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白雲禅師:大乘菩薩的行修——四無量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大乘菩薩的行修——四無量心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大乘菩薩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薩法必須要把握的法要。所謂修行菩薩法,我們不能以在家或出家來分別;菩薩這個名詞,梵文叫「菩提薩埵」,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有情」。這個詞語很難理解,所以我將它以白話的方式诠釋為「修行覺悟的人」,也就是學佛的人,佛法的實行者。
  在這個前提下,所謂大乘菩薩,必須要把握兩個最重要的課題,在座各位可能也知道,菩薩法是以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做為修行的指標,包括道理和方法。
  做一個修行覺悟的人,如果我們只是依於某一些比較偏、窄的知見或方法來實踐,以菩薩而言那是不夠的。菩薩要以覺悟為前提,通常談覺悟,就會聯想到「佛陀」它的本義,一般只是定位在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這些已經成就的佛陀地位上,亦即是從已經完成果位者的角度,來界定「佛陀」這個名相。事實上,於佛法的理念,應該是以「覺悟為內涵」的這個定義,去面對「佛陀」這兩個字。
  為什麼要強調覺悟?因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面對人與事,難免在應對的時刻會有很多問題發生,其中少不了利害,相關每個人,於人於己都希望獲得的是利益,而非傷害。
  在利益方面,想要使別人得到,而且自已也能獲致,這不是難事;但是要做到既不傷害別人,也要使自己不受到傷害的話,那就不容易了!提到不傷害別人,還可勉為其難地做到,倘若想兼顧自己也不受到傷害,實在很難!
  而學佛的人既然是以覺悟為前提,他的目標就是在,學習如何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於此必須要有道理方法來幫助我們,至於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思想、觀念?該如何去培養、表現它?在佛法中涉及到慈、悲、喜、捨,稱之為「四無量心」的項目,這也正是今晚首先要介紹的理法。
  一般來說,佛以慈悲為懷,菩薩也是以慈悲為懷,其實學佛的人無不以慈悲為懷。慈悲的意思大家都理解,要詳細說出其中的含義,就必須要理解「拔苦與樂」: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
可是,這裡面究竟和佛法所說的慈悲,是不是那麼的貼切?尤其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是不是真能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此點值得深思。剛才我說:不傷害別人,就必須要做到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同樣,要不傷害自己,也必須拔除自己的痛苦,給與自己快樂。
  可能大家會疑惑,慈悲應該都是對別人,怎麼反過來對自己呢?這即是定位的問題,看你本身處在什麼立場,所面對的是什麼人;或是說,你所面對的人,他的立場和你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這個定位如果不能確立的話,就很難理解,怎麼還有對自己這一層?
  事實上,經典講得很清楚,菩薩法是要自利利他。不單單要拔除別人的痛苦,也要拔除自己的痛苦;不僅僅是給別人快樂,同樣也要給與自己快樂,這才是所謂的自利利他,也就是我所說的「不傷害別人,也不使自己受到傷害」的含義。以上是對慈悲兩個字,於概念上的認識。
  其次,要思考的是究竟怎樣才是慈悲的內涵?談到要拔除別人的痛苦,是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夠拔除?要給與別人快樂,是否別人所需要的快樂你都能夠給與?依於四無量心,這個「無量」是沒有限制的意思。我們一個人究竟能做到多少?如果不能做到多少,怎麼能無量?又如何達到無限量、無限制的境地?
所以談慈悲,如果只是看到「拔苦與樂」這樣的诠釋,的確不容易把握。依照世俗的觀念,慈是指仁慈,悲是指悲憫,這是世間法裡面已有的。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慢慢去提升、增上,這樣才能達到超越,或者說出離世間的境界。
  綜合前述,可知慈悲是從仁慈悲憫上下手。如果我們以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來看,肯定是一份慈悲心,並且是無條件的付出;而佛法所陳述的「慈悲」,即是以這一種基礎為出發點,慢慢將它擴大,從父母對待子女的心態、情感,漸漸提升、擴展到自己子女以外的他人,這正是佛法中所談的饒益眾生。
當然,這並不表示以父母一般的高立場、高姿態去面對眾生,而是要像父母一樣的情懷,對子女的那種感情、那份心境,它是沒有條件,不求酬報的,完完整整施捨的精神。尤其我們常說佛菩薩以慈悲為懷,佛菩薩講究的是眾生平等,譬如六波羅蜜法中的布施波羅蜜,即提出要求:平等普施,這就是增上、提升的一種修養。
  世間法中父母對子女,還是有限的,不管是於情感上和精神上所發揮的力量,都不夠廣大。所以菩薩、佛,肯定的說:是像父母一樣對待眾生,並不是指以父母般的長輩姿態,把眾生當成子女那樣的晚輩姿態,而是在心量上的包容性。
  於此我們不妨從慈悲的本意,來探討有關人與人、人與事之間,一些可能發生的現象。至少大家也能理解,目前的社會形態、政治環境,及國際上的問題,看看這個世界,戰爭、貧窮、混亂的情勢……,處在這個亂象的時代中,除了感覺恐懼害怕,心生煩惱不安之外,我們只要稍微去思考、面對,就會聯想到為什麼會這樣?
  以前我曾向各位提過,佛法是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可以化解一連串的為什麼;當我們面對人與事,如果不去探討為什麼,只是直覺依自我意識去看、去聽而立即肯定的話,可能永遠落在一個自我意識裡而已。
事實上,國際間或國家區域的問題,如果先從一個家庭去著手,每個家庭份子都能有慈悲之心,再去慢慢影響到所有的家庭,甚至到所有的國家,最後到整個地球上的人類,你就會發現,所謂多數跟少數,它不是一個比例的問題,因為少數是包含在多數之內,這些少數能做好,影響所及,多數的也就好了。
  我們看貧窮的問題,目前在台灣可說經濟條件非常優越,生活十分富裕,幾乎想要什麼都能得到。可是有一個疑問,不曉得大家是否曾經思考過:我們究竟缺少了什麼?好像大家都過得很好,事實上真的過得那麼自在快樂嗎?
當你在夜闌人靜獨處的時候,可能也會想到:我真的過得那麼好嗎?似乎缺少一些什麼?!可是究竟缺少了什麼?還真的很難把握!不在於我們對衣、食、住、行物質的需要上有何欠缺,而是在精神上擁有多少?
  今天這個社會、甚至全世界普遍皆然,不只是我們這個地區精神上貧乏;這不是出版一些書或錄音帶,有媒體、電視、廣播,就表示人有了精神食糧。我們所要知道的是:這些流布的媒體裡面說些什麼?所表現的內容對人的影響又是一些什麼?現在的電影有分限制級、輔導級、普遍級等,為什麼要分這麼多級?問題發生在那裡?一個國家立下那麼多的法令規章,為什麼還是有許多問題存在?
  看看他山之石,以新加坡來講,它的環境、街道非常整潔,人民很守規矩,可是如果把新加坡的模式搬到台灣來實行,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樣的體制?舉個例子,新加坡以重罰聞名,頗收立竿見影的效果,在當地如果有人隨便扔張紙屑或者丟個煙蒂在地上,政府會施以重罰,在這種行政效率下,民眾自然養成守法習慣。
  過去媒體曾報導一則新聞:有個美國孩子在新加坡犯法,他應該受的處分中,有一項是以皮鞭抽打的刑罰。美國人認為這是不人道的,甚至發動了許多人力想予以免除,而新加坡人認為這是我們的國法,不管你是什麼人,只要在這個地區違反了法令,就要遵從法律的制裁,接受責罰。如果以新加坡這種作法來看,大家認為它是慈悲或是不慈悲。
  在此要提醒各位:人往往希望別人對自己慈悲,因此有人不斷地為自己制造痛苦,希望別人來幫他拔除痛苦。就像佛教界所流行的想法:眾生都有煩惱,希望佛菩薩能幫我們解除煩惱一樣。很少會去想,這個煩惱是誰造成的?如同新加坡那些違反法律的人,之所以要接受懲罰,是因為那是自己造成的。
  佛法談慈悲,絕不是以婦人之仁覺得「不忍心」、「過意不去」去看待,關鍵點在於:這一個本身做錯的人,如果不去做不好的事,就不會受到責罰,也就不需要事後講忍、不忍心;只要自己事先能在意,就無所謂事後了。
不過人經常都是只照著自己的看法、思想去表現各自的行為,也因為這樣,很可能造成不是傷害了別人,就是傷害自己。所以我們談慈悲,說拔苦與樂,事實上應該探討的是:苦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只期盼別人拔除自己的痛苦,給與自己快樂?
  如果自己不去制造痛苦,還需要別人為你拔除痛苦嗎?假如你已經把一切本份做得很好,本來就很快樂,還需要別人給與自己快樂嗎?可是我們人往往不這麼想,譬如當我們做錯事情,或是引起別人煩惱時,常會歉疚的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有沒有想過?本來這兩句話不需要從自己的嘴裡說出來,只要當初謹慎一點,也就沒有必要向人道歉而說出這樣的話來。
  通常我們人,都以一種依賴的天性來面對人與事,因此不免懷有一些對他人的寄望。試看小孩的成長經歷:從小依附在母親的懷裡,肚子餓了以哭表示,仰賴母親來喂食,尿片濕了也是借著哭聲,希望母親幫他換片干爽的。等到慢慢大了,開頭是媽媽喂著吃飯,喂飯時,還要跟在屁股後面,追著去一口口喂,直到飽為止,好像吃飯都不是自己的事。
平常我們會說:小孩子不懂事嘛!本來這樣沒有錯!可是這正是養成依賴的一些過程。以後自己會吃了,就開始偏食選擇愛吃、不愛吃的食物,父母就順著他的喜好而滿足他。即使成年了,無論是在念書,或是工作,那一個時刻沒有依賴?人總是離不開依賴。
  這種依賴其實並沒有對與錯,而是其中有些問題存在;當我們從小已經在依賴的慣性中熏習,成長之後,反過來別人可能會來依賴我們,彼此不斷的在依賴中發展,即使此種互相依賴是必然的現象,仍需藉由佛法的理念認清它,主要在於如何做一些調整。
  人,不歡喜時會憂愁;摔倒、碰疼了就會痛哭;假使受到了什麼刺激傷害,所有的煩憂都會爆發出來,這都是人性必然的反應。處在這些不順當、超過個人能力負荷的時刻,往往會期盼別人的安撫、同情,甚至能夠站在自己這邊。
暫不管它是或者非,其中的關鍵在哪裡?還是依於一份依賴之心。反之,在人順利的時候,又是一種什麼心態自居?歡喜、得意?與人分享?或者炫耀、驕傲示人?並不表示日子過得很好的人就不需要別人。
  總合而言,「不好」和「好」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關系。如果認為好的是你所需要的,自然是願意接受,反之不好的則排斥、拒絕,這本來是人很容易顯現的共同現象。可是我們有否想過,好的,人人都期望,不好的,統統不要,那麼究竟有多少是好的、不好的?這裡所謂的好與不好,又是怎樣去定位?
  譬如說,父母對子女如果管教嚴格,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如果是疼愛多一些,到底好,還是不好?所以,我剛才說這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實際上,也是人活著時,避免不了的一些過程。以世間法來看,人處在這個世界,往往有太多的迷惑、無明,甚至太多的無奈,在這些前提之下,久而久之,我們就把它歸諸於命運。以為人命就是如此!
  當然能夠認命的人,他如果不去傷害別人就已經不錯了;有的人雖然認命而不傷害別人,可是卻會傷害自己。同時,不願意認命的人,傷害別人的機會也是不少!這正是我們為什麼要談慈悲的原由。
  究竟該怎樣表現慈悲?是不是希望他人拔除我們的痛苦、給與我們快樂,就是所謂慈悲?就是佛法?如果別人不能拔除你的痛苦、給與你快樂,是不是對方就不慈悲?
  從前面已說的互為因果關系,我們可探討究竟怎樣才是慈悲,佛法中談任何問題,不在乎言語行為上發展的過程,而是在意這種言語行為完成之後,所得的結果。
  比如父母對子女的溺愛行為,可能使他們變壞;同樣,也不一定父母對子女要求嚴格,這個孩子就一定會乖,愛或嚴格只是一種手段。如果結果是好的,不管怎麼做都沒有錯,都是一份慈悲,因為慈悲的本義就是拔苦與樂。
問題在於:拔除痛苦後,所得的是什麼樣的結果?好比醫生為病人診治、開藥方,把病治好了,它的結果是快樂的。假如對方是一個吸毒成瘾的人,你看他很可憐,給他錢買毒品來吸食,後果如何可想而知。你不能辯解地說:我是因為看到他痛苦的樣子,不忍心,所以幫助他。認為這就是慈悲。
  所以慈悲的本身不是在於它的過程,而是在於所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佛法講饒益功德,是肯定於效益上,確實有價值的表現。談慈悲,必須以這種態度去面對,去正視其中的含義。
  記得我過去在一個寺院裡,曾經發生這樣的事,平常我較少跟寺內的人打交道,有一次出門時,在途中看到賣素食的小點心、包子,就買了一袋回去,分給常住吃。隨後有人對我說:「法師,你好慈悲!」大家想想看,我只是買了一點吃的東西就好慈悲,是否不給東西吃,就不慈悲?當然,這只是誤解慈悲的小例子,最要緊的是必須對它有正確的認識,以及注重這法要所完成的結果。
  接著介紹有關喜捨的含義,喜是歡喜的喜,捨是捨棄的捨,佛法中稱「慈悲喜捨」為四無量心。其實說起來慈悲是於行為上的實際表現;喜捨則是行為表現的一種精神內涵;亦即你的表現是依於一些道理方法,去行為你的慈悲,當然必須要有一種精神上的維護。
這個歡喜的喜字,就是你要行慈悲、表現慈悲的時候,是以一種什麼的心態、什麼樣的感情去表現?如果表現得很痛苦、毫不歡喜的話,那這個慈悲的折扣就太大了。歡喜,我們既然要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於此出發點下,必須要有所付出,在這時刻,你究竟基於什麼情懷,存乎於心而去付出?
  譬如社會上有所謂的愛心問題。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這樣的鏡頭,一位清貧孤寡的老太太生病了,躺在床上,有愛心團體前往探望,還有新聞記者隨行。代表的人物就站在老太太的床邊,用一個信封裝了錢,向老人家說明是某個愛心單位,知道她很可憐需要幫助,特地前來看她。
此時,有電視台的攝影記者攝取鏡頭並記載過程,明日的報紙即登有愛心普及人間、人間處處有溫暖等文字的新聞;這裡面能否發現到:看起來好像一個人在表現一份慈悲,他也好像很歡喜,可是有沒有想過,躺在那兒的老太太怎麼想?
  如果我是她,很可能會說一句話:你們今天來看我,我很高興,可是你可憐我,我實在不歡喜。誰需要可憐?愛心不是可憐人家。所以通常我們做一些事,本來是件好事,自己似乎也做得很歡喜,結果可能只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看起來好像在幫助人,事實上已經傷害人了!
  歡喜,如果你從事慈悲行為,也用一份歡喜心去做的話,說起來倒不如像那些志工、義工,幫老太太清洗衣物、洗澡、弄吃的,且輪流照顧她,那比拿著紅包,還要讓她上報紙、電視宣揚一番的情形,兩者間所謂歡喜的差距就太大了。
前面我提過「不傷害別人,也不要傷害自己」,有時行使慈悲,如果不是真正歡喜去做的話,很可能會造成傷害,不是傷害別人,就會傷害自己;那麼究竟拔除了別人的痛苦沒有?給與快樂了嗎?這是很值得考慮的問題。
  前面說的,慈悲不只是對別人,也要對自己。以歡喜而言:當業報顯現的時刻,亦即當我們遇到一些痛苦煩惱的時候,怎麼以慈悲之心、歡喜的情識去面對業報?面對痛苦煩惱,如何去拔除它、化解它?所以拔苦與樂不只是一句話而已,也不僅是對別人而已,當面對自己時,也該知道怎麼辦!
  因此,要慈、悲、喜、捨的話,這在修學佛法的過程裡是,一個最大的課題,因為這中間沒有自私自利,由於涉及自私自利,就會傷害別人;一旦面對自己的業報顯現時,似乎慈悲也派不上用場了,因業報顯現時,就是無明煩惱時,如何跟慈悲扯得上關系呢?於此必須要了解,無明煩惱是痛苦,怎麼拔除痛苦是當務之急。所以說學佛的人面對業報時,不只是承受,而是要在歡喜的前提之下,怎麼去求得解脫。
  以更淺顯的方式看,無明煩惱、痛苦的發生,是「我」在承受,當然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些痛苦拔除掉,可是怎樣能給與快樂?如果面對它要歡歡喜喜,怎麼歡喜得起來?
  佛法講「解脫」,很多人把這兩個字當成是「死」,解脫並不是死!生命過程中所承受的業報,內容就是一些因因果果,如果以一個因得到一個果來說,就好像一條繩子綁著你一樣,許多的因因果果,即類似許多的繩子你綁著,學佛就是要怎樣把這些繩子一條條解脫。解脫就是解脫這些,絕不是說,求解脫就是求死,否則何必學佛呢?
  求解脫是清淨我們的業,承受業的時候,總是痛苦的多、歡樂的少;因為業裡面,除了惡業之外,還有善業、無記業等,惡業是受苦報,善業即受樂報,所以還是有歡樂的成份。
  由此可知,所謂拔除痛苦是指惡業而言,給與歡樂就在於善的行為造作有多少。不過這些都不是究竟,真正能給與的快樂是什麼?是求得解脫、求得自在才是快樂。所以我不管是以文字介紹或演講佛法,常常提示學佛的目的就是在求解脫、得自在,如果能把握這個法要,而不把解脫當成是死的話,就能清楚學佛的重心,是關系到業的問題。我們人的一生,如果能把業清淨的話,就是你的佛性顯現的時刻,佛性能顯現,你就成佛、成菩薩了。
  因此,當業報顯現的時候,我們要怎樣去拔除這些痛苦,怎樣快樂能生起,最要緊的,還是先得歡歡喜喜的去面對它、承受它。怎麼說呢?人如果要講到因果報應的問題,也就是業報顯現之時,以一個普通人跟一個學佛的人,反應差別就很大。
從世俗人方面來看,人與人之間,一旦發生了若干糾紛、問題時,很可能起初只是爭辯,以後則可能發展到爭吵,吵到某個程度時,可能就打起來,最後造成傷害。如果是學佛的人呢?往往不一樣,因為學佛的人是針對迷惑、針對無明煩惱,從中去覺悟一些什麼,能夠把問題化解掉,於中求得解脫,就好像被繩子綁住,而把它解開一樣。
  學佛的人為什麼可以做得到?那是因為當我們與人產生爭執之時,剛開始爭辯就會想到:這麼爭不能解決問題?如果能夠沈得住氣,也即是通常說有定的修養,定的本身就是不亂;假如能夠不亂,先沈得住氣而不與人爭論下去,當然就吵不起來。倘若因修養不夠,還是會辯,辯到後來吵起來,此時如果還能知道這樣吵下去並不能解決問題,就有化解的機會。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當別人發生糾紛的時候,在爭吵的當中,旁觀者總會說一句話:「唉呀!你們那一個少講一句不就沒事了嗎?」這個少講一句不是那麼容易。為什麼我們常會說這句話:人爭一口氣,甚至後面還要附加一句佛爭一柱香?!我不知道有那位佛會去爭那一柱香!人的確在爭一口氣,可是這一口氣爭到了,又怎麼樣?
  台灣話說「輸人不輸陣」,最後要付出多少代價?而且結果自己又得到了什麼利益?很可能自己已受到傷害。為什麼?因為當他面對這問題的時候,不是用一份歡喜心去面對,而是純粹以一種自我意識去面對別人的自我意識。當兩個自我意識相對的時刻,各自堅持自己的,所以就會爭、辯、吵、打。這也是我們之所以強調要歡喜承受的原因。
  前面已講了慈、悲、喜,接著再看第四個字「捨」,一般常以捨棄來說,往往容易造成誤會,以為談捨就是不要!棄就是去掉!這樣解釋,就好比古人會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居然你還要去給別人?即使是世俗的人,都不是遵照這樣的道理去修養,何況是佛法!
  其實佛法的捨,是依於前面的慈、悲、喜,當你有了慈悲的心念,而且以歡喜的心態去表現的話,我們一定會知道有它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饒益功德;這一份饒益功德,你要捨,捨什麼?即是捨執著於功德的心。因為你原來的目的是希望別人能得到利益,絕不是去執著所布施的功德,計較回收。捨,就是捨掉對功德的計較與執著。因為學佛的人不知不覺中常會犯這些錯,會貪著功德。
  功德的內涵,就是一種有饒益或者有價值的行為。分開來講,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你的修養發揮為一種力量,就是功德。人有時在做了一些功德之余,會感到很得意,執意不捨,甚至在某一個時刻,面對那個得到利益的人,假使他有點對你不好,或表現不如你的理想,馬上就會把這份功德搬出來,看看你現在這樣對我,想當初我是如何對你……。
  為什麼學佛的人要行捨?因為饒益功德是以「無相」為基礎,幫助別人,是希望他能得到利益。如果心裡執著不捨,必然會生計較之心我施了,你就要回報我;我做了好事,將來你就欠我一份人情。如此於心念中即不能清淨。
  捨,真正說來,不只是對別人的饒益功德方面要捨,還要捨自己的「我」。會計較執著是因為有我,如果能夠把這個「我」放捨,計較執著就不會發生。
  如何捨「我」?譬如談慈悲,當你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時,究竟是「誰」在那裡拔除?是「誰」在那裡給與?正你有這種行為而生起歡喜心的時刻,又是「誰」在那裡歡喜?談到捨「我」,常會難以把握這個「我」,總認為「我」只是一個自我,僅止於如此簡單的認識而已。
  真正的我,表現最明顯的是在三種行為上:一個是身體的行為,就是動作;其次是語言的行為;另一個是意念的行為;三者組合起來,在任何時空表現出來,就會顯現一個「我」。比如說:我要揍你!嘴裡講,一個拳頭舉起來,身與口同時就表現;而「我要揍你」那個意念的生起,就是思想的行為,如此身、口、意就已全都顯現出「我」來。
  又例如:我很歡喜!這是面對人、事、物後,所表達的情感反應,經由口述說顯示的,於內心中就有了意念的分別,表示也有不歡喜的,而這是我感受歡喜的。那我們所說的捨,是否將此身、口、意都捨掉呢?不是如此!是要捨我行為造作中不好的。
  比如講佛教,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大家耳熟能詳,很容易了解的話語,教誡我們:惡的不要做,好的、善的力求去做,這裡面就包括了身體的、言語的行為;自淨其意,就是意念上的行為。如果能夠意念清淨的話,當然,表現在言語、身體的行為,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意念本身的出發點不好,所表現的當然就不好。我們要捨,是捨身、口、意造作行為中不好的,並不是捨好的。
  剛剛說明慈、悲、喜、捨是: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還要歡歡喜喜的去做,做完了也就算了,這才完成了一個捨字。由此可以發現,你的「我」是一個什麼。
  因此,不只是於業,是「我」的造作行為,於道,不也是自我的一種造作行為嗎?只是我們把它分開說:造作成業,修養成道。
  其實造作是行為,修養還是行為,誰在那裡造作?誰在那裡修養?當然是自己的那個「我」。你對別人表現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其實對自己的那個「我」,能從「慈悲」到「喜」,而後到「捨」的話,道理也是相同。
  如果能把這四個字,於道理、方法上建立融會貫通的知見,就會聯想到我先前所講的「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要怎麼去做?這兩句話,我經常向學佛的同道介紹,很多人都給我一個回應:不傷害別人,我倒可以做到,可是還要不傷害自己,這實在太難。為什麼?因為他只是把自己當做是我的行為而已,忘了這個「我」,是和自己以外的「他我」,或者是人與事發生關系,才會表現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容易發現:譬如自己有時不小心,事情沒有做好,又關系到別人,常常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反而責怪別人「都是你!要不是你,我就不會這個樣。」其實是誰真正在那裡行為、表現呢?
這個「我」,只是因為這個「我」關系到別人;好比說你手上捧著一碗湯或水,不小心撞到身旁的人,往往所起的反應是:假使別人不站在那裡,你就不會碰到他。以這種方式去看問題,可是很少會想到旁邊明明站著一個人,為什麼不小心點,閃過這個人而要一頭撞過去?這就是一個「我」的問題,只有自己的我,忘了別人的我。
  其實自己的我真正要捨,必須關系到別人的我,也就是捨棄自己的我,而顯現出對他人的饒益功德。這其中不在意過程的好、壞,而是在乎它的結果。
  慈悲喜捨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以菩薩的行修,不僅僅須要依靠六波羅蜜法和四無量心,無論慈也好,悲、喜、捨也好,凡夫眾生做不到,是因為迷惑,能做得到,必然是有所覺悟。
  誰迷惑?誰覺悟?是自己的「我」。這個「我」如果不能突破或者捨棄,想要行慈、行悲、行喜都不可能。所以我們會贊歎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偉大的願力!因為地藏王菩薩把自己的我放在一邊,他那個「我」,照道理是早應該成佛,可是他情願不成佛,也要在地獄裡度眾生。
  如果他不能捨棄「我」,能夠在地獄中行慈、悲、喜嗎?可見前面的慈悲是一種行為表現,喜是心態的呈現,這個捨,肯定於不管是行為與心態,可能造成的結果,即使是好的,我們也要捨掉執著,壞的,則根本不叫慈悲,也不叫喜,就無所謂的捨。
  有了這些概念後,不妨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剛說不能做到慈悲喜捨,是因為迷惑,能行,是由於覺悟。既然說菩薩是一位修行覺悟的人,他是不是要具備這四無量心,才能稱得上是菩薩呢?這就是所謂修菩薩行,必須先要具備心性上的調理。
  我們常說要明心見性,要明什麼心,見什麼性?也說到明心見性前,必須先修心養性;關於心性的修養,到底是誰的心,誰的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是業心業性?還是道心道性?業,能成為人,而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業,來承受業報的;道,佛法告訴我們,如何從業裡面去認識、了解,能夠清淨我們的業。
  我們談心性,究竟這心性是擺在那一邊?談修行,絕不是只擺在誦經、禮忏、參加法會、行布施等,這些「教」的行為上,而是針對我們的心性,所表現的時刻,就是當業顯現的時刻。
  業的顯現,即是一個因果的現象。人的一生有無法計數的因因果果,所以經典上說及「一大阿僧祇劫」,提到成就菩薩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究竟說的是什麼?阿僧祇劫又是多少?因為這個名相本身,就是意指一個沒辦法計算的數目字。
  劫,是劫波,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因與果的關系。人來到這個世界,要經歷多少沒有辦法計算的因因果果,甚至小到連打一個噴嚏,都有其因果在。怎麼說呢?打噴嚏是感冒了?還是外面有什麼髒東西,進入到你的呼吸系統?一定有它的因,才會有這個打噴嚏的果。要大呢?可以大到所謂的生死問題,即是說人來到這個世界,是來承受業報-生、老、病、死,以至於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無非是在這些苦裡過日子。
  可以說娑婆世界,就是一個苦的世界,人活在世間就是承受苦。問題是我們現在承受的這些,是我們在過去世什麼時候,做過一些不好的事呢?如果這一生,我實在沒有做什麼壞事,我為什麼也那麼苦?
  不過,這一生的行為,也許你可以知道,這一生以前,過去世的行為,你能知道多少?的確不知道!所以佛法中提到「無明」,無明是不知道過去,而不是現在這一生。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當前社會上有乩童、通靈,還有很多所謂陰陽眼、通曉三世因果的,這些人都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而且這些人的生意非常好,收入很不錯,為什麼?因為眾生無明,他說他明了,事實上明了沒有?
  因為他知道人人都有無明,如果他也跟著一起無明的話,你就不會對他有所求了。所以他表現的是他能夠明了,而你是無明,你既然不知道,就只有求助於他了。這叫迷惑。為什麼?如果他真的明了,知道所謂三世因果的話,我告訴各位,這個人早就該死了。這話怎麼說?
  以佛教裡一些修行者的常性來看,當他能夠表現出三世的一切,如他真要表現的話,只能有一次的機會。為什麼?一旦他表現出來,這就是一種神通,真正像羅漢或菩薩,一旦表現了神通,他一定就此消失,你再也見不到他。這是中國佛教歷史上,一些高僧大德曾經留下的資料記載。其次,依據佛陀的思想理念,刻意表現神通,就是迷惑眾生,所以說他若用一種所謂神通的方式,去表現自己的明了,是不是早就該死了?
  如果他真正能夠明了,對自己為什麼不明了?因為他如果能對自己明了的話,他早就成佛成菩薩啦!還需要用這種方式得到更多的錢財,哄騙更多的人嗎?佛菩薩以慈悲為懷,這些人的行為並不叫慈悲。
  所以談慈悲喜捨所涉及的問題,不只是在個人的心性上,還關系到別人的心性,甚至於不只是人與人,還關系人與事;人活在這個世間,這些互動關系都是少不了的。
  從無明,即所謂的迷惑中,我們都希望能夠明了而覺悟;因此在慈悲喜捨上面,能夠先建立起正確的知見,還能行於實際生活中,而且所得到的是一份饒益功德的話,當然,他就具備菩薩心,也就是所謂菩薩的胸懷。
  道理上看起來似乎很簡單,誰都會說,要照著去做的確不容易。現在,我們於知見方面已知道很多,真正想要把慈悲喜捨,表現得淋漓盡致,確實使別人獲得饒益的話,除了剛剛說的「我」要捨之外,於此再用簡單的方式,談談如何去做。前面已提到,以父母對子女的感情和心態去著手,那是一種基礎,再慢慢去提升、擴大,這是一個方法。
  可是,以佛菩薩的修養,如果我們要講大乘菩薩的行修,談修養,看起來只能做為基礎,它絕不是道的顯現。那麼道在那裡?
  大家都知道煩惱與菩提,也耳熟能詳:「轉煩惱成菩提」、「煩惱中有菩提」;假設煩惱是業,那麼菩提呢?就是道。依於煩惱與菩提的關系去看業與道,我們能不能發現它的方法?
  轉煩惱成菩提,絕不是說菩提是一種神奇力量,而煩惱就像一個罪惡的東西,藉這股力量去打擊煩惱,事實上不是如此;所以我常說:「佛法不是武器,現實生活不是敵人,不要把佛法當武器,去消滅現實這個敵人。」佛法不是這種現象,煩惱與菩提也不是這種關系。
  修行的下手處,不外就是從煩惱中去顯現菩提,或者說是從業裡面去顯現道,它是相同的理論。唯一的問題,是如何不去造成煩惱,不要造作成業,那才是真正的工夫。
  要不造業、不生起煩惱,這中間你所行為的內涵是什麼?是慈悲喜捨!你能把握這一點,就知道怎樣去行慈悲喜捨,如何建立起四無量心。煩惱是因無明而起,搞清楚了,就能顯現菩提,那不就是覺悟麼!
  業的形成,是因為處在無明的狀況裡,道就是從無明中去突破。所以我們稱菩提是道,平常說的「發菩提心」、「行菩提道」,一般都把發菩提心當成是覺悟心,其實不是如此;菩提是一種道,也是方法,循著這一道路,依於這些方法,你可以到達覺悟的目的,這才叫做菩提道。

  發起菩提心,就是告訴你身口意的行為,要行於菩提之道,不要因造作而形成煩惱,或者形成為業;這是因為你沒有行於菩提道,只是隨著色塵緣境打轉。

  從以上所講慈悲喜捨的知見,以及怎樣去下手,它的關鍵性,大概各位就知道所謂菩薩的發心,不只是發起慈悲喜捨之心,而是要先了解此四無量心的法義,知道它的方法後,照著這樣去做,那才是菩薩行修之道。

  慈悲喜捨是行菩薩道的方法,
  像世間任何的方法一樣,
  它能幫助眾生得到利益;
  而且得到了,必須完全奉獻出來,
  在佛法中就叫做菩薩心、饒益功德

大乘菩薩的行修   四無量心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大乘菩薩的行修,也就是修行菩薩法必須要把握的法要。所謂修行菩薩法,我們不能以在家或出家來分別;菩薩這個名詞,梵文叫「菩提薩埵」,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有情」。這個詞語很難理解,所以我將它以白話的方式诠釋為「修行覺悟的人」,也就是學佛的人,佛法的實行者。
  在這個前提下,所謂大乘菩薩,必須要把握兩個最重要的課題,在座各位可能也知道,菩薩法是以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做為修行的指標,包括道理和方法。
  做一個修行覺悟的人,如果我們只是依於某一些比較偏、窄的知見或方法來實踐,以菩薩而言那是不夠的。菩薩要以覺悟為前提,通常談覺悟,就會聯想到「佛陀」它的本義,一般只是定位在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這些已經成就的佛陀地位上,亦即是從已經完成果位者的角度,來界定「佛陀」這個名相。事實上,於佛法的理念,應該是以「覺悟為內涵」的這個定義,去面對「佛陀」這兩個字。
  為什麼要強調覺悟?因為人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面對人與事,難免在應對的時刻會有很多問題發生,其中少不了利害,相關每個人,於人於己都希望獲得的是利益,而非傷害。
  在利益方面,想要使別人得到,而且自已也能獲致,這不是難事;但是要做到既不傷害別人,也要使自己不受到傷害的話,那就不容易了!提到不傷害別人,還可勉為其難地做到,倘若想兼顧自己也不受到傷害,實在很難!
  而學佛的人既然是以覺悟為前提,他的目標就是在,學習如何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於此必須要有道理方法來幫助我們,至於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思想、觀念?該如何去培養、表現它?在佛法中涉及到慈、悲、喜、捨,稱之為「四無量心」的項目,這也正是今晚首先要介紹的理法。
  一般來說,佛以慈悲為懷,菩薩也是以慈悲為懷,其實學佛的人無不以慈悲為懷。慈悲的意思大家都理解,要詳細說出其中的含義,就必須要理解「拔苦與樂」: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
可是,這裡面究竟和佛法所說的慈悲,是不是那麼的貼切?尤其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是不是真能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此點值得深思。剛才我說:不傷害別人,就必須要做到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同樣,要不傷害自己,也必須拔除自己的痛苦,給與自己快樂。
  可能大家會疑惑,慈悲應該都是對別人,怎麼反過來對自己呢?這即是定位的問題,看你本身處在什麼立場,所面對的是什麼人;或是說,你所面對的人,他的立場和你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這個定位如果不能確立的話,就很難理解,怎麼還有對自己這一層?
  事實上,經典講得很清楚,菩薩法是要自利利他。不單單要拔除別人的痛苦,也要拔除自己的痛苦;不僅僅是給別人快樂,同樣也要給與自己快樂,這才是所謂的自利利他,也就是我所說的「不傷害別人,也不使自己受到傷害」的含義。以上是對慈悲兩個字,於概念上的認識。
  其次,要思考的是究竟怎樣才是慈悲的內涵?談到要拔除別人的痛苦,是不是所有的痛苦都能夠拔除?要給與別人快樂,是否別人所需要的快樂你都能夠給與?依於四無量心,這個「無量」是沒有限制的意思。我們一個人究竟能做到多少?如果不能做到多少,怎麼能無量?又如何達到無限量、無限制的境地?
所以談慈悲,如果只是看到「拔苦與樂」這樣的诠釋,的確不容易把握。依照世俗的觀念,慈是指仁慈,悲是指悲憫,這是世間法裡面已有的。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慢慢去提升、增上,這樣才能達到超越,或者說出離世間的境界。
  綜合前述,可知慈悲是從仁慈悲憫上下手。如果我們以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來看,肯定是一份慈悲心,並且是無條件的付出;而佛法所陳述的「慈悲」,即是以這一種基礎為出發點,慢慢將它擴大,從父母對待子女的心態、情感,漸漸提升、擴展到自己子女以外的他人,這正是佛法中所談的饒益眾生。
當然,這並不表示以父母一般的高立場、高姿態去面對眾生,而是要像父母一樣的情懷,對子女的那種感情、那份心境,它是沒有條件,不求酬報的,完完整整施捨的精神。尤其我們常說佛菩薩以慈悲為懷,佛菩薩講究的是眾生平等,譬如六波羅蜜法中的布施波羅蜜,即提出要求:平等普施,這就是增上、提升的一種修養。
  世間法中父母對子女,還是有限的,不管是於情感上和精神上所發揮的力量,都不夠廣大。所以菩薩、佛,肯定的說:是像父母一樣對待眾生,並不是指以父母般的長輩姿態,把眾生當成子女那樣的晚輩姿態,而是在心量上的包容性。
  於此我們不妨從慈悲的本意,來探討有關人與人、人與事之間,一些可能發生的現象。至少大家也能理解,目前的社會形態、政治環境,及國際上的問題,看看這個世界,戰爭、貧窮、混亂的情勢……,處在這個亂象的時代中,除了感覺恐懼害怕,心生煩惱不安之外,我們只要稍微去思考、面對,就會聯想到為什麼會這樣?
  以前我曾向各位提過,佛法是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可以化解一連串的為什麼;當我們面對人與事,如果不去探討為什麼,只是直覺依自我意識去看、去聽而立即肯定的話,可能永遠落在一個自我意識裡而已。
事實上,國際間或國家區域的問題,如果先從一個家庭去著手,每個家庭份子都能有慈悲之心,再去慢慢影響到所有的家庭,甚至到所有的國家,最後到整個地球上的人類,你就會發現,所謂多數跟少數,它不是一個比例的問題,因為少數是包含在多數之內,這些少數能做好,影響所及,多數的也就好了。
  我們看貧窮的問題,目前在台灣可說經濟條件非常優越,生活十分富裕,幾乎想要什麼都能得到。可是有一個疑問,不曉得大家是否曾經思考過:我們究竟缺少了什麼?好像大家都過得很好,事實上真的過得那麼自在快樂嗎?
當你在夜闌人靜獨處的時候,可能也會想到:我真的過得那麼好嗎?似乎缺少一些什麼?!可是究竟缺少了什麼?還真的很難把握!不在於我們對衣、食、住、行物質的需要上有何欠缺,而是在精神上擁有多少?
  今天這個社會、甚至全世界普遍皆然,不只是我們這個地區精神上貧乏;這不是出版一些書或錄音帶,有媒體、電視、廣播,就表示人有了精神食糧。我們所要知道的是:這些流布的媒體裡面說些什麼?所表現的內容對人的影響又是一些什麼?現在的電影有分限制級、輔導級、普遍級等,為什麼要分這麼多級?問題發生在那裡?一個國家立下那麼多的法令規章,為什麼還是有許多問題存在?
  看看他山之石,以新加坡來講,它的環境、街道非常整潔,人民很守規矩,可是如果把新加坡的模式搬到台灣來實行,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願意接受這樣的體制?舉個例子,新加坡以重罰聞名,頗收立竿見影的效果,在當地如果有人隨便扔張紙屑或者丟個煙蒂在地上,政府會施以重罰,在這種行政效率下,民眾自然養成守法習慣。
  過去媒體曾報導一則新聞:有個美國孩子在新加坡犯法,他應該受的處分中,有一項是以皮鞭抽打的刑罰。美國人認為這是不人道的,甚至發動了許多人力想予以免除,而新加坡人認為這是我們的國法,不管你是什麼人,只要在這個地區違反了法令,就要遵從法律的制裁,接受責罰。如果以新加坡這種作法來看,大家認為它是慈悲或是不慈悲。
  在此要提醒各位:人往往希望別人對自己慈悲,因此有人不斷地為自己制造痛苦,希望別人來幫他拔除痛苦。就像佛教界所流行的想法:眾生都有煩惱,希望佛菩薩能幫我們解除煩惱一樣。很少會去想,這個煩惱是誰造成的?如同新加坡那些違反法律的人,之所以要接受懲罰,是因為那是自己造成的。
  佛法談慈悲,絕不是以婦人之仁覺得「不忍心」、「過意不去」去看待,關鍵點在於:這一個本身做錯的人,如果不去做不好的事,就不會受到責罰,也就不需要事後講忍、不忍心;只要自己事先能在意,就無所謂事後了。
不過人經常都是只照著自己的看法、思想去表現各自的行為,也因為這樣,很可能造成不是傷害了別人,就是傷害自己。所以我們談慈悲,說拔苦與樂,事實上應該探討的是:苦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只期盼別人拔除自己的痛苦,給與自己快樂?
  如果自己不去制造痛苦,還需要別人為你拔除痛苦嗎?假如你已經把一切本份做得很好,本來就很快樂,還需要別人給與自己快樂嗎?可是我們人往往不這麼想,譬如當我們做錯事情,或是引起別人煩惱時,常會歉疚的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是有沒有想過?本來這兩句話不需要從自己的嘴裡說出來,只要當初謹慎一點,也就沒有必要向人道歉而說出這樣的話來。
  通常我們人,都以一種依賴的天性來面對人與事,因此不免懷有一些對他人的寄望。試看小孩的成長經歷:從小依附在母親的懷裡,肚子餓了以哭表示,仰賴母親來喂食,尿片濕了也是借著哭聲,希望母親幫他換片干爽的。等到慢慢大了,開頭是媽媽喂著吃飯,喂飯時,還要跟在屁股後面,追著去一口口喂,直到飽為止,好像吃飯都不是自己的事。
平常我們會說:小孩子不懂事嘛!本來這樣沒有錯!可是這正是養成依賴的一些過程。以後自己會吃了,就開始偏食選擇愛吃、不愛吃的食物,父母就順著他的喜好而滿足他。即使成年了,無論是在念書,或是工作,那一個時刻沒有依賴?人總是離不開依賴。
  這種依賴其實並沒有對與錯,而是其中有些問題存在;當我們從小已經在依賴的慣性中熏習,成長之後,反過來別人可能會來依賴我們,彼此不斷的在依賴中發展,即使此種互相依賴是必然的現象,仍需藉由佛法的理念認清它,主要在於如何做一些調整。
  人,不歡喜時會憂愁;摔倒、碰疼了就會痛哭;假使受到了什麼刺激傷害,所有的煩憂都會爆發出來,這都是人性必然的反應。處在這些不順當、超過個人能力負荷的時刻,往往會期盼別人的安撫、同情,甚至能夠站在自己這邊。
暫不管它是或者非,其中的關鍵在哪裡?還是依於一份依賴之心。反之,在人順利的時候,又是一種什麼心態自居?歡喜、得意?與人分享?或者炫耀、驕傲示人?並不表示日子過得很好的人就不需要別人。
  總合而言,「不好」和「好」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關系。如果認為好的是你所需要的,自然是願意接受,反之不好的則排斥、拒絕,這本來是人很容易顯現的共同現象。可是我們有否想過,好的,人人都期望,不好的,統統不要,那麼究竟有多少是好的、不好的?這裡所謂的好與不好,又是怎樣去定位?
  譬如說,父母對子女如果管教嚴格,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如果是疼愛多一些,到底好,還是不好?所以,我剛才說這是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實際上,也是人活著時,避免不了的一些過程。以世間法來看,人處在這個世界,往往有太多的迷惑、無明,甚至太多的無奈,在這些前提之下,久而久之,我們就把它歸諸於命運。以為人命就是如此!
  當然能夠認命的人,他如果不去傷害別人就已經不錯了;有的人雖然認命而不傷害別人,可是卻會傷害自己。同時,不願意認命的人,傷害別人的機會也是不少!這正是我們為什麼要談慈悲的原由。
  究竟該怎樣表現慈悲?是不是希望他人拔除我們的痛苦、給與我們快樂,就是所謂慈悲?就是佛法?如果別人不能拔除你的痛苦、給與你快樂,是不是對方就不慈悲?
  從前面已說的互為因果關系,我們可探討究竟怎樣才是慈悲,佛法中談任何問題,不在乎言語行為上發展的過程,而是在意這種言語行為完成之後,所得的結果。
  比如父母對子女的溺愛行為,可能使他們變壞;同樣,也不一定父母對子女要求嚴格,這個孩子就一定會乖,愛或嚴格只是一種手段。如果結果是好的,不管怎麼做都沒有錯,都是一份慈悲,因為慈悲的本義就是拔苦與樂。
問題在於:拔除痛苦後,所得的是什麼樣的結果?好比醫生為病人診治、開藥方,把病治好了,它的結果是快樂的。假如對方是一個吸毒成瘾的人,你看他很可憐,給他錢買毒品來吸食,後果如何可想而知。你不能辯解地說:我是因為看到他痛苦的樣子,不忍心,所以幫助他。認為這就是慈悲。
  所以慈悲的本身不是在於它的過程,而是在於所得到的結果是什麼!
  佛法講饒益功德,是肯定於效益上,確實有價值的表現。談慈悲,必須以這種態度去面對,去正視其中的含義。
  記得我過去在一個寺院裡,曾經發生這樣的事,平常我較少跟寺內的人打交道,有一次出門時,在途中看到賣素食的小點心、包子,就買了一袋回去,分給常住吃。隨後有人對我說:「法師,你好慈悲!」大家想想看,我只是買了一點吃的東西就好慈悲,是否不給東西吃,就不慈悲?當然,這只是誤解慈悲的小例子,最要緊的是必須對它有正確的認識,以及注重這法要所完成的結果。
  接著介紹有關喜捨的含義,喜是歡喜的喜,捨是捨棄的捨,佛法中稱「慈悲喜捨」為四無量心。其實說起來慈悲是於行為上的實際表現;喜捨則是行為表現的一種精神內涵;亦即你的表現是依於一些道理方法,去行為你的慈悲,當然必須要有一種精神上的維護。
這個歡喜的喜字,就是你要行慈悲、表現慈悲的時候,是以一種什麼的心態、什麼樣的感情去表現?如果表現得很痛苦、毫不歡喜的話,那這個慈悲的折扣就太大了。歡喜,我們既然要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於此出發點下,必須要有所付出,在這時刻,你究竟基於什麼情懷,存乎於心而去付出?
  譬如社會上有所謂的愛心問題。我曾在電視上看到這樣的鏡頭,一位清貧孤寡的老太太生病了,躺在床上,有愛心團體前往探望,還有新聞記者隨行。代表的人物就站在老太太的床邊,用一個信封裝了錢,向老人家說明是某個愛心單位,知道她很可憐需要幫助,特地前來看她。
此時,有電視台的攝影記者攝取鏡頭並記載過程,明日的報紙即登有愛心普及人間、人間處處有溫暖等文字的新聞;這裡面能否發現到:看起來好像一個人在表現一份慈悲,他也好像很歡喜,可是有沒有想過,躺在那兒的老太太怎麼想?
  如果我是她,很可能會說一句話:你們今天來看我,我很高興,可是你可憐我,我實在不歡喜。誰需要可憐?愛心不是可憐人家。所以通常我們做一些事,本來是件好事,自己似乎也做得很歡喜,結果可能只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看起來好像在幫助人,事實上已經傷害人了!
  歡喜,如果你從事慈悲行為,也用一份歡喜心去做的話,說起來倒不如像那些志工、義工,幫老太太清洗衣物、洗澡、弄吃的,且輪流照顧她,那比拿著紅包,還要讓她上報紙、電視宣揚一番的情形,兩者間所謂歡喜的差距就太大了。
前面我提過「不傷害別人,也不要傷害自己」,有時行使慈悲,如果不是真正歡喜去做的話,很可能會造成傷害,不是傷害別人,就會傷害自己;那麼究竟拔除了別人的痛苦沒有?給與快樂了嗎?這是很值得考慮的問題。
  前面說的,慈悲不只是對別人,也要對自己。以歡喜而言:當業報顯現的時刻,亦即當我們遇到一些痛苦煩惱的時候,怎麼以慈悲之心、歡喜的情識去面對業報?面對痛苦煩惱,如何去拔除它、化解它?所以拔苦與樂不只是一句話而已,也不僅是對別人而已,當面對自己時,也該知道怎麼辦!
  因此,要慈、悲、喜、捨的話,這在修學佛法的過程裡是,一個最大的課題,因為這中間沒有自私自利,由於涉及自私自利,就會傷害別人;一旦面對自己的業報顯現時,似乎慈悲也派不上用場了,因業報顯現時,就是無明煩惱時,如何跟慈悲扯得上關系呢?於此必須要了解,無明煩惱是痛苦,怎麼拔除痛苦是當務之急。所以說學佛的人面對業報時,不只是承受,而是要在歡喜的前提之下,怎麼去求得解脫。
  以更淺顯的方式看,無明煩惱、痛苦的發生,是「我」在承受,當然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些痛苦拔除掉,可是怎樣能給與快樂?如果面對它要歡歡喜喜,怎麼歡喜得起來?
  佛法講「解脫」,很多人把這兩個字當成是「死」,解脫並不是死!生命過程中所承受的業報,內容就是一些因因果果,如果以一個因得到一個果來說,就好像一條繩子綁著你一樣,許多的因因果果,即類似許多的繩子你綁著,學佛就是要怎樣把這些繩子一條條解脫。解脫就是解脫這些,絕不是說,求解脫就是求死,否則何必學佛呢?
  求解脫是清淨我們的業,承受業的時候,總是痛苦的多、歡樂的少;因為業裡面,除了惡業之外,還有善業、無記業等,惡業是受苦報,善業即受樂報,所以還是有歡樂的成份。
  由此可知,所謂拔除痛苦是指惡業而言,給與歡樂就在於善的行為造作有多少。不過這些都不是究竟,真正能給與的快樂是什麼?是求得解脫、求得自在才是快樂。所以我不管是以文字介紹或演講佛法,常常提示學佛的目的就是在求解脫、得自在,如果能把握這個法要,而不把解脫當成是死的話,就能清楚學佛的重心,是關系到業的問題。我們人的一生,如果能把業清淨的話,就是你的佛性顯現的時刻,佛性能顯現,你就成佛、成菩薩了。
  因此,當業報顯現的時候,我們要怎樣去拔除這些痛苦,怎樣快樂能生起,最要緊的,還是先得歡歡喜喜的去面對它、承受它。怎麼說呢?人如果要講到因果報應的問題,也就是業報顯現之時,以一個普通人跟一個學佛的人,反應差別就很大。
從世俗人方面來看,人與人之間,一旦發生了若干糾紛、問題時,很可能起初只是爭辯,以後則可能發展到爭吵,吵到某個程度時,可能就打起來,最後造成傷害。如果是學佛的人呢?往往不一樣,因為學佛的人是針對迷惑、針對無明煩惱,從中去覺悟一些什麼,能夠把問題化解掉,於中求得解脫,就好像被繩子綁住,而把它解開一樣。
  學佛的人為什麼可以做得到?那是因為當我們與人產生爭執之時,剛開始爭辯就會想到:這麼爭不能解決問題?如果能夠沈得住氣,也即是通常說有定的修養,定的本身就是不亂;假如能夠不亂,先沈得住氣而不與人爭論下去,當然就吵不起來。倘若因修養不夠,還是會辯,辯到後來吵起來,此時如果還能知道這樣吵下去並不能解決問題,就有化解的機會。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當別人發生糾紛的時候,在爭吵的當中,旁觀者總會說一句話:「唉呀!你們那一個少講一句不就沒事了嗎?」這個少講一句不是那麼容易。為什麼我們常會說這句話:人爭一口氣,甚至後面還要附加一句佛爭一柱香?!我不知道有那位佛會去爭那一柱香!人的確在爭一口氣,可是這一口氣爭到了,又怎麼樣?
  台灣話說「輸人不輸陣」,最後要付出多少代價?而且結果自己又得到了什麼利益?很可能自己已受到傷害。為什麼?因為當他面對這問題的時候,不是用一份歡喜心去面對,而是純粹以一種自我意識去面對別人的自我意識。當兩個自我意識相對的時刻,各自堅持自己的,所以就會爭、辯、吵、打。這也是我們之所以強調要歡喜承受的原因。
  前面已講了慈、悲、喜,接著再看第四個字「捨」,一般常以捨棄來說,往往容易造成誤會,以為談捨就是不要!棄就是去掉!這樣解釋,就好比古人會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居然你還要去給別人?即使是世俗的人,都不是遵照這樣的道理去修養,何況是佛法!
  其實佛法的捨,是依於前面的慈、悲、喜,當你有了慈悲的心念,而且以歡喜的心態去表現的話,我們一定會知道有它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饒益功德;這一份饒益功德,你要捨,捨什麼?即是捨執著於功德的心。因為你原來的目的是希望別人能得到利益,絕不是去執著所布施的功德,計較回收。捨,就是捨掉對功德的計較與執著。因為學佛的人不知不覺中常會犯這些錯,會貪著功德。
  功德的內涵,就是一種有饒益或者有價值的行為。分開來講,功,是一種力量;德,是一種修養;你的修養發揮為一種力量,就是功德。人有時在做了一些功德之余,會感到很得意,執意不捨,甚至在某一個時刻,面對那個得到利益的人,假使他有點對你不好,或表現不如你的理想,馬上就會把這份功德搬出來,看看你現在這樣對我,想當初我是如何對你……。
  為什麼學佛的人要行捨?因為饒益功德是以「無相」為基礎,幫助別人,是希望他能得到利益。如果心裡執著不捨,必然會生計較之心我施了,你就要回報我;我做了好事,將來你就欠我一份人情。如此於心念中即不能清淨。
  捨,真正說來,不只是對別人的饒益功德方面要捨,還要捨自己的「我」。會計較執著是因為有我,如果能夠把這個「我」放捨,計較執著就不會發生。
  如何捨「我」?譬如談慈悲,當你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時,究竟是「誰」在那裡拔除?是「誰」在那裡給與?正你有這種行為而生起歡喜心的時刻,又是「誰」在那裡歡喜?談到捨「我」,常會難以把握這個「我」,總認為「我」只是一個自我,僅止於如此簡單的認識而已。
  真正的我,表現最明顯的是在三種行為上:一個是身體的行為,就是動作;其次是語言的行為;另一個是意念的行為;三者組合起來,在任何時空表現出來,就會顯現一個「我」。比如說:我要揍你!嘴裡講,一個拳頭舉起來,身與口同時就表現;而「我要揍你」那個意念的生起,就是思想的行為,如此身、口、意就已全都顯現出「我」來。
  又例如:我很歡喜!這是面對人、事、物後,所表達的情感反應,經由口述說顯示的,於內心中就有了意念的分別,表示也有不歡喜的,而這是我感受歡喜的。那我們所說的捨,是否將此身、口、意都捨掉呢?不是如此!是要捨我行為造作中不好的。
  比如講佛教,提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大家耳熟能詳,很容易了解的話語,教誡我們:惡的不要做,好的、善的力求去做,這裡面就包括了身體的、言語的行為;自淨其意,就是意念上的行為。如果能夠意念清淨的話,當然,表現在言語、身體的行為,自然就是好的;如果意念本身的出發點不好,所表現的當然就不好。我們要捨,是捨身、口、意造作行為中不好的,並不是捨好的。
  剛剛說明慈、悲、喜、捨是:拔除別人的痛苦,給與別人快樂,還要歡歡喜喜的去做,做完了也就算了,這才完成了一個捨字。由此可以發現,你的「我」是一個什麼。
  因此,不只是於業,是「我」的造作行為,於道,不也是自我的一種造作行為嗎?只是我們把它分開說:造作成業,修養成道。
  其實造作是行為,修養還是行為,誰在那裡造作?誰在那裡修養?當然是自己的那個「我」。你對別人表現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其實對自己的那個「我」,能從「慈悲」到「喜」,而後到「捨」的話,道理也是相同。
  如果能把這四個字,於道理、方法上建立融會貫通的知見,就會聯想到我先前所講的「不傷害別人,也不傷害自己」要怎麼去做?這兩句話,我經常向學佛的同道介紹,很多人都給我一個回應:不傷害別人,我倒可以做到,可是還要不傷害自己,這實在太難。為什麼?因為他只是把自己當做是我的行為而已,忘了這個「我」,是和自己以外的「他我」,或者是人與事發生關系,才會表現出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容易發現:譬如自己有時不小心,事情沒有做好,又關系到別人,常常不會承認自己做錯了,反而責怪別人「都是你!要不是你,我就不會這個樣。」其實是誰真正在那裡行為、表現呢?
這個「我」,只是因為這個「我」關系到別人;好比說你手上捧著一碗湯或水,不小心撞到身旁的人,往往所起的反應是:假使別人不站在那裡,你就不會碰到他。以這種方式去看問題,可是很少會想到旁邊明明站著一個人,為什麼不小心點,閃過這個人而要一頭撞過去?這就是一個「我」的問題,只有自己的我,忘了別人的我。
  其實自己的我真正要捨,必須關系到別人的我,也就是捨棄自己的我,而顯現出對他人的饒益功德。這其中不在意過程的好、壞,而是在乎它的結果。
  慈悲喜捨四個字,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以菩薩的行修,不僅僅須要依靠六波羅蜜法和四無量心,無論慈也好,悲、喜、捨也好,凡夫眾生做不到,是因為迷惑,能做得到,必然是有所覺悟。
  誰迷惑?誰覺悟?是自己的「我」。這個「我」如果不能突破或者捨棄,想要行慈、行悲、行喜都不可能。所以我們會贊歎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偉大的願力!因為地藏王菩薩把自己的我放在一邊,他那個「我」,照道理是早應該成佛,可是他情願不成佛,也要在地獄裡度眾生。
  如果他不能捨棄「我」,能夠在地獄中行慈、悲、喜嗎?可見前面的慈悲是一種行為表現,喜是心態的呈現,這個捨,肯定於不管是行為與心態,可能造成的結果,即使是好的,我們也要捨掉執著,壞的,則根本不叫慈悲,也不叫喜,就無所謂的捨。
  有了這些概念後,不妨提出另外一個問題,剛說不能做到慈悲喜捨,是因為迷惑,能行,是由於覺悟。既然說菩薩是一位修行覺悟的人,他是不是要具備這四無量心,才能稱得上是菩薩呢?這就是所謂修菩薩行,必須先要具備心性上的調理。
  我們常說要明心見性,要明什麼心,見什麼性?也說到明心見性前,必須先修心養性;關於心性的修養,到底是誰的心,誰的性?各位不妨思考一下,是業心業性?還是道心道性?業,能成為人,而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帶著業,來承受業報的;道,佛法告訴我們,如何從業裡面去認識、了解,能夠清淨我們的業。
  我們談心性,究竟這心性是擺在那一邊?談修行,絕不是只擺在誦經、禮忏、參加法會、行布施等,這些「教」的行為上,而是針對我們的心性,所表現的時刻,就是當業顯現的時刻。
  業的顯現,即是一個因果的現象。人的一生有無法計數的因因果果,所以經典上說及「一大阿僧祇劫」,提到成就菩薩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究竟說的是什麼?阿僧祇劫又是多少?因為這個名相本身,就是意指一個沒辦法計算的數目字。
  劫,是劫波,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因與果的關系。人來到這個世界,要經歷多少沒有辦法計算的因因果果,甚至小到連打一個噴嚏,都有其因果在。怎麼說呢?打噴嚏是感冒了?還是外面有什麼髒東西,進入到你的呼吸系統?一定有它的因,才會有這個打噴嚏的果。要大呢?可以大到所謂的生死問題,即是說人來到這個世界,是來承受業報-生、老、病、死,以至於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無非是在這些苦裡過日子。
  可以說娑婆世界,就是一個苦的世界,人活在世間就是承受苦。問題是我們現在承受的這些,是我們在過去世什麼時候,做過一些不好的事呢?如果這一生,我實在沒有做什麼壞事,我為什麼也那麼苦?
  不過,這一生的行為,也許你可以知道,這一生以前,過去世的行為,你能知道多少?的確不知道!所以佛法中提到「無明」,無明是不知道過去,而不是現在這一生。
  也正因為這樣,所以當前社會上有乩童、通靈,還有很多所謂陰陽眼、通曉三世因果的,這些人都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而且這些人的生意非常好,收入很不錯,為什麼?因為眾生無明,他說他明了,事實上明了沒有?
  因為他知道人人都有無明,如果他也跟著一起無明的話,你就不會對他有所求了。所以他表現的是他能夠明了,而你是無明,你既然不知道,就只有求助於他了。這叫迷惑。為什麼?如果他真的明了,知道所謂三世因果的話,我告訴各位,這個人早就該死了。這話怎麼說?
  以佛教裡一些修行者的常性來看,當他能夠表現出三世的一切,如他真要表現的話,只能有一次的機會。為什麼?一旦他表現出來,這就是一種神通,真正像羅漢或菩薩,一旦表現了神通,他一定就此消失,你再也見不到他。這是中國佛教歷史上,一些高僧大德曾經留下的資料記載。其次,依據佛陀的思想理念,刻意表現神通,就是迷惑眾生,所以說他若用一種所謂神通的方式,去表現自己的明了,是不是早就該死了?
  如果他真正能夠明了,對自己為什麼不明了?因為他如果能對自己明了的話,他早就成佛成菩薩啦!還需要用這種方式得到更多的錢財,哄騙更多的人嗎?佛菩薩以慈悲為懷,這些人的行為並不叫慈悲。
  所以談慈悲喜捨所涉及的問題,不只是在個人的心性上,還關系到別人的心性,甚至於不只是人與人,還關系人與事;人活在這個世間,這些互動關系都是少不了的。
  從無明,即所謂的迷惑中,我們都希望能夠明了而覺悟;因此在慈悲喜捨上面,能夠先建立起正確的知見,還能行於實際生活中,而且所得到的是一份饒益功德的話,當然,他就具備菩薩心,也就是所謂菩薩的胸懷。
  道理上看起來似乎很簡單,誰都會說,要照著去做的確不容易。現在,我們於知見方面已知道很多,真正想要把慈悲喜捨,表現得淋漓盡致,確實使別人獲得饒益的話,除了剛剛說的「我」要捨之外,於此再用簡單的方式,談談如何去做。前面已提到,以父母對子女的感情和心態去著手,那是一種基礎,再慢慢去提升、擴大,這是一個方法。
  可是,以佛菩薩的修養,如果我們要講大乘菩薩的行修,談修養,看起來只能做為基礎,它絕不是道的顯現。那麼道在那裡?
  大家都知道煩惱與菩提,也耳熟能詳:「轉煩惱成菩提」、「煩惱中有菩提」;假設煩惱是業,那麼菩提呢?就是道。依於煩惱與菩提的關系去看業與道,我們能不能發現它的方法?
  轉煩惱成菩提,絕不是說菩提是一種神奇力量,而煩惱就像一個罪惡的東西,藉這股力量去打擊煩惱,事實上不是如此;所以我常說:「佛法不是武器,現實生活不是敵人,不要把佛法當武器,去消滅現實這個敵人。」佛法不是這種現象,煩惱與菩提也不是這種關系。
  修行的下手處,不外就是從煩惱中去顯現菩提,或者說是從業裡面去顯現道,它是相同的理論。唯一的問題,是如何不去造成煩惱,不要造作成業,那才是真正的工夫。
  要不造業、不生起煩惱,這中間你所行為的內涵是什麼?是慈悲喜捨!你能把握這一點,就知道怎樣去行慈悲喜捨,如何建立起四無量心。煩惱是因無明而起,搞清楚了,就能顯現菩提,那不就是覺悟麼!
  業的形成,是因為處在無明的狀況裡,道就是從無明中去突破。所以我們稱菩提是道,平常說的「發菩提心」、「行菩提道」,一般都把發菩提心當成是覺悟心,其實不是如此;菩提是一種道,也是方法,循著這一道路,依於這些方法,你可以到達覺悟的目的,這才叫做菩提道。

  發起菩提心,就是告訴你身口意的行為,要行於菩提之道,不要因造作而形成煩惱,或者形成為業;這是因為你沒有行於菩提道,只是隨著色塵緣境打轉。

  從以上所講慈悲喜捨的知見,以及怎樣去下手,它的關鍵性,大概各位就知道所謂菩薩的發心,不只是發起慈悲喜捨之心,而是要先了解此四無量心的法義,知道它的方法後,照著這樣去做,那才是菩薩行修之道。

  慈悲喜捨是行菩薩道的方法,
  像世間任何的方法一樣,
  它能幫助眾生得到利益;
  而且得到了,必須完全奉獻出來,
  在佛法中就叫做菩薩心、饒益功德

 

上一篇:白雲禅師:禅的智慧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