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成長與喜悅
宏印法師
生命的成長就是歷練,歷練必然有順境和逆境。而生命的喜悅未必全是從順境獲致,所謂“不經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逆因緣的控練,反而能讓們體會千回自轉後的喜悅。
以我的佛法體驗,生命的成長就是一個人從小到大的人生經驗,從出生、求學、工作、成家立業、乃至人際關系等,都在學習成長。在生命的成長中一個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問題,就是自我的盲點。一個人的困逆:痛苦、不快樂、不順利,內因外緣障礙很多,一生的不稱心,都可能來自於自我的盲點,包括對自我的內在盲點和對外在客觀環境也出現盲點,以佛法的專有名詞即是“無明”。
逆向思考突破自我盲點,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盲點,中年人、年輕人也不例外,所以有代溝的產生。如果老、中、少要與代溝,則須突破自我的盲點。
老人家要不被嫌棄,不能只靠私房錢,最怕的是老頑固又與社會脫節,應不斷吸收新知與時俱進,有時也不妨惡補兩句新新人類的語言,做個快樂的老人。至於親子相處的問題,和孩子之間避免只問功課,否則最後你們之間的對談內容除了功課還是功課,所以不妨也配合談一些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另外還有夫妻之間的問題,很多也是三、五年後變得無話可談,孩子成為大人的傳聲筒,這也是婚後缺乏共同經營與成長,還停留在未婚的階段,沒有隨著個人角色的改變而成長。就如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普門就是不狹窄,不是一個法門走遍天下,應該隨領現身,隨著對方的根機角色不同而改變自己的方式,也就是隨時調整自己。在修行中常提到的破我相、斷我執,以現代話來說就是生命成長中對自我的盲點,也就是全然以自己的觀點、思想、意識型態而養成一種習慣,走到那裡都用自己的有色眼光去衡量、去取捨。
我們都知道佛教的中心思想是緣起,因緣法,即眾因緣法,眾因眾緣亦即多因多緣,所以要鼓勵大家培養對種種事情的看法與思考應多元化,有時更須逆向思考。例如有些人投資事業失敗,皆因於當初評估時只作順因緣的思考,未思及逆因緣時的因應之道。人生也是一樣,對於事業、婚姻、感情、家庭等等也容易流於一面倒的單向思考。
順、逆因緣都是歷練成長生命的成長就是歷練,歷練必然有順境、逆境,這就是人生的事實,又叫做有漏世間,三就因為是有漏的,所以不必然是一帆風順的。不論順境或逆境都是因緣法,多因多緣,緣生必然緣滅;緣生的不可能不滅。
在因緣的順逆當中,立足於生命的成長觀點來看,順因緣是一種歷練成長,逆因緣也是一種歷練成長,端看個人怎麽體會。逆因緣是一種歷練成長,初時我們很難接受,明明是苦惱折磨,又如何從當中得到喜悅?但是不經番寒澈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千回百轉,當你經過了人生的歷練再去回想時,則不難體會
成長的滋味。
生命的喜悅未必都來自一帆風順,所以生命的喜悅不一定都是指一帆風順,而是從逆境的歷練中也能成長,從成長中體會到喜悅,如果把喜悅設定在人的榮華富貴與稱心如意,那就過於狹隘了。有少數人一生中從無逆境來考驗,就像溫室中的花朵,這種生命又有何意義呢?在《易經》裡有一句話“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就是說明寫作《易經》的人,對人生先有了憂患意識,而後才留下這本不朽巨件。所以人透過了憂患的歷練,才更見生命的成長。
天生我材必有用自我盲點的突破,重要的是不要主觀,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外在的種種事相上,要了解自己的業障、習氣、才華、個性、優缺點。自知之明雖說不容易,但也要去克服。有人到老甚至至死都還認不清自己,更別談認識他人,只是顛倒苦惱過一生罷了。在李遠哲博士的演講中提及,我們每個人至少具備有九種潛能,只是缺乏發現和培養而早早被扼殺了,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看如何去認識自己的優缺點,選對專長、角色再加上努力,則必然有一定的成就。如果說生命的成長目標就是要得到生命的喜悅,什麽才是你喜悅的定義呢?有人是高知名度、名教授學者、或者財富,個個想法不一而足,而若只是從現象界的歸類去取捨生命的是否喜悅,也是盲點。因為那只是預設的、理想的而已,是未被經驗的。
因此如果把生命的理想與幸福,只是建立在意識型態的觀點上,就落入了無明與貪的煩腦裡。對於未到的、未知的、未具備條件的又去向往,就是無明,又一直去貪愛和追求,貪的當下就不喜悅,就是苦。喜悅也可隨著不同階段而成長,人自小到老,生命有不同階段的歷練。由這一點來觀察人的思想信仰,如果一個人一直停留滿足在其一個階段,且常以自己的修行法門來批判別人的法門,總以高人一等的心去比較,一向只是肯定自己否定別人,也就落人了不喜悅。
坦然接受自己最後我們再引孔子的話,因為孔子把生命的喜悅標出了一個很好的意義,就是-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不惑、不憂、不懼是生命喜悅的最佳狀態,以佛法來體會生命的三達德,實是一種很完美的人格。不惑是指思想、心靈及智慧方面,對生命宇宙人生不惑,“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自古為此迷惑的人大多了,智慧可以引導生命的成熟而達到一種喜悅。我們也常贊歎佛陀為一切智者,孔子呢?形容他自已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很中肯:而蘇格拉底也是個追求智慧的愛智者。不憂,如何才能不憂愁、不苦惱,常在喜悅中呢?我們常為了錢財、病痛、挫折而煩惱多,在此提供一個概念-接受自己,坦然的接受自己就是突破自我的盲點,不要和別人比較。莊子逍遙游“齊物”篇(把萬物等量齊觀),教我們不應該以人觀物,而要以物觀物,萬事萬物本身就具備它充實的條件美:丑有丑的美、缺陷也有缺陷美,各自展現生命的一定意義。所以不管本身命運如何,從接受自己再出發,生命才能坦然無罣礙,無罣礙則能不憂。受所當受,行所當行生命又該如何才能不恐懼呢?在慧可大師為向達摩祖師求法而雪地斷臂的禅宗公案中可以說明,即為求其“心安而已”,當一個人反省他的所作所為而能無愧於心時,因心安理得而可以隨時死而無憾、死而不懼。舉凡人的財壽、地位、事業、眷屬等皆由因緣來決定,當中有太多的無常,因而凡事做到那裡就算完成,心安是當下就能安,修行說明心見性,當人找到其安身立命處,還會有恐懼嗎?早期佛教證果位的阿羅漢,《阿含經》形容他們是“受所當受,行所當行”。一位解脫的阿羅漢,牠的生活、衣食住行,三衣一缽,游行人間,隨緣而住。人間的悲歡離合,生命歷程的老病死,阿羅漢仍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平常境界,本地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