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願、生尊貴家願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頌曰
若人不遂往生者 即生尊貴得福財
第二生必得正念 決定往生得大悟
一、列諸願名
此願諸師所立之願名有五:聞名令得生尊貴家願〔義寂〕化物尊貴願〔璟興〕生尊貴家願〔智光、良源、真源、靜照、法位、禮阿、慧雲、月珠、深厲、觀徹、道隱〕心得尊貴願〔法然〕聞名尊貴願〔性海〕。今從靜照法師,采用「生尊貴家願」之名。
二、願成就文
阙成就文
三、同部異譯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唐譯〕:
若我成佛,余佛土中,有諸菩薩,聞我名已,壽終之後,若不得生豪貴家者,不取正覺。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漢譯〕:
阙此願文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譯〕:
阙此願文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譯〕:
阙此願文
四、同類異經
《悲華經》:
阙此願文
《大悲分陀利經》:
阙此願文
五、顯明願意
法藏菩薩何故立發此願?蓋法藏菩薩睹見諸佛剎中,或有佛土菩薩,欲生尊貴家,游化眾生,而為先業所牽纏故,多生卑賤家,無由化導;或有欲結緣黎民,缺博施財,眼看窮乏,坐悲焚溺。繼絕興廢,扶危救脆,聖人尚此,況卑賤者乎?雖隨喜於作善者,無力旌表而賞;雖探湯於造罪者,無勢懲黜而罰。由是,化風不遠扇,教綱不普覆。
是故法藏菩薩,愍諸眾生,生下種姓,貧賤卑微,由此不得果報自在,乃自修謙下諸人,恭敬師長,回與眾生,而發此願言:「他方菩薩,聞我名者,為度眾故,不生我國,則生於尊貴家,廣作佛事,無有缺乏。」
六、釋疑通妨
問:聞彌陀名號,信行者得往生彼土,雲何生尊貴家?
答:修彌陀本願者,有二種往生:一者順次往生,二者二生往生。若人聞彌陀名號,起而修行,然執人天福報,不願順次往生,則生天上梵王、帝釋家,自其家而遂往生;或生人中長者居士、婆羅門、帝王家,自其家而遂往生,此為二生往生。
問:菩薩利化群萌,何故定生尊貴家?
答:尊貴家指帝王家、婆羅門家、長者居士家。生帝王家有勢力,為化剛強難化之機;生婆羅門家有智慧,為化愚癡下劣之人;生長者居士家有福德,為化貧窮困苦之人。故能利益眾生,廣作佛事。若生貧賤家,自不能利,何能益人?佛世之時,如淨飯王、波斯匿王、祇陀太子、優阗王、頻婆娑羅王、阿阇世王、耆婆大臣、須達長者等,佛滅之後,如阿育王、戒日王等;凡助佛揚化,饒益百姓,教以善道,民得其處,遠奉佛敕,興福護法,等施群品,利益十方者,皆由聞佛名生尊貴家願也。
問:貧賤深樂富貴,而念佛者,如何?
答:念佛是往生種,非富貴因;念佛為諸德本,是戒善母。戒善是富貴親種,念佛疏助,而結值佛聞法之緣,是故順次生富貴家,值佛聞法,熏習熟利,願求往生,順後得生淨土,是乃來迎果遂願力。然而,著福樂無正信者,是由夙生但修戒善,未曾稱名,古雲「癡福第三生怨」,既名癡福者,單修戒善,不修念佛故,福力消盡,墮在三塗,得卑賤人身尚難,況富貴乎?而貧賤身有信心者,乃過去富貴,聞名系念者,福力已謝,今受貧賤身,正信念佛,順次往生。貧富因戒善有無,信疑由系念厚薄,往生依信因。而貧賤身無正信者,宿未修善,或近出三塗,余殃未盡。噫!業理不可思議,世人無道心,但欲富貴者,或無戒善,須念佛名,況深願淨土,正信念佛,不經三世得成辦往生?此願所被者,乃已發心人,誰有發心而樂欲尊貴,若求世間福樂,何名菩薩?
七、願文略解
「諸菩薩眾」者,了慧法師《無量壽經鈔》雲:「指住前十信菩薩」,以三賢位不由彌陀願力而得生尊貴家故,今謂通乃至凡夫,蓋雖凡夫,發菩提心,皆名菩薩。
「壽終之後」者,非指往生,乃經於多生。雲壽終等,如常修梵行願所說。
「生尊貴家」者,凡生尊貴家者,依《俱捨論》,住定菩薩,始得五德:生善趣,生貴家,具勝根,受男身,憶宿命。若依《大智度論》,三賢菩薩常生尊貴家。
八、白話淺釋
如果我法藏成佛時,他方國土之諸菩薩眾,聞我名號而稱念者,壽終之後,為度眾故,不生我國,則投生尊貴家,若不能如此,我就不取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