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宗性法師:《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講課記錄·10月20日

宗性法師主講

  永箐、小布丁記錄

  我們上一次把大乘正宗分第三講了,我們在講這一分的時候,其中把這一品的內容概括為這樣幾句話,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總的來說,大乘佛法的原則就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就是不捨棄一切眾生。那麼怎麼樣才能夠不捨棄一切眾生呢?其實就是《金剛經》裡面須菩提問的兩個問題:“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換句話講就是我們如何發菩提心,如何不捨棄一個眾生。大乘正宗分就是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就是:怎樣不捨棄一個眾生呢?那麼這一品我們上次已經講過,我記得當時概括為幾句話:“將個人融化於大眾中,人生是屬於眾生的,不計仇恨及怨親,心量廣大應忘我。”我想呢,基本能代表大乘正宗分裡面這段文字所要表達的意思。我們下面接著講“妙行無住分第四”。

  這一品呢,其實是具體教給我們方法,教給我們如何去度眾生的方法,如何去幫助眾生的方法,如何去幫助別人的方法,所以,這一品非常重要。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那麼根據這一段來看文字,其實就是告訴我們,怎樣將自己,講個人融化於大眾之中,怎樣去忘我?我記得啊,在上次我們講課要結束的時候,有網友就提出這個問題,就是要度眾生如何去度?度眾生當中要去忘我,怎樣才能做到忘我?這就是這一品要給我們的答案。所以,這一品呢,希望大家用心來體會。

  我們看到這段文字:“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句話啊,非常關鍵,可以說是這一品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也可以說是提綱契領的一句話,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很多因位的菩薩,就是一如你我,剛剛開始學佛,受大乘佛法的熏陶,也能夠發起一些大乘心,但是,我們的發心往往是有所住的,也就是說是有掛礙的,是有執著的。因此啊,我們的發心與諸佛菩薩的菩提心還有距離,這個距離的分水嶺在什麼地方啊?我想就是諸佛菩薩發的菩提心去度化眾生,去幫助眾生的菩提心是無所住的,而我們現實的凡夫菩薩啊,我們發的菩提心,去度化眾生,去幫助別人是有所住的。所以,這一點啊,要非常清楚,非常明白,我們雖然有的佛教徒也受了菩薩戒,也發了菩提心,但是為什麼你不具備那個果位上的象觀世音菩薩、菩賢菩薩、地藏王菩薩,這樣的德行和功德?原因就是在這一句話上面,我們要用心去體會。為什麼呢?因為象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這一類的果位上的菩薩啊,他們的發心,在度化眾生,在幫助眾生的過程中,是無所住的,因此,由於無所住,他們的內心裡面啊,才能真正地將自己融化於大眾,才能真正地忘我。所以,地藏菩薩啊,才會發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樣的誓願,他的動力來自於哪裡?就是來自於他內心無所住,他才能真正的把自我放下,才能真正地忘我,才能真正的發起菩提心,所以,他才能發出那樣的大願來。這也是衡量我們真正是不是能夠成就象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那樣的功德的這麼一個標准。而我們凡夫眾生,就是因為我們於法有所住,所以我們往往,大家都有體會,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在修六度的時候,往往不如法。何以見得呢?因為我們看一些佛經裡面啊,就講到,觀世音菩薩也好,普賢菩薩也好,文殊菩薩也好,他們在修菩薩道,在行六度的時候啊,內心裡面充滿了喜悅,充滿了法樂,真是自在,真正的是無礙。可是,我們自己感受到,我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行菩薩道,修六度四攝菩薩行的時候往往內心裡面啊,總是覺得障礙,甚至啊,有些時候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反而給自己帶來一些煩惱,造成一些誤會,於是乎,在內心裡面總覺得有一種冤屈的心態,這種反差,就是我們這種冤屈的心態與諸佛菩薩,與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他們在行四攝六度菩薩道的時候,那種自在、安詳、灑脫、無礙,那種心態,這種反差就表明了我們凡夫菩薩啊,因為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內心裡面沒有徹底的放下,沒有徹底的將自己融化於大眾中,沒有徹底地忘我,所以呢,他於法有所住,因此呢,他才有那樣的心態,所以這句話啊非常關鍵,對於我們修菩薩道,對於我們修菩薩行啊,那都是關鍵性的問題。如果你能把握好這樣一個原則,能夠真正的在這個上面去下工夫的話,你的菩薩行,你的菩薩道,會有很大的進步,會真正的隨順菩薩行,隨順菩薩道,真正的成為菩薩道,菩提道的資糧。我想啊,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發心學佛必須要在意的和留心的。因為,如果說你於法有所住,那麼你行的這個菩薩道,修的這個布施行啊,那都是有漏的人天福報,只能感三界以內在人天往返的這個果報,而不能成為出世之因,不能成為出離之因,不能成為出離生死苦海,出離三界的因,而也只有當你於法無所住,修菩薩行,行菩薩道,修布施行的時候,你的那個功德才是無漏的,才是真正的出世之因,才能真正成就出世的菩提大道!

  所以啊,你懂得這個道理以後啊,你才懂得達摩祖師當年跟梁武帝的對話。我記得我們開課的時候就講過這個公案。就是達摩祖師從印度過來,到了廣州,那麼,廣州的地方官員就報告給梁武帝,印度來了這麼一個高僧,梁武帝應該說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個信佛的皇帝,非常虔誠。所以呢,他就讓那個地方官把達摩祖師送到南京去,那麼,達摩祖師到了南京以後啊,見到梁武帝了。那麼梁武帝啊,大家都知道,他一生對弘揚佛法啊也非常有貢獻,他一生呢,度化了很多的出家人,也蓋了很多的廟。所以呢,這在我們普通人看來的話,這個功德大得很吶。梁武帝本人也是有這種觀念,覺得我自己蓋了這麼多廟,度化了這麼多出家人,做了這麼多事,肯定是有很大功德的,所以當聽說印度的高僧來了以後啊,就想炫耀一番,就問達摩祖師:“朕年年捨金造寺,齋僧布施,有何功德啊?”,就是:我每年花了很多的錢,蓋了很多的廟,度了很多的出家人,在你看來,我的這個功德有多大?達摩祖師就跟他講:“並無功德!”,並沒有功德。那麼,達摩祖師的這句話就正好體現了我們剛才講的“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而梁武帝呢,他的那個問啊,就正好體現了我們剛才講的他是“於法有所住而行於布施”,所以,他才問出那樣的話,認為是我修了廟,我度了出家人,這個功德都是我的。有所住嘛,有執著嘛,所以這個地方的這個“住”啊,就是執著!如果“執著”你還不太明白的話,我覺得我們現在有一個詞最能夠形容,很形象的來表達這個意思,就是什麼?就是沉溺、陶醉、迷戀!就更形象的體現這個意思。梁武帝就是自己沉溺、陶醉、迷戀於自己蓋了廟,度了出家人這些事情上而不知道在這些過程當中把自我放下,放下執著,破除煩惱,所以呢,他才問這樣的話,也正因為這樣,達摩祖師針對他的這些毛病,針對他的這些煩惱才給他當頭棒喝,說他並無功德。所以這句話就正好體現我們剛才講的,你行布施,你就老老實實的行布施,你行菩薩道,修菩薩行,應該於法無所住,應該拋棄執著,應該遠離那種沉溺、遠離那種陶醉、那種迷戀。

  我們過去《菜根譚》裡不是有這樣兩句話嗎?“風來梳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什麼意思呢?我們行菩薩道,修布施行就應該有這樣的觀念!“雁度寒潭”,就是天空中飛的那個大雁,它從潭水,就是池塘上空飛過的時候,“雁過而潭不留影”,就是當這個大雁從池塘上空飛過去以後,這個池塘裡面並沒有它的影子,可是,當這個大雁正在飛的時候,正從池塘上空飛過去的時候,那麼這個池塘裡面有它的影子,可是,當這個大雁飛過去以後,這個影子並不存在了。“風來梳竹”,就是說,當刮風的時候,吹著竹子著聲的時候,嘩啦啦嘩啦啦的聲音,“風過而竹不留聲”,就是這個風吹過以後,這個竹子啊,一點聲音也沒有了,靜悄悄的。這說明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就最能夠說明我們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時候,怎樣叫做於法無所住,怎樣去行布施。那就是這個道理。就是我們正在做事的時候,我們得全身心的投入,盡心盡力的去做,做過以後,不要再去把它放在心上。

  我記得我們文殊院啊,有一幅對聯,那個上聯就講:“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見了便做”,見了就做,事情不管大小,不分彼此,不分高下,只要你能辦到的,有能力的,就應該去做,“做了便放下”,做了以後,再不要去想它,不要去想我這個事情做了以後會有什麼反響,有人知道沒有,不要在去想這些,“了了有何不了”,你如果老要去覺得,老要放在心上,那你這個內心裡面,你說每天要裝多少東西啊,那會有多少煩惱,增加多少障礙啊!所以啊,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要把這個道理懂了,把剛才我們講的這些道理懂了,那麼就懂得剛才我們講的什麼叫“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在布施的過程當中,不要執著,也就是我們的般若經典裡面倡導的“三輪體空”。就是你在行布施的時候,沒有受布施的人,沒有做布施的人,也沒有布施的東西,這三者都是如幻的,都是不真實的,如果你能辦到,這就叫“於法無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倡的在布施的的過程中應該“三輪體空”。這個很難辦到的,往往我們一般人啊,在布施的過程當中,總是有所住的,總是有執著的,總是有陶醉的,總是有放不下的。

  舉個例子吧,比如,我們今天到了寺院裡面,回去的時候,在了寺院門口碰到一個乞丐,向你伸手要東西,你因為剛才在寺院裡面受寺院的氣氛和環境的熏陶,你覺得佛教徒就是應該行布施嘛,所以,你就馬上從包裡掏出5元也好,10元也好,給了那個乞丐。可是,當你走出一百米或五十米遠的時候,你回過頭來,發現那個乞丐是假的,哎呀,你內心裡面那個難受勁啊,非常的糟糕,你非常的後悔,心想,我早知道給他這個家伙騙我,我還不如自己拿去買點什麼吃的,或者自己享受享受,內心裡面總會有這樣的後悔。按佛法講這是不應該的。就是你已經布施給人家的東西,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嘛,給過了就給過了,不要再去追究,那會生煩惱的,你心裡非常氣憤的。我覺得有位法師講得非常好:”不管這個乞丐是真是假,他只要向你伸手,他永遠是貧窮的。”所以有些人常常問我,“師父啊,那些叫化子比我還富裕呢。”我說:“此話怎講?”,他說:“他們那些人整天要的,存起來幾百萬,什麼蓋高樓大廈,比我們還富有,我們還去給他,真是劃不來,我不應該給他。”。我覺得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盡管他在物質上已經非常富有了,但是他的內心世界,他的道德,他的心靈永遠是貧窮的。只要他向你伸手,就是貧窮的象征啊,所以,我們干嗎還要去計較呢?我們在布施的過程中干嗎還要去執著呢?我們應該徹底的放下。但是,諸位要注意,我不是說見到所有的乞丐你都要給他,根據你自己的能力和條件,有這個能力才給他,沒有這個能力,不要勉強。如果你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你勉強去給他,或者為了去滿足自己,“因為學佛,是佛教徒,應該行布施”,這個心態,而不顧自己,過分地去,刻意地去做,也是不對的。就是在你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是可以的,沒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去勉強。   所以呢,我們地方我們還要特別交代,就是這個“布施”,什麼叫布施呢?現在我們一般人講布施,就是拿錢,就是給東西。不知道諸位是怎麼理解的,諸位啊,聽課的諸位,有人告訴我嗎?——布施是指什麼?什麼叫布施?怎樣去布施?你拿什麼去布施?有人告訴我嗎?啊,有人說“布施是給予”,“布施是善心”,“給你你所擁有的”,“用慈悲心奉獻,用心去”(附注:網上聽課的學員打在屏幕上),沒錯!這些都非常好,但是呢,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要把它展開來講,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啊,現在這個學佛的過程當中啊,有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都還有不明了的地方。因為我聽到很多人講,“哎呀師父啊,我什麼都沒有,我沒有錢,又沒有財,這樣沒有,那樣沒有,我怎麼去布施啊?”我說,財也好,錢也好,乃至你的身體也哈,這些東西啊,只是布施的一個部分!這上面不是有人說了嗎?(附注:網上聽課的學員打在屏幕上)“布施包括:財施,法施,無畏施。”對呀,這三個內涵,我們怎樣來理解呢?

  那麼“財施”,我們要知道分為內財和外財,內財就是指我們的這個身體,外財指的是你擁有的財富,比如錢啊,物啊,你有多余的,你有剩余的,你有豐富的,當別人需要的時候,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應該布施給人家。這種外財施啊,一般人還容易辦到,內財施啊,不容易的。為什麼,就是你這個身體啊,現在我們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是非常愛惜的,是非常愛護的,所以你要說用這個身體去布施,非常不容易辦到。我記得是目犍連還是誰,剛開始學佛的時候,要學大乘,就告訴他要發菩提心,要行菩薩道,他覺得這個也好。所以呢,有一天他出去的時候,就有一個人,覺得他是發菩提心的,就要考驗他,說:“你不是行菩薩道嗎?修菩薩行嗎?要布施嗎?”,目犍連回答說:“是啊,我要布施啊。”,那個人就說:“我現在啊需要你布施,我母親生病了,什麼病呢?眼睛壞了,需要有個人布施個眼睛給她,她的眼睛才能好。”目犍連一聽啊,他想,我是發了菩提心的,是要行布施的,那我就布施給他吧。於是他就用手指頭把左眼睛挖下來給那個人。那個人拿到那個眼睛有,說,哎呀,你這個眼睛好髒啊,好臭啊,怎麼的。然後還把那個眼睛仍在地上,用腳踩。目犍連一看,非常惱火,說:“我忍著這麼大的痛苦,把眼睛挖給你,你還說臭,還嫌它髒,並且還扔在地上用腳踩。”這個人就講,你這個眼睛不對,為什麼呢?我母親的那只是右眼,你挖的是左眼睛,不行的。目犍連一聽,哎呀,這個行布施簡直太難了,不干了,不干了,我不行菩薩道了。所以啊,這個內財啊,用這個身體去布施啊,不容易的。特別是我們過去講的很多故事,什麼釋迦牟尼佛因地中捨身飼虎啊,割肉喂鷹啊,就是把自己的這個身體都捨去,去喂虎啊。我們現在很難辦到了。所以,這個財施啊,外財施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內財施那真是不容易。所以,諸位啊,要很好的鍛煉,要很好的用功,只有你自己於法無所住以後,你這個財施,不管是外財施還是內財施才能夠真正的辦到,如果你於法有所住,有執著,那是辦不到的。這是財施的層面。

  “法施”,按照我們過去傳統的講法,就是給眾生講佛法,讓他們能夠真正明白人生、宇宙的道理,真正的發心好好修行,出離生死,了脫生死,這就是法施,就是當人需要佛法的時候,我們要毫不保留,毫不吝啬的,毫不厭倦的給人解說,給人引導,這是過去傳統的講法。我最近呢,在這個問題上把它又了一點。什麼呢?就是這個法施,包括聖義的法施和世俗的法施。聖義的就是我們過去傳統講的布施佛法,叫做“聖義的法施”,世俗的法施,指什麼呢?特別是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社會裡面,科技進步,信息發達,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機制也在不斷地加大,特別是現在我們很多工人下崗,知識水平能力都非常的有限,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我們所有的佛教徒,還要有世俗的法施,就是什麼?用你的技術,用你的知識去幫助別人!我把這種啊叫做“世俗的的法施”,就是當別人在知識上缺乏的時候,如果你懂得這方面的知識,你就不厭其煩的,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人家。當人家在工作上,技術上缺乏的時候,如果你擁有這個技術,你就應該毫無保留的,盡心盡責的去教會他。我想呢,這個也是布施的范疇。所以我想來想去,不知道把它歸到三種布施裡面的哪一類,後來我覺得把這個法施啊,分為聖義的法施和世俗的法施,於是就把它歸到世俗的法施裡面。所以諸位啊,我們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不要象世俗的人一樣,自己有一點技術,有一點知識,就要申請什麼專利。我想啊,對於佛教徒來說,沒有什麼專利,要與大眾共享,共享你的知識,共享你的財富,共享你的技術,如果說,在我們佛教徒的內心裡面還有什麼專利的話,那你的這個心量就還不夠寬廣,你就會產生固執,其實,慢慢地就會演變成執著,就會成為煩惱。我要找他,就會演變成煩惱的根源,所以,提倡要與大眾共享你的知識,技術,所以,我們叫做世俗法施。這是我內心的感受,講出來,與大家分享,要想真正的利益大眾,不但要從佛法,也要從世俗上。

  毫不保留地教給他,我們不要有什麼專利,要與大眾共享,共享你的財富,若要我們佛教徒中還有什麼專利的話,那你的心量還不夠寬廣,就會慢慢地演化為執著,成為煩惱。為什麼呢?當你有一個技術以後,比如人家學去以後,你就會覺得他是侵權,我要找他打官司,我要找他說理去,我要找他吵架,我要找他打架,所以呢,進而就會演變成煩惱的根源。所以呢,我們在這裡提倡,諸位啊,要與大眾共享你的知識,共享你的技術,共享你的財富!所以呢,我們把他叫作“世俗法施”。這是我最近在講佛法的當中,慢慢地體會到的一些內心的感受。所以,我在這個地方講出來,與大家分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共識?反正我是覺得我們在社會上,要想真正的利益社會,利益人群,利益大眾的話,不但要從佛法上,也要從世俗上,兩方面齊頭並進,去利益一切眾生。

  無畏施,什麼叫無畏施呢?就是當人家有困難的時候,在恐怖的時候,在膽怯的時候,在脆弱的時候,我們作為佛教徒,應該給他希望,給他勇氣,給他信心,給他力量!怎麼給呢?用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給他打氣,給他作堅強的後盾,給他鼓勵!比如他做事的過程當中,老是決斷不了,你就告訴他:“沒關系,有我呢!”這樣給他鼓勵的話,他就會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去面對困難,從而呢,能夠擺脫困難,擺脫困惑,見到光明。所以呢,根據這一點,我們講這個“無畏施是什麼?”就是給人方便,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力量!這些啊,都是屬於無畏施的范疇。

  所以,把這三方面綜合起來:財施、法施、無畏施,才是我們整個布施的內涵。所以,我們把這三個講完以後,我們再回過頭來說,我們剛才提到的有的人,一提到布施,就覺得是給錢,給東西,我想,那個不完整,不全面,應該把我們剛才講的所有的內容加起來那才是布施的內涵,才是布施的全面和整體。

  所以呢,我們提倡,當你不具備財,不具備法施的時候,你怎麼辦?所以我最近提倡,你給人微笑,給人鼓勵,這些都算是布施。為什麼這樣講?比如,當人家內心裡面極度痛苦,極度悲傷的時候,你面帶笑容,語言柔和去安慰他,這也算是布施啊。所以,給人微笑,給人安慰,給人撫摩,這些都是屬於布施。但是諸位要注意啊,我在這裡講布施微笑,笑不能亂笑啊,你的笑得不好,就不成為布施了,你的就成為煩惱了。比如,有的人,內心裡面本來就非常的痛苦,你再跑到他面前一笑,他就覺得這個家伙,我本來就覺得很惱火,你在嘲笑我啊。所以他越來越惱火,越來越痛苦,所以呢,你的這個效果就沒有達到。所以呢,你就必須因人而異 ,根據不同的環境,根據不同的氣氛來選擇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布施微笑,布施安慰。

  所以呢,在這個“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我們講得長一點,我想呢,把這句話弄懂以後,下面的話都非常好辦。特別是這個“住”字,“無所住”的“住”,“住”就是執著,就是陶醉,就是沉溺,“無所住”就是去掉執著,不要陶醉,不要沉溺。所以呢,“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用我們現在的語言講,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道的這個有情啊,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應該遠離執著,遠離陶醉,遠離沉溺來幫助他人,解除別人生活上的,精神上的痛苦,從而給社會大眾歡喜、安樂。

  我們往下面看,“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那麼這個啊,就是具體地告訴我們,我們在布施的過程當中會碰到什麼樣的問題,我們怎樣去應對。我們剛才不是講了嗎?布施的范疇非常寬泛,包括我們剛才講的財施、法施、無畏施,那是個總綱,在這個下面,我們剛才又講了很多這個布施的方法。那麼這個布施啊,盡管有剛才我們講的那麼多的內涵,但是它總是要有表現形式。比如,我們給人家5元錢,這是看得見的,這是有形的,這就是色布施。下面還有聲、香、味、觸啊,比如當人家心裡面難過的時候,你說話的語氣非常的溫和,非常的和諧,非常的柔順,他內心裡面啊,就覺得象春風拂面一樣,那這就是聲音的布施啊;還有香的布施,比如人家餓了,你給他做一些好吃的,這就是香布施啊;還有味布施,比如人家吃了苦的以後非常難受,你給他一點甜的,就是味道啊;觸,觸是什麼呢?就是那個身體的感覺,觸摩,比如他覺得身體不舒服,非常疲憊,你給他捶捶背,按摩按摩,他感覺非常舒服,就是觸啊。所以,這個地方講,“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那麼那個法布施,放得更寬,更多了。這就是說,我們的布施啊,是通過以下:色、聲、香、味、觸、法,這樣一些形式表現出來的。那麼,我們不管是在色上面的布施,在聲香味觸法上面的布施,都要無所住,都要沒有執著,都要遠離陶醉,都要遠離沉溺。總之一句話,在布施行的過程當中,不管你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都應該時時刻刻遠離執著。那麼這個地方啊,我們要知道,布施啊,只是六度中的一種。就是菩薩行裡面不是講四攝六度嗎?六度,就是布施、忍辱、持戒、禅定、精進、智慧。既然布施是這樣,那麼這個地方我想的話,他只是把六度裡面一個講了,那麼以此類推,我們的持戒,我們的忍辱,我們的精進、禅定、智慧,都應該無所住。所以我想,這個地方演繹開來的話,應該無所住持戒,無所住忍辱,無所住精進,無所住禅定,無所住智慧。那這樣,才是真正的修六度行,修菩薩行,才能真正的成為出世的菩提之因。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就是菩薩啊,凡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布施的話,都應該這樣,不住於相的。所以,這句話,就是對我們怎樣布施的一個總結。怎樣達到無所住?怎樣達到無所住?就是不住於相。所以諸位啊,一定把這幾個字理解清楚。就是無所住行於布施,不是叫你不行布施,而是叫你在布施的時候,不住於相。不住於什麼相?不住於能布施的相,不住於所布施的相,不住於布施的東西。比如,就我們自己來講,不住於相行於布施,指什麼呢?就自我來講,我們人生,我們個體是虛幻的,沒有固定的相,不要執著它,對對方,就是被你幫助的,接受你幫助的人,也是一樣,也是虛幻的,還有我們所布施的那個東西,那個實體,那也是虛幻的,也是沒有固定相的。所以呢,這個“不住於相”啊,其實就把那個“無所住”進一步發揮,也還是就是不要有執著相,而不是讓你不去布施。至於這裡網友提到的:“無住與放逸的區別是什麼”,我想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附帶的說明一下。這個“無住”啊,就是說我們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能力,根據自己的方法,去幫助別人,去奉獻,只是呢,在這個幫助別人奉獻的過程當中,不要有執著,所以呢,它的意思就是說,你一方面要做事情,一方面還要放下。而那個“放逸”是什麼呢?就是隨波逐流,就是懶惰,就是不想做事,所以這兩個是迥然不同的,我們這裡做一個附帶的解答。

  下面,“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如果真正的在布施的過程當中,能夠不住於色,不住於聲、香、味、觸、法,能夠遠離執著,那麼你的那個福德不可思量。什麼是不可思量?不可思、不可量的那個福德,是什麼福德?那就是成佛的因,那是不可思,不可量的。世間的東西,都是可思可量的,只有佛的境界,才是不可思,不可量的,所以,你如果真正的能夠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行於布施的話,你那個福德,就是成佛的功德。可是,如果在布施的過程當中,是有住,那你的那個福德就是可思可量,也就是什麼?是有限的。這就是我們剛才講的有限的福德就只是人天的福報,只是感得天人的因,可是當你的這個福報想盡了以後,你還會墮落,還回輪回,只有那個“無住”,沒有執著的那個布施,你的那個福德才是菩提之因,才是無漏的功德,你才能夠真正的圓滿菩提,才能夠出離生死,出離輪回,出離三界。所以,這個“可思量”和“不可思量”,有限還是無限,主要是說,你那個是不是能夠成為出離生死的因,擺脫輪回的因。

  所以下面就打比喻:“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就是象東方啊,虛空的的東西你可以想嗎?可以思可以量嗎?不可以。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東南西北,就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這是四方,四維是什麼呢?就四個角,我們如果學過一點,有些常識的都知道,東、南、西、北,那麼東南角、西北角、東北角、西南角,這四個角,就是象一個正方形一樣,有四方,再加四個角,再加上、下,那就是什麼?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十方世界”。所以我們這個十方世界是不可思,不可量的。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就是說,如果我們行菩薩道的有情眾生真正能夠不住於相,能夠沒有執著來布施的話,來修菩薩行的話,你的那個福德,那個功德,也象十方界一樣,不可限量,不可思量。意思是什麼?只有你這個才是無上正等正覺的因,才是無漏的菩提之因。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就是說,佛繼續給須菩提強調,也是給我們每一個眾生強調,應該象這樣來做。不是前面須菩提問了嗎?菩薩“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那麼,佛陀在回答的時候,先回答了“如何降伏其心”,就是在度眾生當中,用菩提心,來降伏我們的凡夫心!那麼“雲何應住”呢?就是在度眾生的時候,將個人融化於大眾,怎樣將個人融化於大眾呢?就是在幫助眾生的時候,無所住。所以呢,這兩個問題是連貫的,雖然佛陀是作了兩方面的解說,但是這兩方面的解說也是連貫的。所以,須菩提問了兩個問題,佛陀也回答了兩個問題,而這兩個問題是非常有關聯,並且這種關聯是非常密切的。啊,我這裡提醒大家,好好地去體會。

  所以呢,這個妙行無住分啊,就是告訴我們啊,怎樣去度眾生,怎樣修菩薩行,怎樣行菩薩道。那麼,我把這段話用我們現在的語言,概括成八個字:就是什麼話呢?這個話我覺得也是我們現在講得非常多的——“只管耕耘,不管收獲。”諸位,不知道你們贊不贊同我的這個概括。所以,也只有把這個把握好以後,你才能夠把什麼“無所住行於布施”,不是剛才有人問到嗎?“無住與放逸”,無住是什麼狀態,無住,就是既要耕耘,但是又不住相,就是不問收獲,只要你努力地耕耘,只要你辛勤地耕耘,收獲是自然的,成果是自然的。如果我們成天到晚都在那裡想著要有什麼結果,要有什麼果實,可是我們自己又不勤勞,又不去勞動,那個果實,那個成就不是等來的,不是我們去想來的,我們每個人的成就是要我們的辛勤勞動努力耕耘出來的。所以呢,我想啊,這八個字,基本上能概括這一段的內容,能夠體現“菩薩於法無所住行於布施”這麼一個內涵。既要行於布施,就只管耕耘,但是呢,又要無所住,不問收獲。只管耕耘,不問收獲,收獲是自然的。無所住行於布施,不問福德,福德也是自然的。所以希望大家啊,要把握好這樣一個原理。這個非常要緊。

  那麼下面呢,我們繼續講這個“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一段文字非常簡潔,可是啊,意義非常的深廣,希望大家用心體會。“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什麼意思?“身相”就是我們這個色身的相貌,可不可以用這個來衡量佛陀?這個問題在下面還會談到,就是佛陀的相貌非常的圓滿,非常的莊嚴,是不是可以用這些東西作為衡量是不是佛陀的標准?那麼,“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就是不能夠用這些作為衡量佛陀的標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為什麼呢?佛陀所說的那個身相,你那個相貌,是虛幻的,是不固定的,是緣起的,是性空的,所以它“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我們能看到的東西,都是緣起的,都是虛幻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個地方的“非相”,就是說,不是沒有相,而是你把這個相能夠看到虛幻性,不真實性,所以,“若見諸相非相”的這個非相啊,就是講的沒有真實相,沒有固定相。如果你能夠這樣認識,那你才能夠真正的得見如來。什麼意思啊?一方面,就是能夠知道一些景象的虛幻,另一方面,又不否定這個虛幻。這象我們做夢一樣,我們那個夢啊,雖然是假的,不真實的,但是,它必定有一個假的不真實的夢,而這種心態必須當你夢醒了以後你才知道。我們人生就是夢啊,我們在這個人生的大夢當中啊,你是覺察不到的,你覺得都是真實的,只有當你覺悟以後,你才能夠覺察到人生的不真實性和虛幻性,你才能夠真正的面對人生。但是,這有一個前提,就是你必須覺悟,就如我們做夢一樣,你要知道這個夢是假的,虛幻的,不真實的,你必須醒了才知道。人生也是一樣,你要知道人生大夢,就必須要等到你覺悟以後,你才能夠知道。所以啊,這段文字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在生活當中,不要被現象所迷惑,現象都是虛幻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本質是什麼?虛幻的,不真實的,性空的。這才是事物的本質。如果說我們用現象作為衡量事物的標准的話,那我們簡直太渺小了,太低級了。

  這裡啊,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什麼故事呢?就是在重慶啊,有一個梁平縣,那個縣有一個廟,叫雙桂堂,這個雙桂堂有一個祖師叫破山海明禅師,他是明末清初的人,非常有成就,影響非常的大。於是呢,有人想去拜訪他,就到那個雙桂堂去找他,那個人啊,到了雙桂堂的門口啊,看到一個老和尚,穿得非常整潔樸素,坐在門口補衣服,那個人就問他:“你知道破山祖師嗎?你認識嗎?”,回答:“我不認識。”,那個人說:“我要找他。”。他看見門口的這個老和尚啊在那裡補衣服啊,他就很瞧不起。他就繼續往裡面走,走到那個寺院的客堂裡面,就問知客師,“我到這個地方來拜訪破山祖師。”,知客師就問他:“你什麼時候來的啊?”,回答說:“我剛到。”,知客師又問他:“你從哪裡進來的?” 那個人回答道:“我從門口啊。”,知客師就說:“你既然從門口進來,難道沒有看到破山祖師嗎?”那個人回答說;“沒有啊。”,知客師道:“哎呀,那個補衣服的老和尚就是破山祖師啊!”,那個人就想,怎麼一個祖師跑到門口補衣服啊?然後他就回到門口問他,心裡想,這個祖師啊,就覺得應該非常怎麼樣,他怎麼象這樣一個樣子呢?他就問:“你是破山祖師嗎?”,破山祖師回答說:“是的。”,那個人就說:“我要找你。”,破山祖師就問:“你要找我干什麼?”他說:“我要向你請法。”破山祖師就說:“我給你講。”那個人說:“你講吧。”那個時候破山祖師不是在縫衣服嗎?那個縫衣服的針,不知道諸位知不知道縫衣服的那種針啊?那個針一頭是尖的,一頭有一個孔,就是穿線用的。然後破山祖師把針拿起來,就給那個人講,他說什麼呢?他說道:“此針本是鐵鑄成,一頭尖來一頭锟(音,kun,聲2,不確切是否是這個字,音譯四川話,就是圓的意思),你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什麼意思呢?“此針本是鐵鑄成”,就是我手裡拿的這個針啊,本來是鐵打成的,“一頭尖來一頭阃”,一頭是尖的,“一頭锟”,四川人講圓,就叫锟,一頭是圓的。而那個針的孔不是長在尾部嗎?破山祖師就借這句話來諷刺他,“你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什麼意思呢?你剛才來的時候,看見我穿得不好,你就只認衣冠,認為我這個人不好,不認我這個祖師。那個人聽了非常慚愧。經裡講,“不可以身相見如來”,那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不可以身相見祖師”啊!如果你以身相見祖師,那個祖師衣冠非常樸素,那你就會錯過見祖師的機會的。所以啊,你要在現象的背後去看事物的本質,不要用現象作為衡量事物的標准,你如果用現象來衡量,那就錯了。所以,我們在生活當中往往要注意,不要只是看現象,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要多方面的考慮,全方位的考慮。所以啊,如果說我們只從現象來看的話,不全面。這個問題在後面我們還會講到,因為這個現象啊,它畢竟是虛幻的,這個虛幻相,如果用智慧來照了,那它真是沒有任何真實性的。

  不知道諸位聽過一個公案故事沒有?現在河北趙縣的柏林禅寺,那個廟過去是趙州禅師的廟,稱為“趙州祖庭”,趙州祖師成就非常大,他80歲的時候,還去朝山行腳。有一次,他(80多歲的時候)去朝五台山,過去朝山,沒有飛機坐啊,沒有火車、汽車坐啊,沒有象我們現在可以坐小轎車那麼方便,走路!。文殊菩薩為了化導他,你這麼大年紀了何必還去呢?而是要在我們內心裡面真正的修行,不要去執著相。所以呢,文殊菩薩就化成一個人,在半路上度化他,給他講了一首詩:“青山何處不道場,何必折杖禮清涼,雲中縱有金毛線,正眼窺視非吉祥。”。什麼意思?“青山何處不道場”,任何地方都是我們修行的道場,“何必拄杖禮清涼”,你何必還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的去朝清涼(五台山)呢?“雲中縱有金毛線”,金毛線,“金毛”,就是獅子,大家都知道文殊菩薩不是騎獅子嗎?就是說,天空中縱然有一個文殊菩薩出現,“正眼窺視非吉祥”,正眼是什麼眼?不是平時我們說的正眼,歪眼,斜眼的那個正眼,這裡的正眼就是“智慧”,就是說,如果你用智慧來照了的話,他還是不是“吉祥”。什麼“吉祥”,妙吉祥啊,妙吉祥是文殊菩薩的簡稱,別號。就是說,天空當中縱然有一個文殊菩薩出現,如果我們用智慧來看的話,還是不是文殊菩薩,還是虛幻相!

  所以,諸位啊,我們通過講這兩個故事,我們要知道,“學佛關鍵是什麼?”是在內心裡面生起智慧!只有當你擁有智慧後,你才能夠不會為表面現象所迷惑,才能夠真正地看清這一切宇宙萬有的本質,認清這宇宙、人生的本性,從而不被這些東西所迷惑,才能夠真正徹底的放下,放下你的執著相,放下你對事物的這個真實的執著,你才能夠真正的與菩提道相應,與佛陀的智慧相應。所以呢,這個第五:如理實見分,就是強調我們要用智慧來生活。所以呢,我把這段概括成一句話:“生活在智慧中。”不知道諸位贊不贊成這個話?為什麼?因為我們凡夫啊,生活在愚癡中,所以老看不清這些現象的本質,老被現象所迷惑。而聖者,諸佛菩薩是生活在智慧當中,時時刻刻在內心裡面用智慧來照了,所以呢,他才能夠看得透這一切現象,才能夠真正的放下,才能夠真正的破除執著。所以諸位啊,對於這段話,我們就把它概括成一句話,就是:“用智慧來生活,生活在智慧中。”那麼講到這裡,大概已經把第五如理實見分的內容和精神講完了,正式的經文就講到這裡,下面各位網友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我們交流交流,討論討論,阿彌陀佛。

  問答:
  1、“無我”否不否認有情個體的存在?
  答:這個不否認的。“無我”是否定有情個體的真實性,而不否定有情個體的虛幻性和緣起性。

  2、能否請法師簡要介紹一下"律宗",尤其是弘一律師!謝謝!
  答:一般人一提到律,就以為律是制度,好象老給人一種不自在,給人約束。其實不是的,我這裡可以簡單說一下這個“律”的精神。“律”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個人的行為規范,一個是集體生活的行為規范。所以這個律啊,就是我們生活的行為規范,也只有我們去遵守這個行為規范,我們的生活才會有保障。給大家舉個例子,假如在你腳下劃了一個圓圈,讓你在這個圓圈內活動,你在這個圓圈裡活動,很自在,可是你跨出這個圓圈,就不自在了。律的作用就是這樣的,就是讓我們的身心能夠寧靜、安祥下來,所以呢,它的約束是指的什麼?指的約束你那顆煩惱的心,而讓你真正擁有一顆清涼的心。所以這個律的精神的啊,是給我們自在的保障而不是給我們約束,不是緊箍咒,大家一定要知道這點。弘一律師我個人是很敬仰,他的成就了不得,他用他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生命來釋解了這個律的精神,給後人留下了典范,是現在乃至將來大家共同學習的了不起的大德。至於他的具體情況,他的書籍非常多,大家可以看看。   3、有人在受三歸時,聽不懂師傅的話,一年後他受五戒。請問他得戒了嗎?
  答:這個得不得戒就是看他當下的那一念。其實,得不得戒就在看你承諾的那一條啊。比如說:“今能不殺生,持優婆塞,優婆夷之戒,汝能持否?”你說“能持!”,那麼你在當時說這兩個字的時候,那種信念,那種堅定,就是你得戒的證明。我想,如果在當下一念的心,能夠有這樣的一念生起,也是得戒了。

  4、今天在居士林請往生咒時,被告知不可以在平時隨便誦,末學十分詫異,這個說法對麼?請教法師。阿彌陀佛!!!
  答:我想啊,這個往生咒,我個人覺得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誦。當然現在有的人覺得“往生咒”嘛,好象要有死的人才能誦,我看未必見得。你想想,我們腳下,你一腳踩下去,那要殺多少眾生啊,那麼,誦往生咒又為什麼不可以呢?所以,我認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誦。

  5、現在,律宗在中國的佛教界處於怎樣一個境界呢? (接第2問)
  答:四個字:“命若懸絲”。

  6、人前生意識的因,可是人的本能的果?
  答:“人前生意識的因”,那是煩惱的果啊,人的本能是什麼?這恐怕是個哲學問題,這裡不做深入的討論。   7、既然有情個體無真實性,是誰涅磐呢?
  答:就是沒有一個真實的個體有情在涅磐。如果你還有一個覺得是在涅磐的話,那又是一個執著。那還不是涅磐。

  8、受三皈依要受什麼戒呢?
  答:皈依佛,就是不依附天魔外道,而依據佛法;皈依法,就是永遠學習佛法;皈依僧,就是永遠要親近僧寶。就是要做到這樣。

  9、請問法師是修什麼法門的?
  答:我這個人啊,向來是沒有門派,只覺得自己應該對自己負責任,所以你要問我是修什麼法門的話,我就會告訴你:我是修的對自己負責任的法門。

  10、有人拜忏後,看到佛像發光,又在空中看到觀世音菩薩,是心誠則靈,還是虛妄?
  答:這個要看具體情況,我想兩種都有。有的,就是屬於真正的感應道交而出現的,有的就是虛妄。

  11、金剛經對於淨宗修持的意義是怎樣的?
  答:如果說'(錄音不完整),你才能夠真正達到無相念佛,你真正達到了無相念佛,一心不亂,那對你修持淨土是莫大的促進。

  12、人前生意識的因,可是今生本能的果?這是一個法師講的不知對不對,請法師開釋 (接第6問)
  答:這句話,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可以這樣說,我們今生所遭遇的一切,若是果的話,那麼這些結果都是由於我們前世業力的因。這個說法應該是對的。

  13、經裡講福報的時候,常常看到一條:說若今生是女身,則以後(來世)會是男身,這不是重男輕女嗎?歧視嘛,怎麼個眾生平等呢?這是否只是佛陀的方便開示?
  答:這個啊,我是這樣看的,佛經講的男身與女身啊,我個人說不一定是說我們世間的女身和男身啊。佛經裡講的這個女身有丈夫相,有氣魄,有智慧,所以,佛陀講的男身女身,男相女相,不是用我們世間的男女來衡量的,而是看你的魄力,你的氣質,你的智慧,這方面來衡量的。

  14、阿彌陀佛,請問法師,常因執於感情不順而生煩惱心,從而抹煞了原有的智慧心,怎麼辦?
  答:感情這個東西啊,就象野獸,就象洪水,你越糾纏它越凶猛。所以呢,我個人的辦法就是疏導,不要去糾纏。

  15、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應如何看待極樂世界?
  答:極樂世界也是虛妄,也不具有真實性,它是清淨的虛妄,是清淨的虛空。這裡要注意啊,“凡所有相”,它是在有相的基礎上,才是虛妄,所以,它不是否定這個相,所以,我們在看待事物的時候,雖然有相,它是虛妄,它是在有相的前提下是虛妄。我想這個並不矛盾。

  16、佛經裡所講的開法會的時候,什麼諸佛菩薩毛孔發光,怎麼怎麼的,這是神通嗎?還是只是為了讓讀經的人生起信心,或者是禅定的境界?
  答:這是諸佛的功德,是自然的流露。

  17、感情太折磨人了。(接第14問)
  答:是啊,所以我們還是凡夫啊,不過,如果你有感情的經歷,你更容易放下。

  18、若有須身布施的場合,如生命布施,若此則須面對父母及社會的反應,如傷了他人的心等等,同時自身此生沒有所成尚不太甘心,恐後後悔;但因不忍心若不作過後更會後悔,請法師慈悲開示如何抉擇。
  答:我想啊你只要無愧於自心,無愧於良心就可以了。   19、可為什麼意識不能全部轉為本能呢?記載有的活佛能記住前生的事
  答:這個要全部轉的話,因為佛教講啊,有的因在現在成熟了它就轉變了,有的因還沒有成熟就要到將來才轉變。就如果樹上的果實一樣,有的今天紅了,成熟了,有的要明天才成熟,這個有時間關系。

  20、阿彌陀佛!請問法師,對於 戒邪YIN 戒了又犯,反反復復,往往事後後悔,對於戒邪YIN師傅有更好的指導方法嗎?
  答:邪YIN,針對在家信徒,一夫一妻可以的,但是如果有第三者,這是不允許的。對於指導方法,我沒有經驗,但是,在平時對治煩惱,我有一個辦法,就是當你自己用自己的力量辦不到的時候,你就在內心裡面觀想你最害怕的人就站在你面前。你可以試試。

  21、怎樣來讓我們周圍的人慢慢接觸佛法呢?我的體會是,如果你直接告訴他們念經念佛,反而引起謗佛謗經之過,說你是迷信,把大家的關系搞得僵僵的。
  答:最好的辦法是身教重於言教。用你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

  22、我還是門外漢,我想佛一個善念,就可以令所有人皈依佛,可為什麼當今社會信佛的人還不是很多?
  答:白馬寺有一副對聯,當年江澤民去視察的時候,非常贊賞,我把這副對聯送給你,你就知道了,“天雨心寬,難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 什麼意思?“天雨心寬”,就是普天降雨,可是,沒有根的草,它能接受雨露的滋養嗎?這個信佛不信佛,要取決於自己,不取決於佛啊。佛是要我們每個人都信佛,都能修行,可是,我們世間的眾生他自己不發心,沒有這個福報,沒有這個根基,那是不行的。

  23、請問法師“心能物轉”怎麼解,其原理如何?
  答: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就是你高興的時候你看見再丑的人都覺得高興,煩惱的時候,多好的東西在你眼裡都不好,你都覺得非常**,這個原理是什麼呢?就是情緒。

  24、是否應該用佛法的道理但不告訴他是佛法的道理來幫助別人,從而慢慢的來引入門?(接第21問)
  答:好啊!這個辦法我覺得好。

  25、請問法師:寺院裡有女居士工作並且干預寺院事務如法麼?
  答:居士只可以護法不可干預寺院的事務。居士永遠是護法,這個道理要明白。

  26、頂禮法師,什麼樣的禅淨雙修是真正的禅淨雙修?我平時念佛,周末打坐。這是否如法呢?
  答:當然你念念佛,打打坐,這樣的修行很好。真正的禅淨雙修啊,念佛三昧就是禅淨雙修。佛號,一句阿彌陀佛,不間斷,那就是禅,不亂啊,“禅者,定也,不亂也。”那才是真正的禅淨雙修。

  27、雲開月來大德介紹我到此,說可聞佛號發音,請問師父,
  答:南無阿彌陀佛。

  28、多看佛經,(如般若/法華等等經典)會影響淨土法門的修持嗎?
  答:我想是這樣,那就是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佛經。如果你的心態是清淨,它會促進你修持淨土法門。

  29、念佛三昧,那就是說不一定要打坐?
  答:是的,念佛三昧不一定是打坐,念佛三昧就是你走路的時候走路,一句佛號不間斷,沒有第三個念頭,那就是念佛三昧,這個不一定要打坐。

  39、問題不詳,(接第25問)
  答:因為寺院是僧團,僧團有僧團裡面的制度和生活規則,作為居士,他不知道,也沒有權利知道僧團的具體生活規則,如果他干預得過多,就會打亂僧團的秩序,是不好的,說得嚴重點,是破壞和和僧。這個罪過是無邊的。   31、法門很多,有沒有快速的方法?(*問題可能不完整)
  答:修行不能間斷,沒有特效藥,沒有速成的辦法。

  32、一門深入,怎樣才算一門深入?
  答:比如你修淨土,你就以淨土為主,但是還要兼學其他的一些法門來指導你修淨土。

  33、請問法師佛法裡真與如實的區別是什麼?
  答:真與如實是沒有區別的,是無二的。

  34、我念佛一年多了,念佛時妄念還很多,如何除妄念。
  答:我想啊,如果你能辦到的話,你把念佛的聲音與你的脈搏,心跳的聲音一致。就是你念佛的聲音你念一句佛號的聲音與你的脈搏,與你的心跳一致,那麼妄念慢慢慢慢就會少一些。

  35、方便與我說佛音。
  答:南無觀世音菩薩也是佛音。

  36、禅淨雙修,是一門深入嗎?(接第31問)
  答:是的。

  37、請問法師什麼是妄念?念頭能斷嗎?
  答:妄念是第三個念頭,念頭是不能斷的。六祖講:“一念絕即死。”要斷的念頭是妄念,那還有清淨念頭。

  38、真實與如實有什麼區別?
  答:真實與如實,佛法裡面,特別是唯識裡面,非常糾纏,要看具體的環境。當然,一般,如實指法性,真實是指事物的性質。比如這個事物的真實狀態,真實情況是緣起性空,這是它的性質,而如實一般指法性。

  39、常常為男女情愛煩惱,怎麼辦?
  答:我們現在啊,很多人把男女的情愛看成他私人的產品,私有品,所以有煩惱。

  40、怎樣徹底除去三毒,三毒是來自因果嗎?一定要業消完才能去三毒嗎?
  答:三毒就是業,就是煩惱。貪嗔癡也是有因果的。

  41、專和博的關系。為自己(一門深入的修行)也是為他人(幫助他人)的“專”,與“博”(為更好的幫助他人也是為自己)是否可以相互促進?
  答:是相互促進的。

  42、師傅,念佛,念的時間長了,臉部發涼,眉心發跳,如何解決?是不是要觀想腳心?
  答:不用,我覺得你最好觀想佛像,觀想阿彌陀佛的佛像。

  43、印度葛印卡大師“十日內觀禅修”,如法否 ?可否參加?
  答:我沒有參加過。我覺得可以去參加一下。

  44、學佛是學佛的因地,還是果地?
  答:要學因地也要學果地。學因地,是學佛是怎樣成佛的,是學佛的智慧。也要學果地,學佛成佛以後還要度眾生。

  45、請法師慈悲開示:《壇經》裡的忏悔品裡的“四、解脫香”,“不思善不思惡”,這句話的理解。
  答:“解脫香”就是指的我們斷除煩惱,破除我執以後內心的喜悅,這裡是用解脫香來形容內心的喜悅。“不思善不思惡”,這是說不執著善,也不執著惡,內心裡面保持清淨心,平等心,就是這個道理。
 

 

上一篇:宗性法師:《金剛經》講課記錄 第四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