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法僧 開發戒定慧
2011年1月1日,在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北京龍泉寺舉辦為期三天(1月1日——1月3日)的元旦法華法會。下午三點,師父為發心皈依的信眾傳授皈依,並做重要開示。
各位信眾,各位義工:
下午我們傳授三皈依,這是2011年第一場皈依法會,因緣非常殊勝。
皈依,皈依三寶——佛寶,法寶,僧寶。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佛,福德智慧圓滿,所以我們皈依佛,就是能夠達到佛的福德智慧圓滿。我們既要有福報,又要有智慧,既要有智慧,又要有福報。如果一個人智慧很大,但是沒有福報,那他的生活就會很苦,各種條件就會非常缺乏。一個人如果非常有錢,非常有福報,擁有很多很多的財富,但是沒有智慧,他一樣也會痛苦。福報跟智慧都是缺一不可的,都是需要的。佛智慧和福報都圓滿,他是一種境界,是人生的最高的、最圓滿的一種境界。這種境界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每一個人都要追求的境界。所以要成佛,佛是這種境界的代表。
皈依法,離欲尊——欲望的欲,貪欲的欲。我們世間上面種種的問題,戰爭也好,紛爭也好,斗爭也好,人世間、社會的、自然的、身心的、個人的、家庭的、單位的、學校的……所有問題的發生都同人的煩惱有關系,同人的貪欲有關系,同人的嗔心有關系,同人的癡心有關系。所以皈依法的目的,就是要來對治我們以貪欲為主的各種各樣的煩惱。佛法和世間法、佛法和佛學不同的地方就是,皈依法能夠對治我們的煩惱,調伏我們的煩惱,讓我們的煩惱熄滅。如果我們人的煩惱多了,煩惱熾盛,煩惱沒辦法得到調伏,就說明我們佛法學得還不夠,佛法學得還不好。所以一個人佛法學得好不好,就看他煩惱心大不大——如果煩惱心很強,煩惱很重,就說明佛法學得不好;如果一個人煩惱很少,最後煩惱都沒有了,就說明佛法學得好。一個人懂得很多很多的佛學的知識,不等於說他佛法學得好。我們是要在廟裡面學佛法的,在學校裡面只能學習佛學知識。只學佛學知識,比如一個佛學博士、一個佛學教授,他雖然懂得很多很多佛教的原理,但是不能對治煩惱。我們到廟裡面來皈依,來學習佛法,就是要調伏煩惱,皈依法就沒有煩惱。
皈依僧,眾中尊。僧,就是一個團隊。四個人以上名為僧,四個人、五個人,乃至無量的眾生,乃至無量的個體,名為僧。那麼,為什麼要皈依僧呢?就是要把我們個人的生命,同許許多多的出家法師、許許多多的人連成一體,打成一片;是我們要向法師,要向佛陀學習這種智慧、悲心、願力以及調伏煩惱的方法、調伏煩惱的能力。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上不能孤立地存在,他需要同很多人一起相依共存。
緣起的世界,緣生的世界。這些同佛法有緣的人,都會得到佛法僧三寶的攝受,他有這種力量來攝受眾生。但是我們也需要發心、皈依,如果我們沒有這種皈依心,就不容易感受到三寶的力量對我們的攝受。我們皈依了三寶,皈依了僧團,皈依了團隊,前提就是要把我們的煩惱、我們的主觀、我們的傲慢、我們的習氣、我們種種的非理作意、我們種種的成見、我們種種對立的情緒放掉,你才有辦法皈依。如果我們內心當中種種的固執、種種的成見不放下來,不把它去掉,那佛法是很難學進去的,皈依心也很難生起來,那完全都是世俗的概念,那不行的,那不會有皈依心。
皈依心有了,信心有了,就意味著我們的煩惱也就放下了,我們的煩惱也就淡化了。我們每個人的煩惱都是很堅固的,很堅強的,需要不斷培養、熏習我們這種對三寶的皈投依靠的心、對三寶希求的心、對三寶忏悔的心。這樣我們內心當中的這種智慧、光明,才會越來越得到顯發,人就會越來越調柔,煩惱就會越來越輕。調柔,就是調伏煩惱很有能力。調柔的人,他不是軟弱的人。軟弱和調柔是不同的,軟弱可欺,他沒有什麼辦法;調柔呢,他有力量來面對一切的境界。
我們皈依三寶,就一定要學習經律論,要開發戒定慧。那戒是什麼呢?戒,就是我們行為的規范,我們行為的習慣,名為戒。沒有學佛以前,我們很多行為的習慣、習氣是不好的。通過皈依三寶,通過學習戒律,學習經典,通過佛法義理的熏陶,深入聞思修,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天又一天來培養我們很好的習慣。我們內在要有很好的佛法的等流,外在才會有很好的行為的習慣。所以戒律不是來束縛我們的,而是讓我們的行為越來越規范,養成越來越好的習慣。這種好的習慣,對我們人的一生,對我們事業的成功,對我們學習佛法的圓滿,都是很重要的。
比如說,我們一天24個小時:8個小時生活,8個小時工作,8個小時修學佛法。有些人他一天拼命工作,工作10個小時、12個小時、15個小時、16個小時,乃至工作20個小時。最後把自己的身心都搞壞了,自己的家庭也會發生問題,就是說超負荷的工作不等於一種好習慣。有些人一天到頭無所事事,什麼事也不做,那這也不是一個好習慣。天天悠哉游哉,天天游蕩,他總是想做什麼大事,結果大事沒有找到,小事又不願意去做,那都是在浪費時間,那也不對。
有些人認為,在學校裡才是學習,現在我們畢業了,不用學了,那也是不對的。有些人不明白生活是什麼意思,認為吃飯、睡覺、穿衣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我們的人生,人的生活。我們生活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比如你跟你家裡面的人,跟單位裡面的人,在寺廟裡面跟這些部門的義工。法會期間,我們大家在一個佛堂裡面,在一個寮房裡面,怎樣很好地相處,這就是我們人的生活的一部分。這種能力,這種方法以及這種智慧的培養、獲得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有時候覺得旁邊有很多很多的人,就覺得很厭惡,不願意跟很多人在一起。有些人就覺得,我一定喜歡跟誰在一起,或者跟那類的人在一起,或者跟哪幾個人在一起。世間上的種種都是無常的,人都是在變化的。我們需要不斷說:只要跟所有的人,不管是跟什麼人相處,都能夠把自己的佛法智慧、快樂分享給別人,同時也能夠在此過程當中知道如何與他人相處,學會相處之道。在相處的過程中增長我們的歡喜心,培養我們的功德,獲得我們的快樂,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佛法。
那麼工作也是一樣。我們人活在世上,必須要去工作,你才會有收入,你才能養家糊口,你才能活得下去。工作本身也是在利益別人,你當老師的,當工人的,當農民的,當企業家的等等,這些不同職業的工作,為國家、為社會進行不同的分工。大家都要去工作,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分工和合作。我們要認真地去工作,不管做什麼事,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苟,善始善終,盡職盡業,這就是佛法。
還有8個小時的學習,學習——世間的知識,出世間的知識,世間的文化,還有佛法。我們現在不能很好地規劃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的未來,自己對未來很迷茫,沒有方向感,就是因為你不能很好地規劃自己一天的時間。我們一天的時間都規劃不好,一個禮拜、一個月、一年、一生,就更加難以規劃。每個人一天都是24個小時,為什麼有些人就很有成就,有些人就碌碌無為;有些人對人生充滿希望,充滿快樂,有些人就非常苦惱,天天在埋怨,人的情緒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所以我們皈依三寶,學習經律論,需要戒定慧,培養很好的生活的規劃和生活的習慣。
定,什麼是定呢?定,不是說我們眼睛閉起來,什麼事看不到,什麼話聽不到,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只是初步的階段,這不是真正的定。定是什麼意思呢?不會為外在的種種境界所動搖,那才是定。人家說你一句好話,飄飄然;人家說你一句壞話,暴跳如雷,內心裡面都不是定的表示。定,內心是非常清明,你聽到、你看到、你接觸到什麼境界,你內心當中都了了分明,知道是什麼意思,不會為外在的境界所動搖,不會為外在的境界所左右,這個就是定。我們人有分別心,有貪嗔癡,有煩惱。一看到,一想到這個事情對自己有利,就把自己對佛法的宗放棄了;一想到這個事情對自己不利,就不堅持自己的正見了。所以都是在很小的利益上,乃至一些不是佛法的功德,不是佛法的利益上去努力去堅持,自己誤以為說這就是佛法,這樣子的話,我們內心當中,就不會有定。如此,不管在單位裡面,還是在廟裡面,安排你做工作,你非常容易去挑剔:我一定要做這個事,一定要洗碗,或者一定要洗菜,或者一定要掃地——產生種種分別心,不能很好地跟別人合作、不能很好地接受別人的安排,這就說明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定。
如果我們堅持住內心當中的宗旨,在一個單位當中,組織安排自己干什麼事情,我就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去做,這樣的人以後就會有成就,就能夠很容易地成長。但是我們人往往都喜歡貪小便宜,喜歡不老實,不喜歡腳踏實地去做。目標一直在動搖,做一件事情有頭無尾,虎頭蛇尾,馬馬虎虎,草草了事,都是沒有定力的表現。有定力,我們所有的菩薩行,我們所有的菩薩的大願,最後才能夠得到實現。所以定就是遵照佛法的這些標准,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不會為外在種種的五欲八風、順境、逆境的種種境界所動搖,這就是定。
慧是什麼意思呢?智慧就是判斷力。一個人如果對什麼事情都模模糊糊,對什麼事情都沒有態度,沒有意見,都不知道怎麼辦,這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有智慧的人,他內心當中非常明利、清楚,看事情看得非常准確。他就不會含糊,他就會非常地有序。我們很多事情做不清楚,很多話說不清楚,就是因為你的思想很模糊,你的見解很模糊。思想不清明、不清晰,所以你的語言就不清晰,你的行動就不清晰。為什麼會不清晰呢?那就是患得患失了,認為我這話說出來別人會怎麼看我,自始自終、從小到大,隱瞞自己的觀點,不敢說,這樣就越來越愚癡了,這都是不對的。有智慧的人是不會這樣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想:哎呀,這個時候我要去找某某人。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某某人他會給我們幫忙,某某人他不會隱瞞自己的觀點,他會就說會,他不會就說不會,他有能力就直接幫我們,他能力辦不到,就會幫我們想其他辦法。沒有這種習慣的人,事情來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去找他,因為找他沒有用。這些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是能夠看得到的。第二種人就是沒有智慧的表現。如果我們有很好的習慣,能夠持之以恆地堅持往下做,自然而然就會有智慧,就知道怎麼辦,這就是戒定慧。
佛法講度眾生,六度萬行。大乘菩薩都是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度,就是一個渡口,就是一個過程。海裡面也好,河裡面也好,都有碼頭,都有渡口。六度就是六個碼頭,六個渡口。就是說布施是一個碼頭,持戒是一個碼頭,忍辱是一個碼頭,精進是一個碼頭……一直到智慧。也就是說,你從哪個碼頭上船,然後到彼岸,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意味著,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現在處在什麼位置,我們是用什麼法,我們是修什麼心,我們是什麼狀態,我們的船已經到什麼地方,都要非常清楚。我們佛法學的境界,是怎麼樣的一個境界,我們有多大的受用,都要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狀態。這樣的話,就不會造成我們學佛法學了很多年,對這些都還不了解。所以佛法裡邊的每一個法相、每一個道理,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對照的,能夠體驗的,能夠落實的。它不是那些高不可攀,那些可望不可即,那些不切合實際的一套玄妙的概念和理論。它完完全全都能夠根據我們不同的根基、不同的程度、所處的不同的環境,然後告訴你,要求你,幫助你從哪一個碼頭上岸。
這些都是我們要去學習的,需要在寺廟當中按部就班地,與這些同參道友們、這些同行們進行交流,然後慢慢來感受到學習佛法的快樂、學習佛法的喜悅、學習佛法的力量。然後要不斷培養、策勵對三寶的希求心、對法的希求心,這是很重要的。希求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一件好東西,一件非常貴重的禮物,一本非常好的書,一件非常好的古玩等等,大家想得到,想擁有,那麼他就會有希求心。寶嘛!一個人如果對寶沒有希求心,那他就會比較有問題。在世間上面,如果一個人對世間上面種種好的境界沒有希求心,那他不可能會成為一個很好的人。在佛門裡面也是一樣,如果對佛門裡邊這些好的境界沒有希求心,他不可能成為佛門當中有成就的人。這些道理都是很容易明白的,但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培養;正因為不容易做到,不容易培養,我們才要經常去提策,經常去鼓勵,經常來串習,慢慢慢慢我們才能把它培養起來。
我們2011年修學的主題就是“莫向外求,輾轉增上”。莫向外求,就是所有的一切,我們都要向自己內心當中開發,開發我們內心的寶藏,福德智慧的寶藏。輾轉增上,什麼意思呢?佛法在運用的過程當中,你越是幫助別人,你越是容易進步。幫助別人自己不會吃虧,反而會進步,這就是輾轉增上的道理。互相幫助,大家都進步;你不幫助別人,你就容易落後,容易原地踏步。我們要有這樣的一種發心,要有這樣的一種見解和認識,互相幫助,共同促進,大家都容易進步。以此作為給大家新年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