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性廣法師:自知自作證 禅七開示錄(十五)――第七日 大堂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自知自作證

禅七開示錄(十五)――第七日 大堂開示

開  示:性廣法師

紀錄整理:李素卿

時  間:2006.7.29晚間

地  點:佛教弘誓學院禅堂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晚安!

       今天還愉快嗎?

       我們一再強調,小參時只需問與當前實修有關的問題,不要思前慮後,問一些過去發生的,假設未來的情況,這不但浪費時間,也容易使心意渙散,可惜很多學員無法停止這種打閒岔的習慣!

       禅修已近尾聲,還有一天就要出堂了,最近小參時,同學常問的一個題外問題是:「回去以後要怎麼辦呢?」我總是會打趣的說:「以前不認識我們,沒有參加過禅修之前,從來也不曾擔心自己未來該怎麼辦,現在才參加幾天的禅修,怎麼就擔心起來了呢?」請大家放心,既然禅修還沒有結束,當然不必去擔心它,但完整的禅修課程,是必定要交待這個部份的,到了出堂日,自然會說明,否則怕你們回去以後「不會過日子」呢!現在請大家還是專心地做自己的禅修功課為要。

密集禅修

        禅修的形式,大略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密集禅修」,二是「日常行持」。

       「密集禅修」是選定一段固定的時間,規劃一個特別的空間,在完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一意專心禅修。它的優點是因為能夠密集、持續、不間斷的用功,所以定慧能力能快速的進步和明顯的增強,其所產生的成果真能以「無量的法喜」與「無邊的贊歎」來形容。

       但是這需要有多方的助緣與護持,才能成就如此殊勝的修行福緣。只有禅修者在主觀意願上排除萬緣並不夠,還要外在人事能隨喜護持與配合,否則很容易產生怨憎與阻礙。還有,在環境上,需要有安靜、獨立、不受干擾的空間;而飲食的供給,環境的打理等等日常所需,在在都需要眾人的護持與協助。尤其是幾十人、上百人的結期密集禅修,其所需要的場地、動用的人力與飲食、臥具、湯藥等物資的提供與補給,都相當可觀。尤其重要的是,禅修需要有善知識的指引,否則大家縱然有濃厚的修行意願,有良好的環境、外護與物資,也會有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的遺憾。所以我們常說「密集禅修」實在是一種「高度消耗人力、物力資源」,需要有大福德才能成就的活動。

       經過了幾天的「密集禅修」,大家的正念力與覺觀力都很快的增長起來,也體會到許多增上的殊勝境界;也希望禅七結束後能如此持續的進步,這才會急切地想要知道以後如何保任定慧力,也才會擔心出堂以後,禅修應該如何持續。

       在這段期間,我們禅坐的時間長,功課的安排綿密,所有飲食、清潔等作務,全部有人護持,還有老師陪著大家用功,按照進度給功課,適時的提醒與鼓勵,安排小參解答疑難。大家在這麼好的修行環境中,萬緣放下,一支香坐過一支香,進步是理所當然的事呀!

       「密集禅修」所增進的定慧能力,的確是日常行持中間斷、分散的禅坐所萬分比不上的地方;但問題是,我們不可能永遠都在禅堂中過活啊!所以,我們曾說:禅堂中的生活是「不自然」的,是不永久的。禅修者如果心情調適不過來,或不願接受現實的生活,可能就會對日常生活產生排斥與厭煩的不正確心態了。

       不過,或許有人會想:「如果過出家生活,那不就可以諸事不管,一直禅修了嗎?」這也是見樹不見林的看法。做為一個出家的修道者,初出家時,不可能在沒有任何戒德、正見與福緣的基礎上,全心投入禅修的。等到三學的基本知見具足,也最好能在大眾中共學,分擔僧事。在《阿含經》中,佛陀與聖弟子們從清晨開始,要去托缽,要入聚落讓眾生與三寶結緣,要為人們說法,除了雨季的三月安居期間,一天中的禅修時間也不會比我們現在禅七排定的時間多呀!所以要獲得秉除萬緣、專意禅修的因緣,是很殊勝、很難得,也是不可多求的。

       我們也曾說:「禅修中心」就是以禅修為中心,禅修者除了會禅修,什麼也不必學,所以除了禅修,就什麼也不會。因此,身心雖然寧靜、輕安,在定慧上也能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對於最基本的人際應對的禮節,對於平常事務的運作方法,明面上是允許我們不管不顧,但認真想來,也可能是無文無禮,一竅不通的。怎麼說呢?以最切近的禅修環境為例,別說采購、煮飯、灑掃庭除,就說最簡單的應對進退好了,在禅堂中,為了保護同學們的道業,讓大家在短時間內培養出敏銳明達的定慧力,所以要求大家禁語、不要互相打招呼、不要有目光的接觸等等共修規約。事實上,如果能夠認真貫徹這些規矩,就會發現,不必打招呼,與人不必交談,實在是天底下最大享受;因為不用去照顧他人的感覺,也不必時時注意有沒有不經意地疏忽了周遭的人。從人際互動如天羅地網的日常生活中超脫出來,感覺獨自一人挺立在天地間的感覺,真是最大的自由,天大的享受。

       在未禅修之前,我們的心念很散亂,平常跟人打招呼,互動交談,常常是心不在焉,習慣性、制約式的做過就算了,因此不能體會打招呼是一件需要用心念認真面對的事情。一經過禅修,有了專注的訓練與能力,就會覺察到:心念的進與出,轉向與覺察,是需要全副心神投入、參與的過程;其中,語句、口氣、姿態、心情都要因應不同的對象而有適切並恰如其份的表現。禅修能讓我們的心意專注,覺察力敏銳,但是,人世間的禮節與事務,仍然需要另花時間去學習與面對,不要認為有了定慧力就足夠了,或其它一切自然具足,這是對禅修懷著錯誤心態才會有的無知想法。

日常行持

       禅修,是為了面對生活而做的訓練與准備,讓自己因為有禅定的專注力與觀慧的覺察力,就不會像一般人一樣,隨五欲之外境而奔逐,被內心之煩惱所淹沒,渾噩過日,苦不堪言;因為有定慧的任持力,而過著清明醒覺,有智慧、有意義的生活。禅修,最終的目的是回到日常生活中,過比一般人品質更好的生活。所以,「密集禅修」的時間無論是七天、十天,一年還是三年,與一生的歲月比起來,都是短暫的。「密集禅修」是為了日常生活而做准備的,請大家記住這個觀念。

       所謂的「日常行持」,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它的所緣不是安般念,不是身體的四界,而是日常中所必需去完成的事務;它的姿式也不偏重於坐姿,而要視情境的需要而或行或止;它的目的也不局限在己身的得定得慧,而或是以完成作務為主,或是以助人利世為要。修行者的舉止,在表象上與一般人過生活沒有兩樣,但之所以與隨眾起倒,隨波逐流的凡夫生活區隔開來,而能稱為是「修行」,主要是動機、態度、目標與心念上的差異。在動機上,或以出離心,或發菩提心;在態度上,誠正笃實,清淨有德;在目標上,或求出世得解脫,或心懷慈愍,利樂有情;在心念上,或專意於觀察自身苦,斷生死相續流,或是愍念眾生苦,願助得解脫。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的,生活中的一切作務,都成為練心的功課,助道的因緣,而一以誠敬之心,認真面對每一件應做之事務;如此存心,生活就是修行,修行能否有大進展,就端看我們如何在生活中顯身手。

       明天大家就要出堂了,為了讓你們慢慢習慣面對人群,恢復正常生活,我們昨天和今天的最後一支香,教導大家修習慈悲觀的方法,在午齋的時候,也開始提醒你們慢慢將心念的所緣轉向他人,祝福眾生。這些方法與提醒無非是要訓練你們的心念能夠覺察轉進與轉出的要領,以應用於出堂後的生活,以免因為禅修太專心,而疏忽了日常生活中的應有的禮節舉止與人情事理。

       有關於這部份的細節,明天出堂日的早上,會做比較詳盡的說明,現在還是以禅修要領的講解為主,希望各位離開禅堂獨自一人用功,無人可以小參時,可以利用這些原理、原則來保護自己,增長道業。

定與慧的不同特性

禅定:心一境性

       在這個禅修課程中,教導大家依安般念來修定,讓同學們體會什麼叫做「心一境性」,即「心意漸漸平等持心而趨於一境」,「只有一個所緣,沒有其他所緣」的「禅定」的特性。我們再依四界分別觀來修慧,讓大家向內觀察自己的色身,就像在一堆豆子裡面挑選不同顏色的豆子一樣,把硬、粗、重、軟、滑、輕、推動、支撐、流動、粘結、冷、熱等四大十二相逐一辨識、挑選出來,以此體會什麼叫做「簡擇為性」的「觀慧」的特性。

       定的特性是對所緣了了分明,但這是「不分別」的了知與分明,它與慧「知分別」的了知、分明,是不一樣的。所謂「不分別」、「無分別」的了知,以修安般念為例,就是不去了知、分別息的長與短,冷與熱,出與入等等息的特性。不過,這對初學者並不容易,剛開始是所緣模糊一片,好一點的是長短、冷熱、入出通通都知道;但只要耐心持之以恆的練習,假以時日,鼻息的所緣就會變得越來越單純、明淨、穩定,最後心念臻於一境。

觀慧:簡擇為性

       至於修學「四界分別觀」,主要是讓大家了解「慧」的特性,也就是「揀擇為性」。觀慧的分別與揀擇,是遠離貪瞋癡,對所緣境做自相──特性的分別與揀擇。以「四界分別觀」為例,是分別、簡擇它的自相──四界十二相的特質,進而再觀照它的共相──無常、空、無我相的特質。不要聽到「分別」、「簡擇」就以為是不好的,也不要混淆了定的「無分別」,以為就是般若的「無分別智」。觀慧的「分別」,是遠離貪瞋癡煩惱,對一一法做純淨無染的觀照,故是「無自性分別」的智慧分別──分別法的自相、共相是緣生無自性,而達到破我執的聖境。一般以為的「分別」,是懷藏愛憎心,就著個人私欲所做的分別與排斥,所以才會對佛法觀慧中,清淨無染的分別慧不能了知,而常以禅定的無分別──對境界的不知分別,認為就是智慧,這樣的錯知與邪見,是不能得到真正智慧與禅修利益的。

佛法修學的重心在觀慧

       學會觀察四大之後,我們便能領悟到,原來我們一直以為牢不可破的獨立、完整色身,只不過是一堆色聚,不斷地在那裡生滅而已。就像一艘木造的船一樣,每隔三年維修一次,就得抽換三分之一的木材,經過八、九年後,所有的木材都換過了,請問大家:此時,這艘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有情的色身也是如此,只是我們從來不去觀察,這一堆又一堆的細胞,從小到大,不知已經生滅過多少次,換了幾回了,還一直妄執有一個常存不變的色身──「我」存在。「我執、我見」是生死的根本,非常強固,因此必須透過四大的觀察,慢慢了解色身的實相,破除對「色身是我」的執著。但是,眾生除了執著色身,最嚴重的,也是生死根本的,是執著精神、心理作用──心是我。在佛陀所教導的「四念處」觀法中,就是從粗顯至細微,依次觀察,破除身──「色」是我,受、心、法──「名」是我的妄執,依此正確的觀察與修持,才能真正達到破我執,斷生死相續之流的解脫境界,這才是佛法不共世間的般若之學。

       回到現在的禅修進度。請問大家,我們是硬嗎?是軟嗎?……單獨拆開來好像不是。那好吧!把十二相加起來,這就是「我」嗎?也不是!因為如果我們沒有能緣慮,能覺知色法的心──精神作用,則縱然有色法存在,我們依然無法覺知它的種種相狀與是否存在的事實;而且,「我」的范圍、內容與概念,也一直在擴大、縮小、變化之中,只是我們張著眼睛都在說瞎話,不肯「如實觀察」,所以也就不能照見「諸法實相」──一切法都是依緣而生,不能獨存,都在變異,都無自性;是無常,是緣生,是無我。

       所以,修學觀察「四大」的目的即在於:用我們的慧觀力,不存任何成見與預設地,直接去觀察那個向來自以為常存、永恆、不變的所謂「獨立的實體」,看看它的真相──實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雖然你們現在的觀察力還很粗淺,但是只要能有修行的正見,能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邁向解脫之道才有希望。

如實觀察,見法實相

       接著提醒大家修學觀慧的重點,即:不存預想,如實觀察。

       你們在觀察身體姿式和色身覺受的變化時,也許能粗略領會無常的況味,但是這種體會多半還停留在概念思維的階段,距離如實知見諸法剎生即滅,無有自性的般若無我觀照,還有一段很遠的距離。

       當你們觀察四大十二相時,會經驗到越觀察就越清楚,覺受也越強烈,但是一轉移目標,原來部位的相就消失了。因此,有同學就會問:「那我要觀察到什麼時候,何種程度,它才會是『真』的?」你們能警覺到這句話後面有預設的立場嗎?以火大為例,他的意思是說:「我要觀察到攝氏幾度,才是『名符其實』,『真的』火大?」我總是這樣回答:「那你就自己去看啊!用自己的經驗去印證什麼是『真』的呀!」其實沒有所謂真與假,若說心色相資所起的一切都是因緣生法,則一切皆是「假」──「假名」稱說的無常、變異法;若說身心交感的一切經驗,都是觀察者的自身體驗,則一切皆是「真」──「真實」是自己的親身經驗。如果執著有真有假,想要去妄存真,那都還是自性見的我執在做怪!

       在未修行之前,我們也許會爭辯幾度到幾度是假的,到了幾度以上──「三昧真火」才是真的。然而,等到我們開始開發正觀力,得如實知見後,就會發現,實際的情況竟然是:心想作觀,相就現,不想作觀,相就消失;越觀越清楚,相所呈顯的力道愈強;而越分心就越模糊,它的現象是依於心與色的交感而相應、生滅而已。盡管如此,也許你們還會辯說:「可是,當我已經移動觀察部位的時候,原先那個部位的覺受還在。」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覺受強而念力弱,不能覺知自己的心念已經被境相覺受所牽引而移來移去的緣故呀!事實上,已經有同學用他的經驗來印證我們所說的。他來小參時會說:「師父!真的哪!有觀察就有覺受,沒有觀察就沒有感覺欸!」我回答說:「事實就是如此呀!不然你想是怎麼樣呢?」接著,他又問:「它(相)不是一直都在嗎?」我們會反問:「一直都在?你自己去檢察『一直都在』的念頭看看,看這是想來的,還是觀來的?」其實,「一直都在」是一種顛倒,遠離實相的想象,如果不存任何預想而能直接觀察,如實觀察,則絕對不會觀察到一個「一直」,也觀察不到一個「一直都」,也決不會沒有觀察還能「知道」它的「存在」!這很有趣,也很實際,請同學不要再心存任何幻想與成見,好好培養定慧力,開發智慧,以照見諸法實相!

突破概念思維的觀察

       另一個修學觀慧的要領是:突破概念思維。

       我們平常的心念粗糙而散動,所有見聞覺知的內容都已染上我執、我愛、我慢的錯見。比如覺知身體時,通常會有「(我的)頭」、「(我的)脖子」與「(我的)胸部」等等概念出現。但是,現在有些同學已經慢慢觀察出端倪,在禅觀中經驗到沒有頭部、頸部、胸部等概念,只有四大十二相的觀慧經驗。由此可見,我們向來是生活在顛倒妄想中,才會有我見、常見與斷見。由於你們現在的念力、觀慧力已經漸漸增長,不再以想象去擬想,而能以正觀力觀察到對象的自相。因此,希望你們可以用實修經驗來告訴我:沒有身體,只有相──法的存在。

    「如實正觀諸法的即生即滅」,請大家用實修的經驗來印證佛陀所說法的真實不虛;觀慧的體證要遠離想象,要能超越概念思維的初階層次,更不可以把它當成一句口號來念。不是修安般念時,覺知到「我的」「鼻息」的長短,然後告訴自己:息是無常;不是修四界分別觀時,覺知到「我的」「頭部」的熱在變化,然後告訴自己:熱是無常。能夠破除我執的「無常、無我觀門」,要觀察到色法、心法的即生即滅。勉強用語言來說,是觀察者能徹見法的因緣合和合,即生即滅,它迅速到沒有辦法在任何一個心法或色法之中確定一個「恆常」的對象,安立一個「我」的所屬;它獨立到無法牽連到任何一個心法或色法彼此是「恆常」的安住,安立一個是「我」的所屬。這時,會體證到「無常」的逼迫性,有些聖者在修道過程中,當深觀到法的剎那無常時,是如此深切地體證到無常的逼迫性,他無法停歇在任何一個點上,也就證得了「無我」的境界,如此對無常、無我法的真實體證,才是佛法不共世間的觀慧和得以解脫生死的關鍵。

       再次提醒:「定」就是「心一境性」,心不分別。因此,以後無論碰到什麼法門,也不管它的所緣是什麼,只要它強調是「一心不亂」,「只有一個所緣,沒有其他」,就可以判斷它最多只是修定而已。

       至於「觀慧」,大家不要光是背誦,然後告訴我說是:「簡擇為性」。應該學習觀察,不存預想,直接地觀察;應該留意不要與修禅定混淆了,只是了了分明,無分別地了知所緣,這是禅定;而是要通透、全然地觀察、簡擇到所緣境的所有自相的內容與共相的特質,這才是觀慧之學。

       《阿含經》中有一段解釋諸法緣起無自性的名言,即:「如實正觀世間集者,不起無(斷)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不起有(常)見。」這是如實正觀諸法實相後的智慧語。在禅修中,我們的慧力正待進一步的培養與開發,但是只要能依著正確的方法觀察,還是可以透過實修的經驗,體證經典中般若智慧的深刻意涵。在初步階段,色法的密集相要越觀察越清楚,當觀察時,相就明了呈現,不觀察時相就隱沒滅去;諸法即生即滅的實相,一切歷歷在目,了然真實地呈現。此時,觀察者無法將意念安住在法相上的某一個固定、不變的點上,因為一切都在即生即滅的迅速變化中。又如《金剛經》中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住是安住,有定住而不動的意思;「無住」,是一切法都無住處──無安定,無固定不變的狀態。無住,切莫誤以為修行到什麼都不知道,不明白,無知無識的失心狀態。當觀察者能深刻而細微地見到諸法迅速生滅的逼迫性,就能體證心念無法安住、停留在一個不變異、不生滅的,定住不動的處所上──無住。

      同學在現階段,要做到在觀察時能夠破除對概念思維的執著,只有四大十二相,沒有「頭」、「腹」、「胸」等部位等的概念思維。

小結

       在修行的過程中,定與慧,止與觀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以不共世間的慧學為主,則禅定就是扮演輔助的角色,定力培養得越強,觀慧力就越得以開發。現階段觀察四大十二相時,大部份的同學苦惱自己觀察不到,或是觀得模模糊糊,所以有時也會癡心希望等到慧觀力夠了再來觀察。小參時遇到這樣的同學,我們都會勸他:「你現在就是在培養定力呀!觀四大,對於定慧力皆弱的初學者,在得到欲界的未到地定之前,同時可以培育定力與慧力;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從觀不到,到觀得有點模糊,終至於觀得清楚。如果要回家等定力成就再來觀,那是空想,空想是不能獲得定力的,只有耐心,持續不斷精進的用功,成就的那一刻自然會來臨。」所以,現在雖然困難了一點,但是回想看看,和剛入堂或前幾天的情況相比,你們現在不是已經進步很多,甚至看得更清楚了嗎!

       總之,對於定與慧的實修體驗,同學們雖然是淺嘗即止,但相信大家現在應該有能力分辨二者的差別了。須知,定與慧如鳥之雙翼,無定不足以發慧,孤定亦無法成就證慧,二者必須均衡發展,相輔相成,也就是必需定慧等持,止觀雙運,才能現證無漏解脫慧。

衡量定慧的客觀判准

       有些同學常會跑來要我驗證他們的禅定或觀慧到了甚麼程度?有沒有進步?急急切切地說了一大堆,話語中充滿了主觀感覺與形容語匯;比如:我覺得、我感覺、我以為、我認為……;比如:感覺輕飄飄、空靈靈、無負擔、很快樂、……;又比如常會描述所看到的影相內容與發生過程。其實這樣的陳述方式,是無法斷定甚麼的。所以,這裡要談一談禅修進境中,有關於境界的客觀判准方法。

       我們先舉一個例子,比如:一個有能力到達色界四禅定的人,有一次從四禅退到二禅,並從二禅出定。若問他剛才的禅境好不好?他心裡衡量了四禅捨念一心比二禅離欲生定的覺受要更輕安時,一定會說:「(二禅)不太好,太粗糙了,有一點不舒服!」但是,對一個從未曾入禅的人,當他第一次證入初禅,感受到離欲所生的喜樂時,問他覺得如何?他一定會說:「太純淨,太美妙了,這是一個難以言喻的輕安殊勝境界!」遇到這兩種情況,對沒有修證經驗或沒有定慧正見的人,一般會直接比較兩個人所用的「形容語匯」,然後判定後者的境界高於前者,但事實卻正好相反!自由心證或各說各話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何況更糟的是那些自欺欺人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有沒有什麼正確的好方法來判斷呢?

       衡量定慧進境,當然需要有客觀而普遍的衡量判准。所謂「客觀」就是適用於所有人的衡量數值,所謂「普遍」就是通行於所有法門的確認判准。其實佛法中對於修證境界所提出的客觀而普遍的判准內容,具有超越自身教門而能遍及其它的優越性,這是一個很大的討論課題,但限於時間與實修的情境,我們不能在此多說明,大家如果有興趣對禅修做學理的論析,可以留待專以思維、分析、論究為主的義學課程中進行,在此只針對定慧實修的需要,說明佛法禅觀進境中客觀、普遍的判准。

一、基本原則:不忘失所緣

       之所以稱為「基本原則」,乃因為無論修定與修慧,在整個過程中,都以「不忘失所緣」做為判定當時是否專心的憑借,所以它是禅觀修行中,貫徹前後的的基本原則。

       進一步說明:無論修定或修觀,要先能一心緣慮於所緣境,也就是得一心──心一境,如此才能產生定力;當修觀慧時,其所緣是法的自相或共相,都需要對境界任持而不散失。所以,禅修首先要記住:「不忘失所緣」。

       檢查的方法很簡單,除了定慧的所緣境,只要還能覺知其它,就代表彼時心是「多境」,而不是「一境」,就表示注意力跑掉了。比如修安般念,除了鼻息,如果也聽到外面的聲響,也覺知身體其它部位的覺受等等,就表示注意力的對象有許多個,而不是一個。進而如果忘失鼻息,被其它引起注意的事緣吸引,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覺察,就表示心念跑掉的時間太長了,這時定力會退得很厲害,當能夠警覺時,就應該趕快回到鼻息的覺知上。

       「只有一個,沒有其它」,這是檢查心念是否專注的基本原則。

二、入門判准:以時間長短為衡量

       此階段,以心念能一心專注於所緣的時間長短,做為衡量專心與否的判准。

       開始禅修時,要全副心神投入,盡量讓意念念住於所緣,能維持越久時間越好;中途如果有妄念,警覺之後,要毫不猶豫,立刻回到禅修所緣。

       比如修安般念,念住於鼻息三分鐘,當一個雜念生起,岔斷了專注,就算此次專注了三分鐘。當然,打閒岔的散亂時間也因定力的強弱而異,定力弱者,妄想紛飛,神游太虛的時間就越長,次數也越多。當心意能久久任持於所緣而不忘失,定慧力就會增上,身心也開始感受到定慧的好覺受,輕安相。這時心意一生起其它妄念,或一時散失,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覺察,也能很快地回到所緣。所以,此時可以用時間長短做為檢驗的標准。

       小參時,我們通常會問:「能夠專注多久?能在所緣上安住幾分鐘?」以此提醒同學延長對所緣專注的時間,也粗略用為判定心意有沒有更安靜,定力有沒有進步的標准。但是沒有經驗的學員卻不大在意這個問題,老是愛問:「我這樣夠不夠清楚?」老是喜歡去描述身心的其它覺受或影相。其實在禅修時,還能覺知其它許多外緣,就表示當時的心念很散亂。再者,「夠與不夠」是主觀的,是需要對比值的形容,就像視力檢測表,1.0算清楚嗎?如果與0.5、0.6比起來,當然是;但與1.1或1.2比起來,卻又是不清楚了。

       在禅修的過程中,剛開始也會體驗到幾次專心的好經驗,當時覺得對所緣的觀察與掌握,很清楚,很有心得;待到更進步時,與初步專心時的經驗一比較,就覺得那時的心念還是太粗糙。如此定慧力愈來愈強,回顧過往經驗,也就愈能體會「此山回望彼山低,奮勇更向高山行」的層層升進的境界了。

       所以用「時間長短」比自我認定「好與不好」來得客觀,安般念、四界分別觀,乃至所有的禅觀法門,都一體同用這樣的標准來衡量,以能對所緣專注多久而沒有妄念,來做為判准,這才有客觀討論,共通認定的可能。但是提醒大家,對於時間的准確感知力,是慢慢而自然地培養出來的;在禅修時,不要老是分心去懸念時間的短長,也不要刻意去分辨能維持多長的時間,更不要為了小參時能做明確的報告,所以努力記憶所有專心時段的時數;這些動作很打閒岔,對定慧力的進步會有妨礙,大家輕松一點,自然最好。

        有人會問,怎麼能明確地知道就是幾分鐘呢?這是我們向來對時間長短的不經心,禅修訓練到後來,對時空的長短距離是非常敏銳的,所以現在就要開始培養對時間長短的感知能力。

       初學者,可以以心念能持續專注五分鐘而沒有飄忽游走為努力的目標,如此漸次延長專注的時間,如專注十分鐘、二十分鐘,乃至到能專注一小時以上,以此做為准備入禅的階段性目標。在進步的過程中,身心的輕安覺受,心意的種種變化與感悟的內容,不需要太理會;也不需要費心用許多摹狀形容語匯來描繪這些超常的身心經驗,因為在為它賦予意義的過程中,所用的概念與文字,牽涉到禅修者個人主觀的認知,影響的因素很多,包括人格特質、文化傳統、學習背景等等,用這些來判定、溝通或表述這些極個人的、私密的身心經驗,都是不理想的。當然,在持續進步的過程中,心念偶而還是會散失,會打妄想,但是隨著念力的持續增長,妄念一起,通常很快就能警覺。

       初學時,重點在於心念念住於所緣,不要太在意所能專注的時間;對時間准確感知力的訓練,比較好的階段是等到能入初禅以後。在訓練「五種自在」時,我們可以用計時器來輔助提醒,比如對自己下一個決意心,要住於初禅一個小時,然後按下倒數計時設定,等到出定時,計時器也剛好響起,如果比一個小時早出或晚出禅定,都表示對時間的覺受遲鈍,最好能繼續練習到准確為止。入二禅、三禅、四禅等,亦如是訓練,如此對於時間的感知力會愈來愈敏銳。心意專注而堅強的人,睡眠時是不需要用鬧鐘的,入睡前可以下一個決意心,設定應該幾點鐘醒來,醒來時就是幾點鐘。

       插一句題外,商請護法鬼神幫忙不算數喔!有個學生曾告訴我,他以前精進時,想要早起用功,又怕多睡誤時,睡前常會與護法神商量,請祂來個「morning call」,大多數也都有求必應,時間到了,就自然「有人」去拉他腳趾,叫他起床用功。我聽了跟他說:「做護法神真累!還需要兼當侍者,喚人起床用功;護法神還有許多重要的工作要做,不要再去麻煩人家了,好好訓練自己准時起床吧!」

       所以,漫說有力的修行者,意志堅強而又常能自我檢點覺知的人,大部份也有這樣的能力,這不是很難得殊勝的能力,端看我們願不願意如此檢攝身心,自我鍛練而已。

三、進階判准:以「禅相」出現為衡量

       此階段,以禅相的出現與否,做為心念是否專注,是否產生定力的判准。

       「禅相」,是禅修時心意專注的目標。它長得什麼樣子?大家不用幻想,也不必亂猜,只要如法用功,屆時自然會在你的禅心中出現,你自然而然地見到之後,小參時很自然就會說出來,那時我們再進一步學習依之入禅就可以了。現在不對它多做描述,是避免你們禅修時不專心,好奇的在那邊「望文生義」地幻想。

       「禅相」的出現,是修習禅定進步的重要裡程碑。之前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其數值常因個人性情而有異,有些人性格嚴謹,一定要再三確認得很精確,其實這也有點耗神呢!有些人則馬虎,連打妄想也沒察覺,還自以為很專心呢!但是在這個階段,用「禅相」的出現做為判准,則明確而肯定。

       如果每一次靜坐,都能持續專注於鼻息一至二個小時,定力就算是相當好了。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應該細心的護持與保任。當每次靜坐都能專注於鼻息一個小時以上,如此持續至少三天,則「禅相」通常就會出現。

      「禅相」如果只出現一次,不要太在意,也不需理會,因為定力不穩固,就像短暫的靈光乍現,如果它再也不能「出現」,只貪戀這一次,則徒增憂惱,所以無需患得患失。定力增強的情況是,「禅相」會持續而穩定地出現,到最後不想理它都不行,心念能與之結合為一,這就能入禅了。

       還要特別提醒,禅相與光明不同,修禅定有定光,修觀慧有慧光,光明常伴隨定慧而起,但是每一種禅修所緣的禅相是不同的,安般念有安般念的禅相,慈心禅有慈心禅的禅相,在定中都有光明,但彼此的禅相是不同的。其間的區別,多說則徒增沒有經驗同學的幻想,當你們在禅修中親身見到,小參時再來為你們分辨吧!

       從帶同學禅修的經驗中發現,有些人在過去,偶然也曾因為某種機緣而意外進入一種空靈、寧靜的狀態,或是在禅修中「不小心」坐了幾支好香。事過境遷,往往會戀著不捨,於是每次上坐,就會盼望再次體驗那種寧靜的滋味;由於不了解心意運轉與操作的原理,以至於心系妄想,患得患失,忘失所緣,反而再也不能體會那種經驗了,這情形就像「瞎貓碰到死耗子」,一見永不再見,十分可惜!。

       我們修學禅定,就是要練心堪能,有隨著意念想要入定就能入定的能力,而不是只能坐著「傻等」。所以,禅定力是練就的,不是等來的,沒定力要練到有定力,現前如果定力不穩,禅相飄忽,就不要貪心渴求禅相的出現,而要耐心回頭修基本功,即:不忘失所緣,盡量延長專注於所緣的時間,這才是修定的正事。

       對初學者而言,禅相是不穩定的,它會時而出現時而消失,這時不要去注意禅相,仍然應當一心專念於鼻息,當定力愈來愈深時,禅相就會愈來愈穩固。這中間有一些細節要留心,但總其要領,仍是那個基本原則,即:不忘失所緣。安般念的禅修所緣是鼻息,所以無論禅相產生什麼樣的變化不要好奇,不要被它吸引,一心專念於所緣,如此定力才能持續而穩固地增長。

       當禅相持續、穩固而明亮,禅修者的心會「自然」地沉入其中,結合為一;禅相就是心,心就是禅相。請注意「自然」兩個字,有些禅修者一心求快(入禅),會在定力未足,禅相未穩之時,勉強、用力地去看禅相,這時忘失所緣──鼻息,禅定力很容易退失,禅相也慢慢消失,只好從頭再來;如此一再「勉強」,周而復始,徒然浪費時間。所以要安然將意念耐心地安住於所緣中,讓定力日增,自然而然地心與禅相結合,如此才能穩固,才能真得禅定。這對禅修者而言,是最重要的階段。

四、入禅判准:以「禅支」出現為衡量

       當禅相穩固,每次禅修,心與禅相都能結合,並維持一個小時以上;如此連續幾天皆如此,就可以開始檢查五禅支,即:尋、伺、喜、樂、一心。能檢查到五禅支,就表示進入色界初禅。二禅三個禅支(喜、樂、一心);三禅兩個禅支(樂、一心);四禅二個禅支(捨、一心)。這些都是檢證心意專注程度的客觀普遍判准,是所有禅修者都同樣體證的經驗,這要親身體驗,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老師只是指引者,印證應由自己來,所謂「自知自覺自作證」是也。

       有了上面客觀衡量判准的說明,我們可以回顧這個段落開始時所舉的例子,要評定一個人的定力如何,是檢證禅支而不是用自我感覺。所以從四禅退到二禅的禅修者,雖然覺得(二禅的喜、樂,比四禅的捨受)比較粗糙、踴動而不舒服,其定力比較起入初禅者(的五禅支)的自我感覺良好,還是更高的。這樣的判准,有其客觀普遍性,也不會出錯,我們應該學習親身去體證它,並熟練這些判准的內容,修行不應落入自以為是或各說各話的混沌迷糊中。

       好了,以上簡略說明了修學禅定以到達色界四禅的檢證標准,相信現階段大家已經夠用了。在禅修時,如果沒有老師從旁提醒幾個關鍵,確實很難轉入更深的定境,但是如果能夠掌握上來所說的幾個原則與要領,相信絕對不會產生副作用的。

       根據我們的經驗,回去之後,多數同學的定力都會退失,因為不能一天八支香,無有閒岔地綿密用功,定慧力當然會退失。不過,沒有關系,定力雖退而正見不退,只要有機會繼續精進,還是可以很快就續上進步的軌道,平安的前行。倘若真有問題,因為曾參加過完整課程,可以打電話回來問,所以不用擔心回去之後不知該怎麼修行。

「四界分別觀」之修學次第

       以上所說的檢證方法多以安般念為例,接下來再談一談「四界分別觀」的檢證標准。

       在觀察四大的過程中,要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進步呢?前面提過,剛開始修習時,先把四大拆解成十二相,即:推、硬、粗、重、撐、軟、滑、輕、熱、冷、流、粘。這是為初學者設計的觀察次序。

       等觀察到自覺「滿意」時,就可以上第二階。循序觀察地、水、火、風的十二個相,包括:地的硬、粗、重、軟、滑、輕;水的流與粘;火的熱與冷;以及風的推與撐。這時,如果觀察的很輕松、很自在,就代表第一階的觀察既「滿意」(主觀的認定)又「滿足」(客觀的判准);反之,如果觀察起來,覺得困難重重,所謂的困難,就是會覺得緊繃、勉強、不舒服,那代表第一階的觀察還不滿足。一有這種情況,最好退回第一階的進度重新觀察,直到自覺滿意之後,再進回此階段。

       第二階段的觀察要多花一點時間,大約一分鐘三回合,每一回合都要從上到下,從下到上,遍身觀察一遍。然後呢,你自覺滿意就好。

       第三個階段,是先一齊觀察地的硬、粗、重三相,再一齊觀察它的軟、滑、輕三相,接著一齊觀察地大六個相。之後用同樣方式,依序觀察水、火、風等其它的相。

       最後,四大十二相一齊觀察,這時,只要心念一起觀察,所有的相都會迅速顯現出來。等觀察到如此之進境,禅相就會開始出現,然後你自己會來告訴我們四大的禅相是什麼樣子。不過,除非你們回去之後與在禅堂裡一樣用功,否則,這種進展是要慢慢來的。

禅修的主觀認定原則

       有些同學一直來小參,希望我們可以幫他判斷他的觀察夠不夠清楚,其隱微的心念是心急得想趕快升進高一階的功課。但是所用的語言多是形容詞,沒有客觀的「數值」可為客觀的檢證,乃至於客觀的數值也被主觀的「灌水」,所以彼此完全無法「溝通」。遇到這種情形,我總會說:「你滿意就好!」這樣的回答是不是不負責任?不!它是從帶學生禅修所體會出來的一個很好的衡量概念,也非常有效,非常有「安定人心」的功能。所以現在,我們要引介一個衡量禅修進境的概念,它是主觀的,但卻是有效的,即「自認」為「滿意」與否的標准。

       自認為「滿意」,是心意對現前覺知、觀察所緣境的程度,在第一念的直覺中,自覺清晰、滿意。一、「第一念的直覺」,是沒有再三猶豫、懷疑的心理狀態;二、「自覺」,表示是主觀的自我認知,不必去尋求他人或旁物的檢測、核對;三、「清晰」,是自覺得在意識清楚中的觀察與覺知中,自認它是清楚的、明晰的;四、「滿意」,是自覺這樣的觀察狀態很好,心理很滿足於此種狀態。

       以上所說,乍看之下,充滿主觀,前面不是說修行的定慧境界需要有客觀、普遍的檢證方法嗎?「自覺滿意」不是太主觀而自以為是嗎?這樣如何能夠進步呢?又怎麼能證得真實的定慧功德呢?

       是的!「自覺滿意」的確是主觀的,但這是一種修行信心的培養。修行者對現狀覺得「滿意」,是很重要的心理狀態,因為唯有如此,修行者的心才會平安。還有,也不能起疑蓋,不能動不動就自我懷疑,問:「這個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真不真?」疑蓋一起,定慧力就退,所以在帶禅修時,我們都會提醒同學,起念作意觀察,就笃直行去,不要讓疑蓋有乘隙而入的機會,就算所緣依舊模模糊糊,我們也不要起瞋心排斥它,因為那就是我們的現狀,必須平心靜氣地接受它,如此修行才會平安,才會進步。

       我們見到一些誇大自我修行境界之人的張狂模樣,也知道了沒有客觀判准的弊病;但是有些修行者太沒有信心,老是對自己的能力與境界,思前慮後,疑悔焦慮,須知:疑慮掉悔,是障礙禅定生起的五蓋之一,在禅修時老是起疑心,尤其是修四界分別觀,小參時的報告明明很好,老師也一再肯定,他還是要憂惱疑悔,懷疑所觀所見是否真確、屬實,弄得幾年下來,不上不下,真是自找罪受,也冤枉地自我葬送進步的前途。

       所以,在禅修時,自我比較,只要現在感覺比之前任何時候的觀察都清楚,就要很有自信的肯定自己進步。如此,有信心,自覺修道有進步,很「滿意」,歡喜心一生,就能安然而持續修道,每一個修行過程都是平靜的,法喜的。而當自覺、主觀的「滿意」與客觀的「滿足」判准重迭地合而為一時,就是主客觀都「滿足」──進入一個  重要的定慧進境的裡程碑。

       有時「滿意」太過而「滿足」不夠,急急的推入下一個進度,那也沒有關系,因為下一個進度的功課做起來會覺得勉強、吃力,這時自己就會知道,「滿意」的主觀認定,並沒有到達「滿足」的客觀進步程度。當發現「滿意」和「滿足」之間有差距時,乖乖地退一階重新觀察就好了。這樣的主客觀互為輔助,不是比起大疑心,老是邊修邊起疑還來得穩當,來得溫和,而且又很安全嗎?所以,保持心境的平穩,不患得患失,不要張狂躁進,也無需退縮自貶,捨此二邊,中道而行,「見得到就見,見不到就耐心地修」,所謂「自知自作證成就游」,也是這個道理。

       以上說明了初步階段衡量定慧境界的客觀普遍判准,也解說了主觀的認定概念,以建立禅修的信心,避免疑蓋生起,障礙修行的進步。客觀判准可稱為「滿足度」,主觀認定可稱為「滿意度」。主觀與客觀,滿意與滿足,最好的狀況是二者達到一致的狀態,它們共同構成了禅觀修證進境的衡量准則。

結語

       佛陀所教導的禅定智慧功德,不但有明確的路徑可依循,也有客觀普遍的判准以為衡定,無論是四禅八定諸禅進境,與四雙八輩諸階觀智,都有清楚的進階裡程碑,讓學人不至於無跡可循或進退失據。因此,我們可以說,佛陀所開示的這條解脫正道,是人人可探勘,人人可自我檢證的。對每一尊住世的佛陀來說,祂們來到人間的主要任務,就是把這條沒入荒煙蔓草中的古仙人道,再次地挖掘出來,引導眾生,自知自覺自作證,透過客觀的檢證標准,以歡喜不生疑的滿意心、自信心、勇猛心,一步一步地邁向清淨與解脫。

       同學們!精進再精進,與所有眾生,齊登究竟離苦的彼岸!

 

上一篇:性廣法師:菩薩心行 禅七開示錄(十四)――第七日 晨誦
下一篇:性廣法師:無住生心 禅七開示錄(十六)――出堂日 晨誦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