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敬師友戒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阇梨。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此是四十八輕戒之第一戒。不敬師友戒,師就是師父,友就是同參,同參道友,對於師友要是不恭敬,這就犯了四十八輕第一條了。一切受佛戒人,皆應敬重師友。「以有爵位者易生憍慢,故偏舉王及百官為誡。」因有高官厚祿者,易生貢高我慢,所以偏舉王位及百官為誡。「受戒則福庇幽明,所以鬼神救護。」受戒後,則福庇幽(鬼)明(神),所以鬼神都做他的護法。「又能弘護法化,故諸佛歡喜。」大凡受戒的人,他能夠護法,也能夠弘揚佛法,宣化佛教的道理,所以諸佛歡喜。
「上座」者,有三種。(一)生年上座:戒臘在先。以其戒臘多少為准,譬如,受戒十年為下座,受戒二十年為中座,受戒三十年就為上座。(二)福德上座:眾所推敬。這就不講戒臘了。這個人德行高,福德大,大眾推敬他為上座。(三)法性上座:證入聖位。法性上座,就是他道行高,已經悟了道,斷了惑這樣的人,證入聖位了,而尊稱為上座。譬如,須菩提尊者,他還是個沙彌,七歲就證阿羅漢果,雖然他歲數小,但道行高,是證入聖位的人,被尊稱為法性上座。
「和尚」,梵文邬波馱耶UPADHYAYA。此翻「親教師」,又翻「力生」。即親皈依師父,由此人力,生我無漏妙戒身故。「阿阇梨」,或雲阿遮梨耶,梵文ACHARYA,翻此方話,就叫「軌范師」。怎麼叫做軌范師呢?謂教授威儀,示我軌式。能夠教導怎麼樣的具足威儀,告訴我們怎麼樣的行動,亦即教誡法師。「大德」,總歎具大功德之僧侶。言說這個人的德行大,具大功德,所以叫做大德。「同學」﹕宗同一師脈,同一個師父的意思。就像同參,一塊用功的人。「同見」:心同一解,兩個人的見解都是相同的。「同行」:身同一業,或修持同一法門。
若對師友,懷「憍」心:亢己。即驕傲心,自己貢高。「慢」心:忽人。即輕忽他人。「癡」心:不知賢聖。他不認識賢聖,就是愚癡。「瞋」心:心懷忿恚。他自己心裡頭瞋恚人家。此種種心,皆是破戒行為。「以自賣身等者,舉重況輕」:謂尚應如此供養,況迎拜之儀而不為耶。菩薩應當自賣其身及國城男女等,以為供養,何況承迎禮拜師友耶?更不能忽略矣。
具緣:此亦性遮二業。四緣成罪。(一)師友:謂上座及同行等。(二)師友想。(三)不敬心:對於師友不起敬心,或憍慢、或瞋恨、或嫉妒障礙、或懶惰懈怠等。(四)應迎不迎,應供不供等:應當去歡迎而不去歡迎,應當供養而不供養等。四緣具足,乃隨事結罪。
「師友知識,是得道大因緣,是全梵行。不敬則永失法利,魔所攝持。敬則常遇善緣,成就佛法。」因為師友和善知識,是我們修行人得道的一種大因緣,他是具足梵行(清淨行)的人。如果不去恭敬,不去承迎禮拜,就永久失掉佛法之利益,是魔王所攝持。要是恭敬供養,就可以常遇著善緣,成就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