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慧僧法師:佛說梵網經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四十八輕戒 第廿五‧不善知眾戒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廿五‧不善知眾戒

若佛子。佛滅度後。為說法主。為行法主。為僧坊主。教化主。坐禅主。行來主。應生慈心。善和鬪诤。善守三寶物。莫無度用。如自己有。而反亂眾鬪诤。恣心用三寶物者。犯輕垢罪。

「說法主」,即是說法的法師。「行法主」,即是主持清規的人,或雲律師。「僧坊主」,主理安居房捨等事,今之所謂監院。「教化主」,寺內勸人作福業、造功德者。「坐禅主」,管理禅事,如僧堂首座之類。「行來主」,知道賓客往來,即叢林裡的知客師。「慈心」者,務使僧眾和合相處,水乳交融,和睦冤诤。

此具性遮二業。不善滅诤,隨事結過:僧坊中有糾紛,本應該善言和解;若應解而不解,乃結過。不善守物,隨用結過:古德諺雲,「愛護常住物,如護眼中珠」,若不善分配三寶物,或糟蹋濫用,或回為己用,或施與人用等,皆不如法,違背因果,故結過。若三寶物互用,亦屬盜戒所攝。若發起诤事,則結性罪。

當知三寶物不能隨便互用,佛物歸佛部,法物歸法部,僧物歸僧部,不能雜亂無章。因各部所管轄之因果不同,而戒律中並制尤多,繁瑣不一,必要深切鑽研,方能得窺全貌。簡而言之,佛、法、僧物,不宜互用。譬如,造佛像之財(佛物),不宜回與印經律用(法物)。印經(法物)之財,不宜造像用(佛物)。各部之間也不能淆雜不清。

譬如,佛物之中,施主擬造釋迦牟尼佛像,就不得改造彌勒菩薩像。法物之中,施主擬印《阿彌陀經》,就不得改印《金剛經》。僧物之中,施主擬以供齋,則不能回與建僧房用等等。一切三寶物,錢寶、佛像、經律、僧房、田地、華果、飲食、床褥、臥具、醫藥、家私、日用品等,若屬於現前三寶或常住三寶,不得辄自取用,或回施物變賣作余用。若濫用三寶物,難免三塗。

余少時,就讀於佛學院,有信士施捐出膳食費,由常住保管。某次,有救濟機構來本校化緣。身為校長的老法師,循例召集所有學生開會,當眾發表,說:「現在咱們存有多少多少錢,拿這筆錢赈濟難民,你們大家同意不同意呢?」經大家一致通過後,方敢行事。由此可見,運用施主錢財,必要深自警省,不違因果,盼共勉之!

 

上一篇:慧僧法師:佛說梵網經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四十八輕戒 第廿四‧不習學佛戒
下一篇:慧僧法師:佛說梵網經講錄 貳 列重輕戒相(分二) 四十八輕戒 第廿六‧獨受利養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