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覈辭義
--------------------------------------------------------------------------------
摘錄飲冰室
1 梁啟超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
2 論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
--------------------------------------------------------------------------------
一、辨真妄
師示眾雲佛性智與腦筋智
腦筋智就是普通所謂“靈性”、“聰明”,而佛性智則是能打破無始無明,發現無上妙理之“般若”。聰明的人能發明飛機、無線電,而不懂絕對佛性妙理;還有一般聰明學者,天文地理、詩詞歌賦無所不通,但不懂佛經的道理。所以腦筋智只能知相對宇宙的道理,如西洋哲學家科學家牛頓、黑格爾、愛因斯坦等,他們所能發現的道理,皆是相對宇宙中的理,都是有限的,不是最終極的實在。至於釋迦佛證悟即發揮者,則是佛性智,是絕對宇宙的道理,因為是絕對,所以佛說:“我能知現在、過去、未來。”絕對的道理是千古不易的,現在這樣,過去和未來都是這樣,甚至地老天荒、世界毀滅還是這樣,所以是最終極的實在,最終極之實在者為“真如”、“實性”。
師示眾雲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
憨山大師說:“分別是識,不分別是智。”這兩句話有點含糊。識與智一是腦筋,一是佛性,沒有“轉識成智”之時,分別固然是“識”,不分別亦見“識”;已經“轉識成智”,則不分別是“智”,分別亦是“智”,分別與不分別不能以之來判別凡聖也。
師示眾雲染與淨
染與淨是相對的。《楞伽經》雲:“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滅者是智;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無有更明白於此者。因為有染,才說有淨,和生滅一樣,因為有生才說有滅,染淨生滅同是見聞覺知作用。一般人認為不起念是“淨”,就是佛性,起念是“染”,就是妄想,這是錯的。不起念是無始無明的淨緣,並非佛性,佛性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乃是絕對的,與染淨無關。憨山大師說:“染是識,淨是智。”此乃錯誤。《壇經》雲:“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僧問慧忠國師:“坐禅看淨,此復若為?”師曰:“不垢不淨,寧用起心而看淨相?”
師示眾雲拈花示眾
拈花示眾是禅宗第一則公案,出《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釋迦佛在靈山會上,拈梵天所獻金波羅花以示八萬大眾,眾罔措,惟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付囑與摩诃迦葉。”是為禅宗之起源。此經原藏大內,外間不傳,惟王荊公曾於內府見之(事見《宗門雜錄》。)人或謂此公案為偽作者,現此經已收入《續藏經》中,疑雲遂釋。“拈花示眾”乃是直接表示佛性體用的法門,語言經典皆是間接法門,拈花示眾乃世尊於語言文字之外,借拈花以直示佛性,將本來面目和盤托出以示大眾,大眾根淺未能承當,惟迦葉領旨微笑,心心相印。後來悟道祖師豎拂拈槌、擎拳舉指,皆與拈花無別。所可笑著,一般未明心見性之盲聾啞羊,或學世尊拈花示眾,以為與佛無別,真是使諸方笑破肚皮。
師示眾雲彌陀佛法身與釋迦佛法身
大慈菩薩贊阿彌陀佛雲:“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盡。”《彌陀經》中釋迦佛亦贊阿彌陀佛功德。一般人遂誤為阿彌陀佛法身超過一切諸佛,把阿彌陀佛當做上帝一樣,高於一切、統治一切,此乃大錯。報身佛雖有彌陀、釋迦之別,而法身佛則三世十方諸佛皆同一法身,無異無別,豈有高低優劣?《彌陀經》雲:“我贊彌陀功德,彌陀亦贊我功德……”釋迦佛是淨飯王太子出家修行成佛,彌陀佛則是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修行成佛,甚至一切諸佛報身皆是修練而成佛,成佛之後同一法身,何能分高低優劣耶?就是一切眾生亦皆有成佛希望,應該有自尊心勤苦修行。如若自己抑低自己,自願做個眾生,安有出頭之日耶?
師示眾雲本來面目
本來面目就是佛性本體,亦名真如自性。眾生因無量劫來根本為無始無明所蔽,不能見本來面目,所以要打破無始無明,本來面目方能顯現。古祖師勘驗學人雲:“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在那裡?”父母者,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是也。故臨濟雲:“逢父殺父,逢母殺母,始得解脫。”又雲:“無明是父,貪愛為母。”現在有等修行人以為空心靜坐,不念善惡,便可見本來面目,此是大錯。一念不生、空空洞洞正是無始無明境界,正是汝父母,遮障本來面目的就是他,如果錯認他是本來面臣,雖歷萬劫無有出頭之日也。
師示眾雲如如不動
“如如不動”一語乃寫象真如佛性之形容詞,意思是說真如佛性本來現成,無有增減,亦無動靜,增減動靜乃人之腦筋作用,與真如本體無干。現在有一般修行人終日枯坐,強將思想止住,使同海水無波一樣,以為這樣便是“如如不動”的真如佛性,此乃大錯。活人的思想是不能永遠停止的,要永遠停止只有死人才做得到,活著的人勉強把思想停止,只能停幾十分鐘或幾個鐘頭,最多亦不過幾天,終有一日再起思想。如果同在一天之中停止思想的時候是“佛”,過一會兒思想起了又是“眾生”,那麼一天之內忽是佛忽是眾生,不是一天之中就有輪回,難道不嫌麻煩嗎?這樣的“佛”有什麼“做頭”呢?如果你真個明心見性,那就是輪刀上陣,還是如如不動哩!
師示眾雲五蘊皆空
“五蘊皆空”一語,是說明心見性之後,五蘊皆變為佛性,遍滿虛空,萬象物質皆為佛性,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現在一般修行人以為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便是“五蘊皆空”,此乃大錯。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乃是任五蘊起滅不去管它,但五蘊仍然是五蘊,沒有變成佛性,他仍會作壞。而你一天到晚要存著“不去管他”這個念頭不能放松,豈不心勞日拙,那裡能“無心”、“無礙”、“五蘊皆空”呢?
師示眾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般修行人認為宇宙世界乃成、住、壞、空,當其成時、住時便是色,壞時、滅時便是空,壞了又成又是色,成了又壞又是空,所以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乃大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謂明心見性之後,色即是佛性,五蘊皆變為佛性也,根塵識界無不變為佛性,整個宇宙世界入於佛性而無余,故名“無余涅槃”。成、住、壞、空不過是腦筋感覺,用腦筋故意把色看成空,以為是圓融無礙,其實不過是故意做作而已,是修行四病之作病,非如實修持之法也(天台三觀便是此病)。
師示眾雲真如不守本性
一般人說:“真如本來不動,因不守本性,一念不覺遂起妄想,造業作福輪回生死;倘一念覺悟真心復得,恆守不變,不受輪回,名為成佛。”此乃外道見解也。真如本體本來圓滿現成,不變不動。《華嚴經》雲:“譬如真如,恆守本性,無有變易。”倘真如而可變易,則是生滅法矣。《大乘起信論》所闡明者為“真如緣起”,只此四字,可以判定此論乃外道偽作,假托馬鳴之名以行世。否則,真如無有緣起,不受薰染,倘有緣起,定有生滅,生滅之法,定非佛法也。
師示眾雲真如受薰染
一般人說:“一念覺悟是佛界,一念發大乘心是菩薩界,一念發二乘心是緣覺界,一念發小乘心是聲聞界,一念瞋心是修羅界,一念善舉心是天堂界,一念好心是人界,一念悭貪是餓鬼界,一念邪YIN是畜牲界,一念惡心是地獄界,謂之十界。”十界互具,互具者,一念淨是佛界,一念染便是九界,一念悟便是佛,一念迷便是眾生,此乃錯誤。佛界不能與九界互具,眾生雖可成佛,佛不能再變為眾生,倘佛而受薰染再變為眾生,則佛亦有輪回,成佛有何價值?真如倘受薰染,則真如便不是絕對,不是最究極之實性,不能稱為第一義本體矣。故祖師雲:“佛性能轉萬物,不為萬物所轉。”《華嚴經》雲:“譬如真如,不受薰染。”可以指證。
師示眾雲佛性起妄念
一般人認為妄念由佛性起,將妄念斷除便見本來自性,此乃大錯。妄念乃起於見聞覺知,妄念斷盡是無始無明、空空洞洞境界。無明受薰染刺激,不覺一念生起,便是一念無明,非本來自性。要見自性,不消斷除妄念,須利用一念無明以打破無始無明,然後能見自性,謂之“以幻除幻”。如《圓覺經》雲:“鑽木取火,兩木相因。”佛性如如不動,不生妄念,因為有生便有滅,佛性本來不生,故不滅,倘佛性而能起妄念,則變為外道生滅法矣。
師示眾雲性是空,心是妄
“性是空,心是妄”,謂佛性遍滿虛空,不可以腦筋識知,而可以識知者,則無非妄想也。一般人誤解其意,以為有思想皆是妄心,將妄心斷盡成空,便是見性成佛,以此教人,乃落於外道斷滅之見,罪過不淺也。
師示眾雲已生是妄,未生是心
有傳口訣禅雲:“已生是妄,未生是心。”謂明白此二語,便可悟道成佛,此乃妖語,決不可信。已生是一念無明,固然是妄,未生是無始無明,亦未離妄,非真心也。儒家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亦是誤認無始無明為本體,無法證入真如本體。
師示眾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即心即佛
《觀無量壽經》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馬祖雲:“即心即佛。”此之謂心乃指明心見性後之真心,非普通人見聞覺知之心也。或有讀此經語、祖語,遂認為見聞覺知之心即佛者,無有是處。此心既是佛,則何必修行耶?見聞覺知之心乃無明妄心也,必參禅修行,將無始無明打破,然後真心顯現,見聞覺知變為真心,山河大地亦皆妙明真心,然後可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即心即佛”也。
師示眾雲先無後有,無能生有
老子《道德經》雲:“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又雲:“後歸於無極。”老子以“無”為萬物本體,“無”者,即佛家所謂無始無明是也。無始無明本無性體,《圓覺經》所謂“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者是也。無始無明雖為相對宇宙之體,然非最後之真實本體也。真實本體者名為“真如佛性”,本來圓滿現成,不可謂為“無”。真如本不生,故不滅,萬物當體即是真如,非生於真如也,倘萬物生於真如,則真如有增減生滅,非最後之真實本體矣。一般人誤認真如佛性為“無中生有,先無後有”者,則同於老子之誤認“無始無明”為最究極之本體,落於外道斷常之見也,宜痛革之。
師示眾雲得漏盡通,六通具足
一般人修行誤解六通,認為得天眼通者,乃眼睛能見室外或異地之物;天耳通者,乃耳朵能聞百千裡外之聲音;他心通者“乃能知旁人心中思念之事;神足通者,乃能騰空飛行無礙;宿命通者,乃能知前生之事;漏盡通者,一念不起思想滅盡入於涅槃。凡此解釋,皆外道魔見,非佛見也。
《維摩诘經》雲:“得漏盡通,六通具足。”漏盡通者,明心見性是也。明心見性之後,一切皆為佛性,無有罣礙,不受後有,名為漏盡通,此之時是也。明心見性之後,眼根所見無非真如佛性,故釋迦佛拈花而迦葉微笑,天眼通是也;耳根所聞無非佛性,風聲鳥語皆是真如,香巖聞擊竹而悟道,孚上座聞鼓角而明心,百丈被馬祖一喝三日耳聾,天耳通是也;三世諸佛同一真心,悟道祖師一唱一酬、一問一答,和盤托出,心心相印,旁人聞之如聾如啞,惟證與證,真心相通,此他心通是也;佛性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明心見性之後,得意生身,自在無礙,神足通是也;又見性之後,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過去、現在、未來同一真心,不二不異,超出時間空間,不受後有,宿命通是也;《華嚴經》所謂:“一根既返源,六根盡解脫。”得漏盡通,則此六通皆具足也,一切不離佛性體用矣。古來祖師得六通者甚多,幸毋以神話怪說誣之。
《傳燈錄.慧忠國師傳》雲:“時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雲得他心慧眼,帝敕令與國師試驗。三藏才見師,便禮拜,立於右邊。師問曰:‘汝得他心通耶?’對曰:‘不敢。’師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去西川看競渡?’師再問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麼處?’曰:‘和尚是一國之師,何得卻在天津橋上看弄猢狲?’師第三問語亦同前,三藏良久罔知去處,師叱曰:‘這野狐精!他心通在甚麼處?’三藏無對。”僧問仰山:“大耳三藏第三度為甚麼不見國師?”仰山曰:“前兩度是涉境心,後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見。”又有僧舉前語問玄沙,玄沙曰:“你道前兩度還見麼?”玄沙雲:“前兩度若見,後來為甚麼不見?且道利害在甚麼處?”僧問趙州曰:“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見國師,未審國師在甚麼處?”趙州雲:“在三藏鼻孔上。”僧問玄沙:“既在鼻孔上,為甚麼不見?”玄沙雲:“只為太近。”學者參之。
祖師雖得六通而不守六通,故曰:“正法眼藏,不住神通,亦名無神通,如雲:“無神通菩薩,足跡不可尋,是佛向上人,再不可思議”是也。臨濟雲:“佛六通者,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所以達六種聲、色、香、味、觸、法皆是空相,不能系縛此無依道人,雖是五蘊流質,便是地行神通道流。”
師示眾雲大地六種震動
經中每謂世尊說法大地六種震動。一般人誤以為法力能使地球震動,豈有是理!“大地六種震動”者,謂世尊說大乘法門時、十行、十地、十回向、等覺、妙覺、圓覺六種菩薩皆發明心地是也。
師示眾雲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如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華嚴經》雲:“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如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一般修行人誤為一念不動,便無生滅,便可見佛,此乃大錯。世尊之意謂能明心見性,則知一切法本來不生,故亦無滅,不生不滅佛性如如,生同無生,念同無念,諸佛與我同一法身,無時無地而非佛也。
師示眾雲轉識成智
修唯識法門者,第一緊要關頭在找到潛伏於阿賴耶識中的無始無明種子,即白淨識,將他搗碎,則八識得八解脫,三性變為三無性,變為四智矣。識轉成智之後不再變為識,未轉識成智時是阿賴耶作主,既轉識成智之後,則是真如佛性作主。真如佛性,恆守本性,無有變易,故成佛之後,不變為眾生,不受輪回。一般修行人誤認為一念迷是識,一念悟是智,“轉識成智”是把迷的念頭轉為悟的念頭,此乃大錯。夫念頭變幻無定,一天到晚忽迷忽悟,忽智忽識,有時是佛,有時又是眾生,則成佛有何價值耶?
師示眾雲似有非有,似空非空
現在一般修行人放下萬緣靜坐觀心,看到似有非有、似空非空境界,以為就是不落二邊、不住有無,乃佛性境界,此乃大錯。“似有非有,似空非空”乃腦筋作用,非佛性也。佛性本體非腦筋想像所能及,六祖雲:“任汝共思盡推,轉加懸遠。”修行人切勿用腦筋去揣測佛性,只可用腦筋去找到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找到了,一槌搗碎,佛性自然顯現也。
師示眾雲不求真,不斷妄
〈證道歌〉雲:“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一般人就以為修行只須不求真心,亦不斷妄念,真妄隨他去便是功夫到家,此乃大錯。“不求真”者,謂佛性不可強求,真與妄是相對的,因為有妄才說有真,佛性本體無所謂真妄也,故真既不可求,妄亦無須斷,真妄二相亦空故也。如果誤為真念妄念都不管,那是落於任病,愈放任愈糊塗,這樣用功如煮河沙為飯,終無成就也。
師示眾雲八風吹不動
《頓悟入道要門論》曰:“問:‘雲何為禅?雲何為定?’答:‘妄念不生為禅,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哀、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音,雖是凡夫,即入佛位。
師示眾雲中道
一般人謂“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便是中道,又謂“不落二邊,不著有無”便是中道,此乃大錯。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無記性空,“不落二邊,不著有無”是“任”病,俱是腦筋作用,非中道也。中道者,真如佛性是也。《大般涅槃經》雲:“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不得第一義空,不行中道。”六祖雲:“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聖賢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禅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師示眾雲水波之喻
《大乘起信論》以“真如”比水,似“生滅”比波,此乃錯誤。真如乃佛性作用,生滅乃腦筋妄想作用,兩不相干。真如乃如如不動,無有變易,不起妄念,《華嚴經.回向品》言之極詳。倘真如能起生滅妄念,如水之起波,則真如亦有生滅輪回,非最究極之實性矣。《楞伽經》則以海水比阿賴耶識,以波瀾比七識,乃正理也。人謂《大來起信論》是外道偽造者,不為無因也,後來圭峰大師以冰水喻妄心與佛性亦是錯誤,源本於《起信論》也。
師示眾雲認心法雙忘,破我執法執是佛性
一般人每認為心法雙忘、我執法執已破,便是佛性,此乃錯誤。心法雙忘是無記憶空,我執法執已破是落放空執,便是無明窠臼、漆黑桶底,非佛性也,須打破空執,然後能見佛性。佛性是真知真覺,心法雙忘是腦筋酩酊境界,不可同日而語也。
師示眾雲胸中不留元字腳
古人雲:“胸中不留元字腳。”即“語言道斷,心行處滅,一字不留”之意也。真如佛性非思想文字之所能及,凡存於思想文字者,便是“見聞覺知”,不能見性。今人每誤解“胸中不留元字腳”為看取一念最初從何處起,滅此一念不留痕,便是“胸中不留元字腳”,此乃誤解。一念不留乃落於無始無明的境界,念起念滅皆是腦筋作用,與佛性無干。如果明心見性之後,則念起念滅皆是佛性,所謂“念同無念”,何須斷他?
師示眾雲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百丈禅師雲:“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意謂真如本體不受薰染,無所攀緣,自性如如,無有真妄,故妄緣不離自離是也。今人誤謂能離妄緣即是悟道,此理不當。妄緣者,腦筋作用,腦筋仍存,妄緣不能離,然腦筋之妄緣與真如佛性無關也。悟者不離自離,不悟者雖離不離,如此者然後可閱祖師語錄。
師示眾雲結水成冰,融冰成水
一般人常以水喻佛性,以冰喻妄念,妄念起如結水成冰,妄念滅如融冰成水,此乃錯誤。佛性中本無妄念,亦不起妄念,水結成冰,冰能成水,融結無常是生滅法,真如佛性無生無滅,故水只可喻見聞覺知靈性,不可喻佛性也。
師示眾雲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悉皆消隕
《楞嚴經》雲:“一人發真歸源,十方世界悉皆消隕。”意謂若人能明心見性,山河大地皆銷歸自己,十方世界皆是法身,五濁惡世變為莊嚴淨土,此乃悟後境界一譬喻之詞,非謂世界真個銷歸烏有也。每有誤解經旨,謂自古以來見性成佛、發真歸源的人很多,何以世界悉不消隕?此乃大錯。十方世界悉皆消隕境界,惟明心見性者方能知之,非普通人所可想像揣量也。
師示眾雲無縫塔
慧忠國師將入滅,辭代宗,代宗曰:“師滅度後,弟子將何所記?”師曰:“告檀越造取一所無縫塔。”帝曰:“請師就取塔樣。”師良久曰:“會麼?”帝曰:“不會。”師曰:“貧道去後,弟子應真卻知此事,乞诏問之。”後诏應真問前語,真良久曰:“聖上會麼?”帝曰:“不會。”真述偈曰:“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無影樹下合同船。琉璃殿上無知識。”正所謂無縫塔者,法身是也。肉體雖壞,法身不壞,充塞宇宙,無所不遍,無漏無余,故曰“無縫塔”。後人不解此旨,謂一念不動,便是無縫塔,此乃大錯。一念不動是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受薰染仍起念,是有縫非無縫。有人問某禅師:“甚麼是無縫塔?”曰:“不通風。”可以參照。
師示眾雲證無生忍
一般人所謂“證無生忍”不是見佛性,仍須再修方能成佛,此乃錯誤。證無生忍便是見佛性,證者證悟,無生者,無生無滅,忍者萬德圓滿。換言之,就是證悟佛性,無生無滅、圓滿境界是也。《楞伽經》謂證無生忍之後即得意生身,可以為證。
師示眾雲無字甲裡
古祖師常勸人勿住“無字甲裡”,“無字甲”者即無明窠臼、漆黑桶底之別名,無始無明境界,空空洞洞、一無所有,其境堅牢難破,故謂“無字甲”。修行人到了無始無明境界,切勿畏難而返,須更加努力往前沖去,把“無字甲”沖破,便可見性成佛。
師示眾雲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釋迦譜》雲:“釋迦出世,東西南北各行七步,目顧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此乃譬喻佛性之絕對無二耳。後人不解此義,或目為神話,或疑釋迦佛未能平等者,非也。佛經中多用此筆法表示絕對佛性,不可以常理揆之。故曰:“依文解義,與佛作冤。”故雲門禅師雲:“當時我如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吃,卻圖得天下太平。”此語乃為佛伸冤也。琅琊覺禅師拈雲:“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學者可參焉。“惟我獨尊”表示法身,非肉體也,非是佛不平等自是也。
師示眾雲萬法唯心,心外無法
佛與法不同,佛者,絕對也,真如也;法者,相對也,妄想也。凡所為法皆無明妄心所造,故曰:“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唯心者,唯一妄心造也。故十八共法之第六雲:“無已知不捨,萬法已知便應捨,因其是妄心,妄心變幻無常,故法亦無常,名為因緣,名為方便。”佛說法如筏喻,已登彼岸便應捨,以其妄也。知其妄而說之者,欲以妄除妄,以幻破幻也。非此無以度眾生,非捨則被法縛,無以成佛,故曰:“無有少法可得。”故曰:“我四十九年說法,未曾說著一字。”以其與真如本體無關也。真如本體不可名,而強名之為佛。佛字應捨,以其假名也;而佛之本性不捨,以其真也。既得其真,則佛字為贅尤,故趙州曰:“佛之一字,我不喜聞,老僧念佛一聲,嗽口三日。”馬祖曰:“非心非佛。”佛字當應捨,何況法乎?《心經》一連用十幾個“無”字把諸法捨盡,然後才入“究竟涅槃”,破盡相對,然後才能入絕對,留著一法便是有余、有漏,不能究竟涅槃矣。既已涅槃,則一真一切真,佛亦真,法亦真,一切皆佛性、皆真心,此時再說“萬法唯心,心外無法”便對。同是一心,早妄今真,同是一語,早非今是。個個字相同,而意義完全兩樣,此佛法之所以難懂也,學者慎之。
--------------------------------------------------------------------------------
二、勘用功
師示眾雲認苦行為修道
出家人修苦行,自較諸一般放僻邪侈者為勝,但單修苦行不明佛法,不懂參禅,則不能明心見性,徒苦其身而已。昔釋迦佛起初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未能悟道,覺苦行之無益,遂棄去,進飲食振精神,坐菩提樹下見星墜而悟道成佛。又,《中阿含.羅摩經》謂,佛陀曾到鹿野苑,訪問修苦行之五比丘,認為自煩自苦,非聖賢之求法,是見佛並不主修苦行。《黃檗傳心法要》雲:“勤修苦行,草衣木食,不識自心,盡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屬,如此修行,當復何益?”以因果而言,修苦行者,來生可多得享受及美滿生活而已,與成佛無關也。倘今生修苦行,來生生富足家,富家子弟又造業,又再生貧苦之家,一貧一富輪回輾轉有何結果?故出家無須過於吃苦致損神,只要能明佛法參禅用功,今生雖未成佛,來生慧根不墜,仍可繼續修持,願力堅強,精進勿懈,定有成佛之一日。願出家人千萬勿錯認苦行便是修道,便可成佛也。僧那禅師雲:“不明本心,專修苦行,如黑夜行險道。”
師示眾雲三大阿僧只劫修行
教中謂須經三大阿僧只劫修行方能成佛,此乃指修聲聞道而言耳(又謂舉首低頭皆可成佛,此乃譬喻之語)。人或以成佛須經如許長久時間,遂不肯努力修行者,乃大錯也。若就宗門道理而言,直下頓了本心,本來是佛,三大阿僧只劫不消一剎那便可越過矣。雪峰詩雲:“一念虛凝已萬年。”豈可以世間時日計之耶!
《黃檗傳心法要》雲:“聞有菩提涅槃、三僧只劫修成佛道,皆屬聲聞道,謂之聲聞佛。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
又《達摩破相論》雲:“問:‘如佛所說,我於三大阿僧只劫無量勤苦,方成佛道,雲何今說唯只觀心,制三毒,即各解脫?’答:‘佛所說言無虛妄也,阿僧只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只,漢名不可數,此三毒心,於中有恆河沙惡念,於一一念中皆為一劫,如是恆河不可數也,故言三大阿僧只。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蓋,若不超彼三大恆河毒惡之心,若何名為解脫?今若能轉貪、瞋、癡等三毒心為三解脫,是則名為得度三大阿僧只劫。’”末世眾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三大阿僧只秘密之說,遂言成佛塵劫未期,豈不贻誤行人退菩薩道!
師示眾雲入定
入定者,小乘人用功,枯坐斷六根思想是也。大乘人用功不住心、不看靜、不沉空、不入定。今每有一般出家或在家人,坐著十天八天不吃飯,和三家村裡的土地一樣,名為入定,以為這樣用功便可成佛,此乃大錯。昔智隍禅師庵居長坐,玄策禅師造庵問雲:“汝在此作甚麼?”曰:“入定。”策雲:“汝雲入定,為有心入耶?為無心入耶?若無心入者,一切無情草木瓦石應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識之流亦應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時,不見有有無之心。”策雲:“不見有有無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無對。良久曰:“師嗣誰耶?”策雲:“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禅性無住,離住禅寂;禅性無生,離生禅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語見《六祖壇經》。蓋見性之後,自性如如不動,行住坐臥、穿衣吃飯,一切都在定中,才是大乘定。
《傳燈錄.懷讓禅師傳》雲:“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禅。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禅圖甚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沙石上磨,一曰:‘師作甚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師曰:‘坐禅定得作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師又曰:‘汝學坐禅?為學坐佛?若學坐禅,禅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一聞示誨,如飲醍醐。”臨濟雲:“山僧說向外無法,學人不會,便即向裡作解,便是停壁坐,舌拄上齶,湛然不動,取此為是祖門佛法也。大錯!”
師示眾雲參禅執坐
一般誤認參禅要當靜坐時參,此乃錯誤,參禅不拘行住坐臥。馬祖雲:“參禅不執坐,坐即有著。”《六祖壇經》雲:“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又告志誠雲:“住心觀淨,是病非禅;常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又雲:“此門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又雲:“何名坐禅?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禅。善知識!何名禅定?外離相為禅,內不亂為定。”荷澤禅師雲:“大乘定者,不用心、不看靜、不觀空、不住心、不澄心、不遠看、不近看、無十方、不降伏、無怖畏、無分別、不沉空、不住寂,一切妄想不生,是大乘禅定。”又雲:“不在坐裡,若以坐為是,捨利弗宴坐林間,不應被維摩诘呵。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但一切時中見無念者,不見身相,名為正定;不見心相,名為正慧。”
《壇經》雲:“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雲:“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禅;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壇經》雲:“迷人著相法,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是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捨利弗坐林中,卻被維摩诘呵。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師示眾雲不倒單
叢林有一般修行者長坐不臥,謂之不倒單,雖然不倒單,卻坐著打瞌睡,認此為了不起的功夫,錯誤屬甚!佛制比丘修行四事具足,四事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是也,可見佛並不叫人不倒單。既然坐著打瞌睡,何不放下身子好好的睡一覺,讓精神充滿好再用功?人或譏不倒單者為“入冬瓜定”,未入定而變成冬瓜,雖成佛何益?臨濟雲:“乃至孤室獨宿,一食卯齋,長坐不臥,六時行道,皆是造業底人。乃至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象馬七珍盡皆捨施,如是等見,皆是苦身心故還招苦果。不如無事純一無雜,乃至十地滿心菩薩,皆求此道流蹤跡了不可得,所以諸天歡喜地神捧足,十方諸佛無不稱贊。緣何如此?為今聽法道人,用處無蹤跡。”
龍門佛眼禅師雲:“近日有者一向秖恁坐地,初時惺惺地,饷間便瞌睡,十個九個坐地睡著,苦苦不會做功夫,那裡硬坐要會!不是此理。怎生見得?丹霞豎起拂子,龐居士舉起槌子,丹霞擲下拂子,居士放下槌子。”又雲:“昨日公案作麼生?丹霞放身臥,居士便出去,此如不是真實知音,豈容你亂說下注腳。又巖頭說道:‘夫沙門者,一一從自己胸襟流出,蓋天蓋地始得,那處是靜坐思量來?’先師(按即五祖演)道:‘你睡時睡時參取,吃飯時吃飯時參取。’又古人道:‘坐時有坐時道理,立時有立時道理。’豈不見投子問翠微:‘西來密旨可得聞乎?’翠微伫立顧視,投子雲:‘未曉玄言,乞師再指。’翠微雲:‘更要將第二惡水潑在!’投子便悟。諸人不得受用,在十二時中誤過多少好事。”
師示眾雲僧人學辟谷
有一般僧人,學外道辟谷之術,不吃米飯,唯吃百花丸、黃精丸等藥,以為這樣可以長生悟道,行之既久,骨瘦臉黃,頭眼昏花不能支持,始進飯食,自苦其身毫無益處,宜切戒之。祖師每譏道家為守屍鬼,就是成仙仍在六道之中,不過一守屍鬼而已,有何價值?昔印度有牛戒外道,日但吃草;又有狗戒外道,但吃人糞。佛斥之曰:“你作此惡因,來世定投生為牛為狗。”故不吃飯自甘捱餓之僧人,死後定生餓鬼道無疑,願行人慎焉。
師示眾雲叢林茅蓬
馬祖以前,出家人皆住小廟、住茅蓬,至馬祖始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其意在便利修行者用功,老病者得所養息。佛住世時有“分衛”之制,分衛者,老病僧人不能出外乞食,壯健者乞得食物歸,分而養之,叢林亦存此意。叢林專重參禅,故其始創制度但有禅堂,不立佛殿,宋時禅淨雙修之風,於是佛殿禅堂並立。叢林的好處在規矩嚴謹有人領導,行者便於修練,老病得所養息。迨其末葉,明眼善智識屍少,叢林多為惡棍所把持,真正修行者少,而混飯度日者多,領導既非善智識,如一盲引眾盲,於是百病叢生,言之痛心。至於古人住茅蓬或住庵,必先行腳參方,已明白修行門徑,然後住庵修練,方不走錯路途。今之一般住茅蓬、小廟者,多未明修行門徑,在深山者,自耕自食,狀如農夫,盲修瞎練毫無所曉;近城市者,則拜忏誦經,收租募化,行為既無規矩約束,生活如同鄙俗之人,亦可慨也!有志復興佛教者,宜深切注及之。
師示眾雲親近善知識
出家人不親近善知識,用功修行不懂門徑。如暗夜行險路,隨時有跌倒之虞。無法成道。但親近善知識,亦須留心揀擇,方不為庸師所誤。古人雲:“參方須擇眼”。親近善知識,如能擇眼,名為鵝王眼。喻如鵝王之能別水乳也。《正法念經》雲: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鵝王飲之,但飲其乳汁,其水猶存。”
百丈雲:“須看教,亦須參善知識。第一須自有眼,須辯他生死語始得,若辨白不得,決定透不過,只是重增比丘繩索。”臨濟雲:“只如山僧往日曾向毗尼中留心,亦曾於經論尋討,後方知是濟世藥,表顯之說。遂乃一時拋即。即訪道參禅後遇大善知識,方乃道眼分明,始識得天下老和尚,知其邪正,不是娘生下便會。還是體練磨一朝自省。”
(有些假)善知識於佛法實一竅不通而裝模做樣,見人則雙眼微合,觀鼻觀心,道貌岸然,令人起敬,而背人則無所不為。又捏造神話,謂能一坐半月,不吃不睡,或能見佛,知過去未來,以欺騙善男信女。若請教修行用功之法,則不外教人閉關靜坐,刺血寫經,不倒單等等。問佛性果為何物?則含糊應答,不著邊際。此等假善知識實害人不淺,應敬而遠之。如果確是真心善知識,則應該誠敬供養,不惜身命。《圓覺經》雲:“善男子!未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贊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又雲:“若善男子!不起惡念,即能究道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昔潭州石霜楚圓慈明禅師,出全州清湘李氏,少為書生,年二十二,依城南湘隱靜寺得度,其母有賢行,使之游方,師連眉秀目,欣然豐碩,然忽繩墨所至,為老宿所呵。以為叢林。師崖柴而笑曰:“龍象蹴踏,非驢所堪。”嘗橐骨董箱,以竹杖荷之,游襄沔間,與守芝谷泉俱結伴入洛中,聞汾陽昭禅師道望為天下第一,決志親依。時朝廷方問罪河東。潞澤誅皆屯重兵,多勸其無行。師不顧,渡大河登太行。易衣類厮養,竄名火隊中。露眠草宿,至龍州,遂造汾陽。昭公壯之,經二年未許入室。師詣昭,昭揣其志,見必垢罵使侍者,或诋毀諸方,及有所訓皆流俗鄙事。霜一夕訴曰:“自至法席已再夏,不蒙指示,但增世俗塵勞,念歲月飄忽,已事未明,失出家之利。”語未卒。昭公熟視罵曰:“是惡知識!敢稗販我。”怒舉杖逐之。師擬伸救,昭公忽掩其口,師大悟。又沩山初參黃蘗,三次上問,三次被打。可見親近善知識,必須有忍耐心。南岳讓侍六祖十五年;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蘇山和尚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趙川八十尚自行腳,皆足矜式也。
不識字修行
出家人修行乃在心地上用功夫,是向內照不是向外覓,所謂“聖知內自覺所證”,識字不識字並無多大關系。每有一般出家人,因為自己不識字,遂自認根鈍,自打退堂鼓,以為此生成佛無望,只好安份過日,積福以待來生,此乃大誤。六祖惠能大師便是不識字柴夫,聽人念經當下見性,心裡四通八達,比識字的強萬倍。禅宗不立語言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謂之教外別傳。《達摩血脈論》雲:“但見本性,一字不識亦得。”不識字的人,正好參禅,正好成佛。
牧牛
牧牛者,明心見性之後,調節情性,汰除習氣,非修行也。因為明心見性之後,一悟永悟不須再修,但仍有無始習氣未除,故須加以調節。沩山和尚說:“汝等豁然貫通,修不修是兩頭話,除卻習氣是修。”昔沩山會下有大安禅師,曾曰:“在沩山三十年,吃沩山飯,痾沩山屎,不學沩山禅,只看一條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牽出,若犯人苗稼即鞭撻,調伏既久,可憐生受人言語。如今變成個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終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也。”普明禅師《牧牛圖》,以妄念譬牛,佛性譬如主人翁,妄念起如牛橫報,將妄念改為正念,如騎牛歸家返本回源,此乃錯誤。牛譬思想是不錯,以主人翁比佛性則錯,主人翁應譬為見聞覺知,非佛性也,佛性不起妄念。
閉關
出家人用功,朝參暮請親近善智識,然後能知修行門徑,始有成功希望。若徒鎖閉一室之內,便謂可以悟道成佛,則監獄中之囚徒,個個早已成佛矣。閉關之法,不見於經典,蓮池大師《雲棲法匯》已詳言之。元朝高峰禅師證道後,因年老山中築室養道,題名“死關”,意謂大事已了,年歲已老,只待有漏之身老死而已。後人未明心見性,未參方行腳,於佛法無所通曉,遂關閉一室名為閉關,或在關中拜《華嚴經》,將拜經功德賣與施主,得錢以自養,皆非佛法也。
打餓七
打餓七不見於經典,後人自閉室中不食七天,日惟飲鹽開水,謂之打餓七,認為此乃修行功夫,錯誤屬甚。夫見性成佛,不關飲食,捱餓苦身有何益處?釋迦佛在雪山修苦行六年,未能明心見性,知徒苦無益,故食牧羊女所供之羊乳,整頓精神,坐菩提樹下用功,見明星悟道,可見佛並不教人捱餓也。現今打餓七者,或暗備干糧,背人裹腹,自謂七日不食,以誇惑大眾,圖人尊敬供養,此乃禅林惡習之尤,凡我佛徒切不可學也。
學法語
法語者,悟後祖師開示學人之語也,皆自如來藏中流出者。明心見性後,胸中七通八達,隨手拈來皆是佛法,信口開河橫說豎說,亦無非佛法。古人雲:“只怕汝不悟,不怕悟後無語。”今人未明心見性,亦欲說法語、講開示,於是不學參禅先學法語,把古人說過的話湊幾十句,似是而非不倫不類,居然登堂說法,作野干鳴;或有請人代作,勉強記熟,遇有機會腼顏登堂對眾背出,便算是說法語、講開示,以博善知識之美名,其實與鹦鹉學人言語何異耶?
宗門棒喝
臨濟喝、德山棒,俱與釋迦拈花示眾無別,乃明心見性後接引學人方法也。今人未證悟,亦學古人喝棒痛罵,徒增罪過而已,切宜戒之。
古人論禅弊
古人論禅弊雲:“自宋朝以來,弊風特多,試為舉出。有所謂喝和坐禅、公案坐禅、念佛坐禅、土地神坐禅、調伏坐禅。所謂喝和坐禅者,師家以一則話頭授與學人,學人坐而唱之。例如授以趙州之‘無’字,學人則草唱曰:‘無,無,無,無,無。’殆若鳴雨之鸠;又如授以雲門之‘須彌山’,則群唱曰:‘須彌山,須彌山。’恰如寒蟬之吟。夫此若得開悟,則雨鸠、寒蟬亦得悟。所謂公案坐禅者,師家授以公案一則,使學人做功夫,做功夫後來問師述其境,若與師合則印可證明,更與他公案,謂之‘透公案’。此多捏奇話向口頭裡作怪,夢中說夢,恬不知恥,譬如猿猴水中捉月,夫此若能得道,則猿猴亦當得道。所謂念佛者,師家以來並不實參,曾未夢見佛法,以癡福根認作主人,或雖從事規矩坐禅,而未得示一事,乃請彌陀、觀音、文殊、彌勒等以為本尊,於坐中默念其名、或念其咒,謂依其力此生悟道,來生生淨土。自作教人,裴頭而坐,宛如水母假蝦目而求食,夫此若能得道,則水母亦可得道。又所謂土地神坐禅者,兀然枯坐,毫無所事,不言不視不唱話頭,如三家村邊土造泥塑之土地神,不能如理觀察,但守師所示,所謂非思量、無分別,結跏趺坐,時候既到,身心自然脫落,廓然大悟,夫此若能大悟,則石人、土佛亦當大悟。又,所謂調伏坐禅者,譬如野馬置羁勒,游蛇入竹筒,遵師所示,以坐禅功夫為降伏煩惱妄想,夫此若能開悟,則勒馬、筒蛇亦當開悟。”現在叢林中,此五種弊病仍存,如念話頭、打餓七、不倒單等,甚至有捏造神話,謂能十日八日不食,能見屋外事物,能見神、見鬼等等,可謂變本加厲矣,良可慨也!
跑香
古時禅堂無跑香規矩,相傳清雍正間玉琳國師所創始者,蓋因學人枯坐過久,血液不流通易生疾病,故規定焚一枝香時間,繞屋而跑以資運動,且表示行住坐臥皆是用功。其意本至善,惟現在禅堂中,跑香規矩過於嚴峻,偶有差池錯步,辄遭板打,學者提心吊膽,未免分心,反失用功本意,願堂主注意及之。
狗舔熱油铛
“狗舔熱油铛”,宗門語也,吞則熱,吐可惜,吞吐兩不得之意也。參禅之人用了相當的功夫,到達無明窠臼境界、黑漆桶底,此境黑暗可怖,前進既困難,逗留則無所得,棄之又可惜,譬如“狗舔熱油铛”情境。今人錯解“狗舔熱油铛”為不要執著有、不要執著無、不吞不吐便是用功方法,實屬大錯。不執著有無乃腦筋作用,《圓覺經》所謂“任病”,非正法也。
南泉殺貓
《傳燈錄》載:“南泉普願禅師,因東西兩堂各爭貓兒,師遇之,白眾曰:‘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卻也。’眾無對,師便斬之。趙州自外歸,師舉前語示趙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師曰:‘汝適來若在,即救得貓兒也。’”南泉殺貓乃說最上乘法,與釋迦佛拈花示眾無異。今人或誤解其意,謂貓譬如佛性,妄念譬如老鼠,老鼠已絕,貓便用不著,如此見相,所謂“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境界,如以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也。悲乎!
歸宗斬蛇
《傳燈錄》載:“歸宗智常禅師(戋+利-禾)草次,有座主來參,值師鋤草,忽見一條蛇,師以鋤便镬,座主雲:‘久向歸宗,到只見個麤行沙門。’師雲:‘’是你麤?是我麤?”主雲:‘如何是麤?’師豎起鋤頭。主雲:‘如何是細?’師作斬蛇勢。主雲:‘與麼則依而行之。’師雲:‘依而行之即且置,你什麼處見我斬蛇?’”歸宗斬蛇乃說最上乘法門,與釋迦佛拈花示眾無別。今人每誤解其意,謂蛇乃雜毒,恐雜毒入心,故應去之,豈非和盆扪燭之流耶?
雲庵真淨禅師住歸宗日,上堂舉“赤眼因見蛇,便與斬斷,傍僧雲:‘久向歸宗,元來只是麤行沙門。’眼曰:‘你麤我麤?’”師雲:“大眾只知赤眼斬蛇,問其僧道:‘你麤我麤?’且古人見處作麼生?”遂舉拂子雲:“今日歸宗舉拂子,與當時歸宗斬蛇,是同是別?”良久雲:“人人有個天真佛,妙用縱橫總不知。今日分明齊指出,斬蛇舉拂更由誰?”
昔日有僧問一大德:“南泉斬貓,歸宗斬蛇,意旨如何?”大德用拄杖趕僧,|即呼僧名,僧回首應曰:“唯。”大德即告僧曰:“南泉斬貓,歸宗斬蛇,即此意旨。”
丹霞燒木佛
丹霞天然禅師遇天大寒,師取木佛焚之,人或譏之,師曰:“我燒取捨利。”人曰:“木頭何有捨利?”霞曰:“無則再取兩個燒。”院主聞之,須眉墮落。丹霞燒木佛,乃說最上乘法門,與釋迦拈花示眾無別。今人或誤解其意,謂燒佛乃示人勿執著成佛,將成佛之念刪除也,如此揣量,六祖所謂“任汝盡思共推,轉加懸遠”是也。悲乎!
雲庵真淨禅師上堂雲:“南泉斬貓兒與歸宗斬蛇,叢林中商量,還有優劣也無?優劣且止,只如趙州戴靴鞋出去又作麼生?若也於此明得,德山呵佛罵祖有甚麼過?於此不明,丹霞燒木佛,院主眉須落。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喝一喝,下座。
沩山水牯牛
沩山靈佑禅師,僧問:“老和尚百年後去甚麼地方?”師答雲:“山腳佃戶家,變一頭水牯牛,肋上寫著沩山僧某甲。你道是沩山僧,又是水牯牛;你道是水牯牛,又是沩山僧。”僧雲:“某隨老和尚去可否?”師雲:“你拈卻心。”僧不能答。後有明心見性之大德頌雲:“不是沩山不是牛,一身兩樣實酬難。離卻兩頭應須道,如何道得出常流。”此乃說最上乘法門,與釋迦牟尼佛拈花示眾無別。今人或誤解其意,謂沩山祖師錯用常住,死了變牛;或謂牛性橫,我們要除去橫性,即可以不致變牛,此乃大錯。沩山乃明心見性之祖師,焉有變牛之理?未明心見性者千萬不能用腦筋推測明心見性的人。古人雲:“毀謗般若,罪過無邊。”切宜戒之。
趙州雲:佛之一字,我不喜聞。又雲:老僧念佛一聲,漱口三日。又雲:佛,佛。
趙州從谂禅師曾雲:“佛之一字,我不喜聞。”又雲:“老僧念佛一聲,漱口三日。”又有人問趙州曰:“老和尚將來如何?”趙州曰:“佛,佛。”此俱是宗門轉語。已明心見性之人,自性即佛,本來現成,不必再事外求。譬如人已有頭,則不必更於頭上加頭,過去是此佛,現在亦是此佛,將來當然亦是此佛,故曰:“佛,佛。”此乃直示佛性不易不變絕對之理。今人或誤解其意,謂佛不可求,趙州欲人勿執著成佛之念,如此見解則永劫不能見佛矣。悲乎!
非心非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馬祖雲:“即心即佛。”又雲:“非心非佛。”又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此亦宗門轉語,直示佛性絕對之理也。佛性充滿十方,無所不遍,故曰:“即心即佛。”佛性非思想測量所能及,言忘慮絕,故曰:“非心非佛。”說似一物即不是,故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今人誤解馬祖之意,謂一念悟即佛,故曰:“即心即佛。”一念迷不是佛,故曰:“非心非佛。”不要執著迷悟就是“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夫佛性乃絕對者,豈有所謂迷悟執著耶?有迷悟執著者便是腦筋作用,不是佛性本來面目矣。大梅禅師雲:“這老漢迷惑人無有了期,任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馬祖聞之曰:“梅子熟矣。”
我不會佛法
僧問六祖雲:“黃梅意旨甚麼人得?”祖雲:“會佛法人得。”僧雲:“和尚會佛法否?”祖曰:“我不會佛法。”我不會佛法者,佛性本來現成,非修而有,非會而得,《圓覺經》所謂“無證無修”、《金剛經》所謂“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也。夫真如佛性者,非腦筋思想可及,凡可以意會、可以言傳者,便非佛性。既已明心見性,則有何佛法可會耶?故祖曰:“我不會佛法。”今人誤解其意,謂起會佛法之妄念便是執著,將此妄念取消便是佛性,此乃大錯。佛性中本無真妄,真妄者腦筋作用也。捨妄合真,真即同妄;背塵合覺,覺即是塵。所謂真妄塵覺者,皆腦筋中相對之名相,佛性中無此也。用腦筋求佛性,如欲以石搾油,安有成就之日哉?
洪爐一點雪
古祖師以佛性比洪爐,以生死比一點雪,佛性中著生死不得,如雪之不能入洪爐也,故曰:“佛性能轉萬物,不能為萬物所轉。”是最究極之實性。今人誤解此意,謂洪爐一點雪者,雪譬如妄念,妄念一起即時要消滅他,如洪爐之消雪,所謂“不怕妄起,只怕覺遲”是也,此乃大錯。夫雪與洪爐兩不相干,洪爐中本無雪,如佛性中本無妄念,倘佛性中能起妄念,則起而又滅,滅而復起,佛性豈不變成生滅輪回者耶?妄念者,起於腦筋見聞覺知,非起於佛性也。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古人雲:“向上一路,千聖不傳。”意謂凡可說可傳者,便非真如,真如佛性須自證取,不可說與也。今人錯解此語,謂參禅之法不可傳授,只能自去找尋,此乃大錯。佛性雖不可言傳,但參禅用功之法則千聖所傳,佛佛授手也。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或權或實,或頓或漸,葉葉相承,聖聖相接,古祖師喝棒怒罵,豎拂擎拳,無非親切為人,但看汝能否承當耳,豈不傳哉?
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
古人雲:“任從滄海變,終不為君通。”意謂佛性真如只能自證自悟,不能用語言說與也。昔香巖末悟時,屢請沩山說破,沩山曰:“我說的是我的,終不干汝事。”後居南陽,鋤地次,拋瓦礫,擊竹作聲,始發明心地。又太原孚上座講《涅槃經》,敷陳法身妙理,有禅客謂曰:“汝雖能講,實不能知。”遂辍講靜坐,中夜聞鼓角聲,始悟法身之理。今人誤解“任從滄海變,總不為君通”之意,謂宗門乃秘密傳授,不可教人,此乃大錯,豈不聞六祖雲“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耶?
龍門佛眼禅師雲:“有時問著師僧,總言不知不會,只管道饑來吃飯,睏來眠,似此說話有甚麼救處?更道:‘不知月之大小,不管歲之余潤,誰理會你者般事?’我且問你‘作麼生說個不知底道理?你見人說了便這麼道,還曾會得那不知的道理麼?’古人道:‘不知者,無所不知,無所不到,喚作不知。’要你今時人到那不知田地,此是諸聖境界,豈比如今拍盲不會喚作不知!若總如此盡道,我不知不管,見有人問著,如何流通?曹溪一路恐無人相續去也。不得如此,須是勤勤抉擇始得。珍重!”
饑來吃飯睏來眠
古人雲:“饑來吃飯睏來眠。”此乃悟後境界也。古祖師悟道之後,任運逍遙,隨緣放曠,水邊林下,頤養天真。今人不解其境界,以為“饑來吃飯睏來眠”就是不要執著一切,不要分別一切,饑吃睏眠,便可悟道,如此修道,早成廢物,有何價值?
《傳燈錄.慧忠國師傳》雲:“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師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師曰:‘饑來吃飯睏來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國師用功同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有禅有淨土
古永明壽禅師、中峰禅師皆明心見性之後弘揚淨土,蓮池大師修淨土兼弘禅宗,皆為方便教化耳,人遂目為禅淨雙修,以為是最妥當之方法。今之禅和錯解本意,每有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又念一句“念佛是誰”?或念“南無阿彌陀佛”,又念“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以為這樣一句佛號、一句話頭,便是禅淨雙修,成佛有分,豈不可笑!
心淨土自淨
“心淨土自淨”者,謂明心見性之後,一切皆變為佛性,佛性中無垢無淨,故穢土即是淨土也。今人誤解此意,謂將惡念改為善念,把染緣變為淨緣,心裡清淨世界自然清淨,謂之“心淨土自淨”,此乃大錯矣。念頭乃變幻無常、起落不定者,倘心裡一會兒清淨,便是淨土,一會兒妄念又起,復變為穢土,如此朝淨暮穢,早善夕惡,循環反覆,何有了期?心淨心染乃腦筋作用,與淨土無關也。真正之淨土乃不變不易、無垢無淨者,即常寂光淨土、諸佛法身是也。若能頓證真如,當下便生常寂光淨土,與諸佛同一法身,則永超三界輪回生死,覓心覓土了不可得,尚何淨穢之可言耶?
放心
孟子教人求其放心,乃儒家調節性情之方法,欲使其回返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之境界也。儒家之“中”與佛家之“中道”不同,儒家之“中”是“無記性”,佛家之“中道”是第一義空之真如佛性,即使儒家能回返“中”之境界,並未達到最後之真實本體,無法了生脫死,仍在三界輪回之中,此儒佛根源之懸殊也。今之佛徒或不明此理,每以求“放心”為修行之方、成佛之法,此乃大錯。倘“放心”便是悟道,則吾人但學孔孟可矣,何必出家耶?
心動神疲
道家以清淨寡欲、不搖動精神為修養之本,以之延年卻病則可,然非了生脫死、明心見性之道也。今之出家人每以清淨寡欲為修行之法,欲使心不動、神不疲,認此為見性成佛之法,實為錯誤。道家谷神求仙,事極而渺茫,設能成仙亦不過多一守屍鬼而已,非徹底解脫也。故約束其心者,實為系縛,非佛徒修行正法也。
不怕妄起,只怕覺遲
人每以“不怕妄起,只怕覺遲”兩語為修行之方,此乃錯誤。起覺念以破妄念者,覺即同妄,同是一念無明也。黃檗禅師雲:“汝今覺妄起時,覺正如佛,可是若無妄念佛亦無。何故如此?為汝起心作佛見,便謂有佛可成;作眾生見,便謂有眾生可度。起心動念總是汝見處,若無一切見,佛有何處所?如文殊才起佛見,便貶向二鐵圍山。”所以說:“不怕妄起,只怕覺遲。”本來無妄、何更言覺?取覺捨妄,覺亦是妄。《圓覺經》雲:“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
不識
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無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問:“如何是聖谛第一義?”祖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祖曰:“不識。”帝不悟。後人以為“不識”者,一念不動、不加分別之謂,此乃錯誤。“不識”者,真如佛性是也,佛性非思量所能及,故曰“不識”。一念不動、不加分別是無記性,非佛性也。古人雲:“識得‘不識’,參學事畢。”蓋指此也。
腳跟點地
“腳跟點地”乃悟後之語。已明心見性,超出生死輪回,達到絕對本體,大事已了,謂之“腳跟點地”。今人誤解此意,以為著實做個衲僧,腳踏實地,便是腳跟點地,非也。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
《維摩诘經》雲:“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此乃最上乘境界也。六祖所謂:“轉煩惱為菩提,轉三毒為三聚淨戒。”斷煩惱而後入涅槃者,小乘人也;小乘人斷煩惱思想入於清淨寂滅之境,受三昧涅槃之樂,但此乃有余涅槃、有漏涅槃,只得羅漢果,不能得佛果也。大乘菩薩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乃不斷六根思想,以智慧力打破無明窠臼,明心見性,則煩惱即是菩提,穢土即是淨土,真知真覺,度己度人,行住坐臥、嬉笑怒罵,無非定中,無非三昧,是為入無余涅槃,成就佛果。今人或誤解“不斷煩惱而入涅槃”之意,謂生時不要造作,不必修行,待到形壽已盡,自然入滅,謂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錯誤尤甚。
斷五住煩惱
注解中以斷五住煩惱為見性成佛,五住者:見惑、思惑、塵沙、煩惱、無明是也,此與小乘斷六根、中乘斷一念無明相同。六根斷倒如同木石,一念無明無法永斷,此非大乘究竟之理也。故古今以來,修天台者無法明心見性,其方法不正確有以致之。斷見惑、思惑,如硬將百裡河流堵住,不但辦不到,即使做到,終有一日崩潰成災也,學者慎之!譬喻龍潭出水的水源,時時有水生出來的,斷了又生,生了又斷,無有了期。修行斷妄念,這個道理實在不通。古人雲:“王道不外乎人情,佛法亦不外乎人情。”
以古人為師
一般尊宿常雲:“修行應以古人為師。”此語並不盡然。古人生於我前,聞道先於我,固有其可以為師之處,但須詳加揀擇,其確系明心見性者,則可師其言;至若非明心見性而品行崇高者,則可師其行。每有古德品行高尚,而其遺著,盡是不通達之語。師雲:“走人歧途,《大藏》、《續藏》中甚多,決不可師也。”至於明心見性祖師,如丹霞燒木佛、南泉殺貓、歸宗斬蛇、德山呵佛罵祖,此皆悟後境界,直示佛性以接引後學者,後學如未能承當、未曾證悟,則此等行為切不可學,學之徒增罪業。故以古人為師者,非具正眼不可。
《遺教經》不可不讀
《遺教經》乃佛臨入滅時之遺囑,其所以教戒叮咛者,懇切深至,凡屬釋子,皆應熟讀堅記,服膺勿忘。今之出家人,有剃染數十載,尚未見過《遺教經》者,可歎也?此經簡短易讀,願佛徒注意及之。
不看經論語錄
宗門中徒每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遂不看經論語錄,亦不參求用功之法,有規之者,則以古人傳答雲:“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地用功夫。若將紙上尋佛法,筆尖沾干洞庭湖。”此乃大錯。六祖惠能大師雖不識字,尚勸人“必須廣學多聞,達諸佛理”,豈有智識閉塞,渾噩冥頑,而能見性成佛者哉?學者三致意焉!
無心是道
黃檗禅師雲:“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古祖師雲:“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此乃悟後之語。意謂佛說方便,為度諸三乘人,上上智人自明其心,自見本性,則何須更用一切法耶?其旨與《金剛經》所雲:“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圓覺經》所雲:“一切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正是相同。而後人誤解其意,以為將妄心停止,思想斷盡,便是“無心”,便是悟道,此乃大錯。妄心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停止,則是無始無明黑暗境界,此境未破,未能見佛性,不為悟道。故古人雲:“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萬重山。”正是針對此種誤解。
平常心是道
趙州和尚問南泉曰:“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師曰:“還有趣向也無?”泉曰:“擬向即乖。”師曰:“不擬爭知是道?”泉曰:“道不屬知,不屬不知,如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蕩豁,豈可強是非耶?”師於言下悟。南泉“平常心是道”一語,意謂明心見性之後,起心動念無非佛性,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尋常日用,皆是真如,此乃證悟後之境界也。今人誤“平常心是道”便是普普通通過日子,平平常常做個好人,不為善,不造惡,任運隨緣混過一生,便是悟道,此與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者何異耶?可悲可痛!
道落火宅
《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其可怖畏!”今之外道邪教,遂有“道落火宅”之語,謂五祖衣缽傳六祖,六祖永不傳,傳於世俗居士,故名“道落火宅”。其法邪僻鬼怪,教人靜坐,心想印堂,約心不散,蓋托佛法以惑眾者,愚夫受騙者極多,有因之致狂疾者,凡我佛徒,宜痛斥之。
無相為體,無住為宗,離相為用
“無相為體,無住為宗,離相為用”,無住為宗者,不住一切相是也,離這樣便是落空。其實經所說,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者,謂佛性中無此四相也;不住色、聲、味、觸、法生心者,謂佛性中不住不生也,非謂腦筋不住不生也,因色、聲、味、觸、法當體便是佛性,故不住不生,其生住者,腦筋也,非佛性也。講《金剛經》應以“實相為體,觀照為宗,方便為用”,方能闡明般若絕對之理。
直心是道場
《維摩诘經》雲:“直心是道場。”意謂明心見性之後,起心動念,無往而非佛性,佛性不易不變,唯一直心。《壇經》雲:“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是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後人誤為做人只要正直便是悟道,非也。
自搬柴,自運水,不看經,不參禅
宗門祖師每日自搬柴、自運水、不看經、不參禅,此乃悟後境界也,大事已了,隨緣度日,看經參禅俱用不著。龐居士雲:“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李翱問南泉禅師:“什麼是戒定慧?”師曰:“老僧這裡無此閒家俱。”皆是此意。今之出家人大事未了,便欲學古祖師運水搬柴度日,經不看、禅不參,空閒度日,以為這樣就是用功夫,待到臘月三十日到,悔之晚矣。
下轉語
下轉語者,禅宗祖師勘驗學人之法也,每以問答出之。如學人未明心見性,則多不能下轉語,便是死句;如明心見性,一問便轉略無滯礙,便是活句。故明心見性之人,無語不轉;未明心見性之人,則語語轉不了。故曰:“只怕汝不悟,不怕悟後無語。”今人不參禅用功,以求明心見性,而便欲學轉語,此乃錯誤。轉語不可學,惟明心見性後,乃能之也。
趙州轉藏經
有一婆子令人送錢,請趙州和尚轉藏經,師受施利了,卻下禅床轉一匝,乃曰:“傳語婆子轉藏經已竟。”其人回舉似婆,婆曰:“此來借轉全藏,如何只為半藏?”趙州轉藏經,乃表示真如絕對境界,後人不解其旨,或謂再轉一匝才是全藏,或謂走三匝,則是三藏,此乃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境界,無有是處。欲知如何是全藏?應於趙州未起座時參取。
捉機鋒
捉機鋒者,古祖師觀察學人心得,臨機應變以接引學人也。龍潭信禅師參天皇悟禅師,服勤左右,一日問曰:“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皇曰:“自汝到來,吾未嘗不指汝心要。”師曰:“何處指示?”皇曰:“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頭。何處不指示心要?”信低頭良久,皇曰:“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師當下開解。又鳥窠道林禅師,有侍者會通,一日欲辭去,師問曰:“汝今何往?”對曰:“會通為佛法出家,和尚不重慈誨,今往諸方學佛法去。”師曰:“若是佛法,吾此間亦有少許。”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師於身上拈起布毛吹之,通遂領悟。此兩則公案,皆是祖師捉學人機鋒,使之頓悟真如之理。今之假明眼善知識,自己實不知機鋒轉語為何物,遇有學人來參,動辄橫加打罵,或出人不意蓦的喝一聲,以為這樣便是明眼宗匠的捉機鋒,可笑孰甚!
觀心解脫
《心地觀經》雲:“三界之中,明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此之謂心即指無明妄心,三界之所以成就者,由無明業識而成,其潛伏未形是無始無明,一念發生則是一念無明。三界以無始無明為體,以一念無明為用,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便是妄心之動靜兩面,故曰“以心為主”。欲超出三界者,須先尋到無始無明,將他打破,然後能見本來佛性,自己才做得主,便是解脫;否則只是無明為主,生死輪回,頭出頭沒,無有了期。故曰:“不能觀者,永處纏縛。”今人誤以為三界是真心造成,以真心為主,此乃大錯。既曰:“真心便是一真法界,安有欲、色、無色之可分耶?”故“三界為心”一語,意謂三界乃無明妄心所造成是也,無明有靜有動,有隱有顯,故可觀;若是真心佛性,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既非思量所能及,有何觀之可言?故天台宗空、假、中三觀,全是腦筋揣量作用,不能見佛性也。佛性真心不能觀,可觀者乃無明妄心,故空、假、中三者,皆無明妄心范圍也。故大乘經典中所謂“觀心解脫”者,乃指找到無明窠臼而打破之,便是見性成佛,非謂用腦筋把假的看成真的,把有的看成空的,便是觀心,如此觀心則“永處纏縛”無疑。
百尺竿頭
長沙岑禅師雲:“百尺竿頭不動塵,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此規勸後學用功之最緊要語句也。百尺竿頭,譬如修行者用功之過程,能爬到百尺竿頭,已經是相當的功夫了,但再上便是虛空,則前進難矣,倘能再進一步,“見性成佛,而得法身矣”,故曰:“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此竿頭,乃譬喻無始無明境界,用功者到一無所有空洞黑暗之境,便是百尺竿頭,但千萬不要以為是到佛性真如境界,仍須往前再進,打破無始無明,便可見性成佛。今人有誤認將斷除妄念,便是到百尺竿頭,再將斷念之一念取消,便是百尺竿頭更進步,非也。
向上一著,腦後一槌
向上一著者,即“百尺竿頭更進步”之意也;腦後一槌者,打破無明窠臼是也。此乃用功之最緊要關頭,能向上一著,腦後一槌者,則無明窠臼可破,佛道可成矣。
--------------------------------------------------------------------------------
三、正規儀
聖僧
叢林禅堂中每供養聖僧之像,人或謂釋迦佛初出家修行時之像,或謂文殊、普賢之像,或謂是代表一切出家行者之像,皆誤也。聖僧者,乃憍陳如尊者之像也,釋迦佛得道之後,第一個隨佛出家修行者為憍陳如,故塑其像以紀念之,並為一切出家人楷模。
頭陀
修頭陀行者:(十二種查佛學詞典)
與留頭發無關,一般人認為留發乃修頭陀行,錯也。如釋迦佛、迦葉、摩騰、竺法蘭、達摩、善導、高峰、雪峤皆曾留發也。
不布施
龐居士明心見性後,將家財投諸海中,人問:“何不布施?”龐曰:“吾多劫為布施所累。”此乃明心見性後境界,普通人不可學也。因為佛性中無罪福,布施行善受福報,反為成佛之累。然未明心見性時,布施為六波羅蜜之首,豈可廢耶!
開建叢林
禅那有翻為功德叢林之語,故禅那名叢林。《大智度論》雲:“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會名僧伽,譬如大樹叢是名為林,僧聚處得名叢林。”我國叢林之制創於馬祖,古人開建叢林多是明心見性之後,為便於領導學人修行而設。今人未明心見性,自己大事未了,胸中毫無把握,亦開建叢林,聚集徒眾,盲修瞎練,其生活則靠拜忏誦經打水陸,招待客人,募化功德,或莳花植木以供游觀,形同公園,叢林意義盡失矣。
宗門傳法
宗門傳法,其初本極謹嚴,必擇其已明心見性,能荷擔大法者方予印證,傳授衣缽,以為證明,所謂以心印心是也。自初祖達摩來中國,在嵩山九年,然後得二祖慧可大師以傳衣缽,至五祖弘忍大師傳六祖惠能,因當時惠能已明心見性而聲望未孚,神秀未明心見性而素著聲譽,恐起誤會,故於中夜背人傳法於六祖,囑其遠去以免滋事,可見傳法之謹慎。而後人誤以為五祖中夜傳法乃秘密傳授,成佛之事不能公開,此乃大錯。六祖門下,明心見性者一百一十三人,開堂說法者四十二人,明心見性者既多,不能單傳法一人,故衣止不傳,但一一予以印證,俱承法裔,續佛慧命,其悟道因緣載在《傳燈錄》,歷歷可考。宋元之際,五家特盛,明心見性者肩摩踵接。迨及明清,宗風日墜,祖庭荒蕪,惟臨濟、曹洞、沩仰獨存,其裔孫能通祖意者亦鮮,而葉葉相傳,代代相繼,仍沾舊規傳法之時,傳者受者,皆不解宗風為何物,書宗派源流一幀,上列歷代傳法者之法名,未系偈語一首,其語皆陳腔舊調,傳法循例登堂說開示,或廣設筵席招待客人,耗費不赀,殊無謂也。竊謂宗門古祖師傳法,必擇明心見性者,非欲分門別戶也,倘確遇明心見性者,則凡人而可傳法;倘不得其人,則傳法之舉自可不必,宗派源流亦可取消,藉資保存以心印心之遺旨也。
結蓮社
晉朝時,慧遠法師在廬山東林寺結白蓮杜,專修淨土,同志往生,一時名流高僧參和者一百二十三人,是為修淨土宗者,結社念佛之始。今之佛徒結社念佛者所在多有,其旨本善,但或有男居士與女居士同社者,日久弊生,致失淨業本意,殊為可惜。竊謂結蓮社念佛者,應男女分開各成一社方為妥善,或曰:“佛家無男女相,似此未免拘迂?”曰:“無男女相者,乃悟後境界,初心仍以拘謹為宜。”
登堂傳戒
在印度古時佛家傳戒,系用摩頂之法,中土隋唐以前亦用摩頂,唐道宣律師始創新制,凡登堂傳戒者,必聘請年高望重戒行精嚴之大律師。傳至晚近,戒法日濫,僻地無大叢林開戒,於是私家小廟亦集眾傳戒,戒和尚既非素具德行者,禮節亦多不完備,或藉以斂取財物,博竊聲譽,殊屬非是。三堂大戒者,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是也,佛制年未滿二十者不准受戒,受沙彌戒之後,必經過相當時間,其功夫品行者方得受比丘戒;至於菩薩戒,必卓道著行方能傳受。今之傳戒,三堂同時舉行,未成年之沙彌亦得受菩薩戒,戒期不定,多者五十三天,或三十五天、十八天、七天,最短者僅有三天,戒堂有莊嚴堂皇者,亦有簡陋不堪者,則或橫加吵罵板打,草草了事,故受具足戒之後,對於佛之儀制仍未明了。至於燒頂之制,乃起於元朝,元朝壓迫民眾過甚,一般志士或穿僧人衣服,混跡叢林中,以作反抗之運動,元朝為易以識別真偽計,故創燒頂之制,目的在肅清反抗之義民也。其實焚香燒頂有傷腦力,其用意既不良,似應加以改革。至於傳戒和尚最關重要,亟須慎重聘請,自問德利未孚者,切不可姑且受聘,不但贻誤學人,抑且有損陰德也。
開堂說法
古人開堂說法皆是明心見性,或精通教理圓通無礙者,〈證道歌〉所謂“獅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是也。獅子吼者,謂說最上乘法,有如獅子之吼也;百獸腦裂者,謂外道摧伏也;香象失威者,謂小乘、中乘人,聞之皆去小向大也;天龍欣悅,謂具大乘相器之人,聞之皆能承當而生欣悅也。故知古人說法非同小可。今之開堂說法者,佛理精通固有之,而濫學充數者亦不少,既未明四乘之理,胡說一場,增人疑惑,罪業不淺。或因身居方丈住持之位,故亦強為登堂,以示自己本領學問,自亦大可不必。任方丈住持者,倘自問於佛理尚未圓通,則專管理事務,領導僧眾即可,至於開堂說法,應廣聘明眼善知識,方能裨益學人。至應聘之人,應自問確有把握,無愧為師,然後接受也。
叢林規矩
馬祖開叢林,百丈立清規,傳至元朝,百丈清規,經過修改,本意漸失。叢林之設乃為便利學人用功,老病者得所養息,大眾得互相參究勉勵,其方丈必聘請明眼善知識擔任,選賢任能,以賢傳賢,所謂叢林保於道德,道德保於衲子是也。今之叢林多為有力者把持,其道德學問如何不問也,或私相傳法授受有如私產,規矩蕩然,對於僧眾則刻薄蔑待,無所不用其極,大失叢林本意,有志復興佛教者應為注意。願身任住持方丈者,多讀《禅林寶訓》,當獲益無量也。
朝山
古來一般明眼善知識大事已了之後,多居名山之間,隨緣度日,以待此有漏之身。故學人朝山行腳,目的在參訪善知識,以求用功門徑,或印證心得,萬水千山遍歷險阻,不過為生死大事耳。參訪既多,學問日廣,道理日明,謂之行腳眼,並非游山玩水,娛樂性情之謂也。今人朝山,目的不在參訪而在娛樂心情,或以為四大名山乃菩薩顯靈之地,朝山拜佛所以得佛之保佑,可以積來生之福,於是有發願每年必遍朝四大名山者,遷徙跋涉,年復一年,而於明心見性之法則毫無所曉。胼手胝足,宿露餐風,徒然自苦,有何益耶?或有以曾朝某某名山,便可誇示侪輩,以為朝山多,便是資格老,功夫熟者,尤為可笑!此等錯誤見解,至須改正。凡佛徒朝山應以參訪善知識為目的,如《華嚴經》所記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遍歷諸方,方可謂之真正朝山也。
黃檗禅師雲:“今時才有一個半個行腳,只去觀山觀景,不知光陰能有幾何?一息不回,便是來生,未知甚麼頭面?嗚呼!勸你兄弟家,趁色力康健時,討取個分曉,不被人瞞底一段大事。這關(木+戾)子甚是容易,自是你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只管道難了又難,好教你知那得樹上自生的木杓,便也須自去做個轉變始得。”
燒拜香
今之出家人,每於朝山時攜一枝香上供佛像燃香,每行三大五步一拜,口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拜上山,謂之“燒拜香”,有過州越縣,跋涉數千裡者。查燒拜香,不見於經典,古祖師亦無此規矩,不知起於何時?夫修行念佛自有祖師所立各種法門規矩可循,禮拜誦贊自可在佛堂行之。如此燒拜香,有傷身體,凡我佛徒,切宜戒之。
放釣
古人上堂,先提大法綱要,然後審問大眾,為之決疑,學者出來請益,遂形問答。今四川叢林中,上堂時,杜撰四句落韻詩,喚作放釣,一人突出眾前,高吟古詩一聯,喚作罵陣。夫上堂說法為眾決疑,意在發明心地,如此放釣罵陣,形同戲劇,可笑孰甚!
剌血寫經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雲:“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此乃發揮法身之理,譬喻之言也。毗盧遮那如來為法身佛,一切山河大地皆其身體皮骨血液也,以法身說法宏法,故有此譬語。今人不解法身妙理,亦作刺血寫經之事,有刺舌血、指血者,出血過多致生疾病,反礙修行。出家人“為重法故不惜身命”者,乃因法身不壞,而此肉身終有一日敗壞,故不重身命而重法身,然欲得無漏法身,仍須靠此有漏之身以修行,古人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逢”是也。與其毀身以寫經,何如保身以參學?如認經中寓言為實而照行,則何不剝皮為紙,折骨為筆,而只是刺血為墨耶?
出家人字派
字派者,世俗之制,非佛制也。釋迦佛諸大弟子,如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目+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兔)樓陀,並無字派。佛法始來中土,僧猶稱俗姓,或稱竺,或弟子依師之姓。如支遁本姓關,學於支謙,故為支;帛道猷本姓馮,學於帛屍梨密多,故為帛。晉道安始雲:“佛以釋迦為氏,今為佛弟子者,宜從佛之氏,即姓釋。”及後《阿含經》渡來,經說果然。《阿含經》雲:“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沙門,皆稱釋名。”自是遂為定式,然並無字派。慧文、慧思,高峰、中峰,皆師徒同名,可見古制並無字派。迨元朝時,始有字派之制,因此門戶之見日深,俗氣日重,宗派源流有如世俗之族譜,然是出家而又立家,大不可也。
拄杖拂子
古祖師年老多扶拄杖,以便步趨,又因山中多蚊蠅,故手執拂子以便驅遣,遇有學人來參時,則隨手以拂子拄杖說法表示佛性,不過為手頭方便而已,久之成為風氣。-豎拂行棒即是說最上乘法,但並非拄杖拂子本身有特別價值也。今之方丈多不懂宗門棒喝豎拂道理,亦備有拄杖拂子擺在座位左右,有若衙門中之儀仗,其講究者,或價值不赀以為光耀,若問豎拂舉杖是何意旨,則茫然莫解,可悲可痛!
佛、菩薩、羅漢造像
佛、菩薩、羅漢,皆人類修行而成,其所修法門不同,故其所得之果互異,至其狀貌衣飾則同為人類,同為佛徒,自不至相差過遠。觀中國佛寺造像,佛與菩薩狀貌不同,羅漢則相差更遠,其實同是印度人,其狀貌衣飾何至懸殊若此耶?此皆中國自創之作風,附會佛經傳說想像而造者。印度現存佛像,佛、菩薩、羅漢狀貌衣飾大略相同,可參也。
封盦、舉盦、舉火
一般出家人或居士圓寂後,依舊規必須請大德說法,有封盦、舉盦、舉火三種。古制儀式先念爐香贊,念畢說法,說法畢念回向偈:“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今人多不遵古制,念香贊〈往生咒〉、《心經》、《彌陀經》、〈彌陀贊〉、念佛號、說法,又念〈願生西方回向偈〉,禅淨混合,殊非念佛正理。念佛求生西方則不必說法,說法則不必念佛,說法者應說明心見性之語,然後能提起死者正念,轉個面孔時,不至墮落,仍可繼續修行。
拜經
古人修行法門,拜佛誦經乃普通之儀式,然無拜經之制。拜佛者專誠觀像禮拜誦贊俾獲加持,誦經者明白佛理以求解悟,拜經者既無佛像可觀,又無文字般若可解,兩失其意,最無意義。問其拜經目的?則曰:“求來生福根,今生智慧開悟耳。”夫智慧開悟者,必參禅,安有拜經而能開悟者哉?如此虛度光陰,切不可學。
盟誓
出家人盟誓乃在佛前發四宏誓願雲:“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外道收徒弟,亦先令發盟誓,作如有叛道則雷打火燒等語,此乃詛咒也。今之出家人收徒弟,亦多有令發誓如外道者,非禮也。
三世佛
佛剎中大殿多供三世佛,一般人每誤為三世佛者乃過去燃燈佛、現在釋迦佛、未來彌勒佛;或誤為清淨法身毗盧佛、圓滿報身盧捨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皆屬錯誤。三世佛者,中間娑婆界釋迦牟尼佛,右邊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邊滿日世界藥師佛也。
偶像崇拜
佛剎中佛像其意在紀念先哲,以寄景仰慕之思,一如文明都市中立偉人之銅像然。惟末流所被,未免龐雜,上自三世佛、西方三聖,以至四金剛、韋陀、彌勒、地藏、十八羅漢、五百羅漢,紛然雜陳,甚至以玉皇、關聖並列一堂,舊習日深,變本加厲,人遂有目佛教為多神教或偶像崇拜者,良可慨也!夫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釋迦佛乃一無神論者,特達通人,多能知之。佛乃覺義,即心即佛,非心外別有一佛可以禍福群生也,況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與佛平等,故人人自身即佛,其為無神論可證也。昔馬祖創叢林,百丈定清規,禅堂中不立佛像,乃為避免偶像崇拜之誤會耳。丹霞和尚冬日燒木佛取暖,人或責之,曰:“我燒捨利。”曰:“木佛豈有捨利?”霞曰:“無則再取一個來燒。”趙州和尚雲:“佛之一字,我不喜聞。”又曰:“念佛一聲,漱口三日。”《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由是觀之,佛教豈崇拜偶像者哉?豈迷信多神者哉?我謂為避免世俗誤會,佛堂塑像應略加改良,最好僅塑本師釋迦牟尼佛像足矣,三世諸佛同一法身,一佛即可以代表無量劫諸佛。釋迦佛曾雲:“拘留孫佛是我。”然則謂“彌陀佛是我”、“藥師佛是我”亦無不可也。至於帝釋天神之像,切勿混入堂中,天神乃屬六道眾生,未可與諸佛把臂也。
立寺造像
漢明帝時,楚王英為浮屠齋戒祭祀(見〈诏書〉),又漢桓帝宮中立黃老浮屠祠(見襄楷〈疏〉中),然並非佛寺。當時佛教附庸於神道,視為方術神仙之流,故黃老、浮屠並稱。楚王英及桓帝所立之祠,乃以祠老子為主,而以佛為陪也。我國造佛像立佛寺最初見於記載者,為獻帝時之乍融事佛。《吳志.劉繇傳》雲:“乍融者,丹陽人。初裴眾數百,往依徐州牧陶謙,謙使督廣陵丹陽運漕,遂放縱擅殺坐斷三郡委輸以自入,乃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垂銅槃九重,下為堂樓閣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讀佛經。今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復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遠近前後至者五千余人事。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總數十裡,人民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
又,《道行經》後記洛陽城西有菩薩寺,《般舟三昧經》記言“於洛陽佛寺校定”,則漢末時東都確已有寺。而同記中謂經在許昌寺校定,又《水經》汲水注襄鄉浮圖,漢熹平中某君所立,死因葬之,其弟刻在樹碑。
然立寺造像乃佛法之微末。《達摩破相論》雲:“竊見今時淺識,唯知事相為功,廣費財寶,多傷水陸,妄營像塔,虛促人天,積水疊泥,圖青畫綠,傾心盡力,損己迷他,未能慚慚,何曾覺知?見有為則勤勤愛著,說無相則兀兀如迷,且貪現世子小慈,豈覺當來之大苦?此之修學徒自疲勞,背正歸邪,诳言獲福。但能攝心內照,覺觀外明,絕三毒永使銷亡,閉六賊不令侵援,自然恆河功德、種種莊嚴、無數法門,一一成就。”
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者,言佛性絕對不二是也。昔毗耶之會,文殊菩薩偈不二之旨,一時三十二哲之說皆非,獨維摩诘默然無言,文殊師利頌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故知絕對佛性非文字語言所能及,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也。今之佛剎,其小山門上皆冠以“不二法門”四字,相沿甚久,經雲:“無門為法門。”小山門安足以當之耶?
禅宗頓漸之爭的透視
這是中國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問題。亦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之一頁。
這問題掀起了軒然大波。
這事件創造了很多美妙的佛學名著。
這問題把佛學家的眼睛弄花了。
這問題把“禅法”的真面目弄模糊了。
原來〈證道歌〉不是永嘉玄覺的作品。而是荷澤神會爭正統時的作品。
〈永嘉集〉是代表漸派的思想是攻擊頓派的作品。
〈證道歌〉是荷澤駁斥永嘉的作品。
頓派思想以《維摩诘經》、《金剛經》為根源。
漸派思想以斷妄念教理為根源。
頓派強調達磨傳衣故事。漸派強調達磨面壁故事。並偽造〈菩薩達磨大師略辨大乘入道行〉。《楞嚴經》有漸派添增的痕跡。
頓派偽造〈達磨大師血脈論〉、〈悟性論〉、〈破相論〉、五祖宏忍〈最上乘論〉。
出家人別號
巧立別號乃文人惡習,末流所被,出家人亦染其風,雖高僧亦不能免。甚矣!風俗之移人也。
別號至數
文人畫家中,金農有“心出家僧”,羅聘“花之寺僧”。
竹禅有“王子出家”章,張大千有“摩登戒禮”章,潘天壽有“心阿蘭若”,偉大之佛法變為文人玩具矣。
禅寺、講寺、律寺
佛住世時設精捨,教弟子持戒、講法、參禅,三者一以貫之。我國佛教有禅寺、講寺、律寺之分,禅寺專修參禅,講寺專主講經,律寺專主持戒、傳戒,謂之宗下、教下、律下,各不相謀,互為雄長,此大不可。夫持戒、講經、參禅,鼎足而三,缺一不可,各持己見,則門戶隨分,如病遍枯,如鼎折足,非佛本旨,應加改正。
開宗祖師不一定是明心見性
中國古來各開宗祖師,其道德學行當然超越常流,然不一定是明心見性者。每見一般學者一見是開宗之祖,便以過來人目之,非也。如祖師之遺著語句尚存,欲知其是否明心見性,但考其語言便可明白,有如按圖索骥。因為明心見性者,如人曾游杭州西湖,其所述西湖風景極為真切,至若未明心見性者,雖述其景未能真也。故未明心見性之祖師,吾人但師其品行可也,至其所言修習用功之法未可必從,以免贻誤。古來或有著述豐富之大德,名震宇宙,貴師七帝,但考其言語其實未明心見性,亦不可盲從。故德行還歸德行,學問還歸學問,明心見性還歸明心見性,不可混為一談。學者或師其言,或師其行,或師其心,要在以師明心見性為主,非此無以了生死也,宜三致意焉!
禅堂念佛
馬祖建叢林設禅堂,有轉凡成聖之功。今每見人或設禅堂而修念佛者,不合也。念佛應設念佛堂,或結白蓮社方為合則,因參禅念佛方法不同,參禅注重自己智慧、重自力,故古制禅堂不立佛像,以免分心;念佛則注重他力,其法為持名、觀想、觀像,故應立西方聖像及淨土極樂國圖,兩者不可混,應加以厘定也。
打七
打七不是古制,明蓮池大師取《阿彌陀經》“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之意,創七日念佛之儀,謂之“打念佛七”,乃淨土法門也。其後禅堂亦有打禅七之法,不知起自何時,大概模仿念佛七而立。每逢打禅七之時,坐香、跑香皆加倍,食品亦較平時為佳,此實徒勞無益。參禅者行住坐臥皆可用功,最要花用智慧力,以打破無始無明,荷澤大師所謂“以智慧劍斬斷諸住地煩惱”是也。多坐兩枝香、多跑兩枝香,實與明心見性無干,亦無經典可據,大可不必。至若打餓七者,則更為無謂矣。
--------------------------------------------------------------------------------
四、端行履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古雲真正修行者,多系自食其力,耕田種菜澹泊度日,無求於人,故人品自高,為世所尊重敬仰。今之出家人,每有托修廟做會募化功德,招待香客希求布施,念經拜忏,形同稗販,其不守本分者,或捏造神話騙取財物,飽食終日,嬌懶成性,依賴社會以生存,為人輕視,良有以也。百丈禅師領眾,耕作自給,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之語,最可為法。勞動束作,並不妨礙用功,且可提起精神,免流惰懶;至若證悟之後,隨緣度日,更屬無礙。如疏山賣布、船子撐渡、龐居士做竹器、香巖種地,不可數舉。以有漏之力,養有漏之身,免為腹所累,最堪為法。
大隱居廛,小隱居山
古人雲:“大隱居廛,小隱居山。”此乃悟後境界。明心見性之後,穢土即是淨土,世間即是出世,山林鬧市,一樣安閒,隨緣度日,和光混俗。如二祖慧可悟道之後,出入茶樓酒肆,人或诘之,曰:“我自調心。”即此謂也。今之出家人大事未了,正當及時參訪修行,亦學古人混跡市廛,結習日深,動辄曰:“大隱居廛,小隱居山。”以為掩飾,欺人欺己,入地獄速如箭。嗚呼哀哉!
批評過來人言語舉動
明心見性之人,其一言一語,無非自如來藏中流出,其一舉一動,無非佛性之妙用,惟證與證乃能知之,非普通人所能承當。故〈證道歌〉雲:“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如丹霞燒木佛、南泉斬貓、德山呵佛罵祖等是也。未能承當之人,或妄加批評,萬萬不可。古人雲:“毀謗般若,罪過無邊。”宜切戒之。
假明心見性
古人明心見性之後,隨拈一法皆是佛法,喝棒痛罵,無非親切為人,《楞伽經》所謂:“或以揚眉瞬目、嘻笑怒罵,而作佛事是也。”今人或未明心見性,而冒充明心見性,未得謂得故弄玄妙,使人莫測高深,盲棒瞎喝、西扯東拉,不但聽者益增迷悶,自己亦莫明所為之謂何?以此博得善智識之美名,徒使學人入於歧途,對此等人宜敬而遠之,切勿親近。
僧人學醫、卜、星相、書符、咒水
出家人本分大事在修行參學,以求明心見性,除此以外皆不可學。今之出家人,或學醫、卜、星相、書符、咒水,為人卜休咎、驅邪鬼者,此皆菩薩戒律所禁止者。說有種種神通,顯異惑眾,狂惑世人,空腹高心,見有德高僧講經說法,生憎恨心,切宜戒之(出《梵綱經》)。
不問世間法
或謂出家人不應問世間法,故而拋棄父母妻拏,妻拏而可拋棄,父母及眾生更可拋棄矣,非正理也。大乘佛法利己利他,不問世間法,則慈悲喜捨乎?何有未能事父則安能事佛乎?佛制出家人不畜妻拏,為免影響淨業用功耳,有父母妻拏者欲出家,應先將父母妻拏安置停妥,衣食無慮方可。如六祖出家時,以十兩銀作為母生活費,五祖有養母堂是也。倘無法安置而真心向佛者,則在家亦可修行,亦能成佛,如龐居士合家共說無生話,亦未始不可也。有志出家者,宜慎思之。《菩薩戒經》雲:“孝名為戒。”孝順父母師長乃正理也。
宏揚佛法
一般出家人或有能琴棋書畫、吟詩作對者,以此與名流顯宦交游,藉以維持廟宇出出鋒頭,認為此乃宏揚佛法,實屬錯誤。宏揚佛法者,欲使眾生多明白佛法,入於佛之知見是也,與交游何關?又有一般善於逢迎之出家人,招攬經忏法事,日無暇晷,認為此乃佛法興盛山門光寵者,亦屬錯誤。超度亡魂雖屬法施之一,但專靠死人來活命,不為生人做事,非能宏揚佛法也,非能續佛慧命也。
出家人藐視師父
出家人師父譬若父母,宜加孝敬。每有出家人因師父智識較低,佛法不懂,遂加以藐視者,非正理也。昔福州古靈贊禅師參方悟道後,歸度其師以報育之恩,學者宜以為范。
冒難游行
出家人置死生於度外,遂好冒難游行,或不顧身體安全健康者,此乃《菩薩戒經》所禁也。出家人雖不必重視生死,但人身難得佛道難逢,此生既得人身,且已出家學佛,實屬難得,學佛未成,自宜保重身體,以便修持,豈可冒難輕生,自墮幻滅耶?
車林軍
僧問師:“‘車林軍’經中有此名字,《教乘法數》、《佛學小辭典》、《佛學大辭典》都考查不出來,究竟是甚麼道理?”師答雲:“車林軍,釋迦佛住世,皇帝出宮列在後面的軍人。譬喻無始無明,佛性後面,妄念前面。出《百論疏》卷八。”
出家人自認根鈍
中國人之大乘根器出自天禀,故大乘法傳入中國之後,隨即發揚光大,若禅宗、若華嚴、若天台、若法相、若淨土、若律宗、若三論,皆以天竺之種子移植中土,而別開燦爛之奇葩者也,故達摩東來自謂見東土神州有大乘氣象。現印土佛法夕微,沉寂千余年,所存者小乘而耳,東亞各佛教國所存亦小乘為多,獨中國繼承大乘法門,勿墮此中國人天賦獨厚之明證也。今之出家人每自認根鈍,謂成佛須歷三大阿僧只劫修練,此生無望,遂自打退堂鼓,不肯發勇猛心,因循過日,此種錯誤觀念亟須打破。應知三大阿僧只劫者,不過譬喻之言而已,迷雖累劫而悟則須臾,倘能發心精進,一剎那即可度過三大阿僧只劫矣。況自己天賦根器乃天公特別施與之好田地,當努力開辟以利己利人,方不負此天賦,方是真正的佛子;倘任其荒蕪,則來生實不得人身,連此一片田地,亦得不到矣。
發大乘心,修小乘行
晚近一般出家人或信佛居士,每有“發大乘心,修小乘行”一語,意謂末世眾生根淺障深,雖應發大乘心,仍須修小乘行,方切實際,方不為好高骛遠之累,此乃大錯。發大乘心,便應修大乘行,發小乘心者,則修小乘行,中國人向多大乘根器,切毋長他人志氣,損自家威風也。
〈永嘉證道歌〉與《永嘉集》之辯論
〈永嘉證道歌〉不是著《永嘉集》之人著的。以前緣在西安講經,臥龍寺中有宋朝之古本,寫明〈荷澤禅師證道歌〉,不知何故,荷澤的名改為永嘉的名說?是有兩方面辯論證明。《永嘉集》與〈永嘉證道歌〉說的話意思是兩樣,〈證道歌〉與《荷澤神會語錄》(商務印書館出版)意思是一樣,《永嘉集》的話是二乘老莊的話,〈證道歌〉與《荷澤語錄》是明心見性後說上乘的話,你們拿這幾種書自己參考都能明白。
敖世、憤世、遁世、出世、入世、出入世
人之處世有數種:一為敖(傲)世。敖世者,自命清高,立於世外,玩世嘲俗,為懷僻繩異之行,以為韻事佳話,所謂俗中實俗是也。二為憤世。憤世者,懷才不遇,眾醉我醒,睹一世之瞶瞶,不忍揚波醊醨,乃甘與世絕,葬身魚腹,此三闾大夫之徒是也,君子哀之,且深敬之。三為遁世。遁世者,本性清淑,厭薄名利,不樂與人間世交涉,放浪形骸之外,友禽鳥而侶糜鹿,巢父、許由之徒是也,古今高流詩人,亦往往有之。如李白詩所謂:“問吾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此等人超塵絕俗,與世界無甚關系,雖欲遁世而終未能完全超出於世界之外也。四為出世。出世者,感生老病死、頭出頭沒之苦,欲求超出於六道輪回之外,苦行制欲,斷滅六根,以求涅槃,雖獲羅漢果受三昧禅味之樂,亦與世界無關也,故名自了漢,佛常斥為焦芽敗種,戒人勿效之。五為入世。對人生抱有愛好與希望,如快樂主義者、社會主義者、人道主義者,各依其自己之信仰,願為自己成他人或國家社會服務是也,六為出入世。出入世者,修菩薩行,具大悲心,既已出世,又能入世度人,利己利他出入無礙,功德圓滿是也。由是觀之,為常人能入世而不能出世,高流能出世而不能入世,能出世而又能入世者,惟大乘菩薩能之。最圓滿之人生意義,其在斯乎!
不信因果
真如佛性體中無因無果,故明心見性者超出因果輪回之外,不受後有,此惟漏盡成佛者能之。今之修行者每見悟道祖師說因果相空,不見罪性了不可得,遂不信因果,此乃大錯。須知諸漏未盡未出三界,仍受因果輪回之支配無法逃脫,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也。已見性者,雖行畜生道而無礙;未見性者,一語便墮五百年野狐身。可不慎哉!
比丘常帶三分病
語雲:“比丘常帶三分病。”意謂比丘出家修行為了生脫死,生死乃人之大病,生死未除大事未了,十二時中不忘了此病,故比丘居室名“寮房”,寮者醫寮也,欲有勿忘生死大病之宜寮也。今之出家人不解此緣,以為比丘應信窮餓其身,使面黃骨瘦,常帶三分病容,然後才算有工夫,才算修苦行;或有故意穿褴褛衣履,鹑衣百結,囚首垢面,蟻虱滿身,使人莫測,以為非此不足為高僧大德者,不但自欺欺人,實亦違背佛制。出家人雖應抱樸居素,澹泊自甘,衣不求美,食不求精,但亦整齊清潔,營養充足,然後身安體健,可以肆力用功,到處不致被人輕視。現今社會皆以保持清潔,為增進健康要素,比丘為度眾生計,對於此點,亦應適應俗情,方能與人接近,而收化他之效,以往陋習實須痛除。樸素、整齊、簡單、清潔,為比丘衣、食、住、行之良規,身體健康,精神飽滿,正好修行,病夫之態,只令人可憐,不會受人尊敬也。
發心度眾生
一般人每謂能發心度眾生是大乘,不能發心度眾生則是小乘,此語未盡當。修行人須先通達大乘明心見性,先自度方能度眾生,倘未通大乘,未明心見性,未能自度便,欲發心度眾生,無有是處。於佛不過一知半解,便欲為人講說,以一盲引眾盲,雖雲我度眾生,其實則反誤眾生矣。故發願自可發願,度眾生則須萬分慎重。維摩诘雲:“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
六祖與神秀
神秀“身是菩提樹”與六祖之“菩提本無樹”兩偈,可以代表頓漸兩教。或謂六祖“本來無一物”是落空,而神秀“時時勤拂拭”則不落空;又謂六祖得體不得用,而神秀體用具足,此乃錯誤。六祖已明心見性,故其偈乃表示佛性無生無滅、不垢不淨、不受薰染、本來成佛,乃站在真如果位上而言也;神秀尚未見性,故尚須拂拭,乃站於眾生因地上而言也。倘六祖落空,五祖安肯授以衣缽耶?
出家人本分大事
出家人本分大事在自度度人,“明心見性”為自度,“領導眾生”為度人,欲明心見性必先修行,欲修行必先參訪善智識,故出家人之本分大事乃在參訪善智識,以求明心見性之方,見性之後利己利他。臨濟雲:“夫出家人,須辨得平常真正見解,辨佛、辨魔、辨真、辨偽、辨凡、辨聖,若如是辨得,名真出家,利己利他。”每有一般出家人,以為修造廟宇、誦經禮忏就是本分大事,甚或爾爭我奪,結黨相傾,而參學修行,反置而不顧,是棄本而逐末也。德山鑒禅師雲:“比丘行腳當具正眼,誦經禮拜,乃是魔民,營造殿宇,又造魔業。”百丈大智禅師雲:“為求無上菩提涅槃,故出家猶是邪願,況乎世間诤論、覓勝負說、我能我解、貪一門徒、愛一弟子、戀一住處、結一檀越、一衣一食、一名一利?”正是一針見血之語。
講經說法
講經說法利益眾生,乃佛徒盛事也,但講經法師須博覽三藏,貫通八宗,明達佛之本意,為人講說方不贻誤眾生。故祖師雲:“依文解義,與佛作冤;離經一字,即同魔說。”講經法師應依照佛臨涅槃時,所付囑之四不依:一、依智不依識。二、依義不依語。三、依法不依人。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智不依識者,謂說法應以如來藏中流出,勿用腦筋見聞覺知發揮也;依義不依語者,勿以辭害義也;依法不依人者,依法之本意,勿依人之主張也;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者,謂大乘為了義,小乘、中乘乃不了義,故不可依也。
未明心見性說法
《達磨血脈論》雲:“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忌法,如斯等類,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他指揮,不覺墮生死海。”“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子弟,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見,非是佛法。
誤認行善為佛法
一般在家人、出家人誤認行善便是佛法,此乃錯誤。行善雖是好事,但與明心見性成佛無甚關系,種善因者可得善果,善果乃世間福根,非成佛之果也。欲成佛者須修行參禅,參禅所以養育菩提心者也,故《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可不慎哉!《六祖壇經.無相頌》雲:“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未造。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但向心中除罪緣,名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知佛恩、報佛恩
釋迦佛創明心見性法門及種種方便以濟度眾生,使超出輪回苦海,眾生應知佛恩、應報佛恩,此理所當然。惟今之佛徒以為修建寺廟、印送佛經、吃素行善,便是知佛恩、報佛恩,此乃錯誤。昔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又《報恩經》雲:“知恩者,自發菩提心,菩提報恩,教一切眾生令發菩提心。”由是觀之,能修大乘明心見性法門者,方可謂之知佛恩;能自己明心見性後,再教導眾生修行明心見性者,方可謂之報佛恩也。
比丘夢遺精
出家人夢遺精,自己以為持戒不嚴,心中常生苦惱,此乃誤解。遺精乃生理作用,非出故意,無礙戒行。《四分戒》雲:“除夢遺,不犯戒。”《大般涅槃經》雲:“迦葉菩薩白佛言:‘若有比丘,夢行YIN欲,是犯戒否。’佛曰:‘否也,醒時應生忏悔。’”
達摩拿數珠
世俗畫達摩像,或作手拿數珠之狀,此乃錯誤,達摩乃禅宗初祖,非修念佛法門及數息之禅也。人或誤謂達摩祖師修念佛者,非也。其作面壁像亦不妥,禅宗不主空心靜坐,斥靜坐是病非禅,且達摩早已明心見性,不必再修,何須面壁?良以初來東土言語不通,禅理深微,一時無可與語,故終日宴坐,以待傳人,非習禅也。倘靜坐是禅,則捨利弗宴坐林中,不應被維摩诘責呵也!
出家人鬧派頭
出家人以恬澹自甘為本分,古德如趙州和尚四十年穿一衲衣,慧琳和尚三十年著一(革+兩)鞋,明教嵩禅師做一紙被,數年方成,非欲以此博美名,乃不欲為生活所累耳。現每見一般法師、方丈當家之輩,食則珍馐美味,衣則狐貂绫羅,住則高堂大廈,出則前呼後擁,與古人之一瓶一缽、竹杖芒鞋,為一句“隨他去”,而歷遍萬水千山者,豈可同日而語耶?昔有某國師入京,行李多至數十擔,致為司馬溫公所輕視,真心學佛者,可不慎哉!
楊岐禅師雲:“楊岐住屋壁疏,滿床盡撒雪珍珠。縮卻項暗磋呼,翻憶古人樹下居。”棲賢禅師偈雲:“莫謂棲賢窮,身窮道不窮。草鞋獰如虎,拄杖活如龍。渴飲曹溪水,饑吞栗棘蓬。銅頭鐵額漢,盡在我山中。”龍山和尚詩雲:“一池荷葉衣無盡,滿地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古德高風,令人孺慕不已。
出家人不結婚
人或譏出家人不結婚為不當,謂如全世界之人皆出家,人類必將絕種,此語未當。釋迦佛並不勉人人皆出家,在家亦可修行、亦可成佛。出家者,乃為擔荷大法,宏揚宗旨,故不畜妻拏以免牽掛,非謂學佛信佛者,皆不可結婚也。世俗之人為專心致志於其事業計,亦多有獨處終身者,如歐洲史學家吉朋、謙谟、柏格兒,哲學家之笛卡兒、巴士卡爾、斯賓挪莎、康德、霍布士、德克、邊沁、斯賓塞、叔本華、尼采,科學家之奈端、斯密應丹,文學家福錄特爾、格黎,政治之維廉鳌特、加富爾、梅馬,皆終身獨居之人,而其思想之貢獻於世界,豈不偉耶?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非迷信,佛法是積極不是消極
人每誤認佛教為消極,此乃錯誤。小乘佛教雖近消極,但大乘則是積極也,其所以有消、積極之別,乃其方法不同所致。小乘修四谛斷六根,中乘修十二因緣斷一念無明,皆是厭苦而求樂,厭煩惱而求涅槃。斷六根者,乃將感覺之門關閉,使煩惱不能侵入,而得清淨快樂;斷一念無明者,乃將思想完全停止,入於寂滅禅定之境,得涅槃之樂,然此乃個人之快樂,與他人無關,故謂之自了漢,謂之消極可也,故佛斥為“蕉芽敗種”。至若大乘菩薩,其所修者為六波羅蜜: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禅那。六、般若。其目的在明心見性,自己成佛之後再化度眾生。菩薩兩字是菩提薩埵之簡稱,菩提者,乃自覺之道;薩埵者,覺有情之義,即自覺覺他之意也。菩薩本願是有一眾生未滅度,自己不願成佛,其目的在度盡眾生,使世界變為淨土,自由而平等,此豈消極者哉?菩薩之所以起積極之願行,是因為明心見性之後,大覺大悟,十方世界皆變為淨土,宇宙萬物皆是法身,故世界並不被取消,以同體之慈悲作度人行願,故曰:“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不能於此世界外,另覓法界,其體一也。或誤以為出家學佛,乃離開世界、逃避世間者,此大錯也。菩薩者,先度己後度人,先出世後入世,不先度己,則無力度人,不先出世,則無法入世,故佛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菩薩雲:“非度盡一切眾生,決不成佛。”此豈消極之人所能辦耶?
《莊子.大宗師》篇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蹙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坐忘的道理,就是佛家的無始無明境界。
佛法非唯心,亦非唯物
有認華嚴宗為客觀唯心論(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七四九頁),認法相宗為主觀唯心論者(向林冰《中國哲學史綱要》三一七頁),此皆錯誤。“華嚴四法界觀”雖近似客觀唯心論,但法界觀之最高境界─“一真法界”,則是絕對者,所謂真如本體是也。真如本體非思辨所能及,非言語所能道,既非心之所謂能觀,則豈可謂之客觀唯心論耶?華嚴宗之緣起法門或可謂為客觀唯心論,至其性起法門則非心非物,非主觀亦非客觀者也。法相宗之“八識三自性”,或可謂之主觀唯心論,至於“四智三無性”,則是絕對真如境界,言忘慮絕,亦非心之所能觀,非主客之可別也。大凡哲學上所以分主客兩觀,心物之論皆相對者也,佛法中可以言诠之部份,亦相對者也,相對者可以思辨領會;至若最後絕對本體,則離於言說,只可證悟,不能分析也。向來哲學家們研究佛法是當做學問來研究,沒有當作了生脫死的法門來研究,故只能在相對之范圍內尋枝摘葉,推至絕對之門,便無法前進。但佛法之最重要最究竟部份,在於絕對,非在相對也,故哲學家只能懂佛法之皮毛,不能得佛法之骨髓,只能采其枝葉,不能得其根本,以皮毛之見解來推測佛之最高根本境界,自然易陷於錯誤之武斷也。故凡以主觀、客觀、唯心、唯物評佛法本體者,無有是處。豈不聞馬祖雲“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耶?哲學家如要知道“究竟”是甚麼?請先拋開書袋,把那些唯心、唯物的名詞,主觀、客觀的概念投向大海,投向糞坑,然後向那黑黑暗暗的地方看去,看到山窮水盡時,或有些兒消息來也。
佛法不落空
普通一般哲學家皆認為小乘是:一、我有法空,二、我空法有;大乘是我法皆空。到這個“空”字,便認為是佛法止境,所以把佛法看成落空,此乃大錯。我法皆空者,是整個相對宇宙(由腦筋知覺而存者)已結束,於是接著便有一個絕對的真實的宇宙出現,永恆不易,圓滿無缺,無生無滅,超越時空,所以佛法是最究極的實在,並非落空。
印度信佛亡國
佛法創始於印度,印度亡國,人遂謂印度因信佛亡國,此乃錯誤。佛法在印度沒落已千余年,其國人信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回教為多,當印度佛教旺盛之時,正是印度阿育王朝最富強之時代,猶如中國唐朝最富強,其時中國佛教亦最盛。印度亡國之日,正是其國佛教極衰微之時期,故我謂印度乃因不信佛而亡國。
悟道是悟理
悟道者,明心見性成佛之謂也;悟理者,明白道理之謂也。明白道理並非成佛,悟道是證悟,悟理是解悟,頭腦清楚之人,懂得經教道理,但仍須參禅修行,向心內用功打破無始無明,方能明心見性證悟佛道。故世人常謂“悟道是悟理”者,非也。佛性是絕對的,理是相對的,不能用理字來代表佛性本體,修行不在悟理而在證入佛性本體,了生脫死。宋儒理學便是把相對的理,當做絕對的本體,所以沒有究竟,如果悟道是悟理,則佛法變成理學矣!
杲日當空,秋月如鏡
“杲日當空,秋月如鏡”,兩語乃譬喻明心見性之後,真如佛性光明普照也,此境須打破無明窠臼,方能證得。今人每以為一念不動,心境如海水無波,便是“杲日當空,秋月如鏡”,非也。一念不動,仍是“見聞覺知”之靈性境界,非真如佛性境界也。
超出無邊識處
《涅槃經》雲:“超出無邊識處。”無邊識處者,無色界四天之一,無始無明范圍是也,能超過無始無明范圍,便是超出三界進入佛性境界。今人每誤為能斷不想之念,便是超出無邊識處,非也。不想之念亦斷,乃於非想非非想處,無色界最後之一天,仍是無始無明范圍,非佛性境界也。
當淨其意如虛空
《華嚴經》雲:“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意謂明心見性之後,得絕對之“常樂我淨”,六根皆變為佛性,如《圓覺經.普眼菩薩分》所雲:“眼根清淨者。”《圓覺經》雲:“八萬四千塵勞,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其理相同。今人誤以為心中清清淨淨、妄念不生便是佛境界,實為大錯。心中清清淨淨是阿賴耶識中之淨緣,非佛性也。淨緣一受薰染,妄念復生仍為染緣,淨而又染,染而又淨,便是生滅輪回;佛性不受薰染,無有生滅輪回,故不同。
認大乘佛經為神話
一般人讀《華嚴經》、《維摩诘所說經》及其他發揮絕對妙理之經典,見其中所語皆詫異莫測,非世間所有,遂疑佛經為神話或不實之語,甚有目《維摩诘經》、《法華經》為小說者(胡適認《維摩诘經》是小說,袁子才認《法華經》為小說),此乃大錯。蓋因法身妙理非言可宣,故借種種喻,以異表其萬一。印度人善說寓言,富於文藝天才,佛徒利用此種特長以說法宣教,蓋亦有之然。佛乃真語者、實語者,絕非神話無稽之談。若讀者系明心見性或已解悟之人,自能領其奧旨,欣悅贊歎也,千萬毋以神話視之,更千萬勿以常理揆之。
古來成佛唯釋迦一人
一般人每謂:“古來成佛,只有釋迦一人!”此乃大錯。佛乃覺義,凡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但能覺悟明心見性,便與諸佛無異。古來祖師證悟如來境界者甚多,皆有事跡語句可考,豈可謂之非成佛耶?《梵網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成之佛。”寒山和尚雲:“嘗聞釋迦佛,親受燃燈記。燃燈與釋迦,只論前後智。”在釋迦佛以前古佛極多,與釋迦佛同時證等覺妙覺者,亦不為少,釋迦佛為一大事因緣出世,發明種種方法以引導於眾生,使見性成佛,故釋迦佛之後,成佛者更多。倘謂“古來成佛唯釋迦一人”,則直把釋迦佛當做“上帝”、“天主”矣,使釋迦佛聞此語,必斥其為外道邪見也。且眾生修行用功,目的在見性成佛耳,如成佛只有一人,余皆無望,則辛苦修持者,果將奚圖耶?
密在汝邊
惠明問六祖曰:“上來密語密意外,更有密意否?”祖曰:“汝若返照,密在汝邊。”一般人遂誤謂佛法乃秘密傳授不可告人,此乃大錯。六祖之所謂“密”即佛性是也,凡人皆有佛性,無假外求,故曰:“汝若返照,密在汝邊。”釋迦佛的種種法門,皆為普度眾生而設,故不但無秘密可言,抑且愈公開愈好,惟恐眾生不能承當耳,豈有不可告人者哉?語雲:“事無不可對人言。”《維摩诘經》雲:“不谄是道場。”釋迦佛雲:“我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何秘密之可雲耶?至若密宗之“三密加持”,乃受婆羅門神秘作風之影響,又當別論。
終日吃飯,未曾吃著一粒米
黃檗禅師《傳心法要》雲:“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此乃悟後境界也。明心見性者,三身俱足,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行住坐臥,佛性如如,行路吃飯相同無相關耶!今人誤以為吃飯時,不要執著吃飯,走路時不要執著走路,便是悟道,實屬大錯。夫吃飯時不執著吃飯,則飯菜一定會錯往鼻孔裡送;走路時不執著走路,則一定會跌下糞坑去,安能成佛耶?智門祚禅師雲:“所以道:‘若是得的人,道火不燒口,道水不溺身,你每日吃飯,還少得一粒麼?’”又古人雲:“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縷線。雖然如此,又須實到此裡始得;若未到此田地,且莫掠虛。”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經雲:“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乃指法身也。法身充滿於世界,無所不在,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是也。人或誤謂佛入地獄者,非也。
心無罣礙
心無罣礙者,謂明心見性之後超出三界,不為萬法所阻障,得大自在是也。或誤為不掛念富貴名利、死生禍福,便是心無罣礙,非也。不掛念富貴等等,乃達天之命而已,非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之無罣礙也。
一塵不染
人每以為將妄念斷除干淨,便是一塵不染,或以為逃遁深山,遠離紅塵,便是一塵不染,皆非也。一塵不染者,乃真如佛性之中,著一點生死煩惱不得是也。
印可
宗門不立文字,惟以心印心。以心印心者,已明心見性之明眼善知識,印證後學心得是也,必須同是證悟,方予印可,故所印者乃佛性真心,非普通見解也。今人彼此俱未明心見性,一語相投便互相印可,徒增我慢習氣,不但無益,是為修行之礙。大慧禅師所謂“爛冬瓜印子”,不知印壞了多少人的心也。悲乎!
超出三界
超出三界者,明心見性之後,欲界、色界、無色界皆變為佛性,無有生死輪回不受後有,故名超出三界。今之修行人,或逃遁深山遺世獨立,以為便是超出三界,只怕臘月卅日到來,閻羅老子不肯相饒耳!或有認為將思想妄念斷盡、一無所有便是超出三界,此小乘之見也。思想斷盡入於無色界、無所有處,未出三界也。
王英孫,宋季人,所藏有《雪窦和尚卷》雲:
“有無盡是兩頭話,諸祖因不立言诠。末代兒孫立戶牖,一花五葉天真傳。永嘉雖向曹溪路,畢竟惟聞自己禅。根器警拔誠難遇,鑿透高原始及泉。”(《珊瑚綱》下七六三)
寂滅為樂
《涅槃經》雲:“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諸行無常者,即十二因緣是也。由無明而至老死,循環返復,生滅無常,故之謂生滅法。要破此生滅法,要先打破無明。十二因緣之無明乃一念無明,一念無明不可破,只有一念無明根本種子,名“無始無明”者,可以打破。無始無明打破,則看見佛性本來無生無滅、常樂我淨,故曰:“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乃謂打破無始無明,見性成佛之後,無生無滅、自在快樂也。今人誤解此意,有謂諸行無常者,乃謂人有生必有死,生時是無常,死了便寂滅快樂。又有謂一念生滅是無常,把一念斷了便是寂滅為樂,此乃外道斷常之見也,不宜從。
三毒
三毒者,貪、瞋、癡是也,乃煩惱之根源。修小乘者斷貪、瞋、癡,修大乘行菩薩道者則不斷,反可用以度生。貪者,貪度眾生,使成佛道;瞋者,呵罵小乘,贊歎大乘;癡者,視眾生為子。《涅槃經》雲:“我愛一切眾,皆如羅(目+侯)羅。”《華嚴經》:“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乃指不行菩薩道之人而言。若菩薩者,乃“不斷煩惱而入涅槃”,轉三毒為三聚淨戒,轉煩惱為菩提,以三毒為如來種(出《六祖壇經》)者也。
一念無明不可破
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乃至三度入定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而來白佛。佛曰:“汝謂於靜中三昧中,起念便見普賢。”普眼於是才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
僧肇《無名論》
僧肇著《涅槃無名論》,以老子“無名天地之始”與佛之“涅槃”並論,實為大謬。老子之無名乃無始無明也,豈可與涅槃妙心真如實相並論耶?其言曰:“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微妙無相,不可以有心知。超群有以出升,量太虛,而永久隨之,弗得其蹤,迎之罔眺其首,六攝不能攝其生,力負無以化其體,眇漭恍惚若存,若往五目莫睹,其容二聽不聞,其響窈窈冥冥,誰見誰曉彌論?靡所不在而獨曳於有無之表。然則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返其愚。有之者,乘其性;無之者,傷其軀。”由此而觀,僧肇明明把無始無明境界當做涅槃境界,認老子“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渺兮冥兮,其中有精”與涅槃同境,實屬大錯。書成更表上於秦主姚興,以希光寵,尤非出家人所宜有之事也。
《傳燈錄.南泉傳》:“德亘炎問師道:‘肇法師甚奇特,道萬物同根,眾生一體。’師指庭前牡丹雲:‘大夫,時人見此一株華,如夢相似。’”
《古尊宿語錄.百丈廣錄》雲:“僧肇雲:‘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語也,垛生招箭。’”
--------------------------------------------------------------------------------
五、厘述作
用《老》、《莊》、《周易》道理釋佛經
佛法以真如實相為最究極之本體,而《老》、《莊》及《周易》則以無始無明為最究極之本體,其源不同故宗致各異,已另有文辨之。昔漢明帝時,佛經初傳入中國,簡陋淺缺,學者未能窺其精義所在。迨符秦什師廣譯大乘經論,印度空宗般若思想始入中國,然真如實相之要旨人尚未盡明了,其時適承老莊思想盛極漸衰之際,一班聰慧睿哲之士多去老而歸佛,故佛法獲得迅速之發展。當時一般高僧多先學老莊之說,及其發揮般若性空之理,遂多引用《老》、《莊》、《周易》以為注腳,每以老子之所謂“無”,用來解釋般若之所謂“空”。“無”之與“空”表面雖若近似,而意義則完全不同。蓋空宗初入中國,一般人尚未完全懂得“空”字之妙義也。老子之“無”即“無極”、“虛無”之義,佛家所謂“無始無明”是也,是一種空洞冥渺境界;而般若之“空”乃第一義“空”,非“虛空”之空、空洞之“空”,而是佛性遍滿虛空、圓滿現成、如如不動、妙用恆沙之義也。老莊之本體既是“虛無”,宇宙萬物不過是由無生有,由有歸無,只好讓它自然流行,不必分別好了,所以老莊變成虛無主義、自然主義。佛法之本體是“真如”,體用具足,欲達“真如”必須修行打破無始無明,故產生六波羅蜜之積極思想,又以真如自性之一體同悲,故產生利己利人之大乘思想,其源不同故,其致各異。然當時學者尚未察此,以“無”與“空”等視而觀,因此兩種根本思想之混淆不清,遂陷一般後學於拖泥帶水之境,千載之下尚無為之明白指出者,良可慨也。
《老子》、《莊子》、《周易》三書,六朝時稱為“三玄”,用“三玄”及儒書以解佛經,謂之“格義”。, 例如一、劉(蟲+孔-子)〈無量義經序〉雲:“玄圃以東,號曰太一;罽賓以西,字為正覺。希無之與修真,其揆一也。”二、范瞱《後漢書.西域傳》論佛教雲:“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遺之宗,道書之流。”三、《高僧傳》卷六百雲:“釋慧遠……雁門樓煩人也。……博綜六經,尤善《莊》、《老》……年二十一。……時沙門釋道安立寺於太行恆山……遠遂往歸之……年二十四,便就講說,嘗有十客聽講,難實相義,往復移時,彌增疑昧,遠乃引《莊子》義為連類,於是惑者曉然。”四、《高僧傳》卷四有雲:“法雅,河間人。……少長外學,長通經義。……時依門徒,並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乃毗浮相昙等,亦辯格義以訓門徒。雅風采灑落,善於樞機,外典佛經,遞互講說。”五、道安〈安般經德序〉雲:“安般(即呼吸或出入息)者,出入也。道之所寄,無往不因,德之所寓,無往不托,是故安般寄息以成守,四禅寓骸以成定也,寄息故有六階之差,寓骸故有四級之別。階差者,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級別者,忘之又忘,以至於無欲也。無為,故無形而不因;無欲,故無事而不適。無形而不因,故能開物;無事而不適,故能成務。成務者,即萬有而自彼;開物者,使天兼忘我也。彼我雙廢者,寄於唯守也。”(損之又損,是老子忘之又忘、是莊子開物成務、是用(易))。六、吉藏《中觀論疏》卷二有雲:“本無者,未有色法,先有於無,故從無出有,即無在有先,有在無後,故稱本無。”又雲:“釋道安以本無義,謂無在萬化之先,空為眾形之始,夫人之所滯在未有,若托本無則異想便息。一切諸法本性空寂,故雲:‘本無者,與方等經論,什肇山門,故無異也,後故稱本無。’”此乃用老子“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解釋道安所立“本無”之義。其實空宗之所謂“本無”即本際之義,本際即本來真際,真如佛性無生無滅是也,與老子之‘無’極不同。
又僧肇《寶藏論》雲:“夫本際者,即一切眾生無礙涅槃之性也。何謂忽有如是妄心及以種種顛倒者?但為一念迷也。又此一念從一而起,又此一者從不思議起,不思議者即無所起。故經雲:‘道始生一,一為無為,一生二,二為妄心,以知一故,即分為二,二生陰陽,為動也;以陽為清,以陰為濁,故清氣內虛為心,濁氣外凝為色,即有心色二法;心應於陽,陽應於動,色應於陰,陰應於靜,靜乃與玄牡相通,天地交合。故所謂一切眾生,皆禀陰陽虛氣而生,是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即生為法也。’既緣無為而有心,復緣有心而有色,故經雲:‘種種色心,是以心生萬意,色起萬端,和合業因,遂成三界種子。’夫所以有三界者,為以執心為本,迷真一故,即有濁辱,生其妄氣。心妄氣澄清為無色界,所謂心也;澄濁現為色界,所謂身也;敬滓穢為欲界,所為塵境也。故經雲:‘三界虛妄不實,唯一心變化。’夫內有一生,即外有無為;內有二生,即外有二為;內有三生,即外有三界。既內外相應,遂生種種諸法及恆沙煩惱也。”
道安解“諸法皆空”之義,並非否定現象之存在,而謂一切現象故為因緣和合所生之范疇,此種由因緣和合而生之萬物之相,乃時刻變化永不休止之范疇,故非萬物之本性,萬物本性為不變不易之范疇,所以超越人類的認識。如此說法並非錯誤,但既知萬物本性(即真如)為不變不易、不可認識之范疇,則真實之本性乃無生無滅、非有非無可知矣;而老子之所謂有,乃生於無,有復歸無,一生一滅循環返復,便是生滅輪回之法,既知其由無生有,便是可認識之范疇,夫有無生滅輪回可認識之法,豈可與離有無、不生滅、超輪回、不可以眼根認識之法相提並論耶?此理極明,而諸師不察,深為惋惜!世尊所據以破外道邪說者,即憑此生滅法與非生滅法一點也。生滅乃起於腦筋揣量妄計,有生滅即有輪回,不能超出三界,是相對而非絕對;無生無滅,即無輪回,離於腦筋思量計度,超出時空三界之外,是絕對而非相對也。故老子之“無”是生死本,而般若之“空”是了生脫死之體,不可同日語也。如乎者然後可與談。(三教向異佛法矣。)
印度祖師撰集經典認為佛說
印度習慣:凡撰集典籍多托名古仙人聖示所造,或國王所制,藉便流通,傳之既久,真偽莫辨。佛經中亦多項托名典籍,見於《大藏經》中者,有《賢愚因緣經》十三卷、《佛使比丘迦旃廷說法沒盡偈經》、《亦菩薩名亦當盡持經》、《付法藏因緣經》六卷、《達摩多羅禅經》一卷、《禅法要解經》二卷、《佛所行贊經》五卷、《法句譬喻經》四卷、《百喻經》二卷、《法句經》二卷、《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其他尚多,略舉數種以概其余。閱《大智度論》雲:“如是我聞,中外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說,二者弟子說,三者諸天說,四者仙人說,五者他人說,等皆名佛說,然說於眾生有益者,皆是佛說,萬無益者。”
陳白沙讀佛經入詩
陳白沙絕句詩雲:“道人本自畏炎炎,一榻香風晝卷簾。無奈華胥留不得,起憑香幾讀《楞嚴》。”又有句雲:“天涯放逐渾閒事,消得《金剛》一卷經。”白沙理學家也,喜讀佛經,既不怕人知道,更形諸歌詩,較之朱晦庵關門讀《黃檗傳心法要》生怕人曉得,其心胸襟相去遠矣。一切可惜者,皆未有讀懂耳。白沙之學以虛無為根本,清靜為門戶,晦庵之太極乃誤認無明為本體,皆生滅法也。《大般涅槃經》謂外道竊佛法,如以醍醐加水,本味盡失,理學家之謂欤。
蘇東坡以禅悟入詩
東坡禀性聰慧過人,崇信佛法,修淨土念佛法門,“西方正據”即其所創之念佛方法也。喜與方外交游,與佛印禅師過從尤密,故東坡於禅宗道理稍解一二,好采禅語入詩,而實未悟道。世或謂其參佛印證悟者,誤也。其有〈游靈山〉詩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或作“了”、“總”)不同。不識靈(或作“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又雲:“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贈澗信長老〉詩雲:“優缽昙花豈有花,問師此曲唱誰家。已從子美得桃竹,不向安期覓棗瓜。燕坐林間時有虎,高眠粥後不聞鴉。勝游自古兼支許,為采松脂寄一車。”亦頗可喜,然非悟道語也。
誤認玄奘法師集藏經
玄奘法師周游西域,有十七年,所得大乘經六百五十七部,後譯出佛經七十六部,計一千三百四十七卷,與姚秦羅什先後相映,厥功偉矣。今之僧徒或謂《大藏經》乃奘師所集者,誤也。中文《大藏經》之集始於宋太祖,後明永樂又刻,書論則紫柏大師所謂刻者也。
注疏經典應慎重
古今學者大事未明,見理不徹,便喜探觚注疏經典,曲解佛意,贻誤來者,不可不慎。六朝時有所謂“格義”者,以《老子》、《莊子》、《周易》名“三玄”道理解釋佛經,以老子之“無”字釋般若佛經之“空”,相隔天淵,不可不知;又有以小乘、中乘宗旨解釋大乘者,亦極舛謬;最誤人者,乃以外道斷常之見解釋佛性,謂真如能起妄念,使真如變為生滅輪回之法;又如不執著有無真妄、不分別是非善惡,乃外道四句百非道理,是相對的,而誤認為這樣做便是修行、便可悟道,既然黑白不分、是非不別,豈非愈弄愈糊塗?做個俗人尚須腦筋清楚,方能應付世務,何況說成佛作祖,而可以糊塗出之乎!注經典者,既然糊塗,讀者更要糊塗,實在害人不淺!故又有將佛性比作一面鏡子,無明妄念比作灰塵,灰塵去一點,鏡子亮一點,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此亦生滅之法。如妄念從外來,則與你無干,不必破它;如妄念從內出,則如龍潭出水,斷了又生,無法斷除;灰塵除,鏡子亮,灰塵生,鏡子又暗,拭了又生,生了又拭,便是生滅輪回,無有了期。此乃外道道理,學者拿來解釋真如實相佛性,拔舌地獄有分!又有學佛毫無心得,亦欲注疏經典,於是搜羅古人注疏數十種湊集,拉扯成書謂是己作,誤人誤己罪過不淺。故從事著述,應胸中有把握,七通八達,出諸謹嚴,方免罪過。
印度哲人撰譬喻經典
印度人好作幻想撰寓言,寓言者,寓道德教訓於故事、譬喻之中,起源甚古,在《奧義書》中已保存有最古之譬喻。佛教在很早時期,便利用此種形式來宣教,故佛經中寓言成份極多,藉以啟發智慧、唱出真理也,宣教度生之方便也。絕對之理,本非言诠所能表示,不得已而在寓言譬喻中,予以啟示。《楞嚴經》雲:“佛言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又有哲人專集各種佛法譬喻,成為專書。在中國三藏中所藏尚多,屬於本生經藏之《六度集經》、《菩薩本生經》等皆是,屬譬喻經者有《百喻經》、《雜譬喻經》、《大莊嚴經》、《撰集百緣經》、《賢愚因緣經》、《雜寶藏經》等都是寓言之作,其他大小乘經典,亦多有寓言故事摻入。一般讀經者每誤認寓言故事為事實,因而發生迷信之見解或疑團,故讀佛經者對於此點不可不知。參考《龍藏經》目錄,那些經是佛說的,那些經是印度哲人撰的,一看便知。
用佛法解釋《中庸》
憨山大師解《中庸》“天命之謂性”,即佛性在先天一念不起;“率性之謂命”,即佛性起一念落於後天,此乃大錯。佛性不變不易,無所謂先天後天,亦不起念。起念者,乃屬於腦筋之見聞覺知(靈性),非佛性也。儒家誤認無始無明為生命之源、宇宙之體,“天命之謂性”實際上是指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是先天的;“率性之謂命”是一念發作,便是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是後天的。先天和後天便是相對,佛性乃絕對者,不可同日而語也。憨山大師於此最緊要之點,未能了解,故常有三教同源之議論調,若明乎者,則不敢謂三教為同源矣。
刪集佛經
宋時王龍舒居士尊弘淨土,曾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平等清淨覺經》、《佛說阿彌陀經》四經刪改集湊,成為《大阿彌陀經》,此實不可。古制佛說者為經,祖師闡明經理者為論,解釋論者為廣論,未聞有擅將佛經刪改湊成經者,不可為訓也。
閱讀注疏應加揀擇
後人注疏佛經如汗牛充棟,收入《藏經》及《續藏經》中者,何止數千百種。明心見性人所注者,固不背佛之本旨,其未明心見性人所注者,則錯謬百出,玉石雜陳,學者倘不細加揀擇,必為所誤。故讀《藏經》者寧可多讀本文,勿濫閱注疏,或先請教善知識,擇其確屬可靠者閱之,方免誤人歧途。
未明心見性人語錄
語錄者,古祖師悟道因緣及接引後學之語句也。古時唯明心見性祖師,其後輩方為收集語錄,以利益後學。後人或未明心見性,亦模仿祖師言句湊成語錄,或法語連篇累牍,魚目混珠,災梨行世,察其語,則多光影門頭,毫無心得,贻誤非淺。出家人修行用功應腳踏實地,末悟謂悟,贻誤何極!凡我佛徒切宜戒之。
文人學佛
古今文人學佛者甚多,乃因文人智慧較一般普通人為高,故易與佛接近,但真能具有心得者甚少,能明心見性者尤少,乃因文人尋章摘句、撫(舞)文弄墨習氣極深,少能腳踏實地用功夫也。文人之明心見性有事跡可考者,如梁朝傅大士、唐朝裴公美、李通玄、龐蘊、宋朝楊大年、黃魯直、馮濟川、張功甫、李漢老、元朝耶律楚材。至若蘇東坡、尤西堂等輩,乃詞章佛法;姚廣孝、康有為等是政治佛法;梁啟超是宣傳佛法;章炳麟是老莊佛法;歐陽竟無是學問佛法;胡適之是考據佛法;謝無量、蔣維喬、范古農是編輯佛法;梁漱溟、熊十力是外道佛法。然皆能笃信或重視佛法,亦可佩也。
詩僧畫僧
古來詩僧極多,略可分為兩類:其一乃明心見性之後,水邊林下,自性流露,發為詩篇,全在天真,不加一字一句,皆自如來藏中流出,雖名為詩,實同偈語,如寒山、拾得、石屋、雪峰、中峰等之詩是也。其一為專以詩為業,刳心剖腎,使句騁辭,與秀才爭一日之短長,如宋之九僧、清之蒼雪、近代八指頭陀是也,其詩亦自成一格。其余地,其以畫著者,宋有巨然、清代有石濤、八大、石流、漸江、目存,則有所托而逃者也。然其格韻皆高,生修輩以禅入畫故也。绮語本為十戒之一,出家人以明心見性、度己度人為本分大事,詩詞書畫本非正務,倘大事已了,藉以排遣歲日未曾不可;若大事未了,終日指句尋章,含毫吹墨,致誤向上大事,則大可不必也。
改佛經為道經
昔有道士社光庭將《地藏菩薩本願經》改為《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世稱問碧虛撰為社撰者,即起於此。又有類此者甚多,不勝枚舉,將佛教焰口改為道教焰口。
以佛法釋老莊
以佛法釋老莊者,古有呂純陽、張三峰,近世有章太炎。純陽、三峰遺集,恍惚禅宗語錄,然其語多未能透徹,蓋未能盡得佛家三昧也。太炎注《道德經》、《南華經》,參以佛理,然未能合,乃因佛以絕對真如為本體,而老莊乃以相對之無始無明為體,其源不同,不能互通而無礙也,余另有〈三教同源辨〉闡明之。
語錄用白話
禅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為綱要,語錄之集,已嫌蛇足。人或謂語錄用白話無文字意味,不能行遠者,此乃大錯。語錄者,為記錄祖師悟道因緣,以利益後來之學者耳,為避免因辭害意,故采用白話,使本意易見也,豈亦須學秀才們吊書袋耶?
梁漱溟論佛教
梁漱溟《印度哲學概論》中論佛法與宗教有雲:“西方宗教以科學之發明、哲學之推論,而搖動其根本教理信仰者,使在佛教則絕無其事。‘無神論’於彼則涉及上章,於此適符其主張;‘進化論’於彼則破其創造之談,於此正可歌取於緣起說中。即假設如科學之雜想,宗教已於斯滅,猶且無與於佛教,以所為生滅本空之原理,與出生滅之宗旨,無論何時不受變動影響故。一般宗教所以不能圖存者,以彼之教化不復適於現代思潮,即現代思想已通過之,其詘抑人之已性,正為漸成長之人,所不能止。而佛之教化任思想界變遷已涉地步,只其中無由想過,其為己性過量之發揮,但念非過量英豪不能承當,無所謂詘抑,使不能堪也。佛法之實體,雖在無盡之未來可以無變,即是無時而變佛法之權用,即方便,教則不待至今日而已,屬變不一,即是無時不可變。方便教之所說多關涉世間,在當時既出於因緣,襲本土之俗傳,在今日即不妨符順今日世界之通義,在將來又不妨符順將來世界之通義。初無關乎根本教理,則何以為佛法者固猶是也,此與亦不可期諸通常諸宗教者。”此語極有見地,然佛法所以不詘抑人之己性,及不為世界潮流乃所思過者,其關而世界潮流,乃思想變遷之產物,則何由能過耶?人性亦然,佛法已達何在,梁氏未能明白指也。蓋佛法乃達於極,極之實在者也,最極之境無能過者,思想不能及也;究極實性,任靈性如何發揮終不能到,故無所詘抑也。
普庵咒
〈普庵咒〉者,乃宋時普庵禅師(干道五年,江西人,事見《續指月錄》)住山中,聞山泉滴瀝聲,依其聲調造成咒語,朝朝自誦,人或學之,名〈普庵咒〉,非佛、菩薩所傳也。後人編入《禅門口誦》中,亦不解何意?佛傳咒語義為總持,乃佛經之精華也,〈普庵咒〉究有何功德而獲人信仰,如此異哉?
周濂溪《太極圖說》
宋儒理學開山祖周濂溪《太極圖說》乃以道“先無後有”為基礎,配以《易》陰陽五行之理,以說明宇宙萬物化生循環返復之體系者也。“無極而太極”者,蓋與老子之“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以及“無為而無不為”同旨。儒家本只說“太極”,“無極”乃道家之說,《老子.知雄章》“復歸於無極”、《莊子.大宗師》篇“撓桃無極”、〈刻意〉篇“澹然無極”、〈在宥〉篇“游於無極之野”。《道藏》中有《太極先天圖》,相傳出自道家之陳圖南。周子曾師事鶴林寺僧壽崖,得《太極先天圖》,遂加以修改以建立理學體系,其圖見次頁:
照佛的看法,無極者,無始無明是也;太極者,一念無明是也。何以言之無極本無,而能生有,一念已生便是太極,念有靜動,便分陰暢,陰陽分而兩儀立,變合而生五行,二五之精妙合而有干男坤女,二氣五行,萬物化生,萬物復歸於五行,五行歸於陰陽,陰陽歸於太極,太極歸於無極,一降一升,循環返復,便是輪回生滅之法,起於無明,入於無明,如佛學家之十二因緣然。十二因緣只是說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輪回作用,換言之,即是腦筋思想作用,不能說明佛性作用也。佛性超於輪回生滅,無因無緣,不動不靜,本來無生,故無滅,本來無有,故無無,有無生滅皆腦筋相對作用,與真如本體無關也。《太極圖說》謂無極能生太極,太極又生陰陽萬物,因其有生,故有滅,有生滅便有輪回,有輪回便非絕對者,故知無極太極之理,乃憑見聞覺知觀察宇宙變幻之現象而建立假設者,凡觀察之所能及,決非絕對本體也。絕對真如本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既不可用思想去測度,亦不可用語言來表現,只有直接證入者,方能知之,能證入者,則無輪回生死矣,故名“見性成佛”。成佛之後,不再變為眾生,不再受輪回,而太極則是輪轉不息者,雖然做到“天人合一”至聖地步,仍不免於輪回生死。因為“無極而太極”,不過是由一念無明入於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正是生死的根本也。
關於太極就是一念無明之說,現在再提出幾個證據。周濂溪以為欲進於“天人合一”的太極境界,只有“誠”和“一”,“誠”究為何物耶?《通書》說:“大哉干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元亨,誠之通他。利貞,誠之復也。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又說:“寂然不動,誠也。”又雲:“誠無為,幾善惡。”、“誠是有無之間”。由以上幾句話而觀,可見“誠”本來寂然不動、無善無惡,正是無始無明境界,但又能通能復,便是一念無明境界。周子之說,蓋本於《易》之“易無異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這是描述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作用,無異無為,寂然不動,正是無始無明;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便是一念異起,據而成整個相對宇宙,換言之,就是腦筋的作用,腦筋的作用,當然不能說是最究極之本體也。
陽明學不可比於佛法
人或以陽明學比佛法者,實為大錯。陽明之學以四句教法為綱領,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如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是也,此四句乃是“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作用,與真如佛性體用,不可同日而語。陽明之學未能超出“無明”范圍,仍在三界輪回之中,病在用腦筋推測度量,腦筋乃虛幻不實者,故其所得亦虛幻不實,非最後真實體用也。真如佛性非思想度量所能及,不受薰染無有變易,惟證與證乃知。佛家以真如佛性為本源,而儒家以無始無明為本源,其源不同無法相及。人多未明佛性與無始無明之分別,故每誤認無始無明為佛性,而謂儒佛同源,是以九州之鐵,鑄成大錯也。
或謂“無善無惡之心體”即佛家之“真如佛性”,“有善有惡意之動”即佛家之“無明煩惱”,非也。“無善無惡心之體”者乃佛家所謂“無始無明”是也(即六祖所謂“無記空”);“有善有惡意之動”者,乃佛家所謂“一念無明”是也;“知善知惡是良知”者,乃佛家所謂“見聞覺知”,即腦筋靈性是也;“為善去惡是格物”者,乃佛家所說四禅病中之“作病”是也。無始無明是靜的,而一念無明是動的,故有根本與枝末之稱。無始無明本來昏昧不明、無知無覺,故初善無惡之分,及其受薰染刺激生出一念無明,遂有見聞覺知分別善惡好丑,一念無明動而復靜,則返於無始無明。周濂溪《太極圖說》所闡明之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以至於萬物復歸於無極,便是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循環輪轉作用,一念無明已動,然後有見聞覺知,有見聞覺知,然後分別善惡好丑,凡屬含識無不知善知惡者,故陽明之“良知”乃腦筋作用,凡腦筋作用者皆以無明為主,非佛性也。
一念無明有淨染兩方面,善是淨緣,惡是染緣,染之與淨同是一念無明,不能單把淨緣當做佛性、當做本體,如不可單把善當做本體一樣。而陽明則曰:“無善無惡理之靜,有善有惡氣之動,不動氣即是善,是謂至善。”夫動靜善惡同出於一源,安可單把善當做本體?“不動氣”時並無善惡,所謂“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是也,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才是好的、善的,若不中節則不和便是惡的,可見善惡皆出於“中”,在“中”裡面已含有善惡的種子或善惡之理,而陽明獨謂不動氣是善、是至善,可乎?故宋儒“理善氣惡”之說,清儒已表示不滿。顏習齋〈存性篇〉雲:“若謂氣惡,則理亦惡;若謂理善,則氣亦善。蓋氣即理之氣,理即氣之理,烏得謂純一善而氣質偏有惡哉?譬之目矣,眶皰睛,氣質也,其中光明能見物者,性也,將謂光明之理專視正色,眶皰睛乃視邪色乎……惟因有邪色行動障蔽其明,然後有YIN視而惡者視名焉。然其為之行動者,性之咎乎?氣質之咎乎?若歸咎於氣質,是必無此目,然後可全目之性矣。”
陽明把“為善去惡是格物”一語做為修養之方法,此乃修養之大病,善惡既同出於一念無明(即虛妄之心),善念與惡念出沒無常,“為善去惡”是要把惡的念頭去掉,而把善的念頭保留,於是善惡二念在心中不斷爭門,惡念雖除,仍能再起,於是終日惶惶汲汲不敢放松,已心勞日拙而惡念仍不可盡滅,佛家所謂“作病”是也。夫用腦筋感覺推想而知之物,必非物之本相也,腦筋感覺變幻不實,則用腦筋思想去“格物”而得之“知”,當然靠不住,反為明心見性之障,即佛家所雲“所知障”,況物無窮而腦力有限,莊周所謂“以看經隨無盡殆矣”是也。
總而言之,陽明之所謂“心”,乃無明妄心,非佛性真心也;陽明之所謂“良知”,乃見聞覺知,非佛性真如也;陽明之所謂“格物”乃修養之病,非見性之方也。凡用腦筋思想者,所見到無非“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作用,不能見真如佛性也,道家之錯誤亦在乎此。陽明雖曾涉獵佛家藩籬,而未得其竅妙,誤認“無始無明”為體,“一念無明”為用,實與認賊作父無異。昔有盜夜入富者之室,欲偷其寶而誤攜夜壺以出,竟有購之以為茶具者,偷者既可悲,購者尤可笑也,千載之下,尚有欲以夜壺為茶具者,則不為痛哭流涕矣!
李翱之〈復性書〉
真為宋明道學先驅者,應推唐之韓愈、李翱,李翱之〈復性書〉對於宋明理學影響尤大。李翱認為性本清明,為七情所惑,故變為昏濁,故主張“制情復性”。〈復性書〉雲:“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樂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溺矣,非性之過也。七者循環而交來,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滓也,其流不清;火之煙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過。水不滓,流斯清矣;煙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又雲:“性與情不相無也,雖然,無性則情無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馮友蘭氏評之曰:“此雖仍用韓愈〈原性〉中所用之性情二名詞,然其意義中所含之佛學的分子灼然可見,“性”當佛學中所說之本心,“情”當佛學中所說之無明煩惱,眾生與佛皆有淨明圓覺之本心,不過眾生之本心為無明煩惱所覆,故不能發露耳,如水因有沙而滓,然水之為水固自若也。然無明煩惱,亦非淨明圓覺之本心,立於對待之地位,蓋無明煩惱,亦須依淨明圓覺之本心而起也。”(《中國哲學史》八○五頁)
李翩曾參藥山禅師,對於佛學頗曾涉獵乃無可置疑,然李翱實為偽佛經所誤,即誤於“淨明圓覺本心(佛性)能起無明煩惱”一語是也。此語出《大乘起信論》,所謂“真如緣起”之說。《大乘起信論》是外道所作,托馬鳴之名以傳者,乃生滅法,非佛法也。何以言之?真如佛性不受薰染,恆守本性,無有變易(出《華嚴經.十回向品》),無明本無體性,如空花夢影,非由真如而起也。如說無明依真如而起,除去無明,回復真如佛性,便是見性成佛,既然則當初能起,將來當然亦能再起,無明再起之時,又變為眾生,忽而成佛,忽而又眾生,則佛亦有輪回生滅,乃在三界之中,不能說是超出三界輪回之外,成佛有何價值?天台宗認為“真如能受薰染”,故有“十界在具”之說,就是硬要把佛拉來和畜生、餓鬼一樣受輪回,非佛法也。但李翱說,情與性原是相通者,情不生時是性、是聖人,及情之生又是凡夫,豈非忽而聖人,又忽而凡夫,便是輪回生滅。蓋李翩所謂性,乃無始無明,李翱所謂情,乃一念無明,俱是腦筋作用,腦筋靜時,是無始無明,腦筋動時,是一念無明,同是一個范圍。“制情復性”,是欲使一念無明回返無始無明,無始無明正是生死根源,是妄心的本體,無始無明未破,不能見性成佛。李翱以為欲復性,惟有“誠”,〈復性書〉雲:“是故誠者,聖人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誠是一念無明之靜的方面,故寂然不動,但具有“見聞覺知”靈性,故能“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一念無明發作,是把子思所謂“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誠則明”及《易》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配在一起。
理學家之天理
天理兩字是宋明理學家惟一最上宗主,千數百年來深思苦索強采力辨,只求所以體貼此天理而存守之耳。程明道雲:“天理二字是我自家體貼出來。”程伊川雲:“人只有個天理,卻不能存得,更做聖人。去人欲之私,存天理之正。”二語是宋明理學家修養之鹄的。故周敦頤主“誠”、唐時李翱〈復性書〉主“滅情復性”,而以誠為性之極則,是繼承李翱之說。李延平主“默坐澄心,體認天理。”朱晦庵主張“主敬涵養”、程伊川主“整齊嚴肅”、上蔡之“常惺”、龜山主“靜坐中觀喜怒哀樂未發前”作為氣象、和靖之“其心收斂不容一物”、王陽明之“至善”,謂“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其實出於一源,誠、敬、靜、至善,到底還是一色,惟字面不同耳。
其實宋明理學家之所謂天理,一念無明是也,即喜怒樂哀未發前之“中”是也。一念無明乃一念寂然未動,無善無惡。周敦頤以“誠”為“太極”,以“一”為“太極”,所以“太極”便是一念無明。其《通書》之言“誠”曰:“大哉干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又雲:“寂然不動者,誠也。”程明道雲:“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體物而不可遺者,誠敬而已矣,不誠則無物也。”曰:“所以謂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號為從那意來。”一念無明未動,只是寂然一體;及其動也,則陰陽互門,喜怒哀樂生,整個相對宇宙完成矣。又言:“中庸之言,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乃一念無明動靜之作用也。又雲:“天者理也。”一念無明生而後有相對、有善惡,陰陽增減,故又雲:“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萬物莫不有對,一陰一陽,一善一惡,陽長則陰消,善增則惡滅,斯理也,推之其遠矣,人只要知此耳。”無始無明受刺激生一念無明,一念無明動極而靜,復歸於無始無明,便有輪回生死。故伊川雲:“物極必反,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必有終。”又雲:“道二,仁與不仁而已,自然理如此。道無無對,有陰則有陽,有善則有惡,有是則有非。”又雲:“有理則有氣,有氣則有理。”
凡出自腦筋思想度量者,其理必相對,相對者必有生滅變幻,而非究極之實性,釋迦佛之斥外道,即在以其為腦筋度量之生滅法,而非最究極真實之法也。故宋明理學家其所謂天理,乃對人欲而言;所謂性,乃對情而言;所謂理者,乃對氣而言,俱是相對的。作為儒家思想泉源之“易”,便是先民用腦筋觀察宇宙幻變不居之象,而想出來的理則,由陰陽而至八卦,無非相對者也。
張橫渠《易說》雲:“有兩則有一,是太極也。一物而兩體,其太極之謂欤。”《正蒙.太和篇》雲:“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者、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而已。”張子之所謂一,乃與多為相對,彼以充滿之氣之太虛為本體,而此本體之中,則有一多有無之對立變化,故《正蒙.參兩篇》雲:“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又《正蒙.太和篇》雲:“氣本之虛,則湛本無形,感而生,則聚而有象,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故愛惡之情同出於太虛,而卒歸於物欲。”又《正蒙.動物篇》雲:“物無孤立之理,非同異屬伸終始以發明之,則雖物非物也,事有始卒乃成,非同異有無相感,則不見其成,不見其成,則雖物非物。”程明道雲:“萬物莫不有對,一陰一陽,一善一惡,陽長則陰消,善增則惡滅,斯理也,推之其遠矣,人只要知此耳。”(何南程氏遺書)程伊川雲:“天地之化,既是兩物,必動已不齊。譬之兩扇磨門,便其齒齊不得,齒齊既動,則物之出者,何有得齊?從此參差萬變,巧歷不能窮也。”(伊川學案)又雲:“物極必反,其理須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必有終。”又雲:“道二,仁與不仁而已,自然理如此。道無無對,有陰則有陽,有善則有惡,有是則有非。”
總上而觀,可見宋儒之宇宙乃相對者,由於腦筋度量之所得;宇宙真實之本體非腦筋所能度量,愈加度量,則去真實本體愈遠。六祖所謂:“任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圓覺經》所謂:“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蓋腦筋者變幻者也,以變幻者看物,則物皆變幻;以變幻者測不變幻者,則不變化者,亦隨之而變幻矣,故《圓覺經》雲:“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是也。
辨真妄
情不附物(李翱〈復性書〉之錯誤)
沩山禅師雲:“夫道人之心,質直無偽,無背無面,無詐無妄,一切時中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亦不閉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從上諸聖,只說濁邊(即相對的)過患,若無如許多惡覺情見習之事,譬如秋水清渟,清淨無為,澹濘無礙,喚他作道人,亦名無事人。”此說明悟後境界也。明心見性之後,宇宙萬物皆是佛性,一切時中,惟一直心,故無詐妄虛偽,因佛性中本無詐妄虛偽也,故能視聽尋常。當此之時,根塵識界,皆是佛性妙用,故無須閉眼塞耳。經雲:“若能轉物,即同如來。”昔之虛妄七情,亦皆變為佛性,故曰:“情不附物。”因絕對之佛性,與相對之萬物本不相附也。今人或謂“情不附物”,是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非也。佛性中根本無所謂執著與不執著,情與物是兩頭話,只因眾生在濁邊(在相對宇宙中生活),故說濁邊過患,倘眾生已經在佛性這邊,在絕對宇宙中生活,則一切濁邊過患、虛妄詐偽執著之話,皆須根本取消矣。
唐李翱著〈復性書〉主張“滅情復性”,以為七情滅盡便可見本性,可返於喜怒哀樂未發之“中”。彼之謂情,乃佛家所謂一念無明是也,彼之謂性,乃佛家所謂無始無明是也,兩者其動為一念無明,其靜為無始無明,動之與靜乃一物之存於腦筋靈覺之中,非最真實之體也。真實之性與七情無關,非因七情之發而滅,亦非因七情之滅而增,七情未發是無記性(即無始無明);七情滅盡是返於無記性。換言之,即一念無明返歸於無始無明本來面目,是無始無明范圍,故其所謂復性者,乃復於無明之性,非真如佛性也。向林冰《中國哲學史綱要》中謂:“李翱所謂性,等於佛教所謂本心,唯識家所謂慧;其所謂情,則等於佛教所謂無明煩惱,唯識家所謂智。”此是門外語。李翱常參藥山,不無受佛法影響,然實未悟真實之理。其〈復性書〉中有“物至之時,其照之然,明辨而不著山物”之語,亦是誤解之“情不附物”之理也,學者識之。
--------------------------------------------------------------------------------
六、破外道
(書中無)
--------------------------------------------------------------------------------
七、袪迷信
祖師後身
祖師大徹大悟之後,與諸佛把臂偕行,超出三界輪回不受後有,設再入世度生,亦必為大善智識。世或謂五祖戒禅師身後為蘇東坡,草堂清禅師身後為普魯公者,不可信也。蘇曾二公雖天賦過人,然皆世俗之慧,充其量不過文章方伯、風流名士而已,非能度生善智識也。查考五祖草堂語錄,並無身後之說,必後人附會無疑。如謂曾魯之降生時,夢中看見一和尚來,夫世俗之人醒中亦夢,況夢中之話安能置信?又謂夢見五祖禅師來,醒了卻見是蘇東坡,亦是夢人說夢話,古人雲:“處世如大夢。”況夢中之夢耶?阿誰信之!
佛不能免定業
《涅槃經》謂佛有三不能度:一、無緣不能度。二、不信不能度。三、定業不能免。定業者乃報身之定業,只能減輕不能全免也。人或謂既已明心見性,業障已空,何定業不能免除?如印度禅宗二十四祖師子尊者、中土初祖達摩、二祖慧可皆死於非命,既已見性成佛,能知過去未來,何以不能避此定業耶?此乃誤解。夫明心見性之後,與諸佛同一法身,報身已屬無關重要,如大海一漚,若存若亡。就法身而觀,不見罪性,業障了不可得,其報身所受之生死禍福,與佛性了不相干。古人雲:“四大原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又雲:“假使鐵輪頭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釋迦成佛之後,尚有孫陀羅利旃遮女之毀謗、調達推山之害、金槍馬麥之險,然此皆不礙其為佛也。至若“能知過去現在未來”者,乃謂佛性本體超越時閒空間,過去現在未來皆是一樣,不變不動,在此世界如此,在另一世界,亦無非如此,在過去如此,在未來,亦無非如此,所謂六通者亦不外此理,幸毋以神通視之。佛乃真語者、不诳語者,應笃信勿疑。
誤傳釋迦、彌陀、彌勒投生中國
世傳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下生,又傳永明壽禅師、蓮池大師是阿彌陀佛下生、布袋和尚是彌勒佛下生。夫修行者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後,與諸佛同一法身,此身即佛,謂其與佛無異,固無不可,但必指定為某佛下生,則未免無聊。智者大師實未證悟,故臨終求生西方,豈有釋迦佛下生而不能明心見性者哉?蓮池大師為人最著實,臨終自言:“我實未悟。”豈有彌陀下生,而不能證悟者哉?凡此種種諸佛下生傳說,皆世人欽仰智者、永明、蓮池、布袋和尚諸大師之德行,故附會以美之也。吾人但明乎見性之後與諸佛同一法身可矣,毋再作此種無聊之附會,以增眾生之迷,而重口舌之業。
相傳六朝有高僧在峨嵋山住茅蓬,每晚見一披發菩薩身騎一大白象,走路經過茅蓬面前,僧乃隨其後,看菩薩走到山頂,向山後面直下去(峨嵋山高一百二十裡,後山是懸空無路),後乃相傳普賢菩薩到此。相傳漢摩騰法師隨漢明帝游五台山,謂帝曰:“昔文殊菩薩與一萬眷屬在此山說法。”帝遂建寺供養,蔚為大道場。臨濟曰:“有一般學人,向五台山裡求文殊,找錯了也,五台山無文殊。你欲識文殊麼?只你目前用處,始終不異,處處不疑,此個是活文殊;你一念心無差別,處處總是普賢;你一念心自能解縛,隨處解脫,此是觀音三昧法。互為主伴,出則一時出,一即三,三即一,如是解得,始好看教。”
勞山延摩羅密窟
《華嚴經》裡邊說:“震旦國有延摩羅密窟,有菩薩在此修行,與眷屬說法。”非青島勞山延摩羅窟也,是指敦煌的延摩羅窟也。
飛來峰
晉朝天竺慧理法師游杭州西湖,見其山奇崛,謂極似印度靈鹫山,人遂稱為飛來峰,靈隱寺即慧理所創建者。
燒香拜佛
《法華經》雲:“舉首低頭,皆當成佛。”謂人敬仰如來,舉首低頭之際已生正念,在心田中栽下種子,此種子將來緩緩成長,故終有成佛之一日也。今燒香禮佛,即在種下成佛之種子,應同時發願以求成佛,切勿作他想。世俗之人燒香拜佛時,常禱佛冥佑或求升官、或求發財、或求生子,皆非正理也。
未悟道者死後亦可燒得捨利
曹山本寂禅師,曾令侍者送褲與一住菴道者,道者曰:“自有孃生褲。”竟不受。師再令侍者問:“孃未生時,著個甚麼?”道者無語。後遷化有捨利,持似於師,師曰:“直饒得八斛四斗,不如當時下得一轉語好。”觀者是見未悟道者,死後亦可燒得捨利,蓋道心堅固,行願真摯者亦可得之。每見世俗僧人平生不懂佛法,死後燒化,亦可得捨利,人或疑其悟道者,非也。或有謂拜經拜佛沐浴而得捨利者,則直同妖言惑眾矣。
誤認幻術為佛法
古代印度風俗喜演幻術,末流佛徒或染其風氣,能吞刀吐火,愚夫驚其神異,誤認幻術即是佛家之所謂神通,此乃大誤。正派學佛者最鄙薄此輩,古祖師雲:“正法眼藏,不著神通。”蓋指此也。倘以幻術為悟道而得之神通,則今之馬戲班演員,個個可以成佛矣。老龐雲:“神通及妙用,運水與搬柴。”此其明心見性者之神通也,阿誰識之?
韓愈辟佛未可全非
韓文公辟佛,佛徒多斥之以為非是,余則以為韓公之為未可而子非極當,但其立論較偏所見較狹耳。我國思想文明向不重迷信,當愈之時,不肖僧徒,藉佛以招搖騙財,辟之宜也。佛制修行者死後焚化,收捨利建塔,為紀念有道者耳,非謂死之骨可以降福顯靈也。而有僧徒遂謂藉之可以得福,愚民斂財,設吾正當佛徒見之,亦應鳴鼓攻之,擯而斥之諸佛門外,雖然,不能以少數僧徒之不肖,謂佛為不肖也,故辟不肖之僧則可,辟佛則不可也。韓公初實不知佛法為何物,其推佛之論,僅限於政治倫理,而未嘗涉及哲理之域,其〈陳佛表〉(谏迎佛骨表)中的排佛理論,不外乎狹隘種族主義思想,未認清是非邪正,而遂明損斥毀謗,則失之偏狹矣。其〈原道〉所謂“退之分心其外而遺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退之所謂者其跡也”;又謂其後貶處潮州,與大顛為友,始稍明佛理,不無惚悔,倘早遇大顛,則必不多此一舉矣。其〈與香尚書〉雲:“潮州時有一著號大顛,頗聰明識道理,實能外形骸,以理自勝,不為文物侵亂,與之語雖不盡解,要自胸中無滯礙。”又《五燈會元》載潮州靈山大顛寶通禅師:“韓文公一日相訪,問師:‘春秋多少?’師提起數珠曰:‘會麼?’公曰:‘不會。’師曰:‘晝夜一百八。’公不曉,遂回。次日再來,至門前見首座,舉前話,問:‘意旨如何?’座扣齒三下。及見師,理前問師,師扣齒三下,公曰:‘元來佛法無兩般。’公又一日,問師曰:‘弟子軍州事繁,佛法省要處乞師一語。’師良久,公罔措。時三平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師曰:“作麼?”平曰:‘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公乃曰:‘和尚門風高峻,弟子於侍者邊得個入處。’”
降鸾
晚近士大夫間多好作降鸾之術,請某神仙下降以問休咎禍福,或請濟公臨壇,不肖之徒藉以斂財,乃迷信之尤,凡吾佛徒切不可信,亦不可為也。
專制之宗教
世界之宗教多借神權以專制人類之思想,如上帝、天主等等,皆能加人以禍福,信之則得救,否則獲譴。人升上天堂或入地獄一任獨裁,此專制低級之宗教也。佛教則不然,謂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成佛與否應視自己之業力意志而定。《梵綱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成之佛。”自由平等四字,最早見於佛經,佛性乃絕對平等自由者也,不但有情界平等,即無情界亦皆平等也。佛徒修行成佛,與諸佛同一法身把臂偕行,絕對平等,但未聞耶教徒個個可為上帝,個個可與上帝平等也。故佛教實為民主式之宗教,即人所以迷信,同之可悲也。
誤認神話是佛法
普通一般人看〈濟公傳〉、〈西游記〉、〈封神演義〉等小說。認為即是佛法,此乃錯誤。又有一般不肖僧徒造神話以惑眾。自謂生時是一肉團、或某佛某神降生、甚或假制紙蓮花附於樹上,攝成相片。謂是念佛拜經所得瑞應、或謂能見人死後靈魂出現百出不一而足。陷一般信士、善女於迷信之域。此等邪行,死後必墮地獄無疑。
康南海欲於世間造佛界
康南海頗信佛法,自命救主,其平生提倡佛法不無可取,惜未遇真正善智識,憑其俗慧推測揣量,故始終未得入門。其所著《大同書》,乃采華嚴法界平等之理,及其闡大同之說以成者也。其門徒梁任公為述行傳,謂南海理想非因承中國古書,及非剿襲泰西今籍,乃憑其佛學功夫以成者也。余謂南海實未明華嚴法界之竅妙,故其法界理想,近於不倫不類。華嚴法界觀乃相對宇宙之最高范疇,由實相之平等推及因相無礙,將六相融為一相,復將此一相銷歸於絕對之一真法界,既達一真法界,則超出三界輪回之外矣。一真法界乃諸佛聖覺內自證之所能達,非腦筋揣量所得到也,而南海欲憑其腦筋想像,冀將世間變為法界,欲藉政治教育之力量,以達絕對真如之境,是同緣木以求魚。然其事雖迂,而其心則大也,當今之世,欲求如南海之能發大心思奇想,亦殊不可多睹矣!
神會與〈證道歌〉
〈證道歌〉是我國禅宗的重要著作。外國學者把他當做中國大乘論來看待的。一向是著名〈永嘉證道歌〉,後有人懷疑過他不是永嘉禅師所作的品。好多年前,月溪於西安臥龍寺,偶然獲得到一本宋版的〈證道歌〉,著者卻是神會(這本書可惜在戰爭中失掉了),引起我的疑心。於是我拿〈證道歌〉來和〈永嘉集〉仔細的參對,覺得兩者在思想和胸上,皆大相違庭。又把他來和神會的〈顯宗記〉參對,則不但思想相同,而且文字口吻都極近似。但是我仍不明白人們把他改為永嘉作品的用意所在。後來讀了胡適之根據敦煌寫卷的〈神會和尚遺集〉。我再把他拿來詳細的參對一下,於是我便確定〈證道歌〉是神會爭南宗正統時的作品,再沒有什麼疑義的了。他之所以被改易著者名稱,是因為爭正統的事件,鬧得太激烈了。當這事件和緩下來,以及一般佛教中溫和派的人,以免我配外拐,或者說是對方的人才。用這種辦法來拖飾一下的。所以關於此事的始末,在史上很少提及,有之亦不過是很一向知含糊的幾句。這是同樣底理由的。
〈顯宗記〉一文,大家都曉得是神會“定宗旨”時的宣言。但有如胡適所說“禅八股”的氣味很重。所以有足近於空洞而乏力。但〈證道歌〉則不同,他所表現的是明確的思想,正直的口吻。自首至尾,都充滿著力量和氣魄。就是在文學上,亦應該占一位置的。現在我們既然確定他是神會爭正統時精心結構出來的有力作品,那末對於這位大師的思想,便可得到更明確的把握。而且對於這件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亦可以得到更充實的助證。
我們出家人所注重的是“學佛”,而不是“佛學”。對於釋迦的妙理,不是把他當做學問來考據,而是把他當做了生脫死、度已度人的切身方法來實踐。所以這千百年前的一場“是非”,本來沒有什麼閒心來舊事重提的。但是我對於胡適之表揚神會“定宗旨”一事的功績,是忠心表示且佩的。雖亦如穆錢先生一樣,覺其有點“太過渲染”之處。無疑的亦承認他的重要性的存在。這事件是“舊禅法”與“新禅法”的斗爭的一個關鍵。在佛法夕微的今日,把這事尋出一個清楚的輪廓,對於佛徒們脩行用功方面,是不無補益的。同時,對於一般從事佛學史的整理者,亦可貢獻一點芹曝之見。因此,我冒了“言诠”和知解之嫌,提起了我的久已擱置的筆桿來了。我們想明白“北漸南頓”之爭的來源,是先要注目於“舊禅法”和“新禅法”的根本差異之點,和他的歷史上思想上的背景的。我是禅宗的學人,對於參禅的各個階段,曾經得到一些粗淺的閱歷。因此我的看法,和一般學者們的看法,自然不無出入之處。考據方法既非所谙,手邊又沒有多量的參考書籍,只好靠著記憶力和想像力,來作一籠統的敘述。明知空疏之誠,是無法避免的。只要能引起中國思想史的研究者們一點遙遠的想像力,我就心滿意足了。
自從姚秦鸩摩羅什大師和當時一般中印大師們努力的介紹,佛法典籍到中國來,我國思想界使開始了一個新時期,經過不斷的努力和綜合,一直到隋朝的智者大師,一個有系統的思想,和此一思想,雖已成熟,但內容都是復雜的,大小乘扭做一團,儒道釋拚在一起,這是無法,禅法便產生了出來,而且日趨成熟,這是無法否認的。大凡一件東西成熟達到項點的時候,便走腐化的開始的。在此一思想勢力日益擴大,支配了佛法主流,而且日趨萎縮的時期,已有另一個站在對立方面,以嶄新姿態出現的方法在開始了。這就是菩提達磨所傳的簡樸直捷的禅法。這新禅法以反對者的態度出現,無疑的要受舊派的排斥和迫害的,這是時勢之當然。一般考據家為菩提達磨史跡已過於模糊,和紀載上日期之發生問題,便武斷的認為達磨是一位“烏有先生”。抹殺了他的“新禅法”的傳法者的地位,這是不公平的。禅宗思想扣方法。在印度大乘經典中是可找到明確的根據和地位的。我們只看達磨之六次遇毒終致喪生,使可相信他是因為方法之不同,而被舊派所迫害。他的傳法,弟子慧可的斷臂立雪的英勇故事。近時已有人發現另一記載是說他遇了盜賊而被砍斷手臂的。這是被一般佛學史家認為比較可靠的載紀錄,但我以為這位身無長物的苦行僧人,未必為“大王”們所肯垂青的。他的給人砍斷手臂,或者就是反對派之橫加謀害。他的師父既然遇毒六次而喪生,則徒弟被砍一刀,自是極可能而無法避免的事情。後來他得達磨傳法之後,佯狂市井、出入茶坊酒肆,卒為舊派的人以“妖言惑眾”陷之於獄而死。三祖僧、四祖信和五祖弘忍,鑒於先代之歷受迫害,自然是提心吊膽,不敢太露頭角。對於主張漸修的舊禅法,表面上亦不敢公開反對。在弘忍門下的徒弟群中,以神秀為最有學問和德望,他的方法是屬於舊派的系統的,必非弘忍的心傳。我們以為神秀先是舊派中一個有名的人物,後來才到弘忍門下的。他之到來,是否由於舊派之指使,或負有“呂不韋”那樣陰謀的使命,不敢斷言。但顯然的,弘忍對他既不滿意,又不敢有所指摘。不久,他便支配著全部學徒的思想,而且把弘忍緊緊的包圍住了。但弘忍心下是十分明白的,他雖然為免禍之故,不敢反對他們的行為,都一心一意要找一位無黨無派,可以傳受衣缽的、妥當的徒弟。不過這事是要極端謹慎秘密的進行,才免發生事故。所以當那個來自嶺南的不認字,而又異奇絕項智慧的蠻子慧能到來扶持時,他一眼便看中了。這無疑的不是一個奸細,而且具有魄力和革命精神的。他老人家看了心中暗暗歡喜,卻不敢稍露聲色。所以故意叫他做獦獠,給他一件極下賤的工作。而且禁止他,不准到堂上來。一面卻在沒人注意的時候,便去教導他,最後,卒之把衣缽傳給他。如果不是在他老人家周圍都是舊派人的埋伏,他又何必這樣做法呢?他老人家隱忍已經很久了,我們可以想像他的環境的困難和用心之艱苦。在他傳法給慧能的那天晚上,他一定對他說:“徒啊!我們許多代以來,便遭受了迫害和犧牲,你要趕快離開這裡,他們會把你干掉的。你的智慧和魄力都使我毫無遺憾,就是才氣大露,不是明哲保身之道,要趕快逃回嶺南去,那裡舊派氣焰比較薄些。可是,你負了傳續慧命的重大責任,仍須晦跡,支持到年紀大一點、經驗多一點,才出來宏揚我們先代的禅法。千萬記住這話”。
當慧能已經離開之後,弘忍便放心了,於是托病。豈知他的衣缽已傳給人去了,這是故意要給那心懷叵測的陰謀者,一點打擊的。神秀雖然表示淡然,但他的同黨卻不肯放手的。待到他們受那住“法奸”志明和尚哄騙,而大家失望折回之後。便心灰意冷,另圖出路了,弘忍老頭子是勝利了。不久之後,神秀便離開他。捧著他的招牌,到荊南去做宣傳漸法的工作了。
神秀是智識份子,慧能是不識字柴夫,但他們的聰明和手腕,可說是棋逢敵手的。神秀擇定了荊南,這個戰略地點,是頗有眼光的。這地點在當時是交通要塞,經濟的重心。待到基礎己經完成,他又到東京去,略施小技,使把皇帝抓到手裡來。這末一來,一班王公大臣和社會項層的人們,便附帶的圍統到他的身邊來了,所以他便拿到兩京法主的地位,勢力大大擴充了。我們再來看一下砍柴夫的策略罷,他在隱晦了十六年之後,卒於一嗚驚人的在廣州出現了,但他的眼光投注在那廣闊的鄉間和普通的群眾身上。他不願交結官府,借仗勢力,只想樸素而確實的作深入民間的宣傳,使一般善良的老百姓得到法施的實際利益。他連都會的廣州,亦不願居留,而擇定了韶州的曹溪。他和神秀的態度,剛剛相反。神秀應召到東京當國帝,受大臣權貴的摩拜供養,而慧能則奉召而稱病不肯來。這地點亦是一極理想的地位,他是住居江西、湖南、廣東三省交界的,地區進可以取,退可以守的。不但是深入民間,而且可以吸引中原的優秀份子。後來他的高足懷讓和行思,便是在江西之青原,湖南之南岳,宏揚他的禅法,而衍成禅宗的兩大派。神秀因為占據要路,不但是三朝國師,門下更出了三位國師。普寂聲望尤高,他們(依仗)皇帝的力量,權威無比。在表面上好像有掩蓋南宗之勢,但慧能底下明心見性者四十余人,各化一方,潛勢力亦相當雄厚。待到普寂立神秀為六祖,而自稱七祖時,神會便奮身而起來,為南宗爭正統的地位。他知道神秀的漸修法門,明明是舊派的系統,與達磨所傳的新禅法不同,卻想用斧底抽薪的方法,瞞過了世人的耳目。他的門下普寂,甚且自立為正統,這是不可容忍的。如果再容忍下去,則後世對於達磨禅法內容,究竟如何,使無法辨別了。這是關系重大的事件,所以神會雖明知這“北伐急先鋒”的任務是非常艱巨而危險的。但他不惜“批龍鱗履虎尾,殉命忘軀”的干一下。當時他亦看清了北宗養專處優已久,內部日益腐化。而且“漸法”根本就是不健全的、不澈底的。南宗仍有相當的潛勢力,而且名正言順,方法又正確。與其說他爭南宗法統,不如說是要使天下修道者,不攻陷入不澈底的歧途。所以不顧身命與北伐之師,到處開無遮大會,破漸門清淨禅,而立頓門的如來禅。攻擊神秀門下的“師承是傍,法門是漸”(宗密承襲圖中語)。最有名的滑台定雲寺和洛陽等後,皆是有聲有色。當時會下有一個有名的“山東遠”法師用著婉轉的口氣,質問他說:“普寂禅師名字蓋國,天下知聞,眾口共傳為不可思議,如此相非斥,豈不與身命有雠?”神會侃侃地答道:“我自料簡是非,定其宗旨,我今為弘揚大乘,建立正法。令一切眾生知聞,豈惜身命。”卒把北宗擊敗。而有“普寂之門,盈而後虛”。(〈宋僧傳〉中語)的結果。北宗藉皇室力量把他貶逐,但他始終不屈、不抗勵。他不但用口頭宣傳,而且用文字宣傳。〈顯宗記〉和〈證道歌〉,便是這時的宣傳品。《六祖壇經》無疑的,亦是經過他洗染補充,而用來做打擊漸門的有力武箭的。這位大師如果生在現代,是當得起一位宣傳部長之職的。
人們一向把南北宗之爭看做是禅宗的本身一件事,而不知道那是包括整個佛教的新舊派的斗爭的。這段斗爭歷史,如果比起歐州宗教戰爭來,那是一件極微細的事情,但形勢上都有點相像。羅馬天主教新舊派之爭,舊派是和統治勢力結在一起,而新派則是和下層群眾結在一起。可是舊派本身已經腐化,經不起新派的打擊,而自趨崩潰了。神會之“北伐”乃是“明爭”的,但舊派的人卻一向采用陰謀和暗斗,諸如〈達磨入道四行〉。
上堂說法
古人上堂說法皆從自性中發揮吐露出來,說法要透三句提攜學者。今時人說法,冒充明心見性,將古人說的話,拉幾句來求壽、求升官、求發財、求超度。死亡齋主拿錢打上堂齋說法的人,如同神廟裡的禱告司一樣,明眼一見可悲可笑,如是等輩,可為憐憫。
大手印
所謂大手印者,即一切眾生之本心體性與佛平等無別,平等之本性清淨常住,雖忽然不覺而起無明,然其真心體性仍自明淨,縱在六道輪回,終仍不增不減。此妙明淨性之本體,有時稱之為“本覺如來”、“普賢如來”、“本清淨見”等等,名異實同,即此一心,即是根本大手印。舊派有說,以此普賢如來為元始佛,無庸積集資糧,淨除業障,如彼海水,因風掀動而生波浪,若更加以攪動,則更無寧息澄清之時;又如空中雲霧散去,空淨自見,雲霧遮空,空性仍在,毫未減損。若吾人之心本無明淨之體性者,則以任何方便不能淨之,心本具妙明淨體故,斯可以方便,拂去背覺合塵之妄念,而得背塵合覺以成佛也。
元本清淨是佛性。佛性不會起無明,起無明根本是見聞知覺靈性,非佛性,如彼海水因風掀動而生波浪,海水是見聞知覺,波浪是無明,將見聞知覺靈性認為是佛性,根本認錯,修亦無用。
冥谛 出婆羅門教
中國的佛學家古今很多高僧大德,將冥谛認為是佛性,冥谛是非空非有,世間本性起一念生覺,由覺生二十五谛,由二十五谛反歸冥谛本體就是。中國人講的“佛性起無明,斷無明歸佛性”,根本就錯,修行無益。
婆羅門的冥谛就是佛家講的無始無明,生覺就是聞知覺起一念,由一念生八萬四千念,二十五谛寫在下面。
--------------------------------------------------------------------------------
八、 覈辭義
(書中無)
--------------------------------------------------------------------------------
摘錄飲冰室
梁啟超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 壬寅
吾祖國前途有一大問題,曰:“中國群治當以無信仰而獲進乎?抑當以有信仰而獲進乎?”是也。信仰必根於宗教,宗教非文明之極則也。雖然,今日之世界,其去完全文明尚下數十級,於是乎宗教遂為天地間不可少之一物。人亦有言,教有可以代宗教。此語也,吾未敢遽謂然也。即其果然,其在彼教育普及之國,人人皆漸漬熏染,以習慣而成第二之天性,其德信力智力,日趨於平等,如是則雖或缺信仰而猶不為害。今我中國猶非其時也,於是乎信仰問題,終不可以不講。(參觀本報第十九號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
因此一問題,而復生出第二之問題。曰:“中國而必需信仰也,則所信仰者當屬於何宗教乎?”是也。吾提此問,聞者將疑焉。曰:“吾中國固自有孔教在,而何容復商榷為也。”雖然,吾以為孔教者,教育之教也,非宗教之教也。其為教也,主於實行,不主於信仰。故在文明時代之效或稍多,而在野蠻時代之效或反少。亦有心醉西風者流,睹歐美人之以信仰景教而致強也,欲捨而從之以自代,此尤不達體要之言也。無論景教與我民族之感情,枘鑿已久,與因勢利導之義相反背也。又無論彼之有耽耽逐逐者循於其後,數強國利用之以為釣餌,稍不謹而末流之禍將不測也。抑其教義非有甚深微妙,可以涵蓋萬有鼓鑄群生者。吾以疇昔無信仰之國而欲求一新信仰,則亦求之於最高尚者而已,而何必為勢利之為趨也。吾師友多治佛學,吾請言佛學。
一、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又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又曰:“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又曰:“未知生,焉知死。”蓋孔教本有阙疑之一義,言論之間,三致意焉,此實力行教之不二法門也。至如各教者,則皆以起信為第一義。夫知可而信焉可也,不知焉而強信焉,是自欺也。吾嘗見迷信者,叩以微妙最上之理,辄曰是造化主之所知,非吾侪所能及焉。是何異專制君主之法律,不可以與民共見也。佛教不然,佛教之最大綱領,曰“悲智雙修”。自初發心以迄成佛,恆以轉迷成悟為一大事業。其所謂悟者,又非徒知有佛焉,而盲信之之謂也。故其教義雲:“不知佛而自謂信佛,其罪尚過於謗佛者”。何以故,謗佛者,有懷疑心,由疑入信,其信乃真故。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其講義關於哲學學理者十而八九,反覆辨難,弗明弗措,凡以使人積真智求真信而已。淺見者,或以彼微妙之論為不切於群治。試問希臘乃近世歐洲之哲學,其於世界之文明,為有裨乎?為無裨乎?彼哲學家論理之圓滿,猶不及佛說十之一,今歐美學者,方且競采此以資研究矣,而豈我輩所宜诟病也。要之他教之言信仰也,以為教主之智慧,萬非教徒之所能及,故以強信為究竟。佛教之言信仰也,必以為教徒之智慧,必可與教主相平等,故以起信為法門。佛教之所以信而不迷,正坐是也。近儒斯賓塞之言哲學也,區為“可知”與“不可知”之二大部。蓋後孔子阙疑之訓,救景教徇物之弊,而謀宗教與哲學之調和也。若佛教則於不可知之中,而終必求其可知者也。斯氏之言,學界之過渡義也,佛說則學界之究竟義也。
二、佛教之信仰乃兼善而非獨善
凡立教者,必欲以其教易天下。故推教主之意,未有不以兼善為歸者也。至於以此為信仰之一專條者。則莫如佛教。佛說曰:“有一眾生不成佛者,我誓不成佛。”此猶其自言之也。至其教人也,則曰:“惟行菩薩行者得成佛,其修獨覺禅者,永不得成佛。”獨覺者,何以自證自果為滿足者也。學佛者,有二途。其一則由凡夫而直行菩薩行,出菩薩而成佛者也,其他則由凡夫而證阿羅漢果,而證阿那含果,而證斯陀洹果,而證辟支佛果者也。辟支佛果,即獨覺位也,亦謂之聲聞,亦謂之二乘辟支佛與佛相去一間耳。而修聲聞二乘者,證至此已完竟矣。故佛又曰:“吾誓不為二乘聲聞人說法。”佛果何惡於彼而痛絕之甚?蓋以為凡夫與謗佛者,猶可望其有成佛之一日,若彼輩則真自絕於佛性也。所謂菩薩行者,何也?佛說又曰:“己已得度,回向度他,是為佛行;未能自度而先度人,是為菩薩發心。”故初地菩薩之造詣,或比之阿羅漢,阿那含尚下數級焉,而以發心度人之故,即為此後證無上果之基礎。彼菩薩者,皆至今未成佛者也。(其有已成佛而現菩薩身者,則吾不敢知。)何以故?有一眾生未成佛,彼誓不成佛故。夫學佛以成佛為希望之究竟者也,今彼以眾生故,乃並此最大之希望而犧牲之,則其他更何論焉。故捨己救人之大業,惟佛教足以當之矣。雖然,彼非有所矯強而雲然也,彼實見夫眾生性與佛性本同一源,苟眾生迷而曰我獨悟,眾生苦而曰我獨樂,無有是處。譬諸國然,吾既托生此國矣,未有國民愚而我可以獨智;國民危而我可以獨安;國民悴而我可以獨榮者也。知此義者,則雖犧牲藐躬種種之利益,以為國家,其必不辭矣。
三、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厭世
明乎菩薩與獨覺之別,則佛教之非厭世教可知矣。宋儒之謗佛者,動以是為清淨寂滅而已,是與佛之大乘法適成反比例者也。景教者,衍佛之小乘者也。翹然日懸一與人懸絕之天國,以厭世俗,此甯非引進愚民之一要術。然自佛視之,則已墮落二乘聲聞界矣。佛固言天堂也,然所祈向者,非有形之天堂,而無形之天堂。非他界之天堂,而本心之天堂。故其言曰:“不厭生死,不愛涅槃。”又曰:“地獄天堂,皆為淨上”,何以故?菩薩發心當如是故。世界既未至“一切眾生皆成佛”之位置,則安往而得一文明極樂之地。彼迷而愚者,既待救於人,無望能造新世界焉矣。使悟而智者,又復有所歆於他界,而有所厭於侪輩。則進化之責,誰與任之也。故佛弟子有問佛者曰:“誰當下地獄?”。佛曰:“佛當下地獄,不惟下地獄也,且常住地獄,不惟常住也,且常樂地獄,不惟常樂也,且莊嚴地獄。”夫學道而至於莊嚴地獄,則其願力之宏大,其威神之廣達,豈復可思義也。然非常住常樂之,烏克有此。彼歐美數百年前,猶是一地獄世界,而今可已驟進化若彼者,皆賴百數十仁人君子住之、樂之而莊嚴之也。知此義者,小之可以救一國,大之可以度世界矣。
四、佛教之信仰乃無量而非有限
宗教之所以異於哲學者,以其言靈魂也。知靈魂,則其希望長,而無或易召失望以致墮落。雖然,他教之言靈魂,其義不如佛教之完。景教之所揭橥也,曰:“永生天國”,曰:“末日審判。”夫永生猶可言也,謂其所生者在魂,不在形,於本義猶未悖也。至末日審判之義,則謂人之死者,至末日期至,皆從冢中起,而受全知全能者之鞫訊。然則受鞫訊者,仍形耳,而非魂也。藉曰魂也,則此魂與形俱生,與形俱滅,而曾何足貴也。故孔教專衍形者也,則曰:“善不善,報諸子孫。”佛教專衍魂者也,則曰:“善不善,報諸永劫。”其義雖不同。而各圓滿具足者也。惟景教乃介兩者之間,故吾以為景教之言末日,猶本脫埃及時代野蠻宗教之迷見者也。(○埃及人木乃伊術,保全屍殼,必有所為。殆令為將來再生永生地也。又按景教雜形以言魂者甚多,即如所言亞當犯罪,其子孫墮落雲雲,亦其一端也。如耶氏之教,則吾輩之形,雖受於亞當,然其魂則固受於上帝也,亞當一人有罪,何至罰及其數百萬年後之裔孫。此殆猶是積善之家有余慶,不善之家有余殃之義而已。仍屬衍形教,不可謂之衍魂教也。○耶氏言末日審判之義,峭緊嚴悚,於度世法門亦自有獨勝處,未可厚非。特其言魂學之圓滿,故不如佛耳。)夫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故為信仰者,苟不擴其量於此數十寒暑以外,則其所信者終有所撓。浏陽仁學雲:“好生而惡死,可謂大惑不解者矣。蓋於不生不滅夢焉,夢而惑,故明知是義,特不勝其死亡之懼,縮朒而不敢為,方更於人禍之所不及,益以縱肆於惡,而顧景汲汲,而四方蹙蹙,惟取自慰快已爾,天下豈復有可治也。今使靈魂之說明,雖至闇者猶知死後有莫大之事及無窮之苦樂,必不於生前之暫苦暫樂,而生貪著厭離之想。如天堂地獄森列於心目,必不敢欺飾放縱,將日遷善以自兢惕。如身為不死之物,雖殺之亦不死,則成仁取義,必無怛惕於其衷。且此生未及竟者,來生固可以補之,復何所憚而不亹亹。”嗚呼,此“應用佛學”之言也。(西人於學術每分純理與應用兩門。如純理哲學、應用哲學、純理經濟學、應用生計學等是也。浏陽仁學,吾謂可名為應用佛學。)浏陽一生得力在此,吾輩所以崇拜浏陽,步趨浏陽者,亦當在此。若此者,殆合佛教末由。
五、佛教之信仰乃平等而非差別
他教者,率眾生以受治於一尊之下者也。惟佛不然,故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又曰:“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皆如昨夢。”其立教之目的,則在使人人皆與佛平等而已。夫專制政體固使人服從也,立憲政體亦使人服從也。而其順逆相反者,一則以我服從於他,使我由之而不使我知之也。一則以我服從於我,吉凶與我同患也,故他教雖善,終不免為據亂世小康世之教。若佛教則秉三世而通之者也,故信仰他教或有流弊,而佛教決無流弊也。
六、佛教之信仰乃自力而非也力
凡宗教必言禍福。而禍福所自出,恆在他力。若祈禱焉,若禮拜焉,皆修福之最要法門也。佛教未嘗無言他力者,然只以施諸小乘,不以施諸大乘。其通三乘,攝三藏而一貫之者,惟因果之義。此義者,實佛教中大小精粗,無往而不具者也。佛說現在之果,即過去之因;現在之因,即未來之果。既造惡因,而欲今後之無惡果焉,不可得避也。既造善因,而懼後此之無善果焉,亦不必憂也。因果之感召,如發電報者然,在海東者動其電機,長短多寡若干度,則雖隔數千裡外,而海西電機之發露,其長短多寡若干度與之相應,絲毫不容假借。人之熏其業緣於“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者,八識中之第七識也。其義不可得譯,故先輩唯譯音焉,欲知之者,宜讀《楞伽經》及〈成唯識論〉。)也,亦復如是。故學道者必慎於造因,吾所以造者,非他人所能代消也;吾所未造者,非他人所能代勞也。又不徒吾之一身而已,佛說此五濁惡世者,亦由眾生業識熏結而成,眾生所造之惡業,有一部分屬於普通者,有一部分屬於特別者。其屬於普通之部分,則遞相熏積相結而為此器世間。(佛說有所謂器世間,有情世間,一指宇宙。一指眾生也。)其特別之部分,則各各之靈魂,(靈魂本一也,以妄生分別故,故為各各。)自作而自受之。而此兩者自無始以來,又互相熏焉,以遞引於無窮,故學者道(一)當急造切實之善因,以救吾本身之墮落。(二)當急造宏大之善因,以救吾所居之器世間之墮落。何也?苟器世間猶在惡濁,則吾之一身,未有能達淨土者也。所謂有一眾生不成佛,則我不能成佛,是事實也,非虛言也。嘻!知此義者,可以通於治國矣。一國之所以腐敗衰弱,其由來也非一朝一夕,前此之人,莳其惡因,而我輩今日剎其惡果。然我輩今日非可诿咎於前人而以自解免也,我輩今日而亟造善因焉,則其善果或一二年後而收之,或十余年後而收之,或數百年後而收之。造善因者遞續不斷,而吾國遂可以進化而無窮,造惡因者亦然,前此惡因既已蔓茁,而我復灌溉而播殖之,其贻禍將來者,更安有艾也。又不徒一群為然也,一身亦然,吾蒙此社會種種惡業之熏染,受而化之,旋復以熏染社會,我非自洗滌之而與之更始,於此而妄曰吾善吾群、吾度吾群。非大愚而自欺也。故佛之說因果,實天地間,最高尚完滿、博深切明之學說也。近世達爾文、斯賓塞諸賢言進化學者,其公理大例,莫能出此二字之范圍。而彼則言其理,而此則並詳其法。此佛學所以切於人事,征於實用也。夫尋當宗教家之所短者,在導人以依賴根性而已。雖有“天助自助者”一語以為之彌縫,然常橫天助二字於胸中,則其獨立不霸之念,所減殺已不少矣。若佛說者,則父母不能所有增益於其子,怨敵不能有所咒損於其仇。無歆羨,無畔援,無罣礙,無恐怖,獨往獨來,一聽眾生之自擇。中國先哲之言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又曰:“自求多福,在我而已”。此之謂也。特其所言因果相應之理,不如佛說之深切著明耳,佛教洵倜乎遠哉!
以上六者。實鄙人信仰佛教之條件也。噫嘻!佛學廣矣!大矣!深矣!微矣!豈區區末學所能窺其萬一,以佛耳聽之,不知以此為讀佛語耶?抑謗佛語耶?雖然即曰謗佛,吾仍冀可以此為學佛之一法門,吾願造是因,且為此南贍部洲有情眾生造是因。佛力無盡,我願亦無盡。
難者曰:“子言佛教有益於群治,辯矣。印度者,佛教祖國也,今何為至此?”應之曰:“嘻!子何闇於歷史。印度之亡,非亡於佛教,正亡於其不行佛教也。自佛滅度後十世紀,全印度已無一佛跡。而婆羅門之余焰,盡取而奪之。佛教之平等觀念、樂世觀念,悉已摧亡。而舊習之喀私德及苦行生涯,遂已印相終始焉。後更亂以回教,末流遂極於今日。然則印之亡,佛果有罪乎哉?吾子為是言,則彼景教所自出之猶太,今又安在也?夫甯得亦以猶太之亡,為景教優劣之試驗案也。”
康德曰:“吾人畢生之行為,皆我道德上之性質所表見也。故欲知吾性之是否自由,非可徒以軀殼之現象論,而當以本性之道德論。夫道德上之性質,則誰能謂其有絲毫不自由者哉!道德之性質,不生不滅,而非被限被縛於空劫之間者也。無過去、無未來而常現在者也。人各皆憑藉此超越空劫之自由權,以自造其道德之性質。”(案康氏之意謂,拐道德之本原與之軀殼之現象,劃然為二物,而超越空劫之真我,即道德之本原,所由出一切道心由真我自造也。)故我之真我,雖非我之肉眼所能自見,然以道德之理推之,則見其有俨然迥出於現象之上,而立乎其外者,果爾則此真我,必常活潑自由,而非若肉體之常范因於不可避之理明矣。所謂活潑自由者何也?吾欲為善人,欲為惡人,昔由我所自擇。(案此其所以自由。)既已擇定,則肉體乃從其命令,以鑄成善人、惡人之資格。(此其所以不自由。)由是觀之,則吾人之身,所謂自由性與不自由性兩者,同時並存,其理較然易明也。
案佛說有所謂“真如”。真如者,即康德所謂真我,有自由性者也。有所謂“無明”。無明者,即康德所謂現象之我。為不可避之理所束縛,無自由性者也。佛說以為吾人自無始以來,即有真如、無明之兩種子,含於性海識藏之中而互相熏。凡夫以無明熏真如,故迷智為識;學道者,復以真如熏無明,故轉識成智。宋儒欲用此義例以組織中國哲學,故朱子分出義理之性與氣質之性。其注大學雲:“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受眾理而應萬事者也。”(案即佛所謂真如也,康德所謂現象之我也。)但為氣禀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案即佛所謂無明也,康德所謂現象之我也。)然佛說此真如者,一切眾生所公有之體,非一人各有一真如也。而康德謂人皆自有一真我,此其所以為異也。故佛說有一眾生不成佛,則不能成佛,為其體之為一也,此其於普度之義較博深切明。康德謂:“我苟欲為善人,斯為善人。”為其體之自由也,此其於修養之義亦較切實而易入。若朱子之說“明德”,既未能指其為一體之相,是所以不逮佛也。又說此明德者,為氧禀所拘,人欲所蔽。其於自由之真我,其不自由之現象我。界限未能分明,是所以不逮康德也。康德之意,謂真我者,決非他物所能拘、能蔽也。能拘蔽,則是不自由也。
康德之真我,即佛學之無始無明現象,是佛學說的一念無明。啟超錯比為佛性與無明。
論宗教家與哲學家之長短得失 壬寅
天下事理,有得必有失,然所得即寓於所失之中,所失即在於所得之內;天下人物,有長必有短,然長處恆與短處相緣,短處亦與長處相麗。苟徒見其所得焉、所長焉而偏用之,及其缺點之發現,則有不勝其敝者矣。苟徒見其所失焉、所短焉而偏廢之,則去其失、去其短,而所得、所畏亦無由見矣!論學、論事、論人者,皆不可不於此深留意焉。宗教家言與哲學家言,往往相反對者也。吾疇昔論學,最不喜宗教,以其偏於迷信而為真理障也。雖然言窮理則宗教家不如哲學家,言治事則哲學家不如宗教家,此征諸歷史而斑斑者也。歷史上英雄豪傑,能成大業轟轟一世者,大率有宗教思想之人多,而有哲學思想之人少(其兩思想並無之人雖尤多,然僅恃哲學以任者則殆絕也),其在泰西,克林威爾,再造英國者也。其所以犯大天下韪而無所避,歷千萬難而不渝者,宗教思想為之也。女傑貞德,再造法國者也,其人碌碌無他長,而惟以迷信,以熱誠感動國人,而摧其敵,宗教思想為之也。維廉賓,開辟美洲者也。其所以以自由為性命,視軀殼為犧牲者,宗教思想為之也。美國之華盛頓、林肯,皆豪傑而聖賢也,皆富於宗教思想之人也。瑪志尼、加富爾,皆孕育意大利者也。瑪志尼欲建新國,而先倡新宗教。其“少年意大利”,實據宗教之地盤以築造之者也。其所以團結而不渙,忍耐而不渝者,宗教思想為之也。加富爾之治國,首裁抑教權,然敵教會非敵教旨也,其迷信之力亦頗強,故不治產而以國為產,不娶妻而以國為妻,宗教思想為之也。格蘭斯頓,十九世紀英國之傑物也,其迷信之深,殆絕前古。(格公每來復日必往禮拜堂,終身未嘗間斷。又格公嘗與達爾文對談,終日達娓娓語其生物學新理,格公若毫不領略其趣味者然。)其所以能堅持一主義,感動輿論,革新國是者,宗教思想為之也。其在日本。維新前諸人物,如大鹽、中齋、橫井、小楠之流,皆得力於禅學者也。西鄉隆盛,其尤著也。其所以蹈白刃而不悔,前者僕後者繼,宗教思想為之也。其在我國,則近世哲學與宗教兩者,皆銷沉極焉。然若康南海,若譚浏陽,皆有得於佛學之人也。兩先生之哲拳,固未嘗不戛戛獨立,淵淵入微。至其所以能震撼宇宙,喚起全社會之風潮,則不恃哲學,而仍恃宗教思想之為之也。若是乎宗教思想之力,果如此其偉大而雄厚也。
哲學亦有兩大派,曰唯物派,曰唯心派。唯物派只能造出學問,唯心派時亦能造出人物。故拿破侖、俾士麥士,昔笃好斯賓挪沙之書,受其感化者不少焉。而俄羅斯虛無黨人,亦崇拜黑智兒學說,等於日用飲食,夫斯黑二子之書,皆未嘗言政治、言事功也,而其感染人若此,蓋唯心哲學,亦殆近於宗教矣!吾昔讀歐洲史,見其爭自由而流血者,前後相接,數百年如一日,而其人物類皆出於宗教迷信。竊疑非以迷信之力,不能奪人生死之念,及考俄國虛無黨歷史,其人不信耶稣教者十而八九。(其首領女傑蘇菲亞臨刑時,教士持十字架為之辯禱,蓋景教國國俗通例也。蘇菲亞斥退之曰:吾不信耶稣,毋以此相聒雲雲。他多類是。)而何以能甘鼎镬如饴,無罣礙無恐怖若此?吾深求其故,而知彼有唯心派哲學以代之也。唯心哲學,亦宗教之類也,吾國之王學唯心派也。苟學此而有得者,則其人必發強剛毅,而任事必加勇猛,觀明末儒者之風節可見也。本朝二百余年,斯學銷沈,而其支流超渡東海,遂成日本雄新之治。是心學之為用也。心學者,實宗教最上乘也。
夫宗教思想何以宜於治事,而哲學思想何以不宜?(比指狹義之哲學,即唯心派以外之哲學也),吾深思之,得五因焉。
一曰:無宗教思想則無統一
今百世界眾生,根器薄弱,未能有一切成佛之資格,未能達群龍旡首之地位。故必賴有一物焉從而統一之,然後不至隨意競爭。轶出范圍之外,散漫而無所團結,統一之具不一。而宗教其最要者也,故人人自由之中,而有一無形之物而位於其上者,使其精神結集於一團,其遇有不可降之客氣也,則此物足以降之;其遇有不可制之私欲也,則此物可以制之;其遇有不可平之黨爭也,則此物可以平之。若此者,莫善於宗教,宗教精神,一軍隊精神也。故在愈野蠻之國,則其所以統一民志者,愈不得不惟宗教是賴。使今日世界而已達文明極點也,則人人有自治力,誠無待於宗教,而無如今猶非其時也。故曰:無宗教思想則無統一。
二曰:無宗教思想則無希望
希望者,人道之糧也。人莫不有兩境界,一曰現在界,二曰未來界。現在界屬於實事,未來界屬於希望。人必常有一希望焉,懸諸心目中,然後能發動其勇氣而驅策之,以任一切之事。雖然,有一物焉,常與希望相緣,而最為希望之蠹者,曰“失望”。當希望時,其氣勝數倍者,至失望時,其氣沮亦數倍,故有形之希望,希望中之頗危險者也。若宗教則無形之希望也,此七尺之軀殼,此數十寒暑之生涯,至區區眇小不足道也。吾有靈魂焉,吾之大事業,在彼不在此,故苦我者一時,而樂我者永劫。苦我者幼體,而樂我者法身。得此希望,則有安身立命之地。無論受何挫折,遇何煩惱,皆不至消沮,而其進益厲。苟不爾者,則一失意而頹然喪矣。故曰:無宗教思想則無希望。
三曰:無宗教思想則無解脫
人之所以不能成大業者,大率由為外境界之所束縛也。聲焉,色焉,貨利焉,妻拏焉,名譽焉,在在皆可沾戀。一有沾戀,則每遇一事之來也,雖認為責任之所不容诿,而於彼乎於此乎一一計度之,而曰如此,且不利於吾名譽,則任事之心減三四焉矣;而曰如此,且不利於吾聲家,則任事之心減六七焉矣;而曰如此,且不利於吾性命,則任事之心減八九焉矣。此所以知非艱,而行惟艱也。宗教者,導人以解脫者也,此器世間者,業障之所成耳,此頑軀殼者,四大之所合耳。身且非我有,而身外之種種幻象,更何留戀焉!得此法門,則自在游行,無罣無礙,捨身救世,直行所無事矣。而不然者,雖日日強節之,而臨事不能收其效也,故曰:無宗教思想則無解脫。
四曰:無宗教思想則無忌憚
孔子曰:“小人而無忌憚也。”人至於無忌憚,而小人之量極矣。今世所謂識時俊傑者,口中摭拾一二新學名詞,遂吐棄古來相傳一切道德,謂為不足輕重,而於近哲所謂新道德者,亦未嘗窺見其一指趾。自謂盡公德,吾亦未見其公德之有可表見,而私德則早已蔑棄矣。聞禮運大同之義,他無所得,而先已不親其親;讀邊沁功利之書,他無所思,而惟知自樂其樂;受斯密原富之編,不以之增公益,而以之殖私財;睹達文物競之論,不以之團結體,而以之生內爭;耳洛克康德意欲自由之論,則相率於踰閒蕩檢,而回我天賦本權;睹加富爾俾士麥外交應敵之策,則相競於機械詭詐,而曰我辦事手段。若此者,皆所謂無忌憚者也。夫西國此等學說盛行,而無流弊者,何也?有謹嚴迂腐之宗教以劑之也。秦西教義雖甚淺薄,然以末百審判天國在迩等論,日日相聒,能使一社會中,中下之人物,各有所攝,而不敢決破藩籬。(若上智則能直受高義,不至有流弊。)雖然此等教旨,與格致學理不相容,殆不可以久立,至如我佛業報之說,謂今之所造,即後之所承。一因一果之間,其應如響,其印如符。絲毫不能假借,此則無論據何學理,而決不能破之者也。苟有此思想,其又安敢放恣暴棄,造惡業於今日而收惡果於明日耶?孔子曰:“狷者有所不為。”又曰:“克已復禮為仁。”凡諸教門,無論大小,莫不有戎。戎也者,進民德之一最大法門也。吾見日本近三十年來,民智大進,而民德反下,其所以雖受西人之學而效不及彼者,其故可深長思矣。故曰:無宗教思想者無忌憚。
五曰:無宗教思想則無魄力
甚矣!人性之薄弱也。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若是者比比然矣。”故佛之說教也,曰“大雄”、曰“大無畏”、曰“奮迅”、曰“勇猛”、曰“威力”。括此數義而取象於師子。夫人之功以有畏者,何也?畏莫大於生死,有宗教思想者,則知其所謂生無所謂死。死者死吾體魄中之鐵若余金類木類炭小粉糖盬水若余雜質氣質而已。而吾自有不欲存者,曰靈魂。既常有不死者存,則死吾奚畏。死且不畏,余更何有?故真有得於大宗、教良宗教之思想者,未有不震動奮勵而雄強剛猛者也。若哲學家不然,其用算學也極精,其用名學也極精,目前利害,剖析毫厘。夫夫下安有純利而無害之事,千鈞之機,閣必一沙,則不能動焉。哲畢家往往持此說,三思四思五六思,而天下無一可辦之事矣。故曰:無宗教思想則無魄力。
要而論之,哲學貴疑,宗教貴信。信有正信、有迷信。勿論其正也、迷也,苟既信矣,則必至誠,至誠則能任重,能致遠,能感人,能動物。故尋常人所以能為一鄉一邑之善士者,常賴宗教。夫人所以能為驚天動地之事業者,亦常賴宗教。抑人之至誠,非必待宗教而始有也。然往往持宗教而始動,且得宗教思想而益增其力,宗教其顧可蔑乎?記曰: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為有宗教思想者言也,又曰不誠,未有能動者也。為無宗教思想者言也。
曰:“然則宗教長而哲學短,宗教得而哲學失乎?”曰:“又不然,宗教家言,所以立身也,所以治事也,而非所以講學。何以故?宗教與迷信常相為緣故。一有迷信,則真理必掩於半面,迷信相續,則人智遂不可得進,世運遂不可得進,故言學術者,不得不與迷信為敵,敵迷信則不得不並其所緣之宗教而敵之。故一國之中,不可無信仰宗教之人,亦不可無摧毀宗教之人。生計學公例。功愈分而治愈進焉。不必以操術之殊而相非也。雖然,摧壞宗教之迷信可也。摧壞宗教之道德不可也。道德者天下之公,而非一教門之所能專有也。苟摧壞道德矣,則無忌憚之小人,固非宗教,而又豈足以自附於哲學之林哉!”
曰:“天下之宗教多矣,吾誰適從?”曰:“宗教家言,皆應於眾生根器而說法也,故時時不同,地地不同,一時一地,亦復人人不同。吾聞某教之言而生感者,則吾應以某教而得度也。故今日文明國最重信教自由,吾烏敢而限之。且吾今之言,言宗教也,非言宗教學也。若言宗教學,則固有優劣高下之可言。今以之立身,以之治事,則不視其教之優劣高下何如,而視其至誠所感所寄之程度何如。雖劣下如袁了凡之宗教,有時亦能產人物。他無論也,若夫以宗教學言,則橫盡虛空,豎盡來劫。取一切眾生而度盡之者。佛其至矣!佛其至矣!”
凡迷信宗教者必至誠,而至誠不必盡出於迷信宗教。至誠之發,有誠於善者,亦有誠於惡者。但使既誠矣,則無論於善於惡,而其力量過於尋常人數倍。至誠與發狂二者之界線,相去一杪黍耳。故其舉動之奇警也。猛烈也,堅忍也,銳入也。常有為他人之所不能喻者。以為彼何苦如是,其至誠之惡焉者,如至誠於色而為情死,至誠於貨而攫市金。其善焉者,如至誠於孝而割股,如至誠於忠而漆身。至誠於國,至誠於道而流血成仁。若此者皆不誠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者也。故天地間有一無二之人物,天地間可一不可再之事業,罔不出於至誠,知此善者可以論宗教矣。
本文依依大乘精捨印經會〈民國七十三年五月〉《月溪法師語錄》版本登錄、修正部份標點,並校核。歡迎引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