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智隨法師:《阿彌陀經要解》略注 正宗分 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壹~二、正宗分                

【要解】

(甲)二正宗分三: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語如山岳不可動移。

【略注】

        序分中已略顯一經宗旨,今正宗分一以貫之,大暢其意。正宗分大分為三:

        初詳言極樂依正莊嚴,以啟信。如經文四處言「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即顯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以此而攝娑婆苦惱眾生。

        後勸言:「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此即釋迦之發遣,勸聞信者,應求往生。

        最後明示往生之方法,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此即往生之正行,非持名之行,則貶為少善根少福德,不能往生。

        此三義,即正宗分所示「信願持名」之一經要旨。《彌陀經》始終不離此三,或勸信,或勸願,或勸行。序分如此,正宗分如此,流通分亦如此。蕅益大師即圍繞此三點,而廣釋一經要旨。

        「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此即往生正因。觀此,知能否往生,不在斷惑之深淺,不在修行之好壞,不在根機之優劣。但具信願,莫不皆往。此乃點睛之筆,彰往生全憑佛力,非靠自己修為。如乘船渡海,不勞功力。故大師言持名一法「無藉劬勞修證」。印光大師承此旨言:

唯淨土一法,專仗佛力。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

        信願為淨土之眼目,是感通佛力的妙道。故修學淨土,當著眼於此。信、願二義,原本一體,二而不二。信受即願,願即信受。諸師或分言之,言「信者必生」、「有願必生」。或合言之,則言「信願必生」。今略引經論祖釋之言,以明「信願必生」之大義,令見聞者,生決定往生想。

        《大經》言: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龍樹菩薩言:

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昙鸾大師言:

「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善導大師言: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疏鈔》言:

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

        印光大師言:

淨土法門,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

        又言: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樂邦有路,起信即生。

        觀諸師言,知淨土一法,不涉施為,不勞苦修。信則能入,願生即生。而信入的方法因人而異,或因種種瑞相、感應等事而生信,或聽聞名號之德,知「乘願必生」而生信。一因事啟,而暗合道妙;一從理入,而明信佛智。遇緣不同,信願無二。此經以「聞」說阿彌陀佛而啟信,信受則自然「執持名號」。

        然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唯有大智,方能谛信無疑。無智凡夫,因無慧見,難免心多疑慮,如《大經》言:有心多狐疑,暫信暫不信者。不信因果,不信有極樂國,不信往生彼國等。因續念不絕,臨命終時,亦蒙佛接引,得生彼國。是知:信願彰於行中,但能相續稱名,終身不替,便決定橫超。故蕅益大師言:「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即攝信願於稱名之行中。信願彰往生靠佛力之義,稱名即仗佛力之行。故信願與稱名,二而不二。《蓮宗寶鑒》「勸發信心」一文言此義甚詳:

大行和尚雲:念佛法門,不問貴賤,修此法者,唯要信心。
信意者:信憑經中佛說念佛定生淨土,信念佛定滅諸罪,信念佛定得佛護,信念佛定得佛證,信念佛臨終定得佛來迎接,信念佛不問眾生,同信之人皆得往生,信念佛往生定得不退地,信念佛往生淨土,定不墮三惡道,所以勸信念佛。受此法,持此法,則往生淨土必矣。故大行和尚勸念佛人,心唯信佛,佛則知之,他心通故;口唯稱佛,佛則聞之,天耳通故;身唯禮佛,佛則見之,天眼通故。

        故知,信者,信「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信「但持名號,徑登不退」;信「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也。然凡夫往往以凡情妄測,不依聖言,唯信己意。故使易行之道,反成難信之法,以致抱疑自惑而不能釋懷。雖疑情難消,信之或難,行之卻易。能相續稱名,信心自攝於其中。是以信心雖難發起,亦無須懼。但相續稱名,即得往生。如《起信論》言:

有初學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懼謂信心難可成就。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修多羅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故知:靈山已過,龍華未來,無佛世中,而得見佛,是名最勝方便。

        彌陀發超世弘願,唯以念佛一行為往生之業,為最勝方便,可攝護信心。是以淨土雖為難信之法,卻有易入之方,但能相續稱名,自契佛願而得往生。是故「大聖悲愍,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也。

        善導大師以兩種方式立信,總攝一切:

        一、就人立信:「人」即指大悲滿足、智行圓滿之「佛」。通指十方諸佛,別指阿彌陀佛。就人立信,即深信彌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願不虛,深信釋迦誠語無妄,深信諸佛證誠不謬。

        淨土一法,依佛立信,不依菩薩羅漢等,良由菩薩羅漢等智行未圓,居於學地,未徹淨土法要故。唯佛一人親見是利,具真語、實語、不妄語、不绮語,故可絕對尊信。縱然聞十方諸大羅漢、菩薩,乃至報佛化佛,言不得生者,亦不生一念疑退之心,唯增長成就自己清淨信心、上上信心,以佛語無虛故。

        二、就行立信:即以佛所說「往生之行」建立信心,即深信「稱佛名號,決定往生」。此是彌陀本願,是釋迦、諸佛親口所說;人可信,則法自可信矣。

        「就人立信」與「就行立信」人法並彰,二而不二,如善導大師言: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就人立信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行立信

        善導大師依佛誓願,判稱名為正定業,以「行」立「信」,並將第十八願所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全攝於稱名之中,彰三心於念佛一行中。能信「稱名必生」,則三心自然具足。如此精要闡釋,使第十八願之義清晰明了。能常將其「四十八字釋」耀於心目,則於淨土宗義,自可了如指掌。其《往生禮贊》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釋」,即淨宗心要、眼目、骨髓。淨宗要義,全攝於此。彌陀本願,諸佛本懷,亦全彰於此。此是暗室明燈,北極指南;是信心的源泉,念佛的肝要。法然上人對此文尊崇之極,贊歎之至,言: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深顯彌陀大悲,無有簡擇,如太虛包容一切,如大地普載萬物。不論男女貴賤,不論智愚善惡,但稱佛名,皆得往生。故修學淨土,不可離此彌陀名號,別求於信。所謂信心者,信名號也,信「稱名必得往生」也。但能相續稱名,則信願自然圓攝其中,以「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故。

【要解】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略注】

        此一句話,義最難消。粗觀之,似顯極樂國土有品位之別,然《要解》處處又顯平等一味之狀。前後通觀,私窺其義,知此有隱顯二義:

        顯義者:即純以自力斷惑之深淺而言高下,如事一心、理一心,及四土次第等。此是十方佛土之常規,以憑自力斷惑故(豎與一切法門渾同)。

        隱義者:顯依自力為「淺」,仗佛力為「深」。憑自力斷惑為「下」,仗佛力橫超為「高」。如大師所言: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九界眾生等覺以下,以「自力」皆無能信解持名一法,以「持名善根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此即自力淺,佛力深之明示(橫與一切法門迥異)。

        蕅益大師又言:

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圓轉五濁,不涉施為,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

        又言:

凡夫例登補處,超盡四十一因位。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觀此,豈是自力所能及也?故知自力與佛力比,自力為淺,佛力為深。能如是觀一部《要解》,則知大師或順他宗顯自力修證之品位,或就淨土顯別意超世之弘願。知此,則一部《要解》之脈絡可清晰明了矣。

        仗自力者,深淺次第,處處皆顯,無須多言。仗佛力者,則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與佛無異,無品位之深淺。縱雖下品往生,入同居土,仍與佛同體,圓淨四土,圓受諸樂,圓證三不退。此即淨土甚深處,全仗彌陀大願業力。其「證大涅槃願」言:

若我得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觀彌陀誓言,知仰憑佛力,則可越品位,超次第,證大涅槃。故蕅益大師言:「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稱念一聲,即「轉煩惱濁為常寂光」。如此利益,超勝獨妙,故曰不可思議功德,故為「極難信」之法。

        他宗行者,大多局於通途義理,不識淨土全仗佛力之特別意義。故多以聖道論淨土,誠如大師所言:「世智辯聰,通儒禅客,愈推愈遠。」唯有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方能信知淨土一法橫超諸法,凡夫而例登補處、超盡四十一因位之奇功。此等殊勝大利,於經論祖釋中處處皆顯,今略引一二,以明此義:

        《稱贊淨土佛攝受經》言:

極樂世界淨佛土中,無量壽佛,常有無量菩薩弟子。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足種種微妙功德。其量無邊,不可稱數。假使經於無數量劫贊其功德,終不能盡。

        《大經》(同本異譯)言:

極樂世界,所有菩薩,於無上菩提,皆悉安住,一生補處。

        善導大師言:

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行願自然成。
十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蓮池大師言: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宗赜禅師言:

若夫信佛言而生淨土,則界系之所不能拘,劫波之所不能害。謝人間之八苦,無天上之五衰。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唯顯一乘之法,決定無三。歸依一體三寶,奉事十方如來。佛光照體,萬惑潛消。法味資神,六通具足。三十七品助道法,應念圓成;三十二應隨類身,遍塵剎土。周旋五趣,普被諸根。不動一心,遍行三昧。灑定水於三千,引眾生於火宅。自利利他,悉皆圓滿。是以了義大乘,無不指歸淨土。前賢後聖,自他皆願往生。

        古德言:

相好光明皆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
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成時法師言:

才得往生,便圓居三不退地;且見阿彌,即見十方諸佛;生極樂,即生一切剎海。乃至阿彌一光,極樂一塵,悉能於中頓證。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聖等法,而不出剎那際三昧。

        印光大師言:

如來以自力、他力,通途、特別二種法門,普利一切。唯淨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聖見,二皆不生。乃千穩萬當,萬不漏一之特別法門也。

        又言:

雖具縛凡夫,通身業力,若能信願真切,即蒙佛慈攝受。
一得往生,則煩惱惡業,徹底消滅;功德智慧,究竟現前。

        又言:

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

        觀經論祖釋,知往生彼國,藉彌陀圓滿修德,致使眾生性德全彰。故超三賢十聖,品位極於佛果,與佛同證無量光壽。如水入海,同一鹹味,同一深廣。如此力用,徹彰於第二十二願,其願言: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昙鸾大師依此而言:

按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至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淨土,何必如此?五種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若言菩薩必從一地至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

        蕅益大師亦有此義,言:

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

        極樂國土,所有天人,皆從如來清淨智慧海生,皆是如來正覺華化生。是故眷屬平等,與奪無路。雖為凡夫,一生彼國,則如《大經》所言: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使長夜憂惱之凡夫,身心如佛,智慧清淨。故不得守十方之常規,以論極樂之品位。極樂國土超逾十方諸佛國土,即在於此。

        故知:持名之最深處,在信願深當下圓滿,而不在自力斷惑之深淺。誠乃「唯恃信願,不論斷證」也。能深信佛力,專持名號,即是甚深行處。此是諸佛如來所行境界,是無上妙行,一乘真因。行超普賢,德同如來。若依自力斷惑而論,則有深淺次第之別;若信願莊嚴一聲阿彌陀佛,則圓轉五濁。故大師言淨土一法:

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

        昙鸾大師謂之:

不斷煩惱得涅槃。

        修學淨土,不可執於自力之大小,當深信佛力之甚深。自力與佛力相較,如燭光與日光之別,豈可同日而語!《大經》言:   

一切菩薩、聲聞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菩薩光明於佛光中尚且隱而不現,何況凡夫?故念佛之人,勿須局於品位之求,當捨棄一切我知我見,唯一向念佛,自然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與佛無異。

        持名一法,別無玄義,唯口稱佛名而已。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不涉施為,一念即得大利,圓具無上功德。一念如此,念念亦如此。步步光明際,聲聲攝取中。絕待圓融,微妙難思。善導大師直言:

念佛即是涅槃門。

        法照禅師則言:

念佛成佛是真宗。

        乍聞此義者,或許會疑:若往生果位平等無別,何以經中有聲聞、菩薩、人天等?何以有一日、七日花開?何以有三輩九品之別?蕅益大師於此未作诠釋,只是隱彰於種種義理中,其言:「佛菩薩羅漢,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則可窺其一斑。今旁依經論私窺其義,略釋此疑。

        一、經中雖言有聲聞、菩薩、天人等,此皆方便示現,實則所證無別。如《大經》言: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鹹同一類,形無異狀;
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大經》同本異譯亦言:

極樂國土,所有眾生,無差別相;順余方俗,有天人名。

        昙鸾大師依此經義言:

極樂聲聞菩薩眾,人天智慧鹹洞達;
身相莊嚴無殊異,但順他方故列名。
顏容端正無可比,精微妙軀非人天;
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

        觀此,可明極樂世界平等一味,而又隨意自在之不可思議。所謂「極樂同居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也 。

        二、《大經》及《觀經》中,雖言及三輩往生人,或一日花開,或七日花開等不同果報,又言極樂國土無有晝夜時日之分。故善導大師釋此義言:

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徑於七日,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或是釋迦為順此世凡夫分別之執,故方便言其差別,以防下品者之驕慢,及上品者之懈怠。一旦往生,則凡夫情執,自然消失,同歸正覺。如《大經》言:

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

        三、經中雖廣言三輩九品之不同行業,約有二義:
       (1)顯「機」差別。眾生根機不同,為引導不同根機歸於淨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故權說三輩九品。如善導大師言: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其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經中廣言三輩九品,正顯不同根機同歸淨土之義,彰彌陀大悲平等普攝,無一遺漏。但以遇緣有異,故有九品差別。雖根機不同,若同歸「一向專稱」之他力易行道,則「到彼無殊,齊同不退。」誠如昙鸾大師所言:

願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議!

        (2)顯「法」差別。觀善導大師「要弘廢立」義,知釋迦廣開三輩九品等不同行業之「要門」,乃顯彰別意之「弘願」,欲令眾生捨雜行歸正行,藉助業入正定業,專稱佛名。良由極樂國土,報法高妙,少善難生,故釋迦權施方便而導歸真實。最後藉最下之機顯最勝之法,並特別拈出持名一行付囑阿難。故善導大師言: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本師為彰顯彌陀本願超勝余法,故巧設三輩九品差別。此乃施化善巧,為助成念佛而說諸行,最後廢諸行立念佛而顯本懷。善導大師以偈頌彰此義言:

定散具回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法然上人禀此義言:「諸行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故知釋迦說法有「廢、立」之善巧。三輩文中,皆雲「一向專念」,此即顯彰廢立之義。知此,自能明了淨土所宗,不在三輩九品之行,唯在專稱佛名。

        今《彌陀經》不言機之差別,不言「定、散」之「要門」,唯顯真實之一道∣執持名號。一得往生,則「皆是阿鞞跋致,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無三輩九品,無七日華開,全捨方便之言,盡彰真實之義。思此,始知《彌陀經》妙不可言,誠如古德所言:「乃如來興世之正說,速疾圓滿之金言,遠沾遐代之妙典,十方稱贊之誠言」也。

【要解】

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略注】

        「慧行為前導」者,即指「信願」為前導。「行行為正修」者,即指「持名」為正修。

        淨土一法全憑佛力橫超,但稱佛名,直趣佛果。如此甚深利益,非凡夫智力所能知之,唯有信之願之。故以信願為前導,以此而稱名,方為正修,如是則為「目足並運」之如法修行。

        「目」者:即信願,「足」者:即稱名。有目有足,則為如實之修行。修學淨土,目足不可分運。若無有信願,徒恃自力而稱名壓捺妄想,欲求一心、開悟,而不求往生者,則如有足而無目;若空誇信願而不稱名,亦可謂空有其目而無其足(實則既不稱名,則其信願亦假,非真有目也),皆為不如實修行。唯仗佛力而稱名,方為有目有足之如實修行。故已信淨土,願生彼國者,自應以持名為正修,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若未歸淨土,或猶豫未決者,則須藉「信願」以攝取之,令生決定信向,願生彼國,以「目」而導「行」。

        信願為引導之方,稱名為淨土正行。信願與持名,又二而不二。有信願者,自然持名;常稱佛名者,信願亦自攝於其中。經中初言依報正報,以啟信願,最後攝依報正報於佛名中,但說「執持名號」,標「信」於「行」中,以行方能滿其願、證其信故。故修學淨土,能信「稱名必生」而專稱佛名,則自然圓彰信願行三義,自然「目、足」並運。故無須於稱名之外,再求信願。若不憑我心,不染他法,唯憑佛願,一向專稱,則暗合「目足並運」之旨。

貳~一、    廣陳依正以啟信
參~一、    依報妙
肆~一、    征釋
伍~一、    征

【要解】

(乙)初文為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
(丙)初又二:初征釋,二廣釋。
(丁)初又二:初征,二釋。
(戊)今初。

【經文】

捨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伍~二、  釋
陸~一、  約「能受用」釋

【要解】

(戊)二釋又二:初約「能受用」釋,二約「所受用」釋。
(己)今初。

【經文】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要解】

「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淨宗不思議在此﹞。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
彼土永離「三苦」﹝眾苦極樂映釋﹞,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游戲神通等樂。「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淨四土,圓受諸樂也方是極樂淨宗。
復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略注】

        經言:「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總顯極樂依報之妙,攝盡一切功德。與極樂相對之娑婆世界,則苦樂相雜,實則樂亦是苦(壞苦),以人天有漏善業所招之報,皆為虛假,不出輪回故,故稱三界如火宅。而通途所言四種淨土,依斷惑之深淺,亦各有苦樂。唯極樂世界,清淨無染,隨意自在,受用同佛;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此樂非相對之樂,乃無苦無樂之至極清淨法樂,無以名之,強名「極樂」也。如《大經》言:

國如泥洹,而無等雙。無有三塗,苦難之名;
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為安樂。

        極樂國土,苦名尚無,何況有實?此是阿彌陀佛攝取諸佛國土之精妙,經五劫思惟,兆載苦修所成就。《大經》言其「國土第一,清淨莊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開闊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往生論注》言:「此清淨不可破壞,不可染污。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壞相。」又言:「安樂是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胎卵濕生,緣茲高揖,業系長維,從此永斷。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

        反之,五濁惡世,則眾苦逼惱。所謂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無常遷流苦,貪瞋煩惱苦,惡道怖畏苦,如是等無量諸苦,無時不在警醒吾人求生淨土。如印光大師言:「寒暑代謝,老病相催,水旱冰疫,魔侶邪見,何一非提醒當人速求往生之警策也!」

        「無常念念至,恆與死王居。」思此,寧不積極尋求解脫之道乎?善導大師作「無常偈」警悟吾人:當深厭於無常,志歸於淨土。其偈言:

漸漸雞皮鶴發,看看行步龍鐘,
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真為生死者,豈不思之?一息不來,將歸何方?當深警於無常,勿徒贻於後悔。今《彌陀經》無問自說,即欲拔苦與樂。經中所言「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顯往生淨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之無為法樂。此是離苦得樂之徑路,願生即生,生即證無為法樂,利益甚深。故釋迦殷切勸言:「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厭苦欣樂者,自當歡喜信受,欣求極樂。欣則淨土常居,即為極樂之聖眾也。

        為顯極樂淨土超勝,大師非但與娑婆三苦相較,亦與十方佛土相比。「一往分別」一段,即十方佛土之苦樂;「然同居眾生」一段,即別顯西方淨土超勝。

        極樂國土所以「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因彌陀超世功德故。以名號為多善根,故能圓淨四土;以名號為多福德,故能圓受諸樂。凡稱名往生者,善根福德與佛無異。佛說苦樂,即欲凡夫厭穢欣淨,優入橫超,圓受諸樂也。
        唯此一法收機最廣故,本為凡夫故,故凡夫得以優入。下手最易故,故從容自入,悠然而往。念念即佛故,故橫超三賢十聖。不落九界故,自然度越一切苦海也。

        十方佛土中,唯極樂淨土功高而易進。此皆由彌陀之大願,持名之奇勳,故有此殊勝功德利益。

        天台所判四土中,同居土最低,形雖同居一土,而神則各住其境,故外同而內不同(通於十方)。蕅益大師借同居淨土之名,別彰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土。此土上則超越十方同居,下又可普攝一切善惡凡夫,同入此清淨寶地(不可思議功德)。形神俱同,內外一如,無二無別(獨在西方)。故知蕅益大師判極樂為同居土,別有深義。其言似低,實則最勝。但借同居之名,別顯「常寂光土」之義,所謂「慈契於寂光」也。如此方是極樂淨土宗旨。

陸~二、 約「所受用」釋

【要解】

(己)二約「所受用」釋。(此亦轉釋上「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故,下「廣釋」一科亦然。)

【經文】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以嚴際畔﹞,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要解】

七重:表七科道品。
四寶:表「常、樂、我、淨」四德。
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
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真因緣也﹝內因外緣﹞ 。
此等莊嚴,同居淨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方便淨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谛,無漏五塵為體。實報淨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谛,無盡五塵為體。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智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谛,稱性五塵為體。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莊嚴﹝此論性,依此起修﹞,無非因緣所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此論修,全修在性,如是方是極樂淨宗﹞。下皆仿此。
問: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莊嚴?
答: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莊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略注】

        前總顯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今於其所受用處,別彰「但受諸樂」義。所言「七重、四寶」皆顯住處功德,一一圓妙。如蕅益大師言:「極樂同居淨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大師並自設問答,彰淨土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之妙,以除執理廢事之偏。其言顯極樂同居,實為寂光淨土,亦顯報佛報土義。全體是佛境界,具四德常樂我淨莊嚴。一一莊嚴,全是性德顯露。經中處處言極樂依正莊嚴,以顯修德之圓滿。因修德圓滿,是故其國名為「極樂」。

        大師對四土之釋,欲令易解而作分辨,多為通途教理。雖論四土,而極樂無不即空假中,真俗圓融,無次第之別。今時眾生,心昏識寡,難明種種三觀之義,不作細論(本非淨土宗旨)。待見彌陀後,一聞千悟,於此義理,自可了如指掌,自無須今日饒舌。況以我等凡夫之世智辯聰,愈推愈遠,反不如安份守愚,老實念佛也。

肆~二、    廣釋
伍~一、    別釋「所受」
陸~一、    釋「生處」

【要解】

(丁)二廣釋二:初別釋「所受」,二合釋「能受、所受」。
(戊)初又二:初釋「生處」,二結示「佛力」。
(己)今初。

【經文】

又捨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要解】

上明住處,今明生處。
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絕待之樂為濁世眾生須對待而論﹞。
八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軟,異沉重。五潤澤,異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
充滿其中:異枯竭泛濫。底純金沙:異污泥。階道四寶:異磚石。
陛級名階,坦途名道,重屋名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
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
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裡,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也。
青色名優缽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缽頭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亦略言耳。
微、妙、香、潔:略歎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妙﹞。

陸~二、    結示「佛力」

【要解】

(己)二結示「佛力」

【經文】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要解】

明上住處,種種莊嚴,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此義約佛,故能遍嚴四種淨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復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此義約生﹞。而皆是已成﹝誰解承當﹞,非今非當。
此則以阿彌陀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性相圓明徹盡法門邊畔界限﹞,帶起眾生自心,種種莊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會上二義只是一義﹞故曰:「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略注】

        經文所言「七寶池、八功德水」等皆是阿彌陀佛大願大行之所成就,全是稱性功德之流露,所以能周遍莊嚴四種淨土。四十八願之妙用,即顯於如是微妙之「七寶池、八功德水」中,以彰其攝化之功。故蕅益大師言其種種功德在於:「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此就佛德而言,若就眾生而言,則:

佛以「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
「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此即大師徹彰淨宗心要處,顯往生資糧全在彌陀大願、大行中。阿彌陀佛見凡夫眾生,善根薄少,無力解脫,常受眾苦,悲憫有加,故以其五劫思維之稱性大願,作眾生多善根之因;以其兆載苦修之圓滿大行,作眾生多福德之緣。不論何人,但稱佛名,即是以佛願為願,以佛行為行,念念成就極樂種種莊嚴功德。如是功德皆是阿彌陀佛十劫之前所成就,非現在或當來方成就,亦非靠吾人之修行而成就。但能稱名,則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乃全仗佛力,全憑名號功德,「」念佛者獲此功德大寶。此即以阿彌陀佛種種莊嚴作增上本質(托佛強緣),成就眾生本具性功德(五乘齊入)。是故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自他一體,無二無別。

        蕅益大師特標科目為「結示佛力」,顯以上種種功德,皆是「佛力」所成。經中四處言「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亦皆是「佛力」所成;凡稱名者,亦自然獲如是種種功德。大師未一一說明,須善會此義。

        彌陀之大願大行已為吾人成就種種功德,今全體授與我等。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則可徑登不退,圓成佛道。念佛之人,但寶此一行,則如貧子全承家業,如太子得登王位。故勿須於稱名之外別有所求,但稱佛名,自然具足不可思議善根福德,與佛無異。

        《彌陀經》先陳依正莊嚴,最後標稱名一行。此即攝依報歸正報,彰佛德於佛名中。以名召德,罄無不盡。眾生稱念,聲聲皆不可思議,念念與佛同體。所謂信願行三資糧,即全攝於一句萬德洪名中,若無彌陀願力、萬德洪名,信願行三,即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佛種從緣起,流轉生死凡夫,托佛強緣,自可「不用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也。

伍~二、    合釋能受所受
陸~一、    約五根五塵明受用
柒~一、    正明

【要解】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又二: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次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己)初又二:初正明,二結示。
(庚)今初。

【經文】

又捨利弗,彼佛國土,﹝空中﹞常作天樂,﹝下是﹞黃金為地。﹝中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上嚴空界下嚴金地﹞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衣戒)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要解】

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
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雲「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但可順此方比擬不可隨此方情見。
曼陀羅:此雲「適意」,又雲「白華」。衣(衣戒):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食時:即清旦,故雲「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
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略注】

        觀大師言,知極樂國土,果德遍滿,塵塵圓妙,純是一真法界。真俗圓融,微妙難思。其如意自在功德, 《大經》言之甚詳:

彼國菩薩,乘佛神力,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
恭敬供養,諸佛世尊。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

        此皆彌陀願力所成就。其「供養諸佛願」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
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又「供具如意願」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
諸所欲求,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故知極樂聖眾,果報超絕,神力難量,不離彼土,常遍十方。如日在天,而影現百川。此乃全仗彌陀神力加持,故無行不備,無遠不到。此即顯「極樂一聲、一塵、一 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故極樂國土,雖示現西方,卻「廣大無邊際,究竟如虛空」,遍融十方諸佛國土。生一佛國土,即同生於十方諸佛國土;見一佛,即同見十方諸佛。事事無礙,微妙難思。

        娑婆極樂,亦本無隔礙,因凡夫自心起諸障礙,故感娑婆種種苦,而不知極樂之樂。若以念佛真因,自然得成佛極果。生彼淨土,則情無所系,無我所心,無系縛心,一切障礙,自然消除。居於極樂而橫遍十方,與十方世界隔而不隔矣。

        觀大師言及 《大經》文,可明極樂世界,一一皆法爾自然。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一切行願自然成,不勞一念思慮功,無非任運進修而已。善導大師對此言之甚明:

從佛歸家還本國,一切行願自然成。
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
一念一時隨眾聽,恆沙三昧自然成。

        如此利益,皆因彌陀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故下面結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顯如是功德,乃佛力所成,亦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一一圓妙,一一現成,欣慕之情,可不待勸而自發矣。如善導大師言:「如此逍遙快樂處,更貪何事不求生?」天親菩薩言: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柒~二、    結示

【要解】

(庚)二結示

【經文】

捨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陸~二、    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柒~一、    別明
捌~一、    化有情聲
玖~一、    鳥音法利

【要解】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別就法音廣明。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又二:初別明,二總結。
(庚)初中二:初化有情聲,二化無情聲。
(辛)初又二:初鳥音法利,二征釋略顯。(壬)今初。

【經文】

復次捨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鹦鹉、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要解】

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捨利:舊雲鹙鹭,琦禅師雲是春莺,或然。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
六時出音,則知淨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托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臥也。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謂:
「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谛,名「慧根」。
「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若發諸禅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禅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谛分明,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淨正身業中,名「正業」;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淨正命中,名「正命」五邪命皆為利養:一詐現異相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修涅槃道,名「正精進」;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此等道品皆有訂偽之功,依生滅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谛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谛而修,即「圓教」道品。
藏道品,名「半字法門」,淨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禀,同居淨土多說之。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方便淨土多說之。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方是極樂淨宗,於四淨土皆得聞也。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禀,一心修證,故念僧此三句各具四益,詳見下釋念三寶中。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谛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略注】

        此段經文,藉鳥音彰極樂之法音。是故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演暢「五根、五力」等微妙法。顯極樂國土,法法圓妙,無不具足。如蕅益大師言:「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所謂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即彰於此。

        三十七道品等,為通途法門之種種義理,有大、小、頓、漸之別。若依天台「藏、通、別、圓」四教而論,各有不同,此皆以自力修證而言。大師雖一一闡釋,然其種種義理,凡夫難明。縱能一一分辨,亦多知而難行。教義在能行能證,方顯實益;若不能行不能證,仍屬不知。所謂「若不能破我、法二執,即不知教義也。」其所知者,則純屬文字觀念,無益於生死解脫。

        然念佛之人,雖於三十七道品之理未能一一了知,亦未修學,一旦生彼淨土,則自然得聞鳥語風聲宣說諸法心要,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三十七品助道法,應念圓成。」善導大師言:「種種莊嚴皆說法,無心領納自然知。」如此利益,全由彌陀願力成就。其「隨意聞法願」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又「智慧無窮願」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大經》彰往生果報曰:

生彼佛國,諸菩薩等,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系,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禅定,諸通明慧;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於佛教法,該羅無外。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淨,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圓滿。…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莊嚴,無與等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常為諸佛所共稱歎。究竟菩薩諸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味門。遠離聲聞、緣覺之地。
阿難:彼諸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觀此,知往生淨土,種種法門,無不現前。智慧、神通、道力無不圓具。所謂「任運進修,一成一切成」也。

        淨土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以圓收故,三十七道品等自在其中,雖不知亦一無所欠,故於通途教理不必細論也。大師題名「要解」,不取「廣大精微」、「高深洪博」,正為免「文富義繁,邊涯莫測,初機淺識,信願難階」也。而淨土特異處在「圓超一切法門」也,以圓超故,三十七道品等自不能诠。論及宗旨,則三十七道品等,與信願持名相去甚遠;論及利益,則但稱佛名,三十七道品等一切功德自攝無遺,所謂一門入則門門入也。諸祖於此皆有細論:

        印光大師言:

念佛法門,未斷惑業,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便出生死。猶如太子初生,貴壓群臣。既往生已,惑業自斷,定補佛位。猶如太子長大,承紹大統,平治天下也。於此法門,極生信願,專精修習,則無盡煩惱,不難頓斷;無量法門,自然證入。其圓成無上佛道,度脫無邊眾生,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

        道綽禅師言:

一得往生,三學自然勝進,萬行普備。

        善導大師言: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又言:

極樂眾生見聞益,超證常倫諸地上。

        此義古大德言之甚詳,可參閱前面「品位高下」一段文義。

        淨土一法,至簡至易,至頓至圓。無論知與不知,解與不解,但稱佛名,則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高登極樂。惑不期斷而自斷,真不期證而自證。不求而自得,不行而疾至。妙不可言!思此無上大利,自可棲心淨土,老實念佛!是故,修學淨土,無須執於三十七道品等名相法義,唯一向念佛,求生淨土則足。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大師自身深通宗教,卻不參禅,不學教。吾等生死凡夫,自無須拾其所棄而荒廢稱名之大行。

玖~二、    征釋略顯

【要解】

(壬)二征釋略顯

【經文】

捨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捨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要解】

征釋可知。
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
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诠如來究竟功德名字法界不思議如此。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問:化作眾鳥何義?
答:有四悉檀因緣此經悉檀皆是第一義中具下三悉: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
可謂法界標指,毫無差別也。

捌~二、    化無情聲

【要解】

(辛)二化無情聲

【經文】

捨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要解】

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

【略注】

        經中所說鳥樹等依報,皆是彌陀變化所作。別彰彌陀之化用,顯功德之法體。此是借依報顯正報,藉諸相顯實相。故大師言:

一一名字,皆诠如來究竟功德。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道綽禅師亦言:

彼淨土所言相者,即是無漏相,實相相也。

        善導大師亦言: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觀此,知極樂鳥樹等一一諸相,皆是實相;一一名字,皆是性德美稱,非同世間業報之類,為順四悉檀故悉檀即成就義。佛以四法利益眾生,令成就佛道,故稱四悉檀。一世界悉檀,歡喜益。二為人悉檀,生善益。三對治悉檀,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而示現之。其本體則全是阿彌陀佛,與佛無二無別。

        故知,極樂國土,情與無情,皆是阿彌陀佛之功德顯露。為令眾生,功德成就。或化作寶樹,或化作眾鳥,令法音宣流。生彼國土,則見鳥如見佛,聞風聲如聞法音。於鳥語風聲、花香莊嚴中,自然「六根清徹,無諸惱患」,成就如佛之三身四德。如善導大師言:「一切時中,無不證悟,西方極樂,種種莊嚴。」 《大經》深彰此義,言:

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
聞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耳根清徹,不遭苦患。

        又言:

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
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
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
又其樂聲,無非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彌陀於鳥語風聲中,顯攝受之功。無為而治,順情而化。令見聞者,法喜入心,離苦得樂,悉獲諸佛無量功德。五劫思惟之妙用,可謂全彰無遺。善導大師釋言:「為引他方凡聖類,故佛現此不思議」。誠乃「緣之所在,恩德洪深」也。

        又,鳥語法音,自然德風,圓彰於萬德洪名中,沁入苦海,攝化十方,滋潤心田。凡見聞者,則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自然在德風吹拂下,入彌陀願海,證無量功德。經中將佛功德喻之為人心所好的鳥語花香等,隱彰佛德,此可謂「先以欲 鉤牽,後令入佛智」也。潛通佛智之奇勳,無過於斯。

柒~二、    總結

【要解】

(庚)二總結

【經文】

捨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要解】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淨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性相圓明,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佛性修皆是生性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诮也哉離土談心定是緣影妄想?初「依報妙」竟。

【略注】

        經中四處彰依報之妙,今再次結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此種種莊嚴,皆彌陀因心所成,其因心者,即四十八願。故大師言: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

        此等功德,皆十劫之前已成就,非今非當。若以信願持名之淨業,自然感得此報(業事成辦故)。此即以彌陀果地莊嚴,作眾生因地之心,果徹因源,因該果海。念念稱名,念念即佛。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因果同時。此即彌陀「作自作他」甚深力用也。

        「全理」者:通言為法界體,別就淨土言,即彌陀稱性所發四十八願。「全事」者:即依正莊嚴,萬德洪名。舉法界體理    ,成六字名事    ,是「全理成事」;乃彌陀所成就。稱六字名事 ,合法界體理    ,是「全事即理」;乃眾生所得利益。

        「全性」者:即佛果覺 --萬德洪名。「全修」者:即信願持名。彌陀稱性起修,是為「全性起修」。修成六字洪名,讓於眾生,眾生稱名,全合法性,是為「全修在性」(乃至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他宗行者,好言玄理,一涉淨土,便將其會歸自心,別倡「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義。此由未明「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故,此功德非靠我成就,乃彌陀願行所成。若執理廢事,則是我見顛倒。大師為破此執,故言:

奈何離此淨土,別談唯心淨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诮也哉?

        其 《靈峰宗論》於此論之尤詳: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二語,世爭傳之,不知以何為心性也?夫性非道理,無所不統,故十劫久成之導師,不在性外;心非緣影,無所不具,故十萬億剎之極樂,實在心中。惟彌陀即自性彌陀,所以不可不念;淨土即唯心淨土,所以不可不生。其有謗此者,即謗三世諸佛菩薩,毗盧頂上,翻為阿鼻最下層矣。哀哉!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氣不來,便向驢胎馬腹胡鑽亂撞,動經千生百劫,得出頭來,知是幾時?況末世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故永明大師雲:「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有禅無淨土,十人九錯路。」我憨翁大師又雲:「今時若有禅無淨,奚止十人九錯,敢保十一個錯在。」此皆深慈大悲,真語實語。伏願諸仁者,莫墮狂野覆轍,直須痛念無常,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珍重。

        其余法門,以自力修證,修因而證果,故多重於「因」而言「心淨則土淨」,以「唯心淨土」之理念為尚。其所言「唯心」,乃真心本體,非凡夫妄心。而淨土一法,是他力之法,果地之教,土淨而心自淨。生於淨土,見生之火,自然而滅。無我所心,無系縛心。生身煩惱,二余俱盡,心體自然空。如蕅益大師言:「土淨方知心體空。」極樂世界廣大無邊際,究竟若虛空,即成就眾生之心量。昙鸾大師言:「彼國土量,能成就眾生心行量,何可思議!

        凡夫眾生,略有所知,便我慢貢高,上根自負。又未深究淨土宗旨,故多好「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理,而不知此理全顯於極樂種種莊嚴之事中。若能深深反省,知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心多虛假,污穢不堪。口口談空,步步行有,唯心既不彰,自性亦未明。但有唯心之虛名,而無唯心之實義。自感「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如大師言:

超生脫死,捨淨土一門,決無直捷橫超方便;
而生淨土,捨念佛一法,決無萬修萬去工夫。

近世盲禅,妄謂彌陀不必念,淨土不必生,籠統鹘突,墮塹落坑。夫夜臥之傾,枕席不安,猶必安置;以三界火宅,而不思出離,可乎?若漫雲:悟心之士,此間即寂光。何不曰:惡罵是稱贊,惡打即供養,糞穢即栴檀,塗炭是天宮寶殿乎?倘未能啖糞臥炭,則淨土決不可不生。設果能,亦豚豕雞犬耳。何若老實念佛!導之以「信」,要之以「願」,徑登九品蓮台,與觀音、勢至、海眾為眷屬。回視空頭惡見邪禅,博一時假祖師之虛名,墮萬劫拔舌犁耕之實苦,何啻雲泥也哉!莫論散心定心,只克課程,終身不缺,日勤日切,淨土華蕊,晝夜增榮矣。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語含理事,不可執理廢事。究實而論,淨土即唯心全彰,彌陀即自性全體。是故念佛即是彰自性,生淨土即是歸本有家鄉,如善導大師言:「一到彌陀安養國,原來是我法王家。」若將淨土一法一一消歸自性,但於自我心性中求,理似高妙,絕無事功。如大師言:「離卻阿彌陀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古德所倡「有禅有淨」,本欲攝禅歸淨,今人錯會,反挽淨入禅,或以禅論淨。此皆由不具擇法眼,而自取其咎。蕅益大師初習淨土時,即禅淨雙修,後識其病,方棄禅歸淨,始覺「持名真實是單傳」,比禅之直指人心更直截了當。印光大師於禅淨雙修之弊辨之猶詳,令人深思。其言:

淨土法門,以信願念佛求生西方為宗旨。世人每每以此為平常無奇,遂以宗門參究之法為殊勝,而注重於開悟,不注重信願求生,美其名曰「禅淨雙修」,究其實,則完全是無禅無淨土。何以言之?不到大徹大悟,不名「有禅」。今之參禅者,誰是真到大徹大悟地位?由注重於參,遂將西方依正莊嚴,通通會歸自心,則信願求生之念毫無;雖名之曰念佛,實則與念佛之道相反。或又高張其辭曰念實相佛,實相雖為諸法之本,凡夫業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歸宗,禅也靠不住,淨也靠不住。仗自力,即到大徹大悟地位,以惑業未斷,不能了生死;未悟到大徹者,更不須論。仗佛力,須具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以一向以西方淨土,無量壽,無量光,一一通會歸自心。而自心只是徒執其名,未證其實。西方之佛,無感不能有應;自心之佛,在因無有威德。世之好高務勝者,每每皆成弄巧成拙,求升反墜。而知識欲人以圓融見稱,亦絕不肯作如是說。

        觀祖師之言,知淨土自有所宗,無須以他宗玄理擬附淨土。往生淨土,願見彌陀,不礙唯心,無妨自性。凡夫眾生,若捨「西方淨土」而執「唯心淨土」。其心誠為宏博,而其害有不能盡言者。 《龍舒淨土文》於此辨之尤詳,於吾人大有裨益。今引之於下,以資淨業成就。其文言:

彼西方淨土,無貪無戀,無憎無癡。吾心能無貪無戀、無憎無癡乎?
彼西方淨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靜則靜,欲去則去。吾思衣無衣,則寒惱其心;思食而無食,則饑惱其心;欲靜而不得靜,則群動惱其心;欲去而不能去,則系累惱其心。是所謂「唯心淨土」者,誠不易到也。
彼阿彌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變地獄為蓮華,易於反掌;觀無盡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為,常恐宿業深重,墜於地獄,況乃變作蓮華乎?隔壁之事,尤不能知,況乃見無量世界乎?是所謂「自性阿彌」者,誠不易到也。
然則吾心可以為淨土,而猝未能為淨土;吾性可以為阿彌,而猝未能為阿彌,烏得忽淨土而不修,捨阿彌而不欲見乎?《大阿彌陀經》雲:「十方有無量菩薩,往生阿彌陀佛國。」彼菩薩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勝於諸菩薩乎?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誤人多矣。不若腳踏實地,持誦修習,則人人必生淨土,徑脫輪回。與虛言無實者,天地相遠矣。

        若深究「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義,有性修二義。若論性德,則一一眾生莫不如此,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故。此純一理性,所謂「理即佛」也。若論修德,則唯佛一人是真唯心、真自性,此即事功,乃「究竟即佛」。聖道一門,則以自力修證,藉修德而顯性德,以彰唯心之義。淨土一門,則藉彌陀圓滿修德,圓顯自心性德。故能衣食自然,隨意自在。如此,方堪稱真唯心、真自性。印光大師對此有微妙開示,可除吾人偏執之病。其言: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語本無病,病在學人不解圓義,死執一邊,便同徐六擔板耳。宗家未得之人,只執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謂淨土彌陀,皆非實有。此種人本不知宗,何況淨土?淨土古德所說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乃謂西方淨土,不出唯心;阿彌陀佛,不出自性。性相、事理、因果,悉於此中圓彰。…不過今人多是事理俱未了解,則寧可按事說,不宜按理說,免致誤會,以成豁達空耳。
世之昧者,不知西方極樂世界,原是唯心淨土,導師阿彌陀佛,原是自性彌陀。遂捨實事執空理,令人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競將如來普利聖凡之道,認作表法寓言,只期一悟,余皆不計。致高明者,反不如愚夫愚婦颛蒙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即得往生也。其病由於好高務勝,實未深明高勝之所以然,竟致弄巧成拙,求升反墜,甚可悲傷。

        印光大師又言:

淨者,信願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也。

        故學修淨土,應將「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等玄乎之言拋向一邊,但歸西方,但念他佛,則可速出生死。「若以外求他佛為未達,則內執己心不達尤甚也。」如大師所言:「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生死凡夫,徒執玄理,有名無實,但是自欺耳。與其執於唯心自性,不如執於西方彌陀。或以為不著相,卻處處著相;以為破執,卻愈破愈執(以無執則無破,愈破則愈顯其執)。資生產業尚與實相不相違背,況乎極樂淨土耶?極樂國土,塵塵圓融,法法究竟,鳥語花香,眾寶莊嚴。彌陀非但不破,特立之以莊嚴淨土,以攝化有情,微妙功德,是真唯心。故欲破執者,只宜破穢土,而穢土正由自心所感,反觀即知自心未淨,則當捨自心而歸彌陀也。如 《寶王念佛三昧直指》言:

求彼佛,即求自心,非外求也。究自心,需求彼佛,豈他惑哉?如是則取捨欣厭,熾然著相,任我所求,豈復外心?如是願求,佛所印可。與彼世之不識本心,愚癡無智,不求西方極樂之佛,但向自己肉團影妄心中求,謂是「唯心淨土,本性彌陀」者,實遼遠矣。

        淨土一法,下順凡情,特指方立相。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能以此為人除疑,令人生信,勸歸淨土,始能真實利益一切眾生。如善導大師言:「但能依此經深信行者,必不誤眾生也。」以此成就一人往生,則是成就一人成佛。若以他宗之理而論淨土,於淨土反成破法。雖有好心,反障他人往生。障一人往生,則是障一人成佛,豈不慎之?故蓮池大師言:

明智者,當為世人決疑起信,在在處處,弘贊流通,即是代諸佛出廣長舌,即是報佛深恩。如其違背聖言,故為魔說,其為罪也,何可言盡?今以喻明:於此有人,日出萬言,以謗萬佛,積滿千歲,是人罪業,無量無邊。而復有人出一惡言,撥無淨土,阻人念佛。是人罪業,過於前人百千萬倍,乃至無算。何以故?微塵諸佛,贊歎西方,唯欲人人成佛,汝獨生謗,即是遍謗微塵如來,陷害眾生,長沈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辭哉!

參~二、    正報妙
肆~一、    征釋名號
伍~一、    征

【要解】

(丙)二正報妙二:初征釋名號深契佛意,二別釋主伴。
(丁)初中二:初征,二釋。
(戊)今初。

【經文】

捨利弗,於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要解】

此經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釋名號,欲人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一心執持,無復疑貳也。

【略注】

        前已顯依報莊嚴,今更彰正報功德,釋名號義,欲令聞者深信萬德洪名不可思議,而執持名號。經言「聞說阿彌陀佛」,即聞此名號義。名號功德,即在於以無量光攝念佛人歸於淨土,與佛同證無量光壽。

伍~二、    釋

【要解】

(戊)二釋二:初約「光明」釋,二約「壽命」釋。
彌陀:正翻無量,本不可說。本師以「光、壽」二義﹝確妙﹞,收盡一切無量。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速須信入﹞。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略注】

        彌陀有無量功德,經以「光、壽」二義攝盡一切,其無量光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故橫遍十方;其無量壽不生不滅,盡未來際,故豎窮三際。無量光壽,橫豎交徹,即法界體。並以此法界體作彌陀之身土﹝極樂依正莊嚴﹞,亦以此法界體作彌陀名號。身土即名號,名號即本覺法體。

        所謂法界體,本覺理性,簡言之,即一切含靈本有之真心、佛性,亦即自性本體。今彌陀已圓證此本體,故大師以理顯名號即佛心,名號即佛體法性。若就事論,則名號即佛身﹝報佛﹞,名號即佛土﹝報土﹞。其依報種種莊嚴,及正報無量光壽,皆名號體內的功德,故特釋名號之義(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豈可言彌陀極樂而在心外?持名即始覺合本,豈可言念佛求生是心外求法?處處玄機,當善思之)。

        所謂「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有二義:一顯報佛報土,二顯名體不二。名號即是佛身,故才舉名號,彼佛應身即現,光明來攝也。名號即是佛土,故稱名者必生報土,入彼無為涅槃界也。

        念佛行者,正稱名時,即神棲佛土蓮萼標名,與佛相應生佛不二。一聲稱念如此,聲聲稱念亦如此。念念與佛相應,念念蒙光攝取。雖身在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矣。此即阿彌陀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使稱名行者,巧入法界體,與本有覺性相應。故欲歸法界體,欲彰本有性德,但能相續稱名即可,至簡易、至直接、至穩當。誠如大師所言:「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須方便自橫超。」

陸~一、    約「光明」釋

【要解】

(己)今初

【經文】

捨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要解】

心性寂而常照一切諸佛之心要,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光明無量也。
諸佛皆徹性體,皆照十方,皆可名無量光。而因中願力不同,隨因緣立別名。彌陀為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有「光明恆照十方」之願,今果成如願也。
法身光明無分際,報身光明稱真性,此則佛佛道同。應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彌普照方是極樂淨宗,故別名「無量光」。然三身不一不異,為令眾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別耳。當知。
無障礙:約「人民」言例下壽命。由眾生與佛緣深,故佛光到處,一切世間無不圓見也確極!不然,佛光皆照十方,何勞頌祝。

【略注】

        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因彌陀有無量光明故。此無量光,恆照十方世界,無所障礙,令一切眾生無不圓見。

        光明無量,顯法身之德無量。有無量德自有無量用,故能「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照十方國」者:即照十方眾生之心,調化攝受之,令其信心開發,而一向專稱。

        「無所障礙」者:即眾生心不礙彌陀光明攝取。外則時處諸緣無礙,內則煩惱業力無礙。不論時節久近,不論時處諸緣,不論罪福多少,只要相續稱名,即蒙光攝取。此即彌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言。故眾生稱念,無有障礙,必得往生。

        彌陀光明有「照、攝」二益,照者照十方國,攝者攝念佛人。如《觀經 》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光明無礙之力用,藉多障凡夫而得以圓顯。如《觀經》下品下生之極重惡人,種種業力現前,使其不惶念佛觀念、憶念等,因稱名故,一切諸障,自然消除而得往生,此即光明無礙之最好事證。此經言執持名號者,臨命終時,佛與聖眾,現前攝受,得心不顛倒而往生極樂特為保任此事,即大顯此益。

        持名一法是真實無礙之道,不簡貧窮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一切無礙,皆平等救度。阿彌陀佛,號「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即因有此無礙光明,攝念佛人齊歸淨土。蕅益大師贊言:

極樂大聖,法界醫王,入慈悲定,放智慧光,
盡未來際,恆照十方,眾生念者,攝取不忘。

        彌陀有無量光,緣於「光明無量」之誓願。其「光明無量願」言: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偈言:

願我智慧光,廣照十方剎,
除滅諸有情,貪瞋煩惱暗,
地獄鬼畜生,悉捨三塗苦,
亦生我剎中,修習清淨行,
獲彼光明身,如佛普照耀。

        光之力用,即在於能使地獄鬼畜生,齊生安樂國,獲彼光明身,如佛普照耀。故蕅益大師言:「彌陀一句作津梁,阿鼻直達安樂國。」

        諸佛雖皆有無量光,唯彌陀光明具此無礙大用,善惡等攝,五乘齊入,故別名無量光。 《大經》贊言: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
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大經》以「十二光名」廣贊阿彌陀佛無量之德。言:

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
若在三塗,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無復苦惱。壽終之後,皆蒙解脫。
無量壽佛,光明顯赫,照耀十方,諸佛國土,莫不聞焉。不但我今,稱其光明,一切諸佛、聲聞緣覺、諸菩薩眾,鹹共歎譽,亦復如是。
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為諸菩薩、聲聞之眾,所共歎譽,稱其功德。至其最後,得佛道時,普為十方,諸佛菩薩,歎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

        昙鸾大師言:

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暗。

        又言:

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能滿眾生一切志願。

        其贊偈言:

成佛以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
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號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
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
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
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遇斯光者業系除,是故稽首畢竟依。
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號光炎王;三塗黑暗蒙光啟,是故頂禮大應供。
道光明朗色超絕,故佛又號清淨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脫故頂禮。
慈光遐被施安樂,故佛又號歡喜光;光所至處得法喜,稽首頂禮大安慰。
佛光能破無明暗,故佛又號智慧光;一切諸佛三乘眾,鹹共歎譽故稽首。
光明一切時普照,故佛又號不斷光;聞光力故心不斷,皆得往生故頂禮。
其光除佛莫能測,故佛又號難思光;十方諸佛歎往生,稱其功德故稽首。
神光離相不可名,故佛又號無稱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諸佛所歎故頂禮。
光明照耀過日月,故佛號超日月光;釋迦佛歎尚不盡,故我稽首無等等。

        彌陀化現之善導和尚,於無量光、無礙光之義,釋之尤多,言淺義深,含蘊無窮。可謂字字放光,極暢佛懷。若能細細品味,自然深歸本願,但念彌陀。其 《往生禮贊》釋「阿彌陀」言: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其偈言: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余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又言:

身相光明照法界,光所及處皆蒙益;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又言: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觀以上諸言,知彌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微塵剎土,大作佛事,唯在尋覓、攝取念佛之人。凡念佛者,自然攝歸淨土,因光成佛。此非吾人稱念之功,全憑彌陀誓願攝取力。其誓言: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
眾生聞此號,具來我剎中。

        《大阿彌陀經》言:

阿彌陀佛「光明名號」,聞八方上下,無窮無極無央數諸佛國。諸天人民,莫不聞知;聞知者,莫不度脫也。

        故不須於稱名之外,別求見佛光也。當見彌陀名號之時,即是見佛放光之時;有佛號之處,即是金色身,即是黃金地。只要稱念,即入佛光攝取中,神游蓮池寶地。煩腦障眼雖不能知,然大悲無倦常照我身。蕅益大師於 《勸念豆兒佛序》中,曾以一事例說明此一道理。觀此,疑心自可淨盡,信行自然純一。其文言:

桐城有二人結伴為客,一死,伴葬之,攜資還其婦。婦疑。伴憤甚,往屍處陳祭,哭訴。鬼與伴問答如生前,乃同歸作證。中途遇事,偶一念阿彌陀佛,鬼大喚:「何放光怖我?」更速轉數念。鬼懼曰:「汝一念佛,胸辄舒五色光十余丈,眩我心目,不能復近汝矣!歸語我婦,令自來,當為汝雪冤。」伴因此醒悟,出家為高僧。
嗟嗟!甫舉一念,光輪便舒,故壽昌大師言:「念佛心,即是佛」也。豈今時念佛,他時成佛哉?惜鬼不種善根,不聞佛名,故驚怖。
尚本念佛人,仗此良緣,寧不頓超樂土耶?
畢貫之居士,參盡天下衲僧,乃死心念佛,求生淨土;兼勸人以豆念佛,結佛緣。人身一豆爾,當念佛時,身即放光,所謂「佛身充滿於法界」者,非乎!今以豆念佛,豆必放光;以放光豆,作放光食,入眾僧腹。無論其人念不念佛,皆必恆放光明。令遇斯光者,有心無心,皆得解脫。光光相照,成無盡燈。則生界頓空,更不必別談向上,便是向上極則公案矣。僧問趙州:「如何是毗盧師、法身主?」州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以此誠言為證。

        觀大師言,知名號所在處,即是彌陀大放光明處;遇斯光者,無論有心無心,皆得解脫。遇此殊勝因緣,蒙光攝取,何幸如之!

        彌陀光明雖普照十方,無所障礙,然善導大師言:

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又言:

但能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總不論照攝余雜業行者。

        備修眾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而唯攝念佛者?善導大師 《觀經疏》言: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眾生憶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捨離,故名親緣也。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三明增上緣: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系,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也。
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贊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恆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此例非一也。

        若一眾生未得度,我佛終宵有淚痕。彌陀五劫思維,選得「乃至十念」至極簡易之法,救度被煩惱賊所傷害之罪惡凡夫。唯此一法,遍透機宜,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十惡,皆可憑此得度。是故唯以念佛為往生之本願行,雖普放光明,而唯攝念佛者。意欲一切眾生,歸此一行。故三經皆指歸第十八願,勸專念佛號,以順彌陀本願。彌陀願力既如此,欲蒙光攝取,自當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但稱佛名,則自然蒙光攝取。若不念佛,則自漏於本願矣。

陸~二、    約「壽命」釋

【要解】

(己)二約「壽命」釋

【經文】

又捨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要解】

心性照而常寂,故為「壽命」。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壽命無量也。
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無量壽。應身隨願隨機,延促不等。法藏願王,有「佛及人,壽命皆無量」之願。今果成如願,別名無量壽也。
阿僧祇:無邊、無量,皆算數名,實有量之無量。然三身不一不異,應身亦可即是無量之無量矣。
及者:並也。
人民:指等覺以還,謂佛壽命,並其人民壽命,皆無量等也。

【略注】

        彌陀名號,除有無量光之德,還有無量壽之德。知此,可知一句名號,盡未來際,常住於世,恆照十方,永為眾生之依怙,使過、現、未來一切眾生,皆有因緣蒙受無量光之攝取利益。

        無量壽,即不生不滅之正覺法體,為一切功德之母。若生彼國,亦自然獲此永恆不滅的生命,與佛同壽。故古德稱無量壽為淨宗第一德。

        彌陀壽命無量,緣於壽命無量之誓願。其「壽命無量願」言: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彌陀為使無量光壽之功德利益,能普潤群萌,盡獲往生大利,並發誓言:

我若成正覺,名聲超十方,
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

        藉此誓願,法界有情,終必得聞彌陀佛名,往生淨土而成佛。始知:無量光因無量壽而增輝,無量壽因無量光而顯益,體用並彰,悲智雙顯。大師贊言:

光明壽命無倫匹,慈眼悲心徹底呈,
雙手長舒塵點劫,一般也是惜兒情。

        無量光壽,融成萬德洪名,攝化十方,永為三界之明燈,常作苦海之慈航。遇無空過,必得往生。彌陀悲心,流露無遺。四十八願之力用,以此得彰。此經以無量光壽,攝盡四十八願一切功德,可謂言約而義豐。

        經中言極樂眾生其數無量,別有深意,一彰已往生者無量無邊,二顯十方世界念佛者亦屬極樂之聖眾。如此經言:

若已願,若今願,若當願,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大經》亦言:

彼極樂世界所有眾生,或已生,或現生,或當生,皆得如是諸妙色身,形貌端正,神通自在。福力具足,受用種種宮殿園林,衣服飲食,香華璎珞。隨意所須,悉皆如念。

        故知:極樂聖眾,非僅指已往生之人。十方念佛之人,已是極樂之嘉賓。當坐道場,生諸佛家。諸師於此皆有明言:

        蕅益大師言:

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如稱兩頭,低昂時等。何俟娑婆報盡,方育珍池?只今信願持名,蓮萼光榮,金台隱現,便非娑婆界內人矣。

        善導大師言:

聖眾莊嚴,即現在彼眾,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法照禅師言: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華還到此間迎。

        印光大師言:

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
未生極樂,即是極樂之嘉賓。

        昙鸾大師贊言:

彼安樂國土,莫非是阿彌陀如來正覺淨華之所化生,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遠通夫法界之內皆為兄弟也。眷屬無量,焉可思議!

【要解】

當知:光壽名號,皆本眾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也。
復次,由無量光義故,眾生生極樂即生十方,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無量壽義故,極樂人民,即是一生補處,皆定此生成佛,不至異生。

【略注】

        諸佛皆有無量光壽,然彌陀本願超勝即在於:不但自證無量光壽,亦令念佛者同得無量光壽。故稱「超世悲願」,為「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藉彌陀無量光壽之德,使稱念者圓成佛道,生極樂即生十方,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能自度亦能普度一切。如此殊勝利益,無法能及。故大師贊此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乃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也。

        持名一法,行極簡易,利則甚深。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縱雖一字不識的愚夫愚婦,但稱佛名,即獲無上大利、殊勝奇功。如大師所言:

吾人果能念念執持阿彌陀佛,即是念念證無量壽,放無量光。古聖既爾,今人亦然;至心既爾,散心亦然。法華雲:「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大聖金口,豈欺我哉?

        此法:「似淺而深不可測,似小而大無不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無不資此以為成始成終之道。」眾生或視自身業力深重,煩惱不斷,豈能同彌陀一樣得無量光、無量壽?良由正稱名時,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佛有無量光壽之德,念佛之人,亦自然得之,與佛無二無別,如 《大經》言:「乃至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誠知:念佛成佛是真宗,余者皆為方便說。

        生佛本無二,同具無量光壽,然眾生沉沒苦海,光壽不顯;彌陀稱性起修,徹證此光壽法體,並回施於十方眾生,共證光壽法體。故大師言彌陀佛名,本為眾生而建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使持名者,光明壽命同佛無異五乘齊入。故淨土一法,不勞苦修,不涉施為,但稱名號,徑登不退。

        原以為是自己在念佛,是自己在莊嚴佛淨土,是自己在勤集資糧。孰知阿彌陀佛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而不自知,迷惑顛倒,以至常沉苦海,無由解脫,特生悲憫,故於兆載永劫之前,即為一切眾生積功累德,以消其累世之業債,還證本有之法體。佛恩宏深,人天難知。如徹悟禅師所言:

阿彌陀佛,於諸眾生,有大恩德,眾生不知也。
佛於無量劫前,對世自在王佛,普為惡世界、苦眾生,發四十八種大願,復依願久經長劫,修菩薩行。捨金輪王位、國城妻子、頭目腦髓,不知其幾千萬億。此但萬行中內外財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圓修萬行,力極功純,嚴成淨土,自致成佛,分身無量,接引眾生,方便攝化,令生彼國。
然則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如為眾多,一人亦然。若以眾多觀之,佛則普為一切眾生;若以一人觀之,佛則專為我一人也。稱性大願,為我發也;長劫大行,為我修也。四土為我嚴淨也;三身為我圓滿也。以至頭頭現身接引,處處顯示瑞應,總皆為我也。我造業時,佛則哀憫我;我受苦時,佛則拔濟我;我歸命時,佛則攝受我;我念佛時,佛則加被我。佛之所以種種為我者,不過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脫眾苦,廣受法樂也;欲我展轉化度一切眾生,直至一生補佛而後已也。
噫!佛之深恩厚德,非父母所能比,雖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聞開示,安知此義?不讀佛經,安曉此理?今而後,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盡報歸誠,拌命念佛而已,復何言哉!

【要解】

當知: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願深思之!願深思之!

【略注】

        彌陀名號乃眾生本覺理性,故大師言:「離卻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何處有阿彌陀佛名號?」思此,豈可言念佛乃心外求法耶!雖眾生心性本具無量光壽,然不由藉彌陀誓願,名號功德,眾生何能自證之?久劫以來,輪回不止,可不更當深思也!故大師又言:「而離卻阿彌陀佛名號,何由徹證現前一念無量光壽之心?」機法深信隱顯其中,執自性彌陀者,宜深思於此!

        大師初順聖道之理言一句佛名,雖乃彌陀願力所成,亦是眾生真心本體。後顯生死凡夫若離卻佛名,則難以徹證此心。此即挽「理」入「事」,攝「聖」歸「淨」。但稱佛名,則此無量光壽之心自然圓顯。故不可離卻佛名,而別覓心也。唯當捨虛妄之身心,而一向專稱佛名。

        自心、彌陀,雖無二無別。然自心難明,彌陀易求。但稱佛名,得生彼國,即圓彰自心。所謂托彼名號,顯我自心也。如大師所言:「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

        八萬四千法門,皆重於理,導人極智慧了生死。唯淨土一門,不憑智慧,還愚癡生極樂。乃至極下之人,亦可依稱名得度。末法眾生,福薄慧淺,雖有心修行,然無力斷惑。若捨現前彌陀,徒好玄理,自心終難徹證。雖終日數他寶,卻自無半分錢;虛廢光陰,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可不惜哉!宜當谛信「末法眾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師於此辨之甚詳,極彰「聖、淨」之別。言:

真如法性,生佛體同;迷悟攸分,苦樂天殊。故我世尊特垂哀愍,雖於塵點劫前,早成佛道,又復悲運同體,慈起無緣;不違寂光,示生濁世。出家修行,成等正覺,拯彼迷流,同登覺岸。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隨順機宜,循循善誘。大機則示以五蘊皆空,六塵即覺,究竟一法不立,直下萬德圓彰。小機則曲垂接引,為實施權,令其漸培佛種,以作得度因緣。如上隨機所說種種法門,雖則大小不同,權實各異,皆仗自力,斷惑證真,方出生死。故於如來普度眾生之懷,未能究竟舒暢。由是於諸法外,又復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指極樂世界,以為本有家鄉;指阿彌陀佛,以為無上慈父。令其發菩提心(願往生心),持佛名號,以深信願,求生西方。果能拳拳服膺,念茲在茲,則以己信願,合佛誓願,生佛相契,感應道交。現生則業障消滅,福慧增崇;臨終則蒙佛接引,托質寶蓮。其有惑業已斷,則即登補處,速證佛乘。縱令博地凡夫,通身業力,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既往生已,即得迥出凡流,高預海會;惑不期斷而自斷,真不期證而自證。此之法門,全仗佛力。喻如跛夫日行數裡,若乘轉輪王輪寶,則頃刻之間,遍達四洲,是輪王力,非己力也。畢世修行者,固然如是,即五逆十惡極重惡人,臨命終時,地獄現相,若能志心念佛,即得蒙佛接引。良以佛視眾生,猶如一子。於善順者,固能慈育;於惡逆者,倍生憐愍。子若回心向親,親必垂慈攝受。此實一代時教最妙之法,上聖下凡共由之路。遍透九界之機宜,極暢如來之本懷。

        觀此,知唯有持名一法,遍透九界之機,是末法眾生唯一出離之道。執唯心淨土者,應知:戀此土不如求彼土,好自心不如歸彌陀。「若其外極樂九蓮之土,別說唯心;捨彌陀萬德之洪名,別求自性。可謂當渡而問津,對燈而覓火也。」

肆~二、    別釋「主、伴」
伍~一、    別釋
陸~一、    主

【要解】

(丁)二別釋「主、伴」二:初別釋,二結示。
(戊)初又二:初主,二伴。
(己)今初,此亦釋別序中「今現在說法」句。

【經文】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要解】

此明極樂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無成無不成,不應論劫;報身因圓果滿名成,應身為物示生名成,皆可論劫。
又法身因修德顯,亦可論成、論劫;報身別無新得,應身如月印川,亦無成不成,不應論劫。但諸佛成道,各有本跡。本地並不可測,且約極樂示成之「跡」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論成也。
又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時正未央。普勸三世眾生,速求往生,同佛壽命,一生成辦也。
又下文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略注】

        正報分「主、伴」,「主」即阿彌陀佛;「伴」即聲聞菩薩等聖眾眷屬。今首顯主成就,以主為體也。主成就,伴亦自成就。

        諸佛有法報化三身:法身本有,無始無終,因修而顯。報身修成,有始無終,亦法性本具。化身隨機應化,有始有終。然三身非一非三,即三即一。三身一體,一成一切成。此乃通論,蕅益大師釋法報化三身,皆依通途教理而言。

        今彌陀三身圓滿,四德圓具。成佛以來,於今十劫,顯依報正報,皆真實不虛。雖三身已圓,然就「酬因感果」而言,則彌陀是「因圓果滿」之「報佛」。經言「今現在說法」,即顯酬報之義。故善導大師判極樂國為報土,彌陀為報佛。其 《觀經疏》言:

問曰:彌陀淨國,為當是報是化也?

答曰:是報非化。雲何得知?如《大乘同性經》說:西方安樂阿彌陀佛,是報佛報土。又《無量壽經》雲:法藏比丘,在世饒王佛所,行菩薩道時,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又 《觀經》中,上輩三人,臨命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然報身兼化,共來授手,故名為「與」。以此文證,故知是「報」。…凡言「報」者,因行不虛,定招來果;以果應因,故名為「報」。…今彼彌陀,現是「報」也。

問曰:彼佛及土,既言報者,報法高妙,小聖難階,垢障凡夫,雲何得入?

答曰: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自古以來,諸祖對極樂國土之判法各有不同,或判為報土,或判為化土,或判為報、化二土聖人生報土凡夫生化土,或判為四土,依其斷惑深淺而言品位高下。唯昙鸾、道綽、善導依據三經文證,力主「報佛報土」說,倡「凡夫乘願,直入報土」義。因法難迭起,寶典散失,致使後來祖師鮮有聞此法義而倡導者,淨土一宗由此而依附他宗。今日得以重見寶典放光,廣沾法益,深深感懷。蕅益大師憾而未見善導一系之念佛思想,其教宗天台,故依天台判教。然大師別具只眼,判四土有「橫、豎」二途。天台四土說多就自力豎出而言,而極樂淨土別仗阿彌陀佛願力,故橫具四土。能著眼於此,始知大師自有心領神會處。若與善導一系之思想比較,更易明了蕅益大師慧眼獨具,能不拘舊說,直示淨土深義,暗合善導思想。印光大師深贊 《要解》為古今第一注,自有由來也。讀《要解》者,不可執於一言半句,當於大處著眼,前後貫通,始能明了其真義。

        若就「本」而言,阿彌陀佛為久遠實成之古佛;若就「跡」而言,則彌陀為酬因之報佛,於十劫之前成就「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願(順應凡情,以 跡為本,故經言成佛十劫)。故善導大師言: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不論信不信,不論有罪無罪,一切眾生之往生,於十劫正覺之時,即已由「南無阿彌陀佛」所決定。業事已成辦,故稱名為正定業。但能稱念,必得往生;乘佛願力,直入報土。此即「成佛已來,於今十劫」之內涵。

陸~二、    伴

【要解】

(己)二伴

【經文】

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要解】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習小行,臨終回向菩提,發大誓願者,生彼國已,佛順機說法,令斷見思,故名羅漢。如別教七住,斷見思之類,非實聲聞也。蓋「藏、通」二教,不聞他方佛名。今聞彌陀名號,信願往生,總屬「別、圓」二教所攝機矣。

【略注】

        前顯「主」成就,今言「伴」成就;主伴相資,顯佛力非虛。如大師言:「無數聲聞菩薩及與補處,皆十劫所成就。正顯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大師言「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以其得少為足,證偏真涅槃,不求往生他方佛國故,非指聲聞不能往生。若其回心願往,一往無礙。且聲聞別無出路,終必還生淨土。如昙鸾大師言:

聲聞以實際為證,計不應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必當復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譬如鸩鳥入水,魚蚌鹹死;犀牛觸之,死者皆活。如此不應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議中,佛法最不可思議。佛能使聲聞復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

        《往生論》言:「二乘種不生」,今何以言小聖得生?

        昙鸾大師釋言:

「此論但言二乘種不生,謂安樂國不生二乘種子,亦何妨二乘來生耶?阿羅漢既未得一切解脫,必應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淨土更無生處。是以唯應淨土生。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為聲聞。」

        《觀經》下三品人皆為一生造惡之機,因稱名故,諸罪消滅,得生彼國。此等人非但無大乘善根,世善亦無。然一生彼國,因聞大乘法,即發大心。故善導大師言:

此三品人,俱在彼發心,正由聞大,即大乘種生;由不聞小故,所以二乘「種」不生。凡言「種」者,即是其「心」也。

        觀昙鸾、善導之釋,知「二乘種不生」,是指極樂國土純一大乘,無有二乘種子(心),若他方二乘,欲生彼國,亦得往生。

        或有修小乘行者,雖未證聲聞果,但能回心,亦得如願。如善導大師言:「十方眾生,修小乘戒行,願往生者,一無妨礙,悉得往生。」故知:不論何種根性眾生,願生必生。如古人言:「不願生淨土則已,願生則無不得生;不生則已,生則永不退轉也。」

        或言欲生彼國,須發菩提心;若無菩提心,則難以往生。此說未契淨宗心要,淨土所言「菩提心」,別指「願往生心」。若依天台四教而言,凡信心念佛者,無論其有無菩提心,皆屬別、圓二教(純大乘)所攝之機。若依淨土而言,凡念佛者,皆是人中芬陀利花,為佛第一弟子。雖五逆十惡,因得聞佛名,信願往生,其種性已超二乘之上,已與觀音勢至為其勝友。所謂「猶如太子初生,貴壓群臣」也。故知,不論何人,願生淨土,即大乘根機,以能成就自利利他功德故。故淨土一法,不以機論大小,唯以法顯真實。故古德言:

夫本願一乘,萬機普益,凡聖齊攝。苟立信於弘願者,無善無惡,無凡無聖,同成本願一乘絕待不二機也。

        彌陀名號,善惡等攝,功勳罔測。是以《華嚴經》言:

寧在諸惡趣,恆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暫時不聞佛。
所以於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吾等生死凡夫,今遇淨土,稱名得往,常侍彌陀,豈不慶快平生!

伍~二、    結示

【要解】<, /STRONG>

(戊)二結示

【經文】

捨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要解】

佛及聲聞、菩薩,並是彌陀因中願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則佛、菩薩、聲聞,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雲「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能「令」信願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上重重無盡,總歸極於一聲名號。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竟。

【略注】

        今結示極樂「主、伴」莊嚴亦皆於十劫之前已圓滿成就。

        極樂國土,雖有聲聞菩薩之名,實則各各非自非他,無我無我所,自他一體無二。即自即他,即他即自,無不與佛同一體性,如光光相融。此皆彌陀因中願力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

        極樂種種莊嚴功德,攝歸於一聲佛號。但稱佛名,則無盡功德,無不滿圓。是以天親菩薩贊佛「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天親菩薩言其「主功德成就」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又言「眷屬功德成就」言:「如來淨化眾,正覺華化生。」顯極樂乃彌陀法王善力所住持,聲聞菩薩,悉從如來正覺華化生從如來生,是故眷屬平等,無有差別。

        極樂依正之超勝,緣於超世之本願。此即以果德莊嚴顯因心殊勝,如古德言:「法藏因彌遠,極樂果還深。」善導大師言:「四十八願莊嚴起,超諸佛剎最為精。

        以上總顯四十八願所成就之功德莊嚴,啟人信心,令欣慕求往,故以下勸願。

 

上一篇:智隨法師:《阿彌陀經要解》略注 五重玄義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