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略頌 |
瑜伽師地論論文 |
是染違犯
(翻重垢)(應向人忏) |
非染違犯
(翻輕垢)(應自責心) |
無違犯 |
攝
善
法
戒
攝六
度
其
中
總
有
三
十
四 |
障
施
有
七 |
一、三業不敬於三寶(1) |
於日日中,若於如下,或為如來造制多所;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謂諸菩薩素怛纜藏,摩怛理迦;若於僧伽,謂十方界已入大地諸菩薩眾,若不以其或多或少,諸供養具而為供養,下至以身一拜禮敬,下至以語一四句頌贊佛法僧真實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隨念三寶真實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違越。若不恭敬,懶惰懈怠而違犯者,是染違犯。 |
若誤失念而違犯者。 |
謂心狂亂,若已證入淨意樂地,常無違犯。由得清淨意樂菩薩,譬如已得證淨比丘,恆時法爾於佛法僧,以勝供具承事供養。 |
二、大欲無足數數貪(2) |
有其大欲而無喜足,於諸利養,及以恭敬,生著不捨。 |
|
謂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 |
三、不敬耆德
(3) |
見諸耆長,有德可敬,同法者來,驕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起承迎,不推勝座。 |
非驕慢制,無嫌恨心,無恚惱心,但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 |
謂遭重病,或心狂亂。 |
四、不好答
(4) |
若有他來語言談論慶慰請問。驕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稱正理,發言酬對。 |
|
謂遭重病,或心狂亂;或自睡眠,他生覺想,而來親附,語言談論,慶慰請問;或自為他宣說諸法,論義決擇;或復與余談論慶慰;或他說法論議決擇,屬耳而聽;或有違犯說正法者,為欲將護說法者心,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護僧制,或為將護多有情心,而不酬對。 |
五、延請不往
(5) |
他來延請,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飲食,及衣服等,諸資生具。驕慢所制,懷嫌
恨心,懷恚惱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 |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
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請。 |
或有疾病;或無氣力;或心狂亂;或處懸遠;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調彼伏彼, 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余先請;或為無間修諸善法,欲護善品,令無暫廢;或為引攝未曾有法;或為所聞法義無退;如為所聞法義無退,論議決擇, 當知亦爾;或復知彼,懷損惱心,詐來延請;或為護他多嫌恨心。或護僧制。 不至其所,不受所請。 |
|
|
|
略頌 |
是染違犯 |
非染違犯 |
無違犯 |
|
|
六、不受施
(6) |
他持種種生色可染末尼珍珠琉璃等寶,及持種種眾多上妙財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懷嫌恨心,或恚惱心,違拒不受。(似應不懷嫌恨,恚惱,慚愧而受。)] |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違拒不受。 |
或心狂亂;或觀受已心生染著;或觀後時彼定追悔;或復知彼於施迷亂;或知施主隨捨隨受,由是因緣定當貧匮;或知此物, 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盜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緣多生過患,或殺,或縛,或罰,或黜,或嫌,或責,違拒不受。 |
|
障
戒
有
九 |
七、如理求法
不施法
(7)
一、於惡有情懷瞋恨(不作饒益)
(8) |
他來求法,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嫉妒變異,不施其法。
於諸暴惡犯戒有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由彼暴惡犯戒為緣,方便棄捨,不作饒益。 |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不施其法。
若由懶惰懈怠棄捨,由忘念故,不作饒益。 |
謂諸外道伺求過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或於是法未善通利;或復見彼不生恭敬,無有慚愧,以惡威儀而來聽受;
或復知彼是鈍根性,於廣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當生邪見,增長邪執,衰損惱壞;或復知彼法至其手,轉布非人,而不施予。
謂心狂亂;或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為將護多有情心;或護僧制,方便棄捨,不作饒益。 |
二、護他律儀不共學(9)
(參見《集頌》P146聲聞律中,在性罪以外,立遮罪,如飲酒、非時食、變更僧像,至YIN酒權貴等處,菩薩應與聲聞同修學,會
無譏謗。不共學犯戒。
在家隨世無譏議,勿為賢明所厭捨。) |
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將護他故,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諸有情類,未淨信者,令生淨信,已淨信者,令倍增長。 於中菩薩與諸聲聞,應等修學,無有差別。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尚不棄捨將護他行,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長,學所學處,何況菩薩利他為勝? |
|
|
三、應不共學(10)
(菩薩與諸聲聞不應共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 共學犯戒。菩薩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圖少事、少業,少希望,犯戒。
如應而受
(不應有嫌恨恚惱,似更
應慚愧而受)
二、三兩條意為有些應與聲聞共戒,如飲酒、非時食……, 有些不應與聲聞共學,如求衣,求缽、坐具百物,多蓄或不應蓄。 |
如薄伽梵於別解脫毗奈耶中,為令聲聞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建立遮罪,制諸聲聞,令不造作。於中菩薩與諸聲聞,不應等學。何以故?以諸聲聞,自利為勝,不顧利他,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可名為妙。非諸菩薩利他為勝,不顧自利,於利他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得名為妙。如是菩薩為利他故,從非親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恣施家,應求百千種種衣服,觀彼有情有力無力隨其所施如應而受。如說求衣,求缽亦爾。如求衣缽,如是自求種種絲縷,令非親裡為織作衣,為利他故,應畜種種驕世耶衣,諸坐臥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祗,復過是數,亦應取積。如是等中少事少業少希望住,制止遮罪,菩薩不與聲聞共學,安住菩薩(淨)律戒律儀,於利他中,懷嫌恨心,懷恚惱心,少事少業少希望住。 |
若由懶惰懈怠忘念無記之心,少事少業少希望住。 |
|
四、開性罪
(11) |
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
|
|
1.開殺生 |
謂如菩薩見劫盜賊為貪財故,欲殺多生,或復欲害大德聲聞獨覺菩薩,或復欲造多無間業。見是事已發心思維,我若斷彼惡眾生命墮那洛迦,如其不斷,無間業成,當受大苦。我寧殺彼墮那洛迦,(地獄名,譯為惡者)終不令其受無間苦。如是菩薩意樂思惟,於彼眾生,或以善心,或無記心,知此事已,為當來故,深生慚愧,以憐憫心,而斷彼命。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
|
|
2.開不與取 |
又如菩薩見有增上宰官,上品暴惡,於諸有情,無有慈憫,專行逼惱。菩薩見已起憐憫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若廢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緣於菩薩戒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又如菩薩見劫盜賊,奪他財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執為已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起憐憫心,於彼有情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力所能逼而奪之,勿令受用如是財富,當受長夜無義無利。由此因緣,所奪財寶,若僧伽物,還復僧伽,窣堵波物,還窣堵波,若有情物,還復有情。
又見眾生,或園林處,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已有,縱情受用。菩薩見已,思擇彼惡,起憐憫心,勿令因此邪受用業,當受長夜無義無利。隨力所能,廢其所主。菩薩如是雖不與取,而無違犯,生多功德。 |
|
|
|
|
|
|
|
3、開欲邪行 |
又如菩薩處在居家,見有母邑,現無系屬,習YIN欲法。繼心菩薩求非梵行。菩薩見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隨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處令種善根,亦當令其捨不善業。住慈憫心,行非梵行。雖習如是穢染之法,而無所犯,生多功德。出家菩薩為護聲聞聖教所誡,令不壞滅,一切不應行非梵行。 |
|
|
5、開離間語 |
又如菩薩,為惡朋友之所攝受,親愛不捨,菩薩見已,起憐憫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隨能隨力,說離間語,令離惡友,捨相親愛。勿令有情,由近惡友,當受長夜無義無利。菩薩如是以饒益心,說離間語,乖離他愛,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
|
|
|
6、開粗惡語 |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絡,非理而行,出粗惡語,猛利诃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 |
|
|
7、開绮語 |
又如菩薩,見諸有情信樂倡妓吟詠歌諷,或有信樂王賊飲食,YIN蕩街衢無義之論。菩薩於中皆悉善巧,於彼有情,起憐憫心,發生利益安樂意樂,現前為作,绮語相應,種種娼妓,吟詠歌諷,令彼有情歡喜引攝,自在隨屬,方便獎導,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現行绮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意三惡不能開) |
|
|
|
五、邪命取財
(12) |
生起詭詐,虛談現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無有羞恥,堅持不捨。 |
|
若為除遣,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熾盛,蔽抑其心,時時現起。 |
六、身語掉動
(13)
(心不寂靜高聲嬉戲,輕躁騰躍,望他歡笑) |
為掉所動,心不寂靜,不樂寂靜,高聲嬉戲,喧嘩紛聒,輕躁騰躍,望他歡笑,如此諸緣。 |
若忘念起 |
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廣說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惱;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 隨彼而轉; 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懷嫌恨,惡謀憎背,外現歡顏,表內清淨。 |
七、不樂涅槃
(14)
(謂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
(教人不應怖畏、斷滅煩惱,是染違犯。) |
起如是見,立如是論: 菩薩不應欣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動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論。 |
|
|
八、不避護
(15)
(不護不雪,謂過將生而不予防;謂既生已而不息除。) |
於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宗大師曰:不避護者,謂過將生而不予防;不清雪者,謂既生已而不息除。) |
若事不實而不清雪。 |
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謗聲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謗聲流布。 |
九、於他煩惱
不制止
(16)
(不以辛楚加行,護其憂惱,使不現行。) |
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論文屬非染違犯,宗大師判是染違犯。) |
|
觀由此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 |
|
障
忍
有
四 |
一、瞋報瞋
(17) |
他罵報罵,他瞋報瞋,他打報打,他弄報弄。 |
|
|
二、犯他不謝
(18) |
於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捨。 |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謝輕捨。 |
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若是外道;若彼希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謝時倍增憤怒;若復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 |
三、他犯不受悔
(不受悔謝)
(19) |
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雖復於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 |
|
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
四、懷恨他惡執不捨
(20)
(含舊惡,憎惡人) |
於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捨。 |
|
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
障
礙
精
進
惡
作
三 |
一、攝 徒(21)
(以愛染心攝徒) |
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 |
|
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 |
二、眠 樂(22)
(戒眠樂非時、非量) |
懶惰懈怠,耽睡眠樂、臥樂、倚樂,非時非量。(宗大師曰:“晝中非時,雖於夜時,除中夜外,初後二分,亦復非量”。) |
|
若遭疾病;若無氣力;行路疲極;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一切,如前應知 |
三、喜世論(23)
(讀說世事、虛度時日) |
懷愛染心,談說世事,虛度時日。 |
若由妄念,虛度時日。 |
見他談說,護彼意故;安住正念;安住正念,須臾而聽;若事希奇;或暫問他;或答他問 |
|
障
礙
禅
度
亦
三
種 |
一、不問(24)
(不請求教授) |
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懷嫌恨,憍慢所持,不詣師所,求請教授。 |
懶惰懈怠,
而不請者。 |
若遇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其師,顛倒教授;若自多聞,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應教授,而不請者。 |
二、蓋障(25)
(即五蓋:貪、嗔、昏沉、掉舉、疑) |
起貪欲蓋,忍受不捨,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如貪欲蓋,如是嗔恚,昏沉、掉舉惡作,及與疑蓋,當知亦爾。 |
|
若為斷彼生起樂欲,發勤精進,煩惱猛利,蔽抑心故,時時現行。(無犯) |
三、貪味禅境
(26) |
貪味靜慮,於味靜慮,見為功德
(四禅、四無量、四空十二門禅為根本味禅。) |
|
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
障
般
若
者
八 |
一、 輕聲聞乘
(27)
(廢小乘)(不聽聞聲聞乘法) |
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聞聲乘相應法教,不應受持,不應修學。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況於佛語。 |
|
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作如是說。 |
|
|
二、 廢自乘
(28)
(廢大乘) |
於菩薩藏未精研究,於菩薩藏一切棄捨,於聲聞藏一向修學。 |
|
|
|
三、勤修異道
(29) |
現在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 |
|
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 |
|
四、愛樂外論
(30) |
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翫,愛樂味著,非如辛藥而習近之。 |
|
|
|
五、於大乘中
分勝劣
(於甚深處不生信解)
(31) |
聞菩薩藏,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諸佛菩薩難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毀謗,不能引義,不能引法,非如來說,不能利益安樂有情。 |
|
菩薩如是,自處無知,仰推如來,於諸佛法,無不現知,等隨觀見。如是正行,無所違犯。雖無信解,然不誹謗。 |
|
六、自贊毀他
(32) |
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嗔恚心,自贊毀他。 |
|
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淨信者發生淨信,已淨信者倍復增長。 |
|
|
|
七、不往聽
(不往聽正法)
(33) |
聞說正法論議決擇,驕慢所制,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往聽。 |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而不往聽。 |
若不覺知;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知倒說;若為護彼說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說義,是數所聞,所持所了;若已多聞,具足聞持,其聞積集;若欲無間於境住心;若勤引發菩薩勝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不往聽者,皆無違犯。 |
八、不敬法(於說法師不深恭敬)(34) |
於說法師故思輕毀,不深恭敬,嗤笑調弄,但依於文,不依於義 |
|
|
饒
益
有
情
戒
十
二
|
一、八事不助(35)
(眾善奉行)
(於諸有情,懷嫌恨心,不為助伴。)(1、思量事業:謂於何事,若作不作,能致盛襄,而正思量。2、抉擇事業:謂代思量,復茲助伴之擔。3、於道路,往來,諸無侶伴無隨從者,當助伴而為導路。4、於事邊際助加行,於無倒事業加行。5、於已集所有財物開示方便,不為盜等所劫。6、合乖離者,謂解怨恨。7、義會,謂有定期所修福業。8、修福,謂無定期所興福業。《三學》160頁,《戒釋》卷一32頁 |
於諸有情所應作事,懷嫌恨心,懷恚惡心,不為助伴。請於能辦所應作事,或於道路,若往若來;或於正說,事業加行,或於掌護所有財寶,或於和好乖離诤訟;或於吉會;或於福業,不為助伴。 |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助伴。 |
若有疹疾;若無氣力。若了知彼自能成辦;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義,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先許余,為作助伴;若轉請他有力者助;若於善品,正勤修習,不欲暫廢;若性愚鈍,於所聞法,難受難持,如前廣說;若為將護多有情意;若護僧制;不為助伴。 |
饒
益
有
情
戒
十
二 |
|
|
|
|
二、不看病(36) |
見諸有情遭重疾病,懷嫌恨心,懷恚惱心,不往供事。 |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 |
若自有病;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隨順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勢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長病所觸,堪自支持;若為勤修廣大無上殊勝善品;若欲護持所修善品,令無間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鈍,其慧鈍濁,於所聞法難受難持,難於所緣攝心令定;若先許余,為作供事。 |
三、不濟七苦
盲聾等(37)(不濟七苦:《戒釋》34頁,身苦有四:1、於有病者,謂施藥瞻視。2、於根壞者,謂啟導盲者所欲往道。於牽者以手撝示應取應捨。3、於缺支者,謂以身荷或以騎乘,送往欲處。4、行路疲乏,施食施處,調身按摩。心苦分三:一、蓋障苦者,謂貪欲等五蓋所纏,開示教授令其除遣。二、無間缺苦:謂八尋思所纏苦者,以對治法開示會離。八尋思:欲、恚、害、親裡、國土、不死尋思,他侮尋思,族姓尋思(謂我高貴,貪欲增上。)三、他蔑勝苦:謂當開示戰斗勝敗,世間常事及無我等出世間法,而為除遣。) |
如於病者,於有苦者,為作助伴,欲除其 ,當知亦爾。 |
同上 |
同上 |
四、見作非理不正說(38)
(廣行非理,不為宣說如實正理。) |
見諸有情;為求現法後法事故,廣行非理,懷恚惱心,不為宣說如實正理。 |
若由懶惰懈怠所蔽,不為宣說。 |
若自無知;若無氣力;若轉請他有力者說;若知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馀善友攝受;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知為說如實正理,起嫌恨心,若發惡言;若顛倒受;若無愛敬;若復知彼性弊攏悷;不為宣說。 |
|
五、恩者不報(39)
(懷嫌恨心而不報) |
於先有恩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懷嫌恨心,不欲現前如應酬報。 |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現酬報。 |
勤加功用,無力無能,不獲酬報;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欲報恩而彼不受。 |
|
六、不解愁(40)
(懷嫉恨心,不往開解) |
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愁惱,懷嫌恨心,不往開解。 |
若為懶惰懈怠所蔽,不往開解 |
應知如前,於他事業不為助伴。 |
|
七、求財食等不給施(41) |
有飲食等資生眾具,見有求者來希求飲食等事,懷嫌恨心,懷恚惱心,而不給施。 |
若為懶惰懈怠放逸,不能施與。 |
若現無有可施財物;若彼希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來求者,王所匪宜,將護王意;若護僧制,而不惠施。 |
|
八、不以財法攝徒眾(42)
(懷嫌恨心,不隨時無倒教授,不為彼如法追求,衣服、飲食等。) |
攝受徒眾,懷嫉恨心,而不隨時無倒教授,無倒教誡。知眾匮乏,而不為彼從諸淨信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如法追求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醫藥資生什物,隨時供給。 |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誡,不為追求如法眾具。 |
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有疹疾,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轉請馀有勢力者;若知徒眾,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資身眾具;若隨所應教授教誡;皆已無倒教授教誡;若知眾內有本外道,為竊法故,來入眾中,無所堪能,不可調伏。 |
|
九、不隨他心(43) (不恆順有情) |
懷嫌恨心,於他有情,不隨心轉。 |
若由懶惰懈怠放逐,不隨其轉。 |
若彼所愛,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無氣力不任加行;若護僧制;若彼所愛雖彼所宜,而於多眾非宜非愛;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不隨心轉。 |
|
十、不贊揚(44) |
懷嫌恨心,他實有德,
不欲顯揚;他實有譽,
不欲稱美;他實妙說,
不贊善哉。 |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顯揚等。 |
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將護彼意;若有疾病;若無氣力;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若護僧制;若知由此顯揚等緣,起彼雜染,驕舉無義,為遮此過;若知彼德,雖似功德,而非實德;若知彼譽,雖似善譽,而非實譽;若知彼說,雖似妙說,而實非妙;若為降伏諸惡外道;若為待他言論究竟,不顯揚等。 |
|
十一、不作擯責(45)
(應诃責、驅擯、懷染污 心,而不诃責、不治罰、不教誡不驅擯) |
見諸有情,應可诃責;
應可治罰,應可驅擯;
懷染污心,而不诃責;
或雖诃責,而不治罰;
如法教誡,或雖治罰;
如法教誡,而不驅擯。 |
若由懶惰懈怠放逸,而不诃責,乃至驅擯。 |
若了知彼不可療治,不可與語,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應棄捨;若觀待時;若觀因此斗訟诤競;若觀因此令僧喧雜,令僧破壞;知彼有情,不懷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慚愧,疾疾還淨,而不诃責,乃至驅擯。 |
|
十二、(不作)神通 等(46) |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具足成就種種神通變現威力,於諸有情,應恐怖者能恐怖之;應引攝者能引攝之。避信施故,不現神通,恐怖引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
若知此中諸有情類,多著僻執,是惡外道,誹謗賢聖,成就邪見,不現神通恐怖引攝。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