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慧法師:當陽玉泉寺觀音菩薩誕辰開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當陽玉泉寺觀音菩薩誕辰開示

淨慧老和尚

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誕辰,我們在此舉行祈福消災法會,祈求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賜福給大眾;同時我們也要向觀世音菩薩學習。
 
大乘佛教有四位菩薩,受到我們中國大乘佛教的重視。這四位菩薩分別有四大道場,也就是所謂的四大名山。山西的五台山,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應化道場;四川的峨眉山,是大行普賢菩薩的應化道場;浙江的普陀山,是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應化道場;安徽的九華山,是大願地藏王菩薩的應化道場。四大菩薩,每一尊菩薩都代表大乘佛教的一個理念、一個思想、一個法門。文殊菩薩是大智慧,普賢菩薩是大行願,觀音菩薩是大慈悲,地藏菩薩是大願力。大智、大行、大悲、大願,這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我們學習佛法,修行佛法,就要向這四位菩薩學習。
 
修行要有大智慧,要修大智慧,要得大智慧。有智慧,修行就不會走彎路。修大智慧就是在修行中不斷地開發智慧、增長智慧,最後圓滿大智慧。大智慧得到圓滿了,就成佛了。
 
學佛還要修大行。普賢菩薩有十大願王,我們每天早上做早課,都要念這十大願王。十大願王的具體內容,就是菩提心的全面展開。我們平常都說要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扼要的內容就是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乃至“佛道無上誓願成”。把菩提心的內容再加以展開,就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者普皆回向”。
 
發菩提心還有更廣泛的內容。《華嚴經·淨行品》二百四十多首偈子,教導我們從日常生活起居做起,時時處處、心心念念都不要忘記眾生,就是菩提心的具體落實。
 
普賢菩薩,又稱普賢王菩薩,又稱普賢王如來。 從唐密來說, 普賢菩薩是一位重要的本尊;在顯宗,普賢王菩薩就是菩提心的代表。
 
然後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大慈大悲。一般地說,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的最高境界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平等普遍,對於有緣無緣的所有眾生都有求必應,無願不從。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胸懷和悲願。所以說,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最有緣,與我們中國人最有緣。
 
最後是大願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的大願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種願力就是菩薩的精神、菩薩的誓願。永遠都和苦難的眾生在一起,只要眾生有苦難,菩薩度眾生的誓願就不會停止。
 
四大菩薩的精神,就是菩提心的內容,是我們修學佛法之人永遠學習的榜樣。今天是觀世音菩薩誕辰紀念日,我就重點講一講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和精神,講一講修習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重要意義。
 
當陽玉泉寺,從智者大師開山以來,都和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可以說觀世音菩薩就在玉泉寺。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智者大師的著作中,講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有《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請觀音經疏》(一卷);而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中,也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解釋,都講到觀世音菩薩的功德,講到修習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重要意義。智者大師有關觀世音菩薩經典的闡述,奠定了觀音信仰、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理論基礎。

玉泉寺從唐朝起就保存有吳道子畫的觀音像碑刻,一千多年來,一直代代相傳,保存到現在,這是玉泉寺與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因緣殊勝的文物見證。自此以後,歷代高僧住持玉泉寺,都與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觀音信仰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直到宋代造的鐵塔,還有非常美好的傳說,說是觀世音菩薩派遣五百羅漢搬運到這裡來的。在去往珍珠泉的路上,有一個歪嘴土地廟,那裡有一塊碑,上面記載的就是這個故事,希望大家去看一看。這段歷史無非就是講觀世音菩薩和玉泉山、玉泉寺非常有緣。玉泉寺有觀音閣和大慈閣,裡面都供奉著觀世音菩薩聖像。在目前玉泉寺的佛教紀念日中,來的人最多、延續時間最長的,就是每年九月十九的觀音法會。
 
以上這些古往今來的事實,充分證明了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和玉泉寺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和因緣。
 
觀音菩薩的法門,從顯教來說,《心經》講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其核心內容;就密教而言,從最簡單的“嗡嘛呢叭咪吽”,到復雜一點的《大悲咒》,都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內容。所有學佛的人,都會念誦《心經》,都會持誦《大悲咒》,實際上我們都在修觀音菩薩修行法門。
 
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怎麼修呢?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是一個觀音菩薩修行法門。觀——世——音,“觀”者,首先是觀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觀好了才有本錢、有本領、有把握來觀世間苦難的聲音,才有能力救度世間的苦難。所以《心經》上講要“觀自在”。怎麼樣才能自在呢?要“行深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慧到彼岸”,有大智慧才能到彼岸,才能有度眾生的能力;沒有大智慧,沒有到彼岸,要度眾生只能說是學著去做,還不能真正做到究竟圓滿。所以“觀”字是觀音菩薩修行法門的根本內容、根本方法。“觀”,首先是觀自心。不是用肉眼來觀,而是用心眼來觀。
 
這個“觀”在菩薩來講就是用“妙觀察智”來觀。佛教講,每一個人有八識,在迷的階段就是識,到了悟的階段就轉八識為四智。所謂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是第六識轉變的結果,是一種大徹大悟的境界。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我們每一個人在迷的時候,就是八識。如果真正大徹大悟了,八識就變成四智。觀世音菩薩的“觀”,就是“妙觀察智”的運用。觀世音菩薩在度眾生的時候,使用的方便就是“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千眼體現的就是“妙觀察智”,千手體現的就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前五識轉變的結果。千手表示大慈悲,千眼表示大智慧。成所作智——大慈悲;妙觀察智——大智慧。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智慧——廣;平等——大。怎麼樣才能大得了呢?平等才能廣大,不平等就不能廣大。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就是把千手千眼、大智慧大慈悲統一無礙,圓照十方,作到“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我們天天在念誦《心經》,要把念誦的內容進行思考和消化,落實在日常言行當中,才不會空過,才不會成為口頭禅。我們每天念誦的經文都和觀世音菩薩有關,禅宗的寺院早上一般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我們口裡在念,心裡要想,口誦心惟。然後要把這種精神牢牢地記在心上,在行為當中,按照菩薩的精神來改變自己,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確實不容易,要在改變中提高,沒有改變就沒有提高。
 
怎麼改變呢?我們眾生第一位考慮的總是“我”,一切都從“我”出發,沒有想到還有“他人”。比如說,大家到寺院裡來上殿、聽經,首先考慮到的是“我”。“我”怎麼樣呢?“我”要找一個好位置。起了這個心,動了這個念,就要采取一些行動,把香袋放在一個蒲團上,把海青放在一個蒲團上,甚至早早地就來坐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我的,別人就不要動了。這就是說,我要聽經,我要找個地方。要找個地方可以,但是早早地占個地方,這就不好了。為什麼呢?這和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好事給別人、壞事留給自己的精神不符合。我們有些學習佛法的人,往往並不覺得這樣的行為是缺點。但是仔細想一想,這個缺點其實很嚴重。由此類推,拜佛要找個好地方,打坐要找個好地方,睡覺要找個好地方,吃飯要找個好地方,所有的好地方、好事情都要留給自己。那麼下一句話就不好說了。不好的地方給誰呢?還有一些事情也非常好笑。比如說今天要到一個地方去,要坐汽車,汽車在路上耽誤了,因為前面有車禍,往往這個時候就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一種幸災樂禍的思想:“哎呀,觀世音菩薩真是保佑我啊,我就沒坐到那輛車上!”那麼,坐那一輛車的人就該倒霉麼?
 
學佛的人,心態應該不是這樣的。學佛人的心態,應該是不回避這些困難,回避困難的思想其出發點就不是菩薩的精神。如果遇到任何事情都沒有回避困難的想法,不但是自己不要遇到困難,也要希望天下所有的人萬事如意,一切吉祥。有這種心態,這才是菩薩的心態,才是修行人的心態。
 
我們學佛,佛的心態是什麼?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學佛的人要不要學佛的心態呢?要!如果不學佛的心態,學佛就要打一個大問號了。所以,我們要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逐步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那些比較狹隘的想法,要時時刻刻想到眾生。像《華嚴經·淨行品》所說的那樣:吃飯要“當願眾生……”,睡覺要“當願眾生……”,走路要“當願眾生……”,一天當中的每一件事都不要忘記眾生。我們只有做到和眾生的苦難聯系在一起,和眾生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和眾生的需求聯系在一起,那才可以說是在學習佛法,是在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觀世音菩薩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如果我們沒有想到眾生的苦難,我們就不可能去幫助眾生解除苦難。幫助眾生解除苦難要做許多實際的工作,不只是坐在這裡念觀世音菩薩、求觀世音菩薩,還要自己去學觀世音菩薩、親自動手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那才叫做修菩薩行、行菩薩道。所以我們今天紀念觀世音菩薩,首先就要學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把觀世音菩薩的精神貫穿到我們做人做事的具體行為當中去,這樣學習佛法就有實實在在的內容。以上就是第一點的內容。

第二點,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首先就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法門。剛才講到,觀世音菩薩的法門顯教以《心經》為根本教義,密教以《大悲咒》為修行的根本法門。《心經》靠持,靠誦,靠理解,靠悟;《大悲咒》就是靠念,靠持,靠誦。因為咒語是秘密,故不翻譯。是什麼內容我們不要去管,只要做到身口意三業與觀世音菩薩的清淨三業相應了,所謂三密相應,我們就能有功德,就能有感應。
 
修《心經》的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最重要的兩句是“行深般若”和“五蘊皆空”。這是菩薩的法門,我們迷失的眾生要去做很困難,但是再困難也要去學去修去做。沒有“深般若”,可以先學一點“小智小慧”。沒有“小智小慧”,“ 深般若”就不可能逐步得到。修,就是要“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是什麼呢?所謂色、受、想、行、識。人的生命就是由這五件事組成。其中色蘊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聲、香、味、觸五塵,以及法塵中的色法部分(不是前根五所緣,唯有意識能緣的色法),一共有這十一種。眼所見者為色,耳所聽者為聲,鼻所嗅者為香,舌所嘗者為味,身所觸者為觸。色法無論有沒有形質、可見不可見、有障礙沒有障礙,都有具體明確的對象或者境界為前五識或者唯為意識所認知,這個對象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物質,物質在佛教裡就叫做色法。
 
眼耳鼻舌身五根在感觸外界事物時候,往往表現為三種心態,所謂三種受——樂受、苦受、捨受。見到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有快樂的感覺,有舒服的感覺,貪心起來了,那就是樂受;不好玩的、不好吃的、不好看的,感覺到不需要、不追求了,那就是苦受;還有一種感受,不苦也不樂,平平淡淡的,也就無所謂追求和不追求了,那就是捨受。我們的心態平常表現出來的就是這三種。
 
色是色法,受、想、行、識是心法。受是內心的一種感受,一種精神狀態。受了以後,就要想。好東西擺到眼前,吃了挺舒服,看了很順眼,就開始想怎麼樣讓它永遠都在這個地方不要跑掉,這次享受了下次還要享受,思想裡面就在進行種種構想。想了以後就行,不斷地想、不斷地構想。最後歸結到意識,也就是識。意識起判斷和分別的作用,這都是心理精神狀態。色、受、想、行、識五蘊總的說起來就是兩大部分,物質的部分和精神的部分。物質的部分就是色,精神的部分就是受、想、行、識。
 
為什麼說要“照見五蘊皆空”呢?桌子擺在這兒明明是有啊,杯子放在上面也明明是有啊!佛教說“有而不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切的事物,一切的色法,一切的心法,精神與物質,沒有哪一件是不需要條件而存在的。條件在佛教裡叫做“緣”,一切法都是因“緣”而起,一切法都是條件的組合。既然是有條件的,就有可分性、暫時性、可變性、運動性,佛教叫作“苦、空、無常、無我”。一切有條件的,一切因緣所生的事物,包括精神活動,沒有一個是穩定的,所以說是空。空不等於沒有,空是說這件事情、那件事情、所有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固定不變的。既然是空,既然不穩定,如果我們要去執著它,希望一切事物都永恆存在、不要改變,那就會很痛苦。你看不到事物的本質,看不到事物的不穩定性,非要執著那是穩定的,非要執著那是不變的,就會很痛苦。
 
能“照見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苦厄從哪裡來呢?苦厄是從把萬事萬物都看作是固定不變的而來。這個田地是我的,這個房屋是我的,我要永遠不老,我要永遠有錢,我要永遠吃好的喝好的,我要永遠都有嬌妻美妾。這些要求辦得到還是辦不到呢?一切法無常,萬事不穩定,怎麼辦得到啊!一切都在變,你的思想跟不上,你就苦。如果能夠“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沒有一件是穩定的,你的思想馬上就會有智慧了,你就不苦了。一切事情都在變,你的思想也變了。變得有智慧了,變得聰明起來了。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痛苦就會少很多。如果真正有了大智慧,像觀世音菩薩那樣,時刻住在“深般若”大智慧當中,一切痛苦就沒有了。因為他能夠隨順因緣,有無住的智慧。所以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還要修習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要懂得在生活當中時時處處觀照萬事萬物不穩定、都在變。我們的思想不能停留在某一點上,停留在某一點上就會痛苦萬分。
 
照此說來,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樣把握呢?
 
第三點,要學會萬事隨緣,隨順因緣。隨順因緣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與時俱進。隨著時代不斷地進步,時代在變,大家都在進步,如果你的思想不變,那你就停留在後邊。時代是什麼呢?時代是一個大因緣。大眾是什麼呢?大眾也是一個大因緣。這個大因緣時時在變,這個大因緣在發展,如果我們的思想跟不上,就會很痛苦;如果我們的思想跟上了,你就會隨順因緣,安樂自在。一個不知道隨順因緣的人,就不會安樂、不會自在。所以我們要想不斷地進步,就要不斷地學習。學習佛法,學習佛的教導,學習怎麼樣觀察萬事萬物,怎麼樣隨順因緣,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觀世間苦難的聲音,以一切眾生的苦難為修行的出發點。菩薩具備這種精神,就沒有痛苦,把眾生的痛苦當作自己的痛苦,把眾生的需求當作自己的需求,把眾生的願望當作自己的願望。自己一切無所求,一切根據眾生的願望去做,所謂滿眾生願,作眾生的不請之友,廣度眾生,這些都是說菩薩那種無我的精神,只有眾生,沒有自我。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就是一個徹底地認識了因緣、隨順因緣的人,那一定是個最快樂的人。所以,我們要學習觀世音菩薩,做一個隨緣的人,做一個最快樂的人。
 
第四點,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剛才所講的也都是責任和義務,現在再講具體一點。我們都是與玉泉寺有緣的人。都是鄂西北的人,或者是宜昌的人,或者是荊州的人,或者是荊沙地區的人。玉泉寺在這個地方存在了一千四百多年,如果從關公顯聖、普淨結茅算到今天,那就有一千六七百年的歷史了。一千六七百年來,因為有每一代的佛弟子、每一代的群眾,愛護這個地方,保護這個地方,維持這個地方,不斷地維修這個地方,才使玉泉寺一代一代地延續下來,才使玉泉寺保存到今天。那麼,玉泉寺如何從今天走向未來呢?那就要靠我們現在的人來做這種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工作。所以,在座的不在座的每一個當陽人、每一個宜昌人、每一個湖北人、每一個中國人,甚至於全世界的每一個人,對於歷史遺留下來的這一筆精神和物質財富,要百倍地愛護、千萬倍地珍惜,使玉泉寺從今天走向無盡的未來,使三寶福田永遠成為大眾接觸佛法、修學佛法的媒介,這就是我們作為佛弟子當下最重要的責任和義務。
 
我們要把玉泉寺辦成一個清淨莊嚴的修學道場;要把玉泉寺辦成一個繼承和發揚佛教優秀思想和文化的道場;要把玉泉寺歷史上所傳承的天台宗、禅宗、密宗、律宗、淨土宗這五大宗派都繼承下來,並使之發揚光大;要把天下關公信仰的發源地這個優勢好好地加以發揮,使這種優勢成為玉泉寺一筆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仰資源。玉泉寺的地位,在佛教的歷史上是祖庭;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玉泉寺是一筆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如何使這筆財富變成大家能夠運用、能夠分享的現實資源呢?就要靠我們今天在座乃至不在座的當陽人、宜昌人、湖北人來發揚光大,我們的這個責任和義務很艱巨。
 
我到這裡來,今年是第五年了。這五年走過來,在當地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善男信女的關心幫助下,在香港旭日集團楊勳先生等大護法的鼎力護持下,這五年的時間,應該說我們沒有空過。在這五年裡,我們天天都在努力,天天都在想把玉泉寺這個道場莊嚴起來,想使玉泉寺成為我們佛弟子回報社會、回報大眾、淨化人心、和諧社會的一個基地和窗口,想使玉泉寺成為一個體現黨和政府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窗口,想使玉泉寺成為一個體現群眾性、福利性,面向廣大社會開放的佛教活動場所。這個任務很艱巨,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特別是要維護我們現在所取得的一點點成績。我們現在可以自由地、免費地進入到這個佛門淨地,這一點權利來之不易,我們要百倍地珍惜,要千倍萬倍地珍惜。要知道,這是當陽市委、市政府對我們信教群眾的最大關懷和關愛,我們要感激當地黨和政府對我們的恩惠,時時刻刻不要忘記。
 
我們的信徒要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在家庭生活盡到自己的本份。做父母的要把子女教育好,在單位上班的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在把所有應該做的工作都做到位之後,再來安排信仰生活。也可以說,你把所有應該做的工作都做好了,那就是信仰的落實。我經常講“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修行不要等待,不要等到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四月初八,也不要等到去寺院,要把家庭變成道場。何處青山不道場啊?處處都是道場,處處都可以修行。只要我們的心態轉變了,我們有菩薩的精神,有為大眾的精神,有一切為公、一切為他人的精神,沒有一處不是道場,沒有一處不是清淨佛地。所謂心淨則佛土淨,心不淨則佛土不淨。
 
今天是個好日子,大家都歡喜。大家聽法是歡喜,那些燒香、拜佛、放鞭炮的人更加歡喜。在皆大歡喜當中度過今天這個難得的日子,希望大家要記住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要知道感恩當陽市委、市政府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環境。最後,大家一起來念:“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這就是菩薩的精神,我們要發揚觀世音菩薩慈悲濟世的精神,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上一篇:淨慧法師:虛雲禅林觀音聖誕三歸五戒開示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