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果平法師:《普賢行願品》偈頌 講記 2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普賢行願品》偈頌(20)

第二講  ⑨  
果平法師 講授
時間: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點:新加坡居士林          
 
隨喜支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在我們修學隨喜支的時候,要隨喜哪些功德呢?

“十方一切諸眾生”,首先我們隨喜誰?要隨喜人天乘的善法。十方一切所有眾生,只要這個眾生有一念善法因緣,我都願意去隨喜。哪怕是一個小孩,他有這一念的善舉,我都願意去隨喜他、去贊歎他。

“二乘有學及無學”,這就是我們說隨喜聲聞、緣覺,小乘人的功德。有學是指還處在學位的小乘人,無學就是已經證到阿羅漢的聖者,他們的功德,我也願意隨喜。還有就是隨喜大乘佛菩薩的功德。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就是所有佛菩薩的功德,我也願意隨喜。

以上偈頌,就是說在隨喜支裡面,所有眾生的功德,只要是善法我都願意去隨喜贊歎。隨喜的對象,不管是一般的弱小眾生,還是像佛菩薩這樣的聖者,不管功德大、功德小,我都願意去隨喜贊歎。

第一句指的是對人天善法的隨喜,第二句是對小乘行者功德的隨喜,第三句就是對大乘行者功德的隨喜。也就是說在修隨喜的時候,所有眾生的功德我都隨喜,一個不落,這才是普賢行願的隨喜境界。

關於隨喜的功德,在《匯集經》裡有講到:“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在隨喜別人的功德時,我們如果能真誠地去贊歎他,覺得別人做這樣的善事自己打心裡歡喜高興,而不是去譏毀他,去忌妒他,那由此得到的功德,是與對方的功德一樣的,這也是我們積聚資糧的一種善巧。

在佛經裡記有這樣一件事,有一次,阿阇世王點燈供佛,作為國王供佛,那排場肯定相當地大,而且供的燈也是相當的多。當時就有一個老太婆,看到國王供燈她非常地高興,很隨喜,想自己也供一盞燈吧。但是這個老太婆非常地窮,窮得沒錢買燈,她就到處去乞討,討到可以買一點點油的錢。

而後,老太婆又在路邊撿了一個牛角,在中心放一個燈芯,可以算燈具了,就拿著牛角燈到油鋪裡買油。買油的時候,油鋪的老板很感動,覺得這個老太婆能夠以自己乞討的錢來供佛,很不容易,他也願意隨喜一分,於是就給老太太的油多添滿了一點。

老太太於是拿著牛角燈,很虔誠地放在阿阇世王所供的很多燈裡面。就這樣一個小牛角燈居然能通宵地燃著。而阿阇世王所供的那一大片燈,或者是被風吹熄了,或者是油燃盡了,反正到了第二天全部都熄滅了。唯有老太太的牛角燈,燃得非常的透亮。

天亮後,由目犍連尊者負責來收拾燈具,目犍連要把燃盡的燈都收起來,但看到怎麼有一個燈,燃得特別地好。因為要把所有的燈收拾起來清理道場,目犍連就想把這盞牛角燈熄滅,他用手去煽這盞燈,不能滅,又用神通去煽,還是不能滅。我們知道在佛弟子中,目犍連是最有神通的,居然神通也不能滅牛角燈。

目犍連覺得很奇怪,他跑去問佛,“為什麼這樣小小的一盞燈,我不能把它熄滅呢?”佛就說,“不但你的力量沒辦法把這盞燈熄滅,就是四大天王,他們聯合起來想煽滅這盞燈,也是沒辦法熄滅的。”這時目鍵連就問,“為什麼這盞燈有如此大的威力呢?”佛就說:“這盞燈是一個窮老太婆為隨喜阿阇世王的功德,點了這樣一盞燈。點燈時她發了一個大願,希望這盞燈能照亮所有的眾生,讓它們脫離黑暗,讓它們能夠從此覺悟!最後圓滿成佛!因此功德你無法熄滅這盞燈。”

我們點燈一般都是為自己祈福,希望我點了這盞燈,佛陀保佑我的子孫興旺發達,我自己生意興隆,永遠平安等等,都是在為自己發願。而那個老太婆點燈時,卻發了一個很大的誓言,希望這一盞燈能夠照亮所有的眾生,讓它們脫離黑暗,讓它們能夠從此覺悟!最後圓滿成佛!她有這樣的大誓願力,所以這盞小小的牛角燈就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也因此,佛說,不但是目犍連的神通煽不滅它,就是四大天王他們合力來煽也煽不滅它。

當時目犍連聽了非常地慚愧,這樣一個沒有文化的老太婆,能發出這樣廣大的誓言。佛於是當下給這個老太婆作了授記,說她多少劫以後將會成佛,佛號叫什麼、國土叫什麼等等。

如果按照以前講的內容來衡量,其實老太婆發的這個誓言,我們把它稱為菩提心,她就是在供燈的時候,發了我要救度所有眾生,希望這盞燈能夠點亮眾生內心的明燈,這樣一個大願。這盞牛角燈雖然很普通,但是因為心願的廣大,它就不再是普通的一盞燈了,也因此為老太婆帶來無盡的功德。

所以我們講到修法要積聚資糧的話,可以常常隨喜贊歎別人的功德,說不定由於我們的清淨發心,自己所獲的功德比對方還要大。因為很多的時候,我們看有錢人,到寺廟裡來做一些供養,但他的願力很小,想到的都是他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家族,如果我們看到施主有這樣的善舉,我們去隨喜他,不但去隨喜,而且擴展心量為眾生發願的話,那我們的功德會因為發願的殊勝,遠遠超過那個施主的功德。這又是一種積聚資糧的善巧方法。

所以在這兒,佛教會我們一種善巧地積聚資糧的辦法,叫做隨喜功德。哪怕是別人做一點點小善事,自己都要生這種歡喜心,那麼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歡喜心,別人有的功德自己都能沾一份。當然,說到這裡,我們不能去討便宜,我們見到他人做功德的時候,嘴裡只是隨便說說“隨喜隨喜”,這個“隨喜”嘴巴上雖在說,但心裡想:嗨!他那個功德有什麼不得了?有這樣的心態的話,不但我們得不到隨喜的功德,反而有意業上的過失。

這就是我們在修隨喜支的時候,一個是我們要真誠地去隨喜贊歎別人,另外一個呢,我們還應該以此功德為一切眾生發願,這就是在為自己積聚成佛資糧。

 

 

上一篇:果平法師:《普賢行願品》偈頌 講記 21
下一篇:侯松蔚教授:學佛切忌望文生義(上)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