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宗舜法師:求佛真的有用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求佛真的有用嗎?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本期《問道》節目,我是節目主持人薛巍。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在場的兩位嘉賓,這一位是我們的老朋友,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宗舜法師,宗舜法師歡迎您。這位就是《佛教文化》雜志的主編凌海成先生,凌老師您好。

那麼咱們今天要談什麼話題呢?先入為主吧,春節的時候我在電視的節目上看,好多好多的所謂的信眾吧,去雍和宮。大年初一的時候,那個地方已經交通堵塞了,竟然有人在12點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去排隊,要燒頭一柱香,大家都說雍和宮求財很靈驗,這個我請問兩位老師,求佛真的有用嗎?凌老師您先說吧。

凌海成:我覺得是這樣,作為一個佛教信徒,燒香、拜佛,這是必須做的功課。在一個重要的節日裡頭,尤其是一年之始的這種時間裡邊,大家願意去,盡早的去給佛拜年,把一年的願望說出來……

主持人:我跟您說的不是說這個拜佛,因為居士初一、十五都要吃齋、念佛、拜佛。

宗舜法師:是,他說的是比較有目的性的,有功利性的這種乞求,達成什麼具體的要求。

凌海成:我還沒轉到那兒呢,我得給你轉到那兒去。前邊是對的,肯定是有一個目的性的。是不是,不能說所有人都是一個,就是為福所求。

主持人:那不是,我燒香拜佛的時候,我給佛像跪下的時候,我盡力要求佛祖保佑我升官發財,這個賢妻美婦不求自來。

凌海成:對,這是常規的做法,大部分人都是這個願望,這個無可非議,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有所改善,越做越好,祈福嘛,你不祈,福從何來?但是現在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你是不是祈了就來?我個人感覺,不是那麼簡單。

我跟佛說,我今年要考研究生,你保佑我考上;我今年的買賣要發財,一定要發財,你一定要幫助我發財;我做了一件壞事我偷了東西,或者我殺了人了,傷天害理了,你保佑我免災。

我覺得是不是你燒了頭香,是不是你磕了100個頭,磕了多少個頭,是不是你交了多少錢,這事兒就成了?是不是能跟賄賂官員似的,那麼立竿見影,我看未必,因為佛它有個標准。

主持人:我跟您想法差不多,如果要是求佛要真的靈驗的話,那大家就都去求佛,那事情都解決了,就沒有大家貧窮的時候,那我求福報就來福報。

凌海成:是。

主持人:法師你怎麼認為?

宗舜法師:對於燒頭香這樣的事情,我覺得要從兩個層面去理解,首先從這個潛意識的角度,可以理解他們希望在一年剛剛開始的時候,能夠向佛最及時的傳達他的虔誠,希望得到加持。這個頭香應該針對這個“頭”字,其實是一個虛榮心、表衷心,是這樣的一個心理,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普通世俗人來講的話,大家都希望得到吉祥,希望能得到一年的順利。所以我從這個世俗的行為角度來說,它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們有的時候,一些佛教的信仰,被大家加進去了很多世俗化,這個功利和交易的色彩。

比如說他就感覺,是我拿這個頭香,跟佛在做一個交易,換一個什麼。我能爭到這麼貴的一個頭香,就好像我送出一個什麼樣的投資,或者一個禮物這樣子。這樣就變成了一個與佛做生意的狀態,這種狀態我們不提倡的。這種狀態往往也會導致,就變得整個燒香的行為,只是一個單純的、功利的,而且帶有極強的個人欲望目的,所以我們是不會贊同這樣子。

而且我也覺得就是說,大家平時生活中常說的一些話也是非常有問題。比如以前鼓勵大家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你肯定聽過有這樣的話對吧?

主持人:是,沒錯。

宗舜法師:你說人爭一口氣,確實是對,沒錯的。但是我就很不明白,你說佛爭那一爐香干什麼呢?現在的香,化學藥品都是一些致癌物質,而且燒得那個不好,還帶來消防隱患問題。

所以說這個大年,是我們講過年的時候,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應該是用一些其他的方式。比如說用鮮花,我們清茶一杯,還有一些其他的貢物呢,用這種來表達自己的虔誠,表達自己求佛的這個願望。或者說來用一些,更加符合今天環保需求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佛的虔誠。


◆求佛真的有用嗎?“臨時抱佛腳”真的有用嗎?

主持人:我忽然間想起一句話,叫“臨時抱佛腳”。這個求佛保佑自己升官發財,算不算抱佛腳呢?

宗舜法師:您覺得呢,我覺得是算抱了。

凌海成:他這個抱佛腳也很好,他是抱了佛腳還沒抱別人的腳。我一個朋友,前兩天他姐姐重病,最後臨終,他就是跑到山東去看望他姐姐,就看看能不能起死回生。於是他就讓他的太太在北京所有的寺廟燒香,從早上燒到晚上,沒有一個寺院放掉。

主持人:法師這樣好嗎?

宗舜法師:這是在人急難的時候,這樣一種心態,而且我覺得他的這種做法是對的。就像剛才凌老師所說的,他抱的是佛的腳。

凌海成:是,這是對的。這種情況下,他就是像自己一個孩子出了災難,他要找他母親一樣。他不管是喊還是找,他是找一個自己最能夠信賴的,最危難的時候他求的,我覺得這種情況下,盡管他那個姐姐去世了,今天入土,雖然沒有挽回她的生命,不等於他因此而失去了信仰。因為人的生命,並不是說你一個因素決定的,很多很多的因素決定的。

主持人:法師您認為他姐姐這個死,就是朋友的姐姐死了,他們家人的這個做法有用嗎?

宗舜法師:我覺得首先我們要從理論上要解決一個問題,就是這個佛到底要不要我們求?本來佛對於我們眾生是無所求的。《金剛經》也說,度盡一切眾生,就發現其實沒有任何眾生是被我度的。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因為佛教看到了眾生的苦難,所以他也設了一些叫做“方便的法門”。

也就是說這個佛,他們從自己大悲心的角度出發,就為了利於眾生,所以他要用各種各樣的手段,給大家一些現實的幫助。如果我們單純把這些幫助,停留在一些這個對來生、未來與死後如何,這顯然就是一些很空頭的支票。但是佛教不是這樣,佛教更側重於現生的關懷,就是除了解決你來世的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來講,人信佛教能得到三種利益。一個叫現世利益,一個叫來世利益,一個叫究竟解脫的利益。

這個現世利益就是說,要在我們現世生活中間,我們整個的人生要受到信佛之後的一些影響。達到了正面的、光明的、積極的效應。那麼解脫就是說我們下一輩子能夠離開生存輪回,最後得到的根本利益就是成佛。所以在這個時候強調的第一個現世利益裡面的,就包括了當我們生病、當我們貧窮、當我們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佛陀會給予我們心靈的安慰,乃至現實的一些幫助。

主持人:宗舜法師、凌老師,你們都說了一大堆,到最後我還是沒聽明白,到底是這個佛是可以求,還是不可以求?

宗舜法師:是可以求,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在佛教的經典裡面,凌老師您也應該比較熟悉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吧。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講的全是求的事情。

遇到火難、遇到被人推下山,遇到刀兵劫,這個刀兵就是我們說的打仗,然後遇到了盜賊,乃至一切的傷害的時候,觀音菩薩就給他提出了明確的一個要求說,如果有人遇到了各種各樣的苦難,你只要念一聲我的名字,就是你求我一下,你就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你說“南無觀世音菩薩”好了,那麼觀世音菩薩聞其音聲,替他解脫。

就是說他會聽到你的求助之聲之後,用各種方法來幫助你給予解脫,這是在觀世音菩薩中有。而且您知道我們這個《法華經》,我們號稱經中之王,是佛教的原論之教。那麼這個裡面已經明確的說,不僅告訴大家可以求,而且告訴大家求的方法,就是非常非常簡單的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所以觀音菩薩被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和我們這個亞洲人是特別有緣的。

所以在中國曾經出現過,過去歷史記載就是“家家彌陀,戶戶觀音”,這個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會念阿彌陀佛,都會念觀音菩薩,這就是一個方便。再還有另外一本經裡面,就寫的更加的直接,就是在這個《藥師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求佛真的有用嗎?什麼情況下求什麼就來什麼呢?

宗舜法師:在這本經裡面,它主要就是給大家,教會大家就是如何對治疾病,如果對治比如生涯。就是如何獲得財富,教了很多這些方面的事情。其中他就一句,有一段經文,我把它總結出來就是這樣。“似求似得”它怎麼說的呢。它說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主持人:真的可以嗎?

宗舜法師:對,那就真是,只要是按照這個《藥師經》裡面的這個要求所做,那就能得到長壽,能得到財富、富饒。

主持人:財富?

宗舜法師:對,就是發財的願望能實現,那麼能得到這個兒女,就是生兒育女,還能得到官位,所以說這個在近代……

主持人:那個凌老師剛才他還說呢,那你求研究生,我就按照您說的那個《藥師經》的方法,那能得到嗎?

宗舜法師:這個在清代玉林國師,您知道,他曾經特別推崇《藥師經》的法門,他寫過一篇序言,就是推廣《藥師經》。那麼在裡面就有兩句話,他說“人間亦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船。”就是在我們的人世間,也有“揚州鶴”在的。這個“揚州鶴”的典故凌老師應該是熟悉,您應該是非常熟悉吧。

主持人:凌老師您得跟我們交流。

宗舜法師:三個書生就說嘛,一個說我最好到揚州去,揚州美女多嘛,另外一個說我腰纏十萬貫多好,另外一個說我要能夠做仙鶴,成仙多好,最後一個說你們其實都不行,我最好的就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就是這個典故。您把這個講一下,我們再接著這個講一下。

凌海成:我覺得還是你說吧,這段你說吧。

主持人:好,所以就是連起來的。

宗舜法師:那我說一下,這個揚州鶴的這個典故呢,在古代是一個笑話說的,他就說四個書生在一塊,談他們的偉大理想,那一個人就說我這個人窮怕了,我要能夠腰纏十萬貫就好了;那個人說我生性風流,相傳古代揚州是煙花繁盛之地,我要能夠生活在這個溫柔鄉裡面多好啊;那個說你們這人太俗就只會想這些錢、美女,我這人想成仙成道,所以我要能夠駕鶴西游,就是雲游四海,這個多好啊,就問到第四個書生。那麼第四個書生就說,你們這些人想法都不錯,但是都不夠完美,我這人的想法就是什麼?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就是說我又有錢,還能到揚州。  主持人:您認同宗舜法師的觀點嗎?

凌海成:我也認同。

主持人:您剛才不還說嘛,那要是有求必應的話,那大家都求了,那干嘛還要求?

凌海成:不是,我剛才說的跟這個法師說的,應該說不矛盾。

宗舜法師:沒有矛盾。

凌海成: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經典上說的,我們不容置疑。

宗舜法師:是。

凌海成:但是他額外的那些因緣,經典上它不是說沒有因緣。

宗舜法師:對,它不是沒有條件的。

凌海成:一定要有因緣。

宗舜法師:它也不是沒有限制的。

凌海成:因為你經典講的很清楚,種因得果,這也是經典上說的。那麼它的前提是,你盡管是有這樣的,你還有很多的因緣,佛教為什麼要教育你那麼多呢。教育你那麼多,就是讓你知道佛教怎麼做人、怎麼做事,那在這種情況下你求什麼就來什麼。

主持人:您求過嗎?

凌海成:我當然求過。

主持人:您求的是什麼?

凌海成:我主要是求平安,求家裡人平安,我幾乎沒有求過財。

主持人:為什麼?

凌海成:我覺得財這個東西不是求的東西,而且我個人不是很迫切,我覺得生活上一般就夠了,就可以了,但是我更覺得家裡人的健康是我特別關注的。

主持人:所以您的願望都滿足了嗎?

凌海成:基本上滿足了,只是說我父親96歲的時候。

主持人:高壽。

凌海成:也是去年4月份到5月份的時候得病,得病我當然也一樣的去求佛,希望他能夠痊愈,但是還是沒實現。我覺得他應該說是壽終,因為不管任何人他都有一個陽壽。

主持人:96歲高壽了,已經快過100了。

凌海成:盡管他們說這是喜喪,我說別說96歲,196歲,做兒女的也希望他繼續活在你身邊。所以作為兒女來說,當然是希望他能夠多活一天,兒女心裡也安慰一天。但是如果是說已經到了這個需要走的那一天了,那你也沒有辦法,你明白嗎,一切都是因緣。

宗舜法師:對,這個求不能求呢,其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剛才講了,就是人世間確實充滿了痛苦,那麼作為佛教是一個拯救苦難的宗教,他一方面教會我們直接面對人生,種種不如意、不圓滿的現實,讓我們學會堅強、學會修葺,那另一方面它也會告訴我們如何去求、如何去修,才能夠得到你真正想要追求的東西。

主持人: 看來這個佛還是可以求的?

宗舜法師:是,是可以求的。

主持人:並且在某些時候還是非常有用的?

宗舜法師:是。


◆求佛真的有用嗎?求佛的重要原則

主持人:那我們什麼時候求,或者說怎麼樣求,什麼樣的情況下求會有用呢?

宗舜:這個求佛,它是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剛才凌老師說的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不能違背因果,因果的法則這是不可以違背的。我們按照因果的法則,最基本的定義就是,“種善因是得樂果,種惡因是得苦果。”那麼我們從善和因的角度來說,就是說我種的是一個善因,將來能夠趕得我很快樂的果報,反之也是這樣的。

所以這個因果的法則就注定我們做一件壞事,希望佛能夠替我們把這個抹掉,消掉這個惡果,這是違背因果。因為你干的原本就是一個要受苦的因,種一個這個因,而想得到一個快樂的果報,這是在因果上不對稱,所以說,佛不可能有保佑這樣的人。

主持人:那凌老師您剛才不也說嘛,說我殺了人我去求佛,那我就能逃難。

凌海成:就像剛才宗舜法師說的一樣,我種因種的是苦果,你得承受這個苦果。原來我們那兒有一個,廣濟寺有一個法師,這個法師現在已經圓寂了。他常常跟我說,他說這個人,就是拜的人,他跟我說,這個人做了什麼壞事了。

主持人:能看出來?

凌海成:他說,他今天來就是要躲避這個災難。

主持人:那能躲過去嗎?

凌海成:那很難說,我覺得如果因果要是說,沒有因果那就沒有得償。

主持人:法師呢?他那個能躲過去嗎?

宗舜法師:我是這樣想,當人有這個慚愧心的時候,他的命運其實已經在發生改變。這個佛教說“不怕念醒,就怕悟遲”。不怕念醒,就是說你心中的壞念頭產生了,這不要緊,但是最怕的就是不知道這個念頭是壞的,同樣你干了一個惡行,這個惡行固然是很壞,但是如果你還一直認為,你這樣做是對的,那就更麻煩。

所以我們就覺得,就是說給任何人,都要給他一個生路,給他一個希望。那麼我們要從一個發展的眼光來看,雖然他彌補的行為,可能不能夠立刻導致他能夠躲避那個災難,但是由於他自己認識到他害怕,他想要逃避懲罰,這個就是已經明顯認識到自己做的是錯事。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那對他人生的教訓,他已經獲得了一個。

主持人:一個忏悔的機會?

宗舜法師:對,是。

主持人:本身可能他求佛,他不一定能夠躲避這場災難,但是至少他心靈上的這些罪惡,他可以洗掉一些?

宗舜法師:對。這個佛教裡面說 “慚恥之服視為罪上”,就是說我們的最莊嚴的衣服打扮得我們漂亮的,第一個是慚愧,第二個是知羞恥。這個在佛教裡面就說,這樣兩件衣服是最為莊嚴的,我們能夠披上這樣的衣服,就能夠改變我們的形象。所以我們說即使是對於惡人,我們還是鼓勵他去求佛。不是求佛給他把災難免掉,而是說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改變自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主持人:凌老師,您求佛的這個過程當中,給我們舉個例子比較靈驗的?

凌海成:很多。

主持人:您就講一個吧。

凌海成:是有這麼一回事,還是我父親的。我父親夜裡邊吃藥,吃錯了,他把半瓶藥吃進去了,第二天早上去,整個人就沒有知覺了,就好像是不行了。那天我正好送我侄子到日本去,所以我就很急,急得不得了。

主持人:這半瓶如果要是老人家吃進去……

凌海成:很快就不行了。

主持人:正常人也不行了吧。

凌海成:對,很快就不行了,而且不知道什麼原因,不知道是吃藥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以為是中風了。

主持人:他已經是一宿,就是已經在夜裡消化了。

凌海成:對,第二天早上不動了,什麼知覺都沒有了。在這個時候,我就一邊開車一邊說,因為剛才說到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家稱觀世音菩薩聖號前面,常常加上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主持人:對。

凌海成:為什麼呢?因為他確實能夠救苦難,你這個聲音在這兒,所以我這一路上大概走了兩個小時,很遠的路,的確很慢。我沒有停一分鐘,就一直念“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結果到了醫院以後,這個保姆回憶,說他可能把那個藥吃光了,還剩那麼一小點,那麼根據這個,我們就把他的血液或者什麼東西,拿到另外一個專門檢驗病毒的這麼一個醫院,就檢驗出來了,是吃這個藥。

主持人:如果沒檢驗出來呢?

凌海成:沒檢驗出來,就壞了,這人可能就沒了。就因為這樣的話,就一點一點,所有的事情都非常的順利,所以就救了他,起死回生。

主持人:您覺得就是您念了觀世音菩薩?

凌海成:我覺得就是觀世音菩薩。

主持人:法師您覺得念這個菩薩名號的那個功德,讓他父親起死回生了嗎?

宗舜法師:這裡面就涉及到一個,如何看待這個感應,其實我們常人對於感應的東西,往往都過於喜歡把它神秘、渲染。


◆求佛真的有用嗎?佛菩薩在生活中能感應到嗎?

宗舜法師:就是對平常的這種感應,他大概覺得說不夠神奇,這是一個普遍的心態。就是大家追求靈異、古怪,不合乎尋常的邏輯,如果是這樣的,大家會覺得說這個就是感應。但是他就沒想到佛法之道,本來就是平時之道,它是一個非常平易的。佛救助眾生的方法,是非常非常多的,而且有的時候是超乎我們的想象。

就像觀音菩薩的這個救助,他可能就是幫助這個小阿姨,回憶起來可能這個藥,發現這個藥就是剩下很少。然後,及時的有醫院能夠檢查,能夠知道他的各項指標是怎麼回事,然後有針對性的(治療)。而這個時候的感應,不是說凌老師一念觀音菩薩,立刻就看見一個觀音菩薩現身,然後拿甘露水在他身上一灑,然後立刻老人家坐起來了,起死回生,這個感應不是這樣子的。

所以我們說,當你遇到困境的時候,你沒有路了,忽然來了一個樵夫,給你指了一條山路;當你要渴死的時候,忽然一個車隊路過,在這個時候,給你最後的一碗水。

主持人:那是觀世音菩薩顯靈?

宗舜法師:這個不是說,你不要管誰在顯靈,也就是說當你向佛菩薩乞求的時候。佛菩薩們,他們從大悲心的角度,他們用智慧關照,他們都會了解我們的狀況,於是他們就會用最最合乎邏輯,最最現實的這個方式來顯現。

所以曾經佛教有一個故事,就講這個有人跌到水裡,就快淹死了,這時候他就想起觀世音菩薩說,念觀音菩薩很靈嘛,那我就拼命念觀音菩薩,說觀音菩薩你趕快救我吧。

主持人:對。

宗舜法師:好,就念了一會兒,沒有顯靈。來了一個船,小木船一個漁夫劃著船就過來了,說你掉到河裡,孩子上來吧。溺水的人說,老人家不用,我求了觀音菩薩的,我堅信觀音菩薩一定會來救我的,您去吧,小船就劃走了。

那麼繼續在那兒念,在水裡念,那麼過一會兒又來一個大船,上面的人都叫他上船吧,上船吧,你們去吧,觀世音菩薩會救我的。到最後又來一個很大很大的艦船,大家都把救生圈什麼都拋給他,但是他堅決不要,說我只要等觀音菩薩來救我,其他的人這都不算,最後這個人溺死了。

那麼溺死了以後,他就感到非常的不平,說觀音菩薩你欺騙了我。你原來說只要我們念你,求你,你就會來救我,但是最後你讓我淹死了,你不是太不慈悲了嗎?這個時候觀音菩薩真就顯靈了,顯身出來對他說,其實我已經救過你三次,第一次我讓木船去救你,最後讓大軍艦去救你,但是你三次拒絕了,那麼在這樣子的狀態下,你只能夠承擔你自己做出這個錯誤選擇的這個因果。

雖說我們求觀音,他對我們最大的幫助,應該是什麼呢?比如我得了一個頑症,那麼我本來沒有救,忽然遇到了一些朋友,介紹了一個什麼名醫,或者是一個靈驗的藥,那這個就是藥師菩薩、觀音菩薩的加持。

主持人:凌老師您有這種感應嗎?

凌海成:他是這樣的,人信佛的這個人,你比如說我今天栽一個跟頭,我反而是想,什麼事做錯了,是不是菩薩來處罰我?如果今天有點什麼好事,說我是不是就獎勵了我什麼事,我哪件事情做得好。他常常是就直接聯系到佛菩薩那兒去了,就是包括你求這個事情。求成了,那麼也是佛菩薩這個保佑的,如果沒求成,那是我因果的關系。

法師,還有這個凌老師說,看來求佛還是真的有用是吧?您能給我一個肯定的回答。

宗舜法師:對,非常有用,而且是絕對的有用。

宗舜法師:從根本上來講,佛陀的救助,還是在引導我們開啟自信。所以說,慧海禅師曾經講過,如果佛真的能夠度眾生的話,過去諸佛出世,已經(占了)恆河12年多,那麼每個真佛度一個眾生,早就已經把我們度盡了。

主持人:佛經裡面經常會見到說,已無眾生可度?

宗舜法師:是,那麼這個意思告訴我們的就是,佛道我們是要自己來成,佛道不是由佛賜給我們的,成就、成功,你所追求的事業也好,你追求的健康也好,它不是佛給的恩賜。那麼佛在更多的時候是做一個增上援,它是做一個輔助,是幫你在你最困難時候,在困難的時候幫你挺過去,然後讓你能夠繼續走下去。


◆求佛真的有用嗎?正確求佛的三個建議

曾經我看到過一個梵文,就是有一個信神的,他就每天在抱怨說:“這個神哪,我這樣子虔誠的供奉你,為什麼總是在我最困難的時候,你沒有來給我幫助的呢?”那個神就顯靈給他看,說你看你,這個生命的歷程就像這個沙灘,你看沙灘上有很多腳印吧。那個人回頭一看,就發現他的生命的沙灘上,就經常會有兩雙腳印在上面,走著走著的時候就剩下一雙腳印,他就感到不理解,說“為什麼會有兩雙腳印,又有一雙腳印呢”?

主持人:佛菩薩伴隨他嗎?

宗舜法師:在你堅強能夠去過得了這個生活的時候,是我陪著你在走。但是等你倒下了,你走不動了,你遇到人生最困苦的時候,是我背著你在走,所以,留下的腳印是一雙。

主持人:是一直在伴隨著他?

宗舜法師:就是說無論是什麼宗教,他對於這個宗教信徒的這種安慰,都這樣子的。

主持人:凌老師,您能不能教我一個很正確的求佛方法?會受益的,怎麼樣求?

凌海成:我覺得是這樣,也沒有什麼正確,就是說可以求,應當求的時候你就求,你覺得我這件事情求了不應該,不應該讓佛來幫助我的,就不求。

主持人:還有這樣的一個原則?

凌海成:我是這樣的一個原則,如果我做了一件壞事,我覺得現世報一下,讓我更堅定了對佛教的信仰,這是好事兒。因為如果你現世沒報,你可能覺得這是不是真是這樣的,我三世因果你說我能走不錯?很多人現世就報,好的也報,壞的也報,不一定是到下一世去報。在這種情況下更加使他以後不會再做,壞事不會再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主持人:看來我們在求佛的時候,人心裡還是有一個想法,就是如果要是一個佛,不應該從佛那裡得到的,咱們就不應該去求。

凌海成:對。

主持人:我覺得我要是可以求到的,就是您認為我可以求到的,那我就所應當的去求。

凌海成:就比如說你要考大學,盡了全力,已經是不可能再有其他力量,全部拿出來了。這時候我求一求,不是說我成天的玩兒,到處求一求,有意外的收獲,這種幾乎就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所以我覺得求,一定要在你認為,可以求的情況下、應該求的情況下去求,不是胡亂的求。

主持人:好,宗舜法師給我一個正確的求佛的方法?

宗舜法師:我覺得在觀念上首先要明確幾點,第一個是我們歡迎大家求佛,還是鼓勵大家求佛。大家應該把自己宗教的修行和我們乞求三寶的加持,把它的結合起來。因為只有通過三寶多多的加持,讓我們的順緣能夠增長,讓我們的逆緣和違緣逐漸的削減。讓我們走起路來,就是在修行上,就會比較順,而且就會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求、可求、應該求,這是要擺在第一位的。所以我們大家不要害怕求,這是第一。

第二,但是我們還要知道,說人生的路、修行的路,成佛的路是自己走的。從來沒有人能夠替代我們完成這個修行,最後圓成佛道。所以說我們應當把求佛,佛對我們的加持,作為一個助道之源。而不要養成一個依賴性,也就是說一切我都拜托佛,感覺佛就是包辦我的一切,那這個就是一個懶惰主義。一個懶惰的人,那這樣子的人,是沒有辦法實現自己這個菩薩道的。所以我覺得第二個就要明確,就是既要求,又不要單純的依賴,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第三個。要向佛求的時候要對佛說,請你用你的智慧為我抉擇,這就是古代所說的可取則取。就是我會有很多的願望,佛菩薩去表達,那麼這些願望在我看來,表面上看來都是對我很好的。我希望有各種各樣子的福報,有錢的、有財的、有色的、有名的、有實的,乃至一切一切,我覺得這些東西對我都非常好。

但是很有可能那些東西只是刀刃上的蜂蜜,如果我們輕易的拿舌頭去舔的時候,會被舌割,我的舌頭會被刀刃傷害割傷。但是作為凡夫,由於被這個欲望蒙蔽了雙眼,看不到這個所謂的好處後面隱藏的危機呀。但是佛菩薩他們有智慧的眼睛,他們能夠幫我去抉擇,所以我對他說,希望您保佑我如何如何。但是我也希望您能幫我抉擇,如果這個東西對我有益,您成就我、幫助我,讓它實現;如果這個東西對我不好,對我有害,那您就幫助我,讓它不要實現,這就是一個最好的求佛的方法。

主持人:好,感謝您收看《問道》節目,同時也希望各位觀眾,多多求佛,感謝兩位老師。

宗舜法師:感謝主持人。

 

上一篇:淨空法師: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 第十四卷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