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菩薩心德行已增長
過去有一個沙彌,與他的師父外出,在半途中,看見田裡的農夫插秧,汗流浃背;午飯的時間過了,尚未休息。於是悲愍之心,油然而生,不禁想到:烈日當頭,農夫們為了生活,尚要努力,實在太辛苦了。歎了口氣,走了幾步,繼而聯想:世間芸芸眾生,不但為了生活,更為了名利,奔波勞累!若能使他們懂得佛法,得到法益,除必需的生活之外,就不會為那些虛名幻象所迷惑了!一念悲心生起,乃發誓願精進修持,充實自己,廣學多聞,將為度眾生而努力。
沙彌的師父,是一位修行證果的阿羅漢,有他心通,知道徒弟一念悲心,生起廣大宏願,感到非常高興,認為年紀輕輕的,難得有此發心。於是令徒弟走到前面,自己背著包袱,隨後而行。
沒有多久,沙彌又想:行菩薩道,須多生累劫,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實在太艱難了,恐自己不勝負荷,還是清淨自修吧!一時退失菩薩心,頓使心中的重擔,好像減輕了許多。師父又知道了,便叫徒弟背著包袱,隨師而行。
走了一段山徑,沙彌忽而想到:菩薩道雖難行,但佛果必由行菩薩道而成,仍須在艱難困苦中勉勵去做才對呀!其師又知道了,再令徒弟走在前面,自己接過包袱,走到後面。
如此或前或後,或後或前,使沙彌感到莫名其妙!乃請示師父,何以再三前後調換而行呢?師說:「你因發菩薩心,德行超於小乘行者,又退失菩薩心,頓成凡夫僧,低於羅漢,所以便教你隨後而行。」
經上說:「供養千個凡夫僧,不如供養一阿羅漢;供養千阿羅漢,不如供養一菩薩僧。」因凡夫僧,未了生死,形同常人,不如羅漢解脫自在,若眾生供養,可植清淨福田;但羅漢不度眾生,德智不如菩薩;菩薩自覺覺他,廣修大行,若眾生植福,能生淨妙功德,福德無量。
故知一念發菩薩度生救世之心,福慧增長,勝於小乘羅漢。若能持之以恆,智慧花開,必然圓成佛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