真的感覺到無所謂。

心中常常無住,要學會默默無言,沒有事情啊,不要想著事情,默然。釋迦牟尼佛有一次走在路上,看見一只大象在那個地方,四腳朝天睡在那個地方。佛陀就問阿難尊者,他說你知道嗎,這個大象為什麼睡在這裡嗎?阿難尊者說不知道。佛說,這個大象啊,樂於獨立啊,樂於獨靜,不喜熱鬧,獨自清靜,他說連大象都知道獨守清靜,為什麼人就不守呢?為什麼我們人就喜歡那麼熱鬧呢?不喜歡獨守清靜呢?就是不喜歡在無住的狀態,無事的狀態,非要一天到晚找熱鬧,這就是我們的這個毛病,心中有事牽掛,就叫熱鬧。熱鬧是我們心在熱鬧,心熱鬧表露於行,就想找熱鬧。(熱衷於參山論道,窮極思辨又何償不是找熱鬧呢?)過去比丘尼跟比丘坐在一塊開會,開會是比丘尼坐著一動不動,後來一下來以後所有的女眾都跑去打電話去了,所有的電話線都占了,和尚就說,人不動是可以逼,但心不動難啊。所以女眾樂於心動,男眾是身體動,但心要好一點,但是女眾心動得厲害。我們心中不熱鬧了,我們形象上面也就不想熱鬧了。如果你心裡面喜歡熱鬧,表露於行,就像你哭的時候眼淚就掉下來了,你笑的時候臉上就放光,我們的身體會感應,受心的感染。所以你心在喜歡獨靜的時候啊,你的行為也會喜歡獨靜,它肯定是這樣的。所以我們是愛靜還是愛動,是可以表露於行,看到行就知道他的心。除非你是大菩薩再來,你內心裡面顯得大慈悲,外面顯的是丑陋相、瞋恨相、煩惱相,但是你內心裡面確實慈悲的,可以這樣講。如果你不是大菩薩,那你的形象就表露出你的心了。我們在心中無一事,身體就安,就清靜。

所以,六度萬行,我們以無一事心來行。在你行六度波羅蜜,心中無住啊,就無一事啊,天天在行六度波羅蜜而沒有行啊,你心無住啊,哪有行六度波羅蜜呢?因為六度波羅蜜是利益眾生啊,但是無住是心啊。佛就是這樣做的,你無住哪有眾生可度呢?但是你一天到晚都在利益眾生,但是又無住,無住是佛心啊,所以行六度波羅蜜可以建立利他啊。(01:45)無住之心來利他的功德,產生的果報就不可思議,那你就是成佛的境界,它是一個逐漸的圓滿,就是先悟後修。

你肯定自己已經沒有無念相無住相,不在一種等待狀態嗎?

心不互等待,無念相無住相。我們這個心啊,就是不要對立的,不要認為說有一個無念相可得,有一個無住相可得,就心裡等待,這個叫做識了,叫妄識。無念無住是我本體,是我本心,你不能等待著一個無念相、無住相的顯現,那就叫做等待了。等待就是對立顯現,就是說有妄見,妄就生出來了,那個很麻煩的事情。所以呢,心千萬不要等待,不互等待,密密作觀,是一個密相。就是說,我現在坐在這裡好像在等待之中,其實啊我的心已經過去了。就是說無住之體是看不見的,因為看得見的都叫住,看不見的才叫無住,無住之體是用心會,不可以用言談,不可以用眼見、耳見、鼻見,你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見不到的,不可以用見聞覺知,不能用見來看,不能用聞,不能用覺,不能用知,它是言辭道斷,只可心會,不可言談,這麼一個體。你在等待著無念相、無住相,那你就變成妄識,有見了。就像我們老是說天上掉下一個智慧,佛菩薩保佑我平安,保佑我生個男孩,這種觀點都是有念,有等待在那個地方。所以呢,心不等待,密密作觀,性德圓明,有性有德啊。性是無住體,德就是光明之體,它是圓滿法界,究竟的光明,都會顯現出來。這裡面就像十五的月亮獨照夜空啊,看得很清楚很漂亮,我們要進入到這種境界裡面去,你一個人孤身一人,然後呢在十五的月亮底下,像十五的月亮寂照在這個世界上面,非常的寂靜,你白天黑夜都是這樣的,不是說晚上才看的到。就是你心裡面有一個這樣的體出現,沒有眾生,沒有佛可成,沒有眾生可度,性德圓明的狀態,就是寂滅的狀態。就是說,大白天我們還吃飯啊,穿衣睡覺,但是你心裡就是這種感受出來,密密作觀。在密宗講叫密相,密就是永遠密密,說不出來的,我現在也沒辦法說出來。我心裡很清晰,但是我沒辦法告訴你,只有你用心會,心會到了你就不可思議。如果你一天到晚等著,我要無念啊無相啊,嘴巴上掛在口上沒有用的,所以要用心來會,要你自己要絕對相,絕對的體,不能用言辭的,一開口就錯了。

你還是用分別來無念嗎?

能和這個知,能觀是跟法相應的這麼個體。能觀是實相,你這個心能夠跟實相相應了,叫能觀。知是知見,用識分別的,這個知叫分別心,它用分別來無念,叫作有妄世智,就是世智聰辯了。能觀無念,就是你的心能跟法界相應的這個無念體,叫實行佛智,是實際的佛的行為。也就是說,你能夠把這個無念當作是你的身和心,把這個無住當作你的身,當作你的心,把這個法界當作你的身,把無念當作是身,而實行,這叫能觀體。而能觀之體,就是實行佛智,就是實際的佛的行為。如果你用世智聰辯來分別無念,這是妄見裡面生出來的,所以呢,我們要分析得很清晰。

講金剛經必須要把這個世智聰辯和這個能觀的實際行,要分別清晰,然後呢,我們按照這種方法去觀察你自己修行的這個真實和虛假。南摩阿彌陀佛!

 

 

上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46
下一篇:蔡禮旭老師:夫妻相處不好怎麼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