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靈山居士:每天出離一點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每天出離一點點

靈山居士/文  

  佛陀曾經要求一個屠夫,在每天太陽下山之後到第二天太陽升起之前的這段時間裡,不要殺生。這是佛陀為他專門制作的短期戒律。可以幫助他逐漸遠離殺生。佛陀沒有要求他立即斷除殺生。因為佛陀很清楚那樣做的後果。

  在某些時候,如果你希望一個剛成為佛教徒的人馬上拋棄所有的壞習慣,可能並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這可能把他推向你所不希望的地方,他會遠離佛教。因為他無法做到佛教的要求。過於嚴厲的要求會讓他產生逃跑的念頭。

  但是,若你要求他適量減少壞習慣。相對前者就容易的多。若他是個抽煙愛好者。你可以要求他保證一個禮拜至少有一天不抽煙。這比要求他一次性徹底丟掉抽煙容易的多。

  如果他可以一天不抽煙。煙對他的控制力就會慢慢減弱到喪失。當他習慣了每周至少有一天不抽煙。那他就不難接受每周再增加一天不抽煙的日子。煙會慢慢從你的生活裡淡出。一年之後,他可能就可以過沒煙的日子了。

  你可以視它為短期戒律。可能很多人無法一下子接受佛教徒所需要遵守的所有戒律。但你可以試著遵守其中的幾條。哪怕只是遵守一天,甚至一個小時。你既然可以習慣抽煙,就可以習慣戒律。既然你不能一下子習慣所有的戒律,那就慢慢習慣。

  若你是一個金剛乘修行人。你不應該允許自己有偏好。金剛乘不鼓勵任何增長分別心的行為。若你覺得某些茶非常好喝,那表示你已經有嚴重的分別心。為此你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短期戒律。例如,三天之內一定要喝一些你不太愛喝的茶。這可以對你日益擴張的分別心起到抑制的作用。在它尚未長成你無法控制的怪獸之前,你就應該這麼做。

  佛陀為我們制定過各種各樣的戒律,這裡面有在家人的戒律,也有出家人的戒律。後者更豐富。從走路的時候眼睛應該看哪裡,到坐的時候的姿勢。應有盡有。這些戒律有效的阻礙了我們發展自己的貪嗔癡。

  除了佛陀制定的戒律,你也可以有你的短期戒律。目的是為了打破你的各種習慣,令他們無法擴張。你不應該習慣任何習慣。在習慣尚未成為習慣之前,你就應該捨棄他。佛教有些戒律是針對我們的貪,有些針對我們的嗔。有些則針對癡。

  我們每天都在修習貪嗔癡的儀軌。當你看到一輛BMW敞篷跑車從你身邊飛馳而過,你會想:有什麼了不起。但你其實是非常想自己也有一輛的。這個時侯,其實你就念完了一部貪嗔癡的儀軌。佛陀在一本經裡面說: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你的一個念頭就具足貪嗔癡。想想吧,我們每天24小時都在這麼修。所以你不應該為它的強大而驚訝。

  根據你自身的喜好,你可以制定各種短期戒律作為你修行的輔助。你需要知道你的弱點在哪,然後針對弱點出擊。你需要經常瘋狂一下。周期性的不按常規出牌。這樣做可以讓你避免淪為習慣的奴隸。

  當然,我指的是那些壞習慣。壞習慣並非只是抽煙這樣有損健康的行為。任何導致你的無明分別心加重的行為都可以視為壞習慣。

  我知道很多人都抽煙,若你看到這裡,我希望那些仍舊在抽煙的人至少可以發願每周至少有一天不去抽煙。試著這麼做半年。若你能這麼做,我會非常高興。

  若你覺得自己已經淪陷,你已經被各種習慣帶著走。也可以告訴我,我可以為你量身定做適合你的短期戒律。諸如一個小時不說話。或是一天不上網。試著不開手機。或是一周之內至少有兩天不上MSN。你可以做的很多很多。我知道很多人一天不上開心網就會很難受。這表示你非常脆弱。連斷網這種小事都可以打擊你。你真的需要好好看看自己。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堅強。你不是自己的主人。

  我曾經要求一個很喜歡說話的人一個小時不要說話。這是我給她制定的一個戒律,我深知要一個習慣說話的人不說話是多麼難,所以我要求他只需要堅持一個小時。但是只過了十幾分鐘,她就破戒了。她說:還沒到一個小時嗎?

  所以不要認為這些很容易做到,你只有試一下才知道你的控制力有多差。如果你不去打坐,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念頭那麼多,心那麼亂。不去試一下,你也不知道自己控制力有多差。

  每一天,從你的習慣裡出離一點點。365天之後,你就會成為另外一個人。一個強有力的人。你是世界的主人。

 

上一篇:慧光法師:忍辱是悲智圓滿的前方便
下一篇:靈山居士: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另類加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