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寬運法師:鴿子飛過 野狐聞道--百丈懷海禅師的故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鴿子飛過.野狐聞道

--百丈懷海禅師的故事

  奉新百丈禅寺頓雄法師升座慶典圓滿後,我們趕在回程的路上,大家心中仍充滿著法喜,途中幾位居士對百丈禅師的故事甚感興趣,由於百丈禅師的一生無論在禅門的改革、清規的建立上,對後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有關他悟道或說法的公案,特別耐人尋味;於是我就為大家簡單地說了兩則,在此順便與讀者網友們一起分享:

  我們都知道,馬祖道一禅師的得意門生,就是百丈懷海禅師。

  一天,師徒兩人前往郊外散步,看到一群野鴿子飛過去。馬祖轉頭看了徒弟一眼,問道:「那是什麼?」

  百丈回答:「是野鴿子。」

  馬祖又問:「飛到那裡去?」

  百丈回答:「飛過去了。」

  就在這時,馬祖用力的把百丈的鼻子扭了一下,使得百丈大聲叫痛。

  馬祖便問:「你說,難道又飛過去了嗎?」

  聽了此話,百丈似有所悟。他返回僧寮後,卻放聲大哭起來。同房的僧人感到不解,問他是否因為想家或是受人責罵而哭泣了。他都說不是。

  僧人一再地問他究竟為了什麼,他只好回答說:「因為我的鼻子被師父扭得非常的痛!」

  在旁的僧人好奇地問道:「你做錯了什麼事嗎?」

  百丈說:「你們去問師父吧!」

  當他們去問馬祖時,馬祖說:「他自己知道,你們去問他吧!」

    僧人們疑惑不解又回去問他,他卻呵呵大笑,僧人們感到莫名其妙地問:「你先前哭,現在為什麼又要笑呢?」

   百丈回答說:「我就是先前哭,現在笑!」

  這一笑表示他真的明白了,真的找到「自我」了;而先前的哭,是在尋找的過程當中,征求師父的認可與肯定。而這種師徒間的「心心相印」,唯有他們兩人才清楚。

    在禅宗《無門關》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有關百丈禅師與野狐狸的故事:

  百丈禅師每次在堂上講經說法的時候,常常有一個老人跟隨大眾一起聽講;有一天說法完畢後,老人卻留下來沒有離開。百丈禅師便問他:「你是什麼人,想做什麼?」
  老人回答說:「實不相瞞,我不是人。在以前迦葉佛時代,本在此山修行,因為有個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因為這句話,便做了五百年的野狐精,沒法脫身,請和尚慈悲為我開示,讓我解脫狐狸身之苦。」
  百丈禅師說:「你把學人問你的問題,現在重新再問我一次吧。」
  老人便道:「請問和尚,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
  百丈禅師答道:「不昧因果。」
  老人言下大悟,便向百丈禅師禮拜叩謝說道:
  「今承蒙和尚開示,令我超脫狐身。我就住在後山巖下,祈請和尚慈悲,以出家眾的禮儀為我埋葬。」

  第二天,百丈禅師帶領寺中僧眾,在後山石巖下,找到了一頭死狐,於是便用亡僧的禮儀將牠火葬。

  當天晚上,百丈禅師向大眾說出了上面「野狐聞道」的前因後果。當時黃檗希運就問道:「那老人只回答錯了一句說話,便轉生成為野狐身。如果沒有說錯,那又如何?」。百丈禅師回答說:「你過來,我來告訴你。」黃檗遂走向前去,竟然給了百丈禅師一掌。百丈禅師卻拍手大笑著說:「我本來以為你只有胡須是赤色的,沒想到你根本就是一個赤胡須的胡人!」

  上述這個故事提到了「不落因果」及「不昧因果」;所謂「不落因果」,是指大修行人不受因果報應,這並不符合因果的道理,違反了佛教的教義,因為「有因就必有果」,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任何人都無法逃出因果之外。據佛傳記載,就連已得道的釋迦牟尼佛,都曾經因為因果報應的關系頭痛了三天。

  因此,百丈禅師針對「大修行人不落因果」這一點,回答「不昧因果」,其中可有三種涵義:

  一、針對「不落」來講,其相反就是「落」;「不昧」是肯定其相反的「落」,意即大修行人仍會「落」因果,仍然要遵循因果法則的道理。

  二、大修行人雖然仍會「落」因果,但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是,大修行人對因果法則是了了分明、如實清楚的。前一點是講事實,這一點則是強調大修行人對因果法則的認識。

  三、在知道因果法則後還不夠,必須據此法理而依佛陀的教誨努力修行,方可達到解脫的目的。

  在故事最後的部份黃檗希運問道,說錯一句話就落到如此下場,如果答對了那又如何?百丈禅師也許本來想給他一巴掌的,沒想到黃檗希運先下手為強,搶先一步。百丈禅師不但不生氣,反而贊揚黃檗已經悟道了:因為佛陀及達摩都是印度人,即當時所謂的胡人。說黃檗是一個「赤胡須的胡人」,意思就是指黃檗和佛陀及達摩一樣都是悟道的人。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其實不管是「不落」還是「落」;「不落」還是「不昧」,都只是文字相的表意;而在邏輯理智的思考層次上,雖然可以去認知,但在實體的證悟上卻不一定能達到;就好比說有人告訴你說,這顆糖果是甜的,你雖然知道甜的意思,但在沒有親口嘗到這顆糖果之前,是無法了解什麼是真正的甜或到底有多甜。因此在百丈禪師講完野狐之緣由後,黃檗希運仍在問「不落」、「不昧」的問題,其實已經落入邏輯對錯、語言爭論的層次中,如果沒有實證實悟的功夫,只是咬文嚼字的計較理論,對涅槃解脫而言是沒有太大幫助的。後來黃檗的反應,表示他其實真的明白百丈禅師的意思,所以百丈禅師對他表示贊歎及默許。

  這個故事談到了深刻的因果道理,也提到了百丈禅師與黃檗希運師徒之間的默契與互動。因果的部分固然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而百丈禅師師徒間的應對,就更具耐人尋味的禅意了。

 

上一篇:寬運法師:人生的五封通知信──西方寺八關齋戒精進念佛法會早齋過堂開示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