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宗風(三)
慧淨上人2010年9月5日於淨土宗台北念佛會為僧眾開示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三稱)
每次出家眾的聚會循例都要先背誦宗風中之“俗谛”,今天還是一樣先由我來背誦一遍。
本來出家眾應該輪流背誦的,但是今天晚上時間比較短,其他出家眾暫時不用背。不過,以後如果出家眾有聚會的時候,不論男眾聚會或女眾聚會,甚至全體出家眾聚會的時候,都應輪流背誦。
我們背誦的宗風只有十條,但是自己可隨個人的喜歡增加,不管是經典中的、祖師的法語,或古聖先賢的格言都可以。平常可以一方面背誦,一方面思惟,將這樣的道理融匯貫通,落實在三業行為上。
教團最近幾個月又增加幾位新剃度的出家眾,一方面慶喜在人群當中有人現出家相,所謂“法王座下又添孫”,有修行人出現;一方面慶喜我們團體又增添了生力軍。
好久沒有跟出家眾相聚,因此就利用明天出國的前夕,在此與出家眾座談,也與我們同修聚會。並沒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簡單交代幾點。
首先,對於新出家的住眾,做前輩的要有提攜之心,也就是要有愛護、指導之心;新進來的出家眾對前輩則要有敬重之心,對於教團的生活或規矩有不了解的,就虛心請教。其實,就我來講,感覺自己德行涼薄、福慧淺短,是不堪為人之師,甚至不堪做為一個住持或者是管理一個道場的,今天只不過是隨順因緣。所以向來我幾乎不曾在出家眾面前自稱是師父,因為覺得自己不會修行,不夠資格。
有一句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又說“三分師徒,七分道友”,我們有緣現出家相,甚至在這裡共同學這個法門,為共同的理想來奮斗,我跟大家猶如是同參道友,所以在我來講,我不以為我是師父,大家可以對我以同參道友來互相看待。
要怎樣做好一個出家人,就像宗風所寫的:
生活,簡單樸素;
語言,誠懇和藹;
威儀,安詳穩重。
在佛陀時代,出家眾的衣食所謂“三衣一缽”,生活是極其簡單樸素的。如果住在精捨裡面,除了三衣一缽以外,也只有床座、醫藥、日常用品之類。出家眾在生活上有種種規約,也就是所謂的“戒條”,但其精神所展現出來的是落實在簡單、不奢侈、不豪華,也就是我們強調的“簡單、樸素”。
我們生在末法時代,雖然科技發達、物質充裕,但依然要維持著佛陀時代三衣一缽簡單、樸實的生活原則。譬如說,出家眾的浴室,洗臉、洗頭、洗身體都只用這一塊肥皂,洗衣服也是這塊肥皂,簡單不奢侈、不豪華,佛陀說不香花塗身,不坐高廣大床,因此就不使用香皂。毛巾也是一樣,洗身體、洗臉都只用一條毛巾。衣服呢?只有冬、夏兩種,就這幾件,不管國內國外、婚喪喜慶都是這幾套衣服。所以,對身外之物一概不留。
因此,對出家眾來講,除了衣物之外,頂多就是我們編的這一套書。希望大家就過著簡單、樸素、樸實的生活。
當然,在家居士不必像出家眾這樣,不過如果是一個修行人的話,就會往這方面來實踐,所謂“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修行人是安貧樂道的。
例如,有些人吃完飯,就習慣抽一張衛生紙擦嘴巴,當然真的油膩是應該擦,不過最好養成吃時盡量不要沾到嘴巴的習慣,這樣就不必在吃完飯後另外浪費一張衛生紙。否則,一天三餐就要用三張衛生紙,一年就要用上千張衛生紙了。
古代叢林,出家人是沒有單銀的,只有半個月發十五張衛生紙。就我來說,一天所用的衛生紙數量很少,像現在抽取式的衛生紙都是二張合在一起,我都是撕一半來用。雖然衛生紙很便宜,可是再怎麼便宜,我們也要珍惜,需要多少才使用多少。其他物品能用就用,可省則省。像我開車出門,在外面加油時,從來沒有接受加油站贈送的衛生紙、礦泉水或其他贈品;出門使用外面的東西,譬如口渴喝泉水,或用泉水漱口,需要多少就用多少,不會因為不用花錢就浪費它。
有句話說:
世間萬物各有主,一粒一毫君莫取;
英雄豪傑自天生,也須步步循規矩。
一個人一生的福份都是固定的,而且可以說是有限的;世間萬物各有主人,我們一方面要珍惜自己的福份,一方面對萬物不要隨便予取。所以在生活上要養成極其簡單樸實的習慣。
其實,嚴格來講,一切外物都是身外之物,所以,除了我們生活上需要使用的才留下來,沒有需要的可以一概不留,都可以送給需要的人;反過來說,既然需要而留下來,就應該整齊、清潔的擺設好。
出家人的生活往往是比較有規律的,就是早睡早起。出家眾是專業的修行人,大家都是為法來到這裡,所以所有的時間都盡量用在法的方面。
其實出家是很不容易的,講起來很神聖難得,但也很可憐,怎麼說呢?孤身離開恩愛的父母、親人,可愛的家庭、懷念的家鄉,走往他鄉去出家;但人非聖賢,即使現出家相,仍帶著各自的煩惱與脾氣,因此,道場是出家人修行用功的地方,但也是更多煩惱與不同習氣聚合的地方。今天在道場裡,也不曉得將來會有什麼樣的人物進來共住、生活,言語行為相碰觸到底會讓我們快樂還是苦惱,都處在不確定當中,這就是出家人的可憐之處,因為在道場裡面難免也會有人事紛爭。
也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規定出家人要“以和為貴”。也就是我曾勉勵大家的:“以和為貴,以忍為高,不以苦為苦,不以難為難”,一切苦難挫折,其實是給我們恩惠,讓我們有逆增上緣。出家眾面對任何違逆心情之境都必須往這方面去想。
我們這個道場是四眾共管、四眾平等的教團,我們的同修都很可愛,也都很令人贊歎,為了學法,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象山為教團奉獻,堅定不移的護持教團,從上師以來就是這個樣子,以教團為家。所以教團不只是我們出家人的家,也是我們同修的家,因此,在教團當中,不管出家眾或是同修,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樣,應該彼此體諒、包容、愛護、成全。
大家相處,最重要的是能夠彼此相互疼惜。佛教講慈悲、講無我,當然,以佛法來講,慈悲有深一層的涵意,無我也另有深意,不過用世俗的語言來講,慈悲就是愛心,無我的一般說法則是沒有我執。一個學佛的人,他內心是會有慈悲心、愛心的。慈悲有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有“眾生緣慈”的慈悲,有“法緣慈”的慈悲,有“無緣慈”的慈悲。我們能做到的頂多只能“眾生緣慈”的慈悲,但是要完全做到也幾乎不可能。
什麼是“眾生緣慈”?就是將與我們不相關的任何人都視同自己的父親、母親、兒女、六親眷屬來愛護他,給對方帶來好處、利益,這就是“眾生緣慈”。當然這個還有人我對待。如果是“法緣慈”,就已經無我相、無人相,可以隨意展現慈悲、愛心。“法緣慈”我們做不到,但我們至少要學“眾生緣慈”。
出家眾是專業的修行人,不但依佛法自修,也同時承擔了住持佛法、傳承佛法的任務,進而更要以佛法教導他人,如果缺乏慈悲,就有虧出家眾的身份了。
當然,宗風所寫的也好,或者剛剛所講的慈悲也好,都是要我們去學習,不是道理了解了,我們就是那樣的人了。以我來講,我自己也在學習中,但總覺得做不到,做得不好,所以就像宗風所寫的,“常懷慚愧,仰謝佛恩”。
慈悲心並非佛教所獨有的,古來儒家也有類似慈悲心的思想,像《四書·大學》裡面就有二句話:一句是“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另一句是“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就是說國家的國王不是以世間的金銀財寶為寶,而是以對百姓的行善、愛護作為寶,以親民為寶,親民愛民,仁民愛物為寶。
《禮運·大同篇》也談到,“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也就是說,不只孝順恭敬自己的父母,不只疼愛憐惜培育自己的兒女,更要推廣這個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謂“人饑己饑,人溺己溺”,這也是一種慈悲心的表現。
不管是以儒家思想做為修身養性的基礎也好,或者現出家相來學習佛陀教法的慈悲也好,內心都要存著對眾生的慈悲。對眾生的慈悲,以佛教語言來說,就是要有“菩提心”,也就是“利他之心”。
世間最寶貴、最稀有難得的就是“利他之心”,因此“菩提心”在佛法當中是最為重要的。再怎麼行善積德,如果忘了菩提心,所行的善事雖然會帶來下輩子的福報,但人在福中、樂中往往會得意忘形而造罪業,第三世就會墮落了,這就是三世冤。所以《華嚴經》就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可見菩提心之重要。
為了身體可以捨去錢財,為了生命可以捨去錢財與身體,那為了佛法的菩提心,是可以捨去錢財、身體與生命的。因為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菩提心一旦長養之後,可以生生世世留存在阿賴耶識之中,永不消失。
因為我們學的是淨土法門,已先曉得我們的菩提心很難生起、圓滿,因此以念佛蒙受彌陀救度,先往生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證得佛果之後,自然能夠自在無礙的展現菩提心。但是不管聖道門或淨土門,既然菩提心是佛法的核心,所以不論目前能做到多少,我們都應該隨分隨力盡量去做。
一個心存菩提心,想利益他人的人,所展現出來的就會像宗風所寫的,“凡事是為對方設想”、“凡事肯吃虧、不計較”,凡事為對方帶來“恩慈體貼”,凡事“讓美歸功、分怨共過”,不會與對方爭執,甚至懷恨生氣,不會不平、不滿、抱怨、訴苦。
因為在待人處事上心存利人的菩提心,因此可以吃虧、受苦,也不忍給對方帶來虧損與痛苦,所謂“眾生苦惱我苦惱,眾生安樂我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我們生生世世以來,都有無量無邊的業障,佛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這一生當中所遇到的,不管是順境或逆境都要感恩。
可能有人會想,他對我不好,對我有所虧欠,怎麼有辦法感恩?其實要感恩。因為對方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還債,讓我們消業障、增福德。同時,這樣的境緣,正是讓我們修忍辱的好機會,是修行上的一種莊嚴。因此,佛陀說,“人家對我們無理的對待,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恩惠”。
有的出家眾,雖然現出家相,但不曉得修行的真正意義,還是跟過去世俗的習性、觀念一樣,認為他對我無理。一般來講,無理一定要討一個公道,這是一般人的想法,但對修行人來說,別人的無理,正是我們償還業債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修忍辱度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增加功德的時候,別人的無理正是讓我們實踐“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時候。所以不應該計較,甚至憤恨在心。
因為有菩提存心,所以看一切眾生都比寶物還要可貴,就像剛剛所講的,“以善為寶,以仁親為寶”,那修行人就是“以眾生為寶”,珍惜眾生,從內心深處,想為眾生帶來利益,帶來安樂。
有好處、有利益、有成就的、有成功的,都默默地、主動地奉獻給對方;對方有過失、有苦惱、有虧損、有失敗,就主動地、默默地承擔,這才是修行人。
如果遇到無理、非理的對待,修行人只有對他生起大悲心,是不會生起瞋恨心的,如果生瞋恨心那就不是一個修行人了。當然,我們是凡夫,說要完全生起大悲心是不容易的,可是至少要做到“不含怨過落日”。一有不好的念頭、起情緒、發牢騷、憤恨的念頭,就立即反觀自照,立刻把瞋恨心消除。
很多人都是習氣做主,受情緒掌控,可是一個修行人,必須要理性當家,而不是情緒當家,要“理性而不情緒,慈悲而不瞋恨”,凡事要往正面去思惟,絕不可朝負面思惟。不管對象、事件是如何,只要往正面思惟,就會帶來正面的效果;如果往負面思惟,就會帶來負面的效果。
凡事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們面對鏡子,鏡子所顯現的,就是我們所展現的──好、壞、美、丑、寬容、計較,我們的身口意就是這樣。在這個世間上,我們所處的環境、他人對我是好是壞,都是我們自己招感來的,如果我們沒有那樣的業力,是不可能招感來這種環境的。因此每個人必須為他自己所遇到的負完全的責任,其實這也是佛法中有關信解三世因果業報的根本道理,相信因果的佛教徒,自然會朝此方向去實踐。
也就是說,我們所遇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我們都有責任,而且應該負起全部的責任,因為這都跟我們的業力有關系,所以我們應該反觀自省、自我忏悔,而不是去責備外界的人、事、地、物。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慚愧心、忏悔心是非常重要的。有慚愧心、忏悔心,人就會謙和,不會剛強。修行人的心地應該是柔軟猶如棉花,不是剛硬猶如鐵板。像棉花的話,就什麼都能夠承受,不會反彈、抵抗,修行人就是要培養這種個性。有關這方面的內容,在《講演集(二)》中有收錄二篇幾年前我跟議事委員的談話,大家可以利用時間看一下。
談到這裡已經九點半,不曉得同修、蓮友有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問題,我再次強調:我們學佛人要學慈悲,要以慈悲為寶,不以世間的財物或稀有之物為寶。那慈悲的對象就是眾生──眼睛看得到的人類、動物,還有看不到的眾生。所以修行人就是以眾生為寶,出自內心的想為對方帶來利樂──利益、安樂,而不給對方帶來苦惱、虧損。如果自己有好處、有成就,都主動的、默默的奉獻給對方;對方如果有過失、有虧損、有苦惱,也主動的、默默的去接受、承當。也就是“失敗歸自己,成功給他人;好事向他,壞事向己”。能這樣行持者就是修行人。
對自己不利的境緣,我們都要以悲憫心來對待;不能生悲憫心,至少也不能生瞋恨心,就像淨嵩法師所講的:“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憫有情,凡夫互相譴責。”我們要當一個學佛的智者,以悲憫心來對待一切眾生,而不要去譴責對方。
另外,剛剛講的,凡事要往正面思惟,因為有什麼心念就會帶來什麼事情,我們起心動念,乃至言語行為,最後都會回歸到自己的身上來。宇宙是圓的,我們的心是遍通整個天地宇宙的,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就會跟宇宙中相應的境界感通了。起好的念頭,就會跟宇宙中好的境界感通;起不好的念頭,跟宇宙中不好的境界感通。起好的念頭,有一天好的事情就會來到我們身邊;起不好的念頭,有一天不好的事情也會來到我們的身上。
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存著正面的思惟,存著愛心,存著利益他人的心,凡事肯吃虧不計較,凡事為對方設想,凡事對他人恩慈體貼,對自己謙卑柔和,凡事讓美歸功,分怨共過。
當然講很容易,做很困難,反觀自己,這些我也做不到,所以一方面盡力學習,一方面“常懷慚愧,仰謝佛恩”,而“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