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白雲禅師:學佛之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學佛之道   

白雲老禅師

學佛應有的幾點認識

  一、應尊敬三寶

  恆久不變的尊敬心,才是發自內心的虔誠。有些人,在初信佛教皈依三寶後,處處顯得真實和熱忱,的確做到了虔誠的尊敬心;然而,日子久了,出家人見的多了,佛門中日常的敲打唱誦也學會了,如是,心底裡慢慢地升起一種「不過如此!」的觀念,加以僧伽中的份子,學識修養很好的本來就不多,以至那股真實和熱忱的意流,便像旱季中的溪圳,一天天減少了,到後來,變成徹底的枯竭。

  這是為什麼呢?依筆者五十年來僧伽生活中所見所聞,大部份是這樣的:當一個信仰者(幾乎是任何一種宗教的信仰者。)最初接近教界,皈依三寶,一切以佛陀的言語為皈依,以佛陀的行為作軌范;二十四小時中,心是虔誠的,意是虔誠的,識是虔誠的,自然,在如此虔誠的情形下,三寶的慈力(感應力)無疑地加被著他(她)們。可是,這種功德的力量不能消除一個人畢生(過去、現在、未來)的業障,所能做到(庇佑或加被)的只是把嚴重的減輕;譬如:前世造下了殺人的業因,由於皈依三寶,而虔誠地嚴持戒律,發露忏悔,久之,三寶的慈力得到了感應,把那殺人償命的必然事實,予以耗費一些財物,或者是患一場病,便算是償還了。可是,多世來的生命,究竟曾經造下了多少業因呢?

  「有多少業因,便有多少果報。」

  所以,皈依了三寶,並不是再也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了;如果,一個學佛的人,事先沒有這種認識,那末,學佛的信心,便將退失同時,佛陀所說的「因果」教化,也就成為無稽的論說了。

  是以,我們皈依三寶的目的,是在祈求無始以來,所造下的一切惡業,由於無知的貪、瞋、癡三種原因所成就;而今,在虔誠的真實與熱忱的祈求下,仰仗三寶的慈力,減輕畢生的重業,於這難得的佛子身的境域中,陸續地發掘出來,使得業識清淨,以免那不可知的來生(未來世)承受循環的報應,而至無有了期。

   

  二、功德與果報

  一般學佛的人(尤其是初信的人)發心做功德,都是非常虔誠的,因為常聽法師們說:

  「六波羅蜜,布施功德第一。」

  「廣種福田,功德無量。」

  「………。」

  可是,有許多比較急性的人,往往做完了某一些功德之後,緊接著就想得到好的果報(報應)像以錢購物一樣;其實,因果循環報應的規律,是有一定順序的,像農家種植果木或莊稼,必須依照性質,種別,時空,環境等等的先後順序而發出來。

  (做功德,得果報,亦復如是。)

  (人們的業力造成,是由於生生世世的為惡為善,先後種植在業識田中;而後,依照先後順序發出來,這就是業力報應。)

  所以,做功德的時候,必須像種植果木莊稼一樣,不可以「揠苗助長」的想法去祈求果報,應該像經裡所說的:

  「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

   我今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

  做一個佛子(普通做人應該相同。)無論做什麼功德,都應該以「做了功德卻不作功德想」,這樣的功德會更大些;當然,那些意想不到的果報,必定會意外地在你更為驚奇的,不可思議的環境中出現。

   

  三、應親近善德

  佛陀曾經對文殊菩薩說:

  「吾滅度後,末法年中,多有鈍根劣智眾生,心迷意亂,智暗情昏;雖有齋戒,並無智慧,愚心高慢,邪見自專,不背下心,參求名師。」

  偉大的先知先覺者--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五百多年以前,就看透了眾生的根智,一個世紀不如一個世紀,雖然時下的工業發達,科學昌明,已是所謂的太空時代了;可是,人類中的一份「光輝人性」!卻日漸沉淪於晦暗的境地了。

  這種淪於晦暗的人性,當然不是原始的現象,而是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造下的一切善善惡惡,把清淨的識田(真如元性),填塞得滿滿的,使其失去了本來的真實面目;而形成現在末法(與末世紀有相同義)時期的悲哀人生,代而替之的是:

  「迷惘的環境。

   茫茫的前程。

   夢幻的方向。

   固執的感情。

   脆弱的理智。

   消沉的意念。

   憤怒的作為。

   空浮的思維。

   绮妙的遐想。

   ……………。」

  這就是迷失了的這一代!不敢面對現實卻又為現實所左右著的這一代!像是為流沙淤塞了的河道,劃游於河上的舟航;如是障礙重重,欲行艱難,進退不得。

  如是……

  處在這樣的情形下,人類便顯得根鈍智劣了,心迷意亂了,智暗情昏了;所表現的是愚心高慢,邪見自專。

  如是,警覺的善德,發現了人類的危機,便揚拳舉臂的疾呼著:

  「覺醒啊!被迷失了的這一代!」

  「奮起啊!小心駕駛你的舟航!」

  這就是人性的呼喊,發自善德的覺醒的心深處;像警世的木铎,撞擊著人類的迷夢,像熊熊的聖火,點著人性的智燈。

  這就是善德的可敬處,所以,我們不能遠離他,必須親近他!

   

  四、應樹立正信

  現前的神棍(乩童)如雨後春筍,到處打著佛教的旗幟,假藉佛菩薩的名義,大展騙人斂財的勾當,以至使正大光明的佛教,蒙受著污穢的羞辱。過去,那些左道旁門,妖魔小丑,與佛教攀親戚,論淵源,借機招搖撞騙;有的身披袈裟,冒充出家人沿門托缽,利用「慈善」二字,大飽私囊,更有以符箓(內寫佛教密宗中的真言)乩卜,為人改運治 ,殊不知佛教中從無此般手段。結果,騙財騙色的是歹徒,迷惑眾生的也是歹徒,而遭受損失的卻是佛教,想想:能不叫人痛心疾首麼!

  近年來,乩童的發展趨勢,已達無孔不入的階段;乩童們以毀損父母的遺體(色身)為能事,以出賣血汗為號召,舞刀弄劍,赤膊跣足,口宣神鬼意旨(其實是無稽的連篇鬼話),手畫神鬼箓(應該說是鬼畫符),顫抖喊叫,涕唾橫飛;一會兒三太子降世,一會兒某仙姑下凡,最令人啼笑不得是:什麼觀世音菩薩的大姐二妹也來了,濟公活佛也來了,唐僧(玄奘大師)領著齊天大聖(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也來了。這種神佛不分的場面,有的是神棍裝扮,有的是無業游民登壇,更令人不敢領教的是,竟然有五六十歲的老阿婆,三四十歲的少婦,以及花樣年華的少女們,居然也短褲赤臂,奇裝異服,一並喊叫著登上神壇。

  起初,這些發展情勢,僅限於道壇神殿,漸漸地,徑然藉進香團的名義闖進了佛教,在莊嚴肅穆的佛殿中,鬼喊鬼跳起來;刀光劍影,血汗與唾沫齊飛!唏噓!痛哉!佛門蒙羞,三寶受辱。如是,迷信與害人的帽子,一頂繼一頂地加戴於佛教的頭上。

  其實,佛教的真實面目是清淨的,論儀式,是莊嚴的梵呗。論供奉,是潔淨的香,花,水,果。論禮節,是五體投地的膜拜。論威儀,是衣履整潔,行止端莊。論祈禱,是發露忏悔,坦述願心,祈求三寶的加被,亦如面對父母,訴說衷腸;怎麼也不會有那些叫囂,凶殘,怒罵,污垢等等的紊亂場面。

  除此以外,做一個佛弟子步上正信的道路,最要緊的是:發揮自己的智慧,了解佛陀的教化,依佛陀的言說而言說,照佛陀的行為而行為,這樣就是「正信」,否則,便不是佛子,不是學佛,自然就不能成佛。

   

  五、應發菩提心

  甚麼叫做菩提心呢?就是普遍地為眾生的疾苦煩惱,而生起幫助救度的慈悲心意,把大乘教下的佛陀教化普施於眾生。

  這種心意的發露,不分時間和空間,不分種族與膚色,不分地域及國界,不分異類和生化,三界(欲,色,無色)一切眾生的生死苦惱,都能以永恆的悲願,虔誠的慈心,去完成「他痛即是己痛,他苦即是己苦」的度脫心意,這樣就是發菩提心了。

  不過,發菩提心必須依序漸進,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業。首先自己要在修學(學佛)上下工夫,有了菩提心願踐履的基礎(救度眾生的條件),才能從事菩提心願的事業;同時,在實施的時候,先不必去計較成果(功德),由小而大,由窄而廣,慢慢地闊而遠之,所謂積液成流,積沙成塔,那樣的精神才是最偉大的,也才能持久不變!

   

  六、常常行忏悔

  梵網經雲:

  「忏悔即安樂,不忏悔罪益深。」

  常行忏悔,並不只限於做錯了甚麼的時候,因為已經知道錯了的去忏悔是較為容易做的,惟有那無始以來多少錯了的,而不知道為什麼做錯?錯在那裡的過往,如果不虔誠地去忏悔,我們的識田是不會得到清淨的。

  為了使識田清淨,所以,我們應該時常檢討可知的過去和現在,提高警覺,莫要再犯;同時,以比量的方法,推想那些不復記憶的,以及根本就無法回想的過去,惟恐像眼前一樣犯下可怕的錯誤。

  忏悔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微目端身,發露錯誤的事實,加以檢討(客觀的),從今以後立願不再去犯,這樣就是忏悔。切不可痛哭流涕,毀損身心,只要做到「虔誠」二字,忏悔的目的便達到了,即能得到適意的安樂。

   

  七、慈悲的真義

  慈悲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慈悲二字,原出於四無量之二無量(按慈悲喜捨四無量),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涅槃經及智度論中說慈悲有三種:

  一是--眾生緣慈悲。

  二是--法緣慈悲。

  三是--無緣慈悲。

  可見慈悲的精神,是以一切眾生的平等觀念為出發點,絕不局限於自我或者是狹隘的他(她)為中心目標(因為尚有更多的它與它);遠超過異教的博愛。

  (因為博愛僅僅限於人類,對其他的有情眾生,仍施以殺烹來滿足自己的口腹。)

  般若經中說:

  「向諸生物,恆起悲心,拔其苦,恆起慈心,與其樂。」

  向諸生物四字,不正是反應了慈悲心的無量境地麼!以物質論,說明一切眾生與我同體,以精神論,一切眾生與我共心意識。在這樣同體而且共心意識的情形下,所生起的慈悲心,自然是沒有「分別,偏執,能所,計著。」的弊端。

  其次是慈悲的利益,依法句經中載:計有十二種利益。

  一、福常隨身。

  二、臥安。

  三、覺安。

  四、不見惡夢。

  五、天護。

  六、人愛。

  七、不毒。

  八、不兵。

  九、水不喪。

  十、火不喪。

  十一、在所得利。

  十二、死升梵天。
  慈悲二字的解說,如要作個詳細的分析,不是少數言句所能做到的;尤其是引經據典的話,可以單獨寫成一本書。在此,僅作概略的說明,尚祈見諒。


  為什麼要學佛

  一、甚麼是我?

  這一問題在非佛教徒來說,是個非常玄妙的問題。兩千多年前,東方人還不知道上帝創造「人類」之時,我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清晰的告訴了我們,他老人家說:

  「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是人身組織的根本,加以六根八識的配合,以及意識,思想諸般活動的本能,於是完成了人的格局,生命的形成。」

  可是「人」的一切雖說是空,究竟包含了些甚麼的現象?是不是永恆不變的?除了不可避免的「生」與「死」以外,還有些甚麼?在這裡作一概略的說明,以使每一人對自己(我)有一個真實的認識。

  一、無常--涅槃經裡說:

  一切諸世間,生者皆歸死,

  壽命雖無量,要之必有盡。

  夫盛者必衰,合會者別離,

  壯年久不停,盛色病所侵。

  眾苦輪無際,流轉無休息,

  三界皆無常,諸有無有樂。

  從上面的文字裡,可以清晰的了解,人世間的「無常八苦」是多麼的可怖可畏!

  什麼是無常八苦?五王經裡說:

  1生--人生了以後,精神飄惚於空間,仿徨不知所措,在中陰三七的時間裡,得父母之精血,交合而成為胎;頭七天其形狀像稀薄的乳酪,第二個七天,像稠膠似的乳酪,第三個七天,便像凝結了的乳酪,第四個七天,才成為一個肉團,到第五個七天,便漸漸形成為胎胞了。然後漸漸地六精初開;母親飲杯熱湯,胎兒像跌進了滾水,母親喝杯冷飲,胎兒像進入了冰窖,等到月滿時,胎兒頭向母親的產門,如處身在兩巖狹壁中,待到離胎墜下,身觸外物,像刀劍傷身,終於不禁地「哇」然一聲大哭。

  2老--由於父母的養育,年紀漸漸地長大,身體也一天天的健壯起來;然後在時流的折磨中,生理上漸次生起變化,首先是頭發由花而白而脫落,牙齒跟著松動而至完全脫落,然後眼光由迷茫而不清,甚至完全失明。兩耳由失聰而至全聾,皮膚松弛而起皺紋,骨節神經開始退化,起初是微感不俐落,漸次感到痛疼,於是步履失去正常,起坐間艱苦不能自主,煩惱與憂郁像秋去冬來,識神慢慢轉向鈍滅。

  3病--人的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合而成,假使其中有一大不得調和,那麼就有一百零一種病發生(四大計四百零四種病),而四大不調和是一些甚麼樣苦痛和現象呢?如果是地大不調和,身體就會感到非常的沉重,如果是水大不調和,身體就會發生膨腫,如果是火大不調和,身體就會像蒸氣般燥熱,如果是風大不調和,身體就會發生屈張,於是便生起百節不自在,氣力虛竭,口燥筋僵,耳目不聰,所排洩出來的污穢奇臭,心情苦惱,聲音悲怆,意識消沉,縱然有甘饴美味,也引不起歡喜的食欲來;同時,更連累親眷們在旁侍候,晝夜都得不到休息。

  4死--人在臨死的時候,四百零四種病同時發出來,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開始分散,精神與意識惴惴不安,像遭受刀劍傷害身體一樣,痛苦有增無減,也像百骸為群蟲蛀食,其苦痛有口也說不出來,直到風的元素離開了身體,氣息斷絕了,隨著火的元素也離去了,剩下一具冷冰冰的臭皮囊。

  5恩愛別離--一個圓滿的家庭,不外是上有父母,中有妻室,下有兒女,彼此長相共守,恩愛慕戀,其樂融融;可是,有朝一日災禍來臨時,便成了家破人亡,各自東西,再想團聚在一起,是非常的不容易,就是想見上一面,也祇有到夢裡去尋求機會了。

  6所求不得--沒有錢想錢,有了錢希望更多,沒有做官想做官,做了官希望做得更大;為了這錢與官,不惜絞盡腦汁,甚至铤而走險,結果欲求仍然不得。短暫的一生,把希望寄托在錢與官的欲念上,等到死神伸出了魔掌,欲攫走生命的時候,在這個充滿了希望而一直所求不得的世界上,想想,錢與官的價值,能替換那行將結束的生命嗎?

  7怨憎會合--人生在貪戀的欲望中,往往會為了一些小事,也會爭得面紅耳赤,甚至互相殘害,結下怨仇,到那時任你盡量遠離躲避,但仍不免狹路相逢,於是刀槍相見,血肉搏斗,一直爭奪到你死我活為止。

  8憂悲苦惱--人生在世,壽命再長也不過百歲,命短的在母胎中即便死亡;以百歲高壽的人來說吧!百年中幾乎有五十年是在睡眠,或醉酒,或因病昏迷,年少不知世事,待到年過八十歲,耳聾目冥,思想遲鈍,精神散瘓,所剩下來的歲月百分不及二十,縱或三十、四十年清醒硬朗,而生活中的種種,多數時間是令人憂悲苦惱的,譬如說天下紊亂,天旱缺水,風雨成災,五谷蟲害,家人疾病,兒女前程,財物照管,親族牢獄,兄弟妻兒遠行等。一生中就在這些憂悲苦惱中打發時日,直到離開了這個世界為止。(本節或曰五陰熾盛苦)

  無常的生命,像趕牛走向屠場,牛移動一步,即接近死亡一步;所以,寺院中每天晚課時要唱:「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是牛曜經裡的一首警策偈子,告訴我們生命是在一天天的減少,像魚兒生存在水池裡,而水正在一天天的減少,表面看起來似乎是「悠哉游哉」的安樂日子,事實上像是趕牛向屠場一樣。

  二、苦惱--以前有一位得到五種神通的比丘,名字叫做精進力,他在山林裡的樹下修道時,有鴿子、烏鴉、毒蛇、鹿四種禽獸依附在他的身邊;一天夜晚,四種禽獸相互討論著世界上以什麼最為苦惱?

  烏鴉說:口渴腹饑最苦惱,饑渴的時候,感到煩惱不安,往往為了飲食,冒險投身羅網,忘記刀槍箭矢,終至喪失身命。

  鴿子說:YIN欲最為苦惱,往往為了色欲之火的燃燒,無分親疏,不顧一切,甚至危害身體與生命,也會毫不思慮的去追求色欲的滿足。

  毒蛇說:瞋恨與憤怒最為苦惱,往往親疏不避,甚至殺人,以及於自殺。

  鹿說:驚惶與恐怖最為苦惱,為了覓食,活躍林間,心裡常生起一陣陣怵惕之情,畏懼著獵人與豺狼的襲擊,時刻感到外來的威脅,稍微聽到點聲音,便驚惶得狂奔疾走,往往為了維護生命而逃避,結果跌進了人們的陷阱,或者是被迫得走頭無路,只有畏葸的任聽命運的安排。

  精進力比丘聽到了這些議論以後,於是告訴它們說:你們所議論的苦惱,不過是一些枝節問題,真正的苦惱,追究起來,都只為有個色身的緣故,因為色身是苦惱的根本,倘使每一個「我」,沒有色身的話,你們所議論的問題,就沒有需要了。
  其次, 譬喻經裡有段故事,內容是這樣:以前有一位年老的人,他的兒子娶了個太太,彼此非常敬重,有一天做丈夫的要妻子到廚房裡拿酒來共飲,當她走進廚房,掀開酒缸的蓋子,見自己的影子投射在酒缸裡,卻以為是丈夫藏起來的另外一個女人;當即憤怒到了極點,向丈夫責問道:

  「在酒缸裡早就藏一個女人,為甚麼還要迎娶我呢?」

  丈夫聽了這話,跑到廚房裡往酒缸裡一看,見酒缸裡投射著自己的影子,以為是另外一個男人,禁不住怒火中燒,憤恨地反問妻子道:

  「明明你偷藏著一個男人在酒缸裡,反說我藏了個女人!哼!」

  二人爭吵不息,各自認定對方偷藏一個人在酒缸裡;沒有多久,有一比丘來到,詢問二人爭吵的原因,然後到廚房裡察看實際情形,知道二人執影為實,愚癡的行為,令人可憐可歎;於是用塊大石頭打破了酒缸,等酒缸裡的酒流完了,然後向二人解說酒與影子的實情,各人才慚愧無語。

  三、造業--心是惡念的源頭,身是犯罪的根本,心念的轉動,是難以捉摸,難以調伏的;奔騰著,馳騁著,像發狂了的惡象一樣。當每一個意念的發生,幾乎像電光火石般迅捷生起,所謂「一念三千」正是心意轉動最恰當的說法。

  華嚴經裡說:人們貪戀的欲念,實在是由於愚癡而迷惑,往往為了女色,一顆善良的心,昏昏然像是酒醉了一般;也像一襲素淨的衣裳,極容易被染上別的顏色。沉溺的意識,如同糞便中的蛆,貪樂於糞中的穢臭。像犯了罪的囚犯,身體被枷鎖繩索捆縛住,而不能享有可貴的自由。像瞎了眼睛的人行路,時刻都有墜墮深坑的危險。可憐復可悲的行為,反而認為那是「樂趣」、「風流」,殊不知自己正在「造業」的日子裡過活。為甚麼呢?我們知道「色膽包天」這句成語,多少人為了欲達到目的,想盡方法,不顧道德,甚而至不惜生命,甘犯國法而造成滔天罪業。

  其次是貪求財物,世上有多少殺人放火,詐騙竊盜,誘陷貪污的事件,沒有不是為了財物而去造業的,「人為財死」!這是多麼愚癡的邪見啊!難道短暫的一生中,再沒有比這個「財」字更可貴的犧牲嗎?古人「立言、立德、立功」三大不朽的事業,莫非全都不值得一顧麼!

  其次是虛假的名位,名位像一頂飾滿了珠寶的皇冠,誰都渴望著屬於自己;如果看到別人已經戴上了這樣的皇冠,心裡起初是酸溜溜的,然後動腦筋打主意,竭盡所有的「智慧」與「能力」,非要達到目的不肯罷休,不然的話,衣食住行育樂等的正常生活,便一概投擲於冒險、搗亂、毀損,陷害而至可怕的瘋狂。

  其次是吃與睡的貪求,真正會吃的人,對飲食只求營養的需要,從來就沒有挑剔,厭膩的行為,當然對於某些奇馔異馐,更不會勞財傷命,而達到滿足自己口腹為目的。至於睡的問題,下面有兩個故事,一個是:

  從前有一個富翁,家中的錢財無法統計,一生中,從來是想怎樣就能怎樣,要什麼就有甚麼,有一天晚上由於心情不好,便躺在床上想早點睡個痛快,可是,躺上床,感覺軟綿綿的被褥太暖,於是吩咐下人更換較薄的被褥,心想,這樣該可好好的睡會兒了,結果正欲入睡的時候,翻個身,腰也酸了,背也痛了,原來是被褥太單薄,床鋪太硬,氣的瞌睡也醒了,大呼大叫的把下人喊來,換上厚厚的褥子,不薄不厚的被蓋,然後一個「大」姿勢,閉目享「睡」起來。誰知睡夢欲臨,半夜一陣雞啼,又引起了他的煩惱,睜開眼來,室內燈火通明,還以為是天色大亮了,仔細一看,原來是燈火未曾熄滅,只好坐起身,把燈火熄了,室內頓然一片黑暗,他想這可以睡個舒服覺了吧!然而,事實上三折騰,兩起床,瞌睡早已不知去向,躺在床上便翻來覆去,一會兒聽聽壁鐘的聲音,一會兒數數順逆數目字,可是費盡心思,仍然不能入睡,就這樣一夜亂到天亮,客廳裡早坐滿了相約和求見的客人。

  另一則是:

  從前有個貪睡的人,一生中只要有機會便呼呼大睡,有了睡便什麼也不管了,那怕天打雷劈,也吵不醒他,偶爾有什麼意外的聲音震驚了他,也不過是睜睜朦胧的睡眼,然後一轉側,依舊呼然入睡;直到有一個晚上,他睡得最為香甜的時候,忽然嗅到了一股焦煙味道,朦胧中瞥了室內一眼,不見有什麼異狀,便泰然入睡,過了一會兒,濃煙漫室,把他從睡夢中喘醒,此時,他還以為是鄰居生火冒出來的煙霧,極不爽快的罵了兩句,仍然埋頭大睡,待到左鄰右捨叫喊著「失火啦!」「救命啊!」他才極不甘願的坐起來,打算去看看是誰家失火了。然而,此刻煙火熾烈,已經是無有出路了,終於為了貪睡而活生生地葬身在火窟裡。

  以上這兩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暫且擱置一旁不去管它,而故事的含義和結果,卻是我們可以用為警惕的。

  四、輪回--楞伽經說:楞伽王問釋迦牟尼佛:

  「世尊,眾生死了以後,還沒有投生以前,這中間,他(它)們的神識在什麼地方?」

  「王啊!譬如種子發芽,你說是種子先滅而後發芽呢?還是先生芽而後種子滅?還是種子滅接著就生芽呢?」

  「當然是種子滅接著就生芽啊!」

  「你知道種子生與滅的情形,應該沒有前後之分,那麼神識的情形也是如此。」

  上面這段問答,便是生死輪回的注腳。其次是十二因緣論中所說的:

  所謂生死因緣的法則,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不可計,如是成就五陰身,茲說明如後:

  無明--不知道苦的因,不知道累世所集而變成的果,不知道如何去滅除這種果,當然也就不知道如何去修行解脫根本的道理,這樣便叫做無明。

  行--是指身行、口言、意念三種行為。

  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意念(思想)六種神識。

  名色--思想所分別的叫做名,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組成而現出來的體態叫做色,二者各不相同。

  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根本對外物的認識名叫六處。

  觸--識的作用是由於環境的反應和合而生感觸的,所以名叫觸。

  受--對環境所感到的痛苦或快樂,便叫做受。

  愛--發生欲望,而生有無的愛意,而貪著其身叫做愛。

  取--深深地貪戀著不到達目的不捨,即叫做取。

  有--由於欲念的境界,色法的境界,以及無色法的境界而生出叫做有。

  生--業報的感應而成為色受想行識五陰之身叫做生。

  老--色身起變化,如牙齒脫落,須發變白,精神衰弱,壽命減少,都叫做老。

  死--地水火風四大分散,色受想行識五陰斷滅,叫做死。

  上面十二因緣法,便是眾生自生而死,死而又生的過程情形,但是怎樣輪回呢?輪回的道路有多少條呢?在什麼樣的情形下,輪回到什麼樣的道路上去呢?

  通常輪回就像是個無比大的車輪子,車輪裡共有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條軌道,六軌道的中央,便是能發生萬法的心,這顆心並不是車輪的軸心,而是依照心地裡所制造的各種業力,由於業力的感應,便極其自然的走上六條道路中的任何一條,通常具有「十不善業」的行為,便會墮轉到畜生、餓鬼、地獄的三種惡劣的道路上去,相反,就會轉生到天或人道上去。

  綜上所述,究竟什麼是我?當可得到一個圓滿的結論;在這裡,筆者不揣冒昧,為「什麼是我?」作個注腳,這一注腳,並不是蓋棺論定的定義,只是一點心得報告罷了。

  什麼是我--一具隨時都會發生問題的軀體,包裹著一顆永遠也不能滿足,而長期挨受著苦惱的心。以及蘊藏著一種自以為是對的,而事實上一直在造作罪業的意念;於是,一會兒上天,一會兒做人,一會兒變成禽獸,一會兒淪為鬼趣,一會兒墮進地獄,恆久地受著生死死生輪轉不息的哀愁生活。

   

  二、甚麼是佛?

  多少人不能了解甚麼是佛,往往迷信將一種近乎玄妙的「神祇」成為佛的替代者;其實,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觀念,依照佛經裡的解釋,所謂佛,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但是,究竟自覺些什麼?又如何去覺他?怎樣算是覺行圓滿呢?茲分述於後:

  一、慈悲--觀無量壽經說:佛陀的心意與願力,是大慈大悲的,經常以不分善惡因緣的慈悲心,而去從事救度眾生的工作;然而,佛陀為了什麼而生起這樣的慈悲心呢?

  1為了眾生迷失在邪惡的道路上,卻沒有去指示和引導的慈悲者。

  2為了眾生貪戀財色名食睡的五種欲念,不但不能捨離,相反地樂此不疲。

  3為了眾生的身、口、意三者不斷地在造著惡業,不知將來會遭受苦果的報應。

  4為了眾生迷信邪惡的人,而不知去求教大善知識。

  5為了眾生沉淪於根塵的空假愛戀中,而不知人生苦惱憂愁的真象;所以偉大的佛陀,以大慈大悲,濟世濟人的心意,而拔度其出離茫茫的苦海。

  二、智慧--佛陀的心意識像虛空一樣,是所有眾生所依止的蔭庇;其絕世的智慧,是清淨法界裡一切聲聞,緣覺,菩薩們修持解脫的依皈。佛陀所成就了的,無量法界的智慧之輪,經常放射出無礙的智慧光明,依其皈投的遠近,先從菩薩,而後緣覺,而後聲聞而後具有決定性的善根眾生(不一定是行善者),隨著不同的心性和根基,示現出廣大的智慧,然後普照一切眾生,甚至一般邪惡的,沒有不普及到的。

  佛陀的智慧光明,像太陽普照世間,縱然天生是個瞎眼的盲者,看不見陽光的明亮,但是,仍然可得到陽光普照的利益;往往那些不信任佛陀的,不了解佛陀的,毀犯戒律的,邪知邪見的眾生,佛陀都會毫不吝惜,沒有分別的心意,以智慧的光明,去普遍的照耀著,使所有的眾生,現今遭受苦痛的煩惱,以及未來可能造作的苦因,都能得到消滅,而培植善良的根基。

  三、濟世--佛陀的濟世精神,一直是幫助他人以覺悟除去迷茫;就像從事修定而得到定的情形,同樣也幫助人獲得,而且,佛陀自從成道以後,直到進入涅槃的境界,從來就沒有忘記悲哀苦惱的眾生,一直是竭盡智慧,以大慈大悲的精神,在為眾生得到解脫而同樣進入涅槃的境界。

  佛陀濟世的方法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廣很大,當佛陀在世普度眾生的時候,一貫是隨機說法,應境攝眾,從來不使用同一個方法,去教化各種根器不相同的眾生;不過有一個基本原則是不變更的,茲以法句譬喻經的一段經文引證一下:

  有一天佛問象師調伏象的方法有幾種?象師回答說有三種:一種是以鋼鉤控制象的口鼻。一種是減少象的食物,使其饑餓。一種是杖或鞭捶打;這三種方法的目的控制象的龐大的身體和頑強的口鼻,以及調伏狂野的心情。佛陀聽了這些話以後,當即告訴象師說:我也有三種方法調伏一切眾生,同時也用這三種方法調伏自己,是那三種方法呢?一種是以「至誠」的方法,調伏人們的口患,一種是以「慈悲與貞潔」的方法,調伏人們身體的頑強,一種是以「智慧」的方法,調伏人們的愚癡;因為修持了這三種方法,便可以濟助世人,擺脫墮落三惡道的危險,而走上「無為」的聖智境地。

  其次是佛陀一生說法的方法,大致有如下的五種,為了容易明白起見,茲分條說明:

  1言說--以言語說明過去、現世、未來,以及世間和出世間的情形。並且說明有罪和無罪,有漏和無漏,有為和無為等相對的事實。

  2隨宜--如果說明清淨便例舉污垢的事,如說明污垢便例舉清淨的事,如說明虛妄就例舉誠實的事,如說明顛倒煩惱,便說明有涅槃,如說明諸法不生,無相亦無滅相,便說無涅槃;對世俗的法門言說有眾生,對第一義谛出世法門,言說無有眾生。

  3方便--言說布施的人可以得到大福,持戒的人可以生天,忍辱的人可以得到端正的果報,精進的人能獲得功德,禅定的人常享受法喜,有智慧的人才能捨棄煩惱,多聞的人可以增長智慧,行十善的即得人天福報,慈悲喜捨的可以升上梵天等,從來沒有一切定相說法,這主要的原因,便是為眾生方便說法。

  4法門--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境,都是可以得到解脫的法門;其實根境都是空幻的,甚至我、我所、想、作、生滅、來去等都是沒有的,因為法性一直是清淨的哩!

  5大悲--佛陀以三十二種大悲救護眾生,這三十二種大悲的內容,因為文字太多,不便抄錄下來,請參閱:梵天思益所問經,便可以得到全部內容。

  總之,佛陀濟世的大慈悲精神,像太陽懸掛在天上,天空無絲絲雲翳,光明普照十方,使哀愁苦惱的眾生,都能獲得所需要的好處。

  四、解脫--解脫道論裡說:戒定慧三學,即獲得解脫的道路,為什麼?因為戒是「威儀」成就的方法,定是「不亂」成就的方法,慧是「知覺」成就的方法;同時,修持戒學,能夠除去污穢的惡業,修持定學,能夠解脫煩惱的纏縛,修持慧學,能夠澄清迷惑的思想。

  其他修持十二因緣生滅觀方便法,也是進入解脫道路的門徑,其內容是這樣的;當春天到來,大地的草木青翠欲滴,鳥語花香,蜂忙蝶舞等,見到這外界欣欣向榮的景物,應當發生「物生」的觀察,當行進市鎮,見到男歡女艷,歌舞嬉笑,應該發生「人生」的觀察,可是待到秋天時,但見草木枯黃,鳥絕花謝,蜂蝶也失去了蹤跡,這時應該發生「物滅」的觀察,當行進市鎮,但見男女死亡的啼哭,一片淒切哀苦的情景,應該發生「人滅」的觀察,修行的人,依據這些生滅的事實,想想自己的色身,無常空幻,自會追求解脫痛苦的方法,而步入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

  通常淨修上品十善,不曾聆受他人的教導,而自己得到覺悟;但是大悲方便的菩薩行為沒有具備,由於只了解深奧的因緣法,所以只能進入「緣覺」的境地。如果淨修上品十善,心量廣大,意念慈悲,以方便的大願力,不捨棄眾生,追求佛陀的大智精神,經過菩薩的十種階次,而修行各種波羅蜜的方法,方算是成就了菩薩的行為,而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至高境地。

  綜上所述,究竟什麼是佛?應該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接著,筆者仍然像前章一樣,為「什麼是佛?」作個注腳,同樣,這一注腳只是個人的心得報告,並不是絕對的定義,尚請高明不吝指教。

  什麼是佛--坦露著一顆仁慈悲憫的心,運用至高無上的智慧,去行道於救人濟世的神聖工作,其目的在使有情眾生了解人天福報是暫短的,畜生鬼趣是可悲復可憫的,地獄裡的痛苦,更是不可嘗試的;深深地希望有情眾生脫離生死死生輪轉不息的痛苦生涯,而達到永恆不墮,常樂我淨的涅槃境地,共享與佛陀相同的歲月。

   

  三、利益所在

  學佛的目的是在追求菩提道果,度化眾生覺悟,所謂利益的所在,並不是現世空幻的名位和虛假的利祿,而是智慧的選擇,與慈悲的作為,也就是「自利利他」的佛陀思想;為了說明方便起見,茲分別條述於後:

  一、自利--就是追求菩提道果,什麼是菩提道果呢?

  1清淨正意--不毀損他人,不參與是非,一切惡事不做,一切善事多行。

  2觀察自己--錯誤不正確的言語,盲從放縱的行為,隨時觀察,隨時檢討,並隨時改正。

  3慚愧自處--大般涅槃經裡說:有慚心就不會去犯罪,有愧意就不會教別人去犯罪,慚心是發自內在的羞恥,愧意是由內向外的表露;通常有慚心的人是不願為「人」所羞恥,有愧意的人,是不願為「天」所羞恥。

  4克制自己--罪惡的行為,是最容易危害身命的,要避免這種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當感情沖動時,用理智去克制自己」。

  5攝持六根--貪於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引誘,最容易喪失一個人的氣質和品德,要不為這些外物所誘惑,必須攝持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6八風不動--世俗的空假,莫過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種障道邪法;為了見道修道,不依止於利衰等事,對毀譽的境域不生欣感之心,不為稱譏的語言而生憂喜,生活的苦樂,不分高下,不貪不厭;這樣稱譏的語言而生憂喜,生活的苦樂,不分高下,不貪不厭;這樣便可以成就道果。

  7節制欲念--少欲的人苦惱也少,而且能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一個修道的人,如何才能做到少欲呢?根本的方法是不貪於YIN欲,捨棄瞋怒之心,不行愚癡的作為。

  8奉持皈戒--皈依三寶,奉持五戒,是追求菩提道果的捷徑。

  二、利他--就是度化眾生覺悟,怎麼樣去度化眾生覺悟呢?

  1慈悲喜捨--為造惡的眾生,起憐憫心,成就仁慈的因緣。為受苦的眾生,予以救助,成就悲憫的因緣。為師長父母和有德行的人,心生愉悅,成就歡喜的因緣。為仇惡的眾生,從不生起憤怒的意念,成就捨怨的因緣。

  2布施供養--以財物濟助貧困、病苦,災禍的人,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養三寶。

  3教化眾生--教化眾生的方法很多,譬如看見有人作惡就去谏阻他,告訴他作惡的害處,將來會遭受苦痛的後果。譬如有人無一技之長,就去幫助他學習一門專長,以得衣食的溫飽。總之,以慈悲的心意,運用我們的智慧,去教化人們去惡向善,正知正見,由作人的基本,而至學佛;因此而獲得救度的,都稱之為教化眾生的功德。

  4勸發菩提心--什麼叫做菩提心呢?菩提心分事理二種,屬於事方面的,是以四弘誓願為體,所謂四弘誓願即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屬於理的方面,是以一切諸法,本來寂滅,安住於此中道實相,而完成上求下化的願行,就是至高無上的菩提心;依照這樣的內容,宣說其中的利益,使其發心行道。這種作為,不但對人類如此,以至對牛馬豬羊一切畜牲,也應該心念口言:

  「汝是畜牲,應發菩提心,使得來生為人,而學佛成道,不再遭受如此痛苦的果報!」

   

  四、結論

  當大家看完上面的內容,想必對「為什麼要學佛?」會有一個明確的觀念。

  在這個茫茫的人海裡,人命不過是滄海中的一絲浮漚;由於因緣的撮合,顯出一丁點形態,忽然因離緣散,那一渺小得可憐的「丁點」就是用科學昌明的今天,所發明的無量倍數的顯微鏡,也無從去尋覓它的影子了。

   

  .佛弟子應有的認識

   

  一、導言

  皈依三寶,棄發染衣,承當出世法事業,行自度以度人,是為佛陀兒孫,瞿昙子弟;不是一般小根小智所能成辦的。故古德說是為大丈夫事業,非將相所能為!

  然而,身為佛子,行出世法,有甚麼標准?有什麼規范?應如何行道?

  誠然,時下佛子其量不少,其質也佳,卻不承當出世法事業;既不自度,也不度人者,敢說大有人在!

  為甚麼?

  沒有立場!

  沒有觀念!

  沒有……。

  一個佛弟子應有的認識,也就是一個傳道者必備的條件;因佛弟子具有傳道的必然使命,任誰也不能否認!否則,非是佛子!

   

  二、立場

  甚麼是佛弟子的立場?

  身為佛子,認佛為教,認佛為教主,認佛為教義,認佛為教法,認佛為師范,認佛為依皈,認佛為事業,認佛為境界。

  佛教--佛者佛陀的簡稱,梵語釋義為覺者,或智者;覺有覺察,覺悟二義。覺察煩惱,使不為害,如世人覺知賊害,是為一切智。覺悟者,覺悟諸法之事理,了了分明,如夢寐得醒,是為一切種智,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名為佛。教,就是宗教(專指),所謂佛教,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之教;身為教下弟子,毋容疑議的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行者。

  教主--開教之本主,大覺世尊釋迦牟尼佛是也!

  教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為義理!

  教法--佛陀住世,四十九年間所宣說的大小二乘,三藏十二部教法也!

  師范--佛陀的心意是大慈大悲的,言語是大慈大悲的,行為是大慈大悲的。

  依皈--以佛、法、僧三寶為依皈。

  事業--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境界--如因果報應,知大覺聖境,時刻處於如此的境界。

  如是便是佛弟子的立場,捨此,便是邪魔外道。上座大德!你的時刻,你的心意識,你的行為,你的言語,是否全然如此?!有沒有違背於一分一秒?有沒有一心一意而堅定自己的立場?!

   

  三、觀念

  身為佛子,必具正確的觀念,其麼是正確的觀念呢?佛陀恩重,父母恩重,施主恩重,以及生死最苦,眾生最苦,業障最苦等不可或忘的觀念。茲分別概述於後:

  佛陀恩重--釋迦牟尼佛為「我」等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歷經祇劫,受無量苦;終於發明吾人「生死」之一大因緣,覺悟多門解脫道路,為娑婆眾生,廣事宣說,以種種方便,應病與藥,拔苦與樂,深深希望能得超脫三界火宅,出離苦海,同登淨樂彼岸。

  父母恩重--慈父悲母,生我育我劬勞,心地觀經雲:「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誠然,父母的恩育慈撫,如天之護被萬物,如地之扶養萬物,如水之滋潤萬物,如火之緣助萬物;然而,為人子者,供奉了多少?孝養了多少?所以身為佛弟子,必須以出世的實益,修行辦道,普度眾生,不僅為當生父母與樂拔苦,更應為多生父母,廣供法益,以成就佛陀所宣說的大孝事業。

  施主恩重--專指出家佛子而言,因出家佛子,日用所需,二時粥飯,冬夏衣具,醫藥等物,無不是來自施主;試想,四事不缺,優悠環境,皆為施主們省吃節用所供養者,倘若愚閒卒歲,將來何以償還?故古德雲:「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吃了不辦道,披毛戴角還!」吾輩同參道友!能不如坐針氈,心驚肉顫麼?所以,惟兢兢業業,如救頭燃,才是佛弟子不可或忘的觀念。

  生死最苦--(請參閱拙著為甚麼要學佛)

  眾生最苦--我乃眾生之一,知我之生死苦惱;人間天上,鬼畜輪回,呼號掙扎,宛轉呻吟。有的饑渴,有的病瘟,有的遭受兵災水火等橫禍,有的承受坎坷厄運等煎熬;想想!其中有一個是你,你將會有怎麼樣的感覺?更何況那其中必然有你多生前的父母兄弟在內!所以,自度並不足以為道,惟度人濟世,才是佛弟子的正確觀念。

  業障最苦--生死之苦來自業因,不能了生脫死,是業因蔽障了「我」的靈明妙智;所謂業因,就是「貪瞋癡慢疑」所造就的業感因緣。倘使要避免這些因緣的造作,惟有勤修「戒定慧」和「正知正見」;以及常行忏悔,祈求三寶的慈力,以消減深重的罪業,獲得聖智功德,力掃諸般障道因緣。

  一個佛弟子如具備了如上資糧,時刻充實於思想之中;然後化思想為行為;則凡事沒有不能成辦的,凡道沒有不能圓滿的。

   

  四、發菩提心

  甚麼叫做菩提心?概括的說,就是「傳道,行道,殉道!」三大功德心!為說起來方便和明簡,茲分別略述於後:

  傳道--就是宣傳佛道,去發揚佛陀的思想,淨化世道人心;實現佛陀的言行,成就人間淨土。佛教在我國,宣導上的工作並不差,只是成績欠理想;所說工作上的成就,早已是家家彌陀,戶戶觀音。所說成績上的缺憾,在實質上不太正信,也就是說多少供奉彌陀觀音的信眾,骨子裡「神佛」不分,點燃了線香,長跪恭敬,菩薩佛祖,隍爺天公祖,真不知拜些甚麼?求些甚麼?最可憐的是,尚有少數出家弟子,居然也一樣愚癡去求神問卜,仰賴乩童;似是早已不知身披何衣,所食何食,將來以何者報佛恩,報父母恩,報施主恩,救眾生苦,救生死苦(走筆至此,山僧不禁心碎淚血。)啊!自尚不度,遑論度他!所以,傳道的工作,不僅僅要對教外,更要先施之於教內;因為,有了健全的工作者,才會產生健全的工作成績!

  行道--就是實行佛道,去施為拔苦與樂,濟世度人的工作,般若經雲:「向諸生物,恆起悲心,拔其苦;恆起慈心,與其樂。」然而,如何拔其苦?與其樂?大丈夫論雲:「財施為眾生所愛,法施常為世間所敬重;財施為愚人所愛,法施為智者所愛。財施壞財之貧窮,法施壞功德之貧窮;此二種施,誰不敬重?財施能與現樂,法施能與天道涅槃樂。」又說:「樂愛悲者,能愛一切眾生,愛一切眾生者,即是愛己。」事實上行道就是「自度度人」的工作,般若經上說:「誓度眾生,誓斷煩惱,誓學法門,誓成佛道。」為眾生而行悲願,而成就智力,其最後,度脫眾生不也同時就度脫了自己麼!

  殉道--就是為道犧牲!這其中不僅包含了為度人,為宣道,不辭勞苦,不惜身命;更有著「降魔衛道」的犧牲精神!筆者以五十年僧伽生涯之心得,以為傳道不難,行道不難,惟殉道最難!為甚麼?因為傳道和行道的標准有大有小,有深有淺,有多有少,只可以說是能做多少,盡力以赴,就有了「如是」的樣子;而殉道呢?它的標准就不同了;譬如委屈求全,任勞任怨,八風不動,最後命也付諸一擲!這樣,您說不難麼?自古至今,傳道的很多,行道的也很多,而殉道的又有幾人呢?

  所以,筆者在這裡強調一句:「身為佛子,是一個傳道者,同時也是一個行道者,尤其是一個殉道者!」捨此,便不算是一個完善的真佛子!

   

  五、結語

  心地觀經上說:「假令壽滿一百歲,七寶具足,受諸快樂,閻魔使至,無常難免!」世間榮華富貴,有如過眼煙雲,沒有絕對的長久,貧窮苦厄,尤若迎風沐雨,也不過是暫時的遭遇,都不是吾人於此世間的究竟生涯,惟有求得永恆的極樂,才是智者不為「貧富苦樂」所纏縛的事業。

  所以,佛告弟子,過去諸佛有偈雲: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吾人欲得寂滅的究竟常樂,惟有做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覺行者!

   

  .菩提大道

  一、前言

  學佛,對國家的利益來說,可以輔助法律的不足,防范人們內在犯罪(造業)的心理,以及犯罪後未為法律所懲罰,而使其產生不安的追思,發露出善良的心性而覺悟,而悔改,而尋找機會去行善,去補償已往的過失。

  對社會的福利來說,能促使發掘人性的善良,使每一個人養成仁慈悲憫的心性,真切的生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至情的愛心,摒棄可恥的罪惡,而自救救人,自度度人:共同為這個不安的社會,謀求大眾的福利,促進這個社會步向和藹、寧靜、平和、安詳的境界,而成為「法喜充滿,心淨土淨」的淨樂人間。

  對個人的利害來說,可以深入體認人生的喜、怒、哀、樂、甘、苦的形成,生、老、病、死,愛、欲的因果;不至斤斤較量而感情用事;這樣,便可以減少許多無謂的爭奪,無謂的煩惱,知道怎樣去處理自己的情感和理智,為自己有生之年作有意義的安排,獲得「常樂我淨」的禅悅之喜。

  學佛,能在空虛的時候得到慰藉,失望的時候得到希望,是一種可靠的精神寄托,是一種有效的創傷治療,是一處無上的心靈安穩之所;告訴您如何走向善良的道路,不但能滿足自己人生的理想安排,同時,也告訴您如何去幫助別人。

  親愛的善信大德!當您閱讀時或者是閱讀後,如果您的心意有所啟示,發生了信仰的感觸時,請您快樂地走向佛教的寺院,蓮社,念佛會,那裡有法師們在向您伸出歡迎的手,在親切的等待您的光臨。他們的歡迎詞是:「歡迎您!皈依偉大的佛陀!可以離苦得樂,棄煩惱而得菩提,使您的心靈得到永恆的快樂,平安地過著無比自在的日子!」

  最後,謹以虔誠的心,赤忱的意告訴您:只要您皈依佛陀,去信仰,去學習,將來一定能成為佛,和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一樣;那時候,不但可以與諸佛攜手共行,並肩來去,而且,您也是另一位不折不扣的釋迦牟尼佛。來吧!皈依佛陀,為了您自己,也為了別人,讓我們在佛陀的座前,為那些沉淪於人生苦海的有情眾生,共同獻出無上大慈大悲的心意,而光燦人生,安定社會,壯大國家!

   

  二、學佛程序

  一、起信:

  生起信心,深信自己具有佛陀所說的「佛性」,也就是成佛的本質,依照佛陀的道理與方法,邁向成佛的道路。

  二、皈戒:

  1皈--皈依三寶,做個堂堂正正的佛弟子。

  2戒--受持戒律,健全個人做事的德性,樹立步向成佛的基礎。

  三、願心:

  願心就是志願的心意,也可以說是理想,我們生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干什麼,都得有個志願,一個合乎理想的志願,不管將來如何?只要朝著志願的道路行去,總有一天會達成您的理想;亦如耕種莊稼,只要您肯撒下志願的種籽,小心而勤勞的去工作,將來便可得到理想的收獲。

  四、行持:

  依照佛陀的道理與方法去實踐即是行持。不過,佛陀的道理很繁,方法也很多;那裡面有針對著眾生的,各種不同善根與智慧的種種道理與方法。所以,您必須去選擇一項適應自己而且合乎理想的道理與方法;選擇以前,先考慮一下您的時間,您的環境,以及一些可能發生的因素,是否會有所抵觸。

  五、證道:

  有了信仰,受持皈戒,許下願心,便算是入了學佛的道路了,其次,依法行持,正勤精進,那麼,便算是步上了學佛的旅程。這樣,在時間的鍛煉下,在空間的考驗下,便算是一位虔誠的學佛修行者;但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您到達了一種甚麼樣的境界?自然,那是必須經過有道德的高僧大德(有形的),或者是已經成就了佛菩薩(無形的),為您給予正確無誤的證明;因為「道」與「魔」的差別不太明顯,不是普通人所能分辨得出來的,也就是說,唯有身經體驗的過來人,纔能為您證實修行的諸乘境界。

   

  三、皈依三寶

  一、  釋義:

  1 皈依:

  A 皈--皈投,含有追隨的意思。

  B 依--依靠,含有親近的意思。

  2 三寶:

  A 佛--佛陀(梵語)的簡稱,這裡所說的佛陀,是專指本師釋迦牟尼佛而言。

  B 法--達摩(梵語)的譯義,概括了佛陀住世說法,於四十九年間的微妙道理和方法,而搜集成冊的八千余卷法典。

  C 僧--僧伽(梵語)的簡稱,凡是具有莊嚴戒行,精研佛理,正勤修持,超群智慧,崇高品德的出家男女,都是屬於僧伽中的一員;其一言一行皆代表著偉大的佛陀,所以贊頌僧伽是人天的師范。

  二、  原因:

  1 皈依佛--佛陀釋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學佛的人當然應該追隨佛陀,親近教主;但是,自從教主涅槃以後,眼前所能見到的只有那些泥塑木雕紙制的形像,假如您發生了人生的疑問,為解脫生死的根本,便不知如何是好了?告訴您吧!您欲想得到圓滿的解答,請向佛陀所遺留給我們的法典中去尋求。

  2 皈依法--法典中所記載的,在在都是無上甚深微妙法,計有經、律、論三藏,一十二個部別,八千四百多卷,真是浩如瀚海,多似恆沙,假若您要想很快的獲得問題的答案,事實上以您的工作環境與時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好像到大海裡去撈針一樣的困難:在這樣的情形下,那末!我們該怎麼辦呢?!

  3 皈依僧--僧伽是精研法典的專家,舉凡佛陀所宣說的道理與方法,以及歷代高僧大德(祖師)所研究的心得,僧伽(法師)們都具深入的認識;所以,您為了迅速而可靠的獲得問題的答案,就應該向僧伽中的任何一位提出要求,因為僧伽中的任何一位,都代表著偉大的佛陀!

  三、  目的:

  1 認清人生的真谛。

  2 解脫人生的桎梏。

  3 發掘人生的奧秘。

  4 圓滿人生的旅程。

  5 尋覓人生的歸宿。

  四、  利益:

  1 皈依三寶以後,不墮地獄,不轉畜生,不投鬼趣。

  2 是學佛的入門步驟,好像進入學校求學一樣。

  3 可以名正言順的親近任何法師。

  4 可以獲得三寶的庇佑與加被。

  5 在時代的生活中不會迷失方向和遭受遺棄。

   

  四、受持五戒

  一、  釋義:

  1 受持:
受是接受,持是行持,接受一種一定的規范,循此規范去實行;在時空的遷流中,運用智慧,投以毅力,恆久地一往直前,去達成理想,圓滿結果。

  2 五戒:

  A 不殺生--不殺害生命,珍惜與愛護任何類別的生命,是我們做人應有的慈悲心。

  B 不偷盜--不偷竊,不搶劫;也就是不去損害他人的財物而滿足自己,所謂「不予不取」正是做人應有的道義心。

  C 不邪YIN--夫妻間正常的生活,在家學佛的人是正當的行為,並不違逆佛陀的教義;除此之外,都是邪惡的YIN行,凡是邪YIN的人,不但破壞他人的幸福與快樂,同時也損害自己的幸福與快樂。不但傷害自己的健康,同時也傷害他(包括下一代)人的健康;事實上不邪YIN,正是做人應有的禮節與德性。

  D 不妄語--凡是能夠妨害或毀損他人的言語,都叫做妄語;不妄語是做人應有的信譽和品格。

  E 不飲酒--凡是能夠損害神智的飲料,都屬禁止之例。這裡所說的「損害」,是貪饞後而失去理智,造成對個己或他人不良的後果;簡單的說,就是不可酗酒,只要不在這個損害的范圍以內,學佛的人是可以酌情方便的,譬如應酬,藥飲等。

  二、  原因:

  1 不殺害生命是仁慈悲憫的行為,如果一個人沒有仁慈悲憫的心性,無論是做人辦事,不是殘酷陰毒,便是自私偏見。

  2 不偷盜他人的財物,是道義的表現,磊落的德行,使人樂意的親近和交往。

  3 無有邪惡的YIN行,正表示出禮教的修養,是個崇高亮節的君子。

  4 不妄語是守信的作為,一個樹立了良好的信用,在人生的旅途上,永遠擁有殊勝的人緣。

  5 不飲酒是智慧的表現,有超人的智慧,纔不至淪於頹廢和沮喪,永遠過著惬意和安詳的生活。

  三、  利益:

  1 不殺生--可以增長福壽。

  2 不偷盜--可以莊重人格。

  3 不邪YIN--可以嚴律品德。

  4 不妄語--可以樹立威信。

  5 不飲酒--可以培養智慧。

   

  五、幾個問題

  一、  禮敬佛陀的意義:
禮是禮貌,敬是尊敬,以禮貌的態度,去尊敬偉大的佛陀,是一種表示具有深度教養的行為;就以平常做人來說,無論是對待父母,長官,元首,以及偉人,都應該以禮貌的態度去尊敬他們,縱然,有的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我們仍這樣去做,例如祖先,孔子,國父……等。所以說,這樣的行為,不但不是禮敬偶像,而是表示出一個人的教養;我想,每一個人都願做一個有教養的人,何況禮敬的是偉大的佛陀,佛教的教主啊!諸佛菩薩,都有著不平凡的品格、道德、願心、作為、智慧!您如果以禮貌的態度去尊敬,那是一種必然的,有教養的行為,是百分之一百的應該行為。

  二、  布施與供養的意義:
布施是對寺院常住的一種奉獻,以及對社會貧窮者的一種濟助;其目的是在修行功德,所發的心叫做大悲心。
供養是對僧伽的一種奉獻,通常分普通與單獨兩種供養;供養的目的是種福田,將來可以得到福報。此外是對長者的奉獻,也叫做供養,但目的是孝道與尊敬。
布施與供養雖然是一種善行,但是,應該知道量力而為,千萬不可以損害多數而滿足少數,尤其對那些有不良嗜好(煙酒吃藥)的人,而行布施與供養,等於在幫助造業;為甚麼呢?因為有不良嗜好的人,如果沒有錢財的供給,很可能他們會慢慢的去改正它,如果只顧功德和福報,明知不應該去布施和供養卻偏要去做,那便正是幫助去造惡業,同樣要分擔因果的報應。

  三、  學佛是為安排自己:
一個人生在這個世界上,其生命是無常的,甚麼時候會離開這個世界,誰也做不了主張,尤其是太多的病魔,意外的事件,無情的衰老,以及愛恨貧富等,幾乎時刻都在威脅著我們,使我們的精神驚懼不安;這些令人不安的事實,並不是庸人自擾,就是佛陀於遺下的法典中,也不時指示出來,把這些事實分門別類的列為苦的、空的、無常的。不過佛陀為了這些事實,不單說出了許多的道理,而且也說出來許多的方法;只要循著那些道理和方法去修行,便可以化「苦空無常」而成為「常樂我淨」,得到了這些,便再也不會為威脅而不安,為煩惱而影響您平靜和安詳的生活。自然,您如果能依法修行,那便叫做學佛,其目的就是安排自已。

  四、  學佛一定要素食嗎?
佛學像其他的科學道理與方法一樣,不是一蹴就可以成功的,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從容地一步一步地走向目的;絕不能投機取巧,盲撞莽從,尤其是學佛,必須依照道理,循著方法,慢慢地步入聖境。
常聽人說:「我已經信佛了,我正在行持素食哩!」初聽這樣的話,那些學佛的居士大德們,似乎很發心,很虔誠;但是,仔細的想一想,檢討一下他們為人做事的心性,可以說是「紅漆馬桶」;自古以來,佛教的教義不能發揚光大,佛教的精神不能普及社會,何嘗不是敗壞在那些紅漆馬桶的手上啊!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認識清楚,所謂學佛並不是素食,素食更不是學佛;為甚麼呢?請看那些貧窮的人,不是常常在素食麼!您能說他們在學佛嗎?再說那些馬、牛、羊等所吃的,不全是水草雜糧麼!您能說它們是在學佛嗎?
那末!學佛是不是一定要素食呢?拙衲的答復是:
「不一定!」
因為佛陀的法典所強調的是「不殺生」,不殺生並不是要素食;同時,法典中也明確的指出;有「三不淨肉和五不淨肉」的記載,這些不淨肉的內容是:「不是我殺,不是為我殺,我沒有看到殺和聽到殺;以及為其他動物所傷殘了的」,在這些范圍以內,學佛的人是可以肉食的。不過,為發大慈悲心起見,在環境許可之下,如果素食的話,當可事半功倍,但是,請注意素食的方法,是可以循序漸進的,起初選擇初一、十五和佛菩薩聖誕日,而後每逢三、六、九,或是八天,十天,而漸漸長期素食。本來,佛陀的法典中提示素食,只是一種希望與鼓勵,並沒有規定一入佛門,就必須學長期素食。

  五、  學佛不可以迷信:
所謂迷信,就是不了解道理,不遵循方法而盲目的去信奉。凡是一種宗教,應該具有嚴正的道理,可靠的方法,並且能例舉出可以考查的事實予以證明,這些證明不但以前的人可以做到,就是現在的人也可以做到;否則,縱然具有玄奧的理論,以及一些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人誰也辦不到的方法,那不過是一種充滿了缺陷,經不起考驗,處處在蒙騙和欺詐眾生的斂財集團罷了。完美而盡善的佛教,在在都是真實的,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以其空前的智慧,啟開了人生的奧秘,不但宣說出包羅三千大千世界的道理,而且,更指示出有若恆河中的沙粒一樣繁多的方法;那些道理與方法,真切地適用於任何環境,任何智根的任何有情眾生,能真正地幫助您,在人生旅程上所發生或者是可能發生的任何問題。
所以學佛的人,不管是在家或出家,必須在佛陀的言(道理)行(方法)范疇以內去學習,去修行;否則,便是世人所說的迷信,是屬於外道的,不能稱為佛陀的弟子。

  六、  佛弟子彼此的禮節與稱謂:

  1 佛教的禮節有好幾種,茲簡述於後:

  A   合十--兩手合掌當胸,兩目注視對方,面露微笑,表現出和藹可親的情緒;此種禮節通常用於晤面與道別的時候。

  B   問訊--兩手合十,面朝佛像或僧伽,上體微曲而前傾,成四十五度的角度,表情與用途同於合十禮。

  C   禮拜--五體投地,五體者,即指兩肘,兩膝,前額五處著地跪拜,面部要莊嚴肅穆,兩眼保持誠懇的凝視;主要用於佛菩薩的聖誕慶典,和皈依三寶,以及祈求法師的開示,懇請三寶予以發露忏悔的時候。這種禮節僅限於室內,除非特殊情形,室外是不適宜的。

  2 佛弟子彼此的稱謂:

  A   在家--專指居住在自己家裡學佛的弟子而言,無分男女老幼,一律通稱為「居士」,稱呼時,應在居士二字上加以姓氏,比如「趙居士,錢居士,孫居士,李居士」等。

  B   僧伽--就是出家學佛的男女弟子,是為三寶之一,不但行持佛陀的言行,宣揚佛陀的言行,而且,處處代表著佛陀的言行;所以,在家佛子稱呼僧伽時,普通都稱為「師傅」、或者是法師,禅師等也可以,但不可連帶稱呼法號,除非是書信上寫收件人,那也應該貫以上下二字,比如「上×下×大法師」。

  C   師傅與師父--在家佛弟子稱皈依法師,或非皈依法師都叫做「師傅」。「師父」的稱謂是出家佛弟子所使用的,為甚麼呢?因為「師傅」二字的釋義是:「師長或老師」,含有「輔導與幫助」的意思,在家佛弟子對法師們的要求,本來就是輔導和幫助;事實上在家學佛,親近法師們的關系,正是老師與學生,師長與弟子。

   

  六、菩薩行者應有的認識與作為

  一、大乘菩薩

  1  自了漢,不肯發菩提心,縱然依法修持,永遠自封於小乘境域,至高證到羅漢果位;而今,南洋一帶,如暹邏、錫蘭……等國,仍然保持著這種「依律住持」的小乘精神。

  2  中國佛教溯源於印度,但「依律住持」的精神,僅作為佛果菩提的大乘佛教之基本,因大乘的宗旨在「自利利他」,我們朝這個宗旨邁進的為菩薩,也就是菩薩行者。

  3  原本菩薩的涵義,是指能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窮大智慧,向上以求菩提道果,竭大悲心,順下而普度眾生;這上求下化,正說明以菩提心為出發點的行者,不僅是「自利」,同時更講求「利他」!

  二、 應具戒相

  1 本師世尊,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時,曾諄諄告誡諸弟子說:「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珍重尊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又說:「戒是正順解脫之本。」

  2 以戒為師,可得善法,可得解脫生死,這正是「自度」,不可或缺的基礎,有了基礎,亦即是有了「度他」的條件,古德:「自尚不度,焉論度他?」所以說菩薩行者,必須具備「戒相」。

  3 所謂戒相,即是皈依三寶,奉持五戒,進而六重二十八輕戒的優婆塞,優婆夷在家菩薩相,和出家菩薩的十戒沙彌(尼)相,二百五十戒的比丘相,以及三百四十八戒的比丘尼相,而成為在家出家多種戒相;否則,沒有戒相的便不能算是佛弟子,當然更談不上「菩薩行者」的稱謂了。

  三、 發菩提心

  1 菩提即是道,今譯為「覺」,所覺何事,就是覺「貪瞋癡」的凡夫心,而悟「戒定慧」的正道心;「發」之一字,是指覺知自性是眾生,去發心度脫,自性是佛道,去發心成就,以如虛空之心,而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而求證虛空之果,但不著虛空之相,如是發心才是菩提心。

  2 菩提心之因緣,依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中計得十種:A念佛重恩。B念父母恩。C念師長恩。D念施主恩。E念眾生恩。F念生死苦,G尊重己靈。H忏悔業障。I求生淨土。J思正法久住。

  3 究竟宏願,不外是:A見眾生苦而發「眾生無邊誓願度」,B見煩惱重而發「煩惱無盡誓願斷」。C見應修法門而發「法門無量誓願學」。D見涅槃真理而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四大悲願,又名四弘誓願,這是菩薩行者應有的作為。

  四、 四他勝處法

  1 瑜伽師地論戒品中之四他勝處法,其目的是告訴菩薩行者,當修持善法不著力,而惡法超勝善法,以至毀損菩提心,阻礙菩提行時,四他勝處法是一種巨大的護持力,也可說是增長攝受菩薩的一份廣大資糧,更是菩薩行者一套無上法寶。

  2 四他勝處法:A利人心,亦即是說損人利己,譽己毀他之心不可有。B大悲心,菩薩行者要財法兩施,更施無畏,也就是說見苦不救之心不可有。C大慈心,捨憎恨、息瞋恚、冤親平等,才是菩薩的心腸,行者的勝法。D智慧心,謗佛法、邪知見,都非菩薩,破迷立信,擁正黜邪,廣弘佛菩薩所說的經論,推崇古德祖師的微言妙理,不可執「法」以誘人,私創邪見而斷他人的菩提道心。

  五、 六度四攝

  1 六度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修行六度,可觀察菩薩行者種性,可分辨菩薩行者的善根,更是步向菩薩果位的法門,六度又稱六波羅蜜,唐譯「波羅蜜」曰「到彼岸」,即是從娑婆極苦的此岸,依法修行,可至涅槃最樂的彼岸。

  2 六度對菩薩行者的重要性:

  A 布施度--通常分為「內外」兩種布施,內施是指智慧、身體、生命等,外施是指田園、財產等;菩薩行者如能做到內外兼施,小則廣植福田,功德無量,大則可徑成佛道。不過,布施法門,須強調說明的是:布施不僅僅是以金錢物質救濟眾生,應該是犧牲自我,實惠他人的一切行為,如此才稱得上是完善的布施

  B 持戒度--依「屍羅」的含義是「止惡行善」,它包括了消極和積極兩種意義,並未局限於「止惡」的壓制,應了解尚有菩薩精神的「行善」,是屬於廣泛接觸群眾的正勤行為。菩薩行者如果戒德莊嚴,亦如樓房有穩固基礎,欲層層上迭,百般運用,必毫無倒塌之憂。

  C 忍辱度--悲憫是忍辱的訣竅,彌勒菩薩偈中有「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這是對「己」的忍辱,是一種「看破」的工夫,又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干了。」這便是對「他」的忍辱,是一種能「放下」的工夫,菩薩行者,如能「看破」又「放下」,敢說行菩薩道時,一定是「自在」無礙的。

  D 精進度--不懈怠、不放逸、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是菩薩行者的「精」神,這種繼續不斷的正行,全在於一個「精」字;因「行惡」也可繼續不斷的進展,根本談不上「精」之一字,「精」是屬於純正的,不偏的,光明的,善意的,向上的。認清了這些,菩薩行者才不會走岔了道路。

  E 禅定度--禅定對菩薩行者是行道時活力的泉源,禅定工夫可以治療被環境騷擾,以致散漫紛亂的不安之疾,並不是使其「形」如枯木,「心」如頑石、潛隱孤棲,閉門造車的生涯,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以及「繁興永處那伽定」,才是大乘菩薩所應修持的,活的禅定法門。

  F 智慧度--世間法的智慧是指時空上的一切學問知識,而佛陀所說的智慧是追究真理,獲得真理,去貫通萬法;使其如何能適合眾生的病症,而行治療,而得解脫,使其如何能運行諸緣境,去慎重的分析,而獲得可靠無誤的結果,較之世間法是超越的、無上的、是真探討人生問題,從根本上得到結論的一種智慧,這種智慧的運用與求得的方法,是從「博聞」、「思惟」與「修行」,在「事理圓融」的態度下完成的。

  3 四攝法:四種攝取化導眾生的方法,A以布施的方法,針對眾生的需求而使其起親近之心,如沐春風,和慈悲救苦,感召誘導下,使其信奉三寶,日長月久而終成佛道。B以愛語的方法化導眾生,如父兄般慈悲的善誘,如師友般摯愛的勉勵,使其去惡向善,而信奉三寶,終成佛道,C以利行的方法,「利他」的「行為」運用財力智力去援助,擁護,使其生出感慨之心,體會菩薩行者的偉大,進而信奉三寶,而終成佛道。D以同事的方法,於人與人之間,去接近、去度化,雖無觀音大士隨類而化的能為,但六度中的智慧度,如果發揮出來,觀察緣境,把握機會,深入廣泛平等的作為,何愁不能達到目的。

  六、 菩薩行願

  1 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行菩薩道,這是大乘佛弟子,所應成辦的行為,肯定的講是一種無可旁貸的職責;無論在家二眾,出家二眾,都應該認識清楚,身體力行,否則,便是羊頭,不是菩薩。

  2 在佛陀的金剛座前,願在家出家的菩薩們,未發心者今發,已發心者增長,已增長者使其相續;大家共修共行,以期凡佛弟子,皆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諸菩薩一樣的願心與願力,而共證菩薩摩诃薩的無上道果!

   

  七、念佛意義

  一、  為何念佛
念佛和銀行存錢一樣,銀行存錢是活著時的財富,念佛是死後的財富。如果您打算死了以後,要去西方極樂世界的話,您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那末,您的「念佛」財富就在西方極樂世界。那些財富不但可以做為去西方極樂世界的旅費,而且,也是在去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

  二、  念佛的可靠性?
念佛是不是可靠?可靠的成份有多少?這是一個未學佛,初學佛,已學佛的人所困擾的問題,其實問題很簡單;前面說過念佛和銀行存錢一樣,而念佛比國家銀行存錢更可靠,其可靠的成份是百分之一百。這樣說有什麼根據呢?是誰說出來的呢?其根據是「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這些法典是佛教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出來的!

  三、  可以念別的佛號嗎?
任何佛菩薩的名號都可以念,不過,通常是這樣的情形:

  1 念阿彌陀佛--依據佛陀所最為推許與贊頌的是:四方極樂國土阿彌陀佛,念此佛名號;可以帶業往生,永不退墮。

  2 念觀世音菩薩--此菩薩的宏願是:救苦救難,普遍示現,尋聲濟助,不分彼此,的確是千處祈求千處應。

  3 念地藏王菩薩--業障太重,是由於前世或多世造下的惡因太多,所以,今生發生的苦難不斷,正是惡果的報應:念此菩薩名號,可以減輕業障,化重業為輕報,化輕業而為微報,業報完了,成道的日子也就到了。

   

  八、念佛法要

  一、 一行三昧:

  1 意念--意就是思想,排除一切善的、惡的妄想分別,於思想中保持正念;也就是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萦回意念之中。

  2 口念--有時間談論是非,有時間樂道晦YIN,有時間造諸口業;何不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聲聲稱念。

  3 身念--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念念正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永遠與我同在。

  二、 聲聲彌陀:

  1 默念--不出聲,微微的開閉兩眼,在心裡默默而能清晰地念佛名號。

  2 輕聲--只有自己能聽到的念佛聲,一字一句,不快也不慢,顯得安詳愉悅。

  3 朗誦--精神勃勃,快樂朗聲,像讀一篇抒情文,像念一首爽心悅意的詩歌。

  三、 算術彌陀:

  1 數珠--念佛一聲,數珠一粒,六字如珠,我聲如線;慢慢地,把一句句的「南無阿彌陀佛」串起來。

  2 工作--一鋤一彌陀,一剪一彌陀,一步一彌陀,一劃一彌陀,無論甚麼工作,只要不是需要思想的時候,一舉手,一投足,與佛號連成一氣。

  3 病時--失眠時一心念佛,疼痛時一心念佛,哀苦時一心念佛,憂愁時一心念佛,怒恨時一心念佛;如是,即是心境平安,思緒寧靜。

  四、 隨緣稱念:

  1 善境--行善前,行善時,行善後,一句彌陀;善聲善意念,善行為,功德更加圓滿。

  2 惡境--行惡前,行惡時,行惡後,一句彌陀;惡意念,惡行為,惡境當像日出冰消。

  3 淨不淨境--淨境可以念出聲,隨心所欲,不受拘束;不淨境不可以念出聲,在心底裡提出此念。

  五、 無分時地:

  1 無時限--何時念佛?念多少?這些都不是問題,時刻都可以念佛,念一句比不念好,念百句千萬句自有其功德,不要執著,不要計較,發自內心,將來聚積起來就是財富。

  2 無地界--只要是您所行止的地方,便可以佛在嘴上,佛在心裡,與佛名號共存亡。  

 

上一篇:白雲禅師:易知篇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