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聚蓮座下 悟佛第一谛
傳喜法師大連臥佛寺開示(11.06.18)
悟“如是”妙法 入淨土行門
尊敬的上印下敬大和尚!尊敬的我們臥佛禅寺諸位執事!諸位大德比丘!諸位護法居士!
今天我們相聚在臥佛禅寺,在我們佛教裡唱《法門龍象眾》啊,一般性都是在上堂大供的時候,供了上堂齋。在水陸法會當中,在傳戒當中唱,一年當中沒有幾次,這是非常隆重的,要唱這個偈子,所以在座居士大概也很少聽到。
前面我們維那大師給我們吟唱“法門龍象眾,當觀第一谛,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我們佛弟子於五濁惡世能夠信奉三寶,在眾生當中能夠捨邪歸正,在人群當中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法門龍象眾,龍、象,好象在我們所知道的這個地球上來說,龍啊出入不定,忽大忽小,雖行我們卻不見其行,見不到它的樣子,有時候偶爾能見到,神龍見首不見尾。大象呢也是,在所有的動物當中,大象是安然自在,踏在地上啊,地都會震動,用這個龍和象來比喻我們追隨佛法的人,皈依佛法的人,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就比喻成如龍如象,在佛法門中,大家都是好樣的。多少呢?眾。這個眾,法門龍象眾,眾就代表我們大家每一位。
既然聚在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啊,大雄大力大慈悲,齊聚在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座下。怎麼見佛呢?要去領悟佛所告訴教導我們的第一谛。什麼叫第一谛啊?又叫勝義谛,又叫不二法門,又叫我們受戒的無作妙體,又叫正定聚,戒定慧三無漏學。第一谛就是三無漏,所以戒的妙體通第一谛,正定聚也通第一谛,殊勝的妙慧也通第一谛。當觀第一谛,持戒的人威儀具足,身口意不犯威儀,這就是當觀第一谛;禅定的人分別不起,這就是當觀第一谛;念佛的人,或以對諸佛的大信心,或以這種肯切的願,或以我們念佛的功夫,這都是與第一谛相應的,所以當觀第一谛。
每個人觀法還不一樣,今天我們聚在一起分享佛法,就是為了要明白什麼是第一谛,怎麼與第一谛相應。雖然每個人的修法,或者根基都不一樣,但是修道的結果是一樣的,叫歸元無二路。因為眾生根器不同,所以方便有多門,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第三句是“谛觀法王法”。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法,不共於其它宗教,能夠了生脫死,超出三界。以何法超出三界?谛觀法王法。什麼是法王法呢?法王法如是。所以就跟我們讀的每一本經都接頭接起來了,我們每一本經前面兩個字都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這是很有大奧妙啊!
過去有一位法師,他最後講法的時候,就是這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他就涅槃了。他涅槃叫死了嗎?“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如果說是用嘴在講的話,那接下來他就是把整個身口意,所有一切都融入到佛法中去了,佛法奧妙不奧妙啊?所以佛法不僅僅要用嘴講啊,還要去實踐,所以要教法與證法。
佛法分兩個,一個是教,教理。一個是證法,就是行證。教理是教法,行證是證法,有教有證。我們平時講的教理行果,在天台裡面說,有止有觀。這個“觀”字呢,一般性在佛教上應該讀第四聲,觀,有止有觀。包括我們平時講的,說宗教宗教,宗教這兩個字在佛教裡是有它的一定含義的,教是指的教門、教下,教理部分才為教下;宗是宗門,宗門是指的實踐。一般性我們佛教裡,比如說學教理的,稱為教下。學禅宗的稱為宗下,宗門。
像我們師父,悟公上人,又被大家尊為叫通宗通教。通教都已經不容易了,通宗的話那就已經是賢聖僧了。通教,一般性嚴格來說,通教也要達到初地菩薩。一通教,空性的部分你如果能明白的話,這已經能夠達到初地菩薩的果位啦。教下的,天台還是賢首、唯識,如果能通達的話至少是初地菩薩,領悟唯識的精華,能領悟天台的精華。天台說大開圓解,大開圓解至少要初地菩薩以上的這種智慧,賢首的這個。能夠明白一真法界,這都要登地,基本上要到登地菩薩。
小乘的禅這兩年比較流行,也有修什麼四念處的,現在所謂的內觀禅,現在我看到處都有,在傳。它屬於小乘禅法,它重點還是在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重點在這上。大乘禅法跟它不一樣的,大乘禅法重在轉識成智,重在遠離四邊八戲的空性,重在大開圓解的一念三千,是大乘禅法。那宗門的禅跟這個又不一樣,宗門禅還有理路可思維的。有教的基礎的如來禅跟頓超的祖師禅。我們平時做早晚功課裡面所念的,早功課念的“大眾熏修希精進,十地頓超無難事”,這個“十地頓超無難事”是指的什麼?是指的祖師禅,是指我們禅宗的禅法,如來的心印。
我們叫臥佛禅寺,天下禅寺為什麼中國大乘佛教裡面又以禅為首領呢?就是因為它是代表佛的心髓的,心印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師徒心心相印而頓悟本地風光。什麼是本地風光?就是“法王法如是”,這“如是”兩個字。能達到“如是”了,那你那句阿彌陀佛就念到正位啦!無量光無量壽就是“如是”這兩個字,這個在念佛法門當中,也稱為叫實相,諸法實相。
所以諸法實相的人看,沒有不是淨土的。我們凡夫看那個大便是髒的、是臭的,對不對。開悟的人看那個是不是髒的?不是髒的,也是淨的。所以在賢首宗裡面就說如金啊!做的金器,臉盆是黃金做的,痰盂罐也是黃金做的,樣子不一樣,名字不一樣,黃金有沒有改變?黃金沒有改變,所以叫一真法界。以一真法界起修,那就“八難三途同入毗盧性海”,我們每天做早晚課就是念這些的。那可以知道,我們早晚課不簡單哪,祖師定的功課是不簡單的,同入華藏玄門哪。這個玄門就是“如是”啊!這個玄門就是一真法界啊!這個玄門就是阿彌陀佛啊!即是淨土啊!
我師父跟我講,過去有一個老和尚拜《妙法蓮華經》,我們出家人哪就是很喜歡拜經,老修行老菩薩也有,我也看到過好幾位老菩薩都拜經。拜《妙法蓮華經》怎麼拜呢?一字一拜,合掌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妙”字法寶,一拜!起來的時候再念:南無《妙法蓮華經》“法”字法寶,一拜!這樣,一字一拜。結果《妙法蓮華經》裡面有一個大糞的糞字,他也念:南無《妙法蓮華經》“糞”字法寶,一拜!他拜下去想,怎麼糞字,我還得向糞字磕頭啊,他開悟啦!他真的進入淨土啦,他從此之後修的是淨土法門啦!
法爾如是皆淨土
那反過來說,禅,無上深妙禅,不離文字,教外別傳,這個禅,文字也講不到,語言也描述不到,乃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個禅難不難?真的不容易。那個淨土,修到淨土容易不容易?也不容易的。所以淨土祖師,淨土是不是老是出祖師,有沒有?淨土的祖師多還是禅宗的祖師多?禅宗祖師多,淨土祖師很少。從東晉慧遠大師以來,到五十多年前、六十年前,才第十三位,我們印光大師。
那說明近兩千年來,一千八百年來只出了十三位,一百年一位還不到,不容易吧!那現在有一些人要琢磨了,唉,誰是第十四祖呢?我們能猜到嗎?能不能去抽簽?抓阄,誰抓到誰是?不是的,不容易的。像印光大師在生的時候,就有人贊歎祂是淨土祖師,但是印光大師,祂文鈔裡面就有,說誰要說我是祖師,我是地獄祖師了,我要下地獄的。印光大師還有一句更重的話,他說誰要想下地獄,誰當住持。所以要選下一位住持了,祂都要仔細交待,要怎麼樣怎麼樣,免得墮落。說明不容易的,做祖師也不容易的。
那祂是不是有心要當祖師啊?沒有。祂涅槃之後啊,我們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們,一致公認推舉祂為淨土宗第十三祖,這是祂涅槃之後才定下來的。在文鈔裡面可以看到,虛雲老和尚對祂的肯定,贊美祂是弘揚淨土,密護諸宗。表面上你看祂是弘揚淨土法門,實際上祂是所有佛的法門都護啊!密護諸宗啊!印光大師難道沒開悟嗎?他不通禅嗎?不是啊。祂不通教嗎?不是。閱藏三十年哪!看《大藏經》看了將近三十多年,足不出戶啊!飯送到房間裡來,看了三十多年的藏啊!平時修福惜福。印光大師難道不持戒嗎?持不持戒?你喊祂律師可不可以?可以的。嚴持戒律,所以弘一法師特別崇拜祂。弘一法師贊美祂是五百年難出一位的佛門大哲啊!五百年難出一位的,弘一法師贊美祂,弘一法師特意去親近祂。弘一法師自己都能稱為是律師,南山律主,那我們印光法師,禅淨密律祂哪個不通啊!
還有圓瑛大法師,中國佛教協會會長,連任七屆的會長,也是無上的推崇贊歎祂、肯定祂,所以淨土的祖師不好出的。為什麼不好出?你要想證得淨土的境界那是不容易的。不是你要開悟,要能夠淨土現前你才能往生淨土,當然淨土現前你肯定不用死,現在就已經往生淨土了。縱使我們沒有開悟,但是我們厭離娑婆,信奉跟隨善知識,求願往生,也是照樣可以於臨命終時法性光現前,師父提攜我們往生淨土。也可以於中陰身,在中陰的輪回險道中,跟善知識的緣份成熟而進入到蓮花當中,往生淨土。
昨天還甚至講到了,他在生什麼佛也沒學過,一點善根也沒種下,但是由於親戚或朋友給他來寫個牌位,這個時候他因緣成熟了,也能以諸佛菩薩的本願力,大悲鐵鉤把他從三惡道裡鉤出來,把他拋到極樂世界去,這是大悲鐵鉤往生法,而且末法時代,大多數屬於這種。
每一次我們開法會,當然開法會的人也是有進步的,最多得利益的還是那些眾生,它們因緣成熟了,它們解脫了。所以看得見的人說,唉呀,那是不得了啊,很多很多很多都離苦得樂啦,超度啦。所以有時候我們一場法會,人也來參加,鬼也來參加。結果,鬼到極樂世界啦,搖身一變,變成不退轉地菩薩啦,我們人還是人,還坐在這裡。鬼反過頭來看我們,可憐哪,可憐哪!開始是我們可憐它,過了兩分鐘,是它可憐我們。所以如果講淨土法門的話,有這樣幾種往生。
所以對修行人來說呢,你就是很高的智慧,也很難測度淨土法門的殊勝利益,所以佛就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了知。就是你一字不識,沒有什麼智慧,如果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一心歸命,也照樣佛菩薩以同體的悲心,以無緣的大慈攝受你。所以印光大師贊美說,九法界眾生捨此,上不能圓成佛道,諸佛菩薩捨此,不能度盡眾生。
這指的什麼?我們講淨土,很多人都是狹義的觀念,要了解到更究竟的什麼叫淨土。所以昨天說了,持戒是不是淨土?持戒是淨土。甚至昨天也講,我犯錯了,我跪在佛面前忏悔業障,回向往生淨土,可不可以?也可以。更不要說我還修善。我們聽經聞法回向往生淨土,這是不是可以?放生功德回向西方可不可以?可以的。這樣子的淨土,就是“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什麼不是淨土啊,對不對,法王法如是啊。
見僧憶佛 恭敬三寶
我們如果不了解,你沒有開智慧,至少要有慚愧心,慚愧心也算是淨土。無慚無愧就不是,無慚無愧要下三惡道的,我們出家人裡就有這樣的。在《地藏菩薩十輪經》裡面,佛就有講到,出家人第一等的,屬於賢聖僧。賢聖僧已經開悟了,宗教皆通,已經開悟了,已經現證了,已經了生脫死了,已經於自己自在、度眾生得自在了,這就是賢聖僧。
第二,屬於近道僧,他正在精進地修行,雖然聖果沒有現前,但是他已經向道了,他已經近道了,就快要成熟了,就像現在的小麥一樣,已經穗子都快黃了,快成熟了,近道僧。近道僧呢,他是戒律精嚴,精進勇猛。
第三種是什麼?俗話講的叫粥飯僧,出家養命的,解脫不解脫不知道,不知道什麼叫解脫,什麼叫三界,什麼叫出離,沒有意樂,產生不了歡喜,反正就這樣吧。這樣也很好,這樣他不犯戒,他也持戒,也一樣跟著大家一起過日子,但是呢他不知道勇猛精進。
還有一種呢,叫啞羊僧。啞羊僧是怎麼樣來的呢?比如說,有的小孩子,從小殘廢了或是什麼,他不要養了,丟到廟門口,出家人把他收下來。從小他就長在寺院裡面,他也不知道這個寺院是干嘛的,你問他佛法他什麼也不知道,所以稱為叫啞羊僧。他不懂佛法的,一問三個不知道,那個羊一叫起來就一個聲音嘛!
最後一種就叫無慚無愧僧。前面的幾種僧,賢聖僧是真正的世間的良福田;近道僧也屬於福田,也是屬於良福田。粥飯僧呢,他有慚愧心,他還是有慚愧心的;啞羊僧也是有慚愧心的,雖然他也不知道修行,也不知道教理,都不知道,他還是有慚愧心。粥飯僧他還是守戒的;啞羊僧,他也是不犯,他守規矩的,在廟裡。最後一種叫無慚無愧,就是屬於什麼都沒有,戒定慧三學一個都沒有,這說明知慚知愧是我們學佛的最底線。
在《地藏菩薩十輪經》裡面講道,不管是怎樣的僧,我們還是要生恭敬,對我們三寶弟子來說都要恭敬。為什麼?因為那個形象是什麼形象?僧人的形象就是佛的形象。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以聲聞形而成佛道,所有佛到世間來都要示現出家的,都會穿上袈裟,所有諸佛都是這樣。所以出家人的形象就是佛的形象。在世間來說,出家人的形象就是解脫幢相,所有三寶弟子都應當恭敬供養出家人,出家的形象。不管是哪一種僧都入福田數,都可以受人間的供養,我們都是要維護他的基本生活,飲食、醫藥、衣服、臥具,這很重要噢。
我們很多三寶弟子,不要說在念佛上有時會有誤差,在恭敬三寶上有時侯也不到,這個包括什麼呢?就是馬路上你看到一個假的,現在外面假的多不多?假的很多,請問你看到假的你當時怎麼想?看到假的,你要這樣想,因為你有智慧嘛,你一看就知道那是假的,你應當怎麼想?內心要以恭敬心來觀想。但是他明明是假的,你能不能靠近他?不能靠近,心裡要產生敬,但是我們行為上要遠離,這叫敬而遠之。因為他竟敢冒充出家人,這是必然要墮地獄的,你要跟他結緣,你可能要受染污的,晦氣,很多業裡面,特別這種晦氣是很難除的。但是看到這個形象,你是不是批評他呢?不是批評他。你應該怎麼樣?要忏悔自己。
我們是不是生在五濁惡世啊?有沒有人寫請帖請你來?這五濁惡世哪來的?是不是自己造的?自己造的。自己修因感果,五濁惡世是我們自己造的。我們生在不見佛的時代,是不是自己的業力?生在能看到假的這個時代,是不是自己的業力?所以看到外面如果有不如法的要忏悔自己,緣何生此娑婆世界,緣何生在五濁惡世,緣何生在末法時期,是不是自己的業障?對他的形象我們要產生恭敬心,要念佛、念法、念僧。
我們還不錯,跟以後比起來我們還不錯,因為我們出家人有社會價值,我們是名牌,所以才有人來冒仿,對不對,那說明我們還有點價值啊!那到哪一天,出家人別人一點也看不上眼,我們出家人已經不是名牌了,有沒有人冒充啊?沒人冒充了!再過若干年,你想看假的都看不到了,對不對。
所以佛陀又在一本經裡說到,當世間佛法已經不存在了,三寶已經不存在了,有一個人五逆十惡,他是以開玩笑的心,剃個光頭,做了個出家衣服穿在身上,到街上去走了一圈,佛說是人功德無量!那你想想看為什麼?這個時候眾生再也看不到出家人形象了,再也想不到佛的形象了!請問,我們一個出家人走在街上,大家看到會不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不是。小孩子看到我們都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唉!和尚和尚,阿彌陀佛!”不管他有沒有學佛,是會這樣的。
出家人上受皇帝禮拜,下與乞丐平行,我有個師兄他跟我吐苦水啊,他說,我有一次坐公交車啊,有人還說呢,和尚怎麼還坐車?和尚就不能坐公交車了!有時候我們也想啊,佛說五逆十惡的人,開玩笑穿個出家衣服,路上走一圈還功德無量呢!那我們發心還有一點正的呢,動機還是滿光明的,那我們如果到大街上走一圈,這就是出家人跟在家人的區別,在家人在外面別人不知道你是佛教徒,對不對,不知道的。出家人走出去,大家就知道。
所以我們佛教徒,你就看到一個假的,你對他要生恭敬,你心裡要憶念佛,對自己要生慚愧忏悔之心。佛在《地藏十輪經》裡說“是人有十大功德”,如果你看到假的,你能夠這樣去想的話,你有十大功德。哪十大功德,你們回去看《地藏十輪經》,《地藏十輪經》上有。
恭敬三寶,其中恭敬僧寶要恭敬到什麼程度啊?連僧寶出家人的這個衣服啊,一個破碎片看到都應當頂戴恭敬。我們南方有很多人,我問他們,我說你看到這些假的你怎麼辦?他們說,我恭敬他身上那件衣服。我想這也對,也對,那件衣服也要恭敬的,他的那個形象也要恭敬的。但是《地藏十輪經》裡佛陀又說,如果是無慚無愧,顯現這些形象來破壞佛教的,這種人啊,如螺蛳啊,裡面已經腐敗,雖然外面還是螺蛳的樣子,裡面已經肉都臭掉了,都爛掉了,這種你也是不能靠近的。靠近了之後你會染到臭味,他是必然要墮地獄的,你要靠近他,你也會墮地獄的。要有敬,要有慚愧、忏悔,要憶念諸佛的功德,但是卻不能靠近。
我們佛教裡還有一句話,看到一切出家人的形象都應當憶念佛。我們俗話講的叫不看僧面看佛面,對不對。但是這個不看僧面看佛面呢,好象還有一點貶義,應該說,看到僧面就應當憶佛面,因為所有出家人的形象都是佛的形象,都是世間的解脫幢相。
但是,我也跟我剛剃度的那些弟子們說啊,你剛出家,你現在穿上這個衣服了,你就代表三寶了,沒有開智慧之前要少說話。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師父也是這樣講,他說出家人不開口,不知道你有沒有。你穿著出家衣服,你代表三寶,大家恭敬你,就得福,因為你的形象就是眾生的福田。以身說法,頭剃得光光的,袈裟穿得整整齊齊的,四威儀具足,這就可以給眾生做良福田,大家看到你,就可以憶念佛。如果不謹慎,讓眾生生煩惱了,生邪見,生什麼的話,不如法的行,那樣子的話過患也很大。
深思因果律 學佛消業障
你手裡帶了個念佛珠,大家一看,基本上都是佛教徒,我們口中念著阿彌陀佛,我們的行為要與這一句佛號相應。昨天,我們念的儀軌裡就說,“切莫染污此,無垢尊貴種,猶如目盲人,廢聚獲至寶”,對不對?不要染污這個尊貴的種姓,我們都是佛陀的弟子,要給這個社會做好榜樣。如果社會人看到我們佛教徒,都覺得不能令他們生信心,他們就不願意靠近佛教。
對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沒有信心啊?(眾:有)。對因果要有信心。但是有的人他又這樣想,既然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那你還怎麼超度呢?如果超度,如果我們來聽了法,就改變命運了,業障消除了,有的人他腦子轉不過來。請問,我們這裡,我們念佛聞法,業障有沒有消除?命運有沒有轉變?(眾:有)。有人說,那既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過去做了壞事,我今天就被滅掉了,那是不是就沒有了呢?那是不是因果律就不存在了呢?他這樣想。
有沒有人這樣想的?有吧,社會上有。但是他忘掉了,你做不好的時候有不好的果報。那我們這裡念佛聽法,我們是不是在做好的,好的有沒有因果?也有的。也就是說,你那個水呀很鹹很鹹,我們從大海裡舀來一碗水,是不是很鹹?但是現在我們給它裡面又加了涼水,礦泉水“咕嘟咕嘟”加了一瓶、加了兩瓶、加了三瓶,請問,那一碗水的鹹度有沒有改變?鹹度改變了。這不矛盾吧?不矛盾。經過我們念經念佛念咒,眾生業障消除,本來在三惡道的,命運轉變了,升天去了,這跟因果律有沒有矛盾?沒有矛盾。本來水很鹹,因為我們給它加了很多淡水啊,很多礦泉水,所以改變了,三惡道改變了,變成天堂了,變成極樂世界了,以後你們就可以負責解釋啦啊。有很多人會問,他說,那既然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那你們念念經就好啦?他就轉變啦?那當然是,我們念經不是業力啊!我們念經是不是業力?也是業力呀,這是善業力,大善業力。
我們念佛能改變命運,你看有一句叫清珠落於濁水啊,濁水不得不清啊!對不對。念佛如滴滴干淨的水啊,那一碗髒水,干淨水往裡一滴一滴,滴下去,久而久之,是不是這碗水就變干淨了?命運就轉變了嘛。有的人他就是平面思維,他不是立體思維,他就對這個搞不清楚。一方面,他對因果了知得不清晰,另一方面,他又對這個互為因果,善業惡業他也分不清楚。甚至有的人他否定說,念念經如果能夠那個的話,那我們過去造的業不就沒啦?不是。所以地藏菩薩有《滅定業真言》,觀音菩薩有《滅業障神咒》,學佛就是為了要改變命運。那既然以前造的惡以後要成熟苦果,那我們現在趕快往裡面造善業,改變它這個成分,這個鹹水就變淡了,命運就轉變了,我們要有這樣立體的因果觀。
對於這個世間上來說,他們能夠信因果都已經不得了了,所以我們在座的佛教徒,也要負責去宣傳因果。我前面講的這個,就是讓你們在面對社會上人的時候,怎麼跟他講解,讓他們能夠開竅。
我們人哪要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而且呢,一個人你做好事,總是會有人知道的,你做壞事也是有人會知道的,所以最終做好人還是好自己,做壞人還是害自己。
請問這個感官,我們這個人的感官是狹隘的還是廣博的?狹隘的,太狹隘了,眼睛只能看到紅外線和紫外線以內的,對不對,頻譜就那一點點。聲音呢,只能聽到五十赫茲到兩萬赫茲之內的,眼根是有極大的局限性。我們的眼睛,眼根,不僅看不到真理,恰恰是障礙真理的,我們說我執我執,我執是分別在哪裡?分布在眼耳鼻舌身意裡面。我執障道,其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障道,所以《心經》才要說無眼耳鼻舌身意,要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狹隘。所以這個世間的人還是要多勸哪!我師父常跟我說,他說法要說啊,法不說不明啊,鐘啊不敲不響啊。那個鼓不敲不響,鼓放在那,你不敲它會不會自己響?不會的。
因果道理就象一盞明鏡,你不去推廣啊、教化啊,大家不知道的。就我們漢傳佛教吃素好啦,吃素推廣推廣都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要吃素,很重要。由這個你就可以知道,世間的人不學佛是怎麼樣的。佛是智慧啊!不學佛就在愚昧當中啊!請問愚昧害不害人哪?愚昧很害人的,你不要等闖禍了。所以我們要有理智啊,學佛是智慧嘛,要向愚昧挑戰。
戒惡就是戒掉惡性的循環,惡性循環恐怖不恐怖啊?很恐怖的,給你說。我們要進入生命的良性循環。為什麼我要講這個呢?“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這“如是”不容易啊,一真法界啊、阿彌陀佛啊、大開圓解啊、證悟空性啊,這都不容易的。無形無象,無色無味,看不到摸不到,不容易。
這個做不到,佛不怪我們。教你不殺生,這個很簡單吧?不抽煙,這個很簡單吧?這都很簡單的,看得見摸得到,能夠可以依教的你都不做,簡單的不做,怎麼樣?所有佛的三無漏學裡面,戒定慧這三無漏學,慧學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定也不是說讓你入定,你馬上能夠四禅八定;戒好不好修?戒很好修的,這是可以做到的,完全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的。因為我愛我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不傷害其它的生命,這叫將心比心啊!我師父講最簡單的佛法,他就說,什麼是佛心?將心比心,便是佛心。我們老祖先的文化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怕生病短命,那你不要摧殘眾生的生命,要愛惜眾生的生命。
好!阿彌陀佛!
整理:妙然 校對:慧修 編輯:德藏