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乘一法師:楞嚴八十分義 行陰因相分第七十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
萬行首楞嚴經分義卷十

行陰因相分第七十六(分義卷十)

行陰區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河山,如鏡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殚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分義】此示想陰盡行陰現之境相。想陰盡者,是人平常無夢無想,醒和睡如一。妙覺明心,清虛寂靜,猶如萬裡晴空,無有粗重的前塵影事。觀山河大地,猶如明鏡照物,不粘蹤跡,只是虛受照應而已。雖有行陰生滅根元,但無前六識浮想習氣,是故唯一識精明體,此唯一精明,便是第八識。生滅根元,即是第八識中所含半分七識種子,以有微細生滅,名為根本行陰。亦從此披露,行陰現前,能見十二類眾生的生滅行相。雖未通達各各受命的來龍去脈,但已見到共同的生滅根基。猶如野馬,野馬是指遙望田間的白焰游氣,以喻七識種子。熠熠清擾,喻行陰微細生滅,忽起忽滅,其體輕清。是故行陰為十二類生浮塵根流轉遷變的樞穴(樞即門軸,穴指門臼),由行陰未盡,根塵妄有生滅,此名行陰區宇。

行陰盡相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分義】此預示行陰盡相。若此清擾熠熠的無始生滅根元(即行陰),行陰是八識體上生滅之相,今此行陰復歸元性,則八識了無生滅,唯一精明,故言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浪滅,化為澄水。是名行陰盡相。行陰既盡,眾生生死根元永斷,故能超越眾生濁。回觀行陰的由來,是以幽微隱細的生滅妄想而為其本。七識乃八識之見分,幽深隱秘,故言幽隱。元性是指生滅根元行陰,元澄,是指精明八識。元習,是指生滅根元習氣。所謂想陰如洪波,行陰如細浪,識陰如流水,本覺如止水。

列示十陰妄計

一本末無因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只見眾生輪回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鹄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雲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分義】此行陰第一妄計無因論。得正知正定的修行人,想陰已盡,行陰現前,定慧相資,凝明正心,超越煩惱濁,故天魔外邪不得其便,方能精研窮究十二類眾生的生滅根本。於每類眾生的受生根元,清楚顯露者,即是行陰顯現。觀察行陰幽隱輕清的生滅之相,遍於十二類生互含互具,於真常中妄有微細流注。圓擾即是同生基。動元即指行陰為群動之本源。是故圓擾動元是一切眾生同分生機之總相。若於圓擾動元中,妄計為諸業行生滅本元,則於不擾不動不滅的真如自性,全無所知,是故墜入外道所執的二種無因論:一是計本無因,二是計末無因。是修禅行人,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能見八萬劫內所有眾生,業行遷流,委曲輪回,生死形狀,而對於八萬劫外冥無所見。便妄計眾生從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無復改移。以未見藏識異熟種子,故妄計眾生本來無因,末亦無因。而墮落外道邪見,迷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二計度遍常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鹹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鹹皆體恆,不曾散失,計以為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分義】此行陰第二妄計遍常。以行陰是八識中微細生滅之相,今以定力研窮,以見生滅相續不斷,故於圓常中妄計四遍常論。一計心境遍常,以研窮心境二法,能知二萬劫中,眾生生滅循環而體不散失,故計為常。二計四大遍常,以行人定中研窮四大性,修習能知四萬劫中眾生生滅而體恆常不失,以四大乃八識相分,今八識未破,四大未消,眾生以四大為體,若四大常則眾生亦常,故計以為常。三計行陰相續不斷為常,末那即第七識,執受者乃八識種子。是修行人,以研窮行陰,修習能知八萬劫中,眾生生滅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以八識體常而眾生亦常,故計以為常。四計行陰為不生滅理。以為想陰已盡,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其實真不生滅性,須盡識陰方顯。今以行陰微細生滅而為不生滅理,計以為常,是為邪計。由此忘失菩提,墮落外道。是名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三起顛倒見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恆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分義】此行陰第三妄計。以七識執第八識見分為我,是故妄計我能生他,則我常他無常;或執我從他生,則他常我無常。二妄計劫不壞為常,劫壞為無常。三妄計我性為常,一切生死從我流出為無常。四妄計行陰常流為常,色受想陰已盡為無常。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迷惑菩提性,而墮落外道邪見,是名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四妄立有邊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鹹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分義】此行陰第四妄計四有邊論。有邊分位為四:即三際分位、見聞分位、彼我分位、生滅分位。於分位中,妄計四有邊無邊論:第一是三際分位,以過去心境已滅,未來心未至,名為有邊;現在心則相續不斷,便是無邊。第二是見聞分位,以能見八萬劫內眾生相續相,名為有邊;八萬劫外寂無聞見便為無邊。第三是自他分位,以一切眾生現為我知,眾生為有邊;我能遍知一切眾生,我為無邊。第四是生滅分位,以研窮行陰,入定時覺得行陰已滅,而出定後覺得行陰又生,由此計度一切眾生,於一身之中,皆是半生半滅,世界亦爾,生為有邊,滅為無邊。由於妄計有邊無邊,致使墮落外道邪見,迷惑菩提真性。是名第四外道所立有邊無邊論。

五矯亂虛無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恆。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二者,是人谛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余,無所言說。三者,是人谛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無所言說。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诘。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分義】此行陰第五妄計。不死矯亂者,執拗而不辄順理為矯,心無主正為亂,外道計天常住,名為不死,計不亂答,得生彼天。若實不知而答者,恐成矯亂,故有問時,答秘密言辭,不應皆說或不定答。佛法呵此為真矯亂,故名不死矯亂虛論。此妄計亦有四:第一妄計行陰,變常、生滅、增減、無有,有其八義,不能定答,故於一切時皆亂其語。第二觀行陰念念滅處,因無得證,故唯答一字,但言其無。第三觀行陰念念生處,因有得證,故唯言一是字。第四有無俱見,故一切矯亂。由此妄計矯亂,墮落外道,迷惑菩提真性。

六執色有相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或自固身,雲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雲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回復,雲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雲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從此惑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分義】此行陰第六妄計,十六有相論。行陰亦名無盡流,以其無始以來,相續無有斷絕,故計死後有相。於行陰無窮遷流而生計度,計其畢竟後有而流注不斷,故落死後十六有相顛倒。十六相者:一即色是我;二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三離色是我;四色大我小,我在色中;受想行三陰亦復如是,四陰循環,互成十六相。從此惑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不相凌奪,畢竟後有。此則錯解性具圓宗,差之毫厘,謬逾天地。此名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七執空無相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系,知其受滅無後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雲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分義】此行陰第七妄計,八無相論。已見色受想陰滅盡,當知行陰亦應滅,故計死後斷滅無相。八無相者,約色受想行四陰現在因亡,未來果喪,故成八無相。由此便妄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成斷滅見顛倒論。

八有無俱非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懵,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分義】此行陰第八妄計,八俱非論。雙計有無,即妄計非有非無。見色受想三陰已滅,是為非有,例知行陰亦非有,此四俱非有。現見行陰相續不息,是為非無,例知色受想陰,亦復非無,此四俱非無。是故妄計死後俱非,為八俱非論。又現見行陰遷變,生中有滅,是為非有;滅中有生,是為非無。色受想皆名諸行,悉有生滅,亦俱非義。此名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九妄計斷滅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分義】此行陰第九妄計斷滅。後後無者,謂行陰念念生滅處,設生七處,後皆斷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即計四大洲和六欲天處身滅;初禅天處欲盡滅;二禅天處苦盡滅;三禅天處極樂滅;四禅天和四空天處極捨滅。如是循環推測,窮盡七際(四大洲、六欲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和四空天)皆歸寂滅。現前的總要消滅,滅後必不再生。由此妄自計度,死後必歸斷滅,而墮落外道邪見中,迷惑菩提真性。是名第九外道立死後斷滅的顛倒邪論。

十迷現涅槃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禅性無憂故,或以二禅心無苦故,或以三禅極悅隨故,或以四禅苦樂二亡,不受輪回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分義】此行陰第十妄計,五涅槃論。後後有者,謂行陰念念生起,新新成有,故解其當有實果,必不滅無,便妄執後必是有,而墮入外道的五種涅槃論。第一妄執六欲天為轉生死成涅槃之處;第二以初禅天,離生喜樂地,苦惱不逼而為涅槃;第三以二禅天,定生喜樂地,憂愁不逼而為涅槃;第四以三禅天,離喜妙樂地,得大隨順而為涅槃;第五以四禅捨念清淨地,苦樂雙亡,三災不及,不受輪回生死而為涅槃。如是妄計五處涅槃,迷有漏天,作無為解,妄執五處為究竟極果,遂墮落外道邪見,迷惑菩提真性,是名第十種外道,立五涅槃的顛倒謬論。

行陰通結

阿難!如是十種禅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消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分義】此通結行陰十種妄計狂解。如上十種邪見,皆由心發邪思,心魔作怪。因修習禅定時,被行陰所覆蓋,以致禅觀與妄想,交戰於心,互為勝負,是故發生如上狂妄見解。雖色受想三陰已盡,外魔不得其便。但現以行陰未盡,見有生滅,於生滅中妄起計度,理觀不明。自言登聖,成大妄語,迷惑真性,墮無間獄。如能深入禅定,開覺真義,不取不著,心魔邪見,自然銷滅。直趣菩提,無復障礙。

 

上一篇:乘一法師:楞嚴八十分義 想陰因相分第七十五
下一篇:乘一法師:楞嚴八十分義 識陰因相分第七十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