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超然法師:知道,行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知道,行道

  古人雲:“道不屬知,不屬不知”。

  “知”本來沒啥不好,只是不可憑空建立,而必須達於本知。明達於自然明了之心,沒有造作卻不會失去的那個明了,它不屬於念頭之“知”,它是即使無念而依然“知”。捏不碎,斬不斷,嚇不跑,就算腦袋被砍掉了,這位老兄依舊不痛、不恨、不咋樣,不改從來如如知性,故名“本知”,亦名“本覺”。

  此外,那個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痛苦,一會兒無聊,常常煩惱而糾纏不清的,又是誰呢?它是咱的心念,一串兒隨著境界而起滅不定的“念頭”罷了。好比風吹則浪起,風平則漸漸浪靜一般;莫要理它,只管專注於內在的如如知性,雜念自會消落,苦樂等等終究了不可得。

  有人看到世尊贊歎忍辱之功德,便也學著“忍”,明明心裡恨得要死,嘴上偏說我不恨你,我讓著你,我容忍你。還有些人,遵循著處世哲學,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他為將來著想,為利益著想,為安全著想,便如此而“忍”,確實堪稱“功夫”,值得贊歎。就人世間來說,也可謂善莫大焉。

  不過,從修行來說,這樣的“忍”還遠遠不夠,甚至,它還屬於“谄曲”之心,長此以往,其心態將會被嚴重扭曲,在不知不覺間流轉於凡俗習氣,而難以見性。

  ——這樣的人,不知“道”,也難以知“道”。

  如何才算知“道”?

  “道”即是無生法忍,即是心本如如,此心遠非“作、止、任、滅”可及,如《圓覺經》所開示,您的心,離此四相,坦然現前,自明自了,即是“見道”,亦名:“知道”。

  “知道”者,無道可知,因其了無知相而全知是道。若問啥叫做“道”?唯有“知道”之人才明白,那不過是“菩提”之別譯,“如來”之化名,“心源”之雅稱,“法界”之樞機,“眾生”之神脈,當前之“空靈不滅”而已。

  ——您洞達於“心源”,當處“知道”。“知道”之後,乃可“行道”。

  ——該如何“行道”?

  依我看,道不在行,不在不行。

  若能夠達於本覺,不迷失心本如如,則貪難起,恨不生,癡迷似幻。到這裡,不是沒有煩惱,而是煩惱不可得;不是沒有習氣,而是習氣沒關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隨力做做本無妨。

  乃至於,一切妄想都成為了心性自在之營養;一切作為,都成為了自利利他之勝緣;一切習氣泛濫,也都成為了法爾安樂之美食。如此之人,常在道矣,更何須“行道”呢。

  惟其早已“知道”,而能如是“行道”。

  “知道”者,不立知見,乃常合於道。“行道”者,不就好似“走路”嘛,看准了方向,您信步行去便是了,再無可猶豫。只要能夠落腳的地方,哪裡不是“道”呢?無法落腳之處,又怎可勉強。

  ——慚愧,說的多,行的少,難免空口論道。

  誠然,修行不可急在一時,貴在常識得道體不斷,不斷則無憂。宗門所謂:“但貴子眼正,不貴子行履”是也。修行於末法時代,內心習氣深深,外境障礙重重,實屬難免。故應效法“水滴石穿”之精神,於不算精進當中,不忘偶爾精進,不忘一生一世之堅持,勞逸結合,修學到老,自有成就。

  說道至此,借“天涯”博友一語,並續雲:慚愧於不常慚愧,即慚愧乎?精進於不常精進,亦精進也。

 

上一篇:超然法師:四時寒暑勤更衣
下一篇: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