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法師開示
昭慧法師:歲末子夜探法義──對〈無私的風險與誘惑〉的回應
歲末子夜探法義──對〈無私的風險與誘惑〉的回應 謝謝Spring的回應,我本是在睡前想收信一下,怕延誤了重要公事的處理,但妳的論述十分精彩,讓我精神為之一振。妳的觀察是細膩的,而且確實洞見“善的驕傲”或其他煩惱的雜質,會循“利他”方式而無所不在地滲入。 我早年對這些現象,曾采用隔岸觀火的批判態度,最後我謙遜地發現我的批判,是只見東隅而不見桑榆的,而且沒照顧到眾多面向的廣大因緣,甚至可能已傷了某些人的善心,這樣的反省與忏悔,讓我改變了行為模式。 不是變得鄉願了,而是打自內心變得柔軟了,打自內心接納了那些吞吐日月的浩大江河;同時也接納了一項事實,即:長江大河會挾帶雜質滾鼓而下,但它的功效決非像我這樣的涓涓細流所能企及,這就是緣起世間的雜染相與清淨相。 只是,民主的問題要用更民主的方式來解決。同樣的,善念的雜質也要以更純淨的善念來洗刷它。一些生命層次較淺的人,倘若不被連哄帶騙地拋入到善的洪流,讓他們在幾近催眠狀態下加入行善者的行列,於這過程中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那也是一種自利),那麼在三業肆意不善或放逸無所事事的身心狀態下,會更自誤而誤他的。 說到深處,“自利”或“利他”都還是“我相”與“人相”未除的隔礙。當我們洞觀緣起法相的脈絡密接,會使得“饒益”而非“匮乏”的狀態,是同體相關而不能截然分隔自他的。 不思議解脫的利他,不等於不管好自己的身與心;身與心不健康的人,不可能帶來他人的喜樂,反倒會成為他人的包袱,因此,讓自己的身與心健康是我們的責任。讓自己的身與心健康,轉換成佛學名詞就是“自利”,不思議解脫也不能脫離這個基礎。其不同只是:不為自利而自利,卻可為了更大的負載而充實自己。 至於這樣做,是否依然在戀著另一種形式的我?其自我檢驗的簡易法則就是:無論是再偉大的功德(含善因與善果),我是否能隨時將這些功德“放下”?是否會有類似“吃嗎啡上瘾”的感覺,而對這些功德戀戀不捨?在別人做同樣(乃至更好)的功德時,是否能打自內心對他們自在隨喜並充滿感恩? 身形不可能甩開影子,簡而言之:活著不可能擺脫身與心的五蘊,因此“我見”與“我愛”是如影隨形的,也因此華嚴經中的不思議解脫境界,不是沒有修習過程的。 要讓人不滑回到自我中心的頑強慣性,那是要具足正見、善巧與精進力的。倘若沒有正見、善巧與精進力,加入修習的過程,那種慣性會以各種面目,來掩飾“我見”與“我愛”的。倘若沒有走過這樣一條自我訓練之路,那麼除非利根上器,(那也是宿世正見、善巧與精進力的因緣使然),否則很難不淪於“行善的傲慢”。 這也就是為什麼馬丁路德,看到了贖罪券背後隱藏的功德論陷阱,要從教會的功德論中擺脫,而強調“因信稱義”,與“上帝白白的恩典”。但言語都會有表達的極限,這類“白白的”概念也依然是有其陷阱的。 佛法的深度與廣度,經常是在深刻的诘問之中,可以更清晰呈現的,這樣分享也讓我深為法喜,歲末子夜竟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寫了一封深探法義的回函,這真是好的開始! 順祝 新年快樂 六時吉祥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由于xuefo.tw域名因备案需要暂停使用(最短15天),自即日起请用http://big5.xuefo.tw访问网站,特此通知!
29391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