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與樂的因緣―離苦得樂
王家軒
前言
生命的目的在追尋快樂(遠離痛苦的同義詞),希求「離苦」、「得樂」是人生的實相。佛陀說八萬四千或無量法門,匯歸為一法,就是教我們如何離苦得樂,得到真正的快樂。雖然總為一法,如《維摩诘經》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依自己的根機不同,自由抉擇由淺入深的修學歷程,因而開展出無量離苦得樂的法門。
苦與樂,影響我們身心的健康平衡,是人們生活中時刻不離的內容,古今許多學說理論、宗教信仰,都離不了如何得到快樂。佛陀的教法雖關注世間苦痛,也講世間快樂,但終極目標是得到出世間的究竟樂。佛陀依四聖谛「苦、集、滅、道」而成就大悲等功德,說苦的用心是源自無上大悲心,是為了教導眾生經由對苦的深刻體會 (第一苦谛專講苦,知苦果的本際而知樂),理解造成這苦果的原因,而能尋求斷除苦因 (第二集谛講苦因,知造成苦的原因,而求離苦得樂) ,如佛陀弟子說 :「我為知苦故,於世尊所出家修梵行。」佛陀是大醫王,有四法成就 :「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對治、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1;在指出眾生的大苦病、大苦病因之後,接著開示斷集可以離苦病,滅除所有苦厄,獲得出世解脫的樂果(第三滅谛講苦滅,斷苦集而證滅,知苦能解除,而得究竟的樂);並教導我們離苦集證聖果的修道方法(第四道谛講滅苦法,確實有可次第修習的方法,達到最終的離苦得樂 )。
佛陀最初於仙人園鹿野苑中,為五比丘三轉十二行*輪,就是開示次第深入四聖谛的法門:第一轉先說什麼是苦、苦集、苦滅、苦滅道,接著第二轉,說既然已深切體認世間的苦迫性,就應該知苦(病)、斷集(病因)、證滅(病愈)、修道(治病的藥),從知起行,從行而去實證解脫。第三轉是佛陀以自身經驗同於諸佛已實證過的真實智慧,而說苦已徹底的了知,集已斷盡,滅已證得,道已修盡。(《阿含經》常以「示、教、利、喜」形容佛陀轉*輪,隋慧遠法師《大乘起信論義疏》配以「示苦令知、教集應斷、道利應修、滅喜應證。」)
知苦、知苦因:苦是什麼 ?
苦與樂是相對的,苦是一種感受,樂也是一種感受;苦與樂有其因緣。為什麼需要知道苦?苦就是苦,樂就是樂,似乎非常清楚,可是,這樣單純趨樂避苦的認知並沒有讓眾生真正的離苦得樂。世間的快樂往往來自痛苦解除之後的相對感受,也是苦的因緣;佛陀教導我們苦與樂形影不離,不要誤以苦為樂,陷入苦的深淵而不覺。
佛陀舉出「苦」為眾生流轉六道的核心現象,《阿含經》在描述所謂世間時,說憂、悲、惱、苦等等之後,常用「如是純大苦聚」作總結;只要仍然在三界六道流轉,就免不了「生、老、病、死」的苦難。雖說人生是苦,但不是否定世間的快樂,或消極悲觀的認為人生毫無意義,相反的,佛陀苦口婆心的說世事變化無常,雖有短暫的樂,但不永久、不徹底,當無常變化時,就苦多樂少,而且對於得而後失所感受到的苦,比沒有得過而感受的苦更為強烈。
佛陀以無常變化的因緣說世間快樂的本質還是苦,如《阿含經》說:「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2既然因緣變化無常,或說苦也有轉成樂的時候,因而說人生「苦盡甘來」;但是,佛陀說「無常故苦」,是就徹底的、究竟的意義來觀世事無常,終歸壞滅;是教導我們認清世間人生苦與樂的真相,確實知道苦與苦生起的原因,才能積極的用適當的方法來轉化,而後開創圓滿的人生,進而追求出世間的畢竟大樂,如《佛性論》所說:「得極離因果苦大樂波羅蜜」3。
「苦」包括身體與情緒的感受,隨著有身體而來生理上的身苦,到這一世生命結束,身體不存在時就消除,但如生生流轉不息,也就有世世生理上的苦;「苦」也是因隨逐生死,持續的心理感受的心苦。有身體就有因傷害、老化、疾病引起的各種疼痛,可是心理上不一定會覺得苦(身苦,心不一定苦);可是心理上的苦受,卻可以引發身苦(心苦而身苦)。世間人類的知識文明,對於減輕身體的痛苦,持續的研發出新的對治方法,但是,對於心理上的「心苦」,還沒有徹底的良方;只有透過佛法,勝解苦的根源,才有可能徹底解脫,這一世的肉身雖苦而心不苦。
說明「苦」就離不開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指的是世間萬事萬物的生起、消滅,都不是單獨的、孤立的生起或消滅,而是因由眾多因緣條件的和合或分散,如說「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既是因緣和合,組合中的各個因緣條件也是不同因緣和合,不斷的變化之中又不斷的變化,所以沒有一個固定的現象或實體。「樂」是眾生喜歡的,可是世間暫時的快樂不能永遠不變,當樂的因緣變化不再時,逼迫身心的感覺就浮現,「苦」就是這樣依緣起法而生起,如果徹底從苦的觀念、經驗中得到解脫,苦也就依緣起法而消滅。
親光菩薩在《佛地經論》解釋世間八法時說:「逼惱身心名苦,適悅身心名樂。」4 此種身心的逼惱,來自眾生起心動念的種種欲望;六根與六塵環境的觸境執取,身、語、意造作的煩惱,都是苦的根源。
佛陀說「純大苦聚」,苦之一字,開展出的說明非常多,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說:「菩薩於有情界,觀見一百一十種苦,於諸有情修悲無量。」5以至於八萬四千或無量的苦。經論上的分類有一苦、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六苦、七苦、八苦、九苦、十苦等等,以下逐次說明。
一苦:指世間有情都平等流轉生死的苦,《瑜伽師地論》稱為「依無差別流轉之苦」。眾生雖然千差萬別,但都在生死流轉中。眾生執著五蘊為我、五蘊法是我所,由我、我所執起惑造業因,感受果報,當受報時,又起惑造業,如此因因果果,輪回流轉不息。「心顛倒故,結生相續」,眾生的世俗心境,都是執我―流轉生死平等無差別的根源―俱生我執,所以眾生都具有同樣的生死流轉大苦。
二苦 : 內苦與外苦,出自《大智度論》。內苦有二種:身苦、心苦。外苦也有二種:眾生的逼害、自然的災害。又二苦出自《佛性論》有:凡夫苦樂二受、聖人行苦即捨受;又二者:二乘界內苦、菩薩界外苦。
「身苦」與「心苦」是世間眾生苦受的二大類,分別是因生理的與精神上的變化所感到的苦。眾生面臨「身苦」的饑寒傷痛類似,但是「心苦」卻隨主觀心情的差別,即使面臨同一境界,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身、心互為因緣,苦受也互相影響,譬如心因性疾病就是心理導致生理的病痛。心對身的影響很大,所以強調對心的觀察思惟,如《阿含經》中說雜色鳥:「心種種故,色種種。…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6 於有種種心識的作用,而產生種種羽毛顏色的變化。因傳染、功能障礙、外傷引起生理的痛苦,可以尋求適當的醫療,但是「心惱」的苦,因眾生的背景、經歷、意念、情緒種種不同,苦受也不同,「淨心」也更為復雜。
《瑜伽師地論》也說二苦 :
(1)欲為根本苦,《阿含經》:「欲生諸煩惱,欲為生苦本。」7由有煩惱欲故,彼諸可愛事欲若變壞(有漏法遲早會變壞),便有憂歎苦熱惱生。
(2)癡異熟生苦,由是因緣受二箭受,身箭受(於業報自體五蘊身受苦)、心箭受(於自體執我我所,五蘊身受諸苦時,心識愚癡迷悶生大苦痛 )。
三苦:依苦的性質分為苦苦、壞苦、行苦,出自《長阿含經》、《華嚴經》、《法華經》、《寶積經》、《涅槃經》、《瑜伽師地論》、《俱捨論》。另外,《大智度論》說身、心各有三苦:眾生身有老、病、死苦,心有YIN、瞋、癡病。苦苦是處逆境時,只苦無樂;壞苦是處順境時,雖有短時樂,歡樂失壞時,悲苦仍生;行苦是處平常境時,雖暫時不苦不樂,但世事無常,剎那變遷,身心不安而感苦。三苦再作進一步說明。
(1)苦苦:受有漏的身體就有生理上的種種苦,如病痛、饑渴、冷熱等眾苦,再加上外緣造成更多的苦,如刀杖、勞役、傷害種種逼惱,苦上加苦。苦苦與前五識相應,也就是五受中的苦受、樂受(樂極生苦)。
(2)壞苦:樂事變壞或消逝時,所引起的心理上的苦。《俱捨論》說:「諸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8有漏法皆是因緣無常,世間快樂、親情、事業、財富都不常久,失去時引起精神上的痛苦。壞苦與第六識相應,就是五受中的憂受、喜受(喜壞為憂),為意識的領納作用。
(3)行苦:這是非常微細而又不易察覺的苦。苦與樂是比較的主觀感覺,不能以客觀標准來衡量,雖然不苦不樂,但是因緣聚散離合,因而產生遷流變異的苦。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行苦通於六識的領納作用,也就是五受中的捨受。
三界之中,「行苦」不苦不樂,念念遷流,為無色界苦;「壞苦」當樂壞時,不勝憂惱,為色界苦,色界也所受行苦;「苦苦」苦而復苦,為欲界苦,惟欲界三苦皆受9。所以經上常以「樂住三界火宅」10來形容眾生對色聲香味觸貪著生愛,以煩惱創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六道,於其中輪回流轉受苦,就好像住在烈火燒逼的屋子裡,而不自覺或無法出離。《華嚴經》依三苦差別,順逆觀十二因緣法11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名為行苦,觸、受名為苦苦,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名為壞苦;無明滅故,諸行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名為斷三苦相續說。」 斷三苦相續,也就轉火宅成《華嚴經》稱為清涼山的清涼世界。
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出自《菩薩璎珞經》、《佛性論》。
(1)生苦,業報受生開始,住胎、出胎皆苦,隨來生存、生活過程中諸苦。
(2)老苦,老時肉身衰變為苦,有念念老、終身老、增長老、滅壞老。
(3)病苦,病時四大不調為苦,有身病、心病,身心病展轉增上更苦。
(4)死苦,死時五蘊壞離為苦,有命盡死、外緣死,身心執取愈強愈苦。
又《瑜伽師地論》說四苦:
(1)別離苦,生離死別,因為與所執所愛別離所生的苦。
(2)斷壞苦,別離苦最終的痛苦是徹底失去這一期五蘊(生命)的苦。
(3)相續苦,斷壞苦只有一期斷壞的苦,如未解脫,生死相續所生的苦。
(4)畢竟苦,眾生五取蘊苦,是生死流轉的「苦瓜連根苦」,徹底的苦。
五苦:經上常說諸天、人道、畜生、餓鬼、地獄五道生死不絕的苦。
《五苦章句經》說是五苦,又說生、老、病、死、犯罪刑獄枷鎖的五苦。或有說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五陰熾盛苦。清《阿彌陀經注》說五苦為:生時苦、老時苦、病時苦、死時苦,加上苦時苦(境界違時苦)。又宋釋元照《阿彌陀經義疏》說殺、盜、YIN、妄、飲酒五種惡業並是苦因,必招苦果,故名五苦。
又《瑜伽師地論》說五苦:
(1) 貪欲纏緣苦 : 貪欲是經無數世不斷的串習,而世世纏身的長夜大病。
(2) 嗔恚纏緣苦 :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世世隨嗔轉,惡道相續生。
(3) 惛沈睡眠纏緣苦 : 心識墮在惛沉睡眠,愚癡不得解,續隨無明流轉。
(4) 掉舉惡作纏緣苦 : 掉舉尋思浮躁,引起惡作追悔,就障礙止觀成就。
(5) 疑纏緣苦 : 束縛在疑惑中,難以修行趣入解脫,在無數世流轉生死。
貪欲、嗔恚、惛沉睡眠、掉舉惡作、疑,這五種煩惱蓋覆心性,障生善法,所以又稱為五蓋。
六苦 : 前五道苦加上阿修羅道成六道苦。唐 義淨法師譯《金光明最勝王經》說由此微妙經典力故,令彼六苦 ( 惡趣苦、怖畏苦、刀兵苦、饑馑苦、疾病苦、災變苦 ) 及無量百千災厄之事皆悉消除。12
又《瑜伽師地論》說六苦:
(1) 因苦:因為沒有正見,身口意常常串習惡道的業因,所以將流轉惡道。
(2) 果苦:生諸惡道故,由業果的苦反思業因,才了知沒有因果正見的苦。
(3) 求財位苦:不修習正因,卻妄求福報,內心執著強求財富、地位的苦。
(4) 勤守護苦:沒有獲得時飽受追求的苦,得到後又苦心守護,害怕失去。
(5) 無厭足苦:得到以後,因受用而助長貪心,欲望愈來愈大,沒有止境。
(6) 變壞苦:從追求、獲得、守護,貪心增上,到最後失壞,一切都是苦。
七苦
:《瑜伽師地論》說七苦: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怨憎會苦、6)愛別離苦、7)雖復希求而不得苦。前四苦已明說,以下略說後三苦(也見於《大般涅槃經》、《阿含經》、《法華經》、《華嚴經》、《寶積經》、《大智度論》、《大乘義章》等等經論)。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將七苦從所對的環境說,歸納為三類13: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 對於身心的苦(對於身心演變而發生的苦)
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 對於社會的苦(有情對有情離合所生的苦)
所求不得苦 ─────── 對於自然的苦(有情對物欲得失所生的苦)
眾生的七苦有內外兩種:生老病死等,是屬於內自身心的苦;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三苦,是屬於外起的苦。這外起的三苦為什麼是苦呢 ?
隋 慧遠法師在《涅槃經義記》解釋:是因為我們的身心對於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三類世間有情現象,「因離致惱名愛別苦,因會生惱名怨憎會苦,因求致惱名求不得苦。」14都源自眾生執我、執我所為實有,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心理上執取這些現象而生「惱」,種種苦難因之而起。
愛別離苦:如情感好的眷屬與朋友,臨到生離死別時,各各所生的苦。
怨憎會苦:如仇敵冤家不和的同事,相遇相處共住時,兩兩所生的苦。
求不得苦:世間資生衣食住行財物,執著追求不遂時,事事所生的苦。
「愛別離」苦:《轉*輪經》稱為「所愛別苦」,《阿含經》也稱「恩愛別離苦」。「生離」是人世間最大的無奈,誰也不願意與相親相愛的家人、朋友分離,但是,迫於工作、學業、家庭因素、社會動亂,不得不分別,即使是短暫的時日,也充滿了依依不捨,何況因緣錯雜,有時一別就永難再聚,成為終生心理的懊悔。「死別」帶給生者無限懷念的痛苦,何況年輕喪偶、老年喪子、意外亡故,更是痛苦不已。生離死別的苦源自「愛」,情愛的執取愈強烈,因之而起的苦也愈深。《涅槃經》15提及:佛入般涅槃時,弟子中有未得道者,心生懊惱,悲號嗚咽,痛苦至極;已得道者,深歎世間無常之苦,悲號啼泣不能自勝。而煩惱已斷盡的解脫聖者,不會為此而哀哭,而只有世事無常的感覺,默然而已。這是經典中,情愛執取的「愛別離苦」最明確的例證。
「怨憎會」苦:與「愛別離」,是恰好相反的苦,所喜歡的人事,很難永遠不變,所厭惡的又常常出現。俗語說「冤家路窄」,指互相憎恨或想要回避的人偏偏狹路相逢, 或是被安排共處、共事。又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就因為有緣,才會變成冤家,也是由於因緣無常,彼此觀念變化、關系變質、外在環境變動,本來是恩愛的關系就變成了冤家;如果宿世的恩怨還沒化解,就會常常湊在一起,彼此互相折磨,這樣分不開的冤家,實是苦不堪言。聖嚴法師在《真正的快樂》16 書中說:「唯有承受得住與親愛的人分離、勇於面對做人的難處,放下層層的自我執著,才能使我們在人生及修行的道路上走得更灑脫自在。」
「求不得」苦:《八大人覺經》的第二覺知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就是指欲望多於所需而引起的「求不得」苦。《雜阿含經》卷49也說:「若有求欲者,是苦非為樂。」「欲」是心理上的希求,有善與不善,善法欲是對真如、三寶,內心生起深刻的信求。如果希求的發心與目標不正(與貪愛瞋恚愚癡等雜染相應),就成為不善欲,或名為「欲望」。人生在世,不停地追求衣食住行等資生物品與功名富貴,生活所需固然必須維持,但是由於如無底洞般的貪欲作祟,不自覺的成為欲望的奴隸,追求愈來愈多,稍有不順或求之不得,就生起懊惱,欲望愈大,苦痛就愈多。再以善法欲來看,如持名念佛的修行,無論修行的目標是得未來人天福報或是往生淨土,如果執著在「有所得」的功德相上,這樣計較功德,有所求的念佛反而成了苦事。
印順導師《中國禅宗史》17提及達摩祖師《二入四行論》中的「四行」是從生活中求體驗的四種觀想工夫,前三行是對「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三苦,從實際的事行去進修。
(1)報冤行(對所受的冤苦,知是宿殃惡業的果報,甘心忍受而不排斥);
(2)隨緣行(對勝報榮譽事,知是宿因所感,緣盡還無,因此得失隨緣);
(3)無所求行(修行不為解脫,不為福報,無所希求,安心順道而修行)。
(4)稱法行(自利利他,行菩薩大行而無所行,攝化眾生而不取眾生相)。
修道者不為冤苦、幸樂、欲求所轉 ─ 即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如迷心逐事,著相而轉,就成了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三苦。稱法行是稱法性之理而行,以無所得為方便,隨順一切因緣的需要而有所作為(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主觀的成見),如此斷除妄想,三苦自然止息。
聖嚴法師倡導「心靈環保」18,其中「四它」的四點實踐項目─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可說是「四行」的延伸擴展。
(1)面對它:面對困境的存在,理解是報冤行,不逃避不畏懼諸苦。
(2)接受它:接受困境的體驗,態度是隨緣行,諸苦不怨天不尤人。
(3)處理它:處理困境無所求,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心對待眾生。
(4)放下它:放下困境稱法行,盡心盡力做好,結果如何不再煩心。
八苦:出自《阿含經》、《大般涅槃經》、《出曜經》、《大方等大集經》,就是前七苦加上「五陰熾盛(五盛陰)苦」。《阿含經》說明苦谛時,說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等七苦為別,取要言之,總說為:「略說五盛陰苦」19,而又總、別合成八苦。五陰(五蘊:色、受、想、行、識),由於被煩惱愛取系縛,從取而生,為取所取,又生起愛取,惡性循環,在生死中流轉受苦,所以稱為「五取陰(五取蘊)」。「五蘊熾盛苦」就是說:眾生之所以受前七苦的根源,在於構成眾生本身的五蘊。因為有五蘊,並且與無明雜染相應,纏縛熾然如火如荼,這才在苦海中浮沉。
又《瑜伽師地論》說八苦
:1)寒苦、2)熱苦、3)饑苦、4)渴苦、5)不自在苦、6)自逼惱苦、7)他逼惱苦、8)一類威儀多時住苦。
五蘊身不能適應太寒太熱或忽冷忽熱-1)寒、2)熱都是生理的苦。
五蘊身不能長時間不吃不喝或暴飲暴食-3)饑、4)渴也是生理的苦。
五蘊身不完全自主,因緣無常,當業報現前時,心裡一點也5)不自在。
6)自逼惱苦是知見偏差的自我折磨,執無意義苦行、邪行的修行方式。
7)他逼惱苦是被他人的言語、行為攻擊,或受自然災害、蚊蟲叮咬等。
8)一類威儀多時住苦:五蘊身展現一種威儀(行住坐臥),時間久了就感到苦惱,必須改換姿勢才能舒解苦受。年老時或脊椎、骨質等生理病變,造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久就痛、走久就酸,實在是苦。
人世間這些苦已難以忍受,何況作了惡業,墮入惡道的眾生,受無量苦。
九苦:《瑜伽師地論》說有以下九種衰損苦。分別緣於自他關系、生理的、心理的、物質的、修行的、知見的、再加上時間的因素。
1)自衰損苦:是因為自己的因緣,造成自己身心衰退損減的苦惱。
2)他衰損苦:是因為他人的因緣,造成自己身心衰退損減的苦惱。
3)親屬衰損苦:是失去家屬親人,無所依靠,造成身心上的苦惱。
4)財位衰損苦:是失去財富權勢,遭受損失,造成身心上的苦惱。
5)無病衰損苦:是失去身體健康,不得自在,造成身心上的苦惱。
6)戒衰損苦:是所受的戒律、修行的功德,逐漸退失壞損的苦惱。
7)見衰損苦:是修行的正見逐漸退失,邪見逐漸產生造成的苦惱。
前述五種苦加入時間的因素,以現在未來形容三世流轉的受苦。
8)現法苦:因為前述五種苦,造成自他「現世」陷入衰損的苦惱。
9)後法苦:因為前述五種苦,造成自他「來世」陷入衰損的苦惱。
另外,經論上說世間九法的苦惱 :
《菩薩地持經》卷6:1)不利、2)不稱、3)毀、4)苦、5)壞法壞、6)盡法盡、7)老法老、8)病法病、9)死法死。
《瑜伽師地論》卷42:1)衰、2)毀、3)譏、4)苦、5)壞法壞、6)盡法盡、7)老法老、8)病法病、9)死法死。前四法衰、毀、譏、苦是世間八法(俗稱八風) 的逆境法,相對於順境法(利、譽、稱、樂)。
其余五法是無常法,老、病、死是內無常,另二法是外無常。
壞法壞、盡法盡,是外資具(住處園林屋宇衣服器具),壞盡時就生苦。
身外之物,其性是壞法,本非永久不變,遇緣而被破壞時,名壞法壞。
雖被破壞,還能維持暫時的功用,直到完全破壞而殆盡時,名盡法盡。
十苦 :《大寶積經》卷35 說:世間一切眾生為十苦事所逼迫。
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愁苦、6)怨恨、7)苦受、8)憂受、9)痛惱、10)生死流轉大苦。《瑜伽師地論》說有十種資具匮乏苦:1)諸食、2)諸飲、3)騎乘、4)衣服、5)莊嚴、6)器物、7)香鬘塗飾、8)歌舞伎樂、9)照明、10)男女給侍資具,缺乏時就產生苦惱。
以上從一苦到十苦分別說明,合計有五十五種苦。《菩薩地持經》20、《瑜伽師地論》卷44說有一百一十種苦,另外五十五苦,歸納成九大類 :
(1)一切苦(有二:宿因所生苦、現緣所生苦 )。
(2)廣大苦(有四 :長時苦、猛利苦、雜類苦、無間苦)。
(3)一切門苦(有四:地獄苦、畜生苦、鬼世界苦、善趣所攝苦 )。
(4)邪行苦(有五:觸惱他人而被報復、飲食不當而身體不適、非由業力而自行邪戒、不如理作意而生諸煩惱、由身語意惡行而受當來諸惡趣苦 )。
(5)流轉苦(有六不定苦:自身、父母、夫妻、僕使、朋友、財位不定 )。
(6)不隨所欲苦( 有七:欲求長壽不得、欲求端正不得、欲生上族不得、欲求大富不得、欲求大力不得、愚癡無智現行苦、欲求勝他反為他勝苦 )。
(7)違害苦(有八:在家者夫妻等事、出家者貪等煩惱增益、饑儉逼惱、怨敵逼惱、曠野崄難逼惱、系屬於他苦、支節不具苦、殺縛捶打逼惱苦 )。
(8)隨逐苦 (有九:壞法壞時苦、盡法盡時苦、老法老時苦、病法病時苦、死法死時苦、無利苦、無譽苦、有譏苦、希求苦 )。
(9)一切種苦(有十:因苦、受苦、唯無樂苦、受不斷苦、家欲界結尋異生苦、逼迫苦、眾具匮乏苦、三界不平等苦、所愛變壞苦、煩惱粗重苦 )。
此一百一十種眾生苦,就是菩薩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觀照的境界,大悲心由而生起、增長,以至圓滿。還有八萬四千乃至無量苦,不再細述。
知樂、知樂因 : 什麼是樂 ?
樂是身心自在,是「如是純大苦聚滅」。人生似乎有樂,其實是苦與樂比較後的感受,樂是輕微的苦,或說是「苦中帶樂、樂中帶苦」。如身體生病時,會感到身心的苦痛,治療後病痛減輕時,相對輕微的苦受似乎是一種樂受,如《中觀論疏》說:「受重苦時,望輕苦為樂。」21所以說樂仍是以苦為因,能徹底離苦離樂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涅槃經》說:「無苦無樂,乃名大樂」22,不執著世間的苦與樂,不再有煩動、惱亂、無常變易,得究竟安穩的離系樂,才是「諸佛常樂」的畢竟大樂。
樂有兩大類:世間樂與出世間樂;「出曜經」卷12稱為世俗樂(俗樂、不淨樂)、第一義樂(道樂、淨樂);「大智度論」卷19稱為有漏樂,無漏樂;「瑜伽師地論」卷96稱為欲樂、遠離樂。
人世間有那些樂呢?古代說人生有四大樂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現代有五子登科樂 : 房子、車子、銀子、妻子(外子)、孩子。經典說世間有:財、色、名、食、睡五欲樂,對縱欲者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佛法又說有色、聲、香、味、觸五欲樂,能勾起貪欲,《智論》稱為五華箭,能破種種善事,障礙修道法23;《華嚴經》說一切眾生「長夜在生死中,憶念五欲、貪著五欲、愛樂五欲、心常流轉五欲、境界永沒五欲,莫之能出。」24
「瑜伽師地論」分為「非聖財所生樂」、「聖財所生樂」二種25。「非聖財所生樂」是依世間智慧以適悅、滋長、清淨、住持四種資具為緣所得樂。「聖財所生樂」是依佛說七聖財的次第修行為緣,而生出來的樂:
信財:以志誠心,於佛陀的教法修植淨信,根生安住,不為外道所惑。
戒財:由信財能生與淨信俱行,離殺生、離邪見,持戒清淨的樂。
慚財:由戒財能感生莊嚴功德,自然嚴以律己,止惡行善,因而樂起。
愧財:由於顧慮他人的誹毀、批評、譏嫌,不行諸惡,而心安快樂。
聞財:由以上四財,於法於義多聞、受持,積集不忘,生無有追悔的樂。
捨財:由此聞財,行慈悲布施,令人得快樂,自己也能生正解俱行的樂。
慧財:由捨財能生後世資財無缺的樂,成就修慧,於勝義谛如實覺悟。
由此七聖財的修習,能生真實解脫的樂。
《順正理論》卷77 說樂有三種:斷樂、離樂、滅樂。《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6說:眾生三種樂,人樂、天樂、涅槃樂。《瑜伽師地論》卷96 說三樂:1)應遠離樂,就是諸欲樂,應當遠離;2)應修習有上住樂,指初禅乃至有頂諸所有樂及滅盡定;3)最極究竟解脫無上住樂,指離貪、瞋、癡雜染解脫的最寂靜樂。
《雜阿含經》卷17說有四種樂:離欲樂、遠離樂、寂滅樂、菩提樂。《涅槃經》卷27說身心寂靜者有四種樂:出家樂(戒樂)、寂靜樂(禅定樂)、永滅樂(智慧斷惑樂)、畢竟樂(菩提樂)。
《大乘四法經》說菩薩有四種樂:1)離我、我所,無著樂; 2)一切不顧戀,遠離樂; 3)離一切境界,寂靜樂; 4)不捨一切眾生而無煩惱,涅槃樂。無著菩薩造《大乘莊嚴經論》卷2也說菩薩有四種樂:
1)思利樂,是思惟利益他時; 2)得方樂,是至得巧方便時; 3)解義樂,是解了大乘意時; 4)證實樂,是證人法無我時。
唐 清涼澄觀大師《華嚴大疏鈔》卷20、隋 章安灌頂大師《大般涅槃經疏》卷24說「快樂」由淺至深有五種 :
(1)因樂:因內、外觸得樂;或因今世行善法得他世樂。
(2)受樂:因觸因緣故有受樂,身得增長,心得安隱。
(3)斷受樂:修習聖道斷除諸受,道得增長,無有諸受。
(4)遠離樂:永斷煩惱身心無患,有四-出家樂、寂靜樂、斷樂、菩提樂。
(5)菩提樂:受常樂故名;又名無勝樂、無邊樂、無上樂、常樂、寂靜樂。
無著菩薩造,由玄奘法師譯的《攝大乘論》卷中,提及修習六波羅蜜多的修法,其中修六種意樂所攝「愛重作意」的六種意樂是:
1)廣大意樂:菩薩從初發心乃至經過無數大劫,才能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在非常不易修行的環境下,修習的意樂心,仍是恆常現行,猶無厭足。
2)長時意樂:菩薩於波羅蜜多的修行,在這長時間內,能無間息的修習。
3)歡喜意樂:菩薩以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歡喜。
4)荷恩意樂:菩薩以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見彼一切有情,於自己有大恩德,從不見自身於彼有什麼恩德,自然不會有什麼邀功求報的企圖。
5)大志意樂:菩薩所集一切善根,皆以懇切的深心,念念回施一切有情。
6)純善意樂:大志意樂回施有情,令得世間樂果;純善意樂,是菩薩將自己所集的善根,回施自己及諸有情,共求無上正等菩提,得出世究竟果。
清《阿彌陀經略注》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無有八苦,但受諸樂 :
1)九品托化,則無生居胎獄;
2)寒暑不遷,則無老厭龍鐘;
3)身離分段,則無病受疼痛;
4)壽命無量,則無死悲分散;
5)觀陰本空,則無五陰熾盛;
6)無眷屬累,則無親愛偏離;
7)善人同會,則無冤憎偏遇; 8)所欲自至,則無求願不得。
晉譯《華嚴經》卷38 說菩薩有十種樂 :
1)樂寂靜,不散亂故;2)樂明慧,善分別法故;3)樂往詣一切佛所,現前聞法受持故;4)樂一切佛充滿十方故;5)樂菩薩自在神力、無量法門,示現眾生身故; 6)樂三昧,於一三昧門出生一切三昧門故;7)樂陀羅尼門,持一切法教化眾生不忘失故;8)樂辯才,於一句身、味身,不可說劫說無窮盡故;9)樂菩提,以無量法門,現眾生等身成正覺故;10)樂轉*輪,如法調伏一切外道故。
菩薩安住此十樂,則得諸佛無上法樂。同經卷15說諸佛樂有十 :
1)具不思議佛所住樂;2)具足攝取不可稱量佛三昧樂; 3)成就無量大悲快樂;
4)具足成就不可計議佛解脫樂;5)具足攝取諸佛神足自在快樂; 6)無上尊重最妙快樂;7)普覆如來,常令具足諸佛無量力樂;8)永離一切諸覺之樂;9)無上寂靜不變易樂; 10)具足無礙法門,心常寂定而無散亂,佛無二行不可壞樂。
明 雲棲袾宏大師《阿彌陀經疏鈔》卷2依宋 慈雲忏主二土(娑婆穢土與極樂淨土)的十種修行難易,對以十種無苦有樂26 :
一者、無不常值佛苦,而有華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
二者、無不聞說法苦,而有水鳥樹林,皆宣妙法之樂;
三者、無惡友牽纏苦,而有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
四者、無羣魔惱亂苦,而有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
五者、無輪回不息苦,而有橫截生死,永脫輪回之樂;
六者、無難免三塗苦,而有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
七者、無塵緣障道苦,而有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
八者、無壽命短促苦,而有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
九者、無修行退失苦,而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
十者、無塵劫難成苦,而有一生行滿,所作得辦之樂。
以上只說明少數樂,還有無數世出世間樂。相對的世間法中,有苦就有相對應的樂,如有八萬四千苦,就有八萬四千樂,反之亦然。
知樂、見苦、究竟離苦得樂
世間苦樂不離緣起法則,知樂因也由苦,斷苦因才能離苦得「純大苦聚滅」的出世間樂。《圓覺經》說:「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27《心地觀經》卷4說:「身為苦本」,世間本是苦,苦體是每個眾生的自體,無始一念妄動而有無明(《解深密經》稱為「顛倒覺」),成為眾生苦的根本,由此而有見、愛、慢三種錯覺,究竟離苦得樂的關鍵還在於正確的知見。
見(知的謬誤),是執著有確實的自我存在,有五蘊和合的真實自性。
愛 (情的謬誤),是自我愛與因而引發的對外物的愛著(境界愛)。
慢 (意志的謬誤),是重視自我,因而妄自尊大,起增上慢恃己輕他。
世間人天善法的正見,依信解的次第略分為四類28 :
(1)正見有善有惡:有道德感,正見為善是人天善法,為惡是趣三惡道法。
(2)正見善惡業報:不只是正見有善有惡,還要正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3)正見三世因果:不只是正見善惡有報,還要正見前生後世,因果不爽。
(4)正見凡聖解脫:正見善惡、業報、因果,正見有凡有聖,有解脫自在。
具足世間正見,同時行十善業―所有善行的根本,如《海龍王經》所說:「十善之德,天上、人間皆依因之;若學、不學及得果證、住緣覺道、菩薩道行、諸佛道法,皆由從之。」29天台智顗大師在《法界次第初門》指出十善有止、行二種,「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30 止善、行善依十善分別整理說明如下:
˙不殺生是止善,消極的止前殺生害命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護生善行。
˙不偷盜是止善,消極的止前偷盜詐欺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布施善行。
˙不邪YIN是止善,消極的止前邪YIN暴凌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恭敬善行。
˙不妄語是止善,消極的止前欺诳不實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實語善行。
˙不兩舌是止善,消極的止前挑撥離間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和合善行。
˙不惡口是止善,消極的止前刻薄謾罵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軟語善行。
˙不绮語是止善,消極的止前谄媚誨YIN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饒益語行。
˙不貪欲是止善,消極的止前貪戀嫉妒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不淨觀行。
˙不瞋恚是止善,消極的止前忿恨損害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慈忍善行。
˙不邪見是止善,消極的止前邪知邪見的惡行,行善是積極的正道善行。
出世間聲聞、緣覺、菩薩善法的正見,依修證內容也分為四類 :
1)正見四谛緣起:依蘊、處、界、緣起生滅明苦集滅道,三法印的真理。
2)正見煩惱根本:斷五住地(見一處、欲愛、色愛、有愛、無明)煩惱。
3)正見解脫寂滅:契證無我真智,慧解脫,銷除境界貪染,心解脫自在。
4)正見般若方便:般若道,通達性空離相,方便道,菩薩巧用方便度生。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學佛三要》31 指出:依信願(菩提心相應起信發願)、慈悲(大悲為上首悲濟利他)、智慧(般若空慧離相為方便)修一切善行,都是菩薩法門;一絲善念、一毫善行都已成就一分法身、延續一分慧命。通往真正的離苦得樂 (離一切生死苦,得究竟的菩提樂),即世間而出世間,出世間而不離世間的菩薩善法有三階:
˙世間人天善法:五戒,十善,布施、持戒、修定三福業,六念法門;
˙出世解脫善法:蘊處界,四谛,緣起,三學,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救護世間善法:六度(福德、智慧),四攝,百八三昧,四十二字門。
在《佛法是救世之仁》32 說苦的解脫,根本在通達緣起性空的智慧。
1)以智化情:了達緣起事理的真相,不為境相因緣的惑亂所誘惑。
2)以智契理:了達執有自性為迷妄根元,知自性本空,遠離迷妄。
3)以智興悲:了達無自性空,知一切幻化,從緣而有,起大悲心。
布施財物福德,可以助人暫時離苦;引導學佛知法,才能永遠離苦得樂。
離苦得樂的次第是正知見、離執著、斷煩惱、修福慧、度眾生、證菩提。
依此菩薩道修行,自己離苦得樂就是自覺,引導眾生離苦得樂就是覺他。
結語
從人的一生各階段來看,有:嬰兒襁褓樂、童年無瑕樂、眷屬天倫樂、知交情誼樂、衣飾妝扮樂、美容保養樂、運動健身樂、冒險刺激樂、藝術欣賞樂、琴棋書畫樂、閱讀寫作樂、心靈信仰樂,休閒游戲樂、逛街購物樂、美食品味樂、服務助人樂、進修學習樂、交友戀愛樂、工作機會樂、新婚喜慶樂、新居落成樂、新車上路樂、為人父母樂、慈善布施樂、事業成就樂、升官發財樂、聲色犬馬樂、投資獲利樂、獲獎榮譽樂,退休養生樂、旅游散心樂、回憶憧憬樂、兒孫滿堂樂、白頭偕老樂、氣定神閒樂、風調雨順樂、收成豐碩樂 …,還有許多世間樂事,敘述不盡。
或許有人認為佛教太強調苦,形成一種過激的厭世想法,他們以為人生固然有苦,但也有上述許多樂,最多只能說苦樂半參。如從表面看,單就這一世來說,好像如此,但就三世輪回(實依世間分段生死分三世,時間隨緣起動變而幻現,在無前後分別的環形中前後動變不息,無始無終),無數過去、無限未來,流轉六道,眾生眾死深刻的觀察,直是唯苦無樂。再說「無常故苦」,人生雖有無數的樂,但是內心所欲與所觸對的外境,都是因緣變化,生滅無常,心與境的關系不安定、不協調時就生起苦。現實人生「苦與樂的因緣」,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來說明 :
第一、不知不覺:這是《阿含經》稱為「不定聚」33的眾生,雖有苦的感受,卻不真的知苦、苦因,只好從苦中找點樂趣,暫時忘卻苦。或是覺得苦樂半參,盡量看樂的一面(短暫的樂,《法句經》稱之為「小樂」,或有人說「微快樂」)。固然,透過正當的消遣娛樂,有調劑身心的作用,活在當下短暫的樂,似乎也可以享受人生,但是,因緣無常,世間快樂無法永遠確保,失去時更苦,畢竟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
第二、後知後覺:這是經由聽聞世出世間善法、如理思惟,體悟到世間苦樂的真相,雖然苦中有短暫的樂,卻是苦多樂少,其實唯苦無樂。由知苦中逐漸產生出世厭離心,修習離苦的方法,尋求最終的解脫樂;積極的次第觀身、受、心、法,勤修觀慧,破常樂我淨四種顛倒,經由修行,這一世或未來世能斷苦因、離苦果,解脫自在。
第三、先知先覺:是雖然處在苦境,卻不為苦所困,能以樂觀的態度創造轉機,積極的發掘苦因與斷苦因的方法,從緣起的生滅法中,了解苦樂互為因緣,從離苦、離樂中,證悟到苦樂本一,苦就是樂、樂就是苦,本無苦樂;但是眾生執迷不悟,不是執著暫時的樂,就是執著自我的解脫樂。佛陀從緣起法的證悟中,發起無上大悲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34,教導眾生從緣苦、知苦,修空慧到觀苦樂如幻,苦樂平等平等,這才是真正的離苦得樂。如佛陀對普賢菩薩的開示:「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35
01.《雜阿含經》卷 15(389經)(大正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105a25)。
02.《雜阿含經》卷 17(473經)(大正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121a09)。
03.《佛性論》卷2「辯相分」(大正31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798c10)。
04.《佛地經論》卷5(大正26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315b18)。
05.《瑜伽師地論》卷44(大正30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535c07-0536c21)。
06.《雜阿含經》卷10 ( 267經)(大正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069c10) 。
07.《雜阿含經》卷48(1285經)(大正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354a29) 。
08.《阿毘達磨俱捨論》卷22( 大正29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114b07) 。
09.《成唯識論疏抄》卷 14(卍新纂續 50,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417c09) 。
10.《妙法蓮華經》卷2「譬喻品」(大正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013b04) 。
11. 晉譯《華嚴經》卷 25「十地品」(大正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558c09) 。
12.《金光明最勝王經》卷 5 ( 大正16,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426c27) 。
13.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三章,收錄在《妙雲集》中編之一,1992年,P. 44。
14.《大般涅槃經義記》卷5(大正37,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732b01)。
15. 法顯法師譯《大般涅槃經》卷下(大正1,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205a12- c02) 。
16. 聖嚴法師《真正的快樂》p. 83「自由自在的人際關系」收錄在《法鼓全集》續編。
17. 印順導師《中國禅宗史》第一章,1971年初版,1994年7月八版,p.12。
《少室六門》「第三門二種入」(大正48,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369c20) 。
唐 釋淨覺集《楞伽師資記》(大正8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1285a11) 。
18. 聖嚴法師《抱疾游高峯》游記,p. 118,收錄在《法鼓全集》第六輯。
19.《中阿含經》卷3「業相應品˙度經」(大正1,CBETA中華電子佛典0435c23) 。
20. 昙無谶譯《菩薩地持經》卷7(大正30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927a29 ) 。
21.隋嘉祥吉藏法師《中觀論疏》卷7(大正4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102b11) 。
22.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卷23(大正12,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503a27 ) 。
23.《大智度論》卷5(大正25,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099c19 ) 。
24. 晉譯《華嚴經》卷 11(大正9,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467a10) 。
25.《瑜伽師地論》卷5(大正30,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299a07- 0299b03 ) 。
26.《佛說阿彌陀經疏鈔》卷2(卍新纂續 22,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636c24) 。
27.《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17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916b04 ) 。
28.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三章「五乘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 67 ~ p. 82。
29.《佛說海龍王經》卷3「十德六度品」(大正15,CBETA中華電子佛典0147c20) 。
30.《法界次第初門》卷上「十善初門」大正46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669c25)。
3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2000年10月新版,p. 273。
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收錄在《妙雲集》下編之二,1992年,p. 98 ~ p. 99。
32. 收錄在印順導師《佛在人間》(《妙雲集》下編之一 ),1992年, p. 240。
33.《增壹阿含經》卷13(9經)(大正2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614b23- c01)。
34. 唐譯《華嚴經》卷23 ( 大正10,CBETA 中華電子佛典0126c07)。
35.《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17 ,CBETA 中華電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