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禅觀(五)
性廣法師 開示
陳 玉 芬 整理
時間:八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禅七第二日之三)
地點:雙林寺
心的特性是攀緣,法的特性是生滅。生滅的法,來了就走!可是當它生起時,心卻開始攀緣它,與之糾纏不清,它就成為障礙,引生更多的煩惱。諸法生起的當下,心保持正念正知,不與污染相應,那麼它來了就走,生起了就滅去,對你是不會有干擾的。
以上弘誓通訊第三一期(1998年2月)刊登, 標為“四念處禅觀之四”。
不與純一不雜,勤行不退
“精進”是什麼?“精”者純一不雜,“進”者勤行不退。“純一不雜”,用之於安般念的修持時,就是不要被身上任何苦受、樂受的感覺所吸引,一直念住於呼吸,靜靜的覺知,靜靜的觀察;“勤行不退”就是,你不能只練習一分鐘、十分鐘,或只是一小時,你一天也是如此,兩天也是如此,三天也是如此,十天、一年都是如此。那麼,所累積出的正念正知的力量,就會無限的強大,能封鎖所有的妄念,徹底的摧毀所有的煩惱。
煩惱若不以正念正知去對治,不但不會自己走掉,有時反而會越來越強烈。一個人若心念能時時放在正念正知中,不與境相相應,那麼所有的覺受——無論是苦受或樂受,都只是他觀察覺知的對象,不會再是起愛著、瞋惱心,進而造作身口意三業的因緣。比如覺知腳痛時,只是靜靜的觀察,不起瞋惱心,也不生起意欲排除痛楚的念頭而移動雙腳。
我們也應該慶幸,並給自己打打氣,能夠聽聞佛法,也能有機會修持,反覆練習面對煩惱、超越煩惱的能力,這是何等幸運的事!不至於臨到了四大分離的時候,對病苦的瞋惱、對生命的執著都湧了上來,人也都以經躺在醫院裡了,一切准備、練習的機會都沒有,就要面臨考驗,那是多麼悲慘的境況呀!所以大家能夠在這裡修持就是福報,好好把握反覆練習以對治煩惱的機會!所有的感覺都有一個特性:生起了就會消失,不理會它,不與它相應,就不會成為你的障礙!請大家記住這個原則。
萬法緣起,無常故苦
接下來我們開始每天例行的佛法開示。釋迦牟尼佛應化在娑婆世間,他觀察到眾生生命中的許多苦難,為了尋找出離苦得樂的方法,離開王宮,以無比的智慧與精進之力修持,終於達到究竟解脫的境界。佛陀證道以後,剛開始時並不想說法,他內心懷疑,他所體悟到的法,有誰能瞭解呢?佛陀所顧慮的,並非佛法太艱深而不能理解,而是它太單純了,以致於令人難以相信!但是因佛陀的慈悲心,他終於決定說法,向眾生指出一條解脫的方法和道路。
佛陀實觀世間萬法的存在皆是因緣而起(純粹只是條件聚合而生滅),所以是無常(不會永遠常住不變)、無我(沒有主宰操控者)的,若能真實了知苦、集、滅、道這四種真谛(真理),就能通往解脫的道路。
“苦谛”是對這個世間實觀後所得的結論。此中的“苦”,並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痛苦而已,而是“無常故苦”,是因為不能了悟,並坦然接受萬事無常變化的實相;心中總是渴望那本來就會變化的事物不要變化,本來就會趨向死亡的生命常存不滅,是這一份愚癡焦渴、緊捉不捨讓我們痛苦。有人說佛法太消極、太悲觀了!怎麼會呢?實際覺觀諸法實相,則不進退失據;放捨焦著愚癡,故徹底解脫苦難,這與悲觀、樂觀一點都扯不上關系。
世間是苦,苦從那裡來?無非是從眾生對於自身的錯誤執取而來。佛法指出:眾生寶愛珍視,錯執為“我”的身心,不過是五蘊——五種質素,依緣而生的短暫聚合而已(蘊者,積聚;同類相聚義)。五蘊是色、受、想、行、識,人的身體,就是這五種物質與精神的組合。
五蘊和合,構成生命
“色蘊”指所有物質的組合。物質的特性是有體積而占據空間;人體中的骨骼、肌肉、髒腑等器官,都是有質礙、占有空間的,這些都是物質的聚合——色蘊。“受蘊”,受是感受,對於境界而生起種種苦樂的情緒。比如當我們專心觀察鼻下人中處空氣的進出時,會因氣息接觸皮膚而產生感覺,粗糙短促的呼吸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綿密細長的呼吸常伴隨愉悅的感覺,這就是受蘊,它的特質是“領(受接)納”境界而生起苦受、樂受、捨(不苦不樂)受等的覺受。“想蘊”,“想”的定義是“取像”,是我人的認識作用;認知境界時,心攝取境相而構成概念,進而安立種種名言。“行蘊”,“行”的定義是“造作”,即心的意志作用,觸境引生心思(思心所)的審慮、決斷,而發以身、語的行為。“識蘊”,“識”是對於境界明了識別的功能;前面所說的受、想、行三蘊,雖然也是內心因應於境界所起的反應活動,但是它們也是被識所了知的(這在回憶、反省的觀察中得知),所以若嚴格的說認知功能,應就是指“識蘊”。
我們就用同學在禅修的真實經驗作比喻:在禅堂中每一位同學都有一個座位,不可能一個位子的空間能同時坐著兩位同學,這是因為眾生五蘊中色蘊的特質。當同學們靜坐一段時間以後,有些人的腿開始痛、麻,情緒也因之而開始起伏—這是(苦)受蘊。你感覺疼痛的部位像針在刺,火在燒;但那只是心對於境界的攝取構相,進而安立名言,並不是真實的針和火讓你痛苦,這是想蘊的作用;也有時因為攝心得力,產生輕松舒適的樂受,覺得自己的身體開始膨脹飄浮起來了;這也是受蘊和想蘊的作用。
觸境生思,審慮決斷
而心的“行蘊”是如何運作的呢?當覺知腿痛時,心中立刻生起一堆亂七八糟的想頭(想蘊)∶“啊!好痛喔!這種要人命的姿式不好,再這樣坐下去,腳會斷掉的!氣血不通,我的腳會殘廢的!腳這麼痛,怎麼能只是觀察而不移動?管它,先挪挪腿,舒展一下再坐。”於是你移動身體,試圖讓腳舒適,這就是“行蘊”——觸境引生心思的審慮、決斷,進而發為身、語的行為。境相是客觀的存在,因之而生起的情緒、認知和處理方式,則因人而異,這不同之處的關鍵,在於每個人過往不同的業習所致。
為什麼一個人在禅修中遇到了身心的痛苦時,會生起“完蛋了!要死掉了!”的心念呢?為什麼又總是趨樂避苦,一點苦也不能承擔呢?這就是個人的業習!這種人的個性大都習慣將情境誇大,凡事往壞處想,形成心中的憂慮,這是他過往行業的累積。而有些人對於禅修中的身心困頓,是這樣處理的,他會說∶“啊,很好!聽說越痛就是越有進步。”雖然痛苦很強烈,但是他生起歡喜心,因為他認為這是進步的象征,或正是觀察的好機會,這是凡事都往好處想的樂觀個性。我也曾經教過一個學生,在禅修中使盡無比的蠻力,咬緊牙關與腿痛搏斗,連我在“敬畏”之余,要他稍做休息,他都不肯。這是多麼堅毅剛強的業習呀!所以境況是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將我人面對境界、因應境界的處理方式導向淨善,才是重要。
五蘊中最後是“識蘊”,我們內心的活動與作用是非常復雜的,前面所說的受、想、行,佛法稱之為心所(造作);而內心的統覺作用,稱之為“心”,“心”從認識境界的了別作用而言,稱之為“識”,識是受、想、行蘊的統覺。
生滅循於自然法則
在生死中輪回的眾生,就是這五蘊在運作。五蘊是誰的?沒有智慧的人會說:“是我的。這是我的身體,我在痛;這是我的情緒,我正高興;我能思考,我能行動,是我!是我!”真是這樣嗎?你應當暫時放下想當然爾的慣性思考業習,靜心下來觀察。回想看看,從早上坐到現在,身體是不是出現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覺受?疼痛的部位是否也轉移了許多地方?心裡是不是浮現起各式各樣的念頭?就只是一天,就已經發生了那麼多的變化,出現那麼多的花樣,你直接覺知到了色身與心念是無常的事實!
而身心的這些變化,是誰在主導呢?是你嗎?那又為什麼當你要你的心念只是專注於呼吸,不要再有別的思慮時,它老是不聽你的話呢?在禅修中,你可以觀察到身體與心念中,任何覺受、任何想頭的生起與滅去,都會循著一個自然的軌則——緣生則聚,緣滅則散,並不受你的操控,這就是法無我的真谛。可惜一般人都不願意靜心觀察,老是覺得有一個常恆不變的我,而這些不必要的無明妄想與顛倒執著,就是我們產生痛苦輪回的根源。
正念正知,不做揣測
不但對於生命的根源,有如此錯誤的認知與執取,就連日常生活中的人事因緣,也都是以慣性的無明愛執來認知與經營。比如說你曾經與某人有過不愉快的相處經驗,你很不喜歡他,早上到了辦公室,眼睛隨意一瞄,只是一個影子閃過,你的念頭起了:“這個壞蛋!”你連他的臉都還沒有看清楚咧!“他就是這樣不懷好意,哼!討厭!”然後掉頭避開。你怎麼知道他現在是善意還是惡意啊?你只是在反刍過去不愉快的記憶而已,又何嘗將當下的事實真象看得清楚明白呢!這種僵化、固定的成見,成為心智觸證真理的最大障礙。
有些同學禅修,會有這樣的毛病:他老是覺得自己坐不好。當靜坐時間到了,他拖著疲憊、沮喪、抗拒的心走進禅堂,心想:“唉!又要開始了,又要痛了。苦啊!苦啊!”他都還沒有開始坐呢!怎麼知道等一下會痛?這就是因為心念沉溺在過去的回憶,而遠離了當下。有時候也可能連續坐了幾支好香,迫不及待地想:“靜坐時間趕快到啊!這下又可以‘享受’一番了!真好!”他都還沒坐咧,怎麼知道等一下會很好?這也是陷溺在過去的回憶,而遠離了當下的心!
一個正念正知,念住當下的心,不對未來做任何預先的揣測,也沒有任何的成見。休息時間到了就休息,用功時間到了就用功,不瞻前顧後,不顧此失彼,不對修行的前途與進度妄加揣測,亂下判斷。
期在遠離顛倒夢想
大家不要看到蒲團就害怕,它不會咬你,上一枝香痛,並不代表下一枝香還會是一樣的痛;曾經有過的好情況,也還會有變化,禅修不在追求眼、耳、鼻、舌、身、意的新奇境界,而是訓練我們面對當前境界,遠離顛倒夢想,如實正觀。如果我們對修行的前途能不揣測、不憂慮、不貪求,那麼每一支香都是全心面對的新境界。
我可以提供自己的靜坐經驗與大家分享,剛開始的時候都不死心,靜坐時身邊預備很多的蒲團,有高的有矮的,有硬的有軟的,有圓的有方的,當坐著坐著,腿痛起來了,這時我就想:“唉!換那個比較矮的蒲團,坐起來就不痛了,這個太高,坐起來不舒服!”可是我還有點意志力,不會馬上換蒲團,我就告訴自己:“下一支香,我一定要換那個蒲團,這個不好,不能坐,太痛了!”等到下一支香,換了一個蒲團,剛坐下來:“唉呀!這就對了嘛!早應該這樣的。”可是一陣時間過去後,腳的另一個部位開始疼痛起來了:“怎麼會這樣呢?喔!可能是方的蒲團會壓到大腿外側,方的不好、會痛,下一枝香換圓的蒲團好了!”雖然不甘心,但我還有一點自制力,換蒲團的頻率是以一枝一枝香為周期,沒有馬上換;如果馬上換,那就更精采了。
這是我過去的經驗,靜坐時身邊總會多放幾個蒲團和墊腿的毯子,換來換去,改來改去,花樣百出,但也都舒服不了多就久。長久的靜坐經驗終於累積了一個心得:各式各樣的蒲團,有各式各樣的痛法,痛法會有不同,但會痛則是必然。我死心了,不再千方百計調整姿勢,調換蒲團了。
這下還會不會痛呢?剛開始時當然會痛,但是發現到一個現象:以前痛點的變化,都以為是因為常更換姿勢和蒲團所引起,現在安住於一個姿勢、一個蒲團,只要能不被痛楚所干擾,以堅強的念住力繼續修持,時間夠久,就會發現:身心的變化有它緣生緣滅的自然軌則,不理它,痛點也就兀自的生滅變化,而終究解除,為了趨樂避苦而干涉它,不但不能避苦,只是又從中增長顛倒夢想而已!游泳也是一樣,一個人掉入水裡,越掙扎就越往下沉,當他全然放松時,自然會飄浮上來,可是這麼簡單的要領,對於沒有學習過游水的人只是個空洞的理論而已,落水時要能不慌張而保住性命,還是要靠平日練習的功夫。
不以煩惱“加柴助燃”
眾生的業果,來自對於境界的不能全然放捨,反而是千方百計、想盡辦法追求,或避免一時感官的苦樂覺受,不去清醒的覺知當前實際的境況,心被一種迫切想要逃避痛苦的焦灼熱惱所包圍;當前的痛苦,再加上想像誇大的痛苦幻象、避苦求樂的瞋惱貪求,那也就怪不得苦上加苦,永世輪回而不得解脫了!如果能在面對困境時,只是觀察,只是覺知,不以煩惱“加柴助燃”,不再添加燃料的火堆,當所有應燃燒的都燃盡以後,火就會自然熄滅的!
請大家將心安靜下來,不對修行的前途生起莫名的妄想,好好的覺知色、受、想、行。佛說:“這些都是無常變化的,只因一念揀擇挑選的心,在癡心妄想中產生痛苦;明明是會生老病死的生命,卻希望他不死,明明是會變異的境界,卻認為它不會變化,痛苦就由此而生!”
放捨執境,清涼自在
《阿含經》中有一個故事說:釋尊初成道後,在去鹿野苑度化當年追隨他的五個侍者途中,遇到一個發狂焦慮,痛苦不堪的年輕人,原來他在尋找背離他而逃走的妻子。這青年已經在路途上發狂奔走多日,焦渴與勞頓,使他非常的疲憊。佛陀對這年輕人說:“你這麼慌亂痛苦的樣子,一定是有甚麼心事吧?”年輕人回答:“是啊!我痛苦極了!”“為什麼呢?”“我太太拋棄我,跑掉了!”“哦!你認為是因為你太太拋棄你了,所以你才痛苦的嗎?”“是啊!他不要我了!”佛陀說:“不對!是因為你的心害怕失去,是這一種想要擁有的心,讓你痛苦!”
年輕人這幾日的心情,一直膠著在失去所愛的熱惱中,乍然聽到全然不同的說法,一時也傻了眼,呆呆地望著佛陀。佛陀慈祥地對他說:“來,年輕人!你坐下,你坐下來,先不去擔憂思慮任何事;靜靜的觀察,只是靜靜的觀察自己的呼吸。”這年輕人感受到佛陀散發出來的慈悲和安祥,狂亂癡迷的心得到撫慰,他順從地坐下來,閉上眼睛,靜靜的觀察自己的呼吸。
“對每一個生起的念頭,都只是靜靜的覺知,靜靜的看著它生起,靜靜的看著它滅去……,心能放捨對於境相的追逐,就沒有什麼能讓你痛苦。”隨著佛陀的教導,這年輕人在放捨焦著,靈光一現的剎那,遠離悲苦,感受到這許多日子以來所沒有過的輕松。年輕人嘗到了一點點清涼的法味,他終於知道:“原來不執著,能放捨的心是這麼的清涼自在!”
“是的!焦灼的心產生憂悲惱苦,原因就是如此而已,再也沒有其他!”聽了佛的開示,這個年輕人非常高興,表示願意歸依清淨的佛法,佛又為他說了人天正行的五戒,年輕人頂禮佛陀,歡喜的離開了!
歸依真義,遠離妄執
歸依三寶,並不是不勞而獲的只冀望三寶的保佑,而是學習正確的方法,明了苦的真相是什麼。在這之前,我們的心要能有安靜下來以便於觀察覺知的能力,這時你才能親見法的真相——無常、苦、空、無我;你能夠觀察到法的實相,就能遠離所有的煩惱與妄執,這是歸依的真義!
所以你們在這裡禅修時,不要去想還剩下幾天才能結束,偷偷的翻月歷,偷偷的數日子;不要去想下一支香的情況是會如何;也不要不舒服了就偷看時間:“哎唷!還有四十五分鐘!哎唷,還有三十分鐘!”這裡的作息,都有揵錘的指揮,聽鐘聲、鼓聲,起板、安板;聽鈴聲進禅堂,聽板聲就到齋堂吃飯,其它的都不管。不必去理會現在是早上、中午還是晚上?現在是星期幾?還剩下幾天?人生難得有萬緣放下來用功的福報,就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不去思前想後,只是正念正知,覺知當下。你越能夠這樣子做,就越遠離焦灼、痛苦和攀緣的習氣,也就能夠嘗到點滴離執的清涼。
內外交感,互為表裡
接下來再提醒大家,靜坐時不要愁眉苦臉,當我看了你們一臉的愁苦相時,都會覺得實在太對不起大家了,安排了這麼一個局面害你們來受苦。
我不是喜歡看你們的笑臉,而不喜歡看你們的苦臉,而是要提醒大家:我們的身心是互相影響,內外交感的,一個面部肌肉輕松祥和而帶著微笑的表情,與一顆安祥愉悅的心互為表裡。
不相信的話,可以試試看:當你面部表情僵硬而緊繃時,也會感覺心情連帶的產生了負面的情緒;若是面帶微笑,也會感覺到心情的輕安松弛。所以雖然大家都只是靜靜地坐在這裡,但是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可以從學生微細的面部表情中覺察到潛微的情緒反應。所以才會建議大家“以身轉境”,為自己創造一個適於修行的身心環境。
有一個耳熟能詳的說法:一個人在二十歲以前的面貌是父母的影響——這也可以意會作是個人過往的業習因素;當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則是一個轉換的時期;而四十歲以後,我們的面相就要自己負責了。如果你見了人老是翻白眼,那麼四十歲過後,難保當別人見到時,你眼睛的眼白不會不多過黑眼球呢,因為你習慣了嘛!又比如你見了人老是撇著嘴巴,因為撇著習慣了的關系,以後便不自覺養成一個見人老是撇嘴的習慣。
現在大家已經意會到了這件事的重要,以後就要常提醒自己:要面帶笑容,當遇到任何困難或令人不悅的情況時,都提醒自己:“先靜靜的觀察,永遠用一種輕松、清醒、慈和的耐心,去接受、了解當前的一切。”那麼四十歲以後,無論你在人生的旅途中經歷了多少磨難、艱難和挫折,你所散發出來的永遠會是寧靜的生命氣質,面貌也會有祥和、安穩的氣象!
記得我曾經見過一位老人,初次見面時就因他面容中所顯露的愁苦而印象深刻,後來斷續的知道了他早年所受的苦,也就更印證了我對他的初次印象。
有些人的面相,讓人看了討厭或煩燥,這是為什麼?大部份的原因是:他心中累積的一些煩惱,不知不覺的外射於身語二業,也聯帶引起別人的情緒反應。
三苦皆是眾生自招
佛清楚的指出,眾生所有的苦,都是自己去招感來的。我們應該循著佛陀的教導來發現這個實相。諸法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就是不安定,不恆存,它不可能永遠保持在一個固定的型態和模式。
這個“法的理則”不是一個抽象的理論,而是能從實修的過程中,親自體會與驗證。比如在靜坐時,當痛的感覺強烈生起時,若痛感已經干擾了禅思,這時先不要移動身體,可以將注意力轉移去觀察痛的部位,當你能安靜的觀察時,會發覺痛點與痛覺也是在變化中。苦的本質是什麼?無常!
經中將“苦”大分為三類:“苦苦”——苦受的本身是苦;如身體的病痛,當然是不舒服不愉快的感受。“壞苦”,——當快樂的境界或感覺得而復失時,凡夫心中常會生起執著愛戀,追悔好景不常的痛苦情緒。“行苦”,這對於粗心的人較難體會,因眾生趨樂避苦的習性,對於前二種苦所引生的,強烈而波動的情緒較明顯易知,而行苦是指眾生在念念生滅,在時間的遷流變化中,感受到萬事變動不居所生的苦感,它是較隱微難知的。
苦受,我們是如此真切的感受著。眾生都在受苦,而不能見苦的真相——無常;而四聖谛中的苦谛,就是認知身心全然是苦,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接著再清楚的觀察、認清它,然後以智慧來證得苦的無常相。如此,就能夠親見苦受的本身是苦,樂受引生壞苦,覺知念念生滅、無常、相續,進而覺知到“法”遷流變化,無常無我的真義。這樣的體悟就是現見苦(的真)谛,不只是停留在聽聞或思維的階段而已!
諸法敗壞不安之相
一般的苦惱眾生,都在白白的受苦、吃苦,而不能見苦谛;阿羅漢聖者,面對一切境界,只是覺知,觀察,在法的無常變化中見苦谛。雖然我們現在的境界太淺,但是也可以以意念的正念正知轉化心境,不再像過去一樣,碰到不如意的境界時,就馬上以貪瞋癡來與境界相應,造下更多更深的罪障,而要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當困難來的時候,鼓勵並提醒自己: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敗壞不安之相,不要貪執,不要染著!更要注意遠離顛倒夢想,在苦難中培養出智慧、耐心和慈悲——看著自己因過去的無明所招感的苦報,耐心的覺知,進而超越它。
而也因為自己曾經對於苦的體會是這麼的深刻,觀察得這麼清楚,所以也就更能夠體會眾生的苦,更能生起徹骨徹髓、無量無邊的,愍念眾生的悲心。所以苦就只是一個情況和現象,但是你到底是要讓它苦上加苦,輪轉生死呢?還是要讓它成為覺悟解脫的關鍵?這就要看我們自己的用功啰!
今天我們的禅修功課就到這裡結束,希望今天晚上對於法的講解,以及一些修持方法的提醒,對各位同學有實際的幫助。好好的休息!明天是全新的一天,不要對明天抱持任何幻想,而應該用全新的心情來開始一天的修持,只要不瞻前顧後,顧此失彼,那麼你會覺得,其實不是那麼的困難。明天的功課還是修習安般念,繼續把自己的心,訓練得更專注、更調柔!希望大家都能夠在三寶的清淨與光明中,對於法有更深刻的體會,早日能夠離苦得樂,究竟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